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471.01KB ,
资源ID:258337      下载积分:2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25833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教学设计)为本站会员(清****年)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教学设计

1、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教学设计【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河姆渡、半坡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知道中国的原始农耕生活。【重点难点】重点:河姆渡人、半坡人的农耕生活。难点:原始农业的发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猜谜语谜语一水里生来水里长,小时绿来老时黄,去掉外壳黄金甲,煮成珍珠喷鼻香。(打一植物)谜语二白如玉,穿黄袍,只有一点大,却是宝中宝。(打一植物)学生:水稻。教师:水稻颗粒饱满,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农作物,我国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那么水稻最早是在哪里种植的?由哪一原始居民普遍种植的?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步入原始的农耕时代,去体味远古农耕文明的独特魅力

2、吧。新课探究一、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史料研读】材料二农业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是由攫取性经济到生产性经济的伟大革命性转变。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增值天然的产品,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问题探究】1.从材料一、二中你能得出什么信息?答案提示:距今约1万年,我国南北方同时出现了人工栽培的农作物。世界上最早的栽培水稻、粟和黍均发现于我国。2.农业的起源和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答案提示:随着农业的起源和初步发展,人类开始了定居生活,磨制石器、制作陶器、饲养家畜,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二、中国境内

3、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问题探究】中国境内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在地理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 典型的代表有哪些?答案提示:数量多、分布广,多集中在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长江和黄河为原始居民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地,适宜原始居民的生存。典型的代表有黄河流域的半坡遗址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遗址。三、稻作农业的繁荣1.居住房屋【具体解读】河姆渡人居住干栏式的房屋,过定居生活。【问题探究】探究一:河姆渡人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的房屋?答案提示:河姆渡人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潮湿,干栏式房屋利于通风、防潮。探究二:人类走出洞穴盖房定居有什么重大意义?答案提示:使人类进一步摆脱了对自然的

4、依赖,改善了生存环境,扩大了活动空间,提高了生活质量,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2.农业【问题探究】仔细观察图片,说一说从以上图片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答案提示:图一中的“骨耜”,主要用途是耕地,说明河姆渡人已经掌握了原始农耕技术。图二中的“稻谷”,说明河姆渡人会种植水稻,稻作农业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图三说明河姆渡人除了农耕之外,还进行采集活动,生活条件较之前有了明显改善。3.畜牧业:会饲养家畜,以猪、狗为主4.手工制作:河姆渡居民会制造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骨哨;还会用雕刻等技术制成艺术品四、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1.仰韶文化(1)概况【史料研读】1921年4月,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到河南省三门峡市仰

5、韶村考古调查,采集到一些石器和陶片,他由此判断这里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100年来,中国考古学界多次进行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发现仰韶文化遗址数以千计考古学界认为,以仰韶文化为主体的中原文化为后来凝聚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打下重要根基,称仰韶文化为文化上的“早期中国”。摘编自新华社百年发掘揭秘“仰韶文化”【问题探究】“仰韶文化”处于哪一历史时期?距今多少时间?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答案提示:我国新时期时代晚期的仰韶文化,距今约7000-5000年,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地区。(2)典型代表:半坡遗址居住房屋【图片展示】【具体解读】半地穴式房屋,一半地下、一半地上,屋内有灶坑,多用木头作柱子。这样的房屋冬暖

6、夏凉,适应了当地的环境。农业【图片资料】【具体解读】半坡人从事农业活动,种植粟、黍,用磨光的石器开垦土地,用石刀等收割庄稼。畜牧业【史料研读】材料一经考古发现,在半坡遗址里发现小猪骨骸,这些猪仔可能是饲养后杀掉食用的。材料二【具体解读】材料一说明半坡人会饲养家畜;材料二说明半坡人用骨制箭头、渔叉和渔钩打猎捕鱼。食物种类大大丰富了,主食有粟、黍,副食有鱼、肉等。手工业【具体解读】a半坡人能够制造色彩鲜艳的彩陶,陶器上还出现一些刻画符号,有学者认为这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b半坡人还会从事简单的纺织、制衣。比较河姆渡居民与半坡居民在生产生活上的异同答案提示:相同点从事农业生产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饲养

7、家畜使用磨制石器制作陶器不同点种植的主要作物不同房屋结构不同(3)特征【史料研读】墓葬是反映社会制度和生产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侧面,它所体现的社会性质,以及墓葬中的葬式,葬具和随葬品等,都是研究当时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已发掘的仰韶文化墓葬,各墓排列纵横有序,其死者的头向及葬式基本都是一致的,这充分体现出氏族血缘纽带的关系,和比较平等的社会地位。张曼晨从墓葬看仰韶文化的社会状况【问题探究】材料反映出仰韶文化具有怎样的特征?答案提示:各墓排列纵横有序,葬式基本一致反映出仰韶文化氏族成员之间地位平等,没有明显的阶级分化。2.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早期,由于社会经济的总体水平不高,社会产品也不丰裕,所以,墓

8、葬内使用的随葬品数量偏少,并且相当数量的墓葬没有随葬品。大汶口文化晚期,随葬品数量较之早期明显增多,种类也增多,墓葬之间的随葬品数量分化也日趋严重。有的大墓随葬70余件精美的随葬品,有的墓则一无所有。【问题探究一】为什么大汶口文化晚期原始居民的墓葬里的随葬品明显增多?答案提示: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增多。【问题探究二】大汶口文化晚期随葬品的数量分化严重,说明了什么问题?答案提示:当时出现贫富分化。课堂小结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已从事刀耕火种的农业。农业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我们的祖先开始了定居生活。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是我国史前稻作农业经济大发展的区域,河姆渡遗址等是典型代表。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仰韶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地区,半坡遗址是其中一处重要的早期遗址。大汶口文化主要分布于黄河下游和淮河中下游地区,其晚期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加快了迈向文明社会的步伐。几千年的岁月过去,作为世界文明源头之一的中国,依然屹立于东方,延续中华民族的精神根脉,稻粟飘香。【板书设计】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