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39.43KB ,
资源ID:260924      下载积分:2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26092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为本站会员(147037****qq.com)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1、秘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2025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语 文本试卷共10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 答在试卷上。3.作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 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 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或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

2、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如今,动物保护是一项在很多人看来有些泛滥甚至并不讨喜的事项,特别是我 们在进行动物保护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给动物们进行一场不平等的阶级划分,很多人指责城市里的动物保护者对流浪猫和流浪狗爱护备至,却心安理得地吃着来自屠宰场的鸡肉这些人的逻辑是猫和狗是生命,猪和鸡也是生命,爱狗和爱猫人士只是在虚伪地厚此薄彼,既然喜欢小动物的人不忍心杀害一只狗,那么他们在家里也不应该杀害蟑螂。这类观点自然是没有逻辑的抬杠,因为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来看的话,人类和家畜一样也是生命,那么出于饥饿杀死一个人和出于饥

3、饿杀死一只鸡 也应该是同等的行为。另外,我们人类不仅是活在由逻辑和定义构成的公式里,我们更多地是以体验的方式在面对世界,而不同动物带给我们的不同情绪和体验感,由此带来不同的偏爱,这也是一个很自然的事情。不过,这个偏激的观点倒是提醒了我们另外一件事情假如有一天所有种类的蟑螂都灭绝了(当然这件事的概率几乎为零),我们是否要为该物种的灭绝负责。这个世界上灭绝的物种不仅只有渡渡鸟这样人畜无害的生物,也有很多野外生物是因为对人类的攻击性太强而在彼此的冲突中走向灭亡的。当我们今天惋惜一些动物 的消逝时,却也很难保证如果我们生活在几百年前,面临着某种野外生物的威胁,我们会想办法与之和谐相处而不是像我们的祖先

4、那样用猎杀的手段将它们尽行驱逐,以及现代社会对于大多数动物的保护,除了能在审美和情绪上带来些适宜的快感外(瞧,我们还可以在树林间见到某只长尾鹦鹉的美丽身姿),是否还具有什么 其他更深刻的意义。正当我在思考这个问题时,我在书架上遇到了一位生物学家,克里斯托马斯。他在未来生命通史一书中,一反大多数人对于动物濒危的悲观论调,而是侃侃 而谈生机勃发的未来和人类给物种多样化带来的积极影响。从数据和统计学的角度来说,托马斯这个颠覆认知的观点可以说是正确的前提是仅从数据统计的角度。克里斯托马斯举出了详细的统计数据在可获取良好数据的大多数地区,在野外生长的植物物种数量已经比人类到达该地区前多出20%至100%

5、;大多数岛屿上现存的脊椎动物种类都要比过去更多,在人类影响期间,生活在几乎每个国家或岛屿的物种数量都有所增加,而且会持续增加。再结合每年都会大量新增的新物种,与 过去相比,目前受人类影响的地球其实正在进入一个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的时期。 即使,的确有很多物种由于人类的干涉而灭绝,灭绝物种的数量与过去真正发生的 “物种大灭绝”时期消失的物种数量也不能相提并论。这与我们直觉中认知的完全不一样。在阅读克里斯托马斯的书籍时,其过程也有些不那么令人愉快,其原因在于太理智了。托马斯用相当平等的眼光来对 待地球上的所有物种,某一个物种的消逝完全可以由另外几个物种(哪怕是杂交或人工繁育而成的)来进行统计学上的填

6、补。对于人类产生的负面影响,托马斯没有 否认的一点是人类加速了很多物种灭绝的过程,但只是加速而已即使没有任何人类的影响,每年在地球上依然会有大量的物种因为自然原因而消失,只是,人类 的出现让一个物种消失的过程从几个世纪缩短为短短几年。其中最为致命的除了猎 杀之外,还有很多时候人类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外来物种入侵,有可能几十年前的 某个人只是坐船抵达某座岛屿的时候携带了几只老鼠甚至昆虫,结果却会对一座上 百年没有物种威胁的岛屿生态带去毁灭性的灾难。对于人类造成的这种威胁,托马斯提出了一个类似“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那就是与其保护大自然中脆弱的弱者,不如去支持那些强者,后者对物种的多样化会更加

7、有利。托马斯给出的结论从数学上说很正确,不过很多时候,正确并不意味着全部。他的言论有一个自信的大前提,那就是人类可以全方位地掌握自然,但是,我并没 有这种自信。虽然我也知道,某个偏远岛屿上的不知名鸟类数量是1000只还是灭绝, 完全不会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任何影响;假如有一天,人类遭遇濒危的话,鹦鹉和蜥場们也完全不会为我们做出任何挽留的努力。可我认为,就像在病房里看着一个衰 弱的人死亡,和做了一系列徒劳的治疗后死亡,二者带给人的感触是大不相同的。而在面对大自然的时候,面对一些神秘的、遥远的物种,保持欣赏和敬畏之心,用 情感审美的方式凝视它们,对大自然的原有面目和它自己的命运留出一段距离,是 要比自

8、信满满的态度好很多的。正如乔纳森弗兰岑所写:真正能通过这类数量有效显示的,是我们道德价值观的健康程度。野生鸟类之所以重要(应当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们是我们和自然世界最后,最紧密的联结,否则这个世界就将离我们远去。它们和陆地上出现过 的最大型的动物同出一源:你窗外的家朱雀,就是一只历经了美妙演化的小巧活恐 龙 。如果我们遗忘了鸟类,就等于忘了我们是谁的孩子(摘编自宫子面对濒危信号,我们如何选择?)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很多人指责动物保护者,认为保护动物的做法是虚伪的,因为这其实是在给动物们进行一场不平等的阶级划分,作者并不赞同这些人的观点。B.许多野

9、外生物是因为对人类的攻击性太强而走向灭亡的,这是无可避免的,我们在惋惜一些动物的消逝时也应明白,我们无需为这件事困扰。C. 从数据统计的角度来看,虽然人类加速了很多物种灭绝的过程,但由于人类活动其实是在支持大自然中的强者,反而更加有利于物种多样化。D. 人类不可能全方位地掌握自然,因此,人类不能以自我为中心,用全然理智的态度去对待大自然,毕竟人类更多是以体验的方式在面对世界。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第一段的内容可看出,许多人持有偏激的观点,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缺乏逻辑,另一方面则在于他们忽略了人是有感情的。B. 托马斯书中的观点从某个角度来说是正确的,这提示我们,如果

10、只依靠直觉 去认识事物,可能会对很多问题产生认知偏差。C. 作者表示,阅读托马斯的书籍让人感到“不那么愉快”,这其实是出自作者对自然界动物生存状况的隐忧,以及对人类自身的清醒的认知。D. 真正能通过鸟类数量有效显示的,是我们道德价值观的健康程度。由此可知,鸟类,尤其是野生鸟类的数量越多,人类的道德价值观越健康。3.下列选项与第一段中“这类观点”所违反的逻辑规律相同的一项是(3分)A. 我绝对相信一位哲人的名言,“一定不要相信任何人所说的话”。 B. 有人说我太骄傲。骄傲不好吗?我就是为祖国的古老文明而骄傲。C. 这个观点既不属于辩证法,也不属于形而上学,我看两者都有点像。 D. 万里长城是我国

11、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的天然屏障。4.请简要说明作者是如何针对托马斯的观点提出疑议,展开论证的。(4分)5.如何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二)现代文阅读II (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落日光师陀夕阳落向山岗后面去了,丘陵间已尽入黄昏,荒寂的田庄还浴着残辉,构成这 田庄的是几座古屋,一带老柳掩映的残缺的围墙,屋后野草丛杂的废团。庄门前密植着洋槐的林子。从田庄通过树林,又跨上河上的小桥,有一条路。这路年来车马绝迹,很少行人,因之渐为野草侵倾,其间开着无人闻问的花朵,并散布着羊龚。 晚鸦冶游了一天,悄悄飞过天空,一只两只归林来了。然

12、而,垂暮的丘陵间忽然传来辨辨的车声。狗仔受了惊,哔哔大嗥,吠声送过荒野,小山沉闷的一一回应。马车驶过桥,在庄门前的林子边停住。马很老,车极旧,油漆已经脱落。从上面跳下一个边幅不整、满面风尘的中年人来,拄着条核桃木的行杖,由那钉着铁钉、 走起路来阁阁响的鞋子,可以看出是曾跋涉过千山万水的客人。这人瘦生的脸作枣 栗色,黑胡子,眼睛乌亮、深沉、阴郁而又含蓄。他不安地打量着四周,神色很激 动,一双眼贼似的不住地探索,而且用鼻子嗅。山虬好容易赶走沾在脑膜上的梦,强打起精神,嘴里不住地咕噜着,还以为是城里来的主人。然而当大门前的情形看到眼里的时候,他出了冷汗。“找哪个呀,客信?”有胡子的客人两眼窥探着田庄

13、,精细的连瓦片都不肯放过:门墙、小河,倒还熟 稔,丘岗、小山、开着花朵的路,甚至于斩伐了的老树的位置,回想起来也还清清楚楚;只有树林却使他迷惑。他的眼终于落到老长工的脸上,而且停在那里,那脸被苍 灰的落腮胡子围绕着,有点浮肿,如同生长在蛮横、杂乱、肮脏的草丛中的蘑菇。“山虬!”忍耐不住,他突然以不确定的口气喊着。他走过去。当他讲明自己的来历时,山虬战栗着,惊喜的呼声,闷闷地撕破了迟暮的静寂。 “呵!是你吗?”山虬迷乱地叫喊着,“真的是你?你活着还是死了呢!”于是他抓住老长工宽厚的肩膀,摇着道:“自然是活着回来的;那么还怎样呢,你以为见了鬼吗?”老人快活到极点,大珠的泪沿着多须而坎坷的面颊滚下,

14、一珠珠抛到灰色的胡子上。一闪工夫,他回想到过去,那时他们都还年轻,名分上虽是主仆,而中间, 实际倒存在着朋友的情义山虬心里充满了暖融融的喜悦,忍不住妩媚的多情的 映着眼。“你老了啊,吃闲饭的,”老人用数十年前的声调喊着,“你跑了怎样大的一 圈野马呀!”“是的,山虬;要不是眼梢的伤疤,我要不认识你了。” “那么,你带回来了什么呢,你?除了胡子?”而他则又一遍地打量着田庄,以流浪者通有的淡漠的神色、忧郁的声调回答他说: “什么也没有,山虬。”他不能告诉他什么。他是偶然在沙漠上得到启示,怀着满腔秘密的喜悦踏上归途的,但要向人宣布,觉得会忽然从心里失掉。天黑下来,田庄门前一片模糊的静寂,轻轻地吹过清新

15、的夜风。马疲乏的垂着 头,时时烦一下蹄脚。狗则在树林中跑来跑去。早展山虬到镇上去了,他不知道。他秘密地离开田庄,转过小桥,向沿着河的路上走去。太阳光亮地照着田野,将古木的影子投入平滑的河面。羊低着头正在吃草。鸟儿用各种声音呜啼。一切映进他眼里的都新鲜生动,闻到的是青年时曾闻过的气息。“啊,多么好,这是多么好!”他不住地喃喃自语,还低声叹息。仿佛感到刚逃出樊笼,心里是说不尽的舒畅,宁静、和平和温暖。田野伸展在阳光下蒸发。小山岗在明亮的反光。四围一片岑寂,只有鸟儿在叫忽然飞进田里不见了,忽然又飞向天空。路上生长着野草,踏上去很柔软。镇上的人到城里去,把他回来的事当作新闻,谈了起来,很快地就传进田庄

16、故 去主人的儿孙的耳朵。“他还没有死。”他气色很不好。于是,匆匆到盐巡队部借了一匹马,飞驰向乡下的田庄。那人奔丧似的不停地挥着鞭,马荡起灰尘,直在荒凉的大道上跑了一个下午。转过小山脚,日已将晚, 天却早阴了下来:乌云一阵阵低压着地面,山谷间滚过雷声,天气非常沉闷,只等一阵风带来暴雨。那人来到庄前,翻身下马。山虬正一面打扫天井,一面收拾东西。一看是城里来的主人,便快活疯了的嚷道: “哦!回来得正巧。你叔叔”“你办的好事!”说着,手里的缰辔向山虬脸上抛去。拉住马,望着气势汹汹闯进大门的年轻主人,山虬茫然地立着,直到雨打湿了身子。那人一面嚷,一面走进古屋,怒气冲冲地喝道:“你做什么的?你给我滚!”静

17、下来,只听见袭过荒园的风声和雨声。他感到一阵麻痹,全身不禁战栗。雨下得正紧。他咕唔着,踏着泥浆径向庄外走去。雨不停地落着,一阵阵沉闷的雷声从山岭上滚过。天不知几时黑下来的。四围一片迷茫,他不晓得要到什么地方去,跋涉过泥泞只不停地走着。雨一直从头上泼下来,使他难以喘息。他时常陷入泥泞,跌下去,于是挣扎起来,再往前走。一霎间,他看见一个素白的影子,他的恋人。那影子正无声无息地溜过田野。“青姐儿,青姐儿!”他一面喊,一面追上去了。猛的,也不晓得被什么拉住了脚的,他跌倒下去,跌入一派红光。那红光落日也似照亮着原野。那原野无际的展开,遍生着蒙茸的草;草上缀满着璀璨的露珠。他望见一匹骆驼拖着长影,夕阳在前

18、,一望平沙接连着天空,正迟重地走。第二天,有人在后山发现了他,他躺在斜谷的乱石间。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远方归来的客人“阴郁而又含蓄”,文中用“不安”“贼似的”等词语,生动 形象地刻画出了他在旅途跋涉中的艰辛,以及对重回故土的渴望之情。B.山虬久居山庄,长久不见外人,所以当见到大门前的情形时“出了冷汗”,在 他看来,来者目的不善,因此他的反应是在下意识地守护自己的家园。C.归来者与山虬会面时,山虬“快活到极点”,而对方则神情淡漠,一方面是因 为归来者不想祖露心事,另一方面是因为二人久别重逢,仍有隔阂。D.文中的主人公“他”期盼

19、归家,归来后却又离去,这种复杂的情绪正如鲁迅在 故乡中所写,多年之后,“我”发现闰土不再是少年时的闰土。7.关于文中结尾处“他”走出庄园的描写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此处的风雨交加与前文的平和恬静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世事的难料,以及人 生无常。B.“雨”从“下得正紧”到“泼下来”,既渲染了环境氛围,也对应他内心的情 感变化。C.“他不晓得要到什么地方去”,是因为他不愿再流浪,但他记忆中的故园也变 得陌生。D.这部分重复描写“泥浆”“泥泞”,与“他跌倒下去”形成照应,为他的死亡 作铺垫。8.卞之琳评价师陀小说的语言“有诗情诗意”,请从文中任选两处加以分析。(4分)9.本文作者在落

20、日光一书的题记中写道,“对于落日,我有着特别的偏爱因为落日给了我不少的安慰。”你认为本文中的“落日”能否给全篇赋予“安慰”的情感?请简要说明。(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材料一:汉献帝建安二十年,权遣使谓备曰:“刘璋不武,不能自守,若使曹操得蜀,则荆州危矣。今欲先攻取璋,次取张鲁,一统南方,虽有十操,无所忧也。”遭孙瑜率水军驻夏口。备不听军过,谓瑜曰:“汝欲取蜀,西当被发入山,不失信于天下也。”备留关羽守江陵,鲁肃与羽邻界,羽数生疑贰,肃常以欢好抚之。及备已得益州,权令中司马诸葛瑾从备求荆州诸郡,备不许,曰:“吾方图凉州,凉州定,乃尽以荆州相与耳

21、。”权曰:“此假而不反,乃欲以虚辞引岁也。”遂置长沙、零陵、杜阳郡长吏,关羽尽还之。权大怒,遣吕蒙督兵二万以取三郡。孙权进住陆口,为诸军节度。使鲁肃将万人屯益阳以拒羽。鲁肃欲与关羽会语,诸将疑恐有变,议不可往。肃曰:“今日之事,宜相开譬。刘备负国,是非未决,羽亦何敢重欲干命?”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诸将军单刀俱会。肃因责数羽以不返三郡,羽曰:“乌林之役,左将军身在行间,勠力破敌,岂得徒劳?无一块土,而足下来欲收地邪?”肃曰:“不然。始与豫州觐于长坂,豫州之众不当一校,计穷虑极,志势摧弱,图欲远窜,望不及此。主上矜愍豫州之身无有处所,不爱土地士民之力,使有所庇荫以济其患,而豫州私独饰情,

22、衍德堕好。今已藉手于西州矣,又欲翦并荆州之土,斯益凡夫所不忍行,而况整领人物之主乎!”羽无以答。(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卷十)材料二:吴、蜀之好不终,关羽以死,荆州以失,曹操以乘二国之离,无忌而急于纂,关羽安能逃其责哉?肃以欢好抚羽,岂私羽而畏昭烈乎?羽争三郡,贪忿之兵也。肃犹与相见,而乘义以正告之。昭烈之败于长坂羽军独全曹操临江不能以一矢相加遣。而诸葛公东使,鲁肃西结,遂定两国之交,资孙氏以破曹,羽不能有功,而功出于亮。刘锜曰:“朝廷养兵三十年,而大功出一儒生。”羽于是以忌诸葛者忌肃,因之忌吴;而葛、鲁之成谋,遂为之灭裂而不可复收。(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九)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

23、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昭烈之败A于长坂B羽军独C全D曹操临江下不能E以一矢相加遗。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被,通“披”,与苏武传“蹈其背以出血”的“蹈”用法相同。B. 爱,吝惜,与过秦论“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爱”意思相同。C. 安,怎么,与项羽本纪“安与项伯有故”的“安”意思相同。D. 东,向东,与赤壁赋“顺流而东也”的“东”用法相同。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鲁肃与关羽邻界统兵,疆界相连,关羽经常怀疑鲁肃有二心,而鲁肃仍用友好的态度安抚关羽,王夫之认为,鲁肃并不是因为有求

24、于关羽或是畏惧刘备。B.鲁肃要和关羽会面交谈,众将领怕发生变故,阻止他前往。鲁肃认为刘备有错在先,关羽不敢再生事端。于是两人在百步外驻扎部队,只有关羽单刀赴会。C.王夫之认为,对刘备帮助孙吴击破曹军一事,功劳应出自诸葛亮。关羽因为忌妒诸葛亮而忌妒鲁肃,并因此而记恨孙吴,进而导致了吴蜀关系的最终破灭。D.鲁肃在会见关羽时说,刘备自私自利,虚情假意,得到益州之后又要兼并荆州,不符合领袖人物的身份。王夫之也对鲁肃表示赞赏,背定他作为儒生的作用。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此假而不反,乃欲以虚辞引岁也。(2)羽争三郡,贪忿之兵也,肃犹与相见,而乘义以正告之。14.王夫之认

25、为,对吴蜀关系的破裂,关羽负有一定的责任。材料一有哪些事实可 以支持王夫之的观点?请简要概括。(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李白陶公有逸兴,不与常人俱。筑台像半月,回向高城隅。置酒望白云,商飙起寒梧。秋山入远海,桑柘罗平芜。水色渌且,令人思镜湖。终当过江去,爱此暂踟蹰。注:1“陶少府”即指陶沔,唐时称县尉为少府。2商飙:秋风。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篇赞扬陶少府的非凡气质和超脱世俗的情怀,为后文蓄势,奠定感情基调。B.诗人见到像半月形状的筑台,触景生情,回望高高的城楼,思念自己的亲友。C.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镜湖”清

26、澈而明亮,因此诗中缺字可填“明”。D. “终”字与“踟跚”形成对比,体现了诗人对半月台的喜爱与不舍离别之情。 16.诗中“入”“罗”二字的使用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请简要赏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班会课上,班主任就“交友”的话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小华在同学谈到孔子名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时说,其实在十二章中,孔子也有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2)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 ”一句,及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 ”一句都用到同一种鸟的意象,但表达的情感却并不相同。(3)古诗词中常常通过描写衣

27、服、配饰的颜色来体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或情感,如:三、语官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谈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期,一篇文章可以比作一个团体,一所房子,( )。晚饭过后,炉火旁边,家庭中间的随便谈话是不成为一个单位的:母亲说起姑母那里好久没有来信了,弟弟说起邻家的猫生了四头小猫,父亲忽然提及某个同事的故事,这简直可称为“话语的杂货摊”。还有,杂记册上所记的各条是不成为一个单位的;第一条记着明天下午三点要赴某君的约会,第二条记着一个感想,第三条记着一个同学的通信址,这简直可称为“文字的百衲衣”。在随便谈话的时候,固然无需组织,多说几句无妨,少说几句也不要紧;当写杂记的时候,同样地用不到组织,

28、每一条和前条、后条全无关联,形式也简略到极点,只需自己析得明白就是了但是,凡自成一个单位的意思或情感,无论用古语或者文字来发表,就必得讲究组织。关于文章的组织,我国向来的说法就很多,这些组织法的由来当然也根据者说话和作文的经验;但是,如果认为一定的公式,凡说话、作文都要合上去,那就反客为主,(),却是让文章公式拘束我们的说话和作文了。所以我们尽可以不管这些组织法,单从平日的生活经验讨究应该怎样组织我们的文章就是。 这 样讨究出来的结果不是公式而是原则;原则却是 A 可以应用的。组织文章的原则只有三项,便是“秩序、联络、统一”。把所有的材料排列成适宜的次第,这是“秩序”;从头至尾顺当地连续下去,

29、没有勉强接笋的处所,这 是“联络”;通体维持着一致的意见、同样的情调,这是“统一”。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即使不怎样好,至少是可以独立的一个单位,至少是不愧为名副其实的“一 篇”了。说到这里,听的人必然要问道:具体的组织方法怎样呢?这是无法回答的。因为各人所要发表的意思和情感 B,要有了具体的意思和情感,然后有具体的组织方法,凭空是无从说起的。然而也不妨举出一个总方法来,那就是“回问自己” 四个大字。18. 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19.下列各项中,和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尽管草丛里的“

30、纺织娘”“油葫芦”总在鸣叫着提醒她。(铁凝哦,香雪) B.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C.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能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 山”了。(鲁迅社戏)D.他扎根在此,努力为人类建一个来自世界屋脊的种子“宝库”。(叶雨婷“探 界者”钟扬)20.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21. 请结合上下文解释加点词语“接笋”的含义,并运用这个词语另写一个句子。 要求:采用反问句的句式:所写句子中“接笋”的含义与原句保持一致:表达流畅。(4分)22. 本文出自一篇演讲稿。在演讲结束后,评委的评判中有一句话:她的演说如果能举一些文

31、章来作例子,必然更使我们感到兴趣。 但这一个缺点是可以原谅的。你是否赞同“这一个缺点是可以原谅的”?请参考文中画横线句子简要说明。(5分) 9四 、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本分卷语言文字运用题中提到,向别人发问不如“回问自己”。在生活、学习 中遇到难题时,回问自己比向别人发问便能解决问期吗?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 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及解析:(一)现代文阅读 I1.A(B 项,“许多野外生物因对人类攻击性强走向灭亡无可避免,无需困扰” 错误,文中只是

32、陈述事实,未表明无需困扰;C 项,“人类活动支持大自然强者,有利物种多样化” 错误,托马斯观点有其局限性,并非肯定人类这种做法;D 项,强加因果,人类不能全方位掌握自然与不能以自我为中心无必然因果关系。)2.D(“鸟类数量越多,人类道德价值观越健康” 错误,过于绝对,文中只是说野生鸟类重要性与道德价值观健康程度有关。)3.A(第一段中 “这类观点” 违反矛盾律,A 项中 “一定不要相信任何人所说的话” 自身存在矛盾,也违反矛盾律;B 项违反同一律;C 项违反排中律;D 项违反矛盾律,但与题干中关于动物保护逻辑关系不一致。)4.作者首先肯定托马斯从数据统计角度得出的观点在数据上的正确性;然后指出

33、其观点的大前提是人类可全方位掌握自然,而作者对此并不认同;接着阐述人类与自然物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如人类与野生鸟类的联系,强调对自然应持欣赏和敬畏之心,而非仅用理智对待,以此对托马斯观点提出疑议展开论证。5.内容上:通过类比,将面对动物灭绝与面对病房里人的死亡进行比较,说明人类面对自然物种灭绝不能仅用数学统计的理智态度,而应保持情感审美;结构上:承接上文对托马斯观点的分析,引出下文对人类应如何对待自然的思考,起到过渡作用;主旨上:强调人类对自然应有的态度,深化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这一主旨。(二)现代文阅读 II6. D(A 项,“刻画他在旅途跋涉中的艰辛,以及对重回故土的渴望之情” 不准确,主

34、要是表现他复杂的心境;B 项,“下意识地守护自己的家园” 错误,是因不知来者何人而紧张;C 项,“二人久别重逢,仍有隔阂” 错误,归来者神情淡漠是因为他怀着心事。)7. C(“他不晓得要到什么地方去” 是因为他被赶出庄园后内心迷茫,不知所措,而非不愿再流浪且故园陌生。)8. 示例:“夕阳落向山岗后面去了,丘陵间已尽入黄昏,荒寂的田庄还浴着残辉”,用词优美,描绘出黄昏时分田庄的静谧景象,富有诗情画意;“马很老,车极旧,油漆已经脱落”,简单的描写勾勒出一幅古朴、萧索的画面,有诗歌的简约与意境美。9. 示例一:能。落日的余晖洒在田庄上,营造出一种宁静、温暖的氛围,给归来者带来心灵的慰藉;文中人物对田

35、庄的情感与记忆在落日背景下显得深沉而美好,如归来者对田庄景色的熟悉与眷恋,落日见证了这份情感,给人以安慰;落日象征着一种回归与安宁,尽管故事结局有波折,但落日的意象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这种悲伤,赋予全篇安慰之感。示例二:不能。文中人物命运多舛,归来者被驱逐,山虬茫然失措,故事充满了无奈与悲哀;落日虽有残辉,但只是短暂的映照,随后便是风雨交加,如同人物命运的急转直下,更多的是烘托出一种凄凉与无助;从整体氛围看,田庄的荒芜、人物的离散,都在落日下显得更为哀伤,难以体现出安慰之情。(一)文言文阅读10. ABD(昭烈之败于长坂,羽军独全,曹操临江,不能以一矢相加遗。)11. A(“被,通披”,是通假字

36、用法,苏武传“蹈其背以出血” 的 “蹈” 是 “踩、踏” 之意,用法不同。)12. C(A 项,“关羽经常怀疑鲁肃有二心” 错误,是关羽数生疑贰,应是鲁肃怀疑关羽;B 项,“只有关羽单刀赴会” 错误,是双方诸将军单刀俱会;D 项,“王夫之也对鲁肃表示赞赏,肯定他作为儒生的作用” 错误,文中未提及王夫之肯定鲁肃作为儒生的作用。)13. (1)这是借了不还,想要用虚假的言辞拖延时间。(“假”“反”“引岁” 各 1 分,句意 1 分)(2)关羽争夺三郡,是出于贪婪和愤怒而兴兵。鲁肃仍然与他相见,并且依据道义严正地告诫他。(“贪忿”“犹”“正告” 各 1 分,句意 1 分)14. 关羽拒绝孙瑜率水军驻

37、夏口取蜀;刘备得益州后,关羽不许孙权派诸葛瑾求荆州诸郡;关羽对鲁肃以欢好态度安抚他并不领情,在与鲁肃会面时仍强争三郡。(二)古代诗歌阅读15. B(“回望高高的城楼,思念自己的亲友” 错误,“回向高城隅” 是说半月台朝向城楼一角,没有思念亲友之意。)16. “入” 字将秋山与远海相连,写出了秋山的绵延辽阔,仿佛融入远海之中,使画面富有层次感与空间感,意境开阔;“罗” 字把桑柘分布在平芜之上的景象生动描绘出来,给人以一种罗列有序、繁茂的感觉,展现出田野的生机与宁静。(三)名篇名句默写17. (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新帖绣罗襦 江晚正愁余(或 “山深闻鹧鸪”)(3)示例:座中泣下

38、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或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等)(三)语言文字运用18. 也可以比作一个完整的机体 不是让我们自由地说话作文19. D(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把杂记册上的记录比作 “文字的百衲衣”,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D 项把种子库比作 “宝库”,也是比喻;A 项 “纺织娘”“油葫芦” 是借代;B 项 “钦差大臣” 是借代;C 项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是引用。)20. A. 普遍 B. 千差万别21. 含义:“接笋” 指文章段落之间过渡衔接不自然、生硬勉强的地方。句子:写文章时若段落之间过渡生硬,难道不是有 “接笋” 之嫌吗?22. 示例一:赞同。演讲主要

39、是阐述文章组织的原则和方法等理论知识,重点在于让听众理解这些抽象概念。虽然没有举例,但通过对生活中谈话、杂记等事例的分析以及对组织文章三项原则的讲解,已经能够较为清晰地传达核心内容,所以这一缺点可以原谅。示例二:不赞同。演讲的目的是让听众更好地理解,如果能列举一些文章作为例子,如分析一些经典文章是如何体现 “秩序、联络、统一” 原则的,会使抽象的理论变得更直观,更易于听众接受,从而增强演讲的效果,所以这一缺点不可原谅。四、写作立意参考:1.回问自己是自我成长与解决问题的关键。可阐述在面对生活、学习难题时,回问自己能促使自我反思、深入剖析,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之道,提升自我能力与素养。2.回问自己与向他人发问应相辅相成。论述二者各有其价值,回问自己可挖掘自身潜力,向他人发问能获取不同视角与经验,二者结合能更全面有效地解决问题。3.具体情境下回问自己与向他人发问的抉择。根据不同难题的性质、自身的知识储备与能力等,探讨何时应回问自己,何时需向他人发问,以达到最佳的问题解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