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2 课外文言文阅读 (原卷版)(23-24八年级上福建南平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游白水书付过苏轼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选自东坡志林,有删改)【注】此文是作者远谪惠州时所作。白水:山名。过:苏轼第三子,名过。悬水:
2、瀑布。缒(zhu)石:用绳子系着石头向下。山烧:夕照景象。击汰:击水。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B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C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D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2根据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加点词方法提示词义复与过饮酒联系课文解释词义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1)复: 书与付过根据词典推断词义书:信,书信。(2)书: 顾影颓然查阅词典选择义项照顾;却;回头看。(3)顾: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2)雪溅雷怒,可喜可畏。4本
3、文运用了和记承天寺夜游相同的修辞手法描绘月夜美景,但营造出的意境却有所不同。请结合两文的相关内容简要分析。(23-24八年级上福建龙岩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照要求做题。江水又东,迳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有删改)【注】迳:经过
4、。纡曲:曲曲折折。山松:人名,指袁山松。书记:书中记载。践跻:亲自登临。5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B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C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D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6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加点词方法提示词义常闻峡中水疾联系课文解释词义(1)疾: 林木高茂根据词典推断词义茂:高木茂盛的样子(古代汉语词典)(2)茂: 山谷传响查阅词典选择义项响:声音,响声;回声,回响;发出声音(汉语大词典)(3)响: 7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2)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8文中的山水
5、具有怎样的特点,体现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23-24八年级上江西景德镇期中)阅读以下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观第五泄记袁宏道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瀑见。石青削,不容寸肤,三面皆郛立。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恍惚牛鬼蛇神,不知作何等语。时夜已午,魈呼虎之声,如在床几间。彼此谛观,须眉毛发,种种皆竖,俱若鬼矣。(节选自衷中郎全集)【注释】泄:当地人称瀑布为“泄”。山门:指五
6、泄寺的大门。青削:颜色青绿,陡峭如刀削。郛(f):古代城的外城墙。掣折:转折。欹:倾斜。纬:编织物的横线。谛观:仔细看。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三面皆郛立( ) (2)山行之极观也( ) (3)时夜已午( )1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数步闻疾雷,心悸。(2)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11请根据选文内容,理清游记的出游路线。(23-24八年级上福建三明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游沙湖苏轼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
7、时异人也。”痰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注释】黄州,今湖北黄冈,当年作者被贬此地。王逸少:指王羲之,字逸少,相传他在此临池学习书法,池水尽然。黄鸡,报晓的公鸡。该句意思是不要因为时光易逝,年华老大而悲伤。12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B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C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D安
8、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13根据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加点词方法提示词义因往相田查阅词典选择义项:选择;辅助;察看。(1)相: 皆一时异人也联系成语理解词义:异想天开(2)异: 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联系课文解释词义:“出郭相扶将”(3)郭: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2)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15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读出一个怎样的苏轼?(23-24八年级上江西南昌期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龙井题名记秦观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
9、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则曰:“以不时至,去矣。”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注释】龙井:地名,在今杭州市西风篁岭上,岭上有泉,附近产茶。会稽:今浙江绍兴。参寥:人名。篮舆:竹桥。雷锋:指雷峰塔。南屏:山名。惠因涧:山涧名。16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东( )濯( )谒( )17翻译文中画线句子。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自普宁凡
10、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18作者为什么会有“殆非人间之境”的感叹?请结合第二段内容简要分析。(23-24八年级上湖南长沙期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书上元夜游苏 轼己卯上元,予在儋州,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沽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注释】上元:农历正月十五。这是哲宗元符二年苏轼在海南儋州贬所写的一篇小品文。民:指汉族人。夷:指当地少数民族。屠沽:卖肉的人和卖酒的人,泛指市井中做生意的人。过:此处
11、指苏轼的小儿子。韩退之:唐朝文学家韩愈在诗中借钓鱼钓不着大鱼,埋怨水大浅,要另觅垂钓之处,暗指自己境遇不好,不得志。走海者:此处指苏轼自己。19下列对文中加点字含义的理解或推断有误的一项是()A文题中的“书”与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中的“书”都是古代书信的简称。B文中的“从”与“从流飘荡”(与朱元思书)的“从”都是跟、随的意思。C“纷然”中的“然”意为“的样子”, 与后文“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中 “然”字意思不相同。D古代用打更鼓来报夜间时刻,三鼓表示三更。2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处语句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B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C予欣然从之
12、/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D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2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22作者文中所写的“放杖而笑”蕴涵了几层意思?请结合文章内容及作者生平谈谈你的理解。(23-24八年级上浙江杭州期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宜都记(节选)【晋】袁山松银山县有温泉,注大溪,夏才暖,冬则大热,上常有雾气,百病久疾,入此多愈。兽牙山有石壁,其文黄赤色,有牙齿形勾。限山县东六十里有山,名下鱼城,四面绝崖,唯两道可上,皆险绝。山上周回可二十里,有林木池水,入田种于山上,昔永嘉乱止人登此避贼守之经年食尽,取池鱼掷下与贼,以示不穷,贼遥退散,因此名为下鱼域。峡中狼鸣
13、至清,山谷传其响泠泠不绝。行者歌之日:“巴东三峡猿鸣悲,猿为三声泪沾衣。”自西陵溯江西北行三十里入峡,山行周围隐映,如绝复通,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其文黄赤色( )(2)山上周回可二十里( )(3)取池鱼掷下与贼( )(4)自西陵溯江西北行三十里入峡( )24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昔永嘉乱土人登此避贼守之经年食尽25“绝”字在古代汉语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如课文三峡中的“绝巘多生怪柏”,与朱元思书中的“天下独绝”。请结合知识卡片赏析选文画线句两个“绝”字的表达效果。四面绝崖,唯两道可上,皆险绝。知识卡片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绝”的义项;横渡;隔绝
14、,隔断;停止;到极点的,不能超越的。26古文中经常出现“猿鸣”,请你结合下面的材料分析,同样是写猿鸣,所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行者歌之曰:“巴东三峡猿鸣悲,猿为三声泪沾衣。”宜都记朝辞白帝彩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注释】公元759年3月,李白获罪流放途经巫山时接到大赦的诏书,立即掉转船头,途中写下此诗。(23-24八年级上浙江湖州期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洗心亭记唐刘禹锡天下闻寺数十辈,而吉祥尤章章。蹲名山俯大江荆吴云水交错如绣。始予以不到为恨,今方弭所恨而充所望焉。既周览赞叹,于竹石间最奇处得新亭。彤焉如巧人画鳌背上物,即之四顾,远迩细大,杂然
15、陈乎前,引人目去,求瞬不得。征其经始,曰僧义然。啸侣为工,即山求材。槃高孕虚,万景坌来。词人处之,思出常格;禅子处之,遇境而寂;忧人处之,百虑冰息。鸟思猿情,绕梁历榱。月来松闲,雕镂轩墀。石列笋虡,藤蟠蛟螭。修竹万竿,夏含凉飔。斯亭之实录云尔。然上人举如意挹我曰:“既志之,盍名之以行乎远夫!”余始以是亭环视无不适,始适乎目而方寸为清,故名洗心。长庆四年九月二十三日,刘某记。(选自刘禹锡集)【注释】吉祥尤章章:吉祥寺尤为著名。弭:消除。槃(pn):回旋,弯曲。坌(bn):并,一起。榱(cu):椽子。墀(ch):台阶。虡(j):柱子。然上人:指义然。上人,对僧的尊称。2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释
16、义相同的一组是()A杂然陈乎前 欣然起行B斯亭之实录云尔实是欲界之仙都C既志之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D故名洗心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28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蹲 名 山 俯 大 江 荆 吴 云 水 交 错 如 绣。29是“月来松闲”中“闲”字的繁体篆书,“月色入户”是为。请赏析“月来松闲”中“闲”的妙处。30课内外勾连,理解内涵。(1)回顾与朱元思书,完成填空。“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2)有同学认为,吴均与朱元思书中有“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一语,本文中又有“忧人处之,百虑冰息”之句,此亭可叫“息心亭”。请你比较“息心”“洗心”的内涵,说说刘禹锡为何将此亭命名为“洗心亭
17、”。(23-24八年级上福建泉州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是夜月出,月与雪争烂,坐纸窗下,觉明彻异常。遂添衣起,登溪西小楼。楼临水,下皆虚澄,又四囿于雪,若涂银,若泼汞,腾光照人,骨肉相莹。月映清波间树影滉弄又若镜中见疏发离离然可爱。寒浃肌肤,清人肺腑。因凭栏楯上。仰而茫然,俯而恍然;呀而莫禁,眄而莫收。神与物融,人观两奇。盖天将致我于太素之乡,殆不可以笔画追状,文字敷说,以传信于不能从者。顾所得不亦多矣!(节选自沈周记雪月之观)注虚澄:空虚清澈。离离然:历历分明的样子。浃:透。栏楯:栏杆。呀:张大了口。眄:凝视。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月映清波间/树影滉
18、弄/又若镜中见疏发/离离然可爱B月映清波间/树影滉弄又若镜中/见疏发/离离然可爱C月映清波/间树影滉弄又若镜中/见疏发离离然/可爱D月映清波/间树影滉弄/又若镜中见疏发离离然/可爱2根据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加点词方法提示词义觉明彻异常根据成语推断词义大同小异(1)异: 下皆虚澄联系课文解释词义水皆缥缈(与朱元思书)(2)皆: 俯而恍然根据词典推断词义恍:模糊,迷离。仿佛,好像。猛然醒悟。一闪而过。摇晃不定。(3)恍: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遂添衣起,登溪西小楼。(2)顾所得不亦多矣!4选文和下面的【衔接材料】都写了月色,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二者在写法上的相同点。【衔接材料】
19、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23-24八年级上陕西西安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与顾章书吴均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注释】仆:我。去月:刚过去的一个月。谢病:因病自请退职。薜(b)萝:薜荔与女萝,皆为香草。后人常以薜萝为隐者服饰。英英:同“嘤嘤”,形容虫鸟动物等的鸣叫和谐动听。办:具备。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还觅薜萝( )(2)既素重幽居( )(3)遂葺
20、宇其上( )(4)偏饶竹实( )6下列选项中,与“梅溪之西”的“之”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夫君子之行(诸葛亮诫子书)B水陆草木之花(周敦颐爱莲说)C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蒲松龄狼)D春冬之时(郦道元三峡)7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森壁争霞,孤峰限日。(2)英英相杂,绵绵成韵。8联系与朱元思书一文,谈一谈这两篇短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处世态度?(23-24八年级上福建厦门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南二里,过第二峡之南,有村当大道之右,曰波罗村。其西山麓有蝴蝶泉之异,余闻之已久,从村南西向望山麓而驰。半里,有流泉淙淙,溯之又西,半里,抵山麓。有树大合抱,倚崖而耸
21、立,下有泉,东向漱根窍而出,清洌可鉴。稍东,其下又有一小树,仍有一小泉,亦漱根而出。二泉汇为方丈之沼,即所溯之上流也。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蝴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千万,连须勾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游人俱从此月,群而观之,过五月乃已。询土人,或言蝴蝶却其花所变,或言以花形相似,故引类而来,未知孰是。9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加点词语方法提示解释东向漱根窍而出关联教材:飞漱其间(三峡)漱: 或言以花形相似使用词典选择义项或:或者;有时;有的人。或: 清洌可鉴参考成语:油光可鉴鉴: 即所溯之上流也关联教材:沿溯阻绝(三峡)溯: 10下
22、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蝴蝶须翅栩然B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蝴蝶须翅栩然C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蝴蝶/须翅栩然D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蝴蝶须翅栩然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西山麓有蝴蝶泉之异,余闻之已久。(2)游人俱从此月,群而观之,过五月乃已。12文中所写的蝴蝶泉有什么特点?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3-24八年级上江西南昌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月夜游宝石山记都穆壬戌秋,八月既望,予至杭,望西湖之上有宝石山甚。胜,将以斯夕玩月其上。故人周学谕与予自山之阴而登,酌元学士黄晋卿读书之轩,俯瞰全湖,一碧万
23、顷,而吴山前据,类屏障然。其余若凤凰、南屏之山,万松、慈云之岭,又皆蜿蜒回拱,欲趋而先。其东则钱塘之江,弥漫浩渺,极目无际,而西陵诸山,出没烟霏翠霭间,诚天下之绝境也。夕阳既没,明月在轩,山姿水色,倏焉而变。予情愈豁,飞觞痛饮,巡阑忘寐,盖不知夜之几何,恍然若置身广寒清虚之府,乐可言耶!余性好月,丙辰中秋,尝玩之于扬子江之金山,每夸于人,以为平生奇观。今复玩于此,殆造物者之不吾靳而亦岂易得哉!夫湖山月色,千古常新,第以人情之异,故悲喜随焉。前乎吾者赏与否,其悲与喜固不可得而知也。(天下名山游记选) 注释:壬戌:明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 年)。黄晋卿:黄溍,元人。类:好像 既:已经。倏(sh)
24、:忽然。愈:更加。觞:酒杯。巡阑:廊间散步。靳:吝惜。13请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1)斯: (2)甚: (3)盖: 14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诚天下之绝境也。(2)尝玩之于扬子江之金山,每夸于人,以为平生奇观。15请赏析文中的划线句子,并说说其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3-24八年级上福建厦门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风雨游记是时也,夕阳已落,晚景苍茫,天北乌云叠起,势如怒马,色如泼墨。银条垂空,电光一掣,金蛇激射,殊令人骇魂眩目。土人告余曰:“暴雨将至,早回步可也。”余曰:“雨行颇饶佳趣。兴未尽,安可言旋?”遂登石桥。历数十级,始及其顶。俄而烈风大作,湖水壁
25、立,老木欲拔。加以雷声殷殷长空若虎啸牛吼吹人几不能立足。急雨倾盆,打头扑面,须臾路没矣。余与从者共联臂挟行,衣履湿透,路皆焦泥,滑而且陷。阴夜迷漫,复怀倾坠之危,踉跄归馆,状致淋漓。然一路笑语不绝,未觉其惫,心怡然有得于中。归后,不暇更裳,衫袜犹滴沥,灯下走笔为记,题其名曰风雨游记。【注】土人:当地之乡人。殷殷:众多。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1)是时也:(2)遂登石桥:(3)始及其顶:(4)俄而烈风大作:(5)笑语不绝:(6)心怡然有得于中:1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加以雷声/殷殷长空若虎啸牛吼/吹人几不能立足。B加以雷声/殷殷长空若虎啸牛吼吹/人几不能立足。C
26、加以雷声殷殷/长空若虎啸牛吼/吹人几不能立足。D加以雷声殷殷/长空若虎啸牛吼吹/人几不能立足。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雨行颇饶佳趣。兴未尽,安可言旋?(2)归后,不暇更裳,衫袜犹滴沥。19文中作者对待风雨的态度是怎样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23-24八年级上湖南长沙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极乐寺纪游明袁宗道高梁桥水,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玉河。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堤在水中,两波相夹。绿杨四行,树古叶繁,一树之荫,可覆数席,垂线长丈余。岸北佛庐道院甚众,朱门绀殿,亘数十里。对面远树,高下攒簇,间以水田。西山如螺髻,出于林水之间。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
27、径亦佳,马行绿荫中,若张盖。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暇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予弟中郎云:“此地小似钱塘、苏堤。”思立亦以为然。予因叹西湖胜景,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作六桥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乎?是日分韵,各赋一诗而别。 (选自白苏斋类集)【注】高梁桥水:指位于北京海淀区西直门外的高梁河。绀(gn):青中透红的颜色。盖:车盖。古时为车上遮阳挡雨之具。进贤冠:古代儒者所戴的缁布冠。情障:情感郁结在心头而不能消。这里犹言“心愿”。20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文言词句推断方法词义A道此入玉河联系语境法:上文说“高梁桥水,从西山深涧中来”取道,经过B
28、若张盖课内迁移法:猛浪若奔像C思立亦以为然联想成语法:不以为然认为D各赋一诗而别查阅词典法:表并列关系;表承接关系;表转折关系;表修饰关系。表修饰关系AABBCCDD2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B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C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D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22请将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2)一树之荫,可覆数席,垂线长丈余。23请结合文章分析,文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23-24八年
29、级上福建福州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崩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垒,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河水龙门)【注释】经始:开始。禹:治水的大禹。广:开阔。崇深:高深。捍:捍卫。深:深处。悸:惊动。魄:心魂。浑洪:水势浩大。赑(b):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鼓:鼓荡。山腾:像山腾起。浚波:大的波浪。慎子:慎到,战国时人,著有慎子,说:“河下龙门,其流,驶如竹箭,驷
30、马追之不及。”24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加点词语方法提示解释(填写文字)河中漱广关联教材飞漱其间(三峡)(1)漱: 信哉使用词典选择义项信用 确实、果真 相信、信任(2)信: 素气云浮关联教材素湍绿潭(三峡)(3)素: 2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其水/尚崩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B其水/尚崩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C其水尚崩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D其水尚崩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2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空谷传响,哀转久绝。(郦道元三峡)(2)巨石临危,若坠复倚。27本文与教材三峡两篇文章需选入一个栏目,最有可能被选入的栏目是下
31、面哪一项?请简述理由。A国家宝藏B地理中国C远方的家(23-24八年级上四川成都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记游定惠院苏轼黄州定惠院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今年复与参寥禅师及二三子访焉,则园已易主。主虽市井人,然以予故,稍加培治。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此木不为人所喜,稍稍伐去,以予故,亦得不伐。既饮,往憩于尚氏之第。尚氏亦市井人也,而居处修洁,如吴越间人,竹林花圃皆可喜。晚乃步出城东,入何氏、韩氏竹园。时何氏方作堂竹间,既辟地矣,遂置酒竹阴下。有刘唐年主簿者,馈油煎饵,味极美。客尚欲饮,
32、而予忽兴尽,乃径归。道过何氏小圃,乞其藂橘,移种雪堂之西。坐客徐君得之将适闽中,以后会未可期,请予记之,为异日拊掌。【注释】定惠院:在黄州东南。苏轼初到黄州曾寓居定惠院,作此文时已移居雪堂。参寥禅师:僧人道潜,苏轼友人。藂(cng)橘:一丛橘树,菜同“丛”。徐君得之:徐大正,字得之,志权交人。2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有识的一项是()A则园己易主易:替换B然以予故故:原因C时何氏方作觉竹间方:正当D晚乃步出城东步:少伐29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句子。(1)既饮,往憩于尚氏之架。(2)客尚欲饮,而予忽兴尽,乃径归。30本文与记承天寺夜游皆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期所作,结合两文所记件,说说苏轼所表达情感的异同之
33、处。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2 课外文言文阅读 (答案与解释)(23-24八年级上福建南平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游白水书付过苏轼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选自东坡志林,有删改)【注】此文是作者远谪惠州时所作。白水:山名。过:苏轼第三子,名过
34、。悬水:瀑布。缒(zhu)石:用绳子系着石头向下。山烧:夕照景象。击汰:击水。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B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C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D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2根据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加点词方法提示词义复与过饮酒联系课文解释词义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1)复: 书与付过根据词典推断词义书:信,书信。(2)书: 顾影颓然查阅词典选择义项照顾;却;回头看。(3)顾: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2)雪溅雷怒,可喜可
35、畏。4本文运用了和记承天寺夜游相同的修辞手法描绘月夜美景,但营造出的意境却有所不同。请结合两文的相关内容简要分析。【答案】1B 2 又 写 3(1)(我们)在温泉中沐浴,(水)很热,它的源头(的水)大概能把东西煮熟。(2)潭水像雪花般飞溅,声音如雷鸣般轰响,令人既欢喜又畏惧。 4两文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了月亮的皎洁明亮;但本文将月亮比作碧玉,不仅写出月亮的圆和亮,还描绘出月亮和江水浑然一体的美妙景象;记承天寺夜游将月光比作积水,将竹柏比作水中的藻荇,不仅写出月光的皎洁明亮,还通过清丽淡雅的竹柏倒影描绘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文言文断
36、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以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句意:沿着山向东走,有稍稍偏北的地方,又一百丈瀑布,山上有八九个弯道。“循山而东”和“少北”是两个独立的动词短语,应该断开;“少北”是“有悬水”的状语,其中间不能断开;“有悬水百仞”和“山八九折”是两个描述瀑布和山路的短语,其中间断开。因此,正确的断句方式是“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故选B。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意为:
37、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其中“复”是又的意思。(2)“书与付过”意为:写下这些文字交给过儿。这是一个动宾短语,其中“书”是动词,“与付过”是宾语。根据上下文和词典的解释,我们可以推断出“书”的意思是“写”,词类活用,名作动。(3)“顾影颓然”是一个形容词短语,意思是回头看自己的影子,心情沮丧。在这个短语中,“顾”是一个动词,表示“回头看”。3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1)浴,沐浴;于,在;甚,十分;殆,大概。(2)雪,作状语,像雪花般;雷,作状语,像雷鸣般;畏,畏惧。4本题考查文言词句/描写角度的赏析,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苏轼的游白水书付过和
38、记承天寺夜游都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了月夜的美景,但两篇文章中的意境有着明显的不同。在游白水书付过中,苏轼用“掬弄珠璧”这一比喻,将月亮比作珍贵的玉石,不仅描绘出了月亮的圆润光亮,还表现了月亮与江水融为一体的美妙景象。这种描述强调了自然景观的和谐与美丽,月亮在这里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与江水共同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相比之下,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月光被比作“积水”,竹柏则被比作水中的“藻荇”,这样的比喻不仅突出了月光的明亮与清澈,还通过竹柏的倒影,营造出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的意境。这里的月夜不仅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寄托,反映了作者对于宁静、淡雅生活的向往。【点睛】参考译文:绍
39、圣元年十月十二日,我与小儿子苏过游白水佛迹院,在汤泉中沐浴,水很热,其源头估计能把东西煮熟。沿着山向东走,有稍稍偏北的地方,又一百丈瀑布。山上有八九个弯道,每个弯道就有谭。潭水深的地方,用绳子系石坠入五丈,还到不了底。潭水像雪花般飞溅,声音如雷鸣般轰响,令人既喜又惊。水边有几十个巨大的脚印,大概就是所谓佛的痕迹吧。傍晚时我们顺来路返回,在夕阳映照下山仿佛在燃烧,十分的壮观。或弯腰或抬头越过这些山谷。到了江边,此时月亮出来,江水击打着,用双手捧着象碧玉般的水。回到家已是二鼓时分,我与苏过再次饮酒。吃着橄榄菜,回头看自己的(月下的)影子,凄凉之感涌上心头,再也睡不着了。写下这些文字交给过儿,东坡记
40、。(23-24八年级上福建龙岩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照要求做题。江水又东,迳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有删改)【注】迳:经过。纡曲:曲曲折折。山松:人名,指袁山松。书记:书中记载。践跻:亲自登临。5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
41、的一项是()A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B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C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D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6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加点词方法提示词义常闻峡中水疾联系课文解释词义(1)疾: 林木高茂根据词典推断词义茂:高木茂盛的样子(古代汉语词典)(2)茂: 山谷传响查阅词典选择义项响:声音,响声;回声,回响;发出声音(汉语大词典)(3)响: 7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2)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8文中的山水具有怎样的特点,体现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答案】5D 6 疾:快 茂:茂密 响:回声,回响
42、7(1)不是正午,看不见太阳;不是半夜,看不见月亮(2)一到这里就感到特别欣喜,才相信耳闻不如亲眼所见。 8山势高峻挺拔、连绵不断,水流湍急、曲折。表达了作者对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解析】5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本句译为:绝壁有的高达千丈,石头的颜色和形状,大多相似。“绝壁或千许丈”表达了绝壁的高度,“其石彩色形容”描述的是石头的颜色和形状,“多所像类”进一步说明这些石头的形状大多相似。故断为: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故选D。6本题考查实词含义。(1)联系课文解释:三峡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为: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疾,快。由此可推断“常闻峡中水疾”中的“疾”理解为“快”。句意:常常听说峡中的水流湍急;(2)根据词典推断词义:词典中“茂”解释为“高木茂盛的样子”,由此可推测“林木高茂”中的“茂”理解为“茂密”。句意:树木高大茂密;(3)根据查阅字典法可确定“山谷传响”中“响”是“声音,响声”的意思。句意:山谷传来回声。7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有:(1)非,不是;日中,正午;夜半,指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