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重点知识梳理一、易错读音衣裳(shang)笨拙(zhu)参差(cnc)妩媚(w)单薄(b)衣襟(jn)蒙古包(mng)冠冕(gunmin)鸣啭(zhun)摇曳(y)旖旎(yn)路转(zhun)溪桥忽见(xin)忽吹散(sn)二、易写错的字乐趣回味惊叹柔美线条绿毯拘束礼貌马蹄彩虹衣裳洒脱陈列微笑会心感人举杯稍微宅院幽雅伏案浑浊笨拙参差单薄文思梦想迷蒙花蕾眼帘愁怨顺心点缀模糊恍然平淡道德喜鹊鸣蝉衣襟豆腐窥见目的地热乎乎三、近义词明朗明亮愉快欢快团结一联合笨拙愚笨羞涩害羞疾驰飞驰领悟领会舒服一舒适单薄一薄弱拘束拘谨静寂沉寂亲热亲昵茂盛繁茂朦胧模糊潇洒洒脱平淡平常苍穹天空顺心称心
2、馥郁浓郁格外一分外摇曳一摆动凝视注视开放绽开硕大无朋一巨大无比孤芳自赏一自命不凡四、反义词清一浊卷一舒平淡一新奇苍穹一大地仰望一俯视断断续续连续不断明朗阴暗愉快伤心热闹冷清团结一分裂拘束一自然硕大无朋小巧玲珑疾驰缓行静寂喧闹潇洒拘束茂盛枯萎朦胧清晰孤芳自赏自惭形秽丰年荒年舒服一难受羞涩一大方笨拙灵巧五、词语积累表示冷热的ABB式词语:暖烘烘、热乎乎、冷冰冰、凉飕飕、热腾腾描写草原的词语:一碧千里、一马平川、一望无际、芳草如茵、广袤无垠AABB式词语:断断续续、蹦蹦跳跳、隐隐约约、轰轰烈烈、勤勤恳恳、恍恍惚惚表示“大”的词语:庞大无比、硕大无朋、庞然大物表示内心向往的词语:心驰神往、心向往之、令
3、人神往、梦寐以求、朝思暮想课内重点句子解读第1课草原作者: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中国现代作家、语言大师,1951年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创作了小说猫城记小坡的生日四世同堂骆驼祥子,剧本龙须沟茶馆等多部作品。一、句子鉴赏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比喻】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把草原比作绿毯,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草原的美景。2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拟人】“回味”赋予骏马和大牛人的情态,从侧面表现草原的美
4、丽,表达作者对草原的喜爱。3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比喻】把河比作明如玻璃的带子,生动形象地写出河的清澈与弯曲回环的样子。“河”字后面加感叹号,表现作者一行人见到河后的惊喜之情。3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比喻】这句话描绘了蒙古族人民盛装迎接远客的画面。一个“飞”字写出速度之快,表现了草原人民迫不及待迎客的热情。4这时候,鄂温克族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外貌描写】【神态描写】描写鄂温克族姑娘们的特点。“戴着尖尖的帽子”写出她们的服装特色,“羞涩”表现她们的可爱。5是啊!蒙汉情
5、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中心句】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直接抒情,点明中心,即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亲如一家。从迎客、相见、联欢到话别,处处体现“蒙汉情深”;千里草原,举目皆是诗情画意,让人流连忘返。二、问题探究1【读文联想】读第一段,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请用几句话描绘一下。我仿佛看到高不可及的蓝天上飘浮着一朵朵纯洁无瑕的白云,那连绵起伏的小丘上,有移动的羊群和静立的骏马、大牛。环视四周,绿草一尘不染。啊,这景色真美!这一碧千里的草原既广阔无垠,又处处充满生机。2【读文联想】请发挥想象:主客双方会说些什么?第4段主人端起酒杯,笑着说:“欢迎远方的客人来到草原做客!我们这里有美味的草原食物,快来
6、品尝吧!”客人端起酒杯回敬道:“草原的风景真美!草原的奶茶真香!草原的人真热情!我们和草原人民一家亲!”三、内容主旨这篇散文记叙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表现了两族人民团结友好的深情厚谊。第2课丁香结作者:宗璞,原名冯钟璞,女,1928年出生,当代作家,常用笔名宗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有著作:三生石我是谁。2018年,其作品北归记,获得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一、句子鉴赏1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这句话从视觉角度写丁香花
7、。月光下,丁香的白更富光彩,丁香的紫更加柔和,给人以美感。2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引用】前句引用李商隐的代赠,后句引用李璟的摊破浣溪沙,这两句用丁香结指人愁心不解。这里用古人寄托在丁香上的愁思,丰富了丁香的内涵,为下文写作者寄托在丁香上的情思做铺垫。3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比喻】把着了水滴的丁香比作印象派的画,形象地写出细雨迷蒙中丁香形态模糊,色彩朦胧的美。“渗”字突出了丁香花紫色与莹白交融的情景,富有画面感。4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比喻】把小小的花苞比作盘花扣,形象生动地写出花苞的形状。5每
8、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借物说理】丁香结代表生活中不顺心的事,丁香年年花开花谢,正如人一辈子不可能事事如意。作者借物说理,巧妙写出丁香与人生的共同之处。6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反问】【点睛之笔】以反问句结尾,升华文章主题。作者一反古人寄托在丁香结上的愁苦、烦闷,而以豁达的胸襟为我们展现丁香结的寓意,表现作者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二、问题探究1品读词句“探”“窥”有何表达效果?“星星般的小花”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具体赏析。“探”“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丁香花人的情态,写出丁香花动人的姿态。“星星般的小花
9、”运用比喻手法,把丁香花比作星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丁香花的小巧和繁多。2品读词句“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中的“积雪”指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积雪”指白色的丁香花。从“春来”“香气直透毫端”可看出这不是真正的积雪,而是指白色丁香花。这样写既抓住丁香花颜色洁白的特点,又避免称呼的重复,能增强文章的吸引力。3归纳信息第1一3段中,作者分别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花?作者从形状、颜色、气味三方面写丁香花。4问题探究雨中的丁香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为什么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格外妩媚。因为雨中的丁香朦胧绰约,颜色交融柔和,犹如色彩朦胧、形
10、态模糊的画作。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十分动人,所以作者赞同古人常将丁香和微雨联系在一起的写法。5归纳信息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哪四幅丁香花图?城里街旁的丁香花图;城外校园里的丁香花图;斗室外的三棵白丁香花图;细雨迷蒙中的丁香花图。6问题探究为什么古人由丁香花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丁香结的寓意是什么?因为丁香花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丁香结的寓意是生活中化解不开的烦恼、愁怨。7个性感悟读完课文,说说你是如何看待人生中的挫折的。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人生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解不完的结,我们的人生才充满乐趣。点拨 读最后三句话,理解其含义,再联
11、系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或挫折去谈。三、内容主旨作者目睹丁香花开得格外茂盛,联想到象征愁怨的“丁香结”,发出“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的感叹,表达了自己豁达的人生态度。第3课古诗词三首一、宿建德江1诗人简介孟浩然(689一740)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2诗词鉴赏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移:划动,移动。泊:停船靠岸。渚(zh):水中间的小块陆地。客:指诗人自己。
12、旷:空阔远大。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亲近人。【1】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这两句写诗人停船宿于建德江时的情景。“烟渚”是地点,“日暮”点明时间,为下文写景做铺垫。“愁”是诗眼,点出全诗的感情基调。“客愁新”既写出诗人的思乡之愁和羁旅之苦,又暗示诗人求取功名失败的失意。【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运用对偶手法,描写诗人停宿江边见到的景色,表达诗人内心的愁思与孤独。“旷”与“低”相互对照,营造一种萧瑟低沉的氛围;“江清”与“月近”相互映衬,表面是说月与人离得近,给人以慰藉,其实这是错觉,反而衬托了诗人夜宿建德江的孤寂心情。3问题探究(1)想象画面读诗歌,
13、你想象到怎样的画面?请说一说。傍晚,诗人把船停泊在雾气笼罩的沙洲边上,望着远方,愁思涌上心头。原野辽阔,天似穹庐,远处的天空显得比树还低。江水清澈,明月似乎就在人的身边。点拨 先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再想象画面。(2)感悟诗情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旅居在外的孤独愁苦之情和对家乡的无限思念。4内容主旨这首诗描写傍晚时分诗人在江中小洲看到的景色,表达了诗人旅居在外的孤独愁苦之情和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1诗人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在诗、词、散文等方面取得了
14、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泛,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传世。【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辙、苏轼、欧阳修、曾巩、王安石】2诗词鉴赏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醉书:酒醉时写下的作品。、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遮:遮盖,遮挡。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跳珠:跳动的水珠。卷地风来:指狂风席地卷来。忽:突然。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1】
15、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比喻】【对偶】第一句写下雨前的景象,第二句写下雨时的景象。“黑云”与“白雨”相互映衬,使画面色彩鲜明。把密布的乌云比作打翻的墨水,形象地写出乌云的浓;把密集的雨点比作跳动的珍珠,再加一个“乱”字,表现了雨的大、猛、急。【2】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动静结合】这两句写大风吹散乌云、天气转晴的景象。前句是动景,后句是静景,动静结合,构思巧妙而又不着痕迹,鲜活生动地写出西湖盛夏时节暴雨骤来骤去的奇丽景色。“忽”字突出风来得快,“水如天”写出湖的开阔明净。3问题探究(1)【提取信息】这首诗的标题交代了哪些内容?“六月二十七日”点明写作时间,同时告诉我们这首诗
16、描写的是夏景;“望湖楼”点明写作地点;“醉书”点明写作背景。点拨理解标题的意思即可答出。(2)【把握诗意】诗人笔下这场雨的特点是什么?诗人笔下这场雨的特点是大、猛、急。(3)【想象画面请你描写西湖雨后变晴、风起云散的景象。突然,狂风席卷大地,湖面上顿时雨散云飞。凭栏而望,只见湖面水天映照,碧波如镜。4内容主旨这首诗描写盛夏时节西湖天气从阴到雨又到晴的变化过程,展现了西湖的奇丽美景,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1诗人简介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恢
17、复中原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其词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沉雄豪迈之中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2诗词鉴赏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西江月: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词题。黄沙:黄沙岭,在今江西上饶的西面。别枝:横斜突兀的树枝。七八个:概数词,不是确指,说明星星寥寥无几。两三点:概数词,说明雨量不大。旧时:往日。茅店:用茅草盖的小客舍。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见:同“现”。【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
18、声一片。】【衬托】【以动衬静】上片写晴。词人选取明月、喜鹊、鸣蝉等乡间常见的景物,然后巧妙组合,分别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写夏夜的乡村风光。“鸣蝉”以动衬静,突出乡村的幽静,为下片写雨埋下伏笔。【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下片写雨。前两句写夏夜雨景,与上片的幽静相照应,极具乡土气息。后两句写词人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忘记茅店的位置,“路转”“忽见”写出词人突然见到茅店时的惊喜。3问题探究(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到了雨,请说说它们的不同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的雨大而急,烘托出诗人观雨时的喜悦之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雨小而轻,
19、体现出词人闲居乡村时内心的宁静、喜悦。(2)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月夜,天气突变,词人想找过去熟悉的茅店避雨,此刻为何找不到了?后来,拐个弯,茅店突然出现,词人又是怎样的心情?词人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而忘记周围的环境,又在匆忙避雨中,所以不记得茅店的位置。转过溪边石桥,茅店突然出现在眼前,词人的内心转为惊喜。4内容主旨这首词勾画了一幅江南乡村的盛夏月夜图,抒发了词人眼见丰收在望的喜悦和热爱乡村生活的情感。第4课花之歌花之歌这篇课文作者:纪伯伦,黎巴嫩著名作家、诗人。全文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花比作坠落绿茵的星星、婚礼的冠冕、亲友交往的礼品、赠予死者的祭献作者借花自喻,表现了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
20、度,敢于追求光明,乐于奉献自己的精神。一、 句子鉴赏1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比喻。把花儿比作“大自然的话语”,“说出来”是指花儿开放,“收回去”是指花儿凋谢,“又说一遍”是指第二年花儿再次开谢的过程。2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比喻。把花儿比作“星星”,“坠落在绿茵中”生动地描绘出草丛中星星点点的花儿竞相开放的场景。3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将“我”说成“诸元素之女”。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一年四季里都有花的影子:冬天“我”是种子,春天“我”发芽开放,夏天“我”进一步生长,秋天“我”枯萎
21、凋谢。4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排比。用一组排比句介绍了花的主要作用礼品、冠冕、最后的祭献。5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拟人、比喻。“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指夜空中的星星,“硕大无朋的独眼”指太阳。“察看”和“凝视”表明“我”的努力已经引起了他人的关注。6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全文的中心句,它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前半句写出了花儿对光明的向往,后半句表明了花儿的人生态度。二、问题探究1【品读词句】课文中的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作者想象的独特?第14段中,作
22、者由花的各个方面想开去,赋予花“大自然的话语”“星星”“诸元素之女”“礼品”“冠冕”“祭献”等形象;第57段中,作者用“欢迎”“送行”“呼吸”“微睡”“醒来”等拟人化的动词,想象花的“行为”。2【问题探究】将文中的“我”改为“花”行不行?为什么?不行。作者其实是借花表达自己追求光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用“我”来描述能使文章显得含蓄而有趣。点拨先把“花”换成“我”,试着读读,在对比中说说感受。3【写作特色】本文采用了大量结构整齐的句式,如1一4段均以“我是”开头,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整齐的句式使文章语言富于节奏感和音韵美,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层次清晰地将作者的想象一一铺陈开来,画面丰富动
23、人。4【延伸拓展】纪伯伦笔下的花向往光明,不卑不亢,永远积极向上。你能用花来比喻你了解的名人吗?示例:梅花凌霜傲雪,象征顽强不屈、坚韧不拔的品质,比如苏武、文天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象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比如岳飞、屈原。三、内容主旨作者以花自喻,运用第一人称,从花的视角描绘四季变更、花开花落的景象,以及花的日常生活和品质追求,塑造了花向往光明、与万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形象,抒发了作者追求光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语文园地一1注意分号的用法。2路牌及人名的拼写(1)路牌上的地名拼写规则:地名拼写全部使用大写字母且不标注声调;“县、市、街、路、湖”等一些通用的名称需要单独写,如“穆家湖”(M
24、UJIA HU);特指某一地名的(即专名),如“顾榭”(GUXIE),要作为词语连写。(2)人名拼写规则:姓和名分写,姓在前,名在后,姓名之间要分写;复姓连写;姓和名的开头字母大写,其余字母一律小写、连写。如张明写作Zhang Ming,张晓明写作Zhang Xiaoming,司马相如写作Sima Xiangru。3日积月累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本单元考点提示1草原常考查第1段的背诵;在朗读中想象草原美景;文中表现“蒙汉情深”的句子;课文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2丁香结常考查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丁香结引发的作者对人生的思考;由事物引发联想的表达方式;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3古诗词三首常考查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背诵;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默写;通过想象,描绘画面;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4花之歌常考查对花的各种形象的理解;课文和“阅读链接”中想象奇特的地方;体会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5语文园地常考查由阅读内容想开去的方法;排比句的表达效果;分号的用法;地名和人名拼音的拼写规则;过故人庄的背诵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