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绝密启用前 202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刑法学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刑法学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课程代码 0024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1B 2C 3D 4D 5C 6C 7B 8A 9B 10A 11C 12B 13A 14D 15A 16A 17A 18C 19B 20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21CDE 22ABCDE 23ABC 24BCD 25BCDE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评分参考】(1)考生作答所用词语、句式、前后顺序与答
2、案不同,只要意思正确,就应给分。(2)考生要点回答不完整,也应酌情给分。26数罪并罚是指人民法院对一人犯数罪分别定罪量刑,并根据法定原则和方法,决定应当执行的刑罚。(3 分)27即成犯是指一旦发生法益侵害结果,犯罪便同时终了,犯罪一终了法益就同时消灭的情况。(3 分)28类推解释是指需要判断的具体事实与法律规定的构成要件基本相似时,将后者的法律效果适用于前者。(3 分)29逃汇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擅自将外汇存放境外,或者将境内的外汇非法转移到境外,数额较大的行为。(3 分)四、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评分参考】(1)考生作答所用词
3、语、句式、前后顺序与答案不同,只要意思正确,就应给分。(2)考生要点回答不完整,也应酌情给分。刑法学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第 1 页(共 3 页)30判断:错误。(1 分)理由: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不能为了避免本人的危险而实施紧急避险,而不是一律不能避险。(3 分)31判断:错误。(1 分)理由: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如果在考验期内遵守法定条件的,考验期满,其原判刑罚就视为执行完毕,而不是不再执行。(3 分)32判断:错误。(1 分)理由:妨害作证罪不以发生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为条件,也可以发生在民事、行政诉讼过程中。(3 分)33判断:正确。(1 分)理由:根据刑法的
4、规定,走私淫秽物品罪的成立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有牟利或者传播目的。如果没有特定目的,只是一般违法行为。(3 分)五、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评分参考】(1)考生作答所用词语、句式、前后顺序与答案不同,只要意思正确,就应给分。(2)考生要点回答不完整,也应酌情给分。34(1)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2 分)(2)教唆不满 18 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2 分)(3)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 分)35(1)犯罪以后自动投案;(3 分)(2)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3 分)36合同诈骗罪的
5、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使用欺诈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1 分)欺诈手段包括:(1)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1 分)(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1 分)(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1 分)(4)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1 分)(5)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1 分)六、论述题:本大题 14 分。【评分参考】(1)考生作答所用词语、句式、前后顺序与答案不同,只要意思正确,就应给分。刑法学试题
6、答案及评分参考第 2 页(共 3 页)刑法学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第 3 页(共 3 页)(2)考生要点回答不完整,但所回答要点论述较好,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加分,但每小题得分不得超过该题满分。(3)考生作答与答案要点意思不一致,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但每小题得分不得超过该题满分。37(1)危险来源不同。前者只限于人的不法侵害;(1 分)后者多种多样,除了人的不法侵害以外,还包括自然的力量、动物的侵袭等。(1 分)(2)损害对象不同。前者只能是不法侵害者的利益;(1 分)后者是无关第三者的合法权益。(1 分)(3)实施条件不同。前者是只要公民面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就可以实施;(2 分)后者只
7、能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实施。(2 分)(4)限度标准不同。前者之必要限度是阻止不法侵害、保护合法权益所必需,只要所造成的损害不是明显超过不法侵害可能造成的损害即可;(2 分)后者之必要限度是足以排除危险所必需的限度,其所造成的损害通常应小于所避免的损害,不能超过所避免的损害。(2 分)(5)对实施主体的限制与否不同。前者对实施主体没有特别限制;(1 分)后者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所面临的对本人的危险。(1 分)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 10 分。【评分参考】(1)考生作答所用词语、句式、前后顺序与答案不同,只要意思正确,就应给分。(2)考生要点回答不完整,但所回答要点论述较好,
8、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加分,但每小题得分不得超过该题满分。(3)考生作答与答案要点意思不一致,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但每小题得分不得超过该题满分。38(1)柳某的行为构成绑架罪。(1 分)柳某与被害人陈某之间并无债权债务关系,而是借口陈某在酒吧使用赌博诈骗工具,而产生劫持陈某并向陈某家属索要赎金的意图,其行为构成绑架罪(可分别从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客观方面说明)。(3 分)(2)王某、叶某的行为构成非法拘禁罪。(1 分)王某、叶某受柳某蒙骗,误以为陈某欠债,主观上为了帮助柳某索债而参与拘禁陈某的行为,构成非法拘禁罪。(2 分)(3)柳某与王某、叶某成立共同犯罪。(1 分)三人共谋拘禁被害人陈某,主观上有共同实施劫持他人以索回债务或者勒索财物的故意,客观上有共同实施劫持他人并向被害人家属索要财物的行为。(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