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编版(2024新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学情评估测试卷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正确或符合题意)1.1965年5月,我国考古学家在云南某地发现了右下图的两颗上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石器,中国地质科学院用古地磁方法测定它们距今约170万年。其属于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 ) A.元谋人B.山顶洞人C.北京人D.半坡人2.考古学家在湖北学堂梁子遗址发现一具距今100万年左右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将之命名为“郧县人”3号,这是迄今所见欧亚内陆同时代最完整的直立人头骨化石。据
2、此可知,对史前阶段历史的研究方法是( )A.实地考察B.走访调查C.化石研究D.口耳相传3.毕节黔西观音洞古人类文化遗址与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北京人遗址齐名。下列能反映黔西观音洞和北京周口店古人类特征的是( )A.使用较粗糙的石器B.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C.懂得人工取火D.懂得种植水稻4.右下图为现存中国地质博物馆的山顶洞人的首饰(兽牙),据此我们可知山顶洞人( )掌握了钻孔技术会制作陶器有爱美意识会种植水稻A.B.C.D.5.学者许倬云认为,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人类生产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成为两个时期天然的分界线。据材料推断,导致分界线产生的原因是( )A.彩陶文化的
3、兴起B.打制石器的使用C.群居生活的出现D.原始农业的兴起6.距今约7 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稻谷、谷壳、稻秆和稻叶堆积,最厚处达1米。目前,这一发现表明( )A.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发现于中国B.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起源地之一C.黄河流域气候温暖适合栽培水稻D.当时畜牧业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7.半坡遗址出土了用来捻线的石制、陶制纺轮。从半坡陶器底部发现的麻布印痕分析,当时最细的线纹直径0.5毫米,已和今天的线差不多。这可用于印证半坡人( )A.饲养家禽动物B.广泛种植水稻C.掌握纺织技术D.住干栏式建筑8.“民以食为天”,我国古代原始居民很早就懂得了农耕技术
4、。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A.水稻和小麦B.水稻和粟C.小麦和粟D.水稻和玉米9.世界遗产委员会在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正式宣布,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考古证明,距今5 000年左右已存在明确的阶级分化和统一的文化信仰。材料表明中国( )A.早期国家形态已出现B.古代文明长期领先世界C.五千年文明史获认可D.新石器时代生产水平高10.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遗址。19782021年,考古人员陆续发现了该遗址的宫殿区、仓储区、普通居民区、墓葬区、观象祭祀区、手工业作坊区等明确的功能分区。该考古发现可以印证当时的社会( )A.已经诞生封建王朝B.进入部落联盟时期C.尚未
5、兴起原始农业D.有明显的阶级分化11.山海经记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与之相关的传说是( )A.阪泉之战B.涿鹿之战C.尧舜禅让D.大禹治水12.禹在部落联盟中享有极高的威望,他的主要贡献是治理水患,他治水时采取的方法是( )A.堵塞决口B.加高堤坝C.顺势疏导D.加宽河道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5分)13.【早期人类考古发现】距今约3万年,在北京人活动过的地区,又生活着一群远古人类。他们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他们的骨骼化石是在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发现的,考古学家将他们命名为。14.【石器时代生产工具】下图是北京人使用的石器,使用这种石器的时代称
6、为“”。15.【原始农业作物栽培】距今约1万年,水稻、和黍的人工栽培,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也说明我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16.【农耕居民定居生活】距今约6 000年的人,居住的房屋主要为半地穴式房屋,在他们居住的遗址上还出土了骨针、骨锥,少量的乐器陶埙,陶制和石制的纺轮。17.【传说时代人文初祖】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三、综合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名片解读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最具代表性的早期人类是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以上图片反映北京人境况的有(只填序号
7、)。(1分)以上图片反映山顶洞人境况的有(只填序号)。(1分)(2)学会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请你完善下面年代尺的内容。(3分)(3)下面两幅图片分别是哪一远古居民使用的陶器和种植的作物?(2分) 图一鱼纹陶盆 图二炭化稻粒(4)通过以上探究,谈谈考古发现在研究人类起源与进化过程中的地位。(3分)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9题10分,第20题11分,共21分)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班固白虎通义材料二(他们)已经创造了一种“干栏
8、式”木构长屋(右图)。这种住宅十分别致,基础全系桩木构筑,在桩木上架设纵横交错的地龙骨(地梁),然后在上铺设地板,地板以上立柱、架梁、敷椽、盖顶。摘编自梅福根、吴玉贤七千年前的奇迹材料三彩陶形制美,画纹亦多殊。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聚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奈何遗址中,独不见文书。郭沫若(1)材料一中“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2分)根据材料一,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2分)(2)材料二中“他们”应该是哪一原始居民?(1分)房屋属于什么类型?(1分)(3)分析材料三是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述,(2分)并说出判断的依据。(2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9、。材料一文明的起源和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中国学者从中国的实际材料出发,概括出进入文明社会的三个标准:一是包括农业、手工业在内的生产发展,随之人口增加并聚集出现城市;二是社会分工分化不断加剧,随后贫富分化;三是出现王权、国家。其中,国家的出现是进入文明社会最主要的标志。摘编自王巍探源工程所见西辽河流域文明化进程(1)根据材料一回答,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有哪些?(3分)材料二在(陶寺遗址)已发掘的1 300多座墓葬中,根据墓坑、葬具、随葬品等综合排比,可分大、中、小三类,分别占墓葬总数的不到1%、近10%和90%左右,大型墓的墓坑长3米多,有木棺,随葬品既丰富又精美,有彩绘蟠龙纹陶盘、土鼓、特
10、磬、成套的彩绘木器和彩绘陶器,还有玉石礼器、工具、武器、装饰品以及整猪等,单座墓的随葬器物总数有一二百件。摘编自任式楠中国新石器文化总考察和文明起源探讨(2)从材料二你能够得出什么推论?(2分)得出这样推论的依据是什么?(2分)材料三炎黄时代也被称为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我们的祖先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筚路蓝缕、生生不息,留下了早期华夏民族薪火相传、绵延不绝的文化轨迹炎黄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祖文化、龙头文化,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摘编自李俊炎黄文化与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构建(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炎黄文化是“根祖文化”的原因,(3分)并分析近年来举办“寻根”活动的意义。(
11、1分)参考答案 1.A2.C3.A4.C5.D6.B7.C8.B9.A10.D11.B12.C13.山顶洞人14.旧石器时代15.粟16.半坡17.华夏族18.(1)(2)元谋人距今约7 000年半坡人 (3)图一:半坡人;图二:河姆渡人。 (4)考古发现是研究人类起源和发展进化的重要途径。19.(1)历史现象:我国原始农业的产生。原因:人民众多,禽兽不足。(2)原始居民:河姆渡人。类型:干栏式建筑。(3)原始居民:半坡人。依据:材料中提到的彩陶的纹饰有人面纹、鱼纹。20.(1)一是包括农业、手工业在内的生产发展,随之人口增加并聚集出现城市;二是社会分工分化不断加剧,出现贫富分化;三是出现王权、国家。(2)推论1:社会的贫富分化(或阶级分化)明显。依据:墓葬分大中小。推论2:经济发展;手工业发展。依据:随葬品丰富又精美。推论3:可能出现了极大的贵族首领;可能出现了国王。依据:有不到1%的大型墓葬,是极少数人,不是一般贵族;随葬品非常丰富,证明墓葬主人生前地位极高。(3)原因:炎黄部落联盟打败蚩尤后,许多部落归附炎黄部落联盟,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演化为后来的华夏族。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意义: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