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30.87KB ,
资源ID:253482      下载积分:5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25348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1《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检测题(教师版))为本站会员(鹏城****头)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1《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检测题(教师版)

1、中考语文复习 课内文言文专题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检测题一、理解背默题1、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国别史汇编,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主人公邹忌是一位_,_的帅哥(美男子)。2、 邹忌面对妻子、妾、客人的赞美,邹忌没有轻易相信,看到徐公,认为自己不如徐公美,又_,_,_,于是从中悟出了治国之道。3、邹忌从日常家事入手,现身说法、用自己亲身体验讽劝齐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_,_,”这样就把治国安邦之道置于形象的比喻之中。4、齐威王接受邹忌的劝告,立即向群臣吏民颁布政令,依据批评者勇气的大小,设三等奖赏_受上赏;_受中赏;_,_受下赏。5、齐威王发布悬赏求谏的政令后,广开

2、言路,一开始就有_,_的好局面。6、邹忌是从_,_,_三个方面看出齐威王受了蒙蔽.7、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下达“期年之后”的情况:_,_,表明齐国政治日益清明。从而达到“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的目的。8、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分析齐王受蒙蔽的原因是_,_,_9、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邹忌对妻子认为他美的看法的语句是_,_10、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采纳了邹忌的劝谏,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广征谏言,臣民们如果能做到_,_就可以受到下赏。答案:1、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2、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3、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4、上书谏寡人者,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5、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3、6、“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7、虽欲言,无可进者8、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9、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10、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二、词语解释题 1.邹忌讽齐王纳谏。 讽:讽谏。纳:接受。2.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长,这里指高。有:又。3.朝服衣冠,窥镜。 朝:早晨。服:穿戴。窥:照。4.王之蔽甚矣: 受蒙蔽。5.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明日:第二天。孰:仔细。6.期年: 满一年。7.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过者: 当面指责。8.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又一次。9.时时而间进。 时时:不时,有时候。间:偶然。进:进谏。10.吾妻之

4、美我者,私我也。 美:认为美。私:偏爱。11.谤讥于市朝。 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讥:谏。市朝:公共场所。三、翻译句子题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译:我同城北徐公相比哪个更美丽?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译: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3.徐公何能及君也?译:徐公怎么能比得上你呢?4.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译: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徐公,自认为不如徐公美丽。5.臣之美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译: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都认为我比徐公美。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译: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出我的

5、过失的人,给予上等奖赏。7.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译:能在公共场所指责我,传到我的耳中来的,给予下等奖赏。8.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译:旨令刚下达,大臣们都来朝廷进谏,宫门口和院子里就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之后,常常断续有人来进言规劝,满一年后,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四、内容理解题1、.邹忌以设谕类比的方法进谏的好处是什么?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设喻,由已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由浅入深,生动形象,委婉含蓄,益于接受。2.邹忌为什么时候么会劝谏成功?邹忌能从个人小事联想到国家大事,用设喻说理的方法讽谏齐王,他是

6、一位责任感强,远见卓识,能言善辩的贤臣,可见邹忌大胆含蓄的进谏是成功的主要因素。另外齐王察纳雅言,知错能改,是位头脑清醒的明君,这是成功的次要因素。3.你认为邹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自知之明,不受蒙蔽,细致求实,精于思考,能言善辩,巧于讽谏,远见卓识,尽忠尽职,关心国家大事,是个贤臣。4.你认为齐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英明果断,胸怀宽广,明辨是非,知错能改,言而有信,广开言路,善于纳谏,是个明君。5.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齐国是怎样实现“战胜于朝廷”的。邹忌以生活小事喻国家大事,类比推理,大胆含蓄地指出了国家问题所在建筑君主售受蒙蔽;齐王胸襟宽广,接受建议,广开言路,齐国因此政治清明,国势强大,使四

7、方畏服。这样就做到了战胜于朝廷。6.揣摩妻、妾、客回答邹忌时不同的感情色彩。妻:热情地赞美邹忌,爱恋之情溢于言表,用的是反问句,表达一种十分肯定,不容怀疑的口气;妾:口气比妻稍微冷淡点,但彡的仍是反问句,回答有些勉强,说话较拘谨,表现了她低微的地位和畏怯、顺从的心理。用的是陈述句,语气更加平淡,只表示一种应酬、逢迎的态度。7.就本文最后一段的内容或写法,写出一段译注的文字。本段文字先写纳谏的政策,然后写纳谏的盛况。最后写纳谏的结果。作用:突出了邹忌的善谏;突出了齐王的从谏如流;突出了纳谏的重要意义,提示了文章中心。8.齐威王设上、中、下三等奖的区别在哪里?为进谏者颁奖意味着什么?区别在于批评者

8、勇气的大小。意味着齐王虚心纳谏,有改正缺点的勇气,有振兴国家的决心。9.邹忌巧妙地进谏取得了怎样的效果?齐王欣然纳谏,并采取了有效措施。群臣争相进谏,国内政治修明。在各诸侯国中的地位有所提高,不通过武力即可战胜他国。10.从文中可见“妻”“妾”“客”判断美的原则是什么?邹忌判断美的原则是什么?由此你在生活中应该如何看待别人对你的赞美?妻、妾、客:利益。邹忌:实际情况。启示:要辩证地、理智地、客观地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赞美,万不可被赞美声冲昏了头脑,迷失了自己。11.文中三写进谏的效果,告别是人数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通过列举人数的变化,暗示弊端已经彻底根除,齐国政治日益清明。齐王广开言路,纳谏除弊取

9、得了巨大的成就。概括出齐王纳谏除弊的深远意义。12.、邹忌的讽谏艺术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积极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要与别人交流,使自己的见解被别人接受,从而达到交流的目的。在生活中我们要提出自己的见解主张,如果都能像邹忌那样生动形象地说理,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含蓄委婉地表达自己的见解,那么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13.纳谏除弊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历史意义:邹忌敢于善于进谏,使齐王能够从谏如流,使齐国政治清明,国势强大,齐国大治。现实意义:(1)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认识到自己的,所以要保持清醒头脑,明辨是非。(2)一个人即使是普通公民,也应该积极向有关部门和上级领导提出意见和合理化建议

10、,正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3)提出建议时要考虑方式方法,选择恰当的语言语气,抓住恰当时机,便于别人的接受、采纳,以提高建议的效果。(4)作为领导者应该介质清醒头脑,防止被表面现象迷惑,要广泛听取批评意见,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的杀菌剂和缺点。14.文章开头用了哪些语句描写邹忌的外貌和行动,表现他什么特点?“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丽”说明邹忌外形魁梧美丽,“朝服衣冠,窥镜”说明邹忌自觉自美,流露出自我欣赏的心理。15.原来邹忌认为自己是齐国最美的人,事实上他并不如徐公美,那么他受蒙蔽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他的妻子偏爱他,他的妾惧怕他,他的客人有求于他,所以都告诉我他比徐公美。16.本文运用了什

11、么写作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类比的手法。可以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把复杂变简明,把逆耳变顺耳,委婉、含蓄而又有较强的说服力。17.“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中的“之“指代什么事?齐王纳谏使齐国政治修明。18.创作与本文有关的对联。(1)邹忌敢谏乃忠臣,齐王纳言是明主。(2)邹忌讽喻进谏以小见大;齐王悬赏纳言战胜于朝。(3)邹忌巧言善辩进言委婉。威王悬赏纳谏从谏如流。(4)思君主治乱,邹忌推已及人,勇讽谏;谋社稷安危,威王虚怀若谷,勤纳言。五、比较阅读题1、邹忌讽齐王纳谏与下面材料分别运用了设喻和举例的说理方式,请结合原文进行简要分析。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尝谓贪人不解爱财也。至

12、如内外官五品以上,禄秩优厚,一年所得,其数自多。若受人财贿,不过数万。一朝彰露,禄秩削夺,此岂是解爱财物?规小得而大失者也。昔公仪休性嗜鱼,而不受人鱼,其鱼长存。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诗云:大风有隧,贪人败类。固非谬言也。昔秦惠王欲伐蜀,不知其径,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便金。蜀王使五丁力士拖牛入蜀,道成。秦师随而伐之,蜀国遂亡。汉大司农田延年赃贿三千万,事觉自死。如此之流,何可胜记!朕今以蜀王为元龟,卿等亦须以延年为覆辙也。 (选自贞观政要论贪鄙)(1)邹忌用自己和徐公比美这件事设喻,来说明君王易受蒙蔽的道理,由家事到国事,说服力强。(2)唐太宗分别举了公仪休

13、、秦惠王和田延年的例子,来论述贪婪容易亡国丧命的道理。 2、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与下面材料,分析面对谏言时齐威王与周厉王的态度以及结果。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选自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1)齐威王虚心接受谏言,并采取“三赏”的措施积极除弊;用各国朝拜显示纳谏后内政修明、国家强大的效果。(2)周厉王面对邵穆公的良言劝谏,刚愎自

14、用,拒不采纳,采取压制措施,屠杀谤者,堵塞言路;最终导致大规模的暴乱,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而自己也被放逐到彘地。3、根据邹忌讽齐王纳谏与下面材料,分条概括齐国能够“战胜于朝廷”“强于天下”的原因。【链接材料】齐威王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1)有善于进谏的谋臣。(2)齐威王虚心纳谏。(3)齐威王不偏听,重实情。(4)齐威王对“饰诈”者惩治有力。4、邹忌讽齐王纳谏晏子春秋比较阅读

15、。【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

16、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乙】景公畋于署梁,十有八日而不返。晏子自国往见公。公望见晏子,下而急带曰:“夫子何为遽?国家无有故乎?”晏子对曰:“不亦急也!虽然,婴愿有复也。”公曰:“何哉?寡人之有五子,犹心之有四支,心有四支,故心得佚焉。今寡人有五子,故寡人得佚焉,岂不可哉!”晏子对曰:“婴闻之,与君言异。若乃心之有四支,而心得佚焉,可;得令四支无心,十有八日;不亦久乎?”公于是罢畋而归。 (选自晏子春秋)注畋(tin):打猎。带:这里指整理衣服上的佩带。遽(j):匆忙,惊慌。五子:指子牛、子游、子羽、申田、晏子五位得力的大臣。佚:安逸,舒服。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7、。(1)窥镜窥: (2)孰视之 孰:(3)晏子自国往见公 自: (4)犹心之有四支 支:2. 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2)婴闻之,与君言异。3.【甲】【乙】两文中邹忌和晏子都运用了类比说理的方法劝谏国君,请结合两文内容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1)照(2)同“熟”,仔细(3)从(4)同“肢”,肢体2.(1)由此看来,大王您所受的蒙蔽很深啦。(2)我听说的,和君王您说的不同。3.邹忌用妻“私臣”、妾“畏臣”、客“有求于臣”类比齐威王的宫妇“私王”、大臣“畏王”、四境之内“有求于王”,以自己得到不切实际的赞美推断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晏子将景公比作“心”,将

18、臣子比作“四肢”,以四肢不可长时间缺少心的支配,推断出君主不可长时间荒废朝政的结论。(结合【甲】【乙】两文分析各3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乙】景公在署梁一带打猎,十八天都没有回宫(治理朝政)。(于是)晏子从国都前往(署梁)拜见景公。景公看见晏子(匆匆赶来),便走下(马车)急忙整理衣服上的佩带问道:“先生为什么这样匆忙?国家不会是有变故了吧?”晏子回答说:“也不算太紧急!虽然如此,我还是想要(向君王)有所复告(希望您能就此返回宫中)。”景公说:“(这是)为什么呢?我有你们五位得力的大臣,就像心拥有了四肢一样,(因为)心有了四肢(的辅助),所以心就能够安逸了。现在我有你们五位得力的大臣(的辅

19、佐),所以我就能够安逸了啊,难道(这有什么)不可以的吗!”晏子回答:“我听说的,和君王您说的不同。如果说心拥有了四肢,心就能得到安逸,可以;(那么,)假如让四肢没有了心(的支配),十八天;(这)不是太久了吗?”景公于是停止了打猎回(到了国都)。5、邹忌讽齐王纳谏与史记滑稽列传比较阅读。【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20、,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乙】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致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何如?”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椁,楩、枫、豫章为题凑,发甲卒为穿圹,老弱负土,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诸侯闻之,

21、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令“葬之于人腹肠”。(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有删改)注棺椁(gu):套棺。文梓:有纹理的梓树。题凑:指护棺的木块。穿圹(kung):摭墓穴,挖坟坑。太官:主管宫中膳食的官员。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王之蔽甚矣蔽:(2)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3)发甲卒为穿圹 甲卒: (4)王乃使以马属太官 属: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2)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3.【甲】文劝谏的目的是使齐威王意识到“ ”的现状,从而广开言路,以富国强民;【乙】文优孟讽谏的目的是

22、让楚庄王放弃“ ”的想法。(用原文语句回答)4.请用自己的话说说邹忌和优孟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成功说服齐威王和楚庄王的。【参考答案】1.(1)所受的蒙蔽 (2)指责(3)士兵 (4)同“嘱”,交付2.(1)在集市、市场等公共场合指责讥刺(寡人的)过失,使我听到的,可得下等奖赏。(2)诸侯们听到这个消息,全都知道大王是很看重马而很轻视人的。3.王之蔽甚(矣)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4.【甲】文中邹忌采用类比说理的方法,委婉地进行劝说,既不失对齐王的敬重,又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并愉快地接受了意见;【乙】文中优孟以反语讽谏,言辞虽诙谐幽默但又直截了当,说是以大夫之礼葬马不够隆重,应以人君的礼仪来埋葬它,使

23、庄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收回成命。(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乙】楚庄王时,(他)有匹心爱的马,给它穿上绣有花纹的衣服,把它安置在华丽的屋子里,用没有帷帐的床给它作卧席,用枣脯来喂它。马因为太肥而死,(楚庄王)命令群臣给马办丧事,想要用安葬大夫的套棺和礼仪来安葬马。左右大臣谏争这件事,认为不可以(这样做)。楚庄王下令说:“有谁再敢以葬马的事来进谏,就处以死刑。”优孟听到这件事,走进殿门,仰天大哭。楚庄王吃惊地问他(哭的)原因。优孟说:“马是大王所喜爱的,凭楚国这样强大的国家,有什么事情办不到,却用大夫的礼仪来埋葬它,太薄待了,请用安葬君王的礼仪来埋葬它。”楚庄王说:“怎么做?”(优孟)回答说:“

24、我请求用雕刻花纹的美玉做内棺,有花纹的梓木做外椁,楩、枫、豫章各色上等木材做护棺的木块,调集大批士兵给它挖掘墓穴,让年迈体弱的人背土筑坟,齐国、赵国的使节在前头陪祭,韩国、魏国的使节在后面守卫,建一座庙宇,享用太牢的祭祀,再划出万户的地方来供奉它。诸侯们听到这个消息,全都知道大王是很看重马而很轻视人的。”6、邹忌讽齐王纳谏与资治通鉴唐纪比较阅读。【甲】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

25、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乙】万年县法曹武城孙伏伽上表。“隋以恶闻其过亡天下。臣谓宜易其覆辙,务尽下情。凡人君言动,不可不慎。窃见陛下今日即位,而明日有献鹞雏者,此乃少年之事,岂圣主所须哉!善恶之习,朝夕渐染,易以移人。愿陛下慎之。”上省表大悦,下诏褒称,擢为治书侍御史,赐帛三百匹,仍颁示远近。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一)注孙伏伽:唐初大臣,大业末年,迁万年县法曹参军。下情:下面的民情。鹞(yo)雏:一种像鹰而略小的猛禽。上:指唐高祖。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王之蔽甚矣 蔽:(2)时时而间进 间:(

26、3)臣谓宜易其覆辙 易:(4)上省表大悦 悦: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2)隋以恶闻其过亡天下。3.结合【甲】【乙】两文,概括齐威王和唐高祖这两个人物的共同特点,并谈谈你从两人身上获得了怎样的启示。【参考答案】1.(1)蒙蔽,这里指所受的蒙蔽(2)间或、偶然(3)改变(4)高兴2.(1)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2)隋朝因为讨厌听到(批评)他的过失而失去了天下。3.示例:他们都是虚心纳谏、心胸宽广的帝王。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的问题,并能虚心地接受别人的意见或建议,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如此,对我们的人生会大有裨益。(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乙】万年县法曹武城人孙伏伽上表。“隋朝因为讨厌听到(批评)他的过失而失去了天下。臣下认为应当改变隋朝的做法,尽量(了解)下面的民情。凡是人君的言行举动,不可以不慎重。(我)私下里见到陛下今天即位,明天就有人献鹞雏,玩鹞雏是少年人的事,哪里是圣主所需要的!好的与不好的习惯,每天接触一点,容易改变人的性情。希望陛下慎重对待。”唐高祖看了(他的)表章非常高兴,下诏奖励,提拔(孙伏伽)为治书侍御史,赐帛三百匹,并(将奖励的决定)公布到各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