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考语文复习 课内文言文专题鱼我所欲也知识点检测题一、理解背默题1、文中叙述孟子不愿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原因: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2、 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3、孟子认为人们会用尽方法保全生命的原因的句子: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4、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5、体现“性本善”思想(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6、孟子认为在什么情况下能做到舍生取义(表现生,不为苟得也;死“患
2、有所不辟”的原因):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7、孟子认为人们会不择手段的躲避灾祸的原因的句子: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8、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9、表明孟子必须接受钱财必须按礼义接受,否则没有意义的句子: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10、不按礼义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11、 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12、鱼我所欲也文中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是:舍生而取义者也。13、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达了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相同的人
3、生追求的句子: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14、文中强调“一箪食,一豆羹”重要性的句子: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二、词语解释题 1、二者不可得兼(同时得到)2、故不为苟得也(苟且)3、故患有所不辟也(祸患,灾难)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假如,假使)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样)6、贤者能勿丧耳(丢掉)7、蹴尔而与之(用脚踢;给予)8、乞人不屑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9、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什么益处)10、妻妾之奉(侍奉)11、是亦不可以已乎(停止,放弃)12、此之谓失其本心(天性,天良) 13、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1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15、所识穷乏者得
4、我与(“得”通“德”,感激;“与”通“欤”,语气助词)16、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 三、翻译句子题1、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一切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又有什么手段不可用呢?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不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只不过是贤人能够不丢掉罢了。4、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见了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5、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
5、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让所认识穷困贫乏的人感激他们的恩德而接受了它。6、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这种(行为)难道不可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天性(指羞恶廉耻之心)。四、内容理解题1 作者开头写鱼和熊掌的目的是什么? 以鱼和熊掌为喻,引出论点“舍生而取义”。2“鱼”和“熊掌”各比喻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以比喻引出论点,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3 作者是怎样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的?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辞也。”4
6、“甚于生者”和“甚于死者”各指什么而言? “甚于生者”指“义”;“甚于死者”指“不义”。5从第一段看,作者为什么可以“舍生”并不去做“不义”之事? 因为作者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厌恶的有甚于死亡的。所以他为了“义”可以“舍生”;即使死掉也不做“不义”之事。6 作者是怎样从反面申述观点的?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而这为生而无所不为的卑鄙无耻的做法,对于一个“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人来说是不能容忍的。7 第一段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8为什么“贤者能勿丧”? “义
7、”是充塞天地之间的正气,无处不有,但面临生死考验时,贤者能固守“义”,而其他人做不到。9 第一段作者采取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比喻论证、道理论证。10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举了哪两个事例?目的是什么? 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1)行路人、乞人不受“嗟来之食”的正面事例;(2)“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俸禄的反面事例。目的是说明“义”的重要性,从而论证了“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11在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关系人的生死时,“行道人”和“乞人”为什么“不受”?举这一事例有什么作用? “不受”的原因是有“羞恶之心”,认为“义”重于“生”。 作用是通过事实证明“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
8、有之”,并衬托出“万钟而不辩礼义而受之”的错误。12“万钟”、“一箪食、一豆羹”、“义”三者哪一个更重要? “万钟”指位高禄厚,是身外之物;“一箪食物,一豆羹”决定的是生命,它比“万钟”更重要。但二者与“义”比起来,“义”最为重要。13说明“乡为今为是亦不可以已乎?”这一句式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综合运用了排比、对比、反问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一些人在穷困危急的情况下可以拒绝别人的施舍,而在和平安宁的社会环境中却见利忘义的事实,摆出同一人今昔判若两人的表现,突出了这种现象的严重性,引人深思,表达了孟子对这种做法的坚决否定,从反面说明了“万钟”亦不应受之,应以“义”为重,再次印证了“舍生取义”这一中
9、心论点。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雄辩力量。14那些“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当初宁可饿死也不愿受辱,现在却为了身外之物而不顾廉耻,孟子认为这是什么原因? “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认为,这种人原来也有舍生取义之心,后来因为贪求利禄而丧失了。15“此之谓失其本心”的“本心”指什么而言?有的人为什么会失去“本心”? “本心”是“我固有之”的“羞恶廉耻”之心,即“义”“善”的本性。人失去“本心”的原因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即贪恋身外之财,为自己谋取私利。16本文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 “鱼”和“熊掌”;“生”和“义”;“重义轻生”的人和“贪利忘义”的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人和“万钟不辩礼
10、义而受之”的人。17文中“乡为今为”作对比,摆出一些人今昔的不同做法,结合实际谈谈孟子所列举的事例的代表性及其意义。 有些人在民族存亡和革命危难之际,能够宁死不屈,舍生取义,而在革命成功、天下太平之际,却不顾廉耻、不择手段地追逐名利,甚至违法乱纪为亲戚朋友谋取私利,这就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他们确实丧失了原来的立场和品德。这些现象在今天仍存在于某些领导、干部身上。文章不但对当时的贪官污吏有揭露和批判意义,而且也提醒后人要时刻警惕和反省自己,不要贪图爵禄而做不合礼义的事情。 18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把舍生取义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对国家和民族做出了贡献。举例说明。 南宋文天祥被
11、俘,面对元统治者的威逼和利诱,宁死不屈,写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壮语,并写出气壮山河的正气歌。五、比较阅读题1、鱼我所欲也论述了“舍生取义”的观点,请结合下面两则链接材料,简要说明“舍生取义”在夏完淳和张宪身上是如何体现的。【链接材料一】(夏完淳)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哉痛哉!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父得为忠臣,子得为孝子。含笑归太虚,了我分内事。大道本无生,视身若敝屣。但为气所激,缘悟天人理。恶梦十七年,报仇于来世。神游天地间,可以无愧矣! (摘自夏完淳狱中上母书)【链接材料二】张宪为王部将,屡立战功。绍兴十年,兀术屯兵临颖,宪破其兵,追奔十五里,中原大振。秦桧主和,班师
12、。桧与张俊谋杀岳飞,诱飞部曲能告飞事者,卒无人应。张俊锻炼宪,被掠无完肤,强辩不伏,卒以冤死。 (摘自张岱西湖梦寻)(1)夏完淳参加抗清斗争,兵败被俘,临死前认为自己和父亲一样,为国尽忠,死得其所,表现了他宁死不屈、舍生取义的崇高气节;(2)张宪拒绝诬告岳飞,被张俊罗织罪名诬陷,打得遍体鳞伤也不屈服,最终含冤致死。表现了他舍生取义的高尚节操。2、鱼我所欲也与下面材料在提出中心论点时采用了相同的方式,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链接材料】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
13、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摘自孟子告子上)(1)鱼我所欲也运用鱼和熊掌设喻,通过熊掌比鱼珍贵类比义比生命珍贵,引出“舍生取义”的论点;(2)链接材料中孟子用牛山之木设喻,通过牛山之木遭到砍伐不能保持茂盛类比人们放任良心失去,不能保持仁义之心,提出了“仁义之心也需要滋养”的论点。3、鱼我所欲也与宋史王忠植列传比较阅读【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
14、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w),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乙】明年,金人围庆阳急,帅臣宋万年乘城拒守。会川、陕宣抚副使胡世将檄忠植以所部赴陕西会合,行次延安,叛将赵惟清执忠植使拜诏,忠植曰本朝诏则拜金国诏则不拜。惟清械诣其右副元帅撒离曷,不能屈。使甲士引诣庆阳城下,谕使降,忠植大呼曰:“我河东步佛山忠义人也,为金人所执,
15、使来招降,愿将士勿负朝廷,坚守城壁。忠植即死城下。”遂遇害。(选自宋史列传卷二百零七)注檄:檄文。古代官方用以征召、晓谕、声讨的文书。这里指用檄文征召。执:挟持,掌控。下文中的“执”是“逮捕,捉拿”的意思。械:拘系。诣:到。撒离曷(h):金朝大将。谕:吩咐,告诉。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2)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3)行次延安 次:(4)使甲士引诣庆阳城下 引: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2)使来招降,愿将士勿负朝廷。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忠 植 曰 本 朝 诏 则 拜 金 国 诏 则 不
16、拜4.试用【甲】文作者的观点,分析【乙】文中的王忠植是一个怎样的人。【参考答案】1.(1)苟且偷生(2)同“避”,躲避(3)军队驻扎(4)拉,牵拉2.(1)所以,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憎恨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2)(他们)派遣(我)来招降(你们),希望将士们不要辜负朝廷。3.忠植曰/本朝诏则拜/金国诏则不拜4.【甲】文作者提出了“舍生取义”的观点。【乙】文通过记叙王忠植面对敌人的威胁不屈服,英勇赴死,把“义”看得比生命更重要,表现出王忠植是一个坚贞、忠义的人。(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乙】第二年,金人急围庆阳,帅臣宋万年登城拒险坚守。适
17、逢川、陕宣抚副使胡世将用檄文征召忠植率领他的部队到陕西会合,路上军队驻扎在延安,叛将赵惟清挟持忠植让(他)跪拜听诏,忠植说:“本朝的诏书就拜,金国的诏书就不拜。”赵惟清(把他)拘系起来送到金右副元帅撒离曷处,无法使(忠植)屈服。(撒离曷)让士兵拉(忠植)到庆阳城下,吩咐(他)让(他)劝降(守城的将士),忠植大声喊道:“我是河东步佛山忠义人士,被金人所捉拿,(他们)派遣(我)来招降(你们),希望将士们不要辜负朝廷,坚守城壁。我就要死在城下。”于是就遇害了。4、鱼我所欲也与太平御览比较阅读。【甲】一箪(dn)食,一豆羹(n),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尔而与之,乞人不屑
18、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乙】佛盻于中牟叛,置镬于庭,召大夫而盟曰:“从我者赏之,不从我者罚之。”田英曰:“吾闻义死者不避铁钺之威,义穷者不受轩冕之赐。无义而生不如有义而死,吾不从也。”乃褰裳就镬。佛盻止之。及襄子既复中牟之叛,闻田英义,召而赏之。英辞不受,曰:“一人受赏,众人有惭色。英若受赏,则中牟之士尽愧矣。”(选自太平御览)注佛盻(b x):人名。春秋末年晋卿赵鞅的家臣,为中牟的县宰,但投靠
19、范氏、中行氏。镬(hu):古代的大锅,常用作烹人的刑具。钺:古代兵器,青铜或铁制成,形状像板斧而较大,用于行刑。轩冕:卿大夫的车乘和礼服。借指官位爵禄。褰(qin):提起,撩起(衣服等)。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蹴尔而与之 蹴:(2)万钟于我何加焉 加:(3)从我者赏之 从:(4)佛盻止之 之: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2)英若受赏,则中牟之士尽愧矣。3.【甲】文在论证观点时运用了_和对比论证的方法;【乙】文侧重_(表达方式),以对话的形式展开,表现了田英的坚贞气节。4.义利之辨由来已久,宋代理学家程颢说:“大凡出义则入
20、利,出利则入义。天下之事,唯义利而已。”请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义利观上有何相同之处。【参考答案】1.(1)踩踏(2)益处(3)顺从(4)代词,他,指田英2.(1)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2)我如果接受赏赐,那么整个中牟县的士人都要感到羞愧了。3.举例论证记叙4.都坚守“义”。【甲】文中“行道之人”“乞人”不食嗟来之食,与有的人不辨礼义而接受优厚的俸禄形成对比,突出了“义”的正确性,【乙】文中田英为了道义不受“轩冕之赐”,甘愿接受刑罚,并且还拒绝了会让“中牟之士尽愧”的赏赐。【参考译文】【乙】佛盻在中牟县发动叛乱,在院子里放
21、置了(一口)大锅,召集士大夫们然后缔结盟约说:“顺从我的人就赏赐他,不顺从我的人就惩罚他。”田英说:“我听说(为了)道义而甘愿受死的人不躲避用铁板斧行刑的威慑,(为了)道义而甘愿贫穷的人不接受官位爵禄的赏赐。没有道义地活着不如有道义地死去,我是不会顺从的。”(说完后)就撩起衣服靠近大锅。佛盻阻止了他。等到赵襄子平定了中牟的叛乱后,听说了田英的义举,召见(田英)要奖赏他。田英推托不肯接受,说:“一个人受到赏赐,(会让)很多人有惭愧的脸色。我如果接受赏赐,那么整个中牟县的士人都要感到羞愧了。”(甲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了雪后西湖宁静清绝的景象,表现了作者的志趣,同时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明朝)的怀念之情。据此得出答案:家国之思(故国之思等)。乙文通过描写雪后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据此得出答案:自然之乐。)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