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55.94KB ,
资源ID:260900      下载积分:5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26090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含练习题及答案))为本站会员(清****年)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含练习题及答案)

1、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第一部分:学习目标整合1对于科普文准确、科学的语言,严谨的结构,采用联想比较法,运用所学过的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进行整理归纳。2引导学生跟随作者的好奇心走进科学想象的世界,感受科学家精神。3了解建筑大师的精神和情怀,有助于深刻理解课文内涵。4通过仔细阅读揣摩课文,深化对中国建筑的特征的认识。5把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西方的建筑进行比较,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第二部分:经典习题变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对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来说,藜麦的发现是一个奇迹。藜麦不含麸质,富含镁和铁,比其他种子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包括人体无法独自生成的必需的氨基酸。

2、美国宇航局宣布,藜麦是地球上营养最均衡的食物之一,是宇航员的理想之选。产于安第斯山的藜麦有一个令西方消费者神往的传说:印加人非常重视藜麦,认为它是神圣的,并且称之为“万谷之母”。不过,藜麦的爱好者却通过媒体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从2006年到2013年,玻利维亚和秘鲁的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2011年,独立报称,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纽约时报援引研究报告称,蔡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2013年,卫报用煽动性标题提升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素食者的肚子能装下藜麦令人反胃的事实吗?”该报称,贫穷的玻利维亚人和秘

3、鲁人正在食用更加便宜的“进口垃圾食品”。独立报2013年一篇报道的标题是“藜麦:对你有利对玻利维亚人有害”。这些消息传遍了全球,在健康饮食者之中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在社交媒体、素食博客和健康饮食论坛上,人们开始询问食用藜麦是否合适。这种说法看似可信,被许多人认可,但是经济学家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毕竟,藜麦贸易使大量外国资金涌入玻利维亚和秘鲁,其中许多资金进入了南美最贫穷的地区。几位经济学家跟踪了秘鲁家庭支出的调查数据,将种植且食用藜麦的家庭、食用但不种植藜麦的家庭和从不接触藜麦的家庭划分为三个小组。他们发现,从2004年到2013年,三个小组的生活水平都上升了,其中藜麦种植户家庭

4、支出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农民们正在变富,他们将这种新收入转化为支出又给周边民众带来了好处。那么藜麦消费量下降34%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很长的时间内两个国家的藜麦消费量一直在缓慢而稳定地下降,这意味着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更加接近事实的解释是,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只是想换换口味,吃点别的东西。为了解藜麦的种植情况,我去了秘鲁科尔卡山谷,这里在印加时代以前就得到了开垦。藜麦是一种美丽的作物,拥有深红色或金黄色的巨大种球。在安第斯山的这片区域,人们在梯田上同时种植藜麦以及当地特有的玉米和马铃薯品种。“国外需求绝对是一件好事,”我的秘鲁向导杰西卡说道,“农民非常高兴,所有想吃藜麦

5、的人仍然买得起这种食物。”她还解释了另一个好处。之前,秘鲁城里人往往认为他们这片区域吃藜麦的人“很土”。现在,由于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食用藜麦被视作一种时尚。“利马人终于开始尊重我们这些高原人和我们的传统了。”玻利维亚西南部有一片遥远而不适合居住的区域,那里到处都是盐湖和休眠火山。在那里,我看到了由藜麦资金支持的当地急需的开发和旅游项目。千百年来勉强能够养家糊口的自耕农开始为更加美好的未来而投资。我在2017年4月听到的玻利维亚人对于该作物的唯一抱怨是,日益增长的供给正在拉低价格。玻利维亚的藜麦种植面积增长了两倍多,从2007年的5万公顷增长到2016年的18万公顷。马克贝勒马尔后来对我说:

6、“这是一个令人悲伤的结局,因为它的价格不太可能再度回升。”在风景如画的科尔卡山谷,当太阳落山时,我问杰西卡,欧洲和北美的消费者是否应该为吃掉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的食物而感到内疚。我可以猜到答案,但我想听到当地人的亲口否认。“相信我,”杰西卡笑道,“我们有许多藜麦。”乍一看,这一关于食物热潮、全球贸易和消费者忧虑的事件讲述了谎言被揭穿的过程。不过,这些受到错误解读的真相可能会对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的伤害。各行各业有经验的沟通者会通过片面的事实、数字、背景呈现某种世界观,从而影响现实。在这个例子中,新闻工作者和博主出于高尚的理由引导消费者远离藜麦:他们由衷地为一个贫困群体感到担忧,害怕狂暴的全球贸易风

7、潮会危及这一群体的利益。我们很早就知道这一点:每个新手辩论者和犯错误的小学生都知道如何挑选最有利于自己的真相。不过,我们可能不知道这些真相为沟通者提供了多大的灵活性。很多时候,你可以通过许多方式描述一个人、一件事物或者一起事件,这些描述可能具有同等的真实性。我将它们称为“竞争性真相”。(摘编自赫克托麦克唐纳后真相时代,刘清山译)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藜麦适合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食用,并且由于其营养均衡,被美国宇航局认为是宇航员食物的理想之选。B.“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中的“此”,指的是被国外需求推高的藜麦价格给玻利维亚和秘鲁当地人造成伤害这一

8、说法。C.藜麦的大面积种植,不仅让玻利维亚和秘鲁等地农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而且改变了当地人对藜麦带有歧视的看法。D.作者认为,尽管一些媒体引导消费者远离藜麦的做法值得商榷,但是其出发点却不是恶意的,他们为当地的贫困居民感到担忧。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第一段的内容可以看出,当一起事件超出了我们直接观察的范围时,有些人会根据他人提供的信息,并结合自己的判断,生成对该事件的看法。B.“它的价格不太可能再度回升”,可能是因为市场对藜麦的需求量不再大幅增加,而藜麦的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供给日益增长。C.“每个新手辩论者”“都知道如何挑选最有利于自己的真相”,可见有些“沟通者

9、”会选择有助于推进个人意图的真相,而这种选择具有一定的灵活性。D.从藜麦事件可以发现,一组片面的事实编织在一起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而这场良心危机对玻利维亚和秘鲁当地的居民造成了真正的伤害。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A.“粮食优先”智库的工作人员塔尼娅科森在谈到安第斯山藜麦种植者时表示:“坦率地说,他们厌倦了藜麦,因此开始购买其他食物。”B.加拿大环球邮报一则新闻的标题为“你对藜麦的爱越深,你对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的伤害就越深”。C.制片人迈克尔威尔科克斯专门为这个问题制作了一部纪录片,他说:“我见过一些反对食用藜麦的文字评论,实际上,停止消费才会真正伤害这些农民。

10、”D.英国广播公司播音员埃文戴维斯指出:“事实上,说谎常常是没有必要的。你可以在不使用任何谎言的情况下完成许多有效的欺骗。”4.请简要说明文本中的西方媒体在报道时使用了哪些“竞争性真相”。5.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关于藜麦的新闻报道结论有误?请根据文本概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的木结构是一绝,珍贵异常。木结构有三个关键词,分别是斗拱、空间和屋架。东大殿用的是高等级的七铺作斗拱,为全球现存唐代木建筑中的孤例。所谓铺作,是指构件一层一层往上垒。最底下的一层叫栌斗;上面垒两层,叫杪,杪是树梢的意思;再上面两层叫下昂或者英昂,落英缤纷的“英”。然后耍头在第六层,衬方头在第七层

11、。数铺作有个小窍门,最简单的办法是数突出的部分,出两个头是杪,再出两个尖是昂,这是四层,然后再加三,即隐藏的第一、六、七层,就是七铺作。宋代营造法式记载,出跳的斗拱从四铺作起,最高到八铺作。而八铺作斗拱在现存外檐铺作里未见。东大殿的“姊妹殿”,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金堂建于8世纪,其斗拱是六铺作,缺少上面那一铺的下昂。斗拱在古建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柱头铺作、补间铺作和转角铺作之分,而柱头铺作与补间铺作的搭配则颇具时代感。比如清代太和殿的斗拱很小,柱头铺作和补间铺作(清代叫作平身科)差别很小,排列密集,好像京剧里的龙套;再比如北宋少林初祖庵,补间铺作开始发达起来,和柱头铺作一起发挥作用,又有所不同

12、,像是京剧将相和,两个角儿对唱;而东大殿柱头铺作是“定军山”,一个斗拱“挑大梁”。木结构的第二个关键词是空间。我们现在看到的东大殿大门,原来唐朝时不在此处,而是在内槽柱那儿。虽然梁先生当时对门的位置有怀疑,但是没有下定论。唐代进了门之后持灯、持香炉或持法器绕佛就可以算是拜佛,所以不需要跪拜空间,但是后世拜佛方式变为跪拜,需要更多空间,因此门后来就外移了。学者找到了三个证据,证明门曾经被移动过。第一,门外的柱础是完整的一圈,很漂亮,唐代匠人不会舍得用门槛把它压上,由此可证柱础建成时是完全暴露的,原来这个地方没有门,没有门槛。第二,殿内内槽的柱子上,跟阑额交接的交点之下都有曾经开出卯口,后来又用木

13、头填充的痕迹。后来的学者,陈明达、柴泽俊等人都发现了这一点。但是真正通过科研来推测大门移动年代的,是我的师弟、更年轻的学者张荣,他们团队从卯口塞的木头里取了一点木材样本,做了碳-14分析,发现这个木材大概是元代的,证明很大可能是在元代移动了大门,成果发表在张荣的佛光寺东大殿建置沿革研究中。第三个明显的证据,大殿北侧一根乳袱底面有曾经砌过墙的痕迹,通过这个可以判断原来这里有墙。梁先生在文章唐招提寺金堂和中国唐代的建筑中对比了佛光寺东大殿和唐招提寺金堂,他说二者风格很像,不同之处在于“佛光寺正殿正面的墙壁门窗位置在前檐柱的一线上,前面没有廊;金堂则位置在前金柱的一线上,在前面留出一道通长的廊子,使

14、它的正面的效果和佛光寺正殿有显著的不同”,但从后世学者的研究看,二者初建时都有廊子,因此它们是不折不扣的“姊妹殿”。木结构第三个要点是屋架。东大殿的结构是立柱一层、铺作(斗拱)一层,加平闇(吊顶),平關上面是草架(屋架)。屋架的核心要点在于有一对斜叉手顶着脊椽。梁先生上去看到叉手以后非常惊喜,“如获至宝”。叉手在古文献里有记载,东汉王延寿的鲁灵光殿赋中有一句话是“芝枥攒罗以戢看,枝樘杈枥而斜据”,“枝樘杈栎”在营造法式中有明确记载,即“枝樘,梁上交木也。杈冴相柱,而斜据其间也”“今俗谓之叉手”,就长成东大殿叉手这个样子。但是梁先生之前看过的古建筑,从辽代一直到明清,所有的叉手中间会加一个小柱子

15、蜀柱,梁思成、林徽因突然看到一个没有蜀柱的结构,异常惊喜,一是作为年代的佐证,二是感觉佛光寺东大殿特别符合“结构理性”的要求。梁思成、林徽因历来提倡“结构理性主义”。林先生在清式营造则例绪论说:“建筑上的美,是不能脱离合理的,有机能的,有作用的结构而独立。”这句话基本可以用来概括结构理性主义的精神。和结构理性主义相对的,是手法主义,用手法实现视觉的效果。正是基于对结构理性的极致要求,梁先生用“虚伪”二字点评东大殿的两个构件,就是内槽柱上阑额上补间的位置出了两跳华拱,没有实际的结构作用,看头一跳的根部可以看出来,是挂在上面的,没有完整地穿过泥道,里面内槽部分就没了,梁先生说它“在结构上实为不可恕

16、之虚伪部分”。不过梁先生在测绘图里也标注了它是“全殿唯一虚伪结构”,可见东大殿的结构理性还是深得梁先生赞赏的。其实它出现在这里是为了跟对面有实际作用的华拱对称,从装饰上看也有一定的必要性。(摘编自刘畅佛光寺:“中国古代建筑第一瑰宝”的千年记忆)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姊妹殿”是指东大殿与日本唐招提寺金堂,它们建造的年代和风格相近。B.“挑大梁”在文中是指东大殿的斗拱形式只有柱头铺作,而没有补间铺作。C.“如获至宝”强调了梁先生看到东大殿屋架叉手没有蜀柱结构时的兴奋之情。D.“虚伪”是梁先生对东大殿两跳华拱的评价,但其有装饰必要,实不虚伪。7.下列对材料相关

17、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七铺作斗拱七层从下到上依次为:栌斗、两层杪、两层昂、耍头和衬方头。其中栌斗、耍头和衬方头是隐藏的。B.东大殿的门大概在元代向外移动过,是因为元代的拜佛方式由以前的绕拜变成了跪拜,需要更大的空间。C.东大殿大门移动的证据有三:门外柱础完整漂亮,与阑额交接的交点下有被填充过的卯口,大殿北侧一根乳枨底面有砌过墙的痕迹。D.东大殿由立柱、斗拱、吊顶、屋架四层构成,作者重点介绍了斗拱和屋架,表明了它们的重要价值。8.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七铺作斗拱、初建时有廊、屋架叉手没有蜀柱等都是现存建筑中独有的,因此佛光寺东大殿的木结构异常珍贵。B.作

18、者解释“杪”的含义,解说“英”时组词,有利于非专业的读者对七铺作斗拱各层的形象和作用的整体理解。C.用“龙套”“挑大梁”等京剧术语来说明斗拱,目的是展示不同文化形式之间的互通性,使文章更为生动。D.文中列举并引用多部论著,表现出科普文科学严谨的特点,又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现出科普文的文学性。9.什么是“结构理性主义”?为什么说东大殿特别符合“结构理性”的要求?10.在中国建筑的特征中,梁思成将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称为“文法”,将构件和因素称为“词汇”,请举例分析东大殿的“文法”和“词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材料一:由于中西方社会文化的差异以及科学发展历史背景的不同,中国科学家群

19、体在责任、使命以及精神、价值观等方面呈现出显著的独特性,中国科学家精神必然会吸收融合中国传统文化要素,形成科技界独有的气质和传统特征。中国科学家精神集中体现了科技界的价值追求和文化底色,特别是在科技创新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伦理主张中,科技界秉持科技向善这一基本立场,既是中国文化的精华凝练,也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参与国际科技治理的责任和担当。科学家精神的传播是文化的传播,不应停留在科学信息的传达和科学知识的分发,而应该是全方位的文化渗透。在科学共同体内部是以科学家精神为核心内容的科技界的自身文化传承;在全社会是以科学家精神涵养社会大众文化,让科学家精神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构成。科学共同体可以归为精神

20、层面的价值共同体。中国科技界长久以来形成的共同价值观、思想和行为习惯,经历了代际传承和内部交流扬弃,这是科技界自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国科协2020年科技界作风学风调查显示,中国科技工作者对科学家精神的认知和践行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在倡导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等科学家精神的同时,也要明确科技工作者的科研行为和道德底线,并对两者进行区分。传播科学家精神要以底线为原则和基石,也要以榜样为引领和目标,双管齐下弥合知行差距,让科学家精神真正成为科技界可践行的理想和可追随的旗帜。现代科学已经成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但因科学绝对的特殊性,其文化依然保持着自身的独立和内在的规律,对于普通公众的

21、影响和作用力远没有其他现代文化显在。科学家精神被公众接受的过程需要依靠各类传播活动实现,只有依靠传播才能让静态的、抽象的科学家精神真正流动起来,产生实际的效用。公众对于科学家精神的理解存在距离感。科学家群体形象缺乏立体丰满的塑造,传统的事迹展览和专题宣讲,形式化的广播电视和图书杂志宣传,使得公众对接受科学家精神传播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所以,科学家精神要实现体系化的科学文化传播,让公众能够最大限度被科学家精神感染并产生极大的共鸣,从而达成推动科学文化建设的目标,首先就是要讲好科学家的故事。当前,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时期,同时也处在媒介生态被新技术重构的时代,科学家精神的传播需要顺应时

22、代需求,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固化的单线传播方式。对话对于科学家精神的传播而言是综合载体,因而需要搭建系统性的对话平台,形成有效互动的对话机制。(摘编自刘萱、张旸科学家精神传播促进科学文化建设的机理与策略)材料二:中国天眼是世界上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FAST),开创了建造巨型射电望远镜的新模式,将在未来10年20年保持设备的世界领先地位。1993年,在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面对全球电波环境不断恶化的形势,各国科学家都祈盼着能尽早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时任国家天文台副台长的南仁东从来就不缺乏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强烈的使命感。从提出想法到项目落成的23年时间里,南仁东带

23、领老中青三代科技工作者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实现了由跟踪模仿到集成创新的跨越。2016年9月25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正式启用。设计建造自己的天文望远镜,是中国天文工作者多少年的梦想。凭借当时新中国的科技工业水平,要实现这一梦想是十分艰难的。但新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敢想敢做,1958年高标准地提出自主建造一架2.16米口径望远镜的宏伟计划。他们大胆探索,先建造出60厘米的小型望远镜,通过使用取得了许多开创性成果。至今,60厘米的望远镜仍在国内外广泛使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前夕,中国科学家终于自主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2.16米口径的光学望远镜。自启用以来,2.16米口径望远镜取得了

24、一大批有代表性的成果,特别是超新星光谱的观测使它声名大振。为了提高观测效率和质量,中国天文学家在2.16米口径望远镜的基础上,开始设计建造一个专门用于拍摄光谱的光学望远镜。2008年建成后,中国国家天文台以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的名字为其命名。郭守敬望远镜至今仍是世界上光谱获取效率最高的望远镜。我国天文学事业的发展积蓄了几代人的艰辛奋斗!新中国首任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张钰哲开创了中国人命名小行星的先河。1980年,年近八旬的张钰哲登上海拔4800米的昆仑山口,为中国首座毫米波射电望远镜观测台选址。普及大众天文知识的第一人陈遵妫,一心想要打造一个超越西方的天象馆,为此,他极力主张用天文馆这个名字,有人问

25、:“天文馆怎么译成英语呢?”他坚定地说:“咱们先干起来,干好了,让他们作为中国的外来语再翻译过去吧!”国家天文台的奠基者程茂兰促成了2.16米望远镜的研制工作,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骨干人才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却得不到结果的日子,我们把它叫作扎根。新中国的天文学在“沉默的时光”里,就有这样一大批仰望星空而又脚踏实地“扎根”的人。(摘编自齐千里中国天眼:巡天遥看一千河)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社会文化和科学发展历史背景的影响下,中国科学家群体有着优于西方的独特责任、使命以及精神、价值观。B.秉持科技向善,是中国科技界在科技创新推动

26、人类社会发展的伦理主张中的基本立场,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华。C.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科学家精神的传播不应只是科学信息的传达和科学知识的分发,而应是全方位的文化渗透。D.中国天文工作者在不同历史时期建造的天文望远镜,在使用中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有的成效至今仍然领先世界。1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科学家精神真正成为科技界可践行的理想和可追随的旗帜,其传播才能做到以底线为原则,以榜样为引领。B.由于几代天文科技工作者艰辛奋斗的积蓄,以及代际的传承和内部交流的扬弃,我国天文学事业得以不断发展。C.只要达成推动科学文化建设的目标,科学家精神就可以实现体系化的科学文化传播,成为中国

27、文化的重要构成。D.如果科学文化在普通公众中的影响力和作用力没有增强,那么中国科学家就难免还要处在一段“沉默的时光”里。1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仁东带领科研团队建成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体现了中国科学家的创新精神和参与国际科技治理的责任担当。B.中国天文工作者为了实现建造2.16米口径望远镜的计划,先从建造60厘米的小型望远镜开始,这是弥合知行差距的体现。C.陈遵妫极力主张把想要打造的超越西方的天象馆命名为“天文馆”,彰显了勇于追赶、勇于超越、勇于创新的中国科学家精神。D.从国家天文台奠基者程茂兰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骨干人才可以看出,我国天文学界一直把

28、“育人”这一科学家精神放在重要位置。14.材料二在行文顺序及内容安排上有哪些特点?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15.材料一说“要讲好科学家的故事”,请你结合材料,谈谈怎样才能更好地讲述中国天文科学家的故事。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藜麦的大面积种植改变了当地人对藜麦带有歧视的看法”错误。根据原文“之前,秘鲁城里人往往认为他们这片区域吃藜麦的人很土。现在,由于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食用藜麦被视作一种时尚”可知,应是“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改变了当地人对藜麦带有歧视的看法。2.答案:D解析:根据文本信息进行推断“造成了真正的伤害”错误。“造成了”或然变必然,原文最后一段中是说“

29、这些受到错误解读的真相可能会对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的伤害”。3.答案:A解析:分析论点、论据第二段的观点是“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A项,表明是安第斯山藜麦种植者想吃点别的东西导致藜麦消费量的下降,而不是藜麦价格的上涨,直接支撑了第二段的观点。B项,说的是藜麦价格的上涨会对当地人造成伤害,与第二段的观点相悖。C项,说的是“停止消费才会真正伤害这些农民”,可以用来支撑第三段的观点,与第二段的观点关联不大。D项,可以用来支撑“竞争性真相”的相关观点,与第二段的观点无关。故选A。4.答案:独立报通过片面的事实和数据,称藜麦价格的上涨使玻利维亚人吃不起藜麦了;纽约时报直接援引他人研究

30、,得出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的结论;卫报与独立报使用具有明显倾向性的标题强调藜麦价格上涨对藜麦种植者造成的伤害。解析:理解重要概念+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首先要明确答题区间,由题干中“西方媒体在报道时”可确定答题区间为第一段;其次要理解“竞争性真相”这一概念的含义,即第四段中的“通过许多方式描述一个人、一件事物或者一起事件,这些描述可能具有同等的真实性”,而这些“方式”在上文中有所体现,如“各行各业有经验的沟通者会通过片面的事实、数字、背景呈现某种世界观,从而影响现实”等;然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思考,第一段所涉及的西方媒体的报道通过哪些方式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比如独立报以“玻利维亚的

31、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这一片面的事实和数据,得出“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这一结论;比如纽约时报“援引研究报告”,得出“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的结论;再比如卫报“用煽动性标题提升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独立报用“藜麦:对你有利对玻利维亚人有害”这一具有明显情感倾向的标题来强调藜麦价格上涨对藜麦种植者造成的伤害。5.答案:借助名家观点与事实论据加以批判,比如第二段引出马克贝勒马尔等人的质疑,引用相关经济学家的调查论证,用事实反驳报道中的错误信息;借助实地考察的真相加以批驳,比如第三段用亲自调查时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反驳报道中的错误信息;借助常规逻

32、辑认知加以批判,比如最后一段以新手论辩与犯错误小学生的自我辩护的技巧进行类比,批判报道中的“竞争性直相”。解析:分析论证方法和论证思路 首先要明确该文探究的核心问题,即西方媒体在关于玻利维亚和秘鲁藜麦生产和消费的报道中大量使用“竞争性真相”,使读者产生误会甚至引发良心危机。第一段列举西方媒体的报道,提出问题。第二段先提出质疑的观点,然后结合经济学家的相关调查,得出恰当的结论:“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更加接近事实的解释是,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只是想换换口味,吃点别的东西。”第三段则重点探讨了“我”的实地考察,以事实说话,使得阐释更具有科学依据:一方面指出其他地区的人食用藜麦给当

33、地人带来了好处,另一方面指出当地人并不缺少藜麦。最后一段进一步指出“这些受到错误解读的真相可能会对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的伤害”,意在强调片面地使用“竞争性真相”会造成更多的伤害,作者在此处用“新手辩论者和犯错误的小学生”的常规逻辑认知进行类比论证。6.答案:D解析:“实不虚伪”错误。由原文“梁先生说它在结构上实为不可恕之虚伪部分。不过从装饰上看也有一定的必要性”可知,原文说的是“不可恕之虚伪部分”“全殿唯一虚伪结构”,可见它是“虚伪”的;原文说的是“从装饰上看也有一定的必要性”,并不是“实不虚伪”。7.答案:B解析:“是因为元代的拜佛方式由以前的绕拜变成了跪拜”错误。由原文“唐代进了门之后持灯不

34、需要跪拜空间,但是后世拜佛方式就外移了”可知,原文说的是“后世拜佛方式变为跪拜”,而不是“元代的拜佛方式变成了跪拜”。8.答案:B解析:A.“初建时有廊、屋架叉手没有蜀柱等都是现存建筑中独有的”错误。由原文“但从后世学者的研究看,二者初建时都有廊子,因此它们是不折不扣的姊妹殿”可知,佛光寺东大殿初建时有廊子不是现存建筑中独有的,唐招提寺金堂也有廊子;并且原文也没有说“屋架叉手没有蜀柱”是现存建筑中独有的。C.“目的是展示不同文化形式之间的互通性”错误。由原文“斗拱在古建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比如清代太和殿的斗拱很小”可知,“用龙套挑大梁等京剧术语来说明斗拱”是为了体现“斗拱在古建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35、”。D.“又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错误,文章没有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9.答案:(1)建筑上的美不能脱离合理的、有机能的、有作用的结构而独立。(2)东大殿只有两跳华拱没有实际的结构作用,它出现在那里是为了跟对面有实际作用的华拱对称,但从装饰上看也有一定的必要性。解析:结合“林先生在清式营造则例绪论说这句话基本可以用来概括结构理性主义的精神”可知,“结构理性主义”指的是建筑上的美不能脱离合理的、有机能的、有作用的结构而独立结合“正是基于对结构理性的极致要求从装饰上看也有一定的必要性”可知,东大殿只有两跳华拱没有实际的结构作用,它出现在那里是为了跟对面有实际作用的华拱对称,但从装饰上看也有一定的

36、必要性。10.答案:“文法”:东大殿用的是高等级的七铺作斗拱;东大殿大门,原来唐朝时在内槽柱那儿;东大殿屋架叉手没有蜀柱结构。“词汇”:东大殿由立柱、斗拱、吊顶、屋架四层构成;七铺作斗拱七层从下到上依次为栌斗、两层杪、两层昂、耍头和衬方头;屋架的核心要点在于有一对斜叉手。解析:“文法”:结合“东大殿用的是高等级的七铺作斗拱,为全球现存唐代木建筑中的孤例”可知,东大殿用的是高等级的七铺作斗拱;结合“我们现在看到的东大殿大门,原来唐朝时不在此处,而是在内槽柱那儿”可知,东大殿大门,原来唐朝时在内槽柱那儿;结合“但是梁先生之前看过的古建筑东大殿特别符合结构理性的要求”可知,东大殿屋架叉手没有蜀柱结构

37、。“词汇”:结合“东大殿的结构是立柱一层.草架(屋架)”可知,东大殿由立柱、斗拱、吊顶、屋架四层构成;结合“最底下的一层叫栌斗就是七铺作”可知,七铺作斗拱七层从下到上依次为栌斗、两层杪、两层昂、耍头和衬方头;结合“屋架的核心要点在于有一对斜叉手顶着脊椽”可知,屋架的核心要点在于有一对斜叉手。1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项,“优于西方的”错误,无中生有。材料一第1段中说的是“由于中西方社会文化的差异以及科学发展历史背景的不同,中国科学家群体在责任、使命以及精神、价值观等方面呈现出显著的独特性”,“独特性”不等于“优于西方”。1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

38、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项,“只有才能”错误,说法绝对。材料一第3段中只是说“传播科学家精神要以底线为原则和基石,也要以榜样为引领和目标让科学家精神真正成为科技界可践行的理想和可追随的旗帜”,并不是“只有才能”。C项,“只要就可以实现”错误。材料一第5段中说的是“科学家精神要实现体系化的科学文化传播从而达成推动科学文化建设的目标”,而不是“只要达成推动科学文化建设的目标,科学家精神就可以实现体系化的科学文化传播”。D项,曲解文意,由材料二最后一段中“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却得不到结果的日子,我们把它叫作扎根”可知,“沉默的时光”并非指科学家不为普通公众所知的日子。故选

39、B。1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和评价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这是弥合知行差距的体现”错误。中国天文工作者为了实现建造2.16米口径望远镜的计划,先从建造60厘米的小型望远镜开始,体现了大胆探索的精神。14.答案:由今溯昔,激发读者探究我国天文望远镜建造历程的兴趣。由侧重叙事到侧重写人,使读者更能真切具体地感受科学家精神。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材料二第1段写了2016年9月25日,我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正式启用;第2段写了1958年高标准地提出自主建造一架2.16米口径望远镜的宏伟计划,并大胆探索,先建造出60厘米的小型望远镜;第3段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前夕,

40、中国科学家终于自主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2.16米口径的光学望远镜;第4段写了2008年建成郭守敬望远镜。由此可见,材料二由今溯昔,激发读者探究我国天文望远镜建造历程的兴趣。材料二第14段介绍了我国天文望远镜建造历程,主要是叙事,最后一段介绍了首任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张钰哲、普及大众天文知识的第一人陈遵妫和国家天文台的奠基者程茂兰,主要是写人。由此可见,材料二由侧重叙事到侧重写人,使读者更能真切具体地感受科学家精神。15.答案:挖掘中国天文科学家勇于创新、艰辛奋斗的感人事迹和先进精神,塑造他们立体丰满的形象。加强中国天文科学家精神的传播力度并创新传播方式,搭建系统性的对话平台,让中国天文科学家与公

41、众有效互动。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该题需要根据材料中的信息提示,归纳总结要点。题干“怎样才能更好地讲述中国天文科学家的故事”表明,答题的关键在于给出相关方法、建议,而该方法、建议可根据材料进行总结提炼。结合材料一第5段中“公众对于科学家精神的理解存在距离感。科学家群体形象缺乏立体丰满的塑造科学家精神要实现体系化的科学文化传播首先就是要讲好科学家的故事”可知,讲好科学家的故事需要挖掘出中国天文科学家的感人事迹以及先进精神,从而塑造他们立体丰满的形象;结合材料一第6段中“当前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固化的单线传播方式因而需要搭建系统性的对话平台,形成有效互动的对话

42、机制”可知,讲好科学家的故事需要加强中国天文科学家精神的传播力度,并且需要改变以往的传播方式,搭建系统性的对话平台,让中国天文科学家与公众有效互动。第三部分:重难知识易混易错科普说明文有两种:一种是科学小品,另一种是一般科学说明文。科学小品属于文艺性说明文,在说明中兼用文艺性笔调讲述科学道理,介绍科学知识,是用小品文的形式来表现科学内容的文章。一般科学说明文是单纯客观地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不大讲文艺性笔调。科学小品的特点和写作1.科学小品的特点。科学小品既有别于一般小品文,又和其他科普说明文不同,具有自己的特点。(1)篇幅小,内容新。科学小品不仅篇幅短小,还要内容新鲜独特。它紧跟科技的发展和时

43、事的变化,及时普及新的知识。(2)文笔生动。文笔的生动性是科学小品区别一般说明文的主要标志怎样才能使科学小品文的文笔生动呢?一是要善于记叙和描写。二是要善于穿插趣闻。三是要善于运用修辞。因为有些科学知识不太好懂善于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可以使科学原理通俗易懂,便于介绍、普及科学知识。(3)内容通俗。科学小品文不是为专业科研服务的,它以普及科学知识为己任,所以它必须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释、介绍表现科学内容。2.科学小品的写作要求。(1)必须准确地说明科学知识或科学道理。(2)要活用各种说明方法,如比喻法、拟人法等,增强说明的形象感和趣味性。(3)要从科学中发掘美,开人心智,陶冶性情。一般科学说明

44、文的特点和写作要求1.一般科学说明文的特点。(1)说明性。科普说明文的写作目的在于介绍科学知识。(2)单一性。一篇科普说明文,一般只说明一个科学现象,介绍一种科学知识。(3)通俗性。科普说明文介绍的知识多是普及性的,所以要求用通俗有趣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进行说明。2.一般科学说明文的写作要求。(1)要有明确的目的,这样才能抓住重点,突出中心。(2)与科学小品不同,这类科普说明文一般不需要有形象,有感情,只需直接介绍事物的特征,说明某一科学现象即可。(3)因为科普说明文的根本任务在于普及科学知识所以在表达上应力求用浅显朴实的语言说明复杂抽象的内容。第四部分:核心素养对接高考如何清晰地说明事理写作事

45、理说明文需要遵循三个原则:了解事理。可以通过亲自观察、研究或者向别人请教、查阅资料来了解事物的道理。只有自己先弄懂了道理,才可能向别人介绍。安排写作顺序。事理说明文所遵循的首先是逻辑顺序(事物的因果、递进等关系),也就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认识事物的规律。逻辑顺序不但要运用在段落关系上,句子之间也要按照这种顺序来写。选用合适的说明方法。常用的包括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做比较、分类别、摹状貌等。一、考察方式1.找出体现语言准确性的词语或分析该词语的表达作用。2.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3.加点词语能否换成另外一个词语,为什么?4.某两个或多个词语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答题模式。一般要解释该词的

46、含义,揭示其在说明事物特点时发挥的作用;必要时要区别该词语和其他词语在含义及作用方面的不同;最后总结该词语用在这里对说明事物特点不可代替的作用,或说明去掉、替换该词语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不符合实际、不准确等)。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主要体现在形容词、动词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及说明方法的运用上。其中的比喻就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文大量运用形容词、动词及修辞方法的目的,主要就是形象、生动的说明特点,增强文章的趣味性与可读性。二、说明结构说明文一般结构形式为:先对说明的对象作总的概括介绍,然后导入具体说明。概括介绍的方式:1.概述式。开头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事物的概况,给人以总体形象。如故宫博物院是这样开

47、头的:在北京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紫禁城。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五百多年了。开头介绍了故宫博物院的地理位置、名称、性质和年代,通过概述的介绍,我们可以大致了解故宫博物院的概况。2.描述式。开头描写事物的特征或状态,让读者有一个直观的总体认识。如中国石拱桥开头是这样描述的: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开头描述石拱桥的重要部位“桥洞”的状态特征,然后用神话传说和诗人对石拱桥的描

48、述补充说明这一特征。3.设问式。开头设问,能激发读者了解知识的欲望和兴趣,急切了解事物或事理。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第一段。由描述红花的鲜艳和美丽,自然提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问题,让人们随作者的具体解说了解其原因,探寻其知识。4.定义式。开始对事物下定义,提示事物内涵(本质特征)和外延(包含的范围),让人了解事物的本质。如统筹方法开篇是这样定义事物的:“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它的适用范围极其广泛。”三、具体说明的结构思路说明文的结构由事物的性质确定,一般来说,确定它的结构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1.按说明对象的自身条理性来安排结构。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条理规律,把握了这种规律并据此安排结构,能使说明的内容井然有序,条理清楚。一般来说,运动、变化、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