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分层练习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基础练1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恭敬(jng) 惭愧(ku)鉴赏(jin)人声鼎沸(dng)B倜傥(dng) 淋漓(ln)盔甲(ku) 疲倦不堪(kn)C感慨(ki)搓捻(nin) 绽开(zhn)小心翼翼(y)D争执(zh) 激荡(dng) 奥秘(o)花团锦簇(c)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宿儒销释绅士盔甲B渊博签赏收敛轻捷C书塾蜈蚣云宵恭敬D质朴缠络绣像和蔼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每逢假日,北京颐和园内游客熙熙攘攘,人迹罕至。B2019年12月14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华为视频光影鉴赏”
2、活动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展开。C知识愈浅薄的人愈是侃侃而谈,知识渊博的人则往往出言谨慎。D运动场上人声鼎沸,同学们都在为各自的队伍加油助威。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观看长津湖这部电影,使我对抗美援朝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B集团采取了有效的节水措施,这一季度的用水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一倍多。C我们写作记事文章的时候,要记真实的事,忠实于自己的感受,切忌无病呻吟。D阅读课上,我们讨论并阅读了鲁迅的朝花夕拾,感触很多。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排比)B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C何
3、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比喻)D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比喻)6下列对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分析和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本文的标题既交代了写作对象,又交代了文章的写作顺序。B本文记叙了作者由童年嬉戏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真实再现了当时儿童入学前后的生活。C从文中“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我们可感受到先生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D本文插叙美女蛇的传说,是为了告诉人们不要应陌生人的话及做人之险。提升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
4、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畸。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
5、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象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儿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儿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断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7选文写了作者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生活片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中两个。_8从“他有一条戒尺,但是
6、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的两处“但是不常用”中,你读出了先生怎样的育人理念?_9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这句话。_10有人常常把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生活对立起来看,你同意吗?为什么?_拓展练阅读文章,完成各题。忆儿时丰子恺我回忆儿时,有两件不能忘却的事。第一件是养蚕。那是我五六岁时、我祖母在世的事。我祖母是一个豪爽而善于享乐的人,良辰佳节不肯轻轻放过。其实,我长大后才晓得,祖母养蚕并非专为图利,叶贵的年头常要蚀本,然而她喜欢这暮春点缀,故每年大规模地举行。我所喜欢的,最初
7、是蚕落地铺。那时我们的三开间的厅上、地上统是蚕,架着经纬的跳板,以便通行及饲叶。蒋五伯每每饲蚕,我就走跳板为戏乐,常常失足翻落地铺里,压死许多蚕宝宝,祖母忙喊蒋五伯抱我起来,不许我再走。然而这满屋的跳板,像棋盘街一样,又很低,走起来一点也不怕,真是有趣。这真是一年一度的难得的乐事!所以虽然祖母禁止,我总是每天要去走。蚕上山之后,全家静静守护,那时不许小孩子们吵了,暂时感到沉闷。然而过了几天,采茧、做丝,热闹的空气又浓起来了。我们每年照例请牛桥头七娘娘来做丝。蒋五伯每天买枇杷和软糕来给采茧、做丝、烧火的人吃。大家认为现在是辛苦而有希望的时候,应该享受这点心,都不客气地取食,我也无功受禄地天天吃多
8、量的枇杷与软糕,这又是乐事。七娘娘做丝休息的时候,捧了水烟筒,伸出她左手上的短少半段的小指给我看,对我说:“做丝的时候,丝车后面,万万不可走近去的。”她的小指,便是小时候不留心被丝车轴棒轧脱的。我所乐的,只是那时候家里的非常的空气。日常固定不动的堂窗、长台、八仙椅都收拾去,而变成不常见的丝车、匾、缸。又不断地公然地可以吃小食。现在我回忆这儿时的事,常常使我神往!祖母、蒋五伯、七娘娘和诸姐都像童话里、戏剧里的人物了。且在我看来,他们当时这剧的主人公便是我。何等甜美的回忆!只是这剧的题材,现在我仔细想想觉得不好:养蚕做丝,在生计上是幸福的,然其本身是数万的生灵的杀虐!西青散记里面有两句仙人的诗句:
9、“自织藕丝衫子嫩,可怜辛苦赦春蚕。”安得人间也发明织藕丝的丝车,而尽赦天下的春蚕的性命!我七岁上祖母死了,我家不复养蚕。不久父亲与诸姐弟相继死亡,家道衰落了,我幸福的儿时也过去了。因此这回忆一面使我永远神往,一面又使我永远忏悔。第二件不能忘却的事,是与隔壁豆腐庄里的王囡囡的交游,而这交游的中心,在于钓鱼。那是我十二三岁时的事,隔壁豆腐店里的王囡囡是当时我的小伴侣中的大阿哥。他家与我家贴邻而居。在小伴侣中,王囡囡也特别和我要好。他的年纪比我大,气力比我好,生活比我丰富,我们一道游玩的时候,他时时引导我,照顾我,犹似长兄对于幼弟。我起初不会钓鱼,是王囡囡教我的。他叫他大伯买两副钓竿,一副送我,一副
10、他自己用。他到米桶里去捉许多米虫,浸在盛水的罐头里,领了我到木场桥头去钓鱼。他教给我看,先捉起一个米虫来,把钓钩由虫尾穿进,直穿到头部。然后放下水去。他又说:“浮珠一动,你要立刻拉,那么钩子钩住鱼的颚,鱼就逃不脱。”我照他所教的试验,果然第一天钓了十几头白条,然而都是他帮我拉钓竿的。第二天,他手里拿了半罐头扑杀的苍蝇,又来约我去钓鱼。途中他对我说:“不一定是米虫,用苍蝇钓鱼更好。鱼喜欢吃苍蝇!”这一天我们钓了一小桶各种的鱼。回家的时候,他把鱼桶送到我家里,说他不要。我母亲就叫红英去煎一煎,给我下晚饭。自此以后,我只管喜欢钓鱼。不一定要王囡囡陪去,自己一人也去钓,又学得了掘蚯蚓来钓鱼的方法。而且
11、钓来的鱼,不仅够自己下晚饭,还可送给店里的人吃,或给猫吃。我记得这时候我的热心钓鱼,不仅出于游戏欲,又有几分功利的兴味在内。有三四个夏季,我热心于钓鱼,给母亲省了不少的菜蔬钱。后来我长大了,赴他乡入学,不复有钓鱼的工夫。但书中常常读到赞咏钓鱼的文句,例如什么“独钓寒江雪”,什么“渔樵度此身”,才知道钓鱼原来是很风雅的事。后来又晓得有所谓“游钓之地”的美名称,是形容人的故乡的。我大受其煽惑,为之大发牢骚:我想钓鱼确是雅的,我的故乡,确是我的游钓之地,确是可怀的故乡。但是现在想想,不幸而这题材也是生灵的杀虐!(选自丰子恺作品精选,有删改)11文章题目为“忆儿时”,作者描述儿时趣事时总离不开一些重要
12、人物,下面的人物中作者着墨不多的是()A祖母B七娘娘C王囡囡D母亲12下列对作者儿时“有两件不能忘却的事”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儿时两件不能忘却的事分别是“养蚕”和“钓鱼”,其中作者最喜欢的事是“钓鱼”。B养蚕时的“乐事”有两件,一件是在满屋的跳板上走,另一件是可以天天吃多量的小食。C王囡囡教会了“我”钓鱼,他在我们一道游玩的时候时时引导和照顾“我”,犹如兄长。D“我”热心钓鱼,是因为钓鱼不仅能满足“我”的游戏欲,也可以给母亲省不少菜蔬钱。13文中画线句“我所乐的,只是那时候家里的非常的空气”中“非常的空气”指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_14本文与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记叙的都
13、是儿时趣事,请结合两文内容分析作者为什么会对儿时趣事印象深刻并作如此生动地描述。_参考答案1B【详解】本题考查字音。B倜傥(dng)tng;故选B。2D【详解】A“销释”应为“消释”;B“签赏”应为“鉴赏”;C“云宵”应为“云霄”;故选D。3A【详解】A人迹罕至:少有人来。与句中“游客熙熙攘攘”矛盾;B鉴赏: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使用正确;C渊博:形容知识广且深,博学多才。使用正确;D人声鼎沸:形容人群声音嘈杂喧闹。使用正确;故选A。4C【详解】A成分残缺,可删去“通过”或“使”;B搭配不当,应将“一倍”改为“一半”;D语序不当,应将“讨论”与“阅读”互换位置;故选C。5C【详解】C这
14、句话虽然有比喻词“像”,但不是比喻句。比喻句应该要有三部分组成:本体、比喻词、喻体。故选C。6D【详解】ABC分析理解和分析正确。D文中插叙美女蛇的传说是为了丰富文章的内容,给百草园增添神秘色彩和情趣。7折蜡梅花、寻蝉蜕、捉了苍蝇喂蚂蚁等。 8先生虽说很严厉,却不缺乏温和。 9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通过“微笑”“扬起”“摇着”“拗过去”等词语,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先生读书时的入神投入。表达了作者对启蒙恩师(寿镜吾先生)的难忘与怀念之情。 10不同意。三味书屋里也可以到后面的园里折蜡梅花、寻蝉蜕、捉了苍蝇喂蚂蚁;先生读书入神时,学生在下面游戏、画画。所以“我”对三味书屋不是很反感。百草园对三味书屋起到
15、了一个侧面烘托的作用,在内容上与三味书屋相辅相成,共同升华文章的主题,表现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知以及天真烂漫、自由快乐的心理。同意。百草园里有有趣的景物,迷人的传说,雪天可以捕鸟的乐趣,所以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与百草园的自由快乐相比,三味书屋显得太受约束,学习内容单一,只有对课和习字;读书生活单调,读的书似懂非懂。【解析】7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结合第段“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可知,这里描述了作者在三味书屋读书时折蜡梅花、寻蝉蜕、捉了苍蝇喂蚂蚁的场景。8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和分析人物
16、形象。“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中的“戒尺”和“罚跪的规则”分别是惩戒的物品和手段,这说明先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对“我们”要求严格,“不常用”意味着先生不常惩罚“我们”,因而隐含了先生对“我们”的关爱,又体现了先生温和的一面。9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结合句子“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中的“微笑”可知,这里运用了神态描写,“扬起”“摇着”“拗过去”运用了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先生读书时的状态,体现了先生读书时的投入和陶醉,作者将当时老师读书时的状态描写得这么细腻,可见作者对老师的印象深刻,表达了作者对
17、老师深切的怀念之情。10本题考查谈看法,是开放型题目,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结合作者对“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描述来分析即可。例如:不同意。首先,在三味书屋“人声鼎沸”的读书场面和先生读书的神态,都让我们感受到三味书屋的生活是有趣的。其次,在三味书屋后面的园里“折蜡梅花”“捉了苍蝇喂蚂蚁”等都使我们感受到三味书屋是充满童趣与快乐的。从全文的形式上来看,百草园对三味书屋起到了一个侧面烘托的做用。从作者思想上来看,百草园在内容上与三味书屋相辅相成,共同升华文章的主题。例如:同意。课文对三味书屋的描写是比较沉闷的。问先生问题,先生不回答,只是读书,学生又不明白所读的意思;从“正午习字,晚上对课”
18、等描写中可以看出三味书屋的生活是枯燥无味的,与自由快乐的百草园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11D 12A 13指的是家里在做丝时将固定不变的物件时换成不常见的物件时,很是新奇有趣,走跳板、家人们劳动的氛围以及“我”可以不断地公然地吃小食。 14因为儿时趣事对成年后的作者而言是无价之宝,表现了作者对儿时生活的眷恋,对童趣不在的惋惜,对亲人朋友的怀念。【解析】1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A结合文章内容段“我祖母是一个豪爽而善于享乐的人,良辰佳节不肯轻轻放过。其实,我长大后才晓得,祖母养蚕并非专为图利,叶贵的年头常要蚀本,然而她喜欢这暮春点缀,故每年大规模地举行”可知,介绍了祖母的性格和爱好,同时
19、第至段又详细地介绍了祖母和大家养蚕的故事,可知作者对祖母着墨较多;B结合第段“七娘娘做丝休息的时候,捧了水烟筒,伸出她左手上的短少半段的小指给我看,对我说:做丝的时候,丝车后面,万万不可走近去的。”可知,通过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写出了七娘娘告诉我做丝时要小心,属于细节描写,可知作者对七娘娘着墨较多;C结合第段“是与隔壁豆腐庄里的王囡囡的交游”和第段“隔壁豆腐店里的王囡囡是当时我的小伴侣中的大阿哥。他家与我家贴邻而居。在小伴侣中,王囡囡也特别和我要好。他的年纪比我大,气力比我好,生活比我丰富,我们一道游玩的时候,他时时引导我,照顾我,犹似长兄对于幼弟”以及第段“他叫他大伯买两副钓竿,一副送我,一
20、副他自己用”等内容可知,作者详细地介绍了自己和王囡囡之间关于钓鱼的故事,作者和他两人之间怀有真挚的情感,可知作者对王囡囡着墨较多;D结合第段“有三四个夏季,我热心于钓鱼,给母亲省了不少的菜蔬钱”可知,仅在此处略微提到了母亲,可知作者对母亲着墨较少;故选D。12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和辨析。A有误,根据首段“我回忆儿时,有两件不能忘却的事”,第段“第一件是养蚕我所喜欢的,最初是蚕落地铺。那时我们的三开间的厅上、地上统是蚕,架着经纬的跳板,以便通行及饲叶。蒋五伯每每饲蚕,我就走跳板为戏乐,常常失足翻落地铺里,压死许多蚕宝宝,祖母忙喊蒋五伯抱我起来,不许我再走。然而这满屋的跳板,像棋盘街一样,又很低,走
21、起来一点也不怕,真是有趣。这真是一年一度的难得的乐事”,第段“第二件不能忘却的事,是与隔壁豆腐庄里的王囡囡的交游,而这交游的中心,在于钓鱼”可知,作者儿时“有两件不能忘却的事”可知,作者并没有说“钓鱼”是他最喜欢的一件事;故选A。13本题考查词句的理解。解答此题可以结合上下文来确定答案。结合第段“我所乐的,只是那时候家里的非常的空气”可知,“非常的空气”具体指那时候在家里所做的事情,结合第段“日常固定不动的堂窗、长台、八仙椅都收拾去,而变成不常见的丝车、匾、缸。又不断地公然地可以吃小食”可知,一是家中的固定不变的物件变换成不常见的物件,这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确实很有意思,二是可以公开的吃零食,这
22、可以让我过了自己的零食瘾。再结合第段“然而这满屋的跳板,像棋盘街一样,又很低,走起来一点也不怕,真是有趣。这真是一年一度的难得的乐事”可知,三是可以走跳板,也确实很有意思;结合“然而过了几天,采茧、做丝,热闹的空气又浓起来了。我们每年照例请牛桥头七娘娘来做丝。蒋五伯每天买枇杷和软糕来给采茧、做丝、烧火的人吃”可知,采蚕和做丝的时候,家中很热闹,这也是让人感到有意思的地方,据此理解概括即可。1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结合所学知识,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知,儿时的乐事有美丽的植物动物之乐,美丽的神话传说之乐,还有雪地捕鸟之乐,这些美好的童年回忆中有长妈妈和儿时玩伴闰土的陪伴,有童年的乐趣,还有对过去逝去往事的怀念;而本文中记载的乐事主要是养蚕和钓鱼,在这两件事中,有祖母、蒋五伯、七娘娘、王囡囡等人的陪伴,还有从中获得的童年乐趣,可是这些都随着时间的流逝,陪伴自己的人不在身边了,慢慢地也没有儿时的精力和兴趣了,感到一种惋惜;综上可知,对儿时的乐趣印象深刻是因为亲人朋友的陪伴,童年的乐趣的怀念等等。据此理解概括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