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省黄山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末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一(本题共5小题,共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文化的重要功能是文以化人,其最深层的积淀和影响是对人格的培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千年漫长发展中不断塑造和培育的正面人格,或者说集体人格,就是被历代中华儿女广泛接受并尊崇的君子人格。“君子”一词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流行,主要是贵族和执政者的代称。到了春秋末期,孔子在构思和传布自己的儒家学说时,对“君子”概念的内涵进行改造,赋予其许多优秀道德的意蕴。如果说,孔子在构思和传扬儒家学说时,思考的轴心问题是探求如何立身处世,即如何
2、做人的道理,那么他苦苦追寻的结果,或者说最终给出的答案,就是做人要做君子。孔子塑造的君子人格,伴随论语的流传而走入人们的心灵,可谓登高一呼,山鸣谷应。儒家学派的后继者如孟子、荀子等,对君子人格张扬申说,自不待言。“君子”一词,在孟子中出现82次、在荀子中出现了304次,其推波助澜,可谓不遗余力。与儒家学派颇多论争的墨家学派和法家学派,对君子人格也欣赏有加,如墨子说“君子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墨子尚贤);韩非子说“君子不蔽人之美,不言人之恶”(韩非子内储说上)等等,都是对君子人格的高度肯定。影响深远的道家学派,虽然诸多思想观念与儒家学派判然有别,但在如何看待君子人格这一点上,
3、两者却颇为一致。老子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道德经三十一章);庄子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凡此种种,无不表明道家学派对君子人格的认同和称许。至于被誉为“群经之首”的周易,更是对君子人格赞不绝口,推崇备至。其中广为人知的名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张岱年等哲学家认为,这是对君子形象的生动描绘,也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最佳概括。由孔子孕育培养、诸子百家呵护成长的君子人格,在此后中华文化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受到上至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及文人士大夫,下至社会各阶层人士包括普通百姓
4、的广泛认同和景从。从先秦至清末,有关君子和君子文化的描述不仅在汪洋浩瀚的历代典籍中星罗棋布,数不胜数,而且在传统戏剧、民间说唱、民俗礼仪及家教家训中,俯拾即是。君子文化及君子形象还渗透和融入我们日常生活及器物之中,如中国人自古就有爱玉的传统,实缘于“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礼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诗经)的观念。君子概念历久而弥新,至今仍保存着旺盛的生命力。当今社会尽管发展迅速,观念多变、文化多样,但只要是中国人,不论居庙堂之高,抑或处江湖之远,哪怕是目不识丁的山村老农,也乐于被人看作君子,而决不愿意被人视为小人。君子人格在不同阶层人群,包括社会底层老百姓中都有相当的知晓度和认同度,
5、君子风范今天仍为绝大多数中国人奉为做人的圭臬。做人做君子,这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祖训,像血液一样涌动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内心。“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成人之美”“君子不夺人所好”“君子动口不动手”等等,这些至今活在人们口头的君子格言,已不同程度地成为中华儿女做人做事的人生信条。君子作为中华民族千锤百炼的人格基因,是凸显中华文化“精气神”的典范人格模式,彰显着中华民族深沉精神追求和独特精神标识,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聚焦之点和闪光之源,是烛照中华儿女历经坎坷而跋涉向前的人格力量和心理支撑。(摘编自钱念孙君子:千锤百炼的人格基因)材料二:如果说圣徒、绅士、骑士、牛仔是西方文化人格的表征,那么中华文化
6、人格则体现为“君子”。君子文化,无疑是联系中国人的血脉之根,渗透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天子权力式微。君子不再纯粹作为政治上的统治者,而以道德修养的践行者被儒家所推崇,并赋予新的人文内涵,一举成为济世的高标。由此,君子集智慧与美德于一身,“新君子群体”产生。新君子群体通过推广“六经”,强调仁爱精神,播下了人文思想的种子。君子形象成为文学家们最为迷恋的书写对象。从诗经起,中国文学塑造了一系列卓尔不群的君子形象。有岳飞、关羽等忠烈君子,有赵云等勇毅君子,等等。当然,君子毕竟是楷模、典范和高标,做个君子自然不可能没有门槛。因此,君子文化对于君子的外在和内在都有质的规定。就外在而言,
7、君子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都有标配。如“毋侧听,毋噭应,毋淫视,毋怠荒”。当然,对于君子的内在要求更为恢弘、深远。修身养性是低配,齐家治国平天下才是终极目标。欲实现这样的高标,主要依凭才学。不仅需要“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而且还得富有文人雅趣。当君子内外兼修,自然就剔除了权势阶层的倨傲,增加了温良恭俭让等人文内涵,从而成为一种美好的文化精神流淌在中华大地上。哪里有君子的身影,哪里就播撒了君子文化的种子。君子文化是中华文化最具有生命力的一种文化基因。一些人因为与世俗生活完全同一,从某种意义上说,不过是“半人”。完成了君子人格塑型,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具有审美内涵的“人”。或者说,不少人不过是一
8、次性活着,只有具有君子人格的人才可能让精神传承,才可能不朽。做个君子,不但预示了人生的方向,而且确立了最具终极意义的人生价值追求。既是中华文化的普世价值,又是中华文化人格的品牌标识。弘扬君子人格的正能量,是传播中华优秀君子文化的必由之路。培养新一代有操守、有担当、有襟怀、有胆识、有雅趣的新君子,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悲悯情怀、生命意识和人文素养。传承君子文化的优良基因,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同时,应该正视君子文化的瑕疵,君子一度被矮化为“文弱书生”。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显然是对君子的误解。君子不等于文弱,君子文化不等于腐儒文化,不等于失去了血性和勇武。当下,君子文化的式微,源于精致的利己主义和
9、极端的个人主义的大行其道,以及现代性焦虑和人文精神信仰的断裂。事实上,当下是推行君子文化最好的时代,因为大众受教育程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和提高。(摘编自张国龙、凌丽君中华民族的精魂:君子人格和君子文化)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子改造了“君子”概念的内涵,赋予其许多优秀道德的意蕴,他一生苦苦追寻的结果,就是做人要做君子。B. “君子”概念的内涵经孔子的改造不断丰富,其他学派虽然与孔子的主张不同,但对君子人格都表示认同赞许。C. 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使“君子”从政治上的统治者变为被儒家推崇的道德修养的践行者,而成为济世的高标。D. 有人认为,君子是百无一用的
10、文弱书生,是腐儒书生的代表,缺乏血性和勇武,这是对“君子文化”的误解。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古往今来,君子人格对人们影响深远,它得到了社会各阶层人士广泛认同和尊崇,形成了生生不息的君子文化。B. 君子一词历久弥新,生命力旺盛,做人做君子已成为我们的祖训,至今人们都把君子人格奉为自己做人行事的信条。C. 君子只有内外兼修,才能剔除权势阶层倨傲,增加温良恭俭让等人文内涵,成为中华文化最具生命力的一种文化基因。D. 精致的利己主义和极端的个人主义的大行其道才使得当下的君子文化日趋衰落,所以传播中华优秀君子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3. 下列说法中属于“君子文化对于君子的
11、内在有质的规定”的一项是( )A.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B.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C. 有力如虎,执辔如组。D.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4. 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内容上的异同。5. 荀子在劝学中说“学不可以已”,材料二作者认为“当下是推行君子文化最好的时代”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我们当代青年追求“君子文化”且“不可以已”的原因。(二)现代文阅读二(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父亲和我的时代(节选)杨遥有一天,父亲突然打来电话,让我加他的微信,帮他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一下视频。我欣喜父亲终于有变化了,赶忙加上他的微信,打开发来的视频。父亲在施肥,他穿着脏兮兮的蓝色
12、中山装,头上脸上都是土,不多的头发被风扬起,上面沾着碎草屑。他施的肥黑乎乎的,父亲捧着一把,用我们老家的方言说:“这是纯天然的羊粪,我们的农产品不用化肥、不打农药,是真正的绿色食品。”视频中的父亲样子很认真,像背课文的小学生。因为他的认真,方言听起来特别生硬、难听。原来父亲让我转发这样的内容。看架势,他要卖啥农产品了。现在父亲竟要做微商了,我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想起微信朋友圈里被我屏蔽掉的那些卖东西的朋友,做微商一定很难,怎样能让别人信任你,买你的东西?我们镇坐落在山西中北部,一半盆地,一半山丘。人们在盆地种些玉米、高粱等大田作物,山坡上种谷子、荞麦、胡麦、豆类等小杂粮,没啥特别的东西,谁买
13、呢?而且想到父亲邋遢的样子,如果被朋友们看到我便没有帮他转发,想过段时间,父亲或许会知难而退。他不适合干这个。没想到到了晚上,父亲在微信里问我:“怎么没有看到你转发的视频?”我不知道该怎样回答父亲,便索性装作没看见他的信息。侥幸地想,父亲刚用微信,大概不太熟悉它的功能,能糊弄过去;或者,他能猜测到我的想法,不再问。但是第二天一早,刚打开手机,就蹦出父亲的微信。他还是问怎么没有看到我转发的视频。没办法搪塞了,想到父亲的执拗,我便不情愿地转发了。到了傍晚,父亲的微信又来了,这么多年,我们从来没有这么频繁地联系过。这次他是来批评我的,他说朋友圈要互动,你不回复别人的留言,人家就不会给你点赞、留言了。
14、过了几天,父亲又给我打来电话,很认真地说需要帮他一个忙。我对父亲的电话已经有些头疼了,我情愿他问我要一些东西,哪怕贵些也不怕。现在他这样认真和我说话,我预感不大好。果然,父亲说:“你在外面工作,认识的人多,拉我进你的几个微信朋友群。那里面肯定有许多人需要绿色食品。”我一听头大了,怎么能把父亲拉进我的微信朋友群呢?便回绝道:“拉不进来,进这些群都要群主审核。”父亲不死心地问:“你和他们说一下不行吗?”我说:“人家都是搞文艺的。”父亲叹口气,挂了电话。拒绝了父亲,我心里有些不安,想父亲这样着急是不是缺钱?便给他微信转账发去个大红包。父亲打都没有打开,回复说他不缺钱,这些年挣的钱连他死后打发也够用了
15、,只是想让我多帮他做宣传,多帮他加一些微信好友。芒种过后十多天,父亲又发来他的视频。他在锄草。这次他脱下长衫了,却换了件穿过很多年的湖蓝色半袖衫,当初那鲜亮的湖蓝早已褪去,变得发灰,像湖水被大面积污染了。父亲满脸的胡子和头发连在一起,像从草堆里长出来的一棵最高的草。我很气愤,给父亲买了那么多件新衣服他不穿,总是让我转发他邋里邋遢的视频,便索性关掉朋友圈。一日有同学问,乡下可有绿色农产品?忽然想到有次父亲好像谈到在种什么“羊粪小米”,给他打电话。父亲的手机意外地占线,等了好长时间,才把电话打进去。我问父亲能不能买到好小米。父亲大概没有想到我问小米,有些意外,马上回答:“新米刚下来。今年咱家种的是
16、羊粪小米,完全没污染,口感特别好。”我找到父亲的微信朋友圈,让同学们看视频,但没有告诉他们这是我的父亲。父亲记日记一样,在微信朋友圈里记录着谷子成长的过程。几天过去,谷子已经冒出一截儿。然后父亲锄草、施肥,施的是羊粪肥。长出谷穗了,刚开始手指头肚那么大,慢慢变成狗尾巴草那么大。突然长出虫子了,父亲对着镜头说:“我们不打农药。”他每天用小刷子蘸着烟蒂泡的水刷谷穗,好半天才刷完一只。刷谷穗的时候,父亲的脸拼命往上凑。我知道他眼神不好,看不清那些小虫子。他抬起头来的时候,脸上沾着黑一道、绿一道的植物汁液。谷子地一眼望不到尽头。同学们没有把视频看完,就敲定了买父亲的小米,五斤、十斤下了订单。那天帮父亲
17、卖了五十斤小米。第二天父亲告诉我已经快递发货了。他对我说:“你认识的人不一样,以后有机会多给我介绍啊!”没几天,一位西藏的朋友给我打来电话。我有些诧异,他这么快就和我联系?没想到他开口就说:“你介绍的米贵,熬上不好喝。”我心里咯噔一下,赶忙说给他问一下。我给父亲打电话,父亲听完后说:“放心,我还能让你丢脸?”几天后,西藏的朋友又打来电话,他说:“我错怪你介绍的那位卖米的大爷了,是我们这儿的水有问题。以后我就吃他家的小米。”我不清楚父亲怎样处理的,忙去问。父亲说:“咱的米能有啥问题?我自己种的还不知道?肯定是他的水出了问题。我给他又寄了三斤小米,同时寄了三瓶矿泉水。我告诉他说你熬的米不好喝,可能
18、是水的问题,这次你用矿泉水熬上,不要拿你们的水,要是不好喝就是我的米有问题。”父亲笑了一下:“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水土,他们那儿和咱们的水土不一样。一用矿泉水熬上,他就告诉我好喝。”我心里叹服父亲能想到这么个点子,说以后有朋友要小米,我就给介绍。父亲说:“我不光卖小米,还有核桃、蜂蜜、酸枣、荞麦、胡油、土鸡蛋。需要啥有啥,质量绝对没问题。”(有删改)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父亲要“我”加他微信,帮他加一些微信好友,帮他宣传农产品,这些情节暗示父亲有变化了,懂得了用新媒体卖农产品的便利。B. “像从草堆里长出来的一棵最高的草”,既写出了父亲在田间劳作时“邋里邋遢
19、”的形象,也暗示了“我”对父亲有一种看不起的情绪。C. “我便没有帮他转发,想过段时间,父亲或许会知难而退”,没转发的主要原因是“我”推测父亲推销的农产品没有销路,转发也没用。D. 文章写的虽是父亲推销农产品的小事,但微信朋友圈转发、快递发货等新事物的出现,却构成了社会大背景,反映了农村的新变化。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先写西藏的朋友怪“羊粪小米”不好喝,再写认可父亲的小米好喝,最后通过父亲的叙述交代事情的原委,这种插叙手法的运用有利于凸显父亲的形象。B. 父亲发来的前两段视频,都展现了他在忙活农活儿的情景,但文章描写侧重点的选取有所不同,收到了“同中有异
20、”的表达效果。C. 从“他不适合干这个”到“说以后有朋友要小米,我就给介绍”,形成叙事转折,这变化的背后,显示出“我”对父亲做微商的认可。D. 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我”既是故事的叙述人,起到串联情节的作用;又是文章中的重要人物,对父亲的形象起到重要衬托作用。8. 本文第段写了什么内容,起到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9. 本文中的父亲与传统农民相比,具有新时代的特色,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共5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李溥,河南人。初为三司小吏,阴狡多智数。时天下新定,太宗历精政事,尝论及财赋,欲有所更革引,三司吏二十七人对便殿,问以职事。溥询
21、其目,请退而条上。命至中书,列七十一事以闻,四十四事即日行之,余下三司议可否。于是帝以溥等为能,语辅臣曰:“朕尝谕陈恕等,如溥辈虽无学,至于金谷利害,必能究知本末,宜假以色辞,诱令开陈。而恕等强愎自用,莫肯询问。”吕端对曰:“耕当问奴,织当问婢。”寇准曰:“孔子入太庙,每事问。盖以贵下贱,先有司之义也。”帝以为然,悉擢溥等以官,赐钱币有差。溥为左侍禁、提点三司孔目官,请著内外百官诸军奉禄为定式。加阁门祗候。催运陕西粮草,赴清远军,还,提举在京仓草场,勾当北作坊。齐州大水,坏民庐舍,欲徙州城,未决,命溥往视。遂徙城而还。又与李仕衡使陕西,增酒榷缗钱岁二十五万。三迁崇仪使。景德中,茶法既弊,命与林
22、特、刘承珪更定法,募人入金帛京师,入刍粟塞下,与东南茶皆倍其数,即以溥制置江、淮等路茶盐矾税兼发运事,使推行之。岁课缗钱,果增其旧,特等皆受赏。溥时已为发运副使,迁为使,仍改西京作坊使。然茶法行之数年,课复损于旧。江淮岁运米输京师旧止五百余万斛至溥乃增至六百万而诸路犹有余畜。高邮军新开湖水散漫多风涛,溥令漕舟东下者过泗州,载石输湖中,积为长堤,自是舟行无患。累迁北作坊使。后发运使黄震条其罪状以闻,罢知潭州。命御史鞫治,得溥私役兵为姻家林特起第,附官舟贩竹木,奸赃十数事,贬忠武军节度副使。仁宗即位,起知淮阳军,历光、黄二州,复以赃败,贬蔡州团练副使。久之,监徐州利国监,以千牛卫将军致仕,卒。(选
23、自宋史列传五十八,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江淮岁运米/输京师/旧止五百余万斛至溥/乃增至六百万/而诸路犹有余畜。B. 江淮岁运米输京师/旧止五百余万斛至溥/乃增至六百万/而诸路犹有余畜。C. 江淮岁运米输京师/旧止五百余万斛/至溥乃增至六百万/而诸路犹有余畜。D. 江淮岁运米/输京师/旧止五百余万斛/至溥乃增至六百万/而诸路犹有余畜。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擢,意思是提拔,表示升官。古汉语表示官职提升的词语还有拔、举、致仕等。B. 景德,宋代年号,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位皇帝可拥有多个年号。
24、C. 酒榷,指酒的专卖税。榷是专卖的意思,常见的税种还有茶榷、盐榷等。D. 太庙,古代帝王为供奉和祭祀先王所建营的庙宇,孔子曾入鲁王室太庙。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宗向有关官吏询问财赋的改革措施,李溥问得条目后列举多件上奏,所奏过半数被当日施行,太宗认为他有才能。B. 太宗认为,李溥这类人虽无学识而有能,应当和颜悦色地引导他们发表建议,而对于陈恕等人,就不必过多询问了。C. 李溥参与改革茶税成效卓著。茶法在景德年间产生了弊端,李溥与同僚一起修订更新茶法,数年后茶税又回到原来的程度。D. 李溥曾主持迁城、运粮等事,结合他从小吏而官至左侍禁、崇仪使、西京
25、作坊使等职经历,可见他是有才干的人。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帝以为然,悉擢溥等以官,赐钱币有差。募人入金帛京师,入刍粟塞下,与东南茶皆倍其数。14. 简要概括李溥被贬官的原因。(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相见欢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注】中原乱:指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原大乱。簪缨:官僚贵族的冠饰。扬州:当时抗金的前线重镇。15. 下列对该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选项是( )A. 上阕一个“垂”字,形象地表达出日暮时分水天相接的苍茫之景,同时也寄寓了作者心中对
26、国家衰颓的痛楚之情。B. 上阕通过对景物描写交代了时间、地点,将词人登高望远的行为放入冷落萧瑟的背景之下,奠定全词情感基调。C. 下阕实写金人入侵时的混乱场面,从而延伸对失地百姓流离失所的伤感之情。D. 词作最后两句表示愿悲风将泪水吹过扬州,情景交融,点明“悲”这一词眼。16. 全词表达了作者内心怎样的情感?试结合诗歌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的赤壁赋描述主与客泛舟问答,客人的回答引用了曹操短歌行的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并且还形容了曹操吟咏此诗时的情态:“_,_”。(2)“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短歌行中作者以“
27、_,_”起兴,以引出下文对贤才待以嘉宾之礼。(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8-20题。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人不是匍匐在诸神脚下的可怜虫,更不是生来就负有原罪的天国弃儿,相反,()。人的道德准则并非来自神的诫命,而是源于人的本性;人的智慧也并非来自神的启示,而是源于人的内心。先秦的诸子百家虽然议论蜂起,有时甚至_,但他们都是以人为思考的主要对象,其智慧大都是关于人生的智慧。这种思维方式为中华传统文化打下了深刻
28、的民族烙印,那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当其他民族对各路神灵的至高权威_时,中华民族的先民则把人间的圣贤当作崇敬和效仿的对象;其他民族当把人生的最高目标设定为入天国以求永生目标时,中华民族的先民则以生前“立德立功、立言”等的建树来实现生命的不朽;当其他民族从宗教感情中寻求灵魂的净化或愉悦时,中华民族的先民则从日常人伦中追求仁爱心和幸福感。既然中华民族的先民以人为万物之本,他们的理想国就在人间。孔子为了实现其政治理想,栖栖遑遑,席不暇暖;庄子热爱个体生命,对自然界的生命现象也抱着爱惜态度。如果说儒家更注重整个民族和社会的群体利益,那么,()。儒、道两家_,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人生思想
29、,他们对人生价值的把握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文化心理。显然,这种文化心理既有丰富内涵,又有积极意义,可以滋润当代中国人的心灵。18. 依次在文中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成语。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 庄子更重视的就是个体生命的价值和尊严B. 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 更重视个体生命的价值和尊严的就是庄子C. 宇宙万物的中心是人 庄子更重视的就是个体生命的价值和尊严D. 宇宙万物的中心是人 更重视个体生命的价值和尊严的就是庄子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二)语言文字应用(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散文集望乡书可以形
30、容为“乡村生活撷英”:它对故乡的许多方面,如地理风光、资源物产、生活生产、民风民俗等,都进行了细致呈现。作者对故乡充满深情,在书中耐心细致地回忆着故乡的人和事,其中很多趣味盎然的生活细节令读者忍俊不禁,其形态是片段的,方式是跳跃的,但充盈着内在的关联感和总体性,如同花瓣之于花朵。其中有些“花瓣”是我特别喜欢的,例如童年乐事。童年之“乐”,大抵离不开“游戏”和“吃”。作者对这两类乐事都娓娓而谈,如同和老朋友生动交谈。前者如打沙包,后者有捞鱼、摘杏、刨地瓜等。作者还经常在童年视角和欢乐气氛中,巧妙加入对生活与人性的窥探速写。例如,“挖河蚪”之后,还有“卖河蚌”的故事。毫无销售经验的爷爷既不知道如何
31、定价,也不知道怎么吆喝,有人问价时只好说“看着给吧”。这些描写使爷爷质朴的形象栩栩如生。这是商品经济潮涌初期关于“迂得可爱的买卖人”的生动素描,它趣味横生而又细致入微地写出了农民身份的转型过程。至于“乞丐”“老妪”“弃妇”等书写“人间苍凉”的章节,生活的苦难经过少年纯真、善良的视角过滤,其沉重也被审美化了它们变得哀而不伤,有时甚至还多了几分淡淡的暖意。2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同花瓣之于花朵”中“花瓣”和“花朵”具体指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22. 望乡书的作者对家乡充满深情,对家乡的习俗进行了细致描写。你的家乡有什么习俗?假如你的家乡举办相关习俗的活动,请你写一则宣传语,要
32、求:先在横线上填写习俗名称;紧扣习俗特点;语言简明,形象生动,20字以内。我家乡的习俗是:_宣传语:_四、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现在,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睡前抖音熬半宿,早上头条看世界。小视频用户调查显示,抖音上的用户百分之九十都在二十四岁以下。然而,这个年纪的用户或正在读书,或刚刚进入职场。为何在不断刷小视频?因为你在猎奇,你总在等待着,还有更新鲜的事物呈现在你的面前。刷多了小视频之后,我们会形成一种惯性,没有耐心去读一本书,不能静心去思考某一件事情。我们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如果只是刷小视频来虚度时光,那我们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提升自己了。读了以上材料,你
33、有怎样的认识和感想?请结合材料内容作文,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安徽省黄山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末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一(本题共5小题,共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文化的重要功能是文以化人,其最深层的积淀和影响是对人格的培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千年漫长发展中不断塑造和培育的正面人格,或者说集体人格,就是被历代中华儿女广泛接受并尊崇的君子人格。“君子”一词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流行,主要是贵族和执政者的代称。到了春秋末期,孔子在构思和传布
34、自己的儒家学说时,对“君子”概念的内涵进行改造,赋予其许多优秀道德的意蕴。如果说,孔子在构思和传扬儒家学说时,思考的轴心问题是探求如何立身处世,即如何做人的道理,那么他苦苦追寻的结果,或者说最终给出的答案,就是做人要做君子。孔子塑造的君子人格,伴随论语的流传而走入人们的心灵,可谓登高一呼,山鸣谷应。儒家学派的后继者如孟子、荀子等,对君子人格张扬申说,自不待言。“君子”一词,在孟子中出现82次、在荀子中出现了304次,其推波助澜,可谓不遗余力。与儒家学派颇多论争的墨家学派和法家学派,对君子人格也欣赏有加,如墨子说“君子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墨子尚贤);韩非子说“君子不蔽人之美
35、,不言人之恶”(韩非子内储说上)等等,都是对君子人格的高度肯定。影响深远的道家学派,虽然诸多思想观念与儒家学派判然有别,但在如何看待君子人格这一点上,两者却颇为一致。老子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道德经三十一章);庄子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凡此种种,无不表明道家学派对君子人格的认同和称许。至于被誉为“群经之首”的周易,更是对君子人格赞不绝口,推崇备至。其中广为人知的名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张岱年等哲学家认为,这是对君子形象的生动描绘,也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最佳概括。
36、由孔子孕育培养、诸子百家呵护成长的君子人格,在此后中华文化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受到上至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及文人士大夫,下至社会各阶层人士包括普通百姓的广泛认同和景从。从先秦至清末,有关君子和君子文化的描述不仅在汪洋浩瀚的历代典籍中星罗棋布,数不胜数,而且在传统戏剧、民间说唱、民俗礼仪及家教家训中,俯拾即是。君子文化及君子形象还渗透和融入我们日常生活及器物之中,如中国人自古就有爱玉的传统,实缘于“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礼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诗经)的观念。君子概念历久而弥新,至今仍保存着旺盛的生命力。当今社会尽管发展迅速,观念多变、文化多样,但只要是中国人,不论居庙堂之高,抑或处
37、江湖之远,哪怕是目不识丁的山村老农,也乐于被人看作君子,而决不愿意被人视为小人。君子人格在不同阶层人群,包括社会底层老百姓中都有相当的知晓度和认同度,君子风范今天仍为绝大多数中国人奉为做人的圭臬。做人做君子,这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祖训,像血液一样涌动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内心。“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成人之美”“君子不夺人所好”“君子动口不动手”等等,这些至今活在人们口头的君子格言,已不同程度地成为中华儿女做人做事的人生信条。君子作为中华民族千锤百炼的人格基因,是凸显中华文化“精气神”的典范人格模式,彰显着中华民族深沉精神追求和独特精神标识,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聚焦之点和闪光之源,是烛照中华儿女
38、历经坎坷而跋涉向前的人格力量和心理支撑。(摘编自钱念孙君子:千锤百炼的人格基因)材料二:如果说圣徒、绅士、骑士、牛仔是西方文化人格的表征,那么中华文化人格则体现为“君子”。君子文化,无疑是联系中国人的血脉之根,渗透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天子权力式微。君子不再纯粹作为政治上的统治者,而以道德修养的践行者被儒家所推崇,并赋予新的人文内涵,一举成为济世的高标。由此,君子集智慧与美德于一身,“新君子群体”产生。新君子群体通过推广“六经”,强调仁爱精神,播下了人文思想的种子。君子形象成为文学家们最为迷恋的书写对象。从诗经起,中国文学塑造了一系列卓尔不群的君子形象。有岳飞、关羽等忠烈君
39、子,有赵云等勇毅君子,等等。当然,君子毕竟是楷模、典范和高标,做个君子自然不可能没有门槛。因此,君子文化对于君子的外在和内在都有质的规定。就外在而言,君子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都有标配。如“毋侧听,毋噭应,毋淫视,毋怠荒”。当然,对于君子的内在要求更为恢弘、深远。修身养性是低配,齐家治国平天下才是终极目标。欲实现这样的高标,主要依凭才学。不仅需要“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而且还得富有文人雅趣。当君子内外兼修,自然就剔除了权势阶层的倨傲,增加了温良恭俭让等人文内涵,从而成为一种美好的文化精神流淌在中华大地上。哪里有君子的身影,哪里就播撒了君子文化的种子。君子文化是中华文化最具有生命力的一种文化基因。
40、一些人因为与世俗生活完全同一,从某种意义上说,不过是“半人”。完成了君子人格塑型,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具有审美内涵的“人”。或者说,不少人不过是一次性活着,只有具有君子人格的人才可能让精神传承,才可能不朽。做个君子,不但预示了人生的方向,而且确立了最具终极意义的人生价值追求。既是中华文化的普世价值,又是中华文化人格的品牌标识。弘扬君子人格的正能量,是传播中华优秀君子文化的必由之路。培养新一代有操守、有担当、有襟怀、有胆识、有雅趣的新君子,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悲悯情怀、生命意识和人文素养。传承君子文化的优良基因,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同时,应该正视君子文化的瑕疵,君子一度被矮化为“文弱书生”。
41、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显然是对君子的误解。君子不等于文弱,君子文化不等于腐儒文化,不等于失去了血性和勇武。当下,君子文化的式微,源于精致的利己主义和极端的个人主义的大行其道,以及现代性焦虑和人文精神信仰的断裂。事实上,当下是推行君子文化最好的时代,因为大众受教育程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和提高。(摘编自张国龙、凌丽君中华民族的精魂:君子人格和君子文化)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子改造了“君子”概念的内涵,赋予其许多优秀道德的意蕴,他一生苦苦追寻的结果,就是做人要做君子。B. “君子”概念的内涵经孔子的改造不断丰富,其他学派虽然与孔子的主张不同,但对君子人格
42、都表示认同赞许。C. 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使“君子”从政治上的统治者变为被儒家推崇的道德修养的践行者,而成为济世的高标。D. 有人认为,君子是百无一用的文弱书生,是腐儒书生的代表,缺乏血性和勇武,这是对“君子文化”的误解。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古往今来,君子人格对人们影响深远,它得到了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认同和尊崇,形成了生生不息的君子文化。B. 君子一词历久弥新,生命力旺盛,做人做君子已成为我们的祖训,至今人们都把君子人格奉为自己做人行事的信条。C. 君子只有内外兼修,才能剔除权势阶层的倨傲,增加温良恭俭让等人文内涵,成为中华文化最具生命力的一种文化基因。D. 精
43、致的利己主义和极端的个人主义的大行其道才使得当下的君子文化日趋衰落,所以传播中华优秀君子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3. 下列说法中属于“君子文化对于君子的内在有质的规定”的一项是( )A.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B.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C. 有力如虎,执辔如组。D.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4. 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内容上的异同。5. 荀子在劝学中说“学不可以已”,材料二作者认为“当下是推行君子文化最好的时代”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我们当代青年追求“君子文化”且“不可以已”的原因。【答案】1. B 2. A 3. D 4. 相同:两则材料都阐述了君子人格的内涵和意义。不同:材料一主要从
44、君子人格的发展及不同时期人们的接受程度的角度来展开论述;材料二主要从君子文化对君子内外的规定及传播君子文化的角度来展开论述。 5. 君子人格在当今不同阶层的人群中具有相当的知晓度和认同度,是绝大多数中国人做人的圭臬;当下精致的利己主义和极端的个人主义大行其道,君子文化能够帮助人们确立最具终极意义的人生价值追求,缓解现代性焦虑,树立人文精神信仰;大众受教育程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和提高,可以更好地理解君子人格的内涵,从而更好地推行君子文化建设。【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他一生苦苦追寻的结果,就是做人要做君子”错,根据材料一第2段中的“如果说,孔
45、子在构思和传扬儒家学说时,思考的轴心问题是探求如何立身处世,即如何做人的道理,那么他苦苦追寻的结果,或者说最终给出的答案,就是做人要做君子”可知,原文是假设关系,答案省去了假设的前提,变成了既成事实,未然说成已然。C.“从政治上的统治者变为被儒家推崇的道德修养的践行者”错,根据材料二第2段中的“君子不再纯粹作为政治上的统治者,而以道德修养的践行者被儒家所推崇”可知,春秋时期的君子仍然指政治上的统治者,只不过不再“纯粹”,道德修养的践行者也可被称作君子。D.“这是对君子文化的误解”错,根据材料二最后1段中的“显然是对君子的误解”可知,选项偷换了概念。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
46、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人们都把君子人格奉为自己做人行事的信条”错,根据材料一第6段中的“君子风范今天仍为绝大多数中国人奉为做人的圭臬”“已不同程度地成为中华儿女做人做事的人生信条”可知,选项扩大范围。C.“君子只有内外兼修,才能剔除权势阶层的倨傲”错,根据材料二第3段中的“当君子内外兼修,自然就剔除了权势阶层的倨傲,增加了温良恭俭让等人文内涵”可知,选项把充分条件当作了必要条件。D.“精致的利己主义和极端的个人主义的大行其道才使得”错,根据材料二最后一段中的“当下,君子文化的式微,源于精致的利己主义和极端的个人主义的大行其道,以及现代性焦虑和人文精神信仰的断裂”可知,该答案以偏概全。故选
47、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是说君子饮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适,是对君子生活的规定。B.是说君子做到话语谨慎,做事行动敏捷,是对君子言谈举止的规定。C.是说强健有力如猛虎,手执缰绳如丝带一般轻松,是对君子动作力量的规定。D.是说选择别人的优点去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我有)就改正它,是对君子修身养性的规定,属于内在。A、B、C三项都是对君子外在的要求。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材料一前六段“君子一词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流行,主要是贵族和执政者的代称。到了春秋末期,孔子在构思和传布自己的儒家学说时,对“君子”概念的内涵进行改造,赋予其许多优秀道德的意蕴”“儒家学派的后继者如孟子、荀子等,对君子人格张扬申说”“由孔子孕育培养、诸子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