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656.10KB ,
资源ID:258075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25807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147037****qq.com)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1、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学业质量监测 八年级历史第卷(选择题)第卷每小题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1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50年10月上半月多次召开会议,毛泽东指出:“采取上述积极政策,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上述积极政策”是指()A土地改革B抗美援朝C一五计划D三大改造21951年5月3日,人民日报刊发文章人民民主专政在农村中生了根,文中写道:“刚分到田地的农民晚上兴奋得连睡觉都睡不好,半夜要起来好几次,出门去看看他新分得的插着小红旗的田。从心坎里高兴出来!”由此可知,“人民民主专政在农村中生根”主要得益

2、于()A共同纲领的颁行B土地改革运动的实施C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D祖国大陆的完全统一3“到1952年,国营经济已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私营工厂只有依附国营经济才能生存。大部分资本家认识到公私合营是大势所趋。”材料叙述的是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A背景B目的C内容D作用4新中国成立后,召开了一系列决定国家大政方针的会议。下列各项中,属于右图所示会议主要成果的是()A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五计划B通过了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决议C制定了首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D作出了工作重心转移的伟大决策5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载:“它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冲破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扩大对外交往的

3、有力武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检验,它不仅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这段材料评述的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求同存异”方针C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D“一国两制”构想61964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向某试验现场发贺电:“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对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这一贸电是为了祝贺()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C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D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顺利升空7自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的二十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辛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这些成就包括()共和

4、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组建战略导弹部队ABCD8大寨原是山西省的一个贫穷小山村。新中国建立后,大寨人民开山凿坡,修造梯田,粮食亩产增长了七倍。1963 年,当地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水灾害,党支部书记陈永贵带领社员自力更生,重建家园。其体现的时代精神是()A开天辟地,敢为人先B英勇顽强,舍生忘死C艰苦奋斗,奋发图强D实事求是,敢闯新路9“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这里的 “翁”是指()A邓稼先B王淦昌C屠呦呦D袁隆平10流行语言是时代发展的一面镜子。20世纪80年代以来,下海、打工、跳槽、经济社会、出国留学等语言迅速流行起来,这反映了我国()A文学艺术创

5、作的繁荣B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C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D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变革11南通在兴办中外合营企业的过程中贯彻稳中求益的方针,力争办一个成一个,到1987年4月,南通已创办合营企业 29家,共引进外资8300多万美元,在全省名列前茅。这主要得益于南通()A建成首个经济特区B成为沿海开放城市C确立市场经济体制D兴办了自由贸易区12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邓小平于1992年视察南方并发表谈话。邓小平“南方谈话”()A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B强调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D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3新中国成立后,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取得的成果,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西藏

6、和平解放 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澳门回归祖国 海峡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ABCD142001年,中国邮政发行了右侧邮票。这折射出当时中国()A实现伟大历史转折B开始建立经济特区C对外开放持续深化D尝试引入外国资本15下表是某同学的复习提纲,据此判断他复习的专题较为合理的是()提纲1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2中共十六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中共十八大科学发展观4中共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A改革后中国的社会变化B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完善C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卷(非选择题)16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

7、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年份1952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农业总产值461510535575610中国统计年鉴(1983)材料二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0年5月31日)(1)据材料一,概括19521956年新中国农业发展的状况。该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有关?(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所述“农村政策放宽”的内涵是什么?“效果很好”有哪些表现?这种现象最早出现于哪一省份?(3)综合上述材料,新中国“三农”问题的发展历程给你哪些重要启示?17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初步设计并践行

8、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请回答:(1)建国初期,新中国采取了许多重大决策以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请各举军事上和经济上的1则举措加以说明。参与过新中国首次普选选民登记工作的法学家许崇德曾回忆:拿到选民证后,农民们特别高兴,因为他们第一次在大红色的选民榜上看到自己的名字,觉得非常光荣。更光荣的是,旧社会的受压迫者第一次拥有了选举权这项重要的政治权利,真正成为了国家的主人。(2)材料所述现象与新中国的哪一项政治制度密切相关?据材料,请指出该政治制度的实质。在全国人民的生产建设热情空前高涨的1954年4月,鞍钢技术革新能手王崇伦等7名全国工业劳动模范向全国总工会发出了“开展技术革新运动”的建议书

9、,促使全国技术革新运动蓬勃兴起。王崇伦创造了万能工具胎,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张明光发明了反围盘,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且可以杜绝职业病和烫伤事故。(3)材料描述的场景出现于哪一场经济建设运动中?谈谈你从材料中感受到的时代风貌。参考答案1B【详解】依据题干“采取上述积极政策,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土地改革是满足国内农民的土地要求,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与朝鲜、世界并无直接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抗美援朝打击了美国的侵略政策和霸权政策,捍卫了中朝两国的安全,有利于亚洲和世界和平,故B符合题意。一五计划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改变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与朝鲜、世界并无直接关

10、系,故C不符合题意。三大改造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革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属于国内的社会主义改造,与朝鲜、世界并无直接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B【详解】根据题干“1951年5月3日”“刚分到田地的农民”和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B项正确;共同纲领在1949年颁行,起临时宪法的作用,排除A项;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在1955年,排除C项;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的完全统一,排除D项。故选B项。3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三大改造是1953年开始,1952年我国对资本主义工

11、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还未开始,首先排除CD选项;题干的“国营经济已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私营工厂只有依附国营经济才能生存。大部分资本家认识到公私合营是大势所趋。”叙述的是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背景,强调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条件已经成熟,故A符合题意;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故B不符合题意。故选A。4C【详解】依据题干图示中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可知,反映的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结合所学可知,这次会议的主要成果是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C项正确;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

12、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材料中会议是1954年召开的,排除A项;社会主义改造是从1953年开始的,材料中会议是1954年召开的,排除B项;作出了工作重心转移的伟大决策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排除D项。故选C项。5A【详解】根据“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反映了我国的对外政策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结合课本所学,我国向来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应邀访问了印度和缅甸,并分别同两国总理发表声明,共同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

13、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A项符合题意;BC两项也是我国的外交方针和政策,但与题干无关,不合题意;“一国两制”构想是为了解题祖国统一的问题,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点睛】题干中“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是提示信息,可知所述对象提出与外交活动有关;由“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检验”可知,这一外交政策提出于新中国建立初期,结合“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这一意义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6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

14、可知,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对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故A符合题意;1966年10月27日,中国首次发射导弹核武器试验获得成功。故B不符合题意;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故C不符合题意;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顺利升空是在1970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7D【详解】根据材料中“自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的二十年里”可知,这二十年指1956-1976年。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是在1954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在1957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

15、位在1971年;组建战略导弹部队在1966年。所以符合题意,故选D。8C【详解】根据材料“新中国建立后,大寨人民开山凿坡,修造梯田,粮食亩产增长了七倍。1963 年,当地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水灾害,党支部书记陈永贵带领社员自力更生,重建家园”和所学可知,大寨在艰苦条件下努力奋斗,自力更生,不怕困难,积极向上,体现了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时代精神,C项正确;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红船精神之一,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抗美援朝精神,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9D【详解】根据题干“喜看稻菽千重浪,

16、要数风流是此翁”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73年,袁隆平研制成功籼型杂交水稻,大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因此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D项符合题意;邓稼先是“两弹元勋”,A项不符合题意;王淦昌是863计划的提出者,B项不符合题意;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10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的就业制度和就业观念发生了变化,“下海、打工、跳槽”都是“铁饭碗”被打破,就业制度和就业观念发生了变化的表现。由此可见,题干现象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变革。故D符合题意;文学艺术创作的繁荣和题干的“下海、打工、跳槽、经济

17、社会、出国留学等语言迅速流行”无直接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流行语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11B【详解】根据材料“南通在兴办中外合营企业的过程中贯彻稳中求益的方针,力争办一个成一个,到1987年4月,南通已创办合营企业 29家,共引进外资8300多万美元,在全省名列前茅”和所学可知,南通兴办中外合营企业和引进外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主要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1984年,南通成为沿海开放城市,B项正确;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是深圳,排除A项;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是1992年,与材料时间“到1987年4月”不符,排除C项;2013年9月27日,国务院批复成立中国(

18、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12D【详解】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多次发表谈话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等。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故选D。13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藏和平解放发生在1951年;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1997年;澳门回归祖国在1999年;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因此正确排序。A正确;BCD与事实不符。BCD错误。综上故选A。14C【详解】根据题干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对外开放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19、。2001年12月,在经过长达15年艰难曲折的谈判历程后,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这说明我国的对外开放,已由前期的侧重引进来,开始侧重于走出去,这反映了对外开放持续深化,C项正确;实现伟大历史转折的是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排除A项;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这与加入世贸组织无关,排除B项;对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也就是说,建立经济特区的目的之一是引入外国资本,排除D项。故选C项。15D【详

20、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D项正确;改革后中国的社会变化,与题干内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符,排除A项;民主法治,在题干内容中没有体现,题干内容体现的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排除

21、B项;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分,与题干内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16(1)状况:农业总产量连年上升。运动:农业合作化运动。(2)内涵: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表现: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省份:安徽。(3)启示:农业政策要从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经济规律;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等。(言之有理即可)【详解】(1)状况:根据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总产值统计表”可知,1952-19

22、56年我国农业总产值数量呈现连续增长,农业总产量连年上升。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开始实行改革,安徽凤阳小岗村率先实行以“包产到户”为特点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从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

23、,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省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率先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启示: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可从维护农民利益、从国情出发、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等角度作答,示例:农业政策要从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经济规律;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17(1)军事:抗美援朝;经济:土地改革(或稳定物价、恢复发展国民经济)。(2)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质: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学生如答“人民成为国家主人”亦可)。(3)经济建设运动:一五计划(工业化建设)。时代风貌:工人阶级具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

24、中国工人充满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社会主义建设呈现出火热局面。(任意2点)【详解】(1)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5、可知建国初期,新中国采取了许多重大决策以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军事上是抗美援朝;经济上是土地改革。(2)制度:根据材料“拿到选民证后,农民们特别高兴,因为他们第一次在大红色的选民榜上看到自己的名字,觉得非常光荣。更光荣的是,旧社会的受压迫者第一次拥有了选举权这项重要的政治权利,真正成为了国家的主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可知材料与新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密切相关。实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可知该政治制度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3)经济建设运动:根据材料“在全国人民的生产建设热情空前高涨的1954年4月,鞍钢技术革新能手王崇伦等7名全国工业劳动模范向全国总工会发出了开展技术革新运动的建议书,促使全国技术革新运动蓬勃兴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可知材料描述的场景出现于“一五计划”中。时代风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材料中我们感受到,工人阶级具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中国工人充满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社会主义建设呈现出火热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