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368.18KB ,
资源ID:260998      下载积分:6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26099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部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提纲)为本站会员(清****年)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部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提纲

1、部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提纲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 1 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课程标准】通过了解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等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及其文化遗存,知道中国境内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元谋人:距今约 170 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考古发现门齿)蓝田人:距今约160万年,陕西蓝田(考古发现完整头骨)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距今约 70 万年-20 万年(北京人头盖骨)体态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手和脚明显分工,能直立行走生产情况: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学会

2、使用火,会长时间保存火种(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意义: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内涵最丰富,史料最齐全,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山顶洞人:生活在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距今约 3 万年生产情况:使用打制石器,会人工取火;懂得交换;有爱美意识,埋葬逝者;集体生活。第 2 课 原始农耕生活【课程标准】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知道中国的的原始农耕;知道考古发现是了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原始农耕时间:约 10000 年左右,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北方地区等成果:世界上最早的

3、栽培稻、粟、黍均发现于中国稻作(南)和粟(北)作农业在我国南北方逐渐推广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家畜饲养开始出现重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河姆渡人:距今约 7000 年地点:长江流域浙江余姚生活情况:住干栏式建筑(最早的木构建筑),木结构水井(年代最早)生产情况:使用骨耜;种植水稻,饲养猪、狗、水牛;会制造陶器(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玉器、乐器,会雕刻,使用天然漆仰韶文化半坡人:距今约 6000 年地点:黄河流域陕西西安生活情况: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生产情况:制作磨制石器;种植粟,饲养猪、狗;狩猎,捕鱼;制作陶器(特

4、色:仰韶文化特征彩陶,人面鱼纹彩陶盆),乐器;懂得纺织、制衣仰韶文化是氏族社会兴盛时期(河南灵宝西坡遗址)大汶口文化:黄河中下游和淮河中下游地区,制陶技术发展,贫富分化出现第 3 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课程标准】、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了解私有制的产生,了解文献中记述的炎帝黄帝,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大约5000多年前,早期城市出现,社会成员之间分化加剧,出现阶级,形成早期国家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良渚古城:距今约5300-4300年,浙江余姚城内有一个复杂的水利系统(水坝),炭化稻谷,贵族墓地随葬品数量丰富,说明社会的阶级分化明

5、显,长江中下游已出现早期国家。陶寺古城:距今约4300-4000年,山西襄汾遗址内有围墙环绕的宫城,多出高级建筑基址,大型墓集中分布,说明阶级分化严重,表明黄河中下游地区已出现早期国家。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表明中华文明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特征,不断交流融合,构成早期中华文明的主体。远古的传说:五六千年前人物:黄帝、炎帝、蚩尤过程: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炎黄联盟形成涿鹿之战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势力和声望大增影响:华夏族逐渐形成,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发明: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黄帝发明:建造宫室,制作衣

6、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发明了弓箭。黄帝时期其他发明: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嫘祖会缫丝,擅长纺织。禅让制: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民主推选、首领没有特权)七上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 4 课夏商周的更替【课程标准】知道知道夏、商、周奴隶制王朝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的作用。朝代夏商周建立者禹汤周武王时间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都城阳城亳殷镐京暴君桀纣周厉王重要制度世袭制分封制重要遗址/文物二里头遗址,绿松石龙形器安阳殷墟利簋1.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

7、家天下”。2.牧野之战:商军阵前倒戈(民心),引导周军攻入商都,商朝灭亡。分封制目的:周初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对象:宗亲,功臣(根据血缘关系亲近和功劳大小)内容:权利管理土地和人民,建立诸侯国,在自己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义务向周王进献贡物,服从调兵作用:加强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西周灭亡:公元前 841 年,周厉王时发生国人暴动;公元前 771 年,周幽王时西周被犬戎族所灭。东周建立:公元前 770 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第 5 课 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课程标准】知道春秋争霸、战国七雄,以及商鞅变法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革。王室衰微: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势力

8、崛起;(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也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诸侯争霸:诸侯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口号:“尊王攘夷”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及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影响:消极: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积极:有利于局部地区统一,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农业: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促进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增加商业:出现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背景:经济的发展使各诸侯国实力大增,分封制逐步瓦解第 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课程标准】知道春秋争霸、战国七雄,以及商鞅变法等,了解

9、这一时期的社会变革。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著名战争:桂陵之战(魏赵:围魏救赵)、马陵之战(魏齐:减灶计)、长平之战(秦赵:纸上谈兵)商鞅变法:背景: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目的: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时间:公元前 356 年人物:秦孝公支持,商鞅主持性质:是一场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制、确立封建制的政治改革内容:政治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经济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生产积极性,农业手工业发展)

10、统一度量衡军事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提高战斗力)影响: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富国强兵);为以后秦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铁器牛耕进一步推广,手工业更加细密,商业日益发达,货币流通广泛都江堰公元前256 年人物:秦国李冰地点:四川成都平原(岷江)评价: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防洪、灌溉、水运),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第 7课 百家争鸣【课程标准】知道老子和孔子的思想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理解这些思想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源泉“百家争鸣”派别代表人物时期著作主要思想儒家孔子春秋论语儒家学派创始人:核心思想是“仁”:以

11、德治国,反对苛政:创办私学,提出“有教无类”孟子战国孟子“仁政”治国;“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荀子战国荀子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道家老子春秋道德经道家学派创始人,主张:顺应自然;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庄子战国庄子“无为而治”,治国要顺其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的人格。墨家墨子战国墨子“兼爱”“非攻”;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批判奢侈,提倡节俭。法家韩非子战国韩非子反对空谈仁义,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百家争鸣影响: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

12、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时期:原始社会末期出现,商周时灿烂特点: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代表:司母戊鼎含义: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造字特点: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造字方法(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发现意义: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青铜器分封制甲骨文第 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程标准】了解甲骨文、青铜器,以及夏商周时期天文、历法、医学、文学等成就,感受这一时期中华文明的辉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科技与文化类别

13、时间成就文物/遗址地位/影响天文商朝日食、月食太阳神鸟春秋发现哈雷彗星历法商朝干支纪日战国二十四节气有效指导农事生产医学战国扁鹊望闻问切四诊法黄帝内经是一部重要的中医理论著作甲骨文商朝内容丰富商朝牛骨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备的成熟文字,证明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青铜器商周时期青铜器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和国家权力的象征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文学西周-春秋诗经保存了丰富的先秦史料,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战国楚辞屈原七上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 9 课 秦统一中国【课程标准】知道秦统一中国,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秦统一中国:标

14、志:公元前 221 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定都咸阳。影响: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政 治:创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中央: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最后决断权由皇帝掌控(君主专制)地方:建立郡县制(影响: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由中央直接管辖(中央集权)文 化统一文字小篆(影响: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经 济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影响:有利于国家对经济

15、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统一度量衡制度(影响:便利了经济的发展。)交 通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影响: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加强了各地的交通往来。开凿灵渠军 事派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影 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对后世影响深远。第 10 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课程标准】知道陈胜、吴广起义,了解其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背景(秦的暴政):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和兵役,严苛的法律,残酷的刑罚, 二世更加残暴。原因:秦的暴政(根本原因),遇雨误期(直接原因)陈胜、吴广起义时间:公元前 209 年夏地点:大泽乡结果:建立张楚

16、政权,但秦军攻势强大,起义军缺乏后援,最终失败。影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秦的灭亡刘邦、项羽起义巨鹿之战:项羽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刘邦抓住时机,直抵咸阳;公元前 207 年,秦灭亡。第 11 课 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课程标准】知道西汉的建立,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的历史意义。西汉建立:公元前 202 年,刘邦(汉高祖)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第 12 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程标准】知道西汉的统治,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的历史意义。第 13 课 东汉的兴衰【课程标准】了解东汉的统治,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巩固的历史。

17、东汉建立:25 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其统治后期出现“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时间:东汉中期至后期表现: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任用亲信,诛杀异己。后果:导致政治腐朽不堪,社会混乱,人民遭殃;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朝政腐败,时局动荡不安,贫民流离失所;自然灾害频发。第 14 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程标准】了解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理解其对推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意义。意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丝绸之路:开辟:张骞通西域后路线: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意义: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

18、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发展:汉武帝大力开辟海上交通,即“海上丝绸之路”。汉朝对西域的管理西域都护府:公元前60年,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于中央政权。(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班超出使西域:73年 甘英出使大秦 123年,西域都护府改为西域长史府。第 15 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课程标准】知道这一时期医学、数学、农学、史学等成就,了解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为世界文明作出的伟大贡献,增强文化自信。造纸术的影响:为人民提供更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便利了典籍的流传,中国的造纸术辗转流传到世界各地,是中国队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七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

19、期: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第 16 课 三国鼎立【课程标准】知道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理解政权分立下孕育着统一的趋势。赤壁之战:时间:208 年交战双方:曹操与孙刘联军概况:孙刘联军巧用东风,草船借箭,火烧连营,最终以少胜多,曹操兵败北撤。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三国鼎立补充:230 年,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这是正史中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同时也说明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第 17 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程标准】知道西晋的统一,了解人口迁徙。西晋建立:266 年,司马炎称帝,改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

20、帝。八王之乱背景:地方诸王势力日益强大;西晋统治腐朽;晋惠帝昏庸无能。过程: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影响: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人民饱受痛苦;西晋从此衰落;北方各族的内迁:中原幸存者逃亡南方,形成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高潮。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五胡内迁):西北的氐族和羌族东迁至陕西关中蒙古草原的匈奴族和羯族南迁至山西鲜卑族辽宁、陕西及河套地区第 18 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程标准】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了解人口迁徙、江南地区的开发。东晋兴亡:317 年,司马睿重建晋朝,定都建康(今南京),史称东晋,420年,东晋灭亡。南朝的政治:420-589 年,

21、知道中国南方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它们均定都建康,统称“南朝”。江南地区的开发背景:1.北方人的南迁,输送了大量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根本原因);2.南方自然条件优越;3.南方社会比较安定。表现:农业: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改进农业生产技术;手工业:快速进步;商业:交流频繁,城市繁荣发展(南朝的建康是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第 19 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程标准】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淝水之战:前秦VS东晋,以少胜多,前秦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混战局面北魏孝文帝改革:

22、背景:因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族习俗,要治理好广大的北方地区困难重重。措施:迁都:494 年,迁都洛阳。说汉语: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穿汉服: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汉姓:改鲜卑姓为汉姓;通汉姻: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东魏北齐北朝政权的更替:北魏西魏北周少数民族影响:北方地区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中华民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基础。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畜牧经验、食物、服装用具、乐器、歌舞农业技艺(农业)统治方式汉语等汉族第 20 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和文化【课程标准】

23、了解这一时期农学、数学、天文历法,以及书法、绘画、石窟艺术、文学等成就,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类型时期人物成就农学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数学(魏)国刘徽圆周率计算方法,3.1416南朝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数字缀术(继承刘徽计算方法)天文历法大明历、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书法曹魏钟繇西晋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钟胡书体胡昭东晋王羲之书圣,擅长行楷草尤为精湛兰亭集序(继承各书体优点)绘画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继承秦汉以来我国雕刻艺术的优良传统。文学曹操父子、陶渊明,北国民歌注:原创资料,严禁转载,违者必究。第 14 页 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