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2 ,大小:132.96KB ,
资源ID:260673      下载积分:12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26067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为本站会员(清****年)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

1、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第一课 走进思维世界一、思维的含义与特征1、含义:广义与意识同义;狭义与理性认识同义。这里所说的“思维”主要是从狭义角度来讲的,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提示】思维是人的特有属性。人的思维存在具有普遍性。2、人类的思维方式及意义(1) 思维方式: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2) 意义:是对人类理性认识方式的高度概括;是人们认识事物本质、把握事物规律的重要的思维方式;是具有指导性和针对性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3、思维的特征(1) 思维具有差异性:不同的

2、人有不同的思维风格,但也具有共性。(2) 思维的共同特征:具有间接性:强调间接经验;推断,利用规律去推测,由已知未知,感性理性。如天气预报、地震预警等。【提示】以亲历方式获得的感性认识总是有限的,我们可以运用思维的间接性,通过学习人类思想的成果突破思维局限。具有概括性:强调总结,发现规律。如共同之处是,整体上看,总结出,统称。具有能动性:强调加工、创造(创作、创新);具有两面性。4、实践与思维的关系 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又反作用于实践。二、 思维形态及其特征1、思维形态的分类(1)从思维的方向看:发散思维(向不同方向扩散,如一题多解、一物多用)和聚合思维(向同一方向收敛,如从多种方

3、案中选取一种最佳方案);(2)从思维对认识对象的思考角度看:综合思维(整体认识对象,立足整体)和分析思维(分别认识对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从思维反映认识对象的方式看:辩证思维(联系发展全面)和形而上学思维(孤立静止片面);(4)根据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的不同:分为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2、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思维的基本形态)(1)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基本形式: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反映认识对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主要特征: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2)形象思维(艺术思维):基本形式: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在感觉、知觉和表象

4、的基础上,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反映认识对象。主要特征: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提示】两者都属于理性思维,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区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义一、 逻辑和逻辑学1、 逻辑的多种含义:(1)规律;逻辑学的研究对象(2)逻辑规律与规则(思维规律);(3)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4)逻辑学这门学问;2、逻辑学(1)含义狭义的逻辑学:形式逻辑。广义的逻辑学:A、形式逻辑。(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B、辩证逻辑。(研究辩证思维中的规律、规则与方法)(2)形式逻辑特别关注:推理问题A、推理的结构:推理是由前提和结论构成的,由

5、前提推导结论,前提作为结论的理由。B、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提示】推理结论是否一定为真,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前提内容的真实性,二是推理形式的有效性(符合三段论推理规则)。C、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论证和论辩A、论证:把推理的理由讲出来作为“论点”的“论据”。B、论辩: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去说服人,让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或者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去反驳别人的观点。C、论证和论辩中使用的推理是否有效,直接影响说服的效果。学习形式逻辑的意义A、学习狭义逻辑学(形式逻辑)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是学习广义逻辑学

6、的基础。B、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二、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基本规律)1、同一律是思维的确定性要求。(1)原因: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确定性的思维,该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能游移不定。(2)基本内容: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如果是真的,就是真的;如果是假的,就是假的。(公式:A是A)【提示】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条件下,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概念或判断,同一律并不要求它们一定是同一的。(3)逻辑错误:“偷换概念”(混淆概念)或“偷换论题”2、矛盾律是思维的一致性要求。(1)原因: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一致性的思维。(2)基本内容: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

7、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表示对A否定的论断)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公式:“A不是非A”)(3)逻辑错误:“自相矛盾”。【提示】思维中出现的自相矛盾是对客观实际的错误反映,是思维混乱的表现,不能与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混为一谈。3、排中律是思维的明确性要求。(1)原因: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明确性的思维。(2)基本内容: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公式:“A或者非A”)(3)逻辑错误:“两不可”。【提示】形式逻辑(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 形式逻辑(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合乎逻辑的思维具有确定性、一致

8、性、明确性。第三课领会科学思维一、 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1、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提示】任何思维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2、科学思维的含义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提示】不科学思维是主观臆想的、不合逻辑的、片面僵化的思维。3、科学思维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的关系科学思维不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并列的思维形态,而是对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统称。4、科学思维的特征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从实际出发,把握和遵循客观规律)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

9、并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发展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修正错误,坚持真理)二、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1、思维素养意义:(1)有利于我们纠正逻辑错误,驳斥诡辩,捍卫真理;(逻辑思维角度)(2)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辩证思维角度)(3)有利于我们把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而有所发现、发明、创造,提高创新能力。(创新思维角度)2、思想政治意义:(1)有助于我们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正确认识不同的社会实践中的国情和世情,准确把握历史方位,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2)有助于我们发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于当代中国的社会变革、实践

10、创新,促进社会和谐,助力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3、总的意义:(1)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2)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更好地报效国家、服务社会、造福人类。主观题答题板块归纳:1、思维的特征:(1)思维具有间接性。(2)思维具有概括性。(3)思维具有能动性。2、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1)同一律是思维的确定性要求,它要求人们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性。犯了“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的错误,违背了同一律./符合同一律的要求。(2)矛盾律是思维的一致性要求,要求人们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

11、”和“非A”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犯了“自相矛盾”错误。/符合矛盾律的要求。(3)排中律是思维的明确性要求,它要求人们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 A”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犯了“两不可”的错误。/符合排中律的要求。3.科学思维的特征:(1)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2)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3)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4、树立科学思维观念:(一单元) 以上知识都包括。二单元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一、 概念1、概念的含义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提示】事物的性质和关系统称为属性,属性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本质属

12、性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2、概念的表达(概念与语词的关系)(1)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2)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同一个语词在不同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3、概念的基本特征:内涵与外延(1)概念的内涵: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2)概念的外延: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3)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相容关系:如果两个概念在范围上具有相同部分,则为相容关系。包括全同关系;种属关系或者属种关系(外延小为种,外延大为属);交叉关系。不相

13、容关系(全异关系):如果两个概念在范围上不具有相同部分,则为不相容关系。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是不相容关系的两种特殊情况。二、 明确概念的方法1、 明确内涵的方法定义 (1)构成结构:定义由被定义项、定义项(种差属概念)和定义联项三部分构成。(2)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种差加属概念。 (3)下一个正确定义的要求应该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正确地认识对象,把握其本质属性;应该遵循必要的逻辑规则。A、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否则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B、定义项不能包含被定义项。(否则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C、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否则会犯“否定定义”

14、的逻辑错误)D、定义不能用比喻。(否则会犯“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 2、明确外延的方法划分 (1)方法:依据一定的标准,把一个概念的外延分为几个小类。小类是大类的种,大类是小类的属。划分就是把一个属分为几个种的逻辑方法。(2)构成:划分由母项(整体、属概念)和子项(部分、种概念)两部分构成。(3)作出正确划分的要求必须充分了解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之间的客观关系;要遵循划分的逻辑规则。A、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否则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B、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否则会犯“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C、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否则会犯“越级划分”的

15、逻辑错误)D、子项的外延必须为不相容的关系。(否则会犯“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 3、概念是变化发展的(辩证地看它的内涵和外延)(1)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准确地把握概念,既要弄清概念的内涵,又要分清概念的外延。(2)认识对象是变化发展的,反映认识对象的概念也会发生变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可能固定不变。(3)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对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也会越来越深刻和精确。 第五课正确运用判断 一、 判断1、含义及其基本特征(1)含义: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2)判断的基本特征及其关系:基本特征:A、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断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肯定,二是否定。如果既不肯定

16、又不否定,就不是判断。B、有真假之分。如果一个判断的断定符合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它就是真的;否则,它就是假的。断定和真假的关系:有断定就会有真假,判断的这两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的。(3)判断真假的检验标准判断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其正确与否要经受社会实践的检验。符合实际的判断就是真判断,不符合实际的判断就是假判断。2、判断的表达与类型(1)表达形式: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它们之间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提示】判断和语句不是一 一对应的:不作断定、没有真假的语句并不表达判断; 同一个判断可以用不同的语句表达;同一个语句可以表达不同的判断。(2)类型: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进行划分简单判断:

17、包括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复合判断:包括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二、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1、性质判断(直言判断)(1)含义: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这种断定是直接的、不附加任何条件的,所以,性质判断又称为直言判断。)(2)组成:性质判断一般由量项(量词)、主项(主语)、联项(谓语)和谓项(宾语)组成。(3)种类:依据判断的质(所用的断定方式是肯定还是否定):分为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依据判断的量(所断定对象的范围):分为全称判断(所有,一切,凡是)、特称判断(有些,少数,大部分)和单称判断(一个,一般不需要量项)。从质与量的结合上划分:全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特称肯

18、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4)准确运用性质判断应注意的问题: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避免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要准确地使用量项和联项;误用多重否定。2、关系判断(1)含义: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叫作关系判断。(2)组成:关系判断一般由关系者项(主语、宾语)、关系项和量项三部分组成。(3)种类:对称性关系。A.对称关系:甲与乙是同学,“同学”关系是对称关系,因为乙与甲也是同学。B.反对称关系:甲比乙大3岁,“大3岁”是反对称关系,因为乙肯定不比甲大3岁。C.非对称关系:甲认识乙,“认识”关系就是非对称关系,因为乙有可能认识甲,也有可能不认识甲。传递性关系:A.传递关系:甲

19、的岁数比乙大,乙的岁数比丙大。 甲的岁数肯定比丙大。B.反传递关系:甲是乙的父亲,乙是丙的父亲。 甲肯定不是丙的父亲。C.非传递关系:甲是乙的同学,乙是丙的同学。 甲可能是丙的同学,也可能不是丙的同学。三、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1、复合判断的组成:由联结词和支判断两部分组成。2、种类:根据断定情况的不同,复合判断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1)联言判断含义: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组成:A、联言支:组成联言判断的支判断叫作联言支。一个联言判断至少包含两个联言支。B、联结项:“并且”“既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等。在日常语言的表达中,联言判断的联结项有时可以省略。联言

20、判断的真假:在联言判断中,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2)选言判断含义:选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的判断。组成:A、选言支:组成选言判断的支判断叫作选言支。一个选言判断至少包含两个选言支。B、联结项:“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不是就是”等。在日常语言表达中,选言判断的联结项一般不能省略。选言判断的分类:依据选言判断对选言支之间关系的断定情况划分A、相容选言判断:选言支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可以同时并存。常用联结词:“或者”“或者或者”“是还是”“也许也许”。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

21、。如果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有一真则真,全假才假)B、 不相容选言判断:选言支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只能有一种存在。常用联结词:“要么要么”“不是就是”“或是或是(二者不可兼得)二者必居其一”。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只能有一个是真的。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是真的,或者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不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正确运用选言判断应注意的问题:A、 要根据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确定应该使用相容还是不相容选言判断;B、要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尽量把对象的可能情况都揭示出来。(3)假言判断(条件判断)含义:假言判断是断定事物某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况存

22、在(或不存在)的条件的判断。组成:一般由前件(前提条件)、后件(结果)和联结项三部分组成。假言判断的分类:A、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有前必有后,无前未必无后。常用联结项:“如果那么”“只要就”。如如果天下雨,地面就会湿。B、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无前必无后,有前未必有后。常用联结项:“只有才”“必须才”。如只有年满18周岁,才有选举权。C、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有前必有后,无前必无后。常用联结项:“当且仅当”。如一个数是偶数,当且仅当,这个数能被2整除。 【提示】假言判断的真假取决于判断所揭示的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能否成立。有时,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但事物情况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条件关系,这样的判断仍然可

23、以是真的。如:如果人可以长生不老,那么地球上的人早就没地方站了。正确运用假言判断的前提:掌握假言判断前件和后件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关系。 第六课掌握演绎推理方法一、推理的含义与种类1、判断形成的两条途径(1)通过实践,直接对对象进行观察或调查,然后作出判断;(2)借助已有的判断,合乎逻辑地推出一个新的判断。(推理)【提示】判断形成的途径有两条,但是来源只有一个,那就是实践。2、推理(1)含义:从一个或几个已有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叫作推理。(2)构成:由前提(所依据的已有判断)和结论(推出的新判断)两部分构成。(3)推理结构:前提和结论之间存在的逻辑联系方式叫作推理结构。【提示】

24、形式逻辑把推理结构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4)推理的分类:依据对个别与一般关系的认识来区分:A、演绎推理: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B、归纳推理: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C、类比推理: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或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从前提与结论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的角度分为:必然推理和或然推理。【提示】演绎推理是必然推理,归纳推理(除完全归纳推理外)和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二、 演绎推理 1、含义: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是力求从前提必然地得出结论的推理。【提示】演绎推理是形式逻辑的核心内容。2、正确演绎推理的必备条件:(1)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是真实的判断。(2)推理结构

25、正确。3、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1)性质判断换质推理(换质法)含义: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质”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换质推理的规则:A、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主项和量项。B、改变前提判断的质,即把肯定判断变为否定判断,把否定判断变为肯定判断。C、找出与前提判断的谓项相矛盾的概念,用它作为结论判断的谓项。总结:主项、量项不变,联项、谓项相反。(2)性质判断换位推理(换位法)含义: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主项谓项周延问题:A、主项:全称肯定(否定)判断、单称肯定(否定)判断周延,特称肯定(否定)判断不周延。(主项“特称”不周延)B、谓项:否定周延,肯定不

26、周延。(谓项“肯定”不周延) 换位推理的规则:A、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联项。前提判断是肯定的,换位后还是肯定的;前提判断是否定的,换位后仍为否定的。B、将前提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互换。C、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总结:六种性质判断换位推理技巧:可以直接进行换位推理的是:全否、特肯、单否不能直接换位,但可以进行换位推理的是:全肯、单肯不能进行换位推理的是:特否速记口诀:“联项不变主谓换,全否特肯单否直接换,全肯单肯改特称,特否判断换位难”。4、三段论推理(1)含义:以两个已知的性质判断为前提,借助一个共同的项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提示】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种重要形式。(

27、2)结构:三段论由三个判断构成:大前提(包含大项)、小前提(包含小项)、结论。三段论由三个不同的概念或词项构成:大项(结论中的谓项)、小项(结论中的主项)和中项。【提示】三段论推理首先从结论中确定大项和小项,再确定中项。(3)正确进行三段论推理的规则: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如果出现四个不同的项就会犯“四概念”的错误。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否则就会犯“中项不周延”的错误。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否则就会犯“大项不当扩大”或“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主要针对大项、小项)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结论为否定,当且仅当,前提中有一否定。【提示】关于周延问题:主项“特称”不周延,谓项“

28、肯定”不周延。 凡是符合这些规则的三段论,其推理结构就是正确的;违反其中任何一个规则,其推理结构都是不正确的。5、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1)联言推理含义:联言推理是依据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联言推理的方法A、合成式:如果联言推理的前提分别断定了各个联言支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由这些联言支所构成的联言判断是真的。(正推)B、分解式:联言推理的前提断定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这个联言判断的联言支是真的。(反推)(2)选言推理含义:选言推理是依据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选言推理的方法(有效式)A、相容的选言推理的有效式:否定肯定式。一个相容的选言推理的正确的推理结构

29、,只能是否定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B、不相容的选言推理的有效式:a、肯定否定式。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b、否定肯定式。如果否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3)假言推理含义:假言推理是依据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类型:分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A、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有效式:(有前必有后,无前未必无后)a、肯定前件式。如果肯定了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假言判断的后件;b、否定后件式。如果否定了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

30、否定假言判断的前件。B、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有效式:(无前必无后,有前未必有后)a、否定前件式。如果否定了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假言判断的后件;b、肯定后件式。如果肯定了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假言判断的前件。C、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有效式:(有前必有后,无前必无后)a、肯定前件式。如果肯定了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假言判断的后件;b、肯定后件式。如果肯定了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假言判断的前件;c、否定前件式。如果否定了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假言判断的后件;d、否定后件式。如果否定了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假言判断的前件。6、演绎推理的要求演绎推理是必

31、然推理,是力求从真前提保证推出真结论的推理。这种“保证”是在遵循演绎推理的规则下得以实现的。 第七课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一、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1、含义:以个别性或特殊性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由个别到一般,主要是发现规律)2、类型:(1)完全归纳推理(必然推理):前提遍及认识的全部对象。(2)不完全归纳推理(或然推理):前提只涉及认识的部分对象。【提示】简单枚举归纳推理(根据事物情况多次反复推出)和科学归纳推理(根据部分对象与某种属性的因果联系推出,可靠性更高)都是不完全归纳推理。3、归纳推理的方法(1)保证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真实可靠的条件:每个前提都是真实的;所涉及的认识对象一个都不

32、能遗漏。(2)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可靠程度的要求:分析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具体方法:求同法(异中求同):被考察现象a在多个场合只有一个共同因素A。那么,这个共同因素A与被考察现象a有因果联系。求异法(同中求异):其他有关因素都相同只有一同A,那么,这个因素A与被考察现象a有因果关系。共变法:被考察现象a在发生某种程度变化的各个场合中,只有一个因素A有量的变化。那么,这唯一发生变化的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求同求异并用法:如果在某一现象出现的几个场合中,只有一种共同的情况,在这一现象不出现的另外几个场合中都没有这种情况。那么,这种情况可能就是这个现象出现的原因。剩余法:如

33、果已知某一复杂现象产生的原因在某个特定范围内,又知道这个原因只是部分原因。那么,其他原因可能是这一复杂现象产生的剩余原因。二、 类比推理及其方法 1、 含义: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对两个事物进行比较,找到相同或相似点得出新结论。主要是获取新知识)2、客观依据:事物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3、类比推理的方法(1)方法:模拟方法。(2)具体方法:在对象的要素和结构之间进行类比(结构类比);在对象的功能之间进行类比(功能类比);从导致事物某种功能的条件方面进行类比(条件类比)。4、提高类比推理可靠程度的要求:(1)类比的

34、根据越多越好。(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越多越好)(2)作为类比推理根据的相同属性越接近本质属性越好。(3)前提中确认的属性不应该有与结论相互排斥的属性。【提示】局限性(实质):归纳推理(除完全归纳推理外)和类比推理都是或然推理,不能保证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主观题答题板块归纳:1、关于“复合判断”的命题(1)联言判断的真假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2)选言判断依据选言判断对选言支之间关系的断定情况,分为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注意的问题:要根据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确定应该使用相容还是不相容选言判断;要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尽量把对象的可能情况都揭示

35、出来,不要遗漏有选择价值的可能情况。相容情况:有一真即为真,全假则为假。不相容情况:有且只有一真方为真,全假全真皆为假。(3)正确运用假言判断的实质假言判断的真假取决于判断所揭示的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能否成立。有时,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但事物情况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条件关系,这样的判断仍然可以是真的。2、运用“三段论推理”的知识,分析上述推理是否正确?/如何正确进行三段论推理(1)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违反这一规则,就会犯“四概念”的错误; (2)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违反这一规则,就会犯“中项不周延”的错误;(3)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否则就会犯“大项不当扩

36、大”或“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 (4)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结论为否定,当且仅当,前提中有一否定。否则会犯“双否定前提”的错误。凡是符合这些规则的三段论,其推理结构就是正确的;违反其中任何一个规则,其推理结构都是不正确的。3、判断材料中“演绎推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答题模板】解答时要先判断材料中的推理是哪一种推理:联言推理(分解式、合成式)、选言推理(相容-否定肯定式;不相容-否定肯定式、肯定否定式)、假言推理(充分、必要、充要条件), 然后指出该推理的有效结构,最后分析材料推理的正误。(1)换质推理是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质”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要求:第一,推理时不改变

37、前提判断的主项和量项。第二,改变前提判断的质,即把肯定判断变为否定判断,把否定判断变为肯定判断。第三,找出前提性质判断中与谓项相矛盾的概念,用它作为结论性质判断的谓项。(2)换位推理是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要求:第一,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联项。第二,将前提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互换。第三,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3)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种重要形式。以两个已知的性质判断为前提,借助一个共同的项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要求: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违反这一规则,就会犯“四概念”的错误;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违反这

38、一规则,就会犯“中项不周延”的错误: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否则就会犯“大项不当扩大”或“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结论为否定,当且仅当,前提中有一否定。否则会犯“双否定前提”的错误。(4)联言推理:合成式联言推理、分解式联言推理。(5)选言推理:相容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不相容选言推理(肯定否定式、否定肯定式)。(6)假言推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式、否定后件式。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式、肯定后件式。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式、肯定后件式、否定前件式、否定后件式。以假言推理为例:材料中的推理属于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其推理的有效式是肯定前件式、否

39、定后件式,该推理肯定了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其后件,故是正确的推理。材料中的推理属于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其推理的有效式是否定前件式、肯定后件式,该推理否定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其后件,故是正确的推理。(如果要求用“复合判断演绎推理”分析材料就用(4)(5)(6),这是常考板块。)4、运用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的知识,分析(依据材料选择答题要点)(1)该推理属于完全归纳推理。要保证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真实可靠,必须断定个别对象情况的每个前提都是真实的,并且所涉及的认识对象一个都不能遗漏。(2)该推理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或然推理。只根据一两件事实材料就简单

40、地得出一般性结论,犯了“轻率概括”的错误;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可靠程度,需要在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之间寻找因果联系,A、运用了求同法,;B、运用了求异法,;C、运用了共变法,;D、运用了求同求异共用法,;E、运用了剩余法,(3)该推理属于类比推理,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结论不一定正确可靠。只根据对象表面上某些性质相同或相似,就推出他们在本质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犯了“机械类比”的错误。提高类比推理的可靠程度,需要A、类比的根据越多越好。B、作为类比推理根据的相同属性越接近本质属性越好。C、前提中确认的属性不应该有与结论相互排斥的属性。5、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二单元) 以上知识都可以三单元运用辩证思

41、维方法第八课把握辩证分合一、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1、含义: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2、辩证思维的发展历程(1)古代朴素的辩证思维;(2)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思维;(开始自觉地、系统地研究辩证思维)(3)科学形态的辩证思维;(马克思和恩格斯)(4)随着社会实践和现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研究复杂大系统的系统科学的兴起与发展,辩证思维学说得以进一步丰富和深化。3、辩证思维的特征:(1)整体性辩证思维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能科学地处理此与彼、整体与部分的关系。(2)动态性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就是用变化发展、矛盾运动的观点看问题。我

42、们不仅要考察事物的现状和历史,而且要想到事物的未来。动态性的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把握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3)辩证思维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4)辩证思维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这是辩证思维同唯心主义诡辩论的根本区别)二、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1、分析(1)含义:就是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或者把认识对象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分别加以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2)分析的具体方法:定性分析(有没有、是不是)、定量分析(有多少)、功能分析(有什么作用)、因果分析(为什么)(3)优点:精确。2、综合(1)含义:是一种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

43、要素、各个层次和不同发展阶段,按照固有的联系联结和统一起来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2)综合的方法:结构综合和功能综合(3)优点:综合方法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上,整体性是综合方法的重要特征。3、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1)原理:分析是综合的基础,分析为综合做准备;综合是分析的先导,综合的结果又指导人们继续对事物进行新的分析。在辩证思维中,分析与综合是方向相反却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的关系。(2)实质: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是客观事物的矛盾在思维中的反映。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方法是矛盾分析法的体现。(3)要求:要在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事物的整体,在综合得到的整体中指导分析。我们要学会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中

44、,推动认识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第九课理解质量互变一、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1、什么是质?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2、什么是量?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3、质量互变规律的主要内容 (1)质量互变规律的关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事物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2)要求:以统一性的观念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提示】量变(连续性、渐进

45、性)与质变(间断性、飞跃性)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是相互区别又相互包含的。二、 把握适度原则1、什么是度?(1)事物质与量的统一体现在“度”中。 (2)含义: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 (3)度与关节点(临界点)的关系: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关节点或临界点,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关节点是事物量变达到的极限,是引起质变的节点。 2、什么是适度?为什么要遵循适度原则(1)适度的含义:在度的范围内寻求和把握事物发展的适当程度。 【提示】事物的变化是发生在度的范围之内还是超出度的范围,这是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 (2)遵循适度原则的原因: 在度的范围之内,事物的质保持不变;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质就发生变化,质与量的统一就会破裂。3、掌握适度原则(1)要求我们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把握好“分寸”。(2)积极地认识和推动事物发展到最佳状态。(3)要改变我们不需要的事物的特定的质,就应当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事物的质变。【提示】适度思维是“得中”而处之。折中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