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38 ,大小:16.82MB ,
资源ID:258385      下载积分:28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25838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29课全套教案汇编)为本站会员(清****年)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29课全套教案汇编

1、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29课全套教案汇编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示范模仿迁移”教学模式是指学生通过教师的演示习得分析和处理相应问题的经验,通过模仿形成处理同类型情境的学习能力,最终完成知识或方法的迁移,并能在新情境下衍生新知识或拓展出新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指教师通过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驱动学生阅读并思考解决若干问题的教学方法。此教学方法的任务指向明确,可驱动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或小组讨论的模式解决与本课主题相关的问题,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以及突破重点问题的效果。教学背景分析

2、(一)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为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第一课,从时间上来看本课展示了中国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发展过程,展现了社会形态的演变,以及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独特性与发展脉络。从内容上来看,本课的推进过程中结合了原始社会以及夏商周时期的文化遗迹与文献相结合,渗透了集证辨据的史学思想方法。(二) 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中国早期人类、原始农耕生活、远古传说、夏商周三朝更替以及青铜器与甲骨文的相关内容,初中教材中的史实撰写较为详尽,因而在本课上课的过程中更侧重于对重点问题的思考与探究。基于初中的学习,学生基本习得了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并能结合所学提出

3、自己的观点。教学目标1. 课程标准: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情况与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2. 结合文化遗迹与文献史料理解私有制、阶级与国家产生的关系(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史料实证)。3. 能通过实物、文献等史料,理解夏、商、西周展现的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素养目标:时空观念、史料实证)。4. 能通过文献、青铜器铭文、甲骨卜辞等史料理解夏朝存疑以及商朝历史为信史的原因(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5. 认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多元一体的特点,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素养目标:家国情怀)。教学重点和难点(一) 教学重点从部族到早期国家的形成过程以及早期国家的特征(二) 教学难点 私有制、阶级与

4、国家产生的关系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板书设计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特征:分布广泛、多元一体社会形态 原始社会(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阶级社会 生产工具 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 生活方式 采集渔猎原始农耕 二、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生产力私有制阶级国家 特征归纳(表格形式附于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问题导入:中华文明到底几千年?教师讲述良渚文化申遗成功背后,西方考古学界对中华文明诞生时间的判断,

5、以及根据新的考古成果对中华文明起源时间的新界定,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从已有知识出发思考为何西方史学界对中华文明诞生产生的时间产生质疑,并尝试结合初中所学及课外知识进行思考并回答。从问题出发,引发学生思考,结合考古学的最新发掘成果,加强对文明标准的认识,为后续的课程内容做铺垫,了解考古学的动态发展对历史书写的影响。环节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1. 设置学习任务,让学生阅读教材内容与地图,完成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代表性遗址的表格填写和地图上的圈划。2. 基于表格整理和地图让学生归纳遗址分布的空间特征、主要流域和生产特征。3. 以仰韶文化时期的陕西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和

6、良渚文化遗址为典型代表,结合文化遗存,请同学们分析两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出现了哪些新变化。4. 从良渚文化遗存中所体现的新变化中,讲述国家形成的基本逻辑。5. 提问推动原始社会不断演进的动力。1. 阅读教材文字狱地图,完成表格内容的填写和地图上的圈划。2. 结合地图和教材,提取信息,进行归纳总结。3. 结合史料提取表层与深层信息,表述新变化的具体内容。4. 理解从生产力出发引发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组织的演变。5. 能从唯物史观的视角理解生产力的提高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以学习任务驱动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和梳理教材,将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以表格的形式加以归纳整理,锻炼学生史料阅读以及提取信息与概括能力。在地

7、图上进行圈划,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结合文化遗存中的实物史料提取表层与深层信息,锻炼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通过教师讲述,从唯物史观的视角理解私有制、阶级和国家诞生之间的逻辑关系。环节二、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二)从部落到国家1. 提问学生了解原始社会时期历史的主要来源,铺陈本课的副线关于史料价值的认识,以及构建证据链的思维模式。2. 教师讲解夏朝从世袭取代禅让以及国家机构的设置中,逐渐走向国家时代的过程,以及开启“家天下”的历史。请学生解释夏朝为何跨入国家形态。 3. 探究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能否印证夏朝的存在1. 思考神话传说的史料价值。2. 模仿良渚文化时期教师关于国家形成的基本逻辑,讲解夏

8、朝跨入到国家文明的过程。3. 结合所学认识夏朝因缺乏直接的文字记载,无法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渗透史料实证这一核心素养。通过“示范与模仿”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结合教材和史料表述国家形成的过程,锻炼学生的学习迁移和语言表述能力。加深学生对史料价值的理解,形成证据链意识。(三) 商与西周1. 以夏朝的形成和国家机器的设置为例,请学生模仿归纳商与西周的基本史实以及国家机构的设置。2. 教师对商与西周的国家管理进行讲解,让学生比较夏、商与西周在国家治理上的差异。3. 教师补充商与西周在思想文化方面的相关史实,让学生理解西周从商“敬神事”向“敬人事”的转变以及“家国同构”的国家观念。4. 教师结合史料讲解夏、

9、商、西周的发展特点以及早期国家这一历史概念。 1. 结合教材和所学以及教师关于夏朝的讲述,归纳和整理商与西周的国家管理。2. 结合教师讲述,进行学习迁移。3. 结合教师讲述,理解商与西周在思想文化上的转变以及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国家观念。4. 结合教师讲述,理解早期国家的含义。模仿教师讲解夏朝的国家治理,尝试表述商与西周的国家治理情况,锻炼学生整合信息以及语言表述能力。比较夏、商与西周周的制度,理解早期国家的发展过程,制度设置更加完善。尝试从文化心理的角度认识早期国家发展中折射的天下一家的观念,感悟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大一统”的国家观。课堂小结1. 设置学习任务,以表格的形式让学生从政治、经济

10、、思想文化三个维度概括早期国家的特征。2. 教师以时间轴的方式将本课的主要内容进行串联总结。1. 结合所学和教材归纳早期国家的特征。2. 跟随教师的讲解以时间为脉络整合本课所学。锻炼学生联系所学知识进行知识整合和归纳的能力。教学反思本课涉及众多文化遗存,史料丰富、内容庞多,因而本课利用表格等形式的梳理能够提高课堂效率也能锻炼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教材中的典型史料突破重点问题,加深学生的认识也能让学生回归教材、理解教材。但是在采用“示范模仿迁移”的教学模式,需要学生相对扎实的基础,因而课前的预习工作的完成质量影响着课堂的推进效果。此外,本课涉及唯物史观中的相关理论和词汇,与高一

11、思想政治必修1的第一课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有较多概念重合,因而跨学科的教学也是继续探索的方向。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学设计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讨论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组织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教师提出的议题,相互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最终弄懂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背景分析(三)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1. 课标内容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2. 教材分析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中国

12、历史经历了夏商西周,进入春秋战国这一大变革时期。本课是第一单元第2课,承接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设置了“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孔子和老子”“百家争鸣”四个框目,四个框目之间存在着知识联系,较为合理。但是课程容量增大,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多个方面,很难在规定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四) 学生情况分析1. 心理:授课对象是高一刚入学的学生,对高中生活还没有完全适应,心智还不能完全以高中生的标准衡量。2. 学法:学生学习习惯还处于初高中衔接之中,正处于记忆型学习向理解型学习方式转变的过程。3. 知识:初中涉及本课内容的相关篇章:部编初中教

13、材6-8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百家争鸣。为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学生对相关知识有初步了解和掌握。4. 情感:对中华民族的思想流派文化起源有兴趣,容易形成课堂或课后的兴趣点、关注点。5. 教法:“论从史出”的探究式学习方法,另外需要重点培养唯物史观的素养。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概述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表现,明确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等生产力的进步、水利工程与工商业的发展。学生能说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表现,说出战国七雄的名称及各自所处的大致空间方位。2. 学生能够表述出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及作用,分析得出变法的意义及其合理性。学生能说出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通过小组活动总结得出百家争鸣的

14、各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3. 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分析得出在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变革与政治动荡的环境下,变法的背景及必然性;并通过史料分析得出秦国商鞅变法的背景及必然性。4. 学生通过对井田制的崩溃过程以及百家争鸣的背景学习,理解并形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5. 学生借助教师提供的春秋战国时期周边民族的示意图,从中理解民族融合与华夏认同。借助轴心时代的概念,理解百家争鸣这一思想解放运动,阐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与自豪。教学重点和难点(四) 教学重点1.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具体表现; 2. 商鞅变法的背景、具体措施及意义;;3. 孔子、老子的学说,百家争鸣的

15、各派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五) 教学难点1.春秋战国时期变法的必然性;2.铁器牛耕等生产力的进步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决定作用。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问题教学法、史料研习、合作探究法板书设计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当世之经 当世之势 济世之道 济世之策 大发展 大动荡 大变革 大学派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教师展示成语和当代四种青年导入新课。教师问:同学们这些成语大家熟悉吗?都知道各自的典故吗?教师总结:除佛系以外,其他的派系都和这些成语典故一样,产生于同一时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春秋战国时期。

16、学生答:大部分都了解什么意思。通过成语典故和网络流行用语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1. 大发展 当世之经展示铁器牛耕的照片。教师展示水利工程地图和战国货币地图。教师提问:那同学们思考一下,铁器牛耕等生产力的进步,会给土地制度带来怎样的变化呢?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是?教师进一步指出:铁器牛耕等生产力发展了,就必然会使农业进步。产生了公田不授的局面,西周的井田制逐步瓦解。土地制度的改变,相应的生产关系也随之改变,产生了新兴地主、自耕农、佃农。带领学生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表现:冶铁技术的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得到推广。带领学生分析得出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表现:兴建水利工程、工商业的发展。学生答:井田

17、制。井田制破坏培养学生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唯物史观观念,突破难点。2. 大动荡 当世之势教师:当世的经济大发展之后,就必然会引起当时政治的变化。教师展示:郑伯与周桓王繻葛之战以及孔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两则史料。教师:分析材料,你能得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特点吗?教师总结: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特点可以总结为:王室衰微、权力下移。和井田制的崩溃一样,还有西周的什么制度崩溃了呢?教师:分封制、宗法制都崩溃瓦解了,那么礼乐制也会相继崩溃,所以我们称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 教师展示春秋、战国形势图地图,提问:对比两张图,你能得出哪些信息?教师:首先我们看第一个表现。对春秋时期的五霸有很多种不同的说

18、法,但不管怎么说,都有固定的三位霸主。教师:那你有没有想过齐桓公为什么能够成为第一位霸主?教师向学生展示战国七雄的地图,以及刘向战国策的史料。 教师展示春秋战国时期北狄南蛮西戎东夷的示意图,总结:在频繁的往来与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进入战国后,戎狄蛮夷逐步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更多新鲜的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广。学生:周王的地位下降,诸侯和大夫的地位上升。学生答:分封制。学生答:诸侯国变少了,战国比春秋时期多修筑了长城。一些少数民族消失了学生: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靠近海洋、鱼盐之利;管仲改革;“尊王攘夷”;最后表现为葵丘之盟。带领学生根据地图学习战国七

19、雄的名称和大致方位,并分析得出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不同争霸战争到兼并战争,因此会产生小国被吞并,诸侯国变少的现象。通过地图分析当时的局势,引出下面的授课内容,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能力。3. 大变革 济世之道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在经济大发展、社会大动荡的争霸兼并战争中,各诸侯国如何才能脱颖而出,摆脱被兼并的命运?我们前面分析了,齐国崛起很重要的一个人物是?教师展示各国变法示意图、史记中关于秦国变法前的史料,提出:秦国不进行变法行不行?进一步引出本课重点商鞅变法。学生:管仲,管仲改革。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变法运动的背景:经济: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政治:礼崩乐坏,各国争霸需要富国强兵;文化:

20、私学兴起,百家争鸣;阶级:新兴地主阶级、士人兴起。以此分析得出:变法是必然的,是时代潮流,突破难点。教师与学生一起将商鞅变法的措施进行归纳整理,并逐条分析措施的作用。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商鞅变法的意义: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彻底的一次变法。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调动学生的思考,强调春秋战国时期变法的必然性。4. 大学派 济世之策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除了变法,还有哪些思想可以成为济世之策?教师补充孔子“对鬼神敬而远之、解决人世间实际问题,人本主义思想”的哲学思想以及老子“小国寡民”的政治思想。教师总结,百家争鸣

21、的背景:背景:经济:铁犁牛耕,井田崩溃,土地私有,小农经济政治: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纷争,变法改革,争霸需要,礼贤下士,招揽人才;文化:私学兴起,学术下移,学在官府学在民间;阶级:新兴地主,士阶层兴起。并进一步指出:思想文化是当时的经济政治的产物,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唯物史观的内容。教师向学生展示“轴心时代”的概念和地图。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分8个小组讨论,分析材料得出百家争鸣的:含义(1);背景(2);思想:儒家(3)、墨家(4)、法家(5)、道家(6)、其他(7);意义(8组)。学生根据课本总结儒、道、法、墨、阴阳、兵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学生根据课本和史料分析百家

22、争鸣的背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思想基础;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兼容并包、宽容开放的特点、对后世文化学术产生极大的影响。小组讨论,践行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教学法。培养学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调动学生思考和史料分析能力,强调百家争鸣的意义。课堂小结能够将教学内容整合,重新编排。将经济部分放在第一部分,较为合理。但是教学内容讲授比较拘泥于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阶级方面。内容繁杂,授课时间紧张。能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调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的能力。缺乏对学生问题意

23、识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教学反思本节课重难点突出,线索清晰合理,注重学生的课堂合作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唯物史观等核心素养。 但内容较多,面面俱到又浅尝辄止,授课时间紧张。拘泥于传统的背景、意义方面的讲授,不够新颖。缺乏对学生质疑能力和问题意识的培养。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学设计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中以“问题解决”为核心,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搭起一个思维的平台,通过问题重组教学内容,协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让学生的学习与原有的经验、知识建构产生联结,从而丰富已有的知识并获得新知。这一模式以“问题”为载体,以教师之“导”为主

24、线,以学生之“学”为核心,旨在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背景分析(一)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主要讲述了秦的统一、秦朝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属于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时期秦汉史范畴。从整个单元看,本课上承第2课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下启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从历史发展看,以公元前221年秦的统一为标志,中华文明由起源、奠基时期即先秦史进入形成、发展时期即秦汉史,由早期国家发展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从本课内容看,三个子目可以整合为三个问题秦为什么能够实现统一、如何巩固统一、失去统

25、一的原因。因此,教学中可用时间轴、表格等形式给学生一个清晰的、可理解的知识结构,还可用地图、图片、文字等不同史料,帮助学生理解历史概念、解释历史现象。(二)学生情况分析从知识储备上看,高一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秦统一中国、秦末农民起义相关史实,但长时段的时空观、原始史料的阅读、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等仍有欠缺,需要授课时弥补和加强。从素养要求上看,高一学生对秦朝巩固措施、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等历史问题有一定的理解和认知,但从唯物史观分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意义、深入探讨秦亡的原因略显不足,需要教师引导。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秦统一的原因、过程和意义,学会运用时空定位分析历史事件的时代背

26、景。2.通过深度学习,认识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重点掌握中央集权制的内容、特点、影响,学会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思维。3.通过延伸学习,分析秦朝灭亡的原因和教训,学会运用唯物史观评价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从中央集权制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意义。(二)教学难点从秦制与秦政探究秦朝灭亡的原因及教训。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一)教学资源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时间轴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任务驱动、问题导学、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板书设计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弱秦的逆袭实现统一1.秦统一的原因2.秦统一的过程3.秦统一的意义二、强秦的塑造巩固统一1

27、.军事上2.经济上3.政治上4.文化上5.其他三、亡秦的回响失去统一1.灭亡的原因2.灭亡的教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讲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第二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建立东周。当时,秦襄公带兵护送周平王至新都洛邑。周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给他岐山以西的土地,秦始建国。从这三幅地图,我们可以看到秦国从一个西陲小国,逐渐发展壮大,最终统一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那么,为什么是秦统一六国?秦统一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一?秦统一仅十五年就走向了灭亡,原因何在?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同进入本课的学习。观看时间轴和历史地图,回

28、顾所学知识通过时间轴让学生联系上节课所学知识,讲述秦从立国到强国再到帝国的历史,引发学生的思考。一、弱秦的逆袭实现统一(自主学习)1.秦统一的原因学习任务一:阅读教科书第一目“秦的统一”前三段并结合导学案材料1-5,说明秦从诸侯卑秦到初并天下的原因。2.秦统一的过程3. 秦统一的意义朗读第一目“秦的统一”前三段,完成学习任务一。观察地图,说明秦统一的过程。观察地图并联系所学知识,说明秦统一的意义。结合材料,联系课内外知识,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唯物史观核心素养和论从史出历史思维。掌握识图辨图能力,培养学生时空观念核心素养。通过地图掌握秦朝疆域,使学生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意义,培养家国情怀核

29、心素养。二、强秦的塑造巩固统一(深度学习)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学习任务二:阅读教科书第一目“秦的统一”第四段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秦朝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措施。根据表格的提示进行分类整理。深度学习:中央集权制问题1.根据导学案材料6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皇帝称号的由来和皇帝制度的特点。问题2.根据导学案材料7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三公九卿制的职能及其特点。问题3.根据导学案材料8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西周分封制与秦朝郡县制的异同。问题4.根据导学案材料9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中央集权制建立的影响。朗读第一目“秦的统一”第四段,完成学习任务二。根据导学案和所学知识,探究问题1-4.培养学生阅读课本、提取历史信

30、息、分类整理能力。通过史料研习、问题探究,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核心素养。三、亡秦的回响失去统一(延伸学习)学习任务三:阅读教科书第三目“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说明秦朝灭亡的原因及其教训。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柳宗元你如何看待柳宗元的观点?观察时间轴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学习任务三。通过柳宗元观点的探究,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唯物史观核心素养。随堂练习1.据分析统计,孟子一书中关于水利的谈话有11次,都涉及黄河洪水泛滥殃及邻国。从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解决的根本之道在于( )A.各国减少战争,专力治黄 B.各国加强协调,统一治黄C.统一中原,由中央治理 D.各自为政,加强治理2

31、.中国行政区划曾经历从“裂土而治”到“分民而治”的转变。与这一转变相对应的制度是( )A.从内外服制到分封制 B.从宗法制到礼乐制C.从分封制到郡县制 D.从郡县制到行省制3.秦朝之所以能“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其主要原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国家实现统一C.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D.秦朝推行法治4.2002年,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龙山县里耶古城出土了37 000余枚秦代简牍。这批秦简中有“洞庭郡”字样的简例,这里的“洞庭郡”应是( )A.直属中央的地方行政机构 B.相当于地方行政机构“县”,隶属于州C.设置在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地方行政机构 D.中央政府的统治机构5.杜牧在

32、阿房宫赋中写道,雄伟壮丽的阿房宫被项羽军队焚毁。但考古发掘表明,阿房宫并未建成更没有遭受大规模焚烧。由此可见( )A.考古发现比古人的记述更为真实 B.史事的真实性需要考古的确证C.考古发掘是还原史事的重要手段 D.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6.中国象棋中“楚河汉界”的来历与历史上的“楚汉相争”有关,这场战争发生于( )A.公元前2世纪初 B.公元前2世纪末C.公元前3世纪初 D.公元前3世纪末做练习题通过随堂练习,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而且可以得到反馈并纠正学生错误的知识点。课堂小结感悟 反思 升华总结本课知识结构,培养学生整体意识和单元意识。教学反思1.可取之处: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运用

33、“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利用历史地图、历史图片、文字材料、时间轴等多种形式,将知识点落实到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2.不足之处:在问题设置和情境创设时,问题的阶梯性、开放性略显不足。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学设计 “从海昏侯墓看西汉社会”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情景探究感悟”教学模式是一种感受性学习方式。这一模式的基本思路是教师在教学中以教材为基础以课程标准为导向,把所讲教材的内容编制成有序的知识信息,辅助多种手段,如语言文字、视频、图片、等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走进历史,综合自己已有的知识观点、看法、认识和态度、情感,最后得出结论,获取历史的启迪

34、。这样能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背景分析(五)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其内容包括四个子目: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西汉的强盛、东汉的兴衰、两汉的文化。本课上承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下接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交融。本次教学设计从海昏侯墓考古看西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打破了教材原有的框架,加入情结,便于提升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六) 学生情况分析本节课是面向高一学生的新授课。学生在初中阶段对于两汉的基本史实的掌握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深度方面,如西汉在中国历史上

35、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措施以及西汉兴衰的原因分析等方面还需要加深理解。高一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重点,所以本课设计采用考古发现,运用视频、图片启发学生思考。教学目标1、通过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西汉的强盛,了解文景之治、汉武帝时期的强盛等史事,并能够从中体会不同史事之间的联系,认识政治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之间的关系。(唯物史观: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2、认识西汉所处的特定的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时空观念)3、能够根据史料提取信息,了解两汉政治、经济、思想、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4、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巩固对于文化

36、发展推动,并从中体会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涵养学生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认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意义。(家国情怀)。教学重点和难点(六) 教学重点西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上的措施(七) 教学难点西汉衰亡的历史原因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一)教学资源 视频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板书设计第4课 西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从海昏侯墓看西汉社会”一、 西汉的经济二、 西汉的政治三、 西汉的文化四、 西汉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通过海昏侯

37、墓的考古发现视频、图片和材料导入本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西汉的经济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班固汉书食货志思考:结合课本汉初经济凋敝,到了海昏侯刘贺时期仅仅几十年西汉经济发展的原因?结合材料,联系课内外知识,学会提取材料信息,概括及分析问题能力 一、文景之治材料: 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班固汉书景帝纪至今上(景帝)即位数岁,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瘐皆满

38、,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司马迁史记平准书思考:班固汉书“汉言文景,美矣!”历史上如何称赞这一盛世的?出现这一盛世的原因?盛世的表现?二、 汉武帝经济措施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财产税。合作探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汉武帝采取哪些措施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如何评价?2、西汉政治海昏侯刘贺,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刘髆去世。刘贺嗣位,年四五岁,成为西汉第二位昌邑王。元平元

39、年(前74年),汉昭帝驾崩,因无子,刘贺被征召入朝,接受皇帝玺绶,承袭皇帝的尊号,在位第27天,其因荒淫无度、不保社稷而被废为庶人,史称汉废帝。上官太后诏令刘贺回到故地昌邑,赐其汤沐邑两千户。昌邑王国被废除,降为山阳郡。 元康三年(前63年),汉宣帝封刘贺为海昏侯。神爵三年(前59年),刘贺去世。为什么海昏侯刘贺的墓如此豪华?启发学生思考(刘贺的特殊身份“王”“帝”“庶人”“侯”。刘贺身份的变化离不开一个人霍光)一、 中央官制中外朝制“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汉书刘辅传思考:霍光为何能拥护和废立皇帝?汉武帝设置内朝的作用?掌握必备基础知识培

40、养学生归纳概括和辨析能力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客观理性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归纳概括能力二、地方制度郡国并行制早在楚汉战争时间,刘邦为了分化项羽的阵营,壮大自己的力量,曾封韩信、英布等为王,这些人因为非刘姓,故称异姓。由于异姓王非刘邦嫡系,又雄踞一方,在封立后数年之中,他们相继被诛除殆尽。与此同时,刘邦又大封他的子弟为王,称为“同姓王”,高于列侯。当时封立的同姓王共有9国,他们在封国内是国君,权力很大,其政权与中央基本相同,除太傅和丞相由中央任命外,自御史大夫以下的各级官吏,都由诸侯王自己任命,诸侯王还拥有一定的军权、财权、治权等,史称郡国并行制。地方制度推恩令天子使诸侯得推恩分子

41、弟国邑,故齐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淮南分三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思考: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诸侯王的问题?三、监察制度刺史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每州为一个监察区,设置刺史一人,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思考:如何评价西汉的刺史制度?四、选官制度察举制1、察举制:推选标准:“孝”和“廉”选官过程: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2、征辟制: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聘人才。3、任用酷吏治理地方合作探究2:如何评价察举制度?3、西汉文化一、 汉初黄老之学黄老之学:汉初吸取秦末农民战争的教训,采取在黄老思想指导下的

42、“无为而治”的统治政策,轻徭薄赋、减轻刑法,提倡节俭,与民休息。“黄”指“黄帝之学”。“老”指老子的学说。思考:汉初为何采用黄老之学?取得什么成效?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客观理性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归纳概括能力二、独尊儒术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思考: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为什么说它迎合了汉武帝的需求?除此之外汉武帝还采取哪些措施推动儒学发展?三、设立五经博士、太学五经博士 ,学官名。博

43、士源于战国。秦及汉初,博士的职务主要是掌管图书,通古今以备顾问。汉武帝设五经博士,教授弟子,从此博士成为专门传授儒家经学的学官。汉初,易、书、诗、礼、春秋每经只有一家,每经置一博士,各以家法教授,故称五经博士。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始在长安建立太学。最初太学中只设五经博士,置博士弟子五十名。从武帝到新莽,太学中科目及人数逐渐加多,开设了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等的课程。汉元帝时博士弟子达千人,汉成帝时增至三千人。王莽秉政,为了树立自己的声望,并笼络广大的儒生,在长安城南兴建辟雍、明堂,又为学者筑舍万区。博士弟子达一万余人,太学规模之大,实前所未有。武帝到王莽,还岁课博士弟子,入选的可补官。4、西汉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一、 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二、 设立河西四郡三、 设置西域都护府四、 丝绸之路五、 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掌握必备基础知识培养家国情怀价值观课堂小结海昏侯墓出土的精美绝伦的文物,带我们领略了“开庙堂,正儒道,败匈奴,扬府乐,诸侯飞将载史册,金戈铁马战沙场”的大汉气象。而从刘贺跌宕起伏的一生我们也感受到西汉的外戚专权、君相矛盾、地方与中央争权,统治者的奢华,无疑不是体现繁华与危机并存。教学反思本课选自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