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66.51KB ,
资源ID:252289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25228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六校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雪****)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六校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1、南通市海门区六校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27分)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完成下面小题。轻轻打开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眼前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A 轻风流水yngh着的牧童的笛声,传递着春的气息;可爱的水藻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奉献给温晴的济南;瘫痪的史铁生在秋天怀念与母亲jubi时的情景,收获“好好儿活”的勇气;牧羊人面对荒山戈壁种树不止,有着jujing的坚持在语文的世界里,一片片天光云影尽收眼底,一股股清泉细流滋润心田。一个人想要真正走进文学的大门,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1.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2. 在横线A处填上正确的标点符

2、号。A处应填:_3. 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修改意见:_4. 用课文原句填空。(1)水何澹澹,_。(曹操观沧海)(2)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3)夜发清溪向三峡,_。(李白峨眉山月歌)(4)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5)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6)_,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7)毛泽东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就是希望我们做“_,_,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纪念白求恩)(8)古人读书很注意学与思结合,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曾教导学生:“_,_”综合性学习。(5分)5. 综合性学习。朋友是

3、一本书,一本让你一生都读不完的书;朋友是一个港湾,一个可以让你的心灵休息的港湾;朋友是一束阳光,一束可以让你的生活充满温暖的阳光。我们应该怎样选择朋友?选择什么样的朋友呢?一起来参加我们“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实践活动吧!(1)活动一:研读下面古人结交朋友的事迹,说说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事迹一:东汉时,管宁与华歆为同窗好友。有一天,两人同在园中锄草,发现地里有块金子,管宁对金子视如瓦片,挥锄不止,而华歆则拾起金子放在一旁。又一次,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便割席分坐。自此以后,管宁再也不以华歆为友。事迹

4、二:北宋的范仲淹因主张改革,惹怒了朝廷,被贬去颍州。当范伸淹卷起铺盖离京时,一些平日与他往来甚密的官员,生怕被说成是朋党,纷纷避而远之。有个叫王质的官员则不然,他正生病在家,闻讯后,立即抱病前去,大摇大摆地将范仲淹一直送到城门外。对范仲淹来说,谁是真朋友,谁是假朋友,此时此刻,也就一清二楚了。(2)活动二:你的朋友小军认识了一位上海的网友,他想在寒假期间独自一人去上海见网友。你赞成他去吗?说说你的理由。名著阅读(6分)6. 下列关于朝花夕拾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朝花夕拾中的散文,是鲁迅作品中最富有生活情趣的篇章,反映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虽为个人回忆,但有丰富

5、深刻的社会内容。B. 藤野先生记述了“我”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记叙了与藤野严九郎相识、相处、分别几个片段。“我”后来因为“想拯救国民的精神”而弃医从文。C. 在琐记中,作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D. 五猖会写的是一种迎神赛会,这是“我” 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在出发前,父亲让我背鉴略,直到“我”背下来,才能出发去关东。7. 我至今还记得,一个躺在父母跟前的老头子,一个抱在母亲手上的小孩子,是怎样地使我发生不同的感想呵。他们一手都拿着“摇咕咚”。这玩意儿确是可爱的,北京称为小鼓,握柄左右摇晃就“咕咚咕咚”响起来。然而这东西是不该拿在老莱子

6、手里的,他应该扶一枝拐杖。现在这模样,简直是装佯,侮辱了孩子。我没有再看第二回,一到这一页,便急速地翻过去了。以上文字出自朝花夕拾中 (篇目名)。选文中描述的故事是 (名称),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到的另一个类似的孝道故事是郭巨埋儿。作者写这些故事的用意是?二、阅读与理解(共58分)(一)(6分)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各题。江南逢李龟年 定林所居唐杜甫 宋王安石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临溪放杖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注释】定林:地名,为名胜之地。8. 定林所居中的“溪”、“山”分别具有_、_的特点。9. 两首诗歌都写到江南

7、春天的美景,但诗人欣赏景物的情感却不尽相同,结合诗歌分析他们的情感有何不同?(二)(19分)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语段,完成小题【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节选自论语十二章)【乙】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

8、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史记孔子世家赞)【注释】低回:徘徊,流连。六艺: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10. 用“/”给下列两句话标注停顿(每句停一处)。(1)学 而 不 思 则 罔 (2)然 心 乡 往 之1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1)人不知而不愠(2)思而不学则殆 (3)不能去云(4)没则已焉12.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诸生以时习礼其家。13. 请结合【甲】【乙】两段选文,说说学者敬仰孔子的原因。14. 小明同学认为学习只要在课堂上听懂知识就行,而课后无需像其他同学那样辛苦复习。作为他的好友,请你结合【甲

9、】文内容对小明同学进行有针对性的劝说。(三)(16分)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温暖的尘土包利民那一年,他去一个偏远的山区支教,时间为一年。在那个破旧的学校里,他成了四年级的班主任。他讲课生动,而且课余他还时常给学生们讲山外的故事,这让孩子们的眼睛里全闪烁着渴望和梦想。于是,他提出了一个奖励办法:这次期末考试成绩最好的同学,他会在暑假时和他一起去北京,去看长城、故宫、天安门。这个承诺在学生中引起极大的震动,一时间大家学习热情高涨。对于最远只去过县城的山里孩子,这份诱惑之大是不可估量的。期末考试结束,学生们都不走,等着老师快快地批卷子,想知道谁是那位幸运的同学。他也二话没说,立刻开始批卷,而

10、窗外,是群孩子焦急兴奋的脸。终于,试卷批完,一个叫林虎的男生两门功课都是百分,夺得了第一名。消息一宣布立刻引起了轰动。林虎竟然哭了,被他的同学们簇拥着。别的同学虽然也有些失望,课时他们同样高兴。他告诉林虎,回家准备一下,三天后就和他一起回北京。消息传遍了小村,林虎家竟像过年一样热闹起来,去北京,这可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三天后,他带着林虎出山,全班二十多名学生都来送行,还有许多乡亲。他发现林虎穿了一套没有补丁的衣服,一双很大的不露脚趾的鞋,最奇怪的,是背了一个大大的旅行袋,这个旅行袋,他只在村长家里见过,告别了送行的人群,他们终于走向山外。经过几天的火车和汽车,终于到了北京。林虎一点儿也没觉得疲

11、惫,眼中一直闪着兴奋的光,一路上他不停地指着车窗外向老师问这问那。回到北京的家里,他把林虎安顿好,休息了一天后,问林虎想先去看哪里,林虎毫不犹豫地说:“我想去长城!”于是出发,让他奇怪的是他虽然一再要求林虎不用背着那个旅行袋,可林虎仍然坚持要背,便也就随他。让他更为吃惊的是,林虎的体力出奇地好,那么长的石级,背着那么大个旅行袋,竟然就轻松爬上去了。到了长城上,林虎竟然呆住了,良久,他才奔跑起来。最后,林虎放下行旅行袋,打开。他一看又一次愣住,里面竟然是许多双各种各样的鞋子!林虎脱下自己的鞋,换上另一双,又一次在长城上奔跑起来。直到那些鞋都穿了一遍,林虎已经累得坐在地上起不来了。林虎告诉他,这些

12、鞋子都是班上同学让他带的,虽然他们来不了北京,可他们希望自己的鞋子能踏上长城,踏上天安门广场。林虎还说,这些鞋都是同学们家里最好的鞋了!接下来,无论是去天安门,还是故宫,或者别的地方,林虎都背着那些鞋子,一直重复着在长城上的做法,让每双鞋子都能踩在那些著名的土地上。回到那个山村,又一次轰动开始。林虎把鞋子分发给同学们,然后大讲特讲北京,讲长城,讲天安门,同学们都听得如痴如醉,就像亲身经历过一样。然后,同学们都脱下自己的鞋子,小心地换上那些去过北京的鞋,站在纸上,再脱下,小心地收起。从那以后,这些学生的学习更努力了,也许,他们的心中已经埋下了梦想的种子。许多年以后,他依然会回想起那个小山村,想起

13、那个叫林虎的孩子,想起许多学生的面孔。有一天,他收到一封邮件,竟是林虎发来的,邮件中说:“老师,当初咱们班的学生都已经走出大山了,在不同的城市工作和生活,可我们无论走得多远,都珍藏着当初的那双鞋。因为那些鞋上,有着北京的尘土”15. 阅读文章,回答下面两个问题。第段“孩子们的眼睛里全闪烁着渴望和梦想”的原因是_。第段“同学们都听得如痴如醉”原因是_。16. 文章第两段反复交代林虎背大大的“旅行袋”有什么作用。17. 品读文中画线句子,说说它的表达效果。然后,同学们都脱下自己的鞋子,小心地换上那些去过北京的鞋,站在纸上,再脱下,小心地收起。18. 怎样理解“从那以后,这些学生的学习更努力了,也许

14、,他们的心中已经埋下了梦想的种子这句话的含义。(四)(17分)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春天是一点点化开的迟子建立春那天,我在电视中看到,杭州西子湖畔的梅花开了。粉红的、雪白的梅花,在我眼里就是一颗颗爆竹,噼啪噼啪地引爆了春天。我想这时节的杭州,是不愁夜晚没有星星可看了,因为老天把最美的那条银河,送到人间天堂了。而我这里,北纬五十度的地方,立春之时,却还是零下三十度的严寒。早晨,迎接我的是一夜的寒流和冷月凝结在玻璃窗上的霜花。想必霜花也知道节气变化了吧这天的霜花不似往日的,总是树的形态。立春的霜花团团簇簇的,很有点花园的气象。你能从中看出喇叭形的百合花来,也能看出重瓣的玫瑰和单瓣的矢车菊来

15、。不要以为这样的花儿,一定是银白色的,一旦太阳从山峦中升起来,印着霜花的玻璃窗,就像魔镜一样,散发出奇诡的光辉了。初升的太阳先是把一抹嫣红投给它,接着,嫣红变成橘黄,霜花仿佛被蜜浸透了,让人怀疑蜜蜂看上了这片霜花,把它们辛勤的酿造,撒向这里了。再后来,太阳升得高了,橘黄变成了鹅黄,霜花的颜色就一层层地淡下去、浅下去,成了雪白了,它们离凋零的时辰也就不远了。因为霜花的神经,最怕阳光温暖的触角了。虽然季节的时针已指向春天了,可在北方,霜花却还像与主子有了感情的家奴似的,赶也赶不走,什么时候打发了它们,大地才会复苏。四月初,屋顶的积雪开始消融,屋檐在白昼滴水了,霜花终于熬不住了,撒脚走了。它这一去也

16、不是不回头,逢到寒夜,它又来了。不过来得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闪闪烁烁地隐现在窗子的边缘,看上去像是一树枝叶稀疏的梅。四月底,屋顶的雪化净了,林间的积雪也逐渐消融的时候,霜花才彻底丢了魂儿。在大兴安岭,最早的春色出现在向阳山坡。嫩绿的草芽像绣花针一样顶破丰厚的腐殖土,类似它的妙手要给大地绣出生机时,背阴山坡往往还有残雪呢。这样的残雪,还妄想着做冬的巢穴。然而,随着冰河乍裂,达子香花开了,背阴山坡也绿意盈盈了,残雪也就没脸再赖着了。山前山后,山左山右,是透着清香的树、烂漫的山花和飞起飞落的鸟儿。那蜿蜒在林间的一道道春水,被暖风吹拂得起了鱼苗似的波痕。投在水面的阳光,便也跟着起了波痕,好像阳光在水面

17、打起蝴蝶结了。我爱这迟来的春天。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节气而来的,它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也就是说,极北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它从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骛,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的精魂,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春天在一点一点化开的过程中,一天天地羽翼丰满起来了。待它可以展翅高飞的时候,解冻后的大地,又怎能不做了春天的天空呢!19. 本文紧扣标题一个“化”字,具体描绘了北国的春天花开的过程,请以霜花为例,梳理出霜花化开的过程,完成下列表格。描写对象时间化开的过程霜花立春时四月初撒脚走了,到寒夜,它又来了闪闪烁

18、烁地隐现在窗子的边缘。20. 本文描写北国的春天,却在开篇先写杭州西子湖畔梅花的盛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1.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段划线的句子。嫩绿的草芽像绣花针一样顶破丰厚的腐殖土,要以它的妙手,给大地绣出生机时,背阴山坡往往还有残雪呢。22. 结合全文,请你分析标题“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作用,三、作文(65分,含书写分5分)23. 礼物可以是人情往来的赠送物品,也可以是在某方面的突出成绩,还可以是父母、老师、朋友的金玉良言。礼物能传递人间的亲情、友情,它能使人与人的情意更加深厚。每一份礼物都表达着一份心意,每一份礼物的背后往往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请以“最好的礼物”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

19、于6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卷面整洁,字迹清楚。南通市海门区六校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27分)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完成下面小题。轻轻打开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眼前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A 轻风流水yngh着的牧童的笛声,传递着春的气息;可爱的水藻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奉献给温晴的济南;瘫痪的史铁生在秋天怀念与母亲jubi时的情景,收获“好好儿活”的勇气;牧羊人面对荒山戈壁种树不止,有着jujing的坚持在语文的世界里,一片片天光云影尽收眼底,一股股清泉细流滋润心田。一个人想要真正走进文学的大门,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

20、惯。1.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2. 在横线A处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A处应填:_3. 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修改意见:_【答案】1. 应和、诀别、倔强 2. :(或冒号) 3. 将“是否”去掉(或将“是否”换成“能够”)【解析】【分析】【1题详解】应和(yng h),意思是应声唱和。诀别(ju bi),指再无会期的离别;死别。倔强(ju jing),意思是刚强、不屈服【2题详解】“轻轻打开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眼前花团锦簇,美不胜收”是对后文内容的总括,后面的分句是此句总说的具体内容,因此A处要用冒号。【3题详解】“一个人想要真正走进文学的大门,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是

21、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两面对一面,应删掉“是否”,或把“是否”改为“能够”,这样句子前后才能对应。4. 用课文原句填空。(1)水何澹澹,_。(曹操观沧海)(2)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3)夜发清溪向三峡,_。(李白峨眉山月歌)(4)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5)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6)_,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7)毛泽东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就是希望我们做“_,_,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纪念白求恩)(8)古人读书很注意学与思结合,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曾教导学生:“_,_”【答案】

22、. 山岛竦峙 . 海日生残夜 . 思君不见下渝州 . 岐王宅里寻常见 . 遥怜故园菊 . 回乐烽前沙似雪 . 一个高尚的人 . 一个纯粹的人 .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解析】【详解】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的“竦峙、残、渝州、岐、烽、粹、罔、殆”等字词容易写错。综合性学习。(5分)5. 综合性学习。朋友是一本书,一本让你一生都读不完的书;朋友是一个港湾,一个可以让你的心灵休息的港湾;朋友是一束阳光,一束可以让你的生活充满温暖的阳光。我们应该怎样选择朋友?选择什么样的朋友呢?一

23、起来参加我们“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实践活动吧!(1)活动一:研读下面古人结交朋友的事迹,说说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事迹一:东汉时,管宁与华歆为同窗好友。有一天,两人同在园中锄草,发现地里有块金子,管宁对金子视如瓦片,挥锄不止,而华歆则拾起金子放在一旁。又一次,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便割席分坐。自此以后,管宁再也不以华歆为友。事迹二:北宋的范仲淹因主张改革,惹怒了朝廷,被贬去颍州。当范伸淹卷起铺盖离京时,一些平日与他往来甚密的官员,生怕被说成是朋党,纷纷避而远之。有个叫王质的官员则不然,他正生病在家,

24、闻讯后,立即抱病前去,大摇大摆地将范仲淹一直送到城门外。对范仲淹来说,谁是真朋友,谁是假朋友,此时此刻,也就一清二楚了。(2)活动二:你的朋友小军认识了一位上海的网友,他想在寒假期间独自一人去上海见网友。你赞成他去吗?说说你的理由。【答案】(1)示例:“道不同不相为谋”,那些和自己习惯爱好、志向不一致的人,我们应远离。患难见真情,能共患难的朋友才是真心的朋友。 (2)示例:小军,我觉得你不应该一个人去上海会见网友。因为你和这位朋友仅仅是网上认识而已,网上的人和事比较复杂,你不能随意听信一个陌生人的话,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再说了,上海那么遥远,你一个人出门父母会不放心的。【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

25、考查阅读感悟的表达。事迹一主要讲管宁因朋友的一二个细节不符合自己做人的标准,便断然绝交。华歆贪慕财富和虚荣,就不能怪管宁割席断义。告诉我们:应该选择志同道合的朋友,那些和自己习惯爱好、志向不一致的人,我们应远离。事迹二主要讲范仲淹因主张改革,惹怒了朝廷,被贬去颍州。此时一些平日与他往来甚密的官员纷纷避而远之,唯有王质送行。范仲淹此时看清谁才是真正的朋友,正所谓患难之时见真情,能共患难的朋友才是真心的朋友。据此作答即可。【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语言交际。解答此类题,第一步先分析情景,表明看法。第二步要正确、得体地表达。首先要礼貌地称呼对方(小军);然后结合材料内容,向他讲明独自一人去上海见网友的不

26、利因素,可从社会复杂,存在安全隐患,父母担心等角度来思考。如:小军,我不赞成你去上海见网友。因为现在的社会太复杂,连身边认识的人都存在安全隐患,更何况是网上认识没见过面的?再说,你还是未成年人,一个人出门,父母也会担心的。所以我觉得你不应该独自一人去上海会见网友。名著阅读(6分)6. 下列关于朝花夕拾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朝花夕拾中的散文,是鲁迅作品中最富有生活情趣的篇章,反映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虽为个人回忆,但有丰富深刻的社会内容。B. 藤野先生记述了“我”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记叙了与藤野严九郎相识、相处、分别几个片段。“我”后来因为“想拯救国民的精神

27、”而弃医从文。C. 在琐记中,作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D. 五猖会写的是一种迎神赛会,这是“我” 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在出发前,父亲让我背鉴略,直到“我”背下来,才能出发去关东。【答案】C【解析】【详解】C.有误。应是:在无常中,作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故选C。7. 我至今还记得,一个躺在父母跟前的老头子,一个抱在母亲手上的小孩子,是怎样地使我发生不同的感想呵。他们一手都拿着“摇咕咚”。这玩意儿确是可爱的,北京称为小鼓,握柄左右摇晃就“咕咚咕咚”响起来。然而这东西是不该拿在老莱子手

28、里的,他应该扶一枝拐杖。现在这模样,简直是装佯,侮辱了孩子。我没有再看第二回,一到这一页,便急速地翻过去了。以上文字出自朝花夕拾中的 (篇目名)。选文中描述的故事是 (名称),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到的另一个类似的孝道故事是郭巨埋儿。作者写这些故事的用意是?【答案】二十四孝图老莱娱亲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悲惨处境(或批判了封建孝道的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二十四孝图是现代著名作家鲁迅所写,出自鲁迅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由“然而这东西是不该拿在老莱子手里的,他应该扶一枝拐杖”可知,此故事为“老莱娱亲”。鲁迅认为二十四孝图主要目的是宣扬

29、封建的孝道。他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他本人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鲁迅认为,这两则故事,“正如将肉麻当作有趣一般,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鲁迅写 些故事,是为了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郭巨埋儿”还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悲惨处境。二、阅读与理解(共58分)(一)(6分)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各题。江南逢李龟年 定林所居唐杜甫 宋王安石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临溪放杖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注释】定林:地名,为名胜之地。8. 定林所居中的“溪

30、”、“山”分别具有_、_的特点。9. 两首诗歌都写到江南春天的美景,但诗人欣赏景物的情感却不尽相同,结合诗歌分析他们的情感有何不同?【答案】8. . 曲折 . 高峻 9. 杜甫在春天的江南遇到流落于此的李龟年,表达了作者对时世凋敝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的感慨之情;王安石徜徉美好春色之中,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诗句理解。“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的意思是房屋被溪水环绕着,竹林环绕着青山,溪水和高山又直插白云间。由“绕”字可见溪是曲折蜿蜒的,由“在白云间”可知山是高峻的。【9题详解】本题考查诗人情感分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风景秀丽的江南,

31、在承平时代,原是诗人们所向往的作快意之游的所在。诗人真正置身其间,所面对的竟是满眼凋零的“落花时节”和皤然白首的流落艺人。江南好风景,恰恰成了乱离时世和沉沦身世的有力反衬。它无情地证实“开元全盛日”已经成为历史陈迹,一场翻天覆地的大动乱,使杜甫和李龟年这些经历过盛世的人,沦落到了不幸的地步。诗中包孕着作者对国家、对个人深沉的慨叹,痛定思痛的悲哀。“溪鸟山花共我闲”的意思是溪水、鸟儿、山、花和我一起悠闲。“闲”字写出了诗人沉浸在眼前美景中的悠然自得,表现了他对自然的喜爱之情。(二)(19分)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语段,完成小题【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32、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政)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节选自论语十二章)【乙】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史记孔子世家赞)【注释】低回:徘徊,流连。六艺: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10. 用“/”给下列两句话标注停顿(每句停一处)。(1)学 而 不 思

33、 则 罔 (2)然 心 乡 往 之1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1)人不知而不愠(2)思而不学则殆 (3)不能去云(4)没则已焉12.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诸生以时习礼其家。13. 请结合【甲】【乙】两段选文,说说学者敬仰孔子的原因。14. 小明同学认为学习只要在课堂上听懂知识就行,而课后无需像其他同学那样辛苦复习。作为他的好友,请你结合【甲】文内容对小明同学进行有针对性的劝说。【答案】10. (1)学 而 不 思 /则 罔(2)然 /心 乡 往 之 11. (1)生气,恼怒(2)疑惑(3)停止(4)消失 12. (1)(我要)选择他们

34、的优点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的缺点就及时改正它。(2)众多的儒生在他家按时操演(练习)礼仪。 13. 因为孔子有良好的学习方法、谦虚的学习态度和大度宽厚的待人胸怀,所以学者都很敬仰他。 14. 小明同学,在课堂上听懂知识对于学习而言的确重要,然而正如孔子所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按时复习也是一件愉快而且必要的事情,它对于我们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再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还要善于向同学学习,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你说是吗?【解析】【10题详解】考查断句。(1)句意: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可根据句意断句。“学而不思”是“罔”的原因,故断句为:学而不思

35、/则罔。(2)句意:但是心中(始终)向往它。“然”是然而、但是的意思,句首关联词。故断句为:然/心乡往之。【11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愠,生气,恼怒。(2)句意: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疑惑。殆,疑惑。(3)句意:不忍离去。去,停止。(4)句意:过去了就完结了。已,消失。【1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其,他们的;善者,优点;从,跟从,学习;不善者,缺点;(2)诸生,众多的儒生;以时,按时;其,他的。【13题详解】考查对文

36、本内容的理解。根据甲文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知,孔子有良好的学习方法。根据“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可知孔子为人大度宽厚。根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知孔子是一个非常谦虚的人。所以学者大都敬仰孔子。【14题详解】考查阅读启示,开放类试题,围绕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言之成理即可。如:小明,只是在课堂上听懂了老师讲授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按时复习才能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同时,学有所获,学有所成,本身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正如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点睛】译文:甲: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

37、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乙:太史公说:诗经有:“高山(让人)仰望,美德(让人)效仿。”虽然不能达到那最高点,但是心中(始终)向往它。我读孔家的书,就想象到他的为人。来到鲁国(孔子的家乡),瞻仰孔仲尼(孔子)的庙堂、坐车和服装、祭祀的器具,众学生按时在他的家里学习礼仪,我徘徊留连,不忍离去。天下的君王直到贤人众多啊!(他们大多是)当时荣耀,过

38、去了就完结了!孔子是一百姓,传了十几代,读书人都以他为宗师。从天子到王侯,中国谈到六艺,都是以孔夫子(的言判)为标准,(他)可以说是最高的圣贤啊!(三)(16分)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温暖的尘土包利民那一年,他去一个偏远的山区支教,时间为一年。在那个破旧的学校里,他成了四年级的班主任。他讲课生动,而且课余他还时常给学生们讲山外的故事,这让孩子们的眼睛里全闪烁着渴望和梦想。于是,他提出了一个奖励办法:这次期末考试成绩最好的同学,他会在暑假时和他一起去北京,去看长城、故宫、天安门。这个承诺在学生中引起极大的震动,一时间大家学习热情高涨。对于最远只去过县城的山里孩子,这份诱惑之大是不可估量的

39、。期末考试结束,学生们都不走,等着老师快快地批卷子,想知道谁是那位幸运的同学。他也二话没说,立刻开始批卷,而窗外,是群孩子焦急兴奋的脸。终于,试卷批完,一个叫林虎的男生两门功课都是百分,夺得了第一名。消息一宣布立刻引起了轰动。林虎竟然哭了,被他的同学们簇拥着。别的同学虽然也有些失望,课时他们同样高兴。他告诉林虎,回家准备一下,三天后就和他一起回北京。消息传遍了小村,林虎家竟像过年一样热闹起来,去北京,这可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三天后,他带着林虎出山,全班二十多名学生都来送行,还有许多乡亲。他发现林虎穿了一套没有补丁的衣服,一双很大的不露脚趾的鞋,最奇怪的,是背了一个大大的旅行袋,这个旅行袋,他只

40、在村长家里见过,告别了送行的人群,他们终于走向山外。经过几天的火车和汽车,终于到了北京。林虎一点儿也没觉得疲惫,眼中一直闪着兴奋的光,一路上他不停地指着车窗外向老师问这问那。回到北京的家里,他把林虎安顿好,休息了一天后,问林虎想先去看哪里,林虎毫不犹豫地说:“我想去长城!”于是出发,让他奇怪的是他虽然一再要求林虎不用背着那个旅行袋,可林虎仍然坚持要背,便也就随他。让他更为吃惊的是,林虎的体力出奇地好,那么长的石级,背着那么大个旅行袋,竟然就轻松爬上去了。到了长城上,林虎竟然呆住了,良久,他才奔跑起来。最后,林虎放下行旅行袋,打开。他一看又一次愣住,里面竟然是许多双各种各样的鞋子!林虎脱下自己的

41、鞋,换上另一双,又一次在长城上奔跑起来。直到那些鞋都穿了一遍,林虎已经累得坐在地上起不来了。林虎告诉他,这些鞋子都是班上同学让他带的,虽然他们来不了北京,可他们希望自己的鞋子能踏上长城,踏上天安门广场。林虎还说,这些鞋都是同学们家里最好的鞋了!接下来,无论是去天安门,还是故宫,或者别的地方,林虎都背着那些鞋子,一直重复着在长城上的做法,让每双鞋子都能踩在那些著名的土地上。回到那个山村,又一次轰动开始。林虎把鞋子分发给同学们,然后大讲特讲北京,讲长城,讲天安门,同学们都听得如痴如醉,就像亲身经历过一样。然后,同学们都脱下自己的鞋子,小心地换上那些去过北京的鞋,站在纸上,再脱下,小心地收起。从那以

42、后,这些学生的学习更努力了,也许,他们的心中已经埋下了梦想的种子。许多年以后,他依然会回想起那个小山村,想起那个叫林虎的孩子,想起许多学生的面孔。有一天,他收到一封邮件,竟是林虎发来的,邮件中说:“老师,当初咱们班的学生都已经走出大山了,在不同的城市工作和生活,可我们无论走得多远,都珍藏着当初的那双鞋。因为那些鞋上,有着北京的尘土”15. 阅读文章,回答下面两个问题。第段“孩子们的眼睛里全闪烁着渴望和梦想”的原因是_。第段“同学们都听得如痴如醉”的原因是_。16. 文章第两段反复交代林虎背大大的“旅行袋”有什么作用。17. 品读文中画线句子,说说它的表达效果。然后,同学们都脱下自己的鞋子,小心

43、地换上那些去过北京的鞋,站在纸上,再脱下,小心地收起。18. 怎样理解“从那以后,这些学生的学习更努力了,也许,他们的心中已经埋下了梦想的种子这句话的含义。【答案】15. . 孩子们听他讲山外的故事,对山外的世界充满了渴望和梦想。 . 同学们听林虎讲在北京的见闻,感到新鲜,沉醉其中。 16. 为下文交代旅行袋里装着同学们鞋,装着同学们的梦想做铺垫,表现了孩子们的纯真,以及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同时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7. 动作描写,运用“脱”“换上”“站在”“再脱下”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换上林虎带去踩过北京土地鞋子时的小心与庄重,表现了同学们对鞋子的珍视,以及对见识外面世界的渴望

44、。 18. 从李虎穿着同学们的鞋子,让每双鞋子都沾上北京的尘土之后,同学们更加努力学习了,他们更加渴望山外的世界,渴望实现自己的梦想。【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1)结合第段“在那个破旧的学校里,他成了四年级的班主任。他讲课生动,而且课余还时常给学生们讲山外的故事,这让孩子们的眼睛里全闪烁着渴望和梦想”可知,“孩子们的眼睛里全闪烁着渴望和梦想”的原因是因为他讲述山外面的世界令孩子们渴望,走出大山是孩子的梦想。(2)结合第段“林虎把鞋子分发给同学们,然后大讲特讲北京,讲长城,讲天安门,同学们都听得如痴如醉,就像亲身经历过一样”可知,“同学们都听得如痴如醉”的原因是同学们听林虎讲在北京的见闻,对山外的世界充满了新鲜,沉醉其中。【1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第段“最奇怪的,是背后背了一个大大的旅行袋,这个旅行袋他只在村长家里见过”,第段“让他奇怪的是他虽然一再要求林虎不用背着那个旅行袋,可林虎却坚持要背”可知,反复交代林虎背着大大的“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