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112.58KB ,
资源ID:258857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25885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专题02《陈太丘与友期行》-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为本站会员(147037****qq.com)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专题02《陈太丘与友期行》-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

1、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专题02陈太丘与友期行一、课内阅读(一)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B太丘舍去(离开)C相委而去(舍弃)D元方入门不顾(照顾)2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陈太丘/与友期行B元方时/年

2、七岁C君/与家君/期日中D待君/久不至3下面加点的“之”字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A下车引之B久之,目似瞑,意暇甚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D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期日中。过中不至”是客人“无信”的表现,然而客人得知太丘已去,不但不反省自己,反而发怒,这是客人“无礼”的表现。B“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变化,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C本文通过对话描写,着重刻画了主人公元方落落大方、明白事理的性格特点。D“尊君”“家君”,前者是谦辞,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后者是敬辞,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友人

3、惭,下车引之。6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怎样一个道理?(二)(2022湖南衡阳七年级期末)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7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约定)B去后乃至(去:离开)C尊君在不(不:同“否”)D元方入门不顾(顾:照管,注意)8下列各项中加点的“之”字与例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4、是()例句:下车引之A学而时习之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C分内之事D持之以恒9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10古人称谓有尊称和谦称的区别。如本文的“尊君”与“家君”,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请写出下列人物的尊称和谦称。(1)尊称对方的女儿( )(2)谦称自己的儿子(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

5、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世说新语方正11下列句子中的“期”的意思和“与人期行”的“期”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期末前,父亲对蒋军说:“半年之期将至,我们是时候兑现承诺了!”B孙红看到一张优惠券上写着“请在2021年3月1日前使用,逾期作废。”C子路说:“如果又愿意任用我的人,期月就可以取得成效,三年就可以获得很大的成功。”D王吕在日记中写道:“与李凯的不期而遇,让我的周末充满了惊喜。”12把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13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这一体现正直人品的重要原则可以表现在合乎礼制、坚持实事求是地对待或处理问题等

6、方面。请你结合以上对方正的理解,评价陈太丘友人的言行。14人物的一言一行往往显露其性格特点。请你结合以下两则链接材料,结合人物言行分析元方,杨氏之子和孔文举的共同特点。【链接材料一】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世说新语言语【链接材料二】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

7、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世说新语言语【注】踧踖(c j):恭敬而不自然的样子。二、对比阅读(四)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世说新语【乙】顾司空未知名,诣王丞相。丞相小极,对之疲睡。顾思所以叩会之,因谓同坐曰:“昔每闻元公道公协赞中宗,保

8、全江表。体小不安,令人喘息。”丞相因觉。谓顾曰:“此子珪璋特达,机警有锋。”世说新语【注释】顾司空:指顾和,死后被赠为司空。小极:身体疲乏不适。所以:表方法。元公:指顾荣,顾和的族叔,死后谥号为“元”。珪璋特达:珪、璋皆为朝会官员所持之器。此处比喻人才出众。15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太丘舍去( )(2)下车引之( )(3)元方入门不顾( )(4)诣王丞相( )16翻译下面句子。(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2)丞相小极,对之疲睡。17乙文中的顾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用原文中的话回答)18你认为元方“入门不顾”的行为是否失礼?请说说理由。(五)阅读下面三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陈太丘

9、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世说新语方正【乙】割席断交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世说新语德行【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9按照要求,寻词问义。(1)根据

10、下列两则材料,你推测出“引”的本义是_,引申义是_,如【甲】文中的“引”。材料一:汉字“引”的演变。材料二:说文解字:“引,开弓也。从弓、。”(2)仿照示例,完成填空。文言词汇例句成语解释期陈太丘与友期行不期而遇约定废歆废书出看_闻闻道龙标过五溪_20翻译【甲】【乙】两文中画线的句子。(1)太丘舍去,去后乃至。(2)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21请用“/”为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划两处)随君直到夜郎西22诗文语言凝练,需要仔细揣摩。请从【甲】【丙】两文中,任选一个加点词仿照示例进行赏析。示例:我选【乙】文中“如故”。“如故”即像原来一样,写出了管宁读书保持认真专注,表现了他严于律己,淡泊名

11、利。23三篇古诗文在内容上都涉及了_话题,结合这一话题说说你从诗文中获得了哪些启发?(六)古诗文阅读。(一)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世说新语笺疏)(二)明帝在西堂,会诸公饮酒,未大醉,帝问:“今名臣共集,何如尧、舜?”时周伯仁为仆射,因厉声曰:“今虽同人主,复那得等于圣治!”帝大怒,遂付廷尉令收,因欲杀之。后数日,诏出周。群臣往省之,周曰:“近

12、知当不死罪不足至此。”(选自世说新语笺疏,有删减)【注释】会:聚集,召集。为:担任。仆射:官名,是尚书省的副职。圣治:太平时代,和帝王有关的事物都加“圣”字来称颂。廷尉:古代官职名,主管司法。24.(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太丘舍去/拂袖而去B元方入门不顾/奋不顾身C友人惭,下车引之/穿针引线D君与家君期日中/不期而遇(2)把材料(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与人期行,相委而去。(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世说新语是刘义庆组织编写的小说集,记载了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B古人称谓分尊称和谦称,“尊君”和“子”是尊称,“家君”和“鄙人”是谦称。C材料二中

13、“帝大怒”的原因是周伯仁在群臣面前回答明帝之治等于尧舜之治。D文言文朗读要“停连”,材料二中划线句子停顿如下:“近知当不死/罪不足至此”。(4)以上两则文言材料均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请结合两则材料分别谈一谈陈元方和周伯仁的“方正”体现在哪里。(七)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昔吴起出

14、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25给加点字注音。尊君在不( )宜其能服三军欤( )起之不食以俟者( )26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期日中期:约定B相委而去委:舍弃C方与之食方:陈元方,元方D恐其自食其言也恐:害怕,担心27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A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世说新语。B世说新语是距今不到1000年的南宋朝人刘义庆编写的。C吴起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D陈太丘是太丘县的县长,他父亲给他起

15、的名字不是陈太丘。2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2)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29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谈谈你对“守信”的看法。(八)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刘义庆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乙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

16、?”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请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注释】郭伋(j)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西河美稷:地名。讫:完毕。别驾从事:部下官吏。野亭:郊野外的亭子。须:等待。3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1)太丘舍去去:_(2)相委而去委:_(3)先期一日期:_(4)其为人若此若:_3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相委而去学而不思则罔B下车引之计日告之C遂止于野亭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D其为人若此其一犬坐于前32用现

17、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2)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33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两条)(九)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战!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

18、】晋文公攻原晋文公攻原,襄十日粮,逐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逐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注释】原:原国。下:攻克。卫:卫国。3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尊君在不( )(2)下车引之( )(3)罢兵而去( )(4)原人闻曰( )3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相委而去至原十日而原不下B与人期行遂与大夫期十日C下车引之夫原之

19、食竭力尽矣D去后乃至乃降公36用“/”给下面的语句断句,断两处。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37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2)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38阅读上面两文段,完成下面填空。陈太丘与友期行和晋文公攻原两文都告诉我们为人做事_的重要性,同时【甲】文还告诉我们做人应该_的道理。(十)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0、。”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世说新语方正晋文公与二陈共车,过唤钟会同载,即驶车委去。及出,已远。既至,因嘲之曰:“与人期行何以迟迟望卿遥遥不至。”会答曰:“矫然懿实,何必同群?”世说新语排调注释:钟会:三国时期魏国军事家。矫然:形容挺拔出众的样子。懿实:指美好忠实。3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下车引之( )(2)入门不顾( )(3)驶车委去( )(4)因嘲之曰( )40用“”给下列句子断句。(共两处)与人期行何以迟迟望卿遥遥不至41翻译句子。(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2)及出,已远。42面对他人的诘难,陈元方与钟会的应对各有怎样的妙处?参考答案1D2B3B4D5友人感到惭愧

21、,下车拉元方。6要做一个守信用、讲礼貌(或知错能改)的人。【解析】1D句意: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顾:回头看;故选D。2句意:元方当时年龄七岁。“时年”译为“当年”,指时间,若在“时”与“年”中间断句则会出现破句的现象,应在主语“元方”后断一处;即“元方/时年七岁”;故选B。3A句意: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之:代词,指元方;B句意: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之:助词,补足音节,没有实义;C句意:懂得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之:代词,指代学习;D句意:用刀砍狼的头,又连砍了几刀把狼杀死。之:代词,指狼;故选B。4D“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为敬词;“家君”是对人称自己

22、的父亲,为谦辞;故选D。5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惭,感到惭愧;引,拉;之,代词,指元方。6本题考查文言文中寄寓的道理。根据“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可知,陈太丘与好友约定同行,友人不仅食言,还指责陈太丘丢下自己;“君与家君待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文章借元方之口点出陈太丘的友人才是失信之人;意在告诫守信是交友之基,做人要

23、守信的道理;从元方父亲友人的角度来看,在元方父亲友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就下车想拉住元方(道歉),启示我们要做知错就改的人。【参考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7D8C9

24、(1)真不是人哪!和别人约好一起走,把别人丢下就走了。(2)正午您不到,就是不讲信用。10令爱 小儿或犬子【解析】7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字词。D. “顾:照管,注意”解释有误,“元方入门不顾”句意为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顾:回头看。故选D。8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例句“下车引之”中的“之”是代词。A.代词;B.代词;C.助词;D.代词。故选C。9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翻译时应当注意做到字字落实,尤其是重点实词的翻译;其次要注意句子中缺失的成分,如主语、宾语需要补全;最后要注意语句的通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句中注意重点字词“非(不是)、哉(语气词,啊)

25、、期(相约)、委(丢下,舍弃)、去(离开)”要理解正确;(2)句中注意重点字词“日中(正午)、至(至)、则(就)、信(诚信,讲信用)”要理解正确。10本题考查谦语敬语。古人尊称对方的女儿为“令媛”“令爱”;古人谦称自己的儿子为“小儿”“犬子”“不肖子”“豚犬”“豚儿”“孽子”“不孝子”等。据此作答。11D12过了正午时分友人还没有到,太丘于是丢下他走了,太丘走后友人才到。13友人未在约定时间到达,并对着陈太丘的儿子骂陈太丘,这是不符合礼制的表现;但友人在最初与元方交谈时,对其父亲使用尊称“尊君”,这合乎礼制,并在元方指出自己的错误时能够知错就改,下车拉元方,这一举动符合坚持实事求是处理问题的原

26、则。14共同特点:聪慧,品性正直,据理抗辩,落落大方。元方面对父亲友人的言而无信,与父亲失约在先却当着自己的面责骂父亲的举动,从“信”和“礼”两个方面据理力争,指出父亲友人的无信无礼,并在父亲友人下车去拉他的时候选择径直走入家门不回头看,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杨氏之子面对孔君平说杨梅是杨家水果的不当之语,利用孔君平的姓氏并按照其思维方式进行反驳,有理有据指出孔君平的失礼,表现其聪慧。孔文举能够从先人的师友之亲的关系出发,陈述与李元礼的关系体现其聪慧;面对陈韪的质疑和讽刺能够指出其荒谬之处并加以反驳,表现其据理抗辩,落落大方。【解析】11本题考查文言文字词的理解。“与人期行”句意为:和别人相约

27、同行。期:约定。A.“半年之期”意思是半年的期限。期:期限;B.“逾期作废”意思是超过日期就作废。期:日期;C.“期月”意思是一整月,一整年。期:周年或满一定的时期;D.“不期而遇”意思是是没有约定而遇见。期:约定;故选D。12本题考查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句中重点词有:过中,过了正午;舍,舍弃;去,离开;乃,才。1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结合题干可知“方正”是指人所作所为合乎礼制、坚持实事求是地对待或处理问题。由文章“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非人哉!与

28、人期行,相委而去”可知,友人与陈太丘约好时间,没有按照约定时间到达,反而当着陈太丘的儿子骂陈太丘做的不对,可见友人所作所为不合乎礼制;由文章“尊君在不”“友人惭,下车引之”可知,友人一开始见到元方,问元方的父亲在不在是以“尊君”称呼的,使用敬辞,合乎礼制;当元方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指出友人不守信用且没有礼貌时,友人感到惭愧,可见友人知错就改,说明他坚持实事求是地处理问题。1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原文由“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可知,面对父亲的友人的怒骂行为,元方有理有据地反驳回去,告诉父亲

29、的友人做人不能无信无礼,并在父亲友人“下车引之”时而“入门不顾”可看出元方不卑不亢,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可见他聪明、落落大方、正直。【链接材料一】由“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可知,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他不仅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也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否定的方式,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也不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从而体现了他聪明、机智的个性。【链接材料二】由“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孔文举能够联想到孔子和李耳的故事,以此推论和李府有着亲近的关系,可见他聪明机智。孔文举

30、反问陈韪“想君小时,必当了了”,用来讽刺陈现在没有出息。这是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式来辩驳陈韪的。可见孔融是个机智聪慧、能言善辩的人。综合以上分析可看出,元方,杨氏之子和孔文举的共同特点:机智聪明,品性正直,有理有据地辩论,落落大方。【参考译文】【链接材料一】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有一个九岁的儿子,很聪明。有一次,孔君平来看望他父亲,刚好他父亲不在家,孔坦就把他叫了出来。他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他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他不假思索地答道:“我可没有听说过孔雀是您家的鸟”。【链接材料二】孔融十岁的时候,跟随父亲到洛阳。那时李元礼名气很大,做司隶校尉。到他家去的人,都

31、是些才智出众的人、有清高称誉的人以及自己的亲戚才被通报。孔融到了他家门前,对下边的人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已经通报上去,上前坐下来。李元礼问:“您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孔融回答说:“从前我的祖先孔子曾经拜您的祖先老子为师,所以我和您是世代通好。”李元礼和他的那些宾客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太中大夫陈韪后来才到,别人就把孔融说的话告诉给他听,陈韪说:“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了未必很有才华。”孔融听后说:“我猜想您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听了恭敬而不安,手足无措。15 离开 拉、牵拉 回头看 拜访16(1)与别人约好一起走,却丢下我走了。(2)王丞相有点疲乏,对着他打瞌睡。17珪璋特达,机

32、警有锋18示例(言之有理即可,不能态度模糊,二者都回答):失礼:元方批评友人无礼,自己更应该做到有礼。友人已经认错,又是父亲的朋友,是长辈,即使有错,也应该以礼相待。不失礼:友人失信失礼在前,态度恶劣,元方用入门不顾的行为和态度维护了自己和父亲的尊严,是坚持原则的体现,也给友人一个教训。【解析】15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为: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去:离开。(2)句意为:下车去拉元方。引:拉、牵拉。(3)句意为: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顾:回头看。(4)句意为:去拜访丞相王导。诣:拜访

33、。16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此句中重点的词有:(1)期,约定;委,丢下;去,离开。(2)小极,有点疲乏;疲睡,打瞌睡。17考查人物形象。顾司空用巧妙的办法即赞美和关心的语气引起了丞相王导的注意,结合王导对他的评价“此子珪璋特达,机警有锋(这个人才华出众,既聪明又善于言谈)”可直接提取答案。18本题考查表达看法的能力。不要求统一答案。作答本题时,认为其失礼或不失礼均可。认为其失礼,可以从“友人已经认识到自己错误了,就应该原谅他”的角度来谈自己的看法。若认为不失礼,可以从“友人对着孩子骂他的父亲,这是

34、一种极其无礼的行为,是不可原谅”的角度来谈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即可。示例:我觉得元方的做法有些失礼,父亲的友人已经表示了歉意,应该给人改正过错的机会。谁都可能会犯错误的,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总是抓住人的“小辫子”不放。【参考译文】【乙】司空顾和尚未出名的时候,去拜访丞相王导。王导有点疲累,对着他打瞌睡。顾和想要向他请教,便对同座的人说:“过去我经常听我的族叔元公顾荣跟我说起王公辅佐中宗(司马睿)保全了江南的事。王公身体不太好,叫人不安。”听他这么说,王导便醒来了,评价顾和说:“这个人才华出众,既聪明又善于言谈。”19 拉开弓 拉 废寝忘食 停止 充耳不闻、闻名遐迩、闻所未闻 听到20(1)

35、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2)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21随君/直到/夜郎西22示例1:我选丙文中“杨花”。“杨花”即柳絮,点明时令,描绘了南国暮春的景象,烘托了友人遭贬谪的凄愁哀伤。示例2:我选甲文中的“怒”,“怒”指发怒,友人情感的变化,表明了友人粗暴无礼的性格,为下文元方驳斥友人做了铺垫。23交友/交朋友/交友之道示例:和朋友交往要讲信用;要选择志同道合的人交朋友;朋友遇到挫折时应主动关怀、安慰。【解析】19本题考查文言实词。(1)根据材料一新附殷墟文字甲编上的象形文字可以看出,左边是一个插着箭矢的弓箭,右侧是一个拿着此弓箭的人;

36、再联系材料二“引,开弓也。从弓、”可推断“引”的本义是拉开弓拉;【甲】文“下车引之”译为:下车去拉元方。可知“引”的引申义为“拉”。(2)本题考查文言词汇的理解及成语识记。第一、二空:“歆废书出看”句意:华歆停止看书出去看(坐着有围棚的车、穿着礼服的人)。废:停止。我们容易想到成语“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第三、四空:“闻道龙标过五溪”句意: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闻:听到。我们容易想到成语“闻鸡起舞(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闻风丧胆(听到风声,就吓得丧失了勇气)”等。20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

37、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1)舍:舍弃;去:离开;乃:才;至:到;(2)割:割断;分:分开;非:不是;吾:我。21本题考查断句。句意:希望它能陪着您到夜郎以西。本句省略主语“明月”,“随君”为状语,“直到”为谓语,“夜郎西”为宾语;应在“直到”前后各断一处;故断为:随君/直到/夜郎西。22本题考查语句理解与赏析。【甲】文“友人便怒曰”意思是:朋友便生气地说道。“怒”指发怒;联系前文“待君久不至,已去”可知,这是友人听元方说陈太丘已经走了后的表现,联系后文“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

38、,则是无礼”可知,此句表现了友人对子骂父的粗暴无礼,为元方据理力争驳斥友人的行为做了铺垫。【丙】文“杨花落尽子规啼”意思是:在柳絮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杨花飘落,是南国的暮春景象,“杨花”一词点明时令,杨花随风飘零,漂泊无依,烘托出离别时伤感的气氛,表现诗人因友人王昌龄被贬而凄愁哀伤。23本题考查启示。根据【甲】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可知,陈太丘与好友约定同行,友人不仅食言,还指责陈太丘丢下自己;“君与家君待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文章借元方之口点出陈太丘的友人才是失信之人;此故事与交友、为人有关;意在告诫守信是交友之基,做人要守信的道理

39、。【乙】文写管宁因华歆园中拾金,读书时观“乘轩冕过门者”,所以割席断交的故事,此故事与交友有关,意在告诫我们要选择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人交朋友,多交挚友,宁缺毋滥。【丙】文写李白送别被贬到偏远之地的王昌龄,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诗人慰藉友人,满含不舍。此诗与交友、送别有关;启发我们在朋友伤心失意之时,我们应该主动关怀,安慰朋友受伤的心灵。【参考译文】【乙】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依旧挥动着锄头,看见它和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高兴地拾起金片而后又扔了它。他们又曾同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坐着有围棚的车、穿着礼服的人刚好从门前经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

40、读书,华歆停止看书出去看(坐着有围棚的车、穿着礼服的人)。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丙】在柳絮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陪着您到夜郎以西。24.(1)B(2)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3)C(4)甲文中元方反驳友人无信无礼的言论,可以看出他“方正”的性格;乙文中从周伯仁对明帝的话可以看出周伯仁的“方正”。【解析】24.(1)A.相同,离开;B.不同,回头看/顾及;C.相同,拉,牵;D.相同,约定;故选B。(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

41、,直译和意译相结合。句中重点词语有:期,约定;委,舍弃。(3)C.有误,结合“今虽同人主,复那得等于圣治”,意思是“虽然同是君主,可现在又怎么能和那个太平盛世等同起来呢”,可知“周伯仁在群臣面前回答明帝之治等于尧舜之治”错误。故选C。(4)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结合甲文“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元方入门不顾”可知,元方敢于反驳友人无信无礼的言论,且对友人无信无礼的行为绝不原谅,可以看出元方“方正”的性格;结合“今虽同人主,复那得等于圣治”“近知当不死罪,不足至此”可知,周伯仁敢于反驳明帝的话,直言明帝之治同尧舜之治相差甚远。由此可以看出周伯仁的“方正”。

42、【参考译文】【乙】晋明帝在西堂,正赶上群臣宴饮,还没有大醉的时候,明帝问道:“今天名臣都聚会在一起,和尧、舜时相比,怎么样?”当时周伯仁任尚书仆射,便声音激昂地回答说:“虽然同是君主,可现在又怎么能和那个太平盛世等同起来呢?”明帝大怒,于是交给廷尉,命令逮捕周伯仁,想就此杀掉他。过了几天,又下诏令释放他。众大臣去探望周伯仁,周伯仁说:“起初我就知道不会死,因为罪状还不可能到这个地步。”25 fu y s26C27B28过了中午,朋友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朋友才到。老朋友到了夜晚还没来,吴起不吃等着他。29守信是为人之道。守信之人,可使三军信服;不守信之人连小孩都瞧不起他。【解析

43、】25本题考查注音。不:读音为 fu,同“否”。欤:读音为 y,句末语气词。俟:读音为 s,等候。26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C.句意为:才同他一起吃饭。方:才。故选C。2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文学常识。B.“距今不到1000年的南宋朝人”错误,刘义庆是南朝宋人。故选B。28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1)重点字词:中,中午;舍,舍弃;去,离开;乃,才。(2)重点字词:故人,友人;暮,夜晚;待,等待。29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甲文结合“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可知,无

44、信之人不会受到他人的尊重,包括七岁小儿。乙文结合“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可知,诚信可以让三军信服,是成功的基础。谈看法,要理解“守信”的重要性,并能联系文章内容谈守信的意义即可。如:由两文可知,诚信是为人之本,成功之道。守信的人不仅会受到他人尊重,而且成为成就自己事业的基础;不守信的人则会受到大家的指责,即使是孩子也瞧不起他。【参考译文】【乙】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好,约定回来一起吃饭。”吴起说:“(我在家)等待您一起吃饭。”老友到了夜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吴起)让人去找老友,老友来了,才同他一起吃饭。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啊。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缘由吧?要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30 去:离开 委:舍弃 期:约定 若:像,如同31B32(1)客人问元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