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3 ,大小:243.58KB ,
资源ID:252483      下载积分:8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25248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4 小古文专讲专练:机智勇敢篇(教师版)小学人教统编版)为本站会员(鹏城****头)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小古文专讲专练:机智勇敢篇(教师版)小学人教统编版

1、专题04 机智勇敢篇(教师版)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文言文是古代文化与现代教育连接的纽带。从小学开始进行文言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文言文的结构和表达方式,感受到古人的思想情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何为文言文?美好的意思。文 美好的语言文章言文言文表述,记载等意思。文作品、文章等意思。通过对话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如:杨氏之子。主要内容通过故事表现了人物沉着冷静、果断、勇敢的品格。如:司马光。囊萤夜读。从故事中得到启示或人生哲理(道理)。如:王戎不取道旁李。机智勇敢篇文中的人物有哪些?(谁)。方法指导他(她)做了什么事?(

2、干什么)。事后产生的结果是什么?(怎么样)。 对人物的评价。(主要通过事件来评价)。 评价的常用词:冰雪聪明,机智勇敢,闻一知十,伶牙俐齿,乖巧懂事,聪明伶俐,聪明过人教材链接杨氏之子、王戎不取道旁李、咏雪、司马光等等。 1.(2022陕西宝鸡四年级期末)阅读小古文,回答问题。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尝:_ 竞走:_2下列哪一个“之”所指代的事物与其他两个不同?( )A竞走取之B人问之 C取之,信然3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4王戎是个怎样的孩

3、子?你从这个故事使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答案】1曾经 争着跑过去 2B 3因为李树生长在路边无人管理,如果是甜李早就被摘光了,如今满树累累的果实,所以是苦李子。4王戎是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人。我获得的启发是要向王戎学习,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解析】1本题考查字词解释。“尝与诸小儿游”意思是曾经和许多孩子一起出去玩耍。“尝”指曾经。“诸儿竞走取之”意思是大家争着跑过去摘李子。“竞走”意思是争着跑过去。2本题考查字词解释。A项:“竞走取之”意思是争着跑过去摘李子,“之”指李子。B项:“人问之”意思是大家问他,“之”指王戎。C项:“取之,信然”意思是大家摘下来一尝,的确如此,“

4、之”指李子。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意思是李子树在路边竟然还有那么多的果子,这一定是苦李子。联系生活实践可知李子树长在路边,过往的行人比较多,如果李子是甜的,早被路人摘光了,不可能多子折枝。因此,只有一种可能,这是苦李。4本题考查文章给我们的启示。文中的王戎看到路边那么多李子,并没有像其他小朋友一样争着去摘,而是观察和思考明白了在路边的李子一定是苦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要善于通过现象,去分析问题的本质。要见微知著,善于从细小问题入手,去探究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不然,会走很多不必要的弯路。【点睛】译文: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孩子一起出去玩耍。他们看见道路

5、旁边的李树上有许多成熟的李子,把枝头都压弯了。大家争着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不动。大家问他,他回答说:“李子树在路边竟然还有那么多的果子,这一定是苦李子。”大家摘下来一尝,的确如此。2.(2022河北保定五年级期末)小古文阅读。杨氏之子_,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_。”1背诵课文,在上面横线上补写句子。2写出上面补写在横线上的两句话的意思。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1)本文讲述的是梁国一户杨姓人家中的九岁男孩与客人对谈的故事。( )(2)文中“聪惠”是聪明有智慧的意思。( )(3)文中第四句

6、,朗读时应这样停顿: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4)“此是君家果”,意思是说:“你姓杨,它叫杨梅,看来这杨梅是你杨家的果子啊!”( )(5)“孔指以示儿曰”这句话中省略了“指”的事物孔雀。( )4读文中“为设果”这一句,联系上下文思考:是谁为谁“设果”?( )为( )设果。5如果来的是一位李先生,“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杨氏之子该怎么回答呢?杨氏之子答曰:“ 。”6回忆本学期所学诗文,按提示填写句子。文中的“夫子”“君”是对古时男子的尊称。君子,一直是我国推崇的理想人格的代表。论语中说“_,小人喻于利。”这句话是说君子格外看重道义。“_,报得三春晖”,懂得回报父母养育之恩

7、,孝行天下的人是君子;“黄沙百战穿金甲,_”,誓死保家卫国,有家国情怀的人是君子;“孤帆远影碧空尽,_”,跟朋友相处,重情重义的人是君子;“_,才了蚕桑又插田”,牵挂百姓疾苦,关心民众生活的人是君子。孟子说“恻隐之心,_。”君子就是那些有仁爱之心,甘为道义无私牺牲的人。【答案】1梁国杨氏子九岁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儿子九岁。 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啊! 3 4 杨氏子 孔君平 5未闻李子为夫子家果 6君子喻于义 谁言寸草心 不破楼兰终不还 唯见长江天际流 乡村四月闲人少 仁之端也【解析】1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理解与默写。书写时注意“梁”“雀”“禽”的正确写法。2本题考查诗句翻译

8、。“梁国杨氏子九岁”意思是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未闻:没有听说;家禽:家里的鸟。意思是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1)结合文章内容“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可知选项说法正确。(2)惠:惠同“慧”,智慧的意思。选项说法正确。(3)断句标志:“孔”“孔雀”和第二个“儿”都是人名和动物名,需单独断开。“曰”是动词,需单独断开。“此”是指示代词,需单独断开。“未闻”和“夫子家”都是一个完整的意义单位,需单独断开。选项说法正确。(4)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这是故

9、事中的重点部分。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选项说法正确。(5)结合文章句子“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可知所指的事物时杨梅。选项说法错误。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结合文章句子“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可知杨氏子为孔君平设果。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这是故事中的重点部分。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可知抓住人的姓做文章,联系来人的“李”姓,可回答:未闻李子

10、是君家果。6本题考查诗句积累。书写时注意“君、喻”的写法。书写时注意“谁、寸”的写法。书写时注意“破、终”的写法。书写时注意“唯、际”的写法。书写时注意“闲”的写法。书写时注意“端”的写法。【点睛】参考译文: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于是便叫杨氏子出来。杨氏子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氏之子,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3.(2022陕西西安三年级期末)阅读小古文,回答问题。文彦博灌水取球文彦博少时,与群儿击球。球忽跃入树穴。群儿谋取之。穴深,不能得。

11、彦博以盆取水,灌入穴中,球遂浮出。【注释】穴:洞。谋:商议。遂:于是,就。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1)文彦博少时,与群儿击球。_(2)穴深,不能得。_2这件事的起因是 。(用原文回答)3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彦博以盆取水,灌入穴中,球遂浮出。 4你还知道哪些古代智慧儿童的故事?请写出两个。 【答案】1打 取出 2球忽跃入树穴 3文彦博用盆打来水,灌入树洞中,球就浮了出来。 4司马光硕缸曹冲称象【解析】1本题考查字词解释。(1)文彦博少时,与群儿击球:幼年的文彦博和几个小伙伴在草地上打球。故“击”的意思是:打。(2)穴深,不能得:洞穴很深,不能拿到球。故“得”的意思是:取得。

12、2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故事主要讲的是“文彦博灌水取球”的事,文彦博为什么要灌水取球取球,结合文中的句子“球忽跃入树穴。”,这句话是故事的起因。经过是:彦博以盆取水,灌入穴中。结果:球遂浮出。3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结合注释:遂:于是,就。本题中“彦博以盆取水,灌入穴中,球遂浮出。”的意思是:文彦博让大家用装水的工具往树洞里倒,球在水的浮力下,很快浮了上来。4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积累。司马光破瓮救人: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有个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都惊慌失措地跑了,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击去。水涌出来,小孩也得救了。曹

13、冲七岁称象:有一次,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曹操想知道这象的重量,询问他的属下这件事,但他们都没有称象的办法。曹冲说:“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让船装载其它东西,称一下这些东西13再比较一下就能知道了。”曹操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果然得出了大象的重量。类似的古代儿童聪慧故事还有:王戎识李甘罗拜相等。【点睛】参考译文:幼年的文彦博和几个小伙伴在草地上玩球,一不小心,球掉进一个树洞。小伙伴们趴在洞口伸手摸球摸不到,用棍子到洞里拨球也够不到。大家正在焦急的时候,文彦博想出了个好办法,把水灌入树洞中,树洞被水灌满,球自然就浮出来了。4.(2022陕西宝鸡三年级期末)阅读小古

14、文,回答问题。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1选择加点词的正确解释。群儿戏于庭。( )A庭院B厅堂 光持石击瓮破之。( )A坚持B拿着2当一儿落水,其他人的表现是_,司马光的表现是 。3本文选自_,文中主人公是_朝人。4“光持石击瓮破之”中的“之”指的是 。5除了司马光,你还知道哪些古人小时候的故事? 【答案】1A B 2都吓跑了 镇静地拿起一块石头砸破水缸 3宋史.司马光传 宋 4水缸 5曹冲称象、 孔融让梨【解析】1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群儿戏于庭的意思是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庭:庭院,选A。光持石击瓮破之的意思是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

15、,持:拿着,选B。2本题考查人物分析。从句子“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可知,其他人表现是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从句子“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可知,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3本题考查作家作品识记。本文出自宋代佚名的司马光砸缸,文中的主人公司马光是宋代人。4本题考查字词解释。“光持石击瓮破之”的意思是的意思是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之:水缸。5本题考查知识拓展。根据课外积累,言之有理即可。示例:骆宾王七岁咏鹅、孔融让梨、曹冲称象等。曹冲称象:曹冲称象曹冲长到五六岁的时候,知识和判断能力所达到的程度,可以比得

16、上成人(如一个成年人)。有一次,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曹操想知道这象的重量,询问属下,都不能说出称象的办法。曹冲说:“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让船装载其他东西(当水面也达到记号的时候),称一下这些东西,那么比较下(东西的总质量差不多等于大象的质量)就能知道了。“曹操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孔融让梨孔融,字文举,东汉时期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高祖父孔尚当过钜鹿太守,父亲是泰山都尉孔宙。孔融别传记载:孔融四岁的时候,和哥哥吃梨,总是拿小的吃。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回答说:“小孩子食量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点睛】译文: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

17、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5.(2022山西大同四年级期末)阅读小古文,回答问题。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zh sh)枝,诸(zh zh)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横线上。2选择括号内正确的读音,打“”。3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尝:_竞:_走:_唯:_4根据内容填空。“人问之”,问的是: 看到道边李树,诸儿 ,王戎 ,因为他心里在想: 。5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的启示是( )A有好的东西,应该懂得谦让给别人。B不

18、是自己的东西,不要随便去拿取。C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学会观察,善于思考。【答案】1王戎不取道旁李 2zhzh 3曾经 争逐 跑 只有 4问王戎为什么不去摘李子 竞走取之 不动 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5C【解析】1本题考查给文章拟定题目、作品识记。王戎不取道旁李出自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2本题考查汉字字音。“折”字当读“sh”的时候,有断、亏损、姓等字义。当读“zh”的时候,有断;弄断、损失、折服等字义。当读“zh”时,有翻转、倒过来倒过去等意思。文中选择字音“zh ”。“诸”读音为“zh”,意思是众、许多。3本题考查汉字字义。“尝与诸小儿游”句意“曾经和朋友们一起玩耍

19、”,这里“尝”意思是“曾经”。“诸儿竞走取之”句意“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这里“竞”意思是“争逐”。“走”意思是“跑”。“唯戎不动”句意“唯独王戎没有动”,这里的“唯”意思是“只有”。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结合前文内容“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可知,当小朋友都跑去摘李子,唯独王戎没有动,所以人们问王戎问的是不去摘李子的原因。结合课文王戎的回答“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和译文进行解答。王戎此时想到的李子在路旁,却为什么没有被别人摘走的原因。5本题考查文言文理解。告诉我们的道理是:遇事要多多分析,不要盲从,仔细观察,善于思考,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不犯没有必

20、要的错误,少走歪路。【点睛】译文: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朋友们一起玩耍,看见路边有一株李子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却唯独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说:“这树长在路旁,却有这么多的李子,这李子一定是苦的。”(围观的人们)尝,果然是这样。6.(2022江苏淮安三年级期末)阅读小古文,回答问题。司马光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1这篇课文的语言与其他课文不一样,我们称它是_。2这个故事的起因是 ,经过是 ,结果是 。(可以用文中的词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3下面句子的停顿是否正确,请将停顿正确的句子的

21、序号写在横线上:( )A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B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4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5面对遇到的问题,其他小朋友_,而司马光却_,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认识了一个_、_的司马光。(从两个方面写出司马光的品质)【答案】1文言文 2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 儿得活 3B 4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 5皆弃去 持石击瓮破之 聪明机智 沉着冷静【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掌握。文言文:用文言写成的文章。与“白话文

22、”相对。2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结合译文可知,故事的起因:一群儿童在庭院里嘻戏,一个小孩爬上大缸,一失足跌入缸中,并没入水中。句子是“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经过:其他小孩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起石头把缸砸破,句子是“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结果:儿子得救了。句子“儿得活”。3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仔细分析各个选项,得出答案即可。“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意思是:其他小孩都吓跑了,

23、只有司马光拿起石头把缸砸破,水涌出来了,小孩得救了。故停顿为: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故选:B。4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翻译。解释时,先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再理解句子的意思。庭:庭院。 戏:嬉戏。 瓮:口小腹大的一种容器。没:没入。意思:一群儿童在庭院里嬉戏,一个小孩爬上大缸,一失足跌入缸中,并没入水中。5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分析。结合译文可知,面临其它小朋友的表现:皆弃去;而司马光的表现:持石击瓮破之。这个故事中知道了司马光是一位聪明机智、沉着冷静的孩子。【点睛】参考译文:一群儿童在庭院里嬉戏,一个小孩爬上大缸,一失足跌入缸中,并没入水中。其他小孩都吓跑了,

24、只有司马光拿起石头把缸砸破,水涌出来了,小孩得救了。7.(2022浙江湖州四年级期末)阅读小古文,回答问题。七步成诗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注释】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帝:指魏文帝曹丕。东阿王:魏文帝曹丕的兄弟曹植。漉(l):滤出。 菽(sh):大豆。萁(q):豆茎。 釜(f):锅。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帝尝令东阿王(尝试) B煮豆持作羹(用来)C应声便为诗(随着命令的声音,立即) D萁在釜下燃(烧)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25、。(1)七步成诗和王戎不取道旁李都选自世说新语。( )(2)从“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可以看出曹丕想迫害弟弟。( )(3)讲历史人物故事的时候,我们可以加上适当的表情吸引听众。所以,讲七步成诗这个故事时,我会用夸张的表情,炫耀的语气来讲述曹植作的诗。( )3你觉得曹植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写下你的看法和理由。 【答案】1A 2 3文中曹植才思敏捷。它七步之内就作出一首诗,而且让曹丕听了以后潸然泪下,深感惭愧不忍借故害他。【分析】译文:魏文帝曹丕曾经命令东阿王曹植在七步之内作成一首诗,作不出的话,就要动用死刑。曹植应声便作成一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箕在釜下燃,

26、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魏文帝听了深感惭愧。1本题考查词语的解释。要结合句子的前后意思理解来确定字的意思。错误的更正如下:文帝尝令东阿王(曾经)2本题考查考查理解积累。(1)根据注释可以知道七步成诗选自世说新语,王戎不取道旁李也选自世说新语。(2)“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意思“魏文帝曹丕曾经命令东阿王曹植在七步之内作成一首诗,作不出的话,就要动用死刑。”可以看出曹丕想迫害弟弟。(3)七步诗是曹丕想害曹植命他七步作诗。曹植为此感到悲哀,兄弟互相残害,曹植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抒发对兄长曹丕的深切感慨,兄弟应该团结互助的情感前两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

27、,后一句话锋一转,集中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他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所以应用带着伤感的语气来讲述。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结合文中人物的事件(七步成诗)并且而且结合当时的曹丕想害他的命的处境 ,引用形象生动的比喻 ,令曹丕感到惭愧,化解危险来说明它是一下才思敏捷的人。8.(2022河南开封四年级期末)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王戎(rng)不取道旁李王戎()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jng)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信然。注释:本文选自世说新语雅量。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自幼聪慧。尝曾经

28、竞走争着跑过去。唯只有信然的确如此。1填空。(1)王戎( )岁,尝与诸小儿游。 (2)取( ),信然。2读下面的句子,把正确的序号填到括号里。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1)“折”字在这里读( ) shzhzh(2)句子停顿正确的是(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3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4说说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5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故事?为什么? 【答案】1七 之 2 3他们看见道路旁边的李树上有许多成熟的李子,把枝头都压弯了。大家争着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不动。 4这李树长在道路旁,上面结了那么多李子

29、,却没有人摘,那么李子一定是苦的。 5想到了司马光砸缸。因为司马光和王戎一样,都是聪明机智的孩子。【分析】译文为: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孩子一起出去玩耍。他们看见道路旁边的李树上有许多成熟的李子,把枝头都压弯了。大家争着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不动。大家问他,他回答说:“李子树在路边竟然还有那么多的果子,这一定是苦李子。”大家摘下来一尝,的确如此。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识记。对古文原文背诵识记的考查,在背诵和填空中要准确无误,不能多字丢字,不能出现错别字。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字词字音和句子停顿的掌握。(1)折 sh 1.断(多用于长条形的东西)。2.亏损。3.姓。 zh 1.断;弄断。2

30、.损失。3.弯;弯曲。4.回转;转变方向。5.折服。6.折合;抵换。7.买卖货物时,照标价减去一个数目,减到原标价的十分之几叫做几折或几扣,例如标价一元的减到九角叫做九折或九扣,减到七角五分叫做七五折或七五扣。8.元杂剧每一个剧本分为四折,一折相当于后来的一场。9.汉字中有曲折的笔画,形状有“乛乚乙”等。10.姓。11.折叠。12.折子。 zh 1.翻转。2.倒(do)过来倒过去。“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的意思是他们看见道路旁边的李树上有许多成熟的李子,把枝头都压弯了。这里的“折”是断、弯的意思,所以读“zh”。(2)“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的意思是他们看见道路旁边的李树上有许多成熟的李子,把

31、枝头都压弯了。所以句子的正确停顿是“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3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的意思是:他们看见道路旁边的李树上有许多成熟的李子,把枝头都压弯了。大家争着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不动。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与概括。“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意思是:李子树在路边竟然还有那么多的果子,这一定是苦李子。因为在道边的李子会很多路过的人去摘,而这棵树还有很多果实,说明李子是苦的,不能吃,没有人去摘。25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外知识的了解与识记。答案不唯一,例如:我想到了曹冲称象的故事,因为这两个故事中的主人公都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9.(2022甘

32、肃定西四年级期末)阅读小古文,回答问题。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下列加点字与“竞走”中“走”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走私B行走C奔走相告D走亲访友2翻译下列句子。(1)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2)取之,信然。 3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4你从这个故事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5我还知道其他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_、_。【答案】1C 2许多孩子都争相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 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3因为在道边的李子如果是甜的,肯定会有很多人去摘,而这棵树有很多李子都没

33、人摘,说明李子是苦的。 4我们遇到事情要多观察,多思考,不能盲目跟从。 5草船借箭 孔融让梨【分析】译文: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嬉戏玩耍。他们看见路边李子树上果实累累,把树枝都压弯了。许多孩子都争相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的确如此。1本题考查字词解释。竞走:争着跑过去。走:跑。走私: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检查,非法运输货物进出国境。(车、船等)运行;移动;挪动。行走:指通过肢体在物体上移动;行路;走动。走: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奔走相告:指有重大消息时,人们奔跑着互相转告。走

34、:跑。走亲访友:到各个亲戚朋友家拜访。走:(亲友之间)来往。2本题考查翻译句子。方法:(1)在读通顺的前提下,利用联系上下文,借助注释及关键字词等方法进行翻译。(2)原则: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3)方式:直译和意译直译: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方法:对:对译,逐字逐句翻译。比如:“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翻译为收没天下的武器,把它们集中到咸阳。留:保留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年号、人名、地名、朝代等。比如:“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翻译为太守是谁呢?他就是庐陵郡的欧阳修。意译:用意译将文中的比喻、借代、用典等翻译出来,使文意更通顺。比如:翻译“秋毫不敢有所近。”直译:连秋天

35、里野兽的毫毛也不敢接近。意译:连最小的东西都不敢占有。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翻译:许多孩子都争相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取之,信然。翻译:摘来一尝,的确如此。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因为道路边的李子很容易被人们摘来品尝,如若李子都在树上,未被人摘下,则认为李子一定很苦以至于没有人摘。4本题考查主旨概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少走歪路,明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5本题考查课外搜集与积累。学生可根据日常生活中阅读的历史故事进行解答,答案不唯一。如:背水一战、程门立雪、纸上谈兵、荆轲刺秦王、四面楚歌、卧薪尝胆、负荆请罪、完璧归赵、草船借箭、望梅止渴。

36、10.(2021全国三年级期末)阅读小古文,回答问题。司马光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1给下面下划线的字注音。足跌没水中_ 众皆弃去_2解释下面下划线字的意思。与群儿戏于庭_众皆弃去_光持石击瓮破之_3下列朗读停顿正确的,用“”“”表示。(1)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2)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3)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4)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4学有所感,判断正误,用“”“”表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庭院中玩耍也有危险,我们不能去那里玩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事要沉着镇静,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