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2 ,大小:60.50KB ,
资源ID:254398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25439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为本站会员(雪****)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1、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的时代,也是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王羲之父子的字,顾恺之和陆探微的画,戴逵和戴颙的雕塑,嵇康的广陵散(琴曲),曹植、阮籍、陶潜、谢灵运、鲍照、谢朓的诗,郦道元、杨衒之的写景文,云岗、龙门壮伟的造像,洛阳和南朝的闳丽的寺院,无不是光芒万丈,前无古人,奠定了后代文学艺术的根基与趋向。这时代以前(汉代)在艺术上过于质朴

2、,在思想上定于一尊,统治于儒教;这时代以后(唐代)在艺术上过于成熟,在思想上又入于儒、佛、道三教的支配。只有这几百年间是精神上的大解放,人格上思想上的大自由。人心里面的美与丑、高贵与残忍、圣洁与恶魔,同样发挥到了极致。这也是中国周秦诸子以后第二度的哲学时代,一些卓超的哲学天才佛教的大师,也是生在这个时代。西洋“文艺复兴”的艺术(建筑、绘画、雕刻)所表现的美是浓郁的、华贵的、壮硕的;魏晋人则倾向简约玄澹,超然绝俗的哲学的美。这晋人的美,是这全时代的最高峰。世说新语一书记述得挺生动,能以简劲的笔墨画出它的精神面貌、若干人物的性格、时代的色彩和空气。文笔的简约玄澹尤能传神。撰述人刘义庆生于晋末,注释

3、者刘孝标也是梁人;当时晋人的流风余韵犹未泯灭,所述的内容,至少在精神的传模方面,离真相不远。要研究中国人的美感和艺术精神的特性,世说新语一书里有不少重要的资料和启示,是不可忽略的。今就个人读书札记粗略举出数点,以供读者参考,详细而有系统的发挥,则有待于将来。(一)魏晋人生活上、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解脱了汉代儒教统治下的礼法束缚,在政治上先已表现于曹操那种超道德观念的用人标准。一般知识分子多半超脱礼法观点直接欣赏人格个性之美,尊重个性价值。桓温问殷浩曰:“卿何如我?”殷答曰:“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这种自我价值的发现和肯定,在西洋是文艺复兴以来的事。而世说新语上第六篇雅量、第七篇识鉴、

4、第八篇赏誉、第九篇品藻、第十篇规箴,都系鉴赏和形容“人格个性之美”的。(二)山水美的发现和晋人的艺术心灵。晋宋人欣赏山水,由实入虚,即实即虚,超入玄境。当时画家宗炳云:“山水质有而趣灵。”诗人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谢灵运的“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以及袁彦伯的“江山辽落,居然有万里之势”。王右军与谢太傅共登冶城,谢悠然远想,有高世之志。晋人风神潇洒,不滞于物,这优美的自由的心灵找到一种最适宜于表现他自己的艺术,这就是书法中的行草。行草艺术纯系一片神机,无法而有法,全在于下笔时点画自如,一点一拂皆有情趣,从头至尾,一气呵成,如天马行空,游行自在。又如庖丁

5、之中肯綮,神行于虚。这种超妙的艺术,只有晋人萧散超脱的心灵,才能心手相应,登峰造极。魏晋书法的特色,是能尽各字的真态。“钟繇每点多异,羲之万字不同”。“晋人结字用理,用理则从心所欲不逾矩”。中国独有的美术书法-这书法也是中国绘画艺术的灵魂-是从晋人的风韵中产生的。魏晋的玄学使晋人得到空前绝后的精神解放,晋人的书法是这自由的精神人格最具体最适当的艺术表现。这抽象的音乐似的艺术才能表达出晋人的空灵的玄学精神和个性主义的自我价值。(三)晋人艺术境界造谐的高,不仅是基于他们的意趣超越,深入玄境,尊重个性,生机活泼,更主要的还是他们的“一往情深”!无论对于自然,对探求哲理,对于友谊,都有可述:王子敬云:

6、“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好一个“秋冬之际,尤难为怀!”庾亮死,何扬州临葬云:“理玉树著土中,使人情何能已已!伤逝中犹具悼惜美之幻灭的意思。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山水虚灵化了,也情致化了。陶渊明、谢灵运这般人的山水诗那样的好,是由于他们对于自然有那一股新鲜发现时身入化境浓酣忘我的趣味。他们随手写来,都成妙谛,境与神会,真气扑人,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也只是新鲜自然而已。然而扩而大之,体而深之,就能构成一种泛神论宇宙观,作为艺术文学的基础。(四)晋人之美,美在神韵。神韵可说是“事外有远致”,不黏滞于物的自由精神(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7、这是一种心灵的美,或哲学的美,这种事外有远致的力量,扩而大之可以使人超然于死生祸福之外,发挥出一种镇定的大无畏的精神来: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绰)王(羲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太傅神情方旺,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同意说,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公徐曰:“如此,将无归?”众人皆承响而因,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美之极,即雄强之极。王羲之书法,人称其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淝水的大捷植根于谢安这美的人格和风度中。谢灵运泛海诗“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可以借来体会谢公此时的境界和胸襟。 (摘编自宗白华论和晋人的美)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

8、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汉末魏晋六朝是文人精神上大解放、人格上思想上的大自由时代,其艺术成就甚至超过汉代和唐代。B.汉魏晋六朝以后的艺术根基和发展方向,基本上是由汉魏晋六朝的各类艺术家奠定和影响的。C.面对桓温的发问,殷浩“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的回答体现的自我肯定是魏晋人人格个性的表现。D.天马行空,游行自在的行草书法是最适宜于表现晋人风神潇洒、不滞于物的自由心灵的艺术。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所表现的美与魏晋人倾向的艺术美进行对比,互为衬托,表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B.文章前三段概括出汉末魏晋六朝的整体风貌,目的是作铺

9、垫,为的是引出后文来论说世说新语表现出来的晋人之美。C.作者宗白华认为,世说新语一书里存在的不少重要的资料和启示,是研究中国人的美感和艺术精神特性的必选资料。 D.文末叙述谢安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一事,作为论据,是为了论证晋人之美是如何体现心灵的美,或哲学的美的论点。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晋宋人欣赏山水,由实入虚,即实即虚,超入玄境”观点的一项是(3分)A.宗炳画所游山水悬于室中,对之云:“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 B.郭景纯有诗句曰“林无静树,川无停流”,读之“辙觉神超形越”。C.王右军既去官,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D.荀中郎登北固望海云:“虽未睹三山,便自使

10、人有凌云意。” 4.请结合材料中宗白华的观点,为世说新语写一则简介。(4分) 5.作为人文科学的典范作品,本文充分体现了人文科学研究“求真、求新”的特点。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手艺周荣池教书先生识得字也不多,但他先教“人口手”这三个字。这点让人印象深刻。他说人活着首先要为了一张嘴,为了这张嘴就要动手。手上的力气和技巧是活下去的依靠,为了生存的手艺也并不那么尊严。并不是村庄不需要尊严,是没有时间去思考那些空洞的东西。那些是城里人以及后来成为城里人的农民后代们自以为是的心思。他们已经非常地疲惫,闭上眼睛的力气都没有了,哪里

11、还会想那些高深的念头。营造的匠人就都是大师傅,嘴上抽着烟,耳朵上还有别着抽不完的,他们的眼神都是颇有骄傲的意味的。他们砌房造屋,这在哪个人家都是浩大的工程,做这样的事情自然也是要大本事的。所以很多人愿意吃很多年“萝卜饭”,一分工钱不要去拜师学艺,就是为了将师傅的这份骄傲学过来学会手艺在村里叫做“把师傅的大腿下下来”。木匠有几种,有做船的长料木匠,有砌屋的高料木匠,有箍桶的圆料木匠,还有做犁耙的犁木匠。村里的木匠是个痢子, 一年四季戴着帽子。痢子是高料木匠,砌房造屋打家具。他戴着帽子,耳朵边央着一支划线的扁平的铅笔,帽檐下的稀疏的毛发可以看见。但是,没有人敢取笑他这一点。他偶尔也会在做活的时候,

12、将落满木屑灰尘的帽子拿下来掸一下,大家即便是看到了也不作声,都知道痢子是护头的。痢子是大师傅,带着徒弟来做工。徒弟吊线的时候,手抖抖索索地从墨斗中抽出线来,偏偏就没有弹好,他手里的尺子一下子就打到手上。别人也不敢阻拦,师傅打徒弟也是顺事,更有人在边上说,木匠打老婆有尺寸呢。这小木匠被打了也不敢作声,主家还要为他解嘲开脱,小木匠干活嘛,本来就是东一句(锯),西一句(锯)。大家都笑了,师傅仍旧板着脸,徒弟也不敢出声,只有默不作声地干活。砌房造屋,木匠既要做屋架板壁,又要打家具物什,是核心的工种。最为神奇的还不是他们做的那些活,而是他们在砌屋上梁时候说的喜话。上梁是大事,要请三朋四友来摆大席喝酒。主

13、家买了喜糖喜烟交给木匠师傅,上梁时候散给邻居亲威,并说那一套喜话来。平时话不多的痢子木匠,说出一大套吉利话来,大家鼓掌称叹:日出东方喜洋洋,手拿金斧亮堂堂,今日今时安金梁,金柱竖在金面上。金榜架在金柱上,金人站在金榜上,两条金龙盘金柱,两只凤凰绕金梁。紫金梁上插金花,富贵荣华发主家。福斧生来喜洋洋,福日福时上福梁,福禄梁上贴福字,福子福孙福满堂。天官赐福平地得,福正福旁福吉祥。木匠肚子里还不止这么一段喜话,说是有好些套说辞,但这又不及一件事情神奇。说是有一人家上梁出了点蹊跷事,量好尺寸的屋梁引上屋顶来,竟然尺寸有点长,大家傻了眼,痢子木匠二话不说抡起斧子朝那屋梁砍去一段,放上屋架刚好够长。这个

14、故事很神奇,很多年都不曾被忘记。瓦匠很辛苦,但四叔偏偏要学瓦匠。他跟着师傅去安徽学,铁了心地要学这门手艺。他从小有兔唇,大概很有些自卑,所以话不多,但是认定的事情就偏偏要做。就像他在安徽做活,看中了当地的一个女孩,两厢情愿,可是女方父母不答应。他狠下心来定要结这门亲事,便回来请了族里人一起去安徽谈,哪知道那老头也很固执,刚看见他们进村就拿了一根大木棍要打,众人劝说才收了手。就这么执拗的人,到底是娶到了那外地的老婆,手艺也学得极好,是远近闻名的一把好瓦刀。手艺好的瓦匠在于能把茅厕和厨房砌好,这是个真正的细活,尤其是“措锅”。 一日三餐离不开大灶,措锅架起来的是三口铁锅,实际上是热腾腾的生活。小锅

15、煮饭,中锅做菜,里锅则很少用,烧水或者人多时才用。锅之间空隙的地方安着的是汤罐,烧饭的时候火带热了水,老根子常说的那句口头禅“汤罐水带热了”,就是这个意思。措锅的讲究一是高度适宜,这样的锅烧起来快,省草。二是细活,贴磁砖以及在过烟的墙上画各种图案,最多的是画年年有余,其实就是一条鱼。烟墙头上还设有供奉灶神的灵位,贴着“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年后个把月便被油烟熏染模糊。措锅也算是大事,要专门热锅,举行仪式,用鲤鱼来祭祀。措锅的瓦匠还要说喜话,四叔的措锅技术好,喜话说的也有意思:新锅烤得亮堂堂,九天仙女下厨房,水缸不脱长江水,仓里不脱万年粮。办酒请来李太白,烧饭请来王母娘,请来灶君保平安

16、,子子孙孙幸福长。后来四叔不做瓦匠了,很多瓦匠也不干了,有了机器之后瓦匠其实也并没有消失,但是成了一个苦活。 一个不再需要太多技术和艺术的行当,让人做得不仅觉得苦,而且确实没有什么滋味。自己做得没有滋味,别人想来也毫无生趣。很多人带着他们的双手消失了,那些手艺也慢慢地失传。曾经就是这些常靠着力气生活的手艺,养活了村庄,给了生存以尊严。尽管他们从来没有多想过关于尊严这个话题,但是我知道我们这些农民的后人明白,在那些粗糙的手掌间,握着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尊严。(节选自村庄的真相,有删改)【注】措锅:砌大灶。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用教书先生先教“人口手”三字的

17、解释,自然引出“为了生存的手艺”,然后叙写了木匠痢子和瓦匠四叔两位“营造的匠人”。B.痢子木匠砌屋上梁时说的喜话,写出了匠人用智慧与乐观把苦难的生活演绎成含泪的微笑,让人惊叹匠人的神奇,感受到精神的力量。C.作者在叙写四叔学艺和娶妻的文字中,用了“偏偏”“狠下心来”“执拗”等字眼,流露出对四叔的欣赏,着力刻画四叔的执着与坚持。D.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当下,文中叙述的匠人故事,不仅是农村现状的一种记录,也是对大背景下城乡矛盾与人们心灵疼痛的一种缓解。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选取具有“村庄”味道的人和事,用平实易懂的语言娓娓道来,且多用方言俗语,显示出浓烈

18、的地域特色和乡村生活气息。B.文章使用记叙、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写四叔学艺和娶妻的故事,浓墨重彩地刻画了一位执着、坚持、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C.文章用大量说明性文字介绍相关常识,如匠的种类,措锅的构造、用途和多种讲究等等,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使表达方式多样。D.文章首尾呼应,开头结尾都谈到“尊严”,肯定了手艺的价值。作者以进城农民后代的身份反思,启发读者思考,深化了主旨。8.文章开头、结尾都谈到了“尊严”,在这些手艺人身上有着怎样的“尊严”?请简要分析。(4分)9.周荣池曾说,“在寻找土地与人的关系中,我们探寻着村庄的真相”。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发现的“村庄的真相”。(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

19、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屈到嗜芰,有疾,召其宗老而属之,曰:“祭我必以芰。”及祥,宗老将荐芰,屈建命去之。宗老曰:“夫子属之。”子木曰:“不然。夫子承楚国之政,其法刑在民心而藏在王府,上之可以比先王,下之可以训后世,虽微楚国,诸侯莫不誉。其祭典有之曰:国君有牛享,大夫有羊馈,士有豚犬之奠,庶人有鱼炙之荐,笾豆、脯醢则上下共之。不羞珍异,不陈庶侈。夫子不以其私欲干国之典。”遂不用。(节选自国语)材料二:屈到嗜芰,有疾,召其宗老而属之,曰:“祭我必以芰。”及祥,宗老将荐芰,屈建命去之。君子曰:“违而道。”唐柳宗元非之曰:“屈子以礼之末

20、,忍绝其父将死之言。且礼有斋之日,思其所乐,思其所嗜。子木去芰,安得为道?”甚矣,柳子之陋也。子木,楚卿之贤者也。夫岂不知为人子之道,事死如事生,况于将死丁宁之言,弃而不用,人情之所忍乎!是必有大不忍于此者而夺其情也。曾子有疾,称君子之所贵乎道者三。孟僖子卒,使其子学礼于仲尼。管仲病,劝桓公去三竖。夫数君子之言,或主社稷,或勤于道德,或训其子孙,虽所趣不同,然皆笃于大义,不私其躬也如是。今赫赫楚国,若敖氏之贤,闻于诸侯,身为正卿,死不在民,而口腹是忧,其为陋亦甚矣。使子木行之,国人诵之,太史书之,天下后世不知夫子之贤,而唯陋是闻,子木其忍为此乎?故曰:是必有大不忍者而夺其情也。然礼之所谓“思其

21、所乐,思其所嗜”,此言人子追思之道也。曾皙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母没而不能执母之器皆人子之情自然也岂待父母之命耶?今荐芰之事,若出于子则可,自其父命,则为陋耳。岂可以饮食之故而成父莫大之陋乎!曾子寝疾,曾元难于易箦。曾子曰:“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若以柳子之言为然,是曾元为孝子,而曾子顾礼之末易篑于病革之中,为不仁之甚也。(节选自苏轼屈到嗜芰论)注芰:菱角。祥:丧祭名,此处指父母死后十三个月的祭祀。屈建:字子木,屈到之子,春秋时楚国令尹。若敖氏:春秋时楚国的芈姓家族,屈到和屈建都是该家族成员。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

22、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父没A而不能B读父之书C母没而不能D执母之器E皆人子之情F自然也G岂待H父母之命耶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属,同“嘱”,指嘱咐,与赤壁赋“举酒属客”的“属”,两者词义不同。B.牛享,古代用牛作祭祀的供品,行祭前先饲养于牢。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叫“太牢”。C.羞,与行路难“玉盘珍羞直万钱”中的“羞”,两者词义相同。D.趣,与兰亭集序“虽趣舍万殊”的“趣”,两者词义和用法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柳宗元看来,屈建没有使用菱角去祭祀父亲一事,是不符合孝道的要求的。B苏轼认为,曾子、孟僖子、管仲等

23、人,临死时都是重视大义而不偏爱自己。C苏轼认为,比起违背父亲的遗命,让父亲留下浅陋名声是屈建更不忍心做的。D在柳宗元看来,曾元是孝顺的,曾子在病情危急时要求更换竹席,是愚钝的。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夫子不以其私欲干国之典。(4分)(2)是必有大不忍于此者而夺其情也。(4分)14苏轼认为“甚矣,柳子之陋也。”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题。偶书警俗王迈大雅吾无望古人,有常犹愈翟公门。贪荣但可骄妻妾,死义方堪托子孙。董生鸡哺宁求报,元子雉媒莫少恩。俗物茫茫随野马,英雄千载赤心存。【注】翟公

24、:指翟仲明,春秋时鲁国大夫,以重修身而闻名。董生鸡哺:出自韩愈嗟哉董生行。元子雉媒:出自元稹雉媒。野马:空中飘浮的雾气。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诗人认为虽然无法企及古人大雅,却也要比翟公更有修身的恒心。B.颔联写贪图富贵的人只会令妻妾骄纵,坚守正义才可以荫庇子孙后代。C.颈联用典,“董生鸡哺”强调行善不求回报,“元子雉媒”强调知恩图报。D.全诗融入了诗人对历史及人生价值的思考与领悟,所含哲理发人深省。16.本诗题为“警俗”,对世俗之人提出了多个警示,请概括其中三点。(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25、1)乡愁在文人墨客笔下经久不衰,而用叠字来表达乡愁亦是常见的现象,如当代诗歌中余光中的乡愁是“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而涉江采芙蓉中“, ”也蕴含着浓烈的思乡之情。(2)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援引“盘庚之迁”一事来表明,哪怕改革措施招致的“怨诽之多”也要去做,因为“, ”,表现出王安石力排众议、坚持改革,不为流言俗语所动的决心。(3)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中国古代文人有登山喜好,登上山顶在他们心里,是一种精神、心理象征,如古诗词“,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1) ,至少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吴国君王

26、夫差修凿邗沟。隋炀帝大规模开凿大运河,隋唐时期以洛阳为中心,以向东北延伸的永济渠、向东南延伸的通济渠连接若干水道及其支流,加上杭州以北的江南河,大运河连通了黄河、海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二千七百多公里。千里波涛,帆樯连绵,正如唐代诗人皮日休的所言,“共禹论功不较多”。历经数千年陆续开凿,大运河不仅发挥着持续贯通南北的作用,也沟通了运河沿岸和更广大区域,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隋唐大运河发挥的历史作用不局限于它流经的几个区域,它是将古代中国的核心地区、战略要地、经济重地和海陆丝绸之路有效连接起来的重要通道,将运河沿线地区、延伸地区、辐射地区的众多民族及边疆地区有机地联系起来,对中

27、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大运河辐射和延伸的区城扩展到北方的欧亚草原、东南的辽阔海域以及西南的纵深区域, (2) 。因此可以说,大运河为推广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作出了重要贡献。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7个字。(4分)19文中画波浪线的六句话中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夏日的傍晚,运河的风景像一幅瑰丽的油画。残阳如血,晚霞似火,给田野、村庄、树林、河流、青纱帐镀上了柔和的金色

28、。荷锄而归的农民,打着鞭花的牧童,归来返去的行人,奔走于途,匆匆赶路。村中炊烟袅袅,河上飘荡着薄雾似的水气。鸟入林,鸡上窝,牛羊进圈,骡马回棚,蝈蝈在豆丛下和南瓜花上叫起来。这块瓜田,从河岸上一直种到河坡下。瓜田的主人老木匠郑端午不但是一位能工巧匠,而且是一名高手瓜把式:他的瓜个儿大,皮儿薄,结得多,色、香、味都是上品,很是名贵。然而,他的瓜从不丢失。老木匠郑端午从十二岁学手艺,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木匠这一行的规矩最讲究。他这大半辈子,手艺上从没走过尺寸,规矩上从没差过板眼。他是北运河两岸的活鲁班,但是从不目中无人,从不恶语伤人,更从不同行结冤,损人利己;因此,他在这一方是个出名的老好人。他的

29、瓜田本来不必看守,就是手脚最不干净的人物,也不忍心偷他一个瓜,摘他一片叶;他住在瓜棚里,是为了驱赶黑夜进犯瓜田的刺猬和狼叭狗子。白天,他常常到渡口上找摆渡船的柳罐斗,或是到钉掌铺找吉老秤,一坐就是半天一晌;等回到瓜田,到瓜垄里转一遭,哪一棵秧少了一个瓜,拨一拨瓜叶,扒一扒浮土,就会找到或是扒出三两个铜板。(摘编自刘绍棠蒲柳人家)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他的瓜个大,皮薄,结得多”,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21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文中有两处画波浪线部分,请任选一处,分析其中的分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2分)22语言文字运用I和都

30、写到了大运河,但表现的重心并不相同,请分别加以概括。(4分)四、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中国画的墨线本身就具有一种独立的美学价值。宋代韩纯全在山水纯全集中提道:“用笔有三病:一曰板;二曰刻;三曰结。”所谓“板”,是说没有腕力,用笔不灵活,画出来的笔线平扁,没有圆浑的立体感;所谓“刻”,是说笔画过于显露,甚至妄生圭角,不自然,没有生气;所谓“结”,是说落笔僵滞,欲行不行,当散不散,笔线不流畅。用笔犯了这三个毛病,就谈不上线条的美感。因此要克服笔病,一要增强腕力,做到“笔为我使”;二要顺应自然,不矫揉造作;三要在行笔之前做到“胸有成竹”。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

31、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A(原文通过对比只是强调“只有这几百年间是精神上的大解放,人格上思想上的大自由”“其艺术成就甚至超过汉代和唐代”缺少依据)2.D(是为了论证“这种事外有远致的力量,扩而大之可以使人超然于死生祸福之外,发挥出一种镇定的大无畏的精神来”)3.C(C项是支撑后一段观点,即“晋人艺术境界造诣的高,不仅是基于他们的意趣超越,深入玄境,尊重个性,生机活泼,更主要的还是他们的一往情深”的观点)4.世说新语是晋末(南朝)刘义庆撰述(编写)的文言志人小

32、说集,注释者为梁人刘孝标;主要记载魏晋时期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展现了士人精神自由和个性追求;语言生动,笔墨简劲;是研究中国人的美感和艺术精神的特性的重要资料。(4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5.求真:本文以历史事实为背景,以世说新语为基本研究材料,通过分析、归纳、得出结论,阐释了魏晋士人的人格内涵,体现了学术研究的客观性。求新:这篇文章也充分展示了作者独特的感悟和才情,探究了魏晋时代的艺术精神和审美特质,观点富有新意和启发性,表现出了理性的智慧和激情的感染力。(6分。每个要点3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即可)6.B(并没有体现匠人苦难的生活)7.B(文章写四叔学艺和娶妻,不是重浓墨重彩的描写,有

33、记叙和描写,没有抒情)8.生存的尊严:依靠手艺生活,养活自己。匠人的尊严:苦学大本领,成为大师傅,受人敬重。手艺的尊严:享受手艺的“滋味”,追求技艺的价值认同。(4分。每个要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9.文中锅灶汤罐、砌屋上梁、说喜话等物与事,实录了村庄生活与风俗文化的真实存在;文章通过木匠瘌子和瓦匠四叔两个人物的刻画,展现了手艺匠人的形象与风采,呈现了村庄手艺人的真实生存状态;文中记录的曾经活跃在乡村的手艺人正逐渐消失的现象,是许多农村存在的共同问题。农村人回望或者回归的路径在慢慢变狭窄,文中的村庄体现着现代人的乡愁,要留住美丽的乡音。(6分。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10.CEG11C(“羞”

34、,进献) 12D(文中意思为“如果认为柳宗元的话是正确的”,不是在柳宗元看来)13(1)我父亲不能因为自己的私欲而触犯国家的祭祀制度。(4分。“以”“干”“典”各1分,句意通顺1分)(2)这一定是有比抛弃父亲临死时的嘱咐更不忍心做的事而使他改变了合乎人之常情的做法。(4分。“是”“夺”各1分,状语后置句式1分,句意通顺1分)14子木之所以对于父亲临死时叮嘱的话抛弃不用,是因为不能因为父亲自己的私欲而触犯国家的祭祀制度。君子都重视道义,不偏爱自己。曾子的名言: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3分。每个要点1分)参考译文:材料一:屈到喜欢吃菱角。他生病了,唤来家臣嘱咐说:“一定用菱角祭祀我

35、。”等到祥祭时,家臣将要供奉菱角,屈建命令撤掉它。家臣说:“这是您父亲托付的。”屈建说:“不能这样。我父亲执掌楚国的政事,他的法令记在百姓心中,收藏在王府里,对上可以比照先王,对下可以教导后人,即使不是楚国,诸侯各国也没有不称赞的。祭祀的法典上说:国君有用牛做的祭品,大夫有用羊做的祭品,士有用小猪和狗做的祭品,普通人有用烤鱼做的祭品,竹木食器、果干肉酱是从国君到百姓都可以用的。不进献珍贵奇特的东西,不陈列品类繁多的祭品。我父亲不能因为自己的私欲而触犯国家的祭祀制度。”于是不用菱角祭祀。材料二:屈到喜欢吃菱角,他生病了,唤来家臣嘱咐说:“一定用菱角祭祀我。”等到祥祭时,家臣将要供奉菱角,屈建命令

36、撤掉它。君子说:“(这样做虽然)违背(父命)却符合正道。唐朝柳宗元反对说:“屈建依照礼法的末节,忍心抛弃他父亲将死时的托付。而且礼记说在致斋的日子里,要思念死者生前喜欢做什么,思念死者生前喜欢吃什么。子木撤掉菱角,哪里能够符合正道呢?”柳宗元的认识太浅陋了。子木是德才兼备的楚国上卿。难道不知道做子女的孝道,侍奉去世的长辈好像他们活着时一样,何况对于父亲临死时叮嘱的话,抛弃不用,这是人之常情能忍心做的事吗!这一定是有比抛弃父亲临死时的嘱咐更不忍心做的事而使他改变了合乎人之常情的做法。曾子得病时,(对孟敬子)说君子重视的道有三个方面。孟僖子临死时,让他的儿子向孔子学习礼。管仲病危时,劝齐桓公赶走三

37、个宠臣。这几位君子的话,有的涉及掌管国家大事,有的劝诫他人在道德上勤苦追求,有的教诲自己的子孙,虽然他们所追求的不一样,但是都重视道义,不偏爱自己。现在楚国显赫盛大,若敖氏的德才在诸侯中闻名,身为上卿,临死时不存问百姓,却忧虑饮食,他太简陋了呀。假如子木遵照父命,全国人都谈论这件事,史官记载这件事,天下人和后代就不会知道屈到的德才,而只听闻他的浅陋,子木难道忍心做这样的事吗?所以说:这一定是有比抛弃父亲临死时的嘱咐更不忍心做的事而使他改变了合乎人之常情的做法。可是礼记中所说的“要思念死者生前喜欢做什么,思念死者生前喜欢吃什么”,这是说子女追思父母的方式呀。曾皙喜欢吃羊枣,(他死后)曾子不忍心吃

38、羊枣。父亲去世后不忍读父亲的书,母亲去世后不忍用母亲的用具,都是子女情感的自然流露,难道要等父母的命令吗?现在用菱角作祭品这件事,如果由子女提出就合适,如果由他的父亲命令,就是浅陋了。难道可以因为饮食的原因,而造成父亲极大的浅陋吗!曾子卧病,儿子曾元对更换竹席感到为难。曾子说:“君子用德行来爱人,小人用无原则的宽容来爱人。”如果认为柳宗元的话是正确的,这样看来曾元是孝顺父母的儿子,曾子考虑礼法的末节,要求在病情危急时更换竹席,就是很愚钝呀。15. B(“死义方堪托子孙”意为“坚守正义,这样的精神才能够使人在生死面前托付子孙”)16.要重视修身,追求高洁雅正;不可贪图荣华富贵;始终坚守正义(为正

39、义而死)施恩(做善事)不求回报;要重情重义,不能寡情薄意;永远保持赤诚之心。(6分。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17. (1)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2)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6分,每空1分)18.中国开凿大运河的历史 对世界历史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4分,每处2分)19.修改为:“千里波涛,帆樯连绵,正如唐代诗人皮日休所言,共禹论功不较多”;或修改为“千里波涛,帆樯连绵,正如唐代诗人皮日休的话,共禹论功不较多”。(错误为“的”与“所言”杂糅)修改为:大运河不仅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的作用,也沟通了运河沿岸和更广大区域。(错误为“持

40、续”位置不当)修改为:大运河为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作出了重要贡献。(错误为搭配不当)(6分,每修改对一处得2分)20.原文中在名词“个”“皮”后面加了后缀“儿”,更口语化,有亲切意味,和文段表现的田园生活的氛围契合。加入“儿”,增加了喜爱、欣赏的情味,更能凸显对老木匠种瓜技艺的赞叹。(4分。每个要点2分)21.示例一:处,分号隔开了多重复句的第一层,将前后两个独立的句子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复句,前后两个复句间为因果关系,凸显了老木匠郑端午“老好人”的形象特征。示例二:处,分号隔开了多重复句的第一层,将前后两个独立的句子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复句,前后两个复句间为承接关系,表现了老木匠郑端午安恬散淡的性格,写出了他受人尊敬的事实。(2分。每处1分)22. 文段I中侧重表现的是大运河的历史及其对中华民族和世界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文段中侧重表现的是大运河的风光之美、人情之美,是故事发生的背景。(4分。每个要点2分)23.参照高考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