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0 ,大小:7.46MB ,
资源ID:257763      下载积分:12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25776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第13-17章一课一练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为本站会员(清****年)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第13-17章一课一练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1、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第13-17章一课一练同步练习题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 分子热运动新旧衔接1. 常见的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是_、_、_;放热的是_、_、_。在固态和液态之间变化的是_、_;在液体和气态之间变化的是_、_;在固态和气态之间变化的是_、_。2.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梅花。诗人能远远感知是梅不是雪,是因为有淡雅的清香飘过来,“暗香来”说明_。3. 趣味小实验(1)如图所示是腌菜,腌菜跟炒菜相比,你觉得_更容易变咸,理由是_。(2)思考:如果把玻璃打碎,碎片还是玻璃。经过多次分割,甚至碾成粉末,颗粒越分越小,在保持玻璃的性质下,如果继续不断地分下去,有没有一个限

2、度呢?答: _。预学新知1. 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_、_构成的。2. 不同物质在_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3.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_,由于分子的运动跟_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_,分子运动越_。4. 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_和_。课堂任务1物质的构成知识归纳1. 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_、_构成的。2. 若把分子看成球形,人们通常以_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常见物质只由分子构成B. 将一铜块锉成极细的铜粉,这铜粉就是铜分子C. 分子非常小,分子直径以1010 m为单位来量度D. 扫地时扬起的灰尘就是一个个分子变式1当PM2

3、.5超过300时,空气质量就属于严重污染。PM2.5指尘埃物直径小于或等于2.5 m,合_nm,空气中的尘埃物_(填“是”或“不是”)分子。课堂任务2分子热运动1.物质的扩散实验气体扩散实验液体扩散实验现象无色的空气与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的硫酸铜溶液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铅块和金块叠放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五年后将它们切开,发现它们互相渗入约1 mm深上述实验表明:不同物质在互相_时彼此进入_的现象,叫做扩散。_态、_态、_态的物质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_,还可以说明分子间有_。2. 演示实验: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如图所示,

4、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用滴管分别往两个烧杯里注入一滴墨水,不要搅动杯子中的水。(温馨提示:用等量的冷水和热水,墨水只滴一滴即可)观察到的现象:墨水在_(填“热”或“冷”)水中扩散得更快。实验结论:温度越_(填“高”或“低”),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小华在家学做菜,厨房里菜香四溢,这个现象说明分子在_。变式2已知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用“”表示空气分子,用“”表示二氧化氮气体分子,如图所示,移去玻璃板后放置足够长的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应该如图_所示。该实验现象说明了分子在_。变式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 炒菜时加盐,使菜有了咸味B. 少量

5、工业废水污染了整个水库C. 校园里黄桷兰花盛开,清香宜人 D. 打扫教室地面时,在阳光下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技巧点拨:扩散是宏观现象,分子运动是微观本质,通过扩散现象来间接反映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运用了转换法的思想。灰尘、沙尘、粉尘等的飞舞现象很像扩散,但不是扩散,是机械运动,因为肉眼可见的微小颗粒不是分子。课堂任务3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的作用力演示实验1:如图甲所示实验(教材实验),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柱相互紧压后,它们会结合起来,下面挂上一个重物后也不能将两个铅柱拉开。实验表明:分子间存在_(填“引”或“斥”)力。演示实验2:如图乙所示,封闭在注射器筒内的空气刚开始很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

6、_,压缩到一定程度就很难再压缩,这说明分子间有_(填“引”或“斥”)力。2. 物质的宏观特性和微观特性阅读教材P5的内容,同时分析下图,归纳气态、液态、固态物质的宏观特性和微观特性。知识归纳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很_,分子间的作用力几乎为零,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容易被压缩;通常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_,比固体的大,因此,液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_,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较难被压缩;固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最小,因此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最_,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不具有流动性,难被压缩。(均填“大”或“小”)夏季来临,瓶装水迎来销售旺季,大量废弃的塑料瓶污染环境。三位英国大学生用

7、海藻提取物制成可食用薄膜,将水封装在薄膜中做成“水球”Ooho,如图所示,可直接吞服解渴。图中薄膜没有破裂是因为()A. 薄膜的分子间有引力B. 薄膜的分子间有斥力C. 薄膜的分子静止不动D. 薄膜的分子间没有间隙第2节 内能新旧衔接1. 如图,运动的足球具有_能,弹簧由于被拉伸,从而具有了_能。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同时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那么分子_(填“具有”或“不具有”)动能和势能。2. 寒冷的冬天进行户外活动时,为了解决冻手的问题,小雪采用向手掌“哈气”的方法来给手取暖,小雨则利用两只手互搓的方法给手取暖。小雪和小雨分别是采用_和_方式来增加手的内能的。预学新知1. 构成物体的所

8、有分子,其热运动的_能与_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2. 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一切物体都具有_能。3.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_和_。4.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_。单位是_。素养目标1.会用类比的方法建立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2. (重点)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知道热量的概念及单位。3. (重点)知道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事例。课堂任务1内能(阅读教材P7P8)1.类比思维宏观微观运动的足球具有动能运动的分子具有_能被拉伸或被压缩的弹簧具有势能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类似弹簧被拉伸和被压缩时的相互作用力,所以分

9、子具有_能2.概念: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_与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3. 阅读教材:教材图13.23,铁水很热,冰块很冷,但它们都具有_。释疑:温度再低,分子也在做热运动,停不下来,根本停不下来,因此再冷的物体也具有内能。4. 温度与内能的关系:物体的温度越高,其所含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越_,分子的_就越大,则这个物体的内能也就_。5. 质量与内能的关系:质量越大,组成物体的分子数量越多,内能越_。教材第十三章章首图片变式如图所示,炽热的岩浆从覆盖着皑皑白雪的火山上喷涌而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白雪温度低,内能小B. 岩浆温度高,内能大C. 白雪温度低,

10、分子热运动停止D. 岩浆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剧烈变式10 的物体_(填“有”或“没有”)内能,具有内能的物体_(填“一定”或“不一定”)具有机械能。课堂任务2物体内能的改变1.学生实验给你一段铁丝,你能有几种方法让它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下面是同学们总结的一些方法:2. 热传递提出问题 用手捂铁丝,这一过程中,铁丝和手的内能和温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交流讨论 上述过程中发生了热传递。铁丝吸收热量,内能_,温度_;手放出热量,内能_,温度_。归纳总结 热传递(1)条件:两物体或同一物体的两部分间存在_差。(2)方向:由_向_传递。(3)结果:原高温物体内能_;原低温物体内能_。(4)实质:内能的_。特

11、别说明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_。热量的描述只能用“吸收”或“放出”,不能用“含有”。生活中有时需要加强热传递,有时又需要阻碍热传递。关于热传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冬天穿羽绒服是加强热传递B. 煮好的鸡蛋直接放入冷水中是加强热传递C. 内能相等的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D.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变式2如果把一杯温度为20 的水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水的温度将降低,这杯水的内能将_(填“减小”或“增大”),这是通过_的方法改变了它的内能。3. 做功演示实验1演示实验2图示操作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烧瓶内装有

12、少量的水,水的上方有水蒸气,塞紧瓶塞,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现象_解释知识归纳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技巧点拨教材P10T4变式如图所示,把图钉按在铅笔的一端,手握铅笔使图钉钉帽在粗糙的硬纸板上来回摩擦,然后用手轻触钉帽,感觉钉帽的温度明显升高了,甚至发烫。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钉帽的温度升高,内能不变B. 用手感觉快速摩擦后的图钉温度时,温度从图钉传递到手C. 摩擦后,构成钉帽的分子的热运动更剧烈D. 此实验中改变图钉钉帽内能的方式是热传递变式32023营口中考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B.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 气体膨胀对

13、外做功,自身内能会减少D. 热传递过程中,温度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第三节 比热容第1课时比热容新旧衔接1. 现象1:将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两壶水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加热到 50 和100 ,温度上升较高的那壶水需加热的时间长。(加热时间的长短可以反映_的多少)猜想:物体吸收的热量可能与物体_有关。2. 现象2:将初温相同、质量不同的两壶水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加热至沸腾,则质量较大的那壶水需加热的时间较长。猜想:物体吸收的热量可能与物体的_有关。3. 现象3:夏季,在阳光下暴晒相同时间的沙子和海水,沙子上升的温度较高。猜想:物体吸收热量升高温度的多少可能与物质的_有关。预学新知1. 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

14、油,当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_(填“相同”或“不同”)。2. 为了表示不同物质在吸热能力上的差别,物理学里引入了_这个物理量。3.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_,它用符号_表示,它的单位是_,符号是_。4.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 所放出的热量,与它温度升高1 所吸收的热量_,数值上也等于它的_。5.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_。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当吸收或放出同样的热量时,比热容较大的物质温度变化较_。素养目标1.(重点)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2. (难点)通过比热容实验,体会控制变量法的作用,了

15、解转换法思想的应用。3. 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感受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课堂任务1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 1.实验目的: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2.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质量、升高的温度、物质的种类有关,所以进行实验探究时应该控制其中两个量不变,改变另一个量。转换法:因为热量无法直接测量,且加热时间越长,加热装置放出的热量越多,所以我们可以用_来比较物质吸收的热量的多少。3. 实验器材及装置: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2个(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_)、玻璃杯2个、温度计2支,天平,停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4. 实验过程方案1:取等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加热相同的时间

16、,比较温度的变化。方案2:取等质量的水和食用油,使其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的时间。 注意:两种方案在实验效果上是一致的。5. 实验结论结论1: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相同的_),水的温度升高_,吸热能力_。结论2: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温度,水的加热时间_,表明水吸收的热量_,吸热能力_。6. 归纳总结: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_;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_。这说明:不同种类的物质吸热本领一般_。(均填“相同”或“不同”)7. 交流讨论(1)测量物质的选取:应选取_、_相同的不同物质。(2)选择相同的热源、保证加热时间相同

17、的目的:让两种物质吸收的热量_(填“相等”或“不相等”)。(3)进行该实验常用的装置还有一种,如图所示,与实验中的装置对比,_(填“实验中的”或“此”)装置更好一些,理由: _。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如图所示)做了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物质质量/g初始温度/加热时间/min最后温度/水6020645食用油6020668(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_(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_(填“高”或“低”)。(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_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填“大于”“小于”或“

18、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3)实验表明,_(填“水”或“食用油”)的吸热能力更强。(4)实验中是根据_来反映物质吸收热量多少的。(5)该实验所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_法和_法。课堂任务2比热容1.比热容(1)物理意义:用来比较物质_的物理量。(2)定义及符号: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它的_和升高(或降低)的_乘积之比。符号:_。(3)定义式:比热容,数学表达式:_。(4)单位:_,符号是_。(5)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 )。表示的物理意义: _。2. 阅读教材P12的“小资料”可得出如下信息:(1)资料表中,_的比热容最大,不同物质的比热容

19、一般_,所以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2)水与冰的比热容_,所以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有关。比热容还与物质的_有关。(3)水银的比热容比铝、铜的小,所以液体的比热容_(填“一定”或“不一定”)比固体的大。3. 水的比热容比较大的应用(1)水吸收、放出的热量较多的应用:在质量和升高温度相同时,水吸收的热量_,故用水作冷却剂效果更好;在质量和降低的温度相同时,水放出的热量_,故用热水取暖效果更好。(均填“多”或“少”)(2)水的温度变化相对较慢的应用:在质量和吸收(或放出)热量相同时,水的温度变化量_(填“大”或“小”),故用水来调节气温。2023石家庄新华区校级月考下列说法中,不能利用水的

20、“比热容大”的性质解释的是()A. 夏天往地上洒水能降温B. 人工湖能调节气温C. 汽车发动机用水降温 D. 阳光下沙滩升温比海水快第2课时热量的计算新旧衔接1. 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 ),物理意义是_。2. 1 kg水,温度升高1 ,吸收热量_J。2 kg水,温度升高1 ,吸收热量_J。2 kg水,温度升高2 ,吸收热量_J。预学新知1. 物体吸收热量的计算公式:_。2. 物体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_。素养目标课堂任务热量的计算用t0表示物体原来的初温度,t表示物体的末温度,根据比热容的定义式c可得:(1)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为Q吸cmtcm (_)。(2)物体温度降低时

21、,所放出的热量为Q放cmtcm (_) 。把2 kg、初温为20 的水加热到70 ,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求水吸收的热量。变式1质量为500 g的某液体放出了3104 J的热量后,温度下降了30 ,求该液体的比热容。变式2寒冬为了取暖,每天需要给房间供热4.2107 J,散热器中传递热的介质选用水,是因为水的_比较大;若流进房间散热器的水温是60 ,流出的水温是50 ,则每天需要_kg的水流经散热器。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1节 热机新旧衔接1.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是_和_。2. 如图所示,水蒸气将暖水壶壶盖顶开,该过程是内能_的过程,此

22、时,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壶盖的_能。3. 内能是生活中最常见的能量,通常我们获取内能的方式是燃料_。预学新知1. 热机:利用_做功的机械。2. 热机的种类:蒸汽机、_、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等。3. 内燃机:指燃料直接在发动机_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4. 汽油机和柴油机是由_、_、_、排气四个冲程的不断循环来保证连续工作的。5. 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循环中,压缩冲程将_能转化为_能;做功冲程将_能转化为_能。素养目标 1.(重点)知道热机的概念,初步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体会内能的利用对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2. (重点)了解汽油机的构造和工作过程。3. 了解柴油机的构造和工作过程。课堂任务1热机1.实验

23、探究:利用内能可以做功如图甲所示,在一个试管中装一些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然后对试管加热使水沸腾,水沸腾后的现象如图乙所示,观察现象,分析实验中的能量是怎样转化的。(1)观察到的现象有:_;试管口附近出现_。(2)分析归纳酒精燃烧放出热量,酒精的_能转化为水的_能。水吸热沸腾,产生大量水蒸气,气体膨胀对橡胶塞做功,气体的_能转化为橡胶塞的_能。结论:利用内能可以_。2.热机(1)定义:各种利用_能做功的机械。(2)工作原理:热机利用内能做功,将内能转化为_能。(3)种类:蒸汽机、_、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等。(4)常见热机内燃机定义:燃料直接在发动机_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分类:_机和_机。目前我

24、国已将发动机研发列为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之一。下列我国“陆、海、空、天”装备中动力机械不属于热机的是()A. 电动汽车的永磁同步电动机B. 052D型导弹驱逐舰的燃气汽轮机C. 歼20战机的涡扇15煤油发动机 D. 长征五号火箭的液氢液氧发动机变式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热机是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B. 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汽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叫做内燃机C. 蒸汽机属于内燃机D. 内燃机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两大类易错提醒 热机的种类很多,有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等。注意:电动机不是内燃机。课堂任务2汽油机1. 结构: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剖面图,四冲程汽油机的构造有:_、活塞、曲轴

25、、连杆、进气门、排气门、火花塞等。2. 工作过程(1)冲程:汽油机在工作时,活塞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_。(2)四个冲程:_、_、_、_。多数汽油机是由这四个冲程的不断循环来保证连续工作的。(3)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分析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续表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_运动,吸入_。此过程中,曲轴转半圈,无能量转化。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_运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压强_,温度_。此过程中,曲轴转半圈,_能转化为_能。压缩冲程末尾,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活塞向_运动,带动曲轴转动,对外做功。此过程中,曲

26、轴转半圈,_能转化为_能。进气门保持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_运动,把废气排出汽缸。此过程中,曲轴转半圈,无能量转化。(4)四冲程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的情况总结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完成的,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往复运动_次,曲轴转动_周,对外做功_次。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冲程是()A. 吸气冲程B. 压缩冲程C. 做功冲程D. 排气冲程变式2如图是内燃机工作循环中的一个冲程,它是()A. 压缩冲程,将化学能转化成内能B. 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C. 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D. 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变式3四冲程汽油机工

27、作时,活塞向上运动,并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运转的冲程是_冲程和_冲程。课堂任务3柴油机1.构造:汽缸顶部有_。(其他部分与汽油机相似)2. 工作过程(1)吸气冲程:空气从进气门进入汽缸。(2)压缩冲程:空气压强更大,温度更高,_能转化为_能。(3)做功冲程:从喷油嘴喷出的雾状柴油遇到热空气燃烧起来,燃烧产生的_能转化为_能。(4)排气冲程:废气从排气门排出。汽油机和柴油机相比较,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柴油机吸入汽缸的是空气,汽油机吸入汽缸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B. 在压缩冲程中它们的压缩程度是一样的C. 柴油机里推动活塞做功的燃气的压强比汽油机里的高D. 在压缩冲程中,柴油机汽缸的温度比

28、汽油机的高第2节 热机的效率新旧衔接第3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新旧衔接1. 填一填:下列物体具有什么形式的能量。2. 做一做:双手互搓,手会发热,此过程中_能转化为_能。将太阳能电池连在小电扇上,并使太阳能面板对着阳光,风扇会转动,此过程中先是太阳能转化为_能,然后是_能转化为风扇的_能。3. 思考:荡秋千时,停止用力,秋千会越摆越低,原因是什么?答:_。秋千在摆动过程中主要的能量转化:_。预学新知能量既不会凭空_,也不会凭空_,它只会从一种形式_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_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_,这就是_定律。素养目标1.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多种形式。2. (重点)知道

29、能量的转移和转化,能解释一些常见现象中的能量转化过程。3. (重点)知道能量守恒定律;有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课堂任务1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1. 能量的形式: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形式的能量,如_、内能、_、光能、化学能等。2. 如图,在一定条件下,这些不同形式的能_(填“可以”或“不可以”)相互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摩擦生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 热量从高温处传递到低温处,是内能的转化C. 能量只能转化不能转移D. 能量转化时,只能一对一转化,不能一对多转化变式1探讨在一定条件下,下列情形中能量的转化情况:(1)手机充电:_能转化为_能。(2)弯折铁丝:_能转化为_能。(

30、3)燃料燃烧:_能转化为_能。(4)发电机发电:_能转化为_能。(5)植物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_能转化为_能。技巧点拨能量转化和转移的区分:(1)能量的转化:能量性质变化;(2)能量的转移:能量性质不变。课堂任务2能量守恒定律1.观察与思考(1)拿一个弹力小球由手中释放,小球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2)小球从高处下落,_能转化为_能。小球接触地面发生形变,_能转化为_能。小球恢复原状,_能转化为_能。小球上升,_能转化为_能。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空气的阻力,一部分_能转化为_能。2. 大量事实表明,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

31、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_,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3. 任何一部机器,只能使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而不能无中生有地制造能量。因此,_(填“可能”或“不可能”)造出永动机。汽车在刹车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地面和轮胎的内能,这些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总量_(填“不断减少”“保持不变”或“不断增加”)。变式2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以下情形可能发生的是()A. 出膛的子弹射穿木板,以更快的速度继续前进 B. 用天然气烧水,水沸腾后,停止加热,水永远不会停止沸腾 C. 不考虑空气阻力时,小球从光滑的U形槽斜面由静止滚下后,会永不停息地在两侧来回运

32、动D. 孤岛上被人遗忘的一只机械表,默默走了十年1. 如图所示是在燃气灶上做饭的场景,在厨房中我们可以通过燃烧燃气的方法获取_。列举两个你知道的燃料:_。2. 站在烧水的火炉旁边,我们会感觉到热,这是因为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_(填“有”或“没有”)完全被水吸收。3. 思考:为什么燃烧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放出来的热量不一样多?答: _。4. (1)有用功:对我们有用的功,_要做的功。(2)额外功:对我们没有用,但又_的功。(3)总功:_功和_功之和。预学新知1. 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_与其_之比,叫这种燃料的_值。热值是燃料本身的_。热值的单位是_(或焦每立方米),符号是_(或J/m3)。2.

33、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_,叫做热机效率。3. 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重要指标,热机的效率高,在做功同样多的情况下,就消耗更_(填“多”或“少”)的燃料,从而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素养目标1.(难点)从生活中体会不同燃料燃烧释放热量的本领不同,建立热值的概念。2. (重点)能简单计算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3. 能说出热机工作时燃料释放能量的主要流向,知道什么是热机效率。课堂任务1燃料的热值1.燃料(1)种类:在木柴、酒精、煤、煤气、木炭、汽油、氢气、柴油、天然气等这些燃料中,属于固体燃料的是_,属于液体燃料的是_,属于气体燃料的是_。(2)燃烧时的能量转化:燃料的燃烧是一

34、种化学变化,在燃烧过程中,燃料的_能转化为_能。2. 比较不同燃料的放热能力为了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放热能力,某小组组装了如图所示两套规格完全相同的实验装置,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燃料加热前水温/燃料燃尽后水温/煤油2544菜籽油2534(1)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应先调整、固定(图甲中)_(填“A”或“B”)的位置。(2)为了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小明在实验中应控制煤油和菜籽油的_相同、水的初温和_相同。(3)通过比较_可判断燃料放热的多少,这种实验方法叫做_。(4)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质量相同的煤油和菜籽油,_燃烧放出的热量多,即放热能力强。3. 燃料的热值(1)定义及符号:某种燃料_

35、放出的热量与其_之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用符号_表示。(2)单位:固体和液体燃料的热值单位是_,气体燃料的热值单位通常是_。(3)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固体和液体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_,式中m的单位为_,q的单位为_,Q的单位为J。气体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_,式中V的单位为_,q的单位为_,Q的单位为J。下列关于煤的热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2 kg煤的热值大于1 kg煤的热值B. 煤不完全燃烧时,煤的热值变小C. 炉子里烧掉的煤越多,煤的热值越大 D. 通过粉碎使煤块变成煤粉,煤的热值不变变式12023邵阳中考2023年5月30日,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搭载神舟

36、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如图)。火箭使用一种叫做偏二甲肼的液体燃料,是因为该燃料具有较大的()A. 热值B. 比热容C. 密度D. 体积变式2某燃气热水器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若一次使用中消耗掉0.02 m3的天然气,则这些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_J(q天然气3.2107 J/m3)。如果这些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则水的内能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易错提醒1.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它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体积、是否完全燃烧等无关。质量相同的情况下,燃料的热值越大,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2.只有燃料完全燃烧时,计算放出的热量才能用公式Q放qm或Q放qV,不要与物体温度降低时的放热公式Q放cm(t0t)混淆。课堂任务2热机的效率1.定义:用来做_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_,叫做热机的效率。2. 公式:100%或100%注意:因为热机在工作过程中总是有能量损失,所以热机的效率总是_(填“大于”或“小于”)100%。3. 在热机的能量损失中,_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_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热机的广泛使用会污染_。如图所示是某款汽车的能量转化示意图,则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