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近代史 图表类意义类等6种必考题型分类练习题汇编 图表类 历史认识、启示类 历史变化、趋势类 历史影响、意义类 比较异同类 开放型材料题中国近代史图表类专题练习题汇编1.军费与财政材料一: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至崇祯四年(1631)辽饷结构表注:明万历末年,为应对辽东战事而加派赋税,称“辽饷”。材料二:清咸丰同治时期(18511874)主要财政收入趋势表注:清咸丰年间,“盐引停运,关税难征,地丁钱粮复间因兵荒而蠲免(注:免除)缓征”。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天国,在国内交通要道设立关卡,依商品数量或价值加征约百分之一的税,称为“厘金”。(1)明代为应对辽东战事
2、、清代为镇压太平天国而筹措军费。阅读上述材料,指出两者增加军费的主要来源有何不同。(2)结合材料及所学,概括19世纪6070年代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导致这一趋势的原因。2.同样的条约,不同的理解。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条约内容清政府态度英国态度割香港岛琦善:“弹丸之地”;耆英:“荒岛”“孤峙海中”“贫穷”;道光:“有伤国体”“暂行赏借”给英国巴麦尊:“插入中国领土的一个楔子”“良港”赔款2100万银元琦善:“烟土本系违禁之物断无赔偿之理必能使贵统帅有以登复贵国王。”道光朱批:“又合体统,朕心嘉悦之至。”赔款是“为恢复和平状态最绝对必不可少的”;赔款含“被焚鸦片赔偿费、远征
3、军军费、英商债务”协定关税“每种货物应该纳多少税都明白地载于条约,那就可以省除争执”,“新的税则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还要略微高一点所以他们洋洋得意,以为他们的外交成功”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与英国商定:“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内。”领事裁判“杜绝衅端,永远息争相好起见,两无偏枯,亦两无窒碍”“免致小事酿成大案”。“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最方便、最省事的办法”英人在中所涉诉讼案件,“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请回答:(1)依据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分析清政府与英国对同样条款的态度有何差异?说明了什么问题?
4、(2)这些条款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3.审视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需要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进行观察和分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静态看对义和团的态度动态看对义和团的评价八国联军侵华前,清廷内部在讨论义和团问题时出现了以下意见:(太常寺卿袁昶)衅不可开,纵容乱民,祸至不可收拾,他日内让外患相随而至,国何以堪?(军机大臣刚毅)义民可恃,其术甚神,可以报仇雪耻。(侍读学士刘永亨)乱民当早除,不然,祸不测。(端王栽漪)义民起田间,出万死不顾一生,以赴国家之难,今以为乱欲诛之,人心一解,国谁与图存?评价一1899年,御史黄桂婆上奏:“臣闻山东义和等团,非欲谋叛乱也。平日受侮教堂,久已痛深骨髓。自德人占据
5、胶澳(今山东省青岛市),教焰益张,宵小恃为护符,籍端扰害乡里,民间不堪其苦,以致衅端屡起,地方官不论曲直,一味庇教而抑民。遂令控诉无门,保全无术,不得已自为团练,籍以捍卫身家。”义和团档案史料评价二义和团的行为虽然愚昧,动机则不可一概抹杀。有识的外人亦承认“中国群众含有无限蓬勃生气”,中国大梦将醒,已有“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也”的觉悟。赫德(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谓今后各国对待中国,应尊重而不可卑视。中国终将成为强国。处理中国问题必须慎重,使中国将来感激不致报复。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1)作为史料,清廷对义和团的态度对研究19世纪的晚清政局有何史料价值?(2)指出评价一和评价二观察问题的视角有何明显
6、异同,并结合材料说明导致不同的主要因素。4.西学东渐材料一 明末清初发生的、伴随着耶稣会士来华传教而展开的西方科学技术传入中国的历史事件,可以称为西学东渐第一波。它给17世纪中国科技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却因各种客观和主观的因素交互作用,在18世纪逐渐走向终结。刘大椿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与中国近现代科技转型材料二 近代以来,不同时期先进中国知识分子的言论简表人物生活年代言论魏源17941857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1842年海国图志序康有为18581927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
7、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1898年请定立宪开国会折陈独秀18791942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1915年青年杂志1卷1号敬告青年(1)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没有推动中国社会转型,请依据材料一及所学,分析原因。(2)阅读材料二,任选两个人物的言论,结合时代背景,比较和阐释其思想主张是如何与时俱进的。5.改革创新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
8、作了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1)结合材料和所学,概述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开辟革命新道路的。中国改革开放若干大事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1984年中国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2008年中国加入20国集团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趋势及其原因进行说明和解释。6.根据地与敌后抗战材料一:八
9、路军在华北的战略展开,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太原失守以前,八路军主要是以游击战和游击运动战直接在战役上配合友军作战,以少部兵力进行发动群众和组织群众武装的工作;太原失守以后,八路军各师主力分别在晋察冀、晋东南、晋西北和晋西南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1938年4月以后,八路军实行大幅度分兵,向河北、豫北平原、山东、冀热边和绥远等华北广大敌后区域发展游击战争,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摘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材料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八路军在华北战略展开的意义。(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分布特征,并分析敌后抗战的战争形式以“游击战”为主的原因。答案
10、以及解析1.答案:(1)不同:明代:田赋占比最高。清代:关税和厘金占比逐渐超过了田赋。(2)趋势:田赋比例下降,关税和厘金在财政中的比例上升。原因:太平天国运动导致人口流失,大量田地抛荒;政府蠲免田赋;商品经济发展,商税收入增加;通商口岸增多,对外贸易额上升,关税收入增加。解析:(1)不同:根据曲线图可以看出,明代:田赋占比最高。清代:关税和厘金占比逐渐超过了田赋。(2)趋势:根据曲线图可以看出,晚清时期,田赋比例下降,关税和厘金在财政中的比例上升。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导致人口流失,大量田地抛荒;根据材料“盐引停运,关税难征,地丁钱粮复间因兵荒而蠲免(注:免除)缓征”可知,政府
11、蠲免田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品经济发展,商税收入增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通商口岸增多,对外贸易额上升,关税收入增加。2.答案:(1)差异:清朝是静止、保守的,无主权观念,英国是发展、变化的;具有侵略性。说明:清朝重礼,英国重利。(认识清政府主权意识和近代国家法律意识的淡薄,放弃本应全力维护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却竭力保全“天朝”的颜面和臆想的尊严。)(2)危害:国家主权(条款本身):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关税和贸易主权、司法主权、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社会性质:使中国从主权独立的国家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经济结构: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沦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加速了中国经济结构的
12、变动。外交:“天朝上国”的观念受到冲击,闭关锁国的政策破产,中国被迫开放;近代条约体系形成,理藩外交和朝贡贸易体制被打破。解析:(1)本题是对比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近代中国。第一小问,关于清政府与英国对同样条款的态度差异,关于香港岛,清朝的态度是“弹丸之地”、“暂行赏借给英国”,可知,清朝是静止、保守的,无主权观念;英国对此的反映是“插入中国领土的一个楔子”,说明英国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问题,不仅要割占香港岛而且要获得更多的侵略权益。第二小问,关于清政府与英国对同样条款的态度说明什么问题,据材料可知,香港岛被割让给英国,道光帝的反应是“暂行赏借给英国”说明清朝重礼:英国关于对战争赔
13、款的反应是“赔款是为恢复和平状态最绝对必不可少的”可见,英国重利。(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近代中国。关于这些条款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对中国的危害是全方位的,政治上,中国丧失了领土主权、关税和贸易主权、司法主权;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又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方面,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沦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外交方面,鸦片战争中国的战败让国人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闭关锁国的政策破产,中国外交逐步走向近代化。3.答案:(1)从史料是研究晚清政局
14、的第一手史料的角度作答;从史料反映出清王朝面临危机加剧的角度作答;从史料反映出清王朝内部对解决危机途径出现不同认识(对义和团态度出现分歧)的角度作答。若从其他方面作答,言之有理也可得分。(2)异:从评价一重在强调义和团兴起的合理性,评价二重在强调义和团运动的影响的角度作答。同:从两则材料都强调了义和团运动的动机具有合理性的角度作答。因素:从观察者观察的时间或时代不同(材料一是时人观察的结果,当时义和团运动刚刚兴起,而材料二是后人在义和团运动结束后,从中国近代发展的视角观察的结果)的角度作答。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也可得分。解析:(1)本题为特点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近代中国史料价值:根据材
15、料内容可以看出,史料涉及到不同的立场,可以用来研究晚清政局中的派系之争;材料内容的背景是八国联军侵华,因此史料内容可以用来研究清政府对于外患的态度。(2)本题为对比类、背景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近代中国。异同:异:评价一:根据材料“自德人占据胶澳(今山东省青岛市),教焰益张,宵小恃为扩符,籍端扰害乡里,民间不堪其苦,以致衅端屡起,地方官不论曲直,一味庇教而抑民。遂令控诉无门,保全无术,不得已自为团练,籍以捍卫身家”可知,评价一从义和团爆发的原因出发,肯定义和团发生的正义性;评价二:根据材料“义和团的行为虽然愚昧,动机则不可一概抹杀”“中国终将成为强国。处理中国问题必须慎重,使中国将来感激不致报复
16、。”可知,较为客观全面的评价义和团运动,一方面承认其行动的愚昧,同时肯定义和团运动体现了中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使得列强不敢采取武力瓜分中国的图谋。同:根据材料可以看出,两种评价都对义和团运动有肯定。因素:阶级立场不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评价一代表的是地主阶级利益,而郭廷以是资产阶级;历史研究受到时代和史料多寡的影响,两人所处时代和占有史料不同,黄桂鋆是当时历史的见证者,所见较为片面,而郭廷以是后世学者,史料较为充分,研究较为全面;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两者研究视角有差异,黄桂鋆是从原因角度分析,而郭廷以是从影响角度分析。4.答案:(1)经济:明清政府固守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政治:科举考试以“四书五经
17、”为主要内容,排斥科学技术等知识,且八股取士,束缚思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思想:占据正统地位的儒家思想重视伦理道德,忽视自然科技;对外关系:坚持天朝上国的华夷观念。(2)示例康有为和陈独秀的思想主张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主张从制度层面向西方学习,反对封建专制,提倡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开展了维新变法运动。1915年,陈独秀主张从思想文化的层面上向西方学习,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开展了新文化运动。康有为的思想于19世纪90年代提出,随着甲午战败,民族危机加深,以及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的思想汇聚成一股思潮,反
18、映了当时救亡图存的时代潮流。陈独秀的思想于20世纪初提出,1911年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袁世凯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资产阶级激进派强烈要求破除旧思想、旧文化和旧礼教的束缚。新文化运动符合了这一时代要求。随着民族危机的加剧和西学的传播,从康有为到陈独秀思想主张的变迁,反映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从仿行制度到提倡民主科学的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推动了近代中国人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近代化。解析:(1)原因:根据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对外关系等角度进行分析。具体而言,经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政府固守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政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考试以“四书五经”为主要内容,
19、排斥科学技术等知识,且八股取士,束缚思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占据正统地位的儒家思想重视伦理道德,忽视自然科技;对外关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中国政府坚持天朝上国的华夷观念。(2)参考答案:示例,以选择康有为和陈独秀的思想主张为例根据材料“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主张从制度层面向西方学习,反对封建专制,提倡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开展了维新变法运动。根据材料“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可知
20、,1915年,陈独秀主张从思想文化的层面上向西方学习,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开展了新文化运动。从两人思想出现的原因角度分析,康有为的思想于19世纪90年代提出,随着甲午战败,民族危机加深,以及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的思想汇聚成一股思潮,反映了当时救亡图存的时代潮流。陈独秀的思想于20世纪初提出,1911年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袁世凯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资产阶级激进派强烈要求破除旧思想、旧文化和旧礼教的束缚。新文化运动符合了这一时代要求。从两人思想的影响看,随着民族危机的加剧和西学的传播,从康有为到陈独秀
21、思想主张的变迁,反映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从仿行制度到提倡民主科学的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推动了近代中国人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近代化。5.答案:(1)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后,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8月7日,召开八七会议,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2)趋势:对外贸易逐年上升
22、,稳步增长。原因: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WTO使中国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轨;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同亚欧之间的经济联系。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据材料“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及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如何开辟革命新道路,可以从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
23、立等基本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2)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第一小问趋势:根据19902017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图可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呈现对外贸易逐年上升,稳步增长的趋势。第二小问据材料“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可知,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据材料“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可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据材料1990年至2017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数据可知,加入WTO后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明
24、显快速提升,体现了加入WTO使中国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轨;据材料“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可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同亚欧之间的经济联系。6.答案:(1)战略上配合了正面战场,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壮大了抗日力量;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持久广泛的以游击战为主的战争;有力地打击了日本的侵华气焰,牵制在华日军一半以上的兵力;(2)特征:分布众多;以延安为领导中心的抗日根据地群;分布在日军力量薄弱的城乡之处;从山区到平原都有分布;根据地点、线、面结合。原因:敌强我弱的形势;我国地域大,日军数量有限,只能占领城市和重要交通沿线;游击战的机动灵活可以挫败日军的进
25、攻和“扫荡”;有效地依靠民众的配合和支持;解析:(1)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抗日战争时期。据材料一“太原失守以前,八路军主要是以游击战和游击运动战直接在战役上配合友军作战,以少部兵力进行发动群众和组织群众武装的工作”可知,战略上配合了正面战场,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壮大了抗日力量;据材料一“太原失守以后,八路军各师主力分别在晋察冀、晋东南、晋西北和晋西南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1938年4月以后,八路军实行大幅度分兵,向河北、豫北平原、山东、冀热边和绥远等华北广大敌后区域发展游击战争,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可知,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持久广泛的以游击战为主的战争;结合所
26、学从打击了日本的侵华气焰,牵制在华日军一半以上的兵力的角度分析。(2)本题是特点类、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抗日战争时期。第一小问是特征,据材料二的形势图从分布众多、以延安为领导中心的抗日根据地群、分布在日军力量薄弱的城乡之处、从山区到平原都有分布、根据地点、线、面结合的角度分析。第二小问是原因,结合所学从敌强我弱的形势、我国地域大和日军数量有限、游击战的机动灵活、有效地依靠民众的配合和支持的角度分析。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近代史历史认识、启示类专题练习题汇编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传统的钟鼓楼分为宫城钟鼓楼与都城钟鼓楼。自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钟、鼓成为皇家宫城的
27、报时装置,钟、鼓声作为夜禁的时间信号,兼有对火灾、盗匪、战争的预警功能。从隋代开始,宫城中出现单独修建的钟楼或鼓楼,唐代中后期形成将钟、鼓声响准时配合使用的“晨钟暮鼓”报时制度;至宋金时期,宫城中已有钟楼、鼓楼的对设布局。两宋时期报时建筑上承唐代宫城报时的核心特质,下启元代都城报时的重大突破。至元代,都城中产生在鼓楼之外建造钟楼的需要,钟鼓楼开始脱离衙署而出现在城市的中心地段,并开启民用报时。明清时代最终形成各府、州、县普遍成对兴建或修葺钟鼓楼的国家制度,如北京、南京、西安、张掖等城市,钟楼或鼓楼均是府州县城的中心建筑。材料二:19世纪中叶后,传教士开始在通商口岸和内地城市大量建置装有大自鸣钟
28、的西式钟楼。上海最能反映西式钟楼在华嬗变历程。大自鸣钟多被装置在与政治、经济、交通、文化等官方机构紧密关联的建筑顶部。民众聆听规律的钟声数量或凝视钟面数字即可感知时间。这些西式钟楼成为统一和指挥沪市时间生活重要的建筑装置。电报技术的迅速引入、应用及其与世界时间的配合使用,不仅促成全球经济和社会的重大转变,还将晚清中国纳入全球时空重组的序列。材料三:为了方便规划全国时间,1918年北洋政府将全国划分为5个时区,该划分之下,有的一个省级行政区有两个时区。抗战时期,随着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原本的中原时间也调整为陇蜀时区。1949年10月7日,中国采用东八区时的“北京时间”诞生。11月1日,北京时间正式
29、在官方场合使用,从此迅速成为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标准时间。摘编自封磊从钟鼓楼到标准钟:近代中国城市公共报时装置之嬗变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钟鼓楼演变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叶后,促进西式钟楼传入中国的时代背景。(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中国时间规划的认识。2.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洋务运动的主要成就领域创办近20个军事企业,分布在江苏、浙江、福建等沿海沿江和边疆省份。军事工业建立福建海军、北洋海军、南洋海军、广
30、东海军。逐步建设了近代化的炮台、船坞和港口。海军创办的民用企业遍布全国各地有近170家,包括交通运输业、通讯业、矿业、冶炼、轻工和机器修造业等。民用工业兴办近代学校,引进西方资产阶级教育制度,向国外派遣留学生。教育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和派遣驻外使领。外交自己培育出的熟练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外国教师、技师组成的近代中国科技队伍逐步形成。科技队伍创办近20个军事企业,分布在江苏、浙江、福建等沿海沿江和边疆省份。摘自徐双洋务运动破产了吗材料二 洋务运动的失败是必然的。它的指导思想是“师夷制夷”和“中体西用”。“师夷制夷”学习西方的长技用以抵制西方的侵略。采“西学”是为了维护“中学”,两者是相
31、辅相成的。洋务运动的领导力量洋务派本身仍然是封建地主阶级,并不代表先进生产力,其内部十分复杂,难以形成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攻坚克难的领导核心。洋务运动选择的“师夷制夷”的道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解决不了主要矛盾,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贫穷落后的问题。清朝统治者在“御内”和“制夷”上首先选择了“御内”“制人民”。洋务派大力“求富”,是为清政府开财源、筹军饷而不是解决广大人民的贫困问题,洋务运动是不可能得到广泛人民群众支持的。洋务运动从发生到结束的40年间,列强侵略不断加剧,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清政府风雨飘摇,洋务运动追求的富强根本不可能实现摘自刘俐宏洋务运动对实
32、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启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的意义。(2)根据材料二,概括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并谈谈洋务运动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启示。3.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注重对权力的监察制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经历了悠久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完整的制度和严密的法律体系。由于监察主要以官为对象,因此在官僚制度取代世卿制度以后,监察制度才获得了独立的发展。凡属立法、人事、行政、经济、军事、司法、文教、礼仪、祭祀等均纳入监察的职掌范围。正是由于监察机关对国家的稳定起着一定的作用,历代统治者均极为重视。摘编自张晋藩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材料二 清政府1908年
33、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虽然它仍然规定“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但它首先要求“上自朝廷,下至臣庶,均守钦定宪法,以期永远率循,罔有逾越”;其次规定不经议院议决,君主就不能颁布法律,“已定之法律,非交议院协赞”,君主也无权“以命令更改废止”。这种一切权力都是法律监督对象的宪政观念的诞生、传播和逐步被接受是法律监督近代化的最大成就。在传统的监督体制中,监察机构独立承担着整饬吏治的职责。近代逐步确立了集立法、行政、司法和审计监督等各种法律监督于一体的综合监督体制和分权制衡的法律监督原则。随着报纸、电台等新式传媒工具的出现和“庶政公诸典论”等立宪指导思想的公布,“庶人不议”的
34、禁令解除了。几千年的封建文化专制出现了松动,人们第一次可以合法地指陈时政,议论国事。同时“党禁”的解除使得政党政治第一次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这些新生事物为中国法律监督体制注入了新的活力。摘编自刘双舟简析我国法律监督体制的近代化(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中国监察制度的主要变化。(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代中国监察制度建设的认识。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在其有史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四面一直被有效地切断。它的西南面和西面,乃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东面,是直到近代方能逾越的太平洋;北面和西北面,则为沙漠和大草原
35、,它们起着很大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中国人又进一步加强了:他们为了防止凶险可怕的游牧部落入侵,在那里筑了一道长达14000里的长城。这种与世隔绝的意义就在于,它使中国人能在较中东或印度诸民族更少面临外来入侵的情况下,发展自己的文明。农业是中国社会的基础;土地是否适宜耕种这一点,确定了中国文明的分布范围中国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这种书面语具有特殊意义,因为各地区的中国人,尽管各自操的方言不同,但都懂得这种书面语与共同的书面语有关的,是非凡的国家考试制度。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近二千年之久;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征召有才能的人较之西方特有的、进行
36、法律和制度方面的改革,能更好地解决国家的种种问题。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今,其精华部分仍然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借鉴传承。近年来,“孔子学院”相继在韩国、法国和非洲开办,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材料三 19世纪70年代后,向西方学习,在近代中国逐渐成为一种强劲的时代潮流。这种潮流由初期试探性的、全盘西化式的学习,逐渐发展到选择性的、批判性的学习。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称谓,始由近代初期的“夷学”,发展到“西学”,及至“新学”。通过向西方学习,经过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国文化完成了自己的时代嬗变
37、,形成了以民主、科学为核心的,同政治、救亡图存密切结合的,以爱国、革命、革新、开放为特征的近代文化。这是一个无奈的、痛苦的过程,也是一个必然的、新生的过程。摘编自王介南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文明能够保持连续性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儒家思想依然具有现代价值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先进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特点。(4)综上,谈谈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对我们的启示。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大革命失败后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三大起义中,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的主要战斗、攻击目标都在城市。广州起义的奋斗目标也是在广州建立巴黎公社式的城
38、市政权。“八一功在第一枪”(周恩来语),但南昌起义打出的是左派国民党的旗帜,沿用的是国民革命军的番号。而秋收起义具有三大亮点:一是打出了一面党旗;二是闯出了一条新路;三是走出了一个伟人。摘编自余伯流秋收起义的三大亮点与毛泽东的卓越贡献材料二当时的中共中央认为,在革命新高潮中,农民战争是一个“主要的支流”,“最主要的革命高潮之象征,还是工人运动的复兴”。因此,在党的工作中,“应当坚决相信,在任何一个重工业中,就是建立数人的支部,也比我们在农村中发展百余同志,割据一个乡村还要宝贵”。据中央给湖南省委的指示信(1929年7月9日)等整理材料三遵义会议特别指出:那种“无把握的及在当时无必要的进攻中心城
39、市”的冒险主义,使红军和革命战争受到严重损失。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虽然党中央部署了向晋、陕、甘、绥、宁五省大发展的工作,但这已不再是以城市为中心的几省首先胜利。中共中央认为那种主张必须占取了中心城市和省城才是一省数省首先胜利的观点是“不合事实”的。据毛泽东军事文选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秋收起义的“三大亮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共中央基本的革命路线,并综合上述材料,说明这一革命路线的具体表现。(3)根据材料三,说明遵义会议的意义,并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革命路线的认识。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66年,总理衙门令派出游历之人,“
40、沿途留心,将该国一切山川形势、风土人情随时记载,带回中国,以资印证”。晚清中国人的海外旅行及写作,小则增广见闻,备述异国风情,大则考察制度。推动社会进步,甚至改造思想、知识,重绘世界之图景。摘编自异城与新学:晚清海外旅行写作研究材料二:旅行可使国人于国内各地山川之形势,人物之分布与国防之重要,一一有正确之了解,就国家方面,旅行可联络感情,把爱一乡的观念,扩大到爱整个的国家。此外,我们应于欣赏山水之余,关怀前贤往哲之嘉言懿行,所以游西于湖,应联想岳武穆的精忠。摘编自抗战时期的旅行杂志材料三:每一个旅行者都将是祖国开发的一员。旅行团的组织是要把过去只有少数人享有的旅行权利扩张到广大的社会阶层中去。
41、农村和工厂的劳动英雄会有交换旅行。团体旅行充实了集体生活的内容,对于新中国的人民教育,具有深刻的意义。摘编自19501951年的旅行杂志(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不同时期国人对旅行功能的认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针对问题(1)得出的认识,联系时代特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1)特点:兼具报时和预警功能;钟楼或鼓楼单独修建、配合使用;钟楼和鼓楼对设布局;钟鼓楼逐渐脱离衙署;出现在城市的中心地段;逐渐制度化。(2)背景:鸦片战争后,传教士获得在通商口岸和内地城市游历和传教的特权;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西方时间观念的影响;电报技术的迅速引入、应用及其与世界时间的配合使用;中
42、国近代工业和近代生活的需要;政府的倡导和支持;中西方联系加强。(3)认识: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指导民众生产与生活;有利于对外交往。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自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钟、鼓成为皇家宫城的报时装置,钟、鼓声作为夜禁的时间信号,兼有对火灾、盗匪、战争的预警功能”可知,兼具报时和预警功能;根据材料“从隋代开始,宫城中出现单独修建的钟楼或鼓楼,唐代中后期形成将钟、鼓声响准时配合使用的晨钟暮鼓报时制度”可知,钟楼或鼓楼单独修建、配合使用;根据材料“至宋金时期,宫城中已有钟楼、鼓楼的对设布局”可知,钟楼和鼓楼对设布局;根据材料“至元代,都城中
43、产生在鼓楼之外建造钟楼的需要,钟鼓楼开始脱离衙署而出现在城市的中心地段,并开启民用报时”可知,钟鼓楼逐渐脱离衙署;出现在城市的中心地段;根据材料“明清时代最终形成各府、州、县普遍成对兴建或修葺钟鼓楼的国家制度,如北京、南京、西安、张掖等城市,钟楼或鼓楼均是府州县城的中心建筑”可知,逐渐制度化。(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中叶后中国。根据材料“19世纪中叶后,传教士开始在通商口岸和内地城市大量建置装有大自鸣钟的西式钟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传教士获得在通商口岸和内地城市游历和传教的特权;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西方时间观念的影响;根据材料“电报技术的迅速引入、应用及其与世
44、界时的配合使用,不仅促成全球经济和社会的重大转变,还将晚清中国纳入全球时空重组的序列”可知,电报技术的迅速引入、应用及其与世界时的配合使用;根据材料“大自鸣钟多被装置在与政治、经济、交通、文化等官方机构紧密关联的建筑顶部。民众聆听规律的钟声数量或凝视钟面数字即可感知时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工业和近代生活的需要;政府的倡导和支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西方联系加强。(3)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新中国。根据材料“1949年10月7日,中国采用东八区时的北京时间诞生。11月1日,北京时间正式在官方场合使用,从此迅速成为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标准时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维
45、护多民族国家统一;指导民众生产与生活;有利于对外交往等方面谈认识。2.答案:(1)意义: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一定程度抵制了列强经济侵略;初步奠定了中国近代国防的基础;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促进新的社会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中国教育近代化,培养了大批人才;推动外交的近代化;推动中国近代科技队伍的形成。(2)失败原因:缺乏科学的指导思想(中体西用);缺乏坚强的领导核心;“师夷制夷”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脱离人民群众;缺少和平的外部环境。启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科学的指导思想;必须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必须走正确的道路;必须紧紧依靠人民
46、;必须创建和平的外部环境。答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也可得分)解析:(1)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意义:据材料“创办近20个军事企业”和“创办的民用企业遍布全国各地有近170家”可知,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据材料“包括交通运输业、通讯业、矿业、冶炼、轻工和机器修造业等”及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民用工业起到了“分洋利”的目的,一定程度抵制了列强经济侵略;据材料“建立福建海军、北洋海军、南洋海军、广东海军。逐步建设了近代化的炮台、船坞和港口”可知,初步
47、奠定了中国近代国防的基础;据材料“兴办近代学校,引进西方资产阶级教育制度,向国外派遣留学生”可知,促进中国教育近代化,培养了大批人才;据材料“自己培育出的熟练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外国教师、技师组成的近代中国科技队伍逐步形成”“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和派遣驻外使领”可知,推动外交的近代化;据材料“创办近20个军事企业,分布在江苏、浙江、福建等沿海沿江和边疆省份”可知,推动中国近代科技队伍的形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促进新的社会阶级的产生和发展。(2)本题是背景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失败原因:据材料“它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及所学知识可知,缺乏科学的指导思想(中体西用);据材料“其内部十分复杂,难以形成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攻坚克难的领导核心”可知,缺乏坚强的领导核心;据材料“洋务运动选择的师夷制夷的道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解决不了主要矛盾,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贫穷落后的问题”可知,“师夷制夷”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据材料“开财源、筹军饷而不是解决广大人民的贫困问题,洋务运动是不可能得到广泛人民群众支持的”可知,脱离人民群众;据材料“。洋务运动从发生到结束的40年间,列强侵略不断加剧,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清政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