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常州市十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中联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8题,每题2分,共计76分。1. “中华第一橹”是1985年常州市圩墩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的木橹,其橹把残断,整体用比较粗大的原木砍削而成,原始但实用。这说明木橹的制造取决于( )A. 人们的审美观念B. 经济发展水平C. 集体劳作的形式D. 传统文化习俗2.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良诸遗址以良诸古城为核心,考、古学界认为“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源头”。对遗址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5000年左右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进入了文明社会。下列有关良渚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A. 仍然处于旧石器时代B. 是奴隶社会繁荣时期C
2、. 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D. 此时私有制已经产生3. 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观察下图,可知当时实行()A. 禅让制B. 内外服制C. 分封制D. 宗法制4. 春秋时期,晋楚争霸时,晋国不断经营西面和北面的腹地,取得战马、铜料、食盐和兵源,将原来是山戎、赤狄、白狄等的族群都吸纳为晋人。这一举措A. 加剧民族矛盾B. 背离了尊王攘夷C. 利于民族交融D. 导致分封制瓦解5. 有学者认为,商鞅变法的独特之处在于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削弱奴隶主阶级,并逐步发展壮大了封建地主阶级,从而改变了秦国内部的阶级结构。下列措施与之相符的是A. 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B. 重农抑商,
3、奖励耕织C. 行政上普遍推行县制D. 统一货币和度量衡6. 寓言多是带有讽喻或教训意义的故事。“守株待兔”讲述了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桩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与该寓言反映的哲理一致的是( )A. 法家的变革精神B. 道家的无为而治C. 儒家的仁者爱人D. 墨家的节俭尚贤7. 秦始皇初灭六国,迁徙天下豪富12万户到咸阳,一部分进入巴蜀等地。又征发曾犯逃亡罪的人及赘婿、小商贾为兵,取南方桂林、南海等郡,发50万人守五岭,与土著居民杂居。这印证了当时( )A. 国家动员能力增强B. 人口结构分布合理C. 边疆地区经济发展D. 官僚政治制度完善8. 秦
4、朝颁布了名目繁多、分类细密的法律条文。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竹简1000余支,大部分是秦的法律条文和相关解释。据此可知,秦朝A. 重视法制建设B. 刑法极其严苛C. 社会矛盾尖锐D. 实行文化专制9. 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A. 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B. 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C.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 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10. 汉景帝时,朝廷把秦时17岁傅籍,即男子正式成为征发徭役对象的制度,改为20岁始傅籍;诏令诸侯王丧葬,包括开掘墓坊、修治陵
5、墓及送葬等事,征用民役不得超过300人。这些做法( )A. 消除了秦朝制度影响B. 促进了小农经济产生C. 践行了与民休息政策D. 削弱了诸侯割据势力11. 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 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 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D. 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12. 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A. 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 “家天下
6、”观念根深蒂固C. 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 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13. 两汉科技成就突出,成书于战国至西汉间的某专著,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该专著为( )A. 黄帝内经B. 神农本草经C. 九章算术D. 伤寒杂病论14. 下图为我国某一历史阶段的朝代更迭示意图。其中分别代表的朝代是A. 西晋、北周、北魏B. 西晋、北魏、北周C. 北魏、西晋、北周D. 北魏、北周、西晋15. 中国远古先民使用杵臼舂捣的方式给谷物脱壳,后又利用杠杆原理改手臼为脚踏,即为脚碓,晋代连机碓(见如图)可以“水轮翻转无朝暮,舂杵起落有后先。”这反映出中国古代A. 精耕细作程度的提高B. 革新动力以提高效率C. 灌溉技
7、术的不断突破D. 自然经济具有封闭性16. 云冈石窟前期大佛雕有大耳、大目,具有典型北魏鲜卑族人的特点:公元494年以后佛像造像追求精细,面型大多消瘦,服饰也趋向宽衣博带,显现出南朝士人“秀骨清像”的独特形象。这反映了( )A. 鲜卑族封建化的加速B. 三教合一逐渐完成C. 石窟佛像史料价值D. 中西文化加速融合17. 东汉末年,曹操为解决军粮供应和流民问题,在许昌招募农民屯田,当年得谷百万斛。公元485年,孝文帝颁布“均田令”,规定了土地的授、还制度。两者均A. 助长大土地所有制发展B. 实现了田亩均给C. 加快了统一北方的进程D. 缓和了阶级矛盾18. 魏晋时期,一批书法家的书法艺术各具特
8、色,如钟繇“每点多异”、王羲之“万字不同”,表明书法艺术的发展从自发进入自觉阶段。这一转折所依托的条件是A. 书法实用性加强B. 书法流派的统一C. 竹简木牍的应用D. 纸张使用的推广19. 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儒学多门,章句繁杂,南北治学各有侧重。贞观初,唐太宗诏中书侍郎颜师古考订五经文字歧义,始成五经正本,作为官方统一课本正式发行;又诏颜师古与国子祭酒孔颖达等诸儒撰五经义疏,对五经的内容及思想作出标准统一的解释。唐太宗此举意在( )A. 确定科举考试内容B. 适应大一统政治需要C. 巩固儒学正统地位D. 打击门阀士族的势力20. 旧唐书王起传说:“贡举猥滥,势门子弟,交相酬酢;寒门俊造,十弃
9、六七。及元稹、李绅在翰林,深怒其事,故有覆试之科。及起考贡士,奏当司所选进士,据所考杂文,先送中书,令宰臣阅视可否”。材料说明此时的科举A. 确立了中书省掌控考试地位B. 减少了世家望族的请托风气C. 消除了官员结党营私的现象D. 残存了豪门把控仕途的特点21. 下表所示是隋唐五代时期汉文商业契约文书(部分)的基本构成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 商业贸易主体多元化B. 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C. 经济史研究史料全面D. 经济活动秩序趋于规范22. 有学者指出:“两汉时期文人有良心而没有文学,魏晋六朝时期则有文学而没有良心,盛唐时期可说是文学与良心兼备,杜甫便是代表,他的伟大也在这里。”这表明杜
10、甫的作品,具有A. 魏晋六朝以来文学精华素养B. 关注民生哀乐的现实主义特质C. 文学家的慧眼诗心与宏见卓识D. 抨击时弊和避乱弃世的精气神23. 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目的是( )A. 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 调整各品级官员的比例C. 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 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24. 唐代书法家张旭曾说:“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据此可知,张旭书法呈现出A. 书写结构的严整性B. 书写气象的灵动性C
11、. 书写笔画的繁杂性D. 书写技法的内敛性25. 唐初赋税制度实行“租庸调制”,唐德宗以后改为“两税法”,两者最大的不同之处是( )A. 前者以粮纳税,后者以钱纳税B. 前者四季都征,后者夏秋两收C. 前者以地为准,后者以人为准D. 前者以人丁为主,后者以财产为主26. 唐代宫廷的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中都有多部外来乐,有来自西域的龟兹、高昌、疏勒等乐,有来自印度、天竺、康国、安国等乐,以及来自高丽、日本、扶南等乐。促成当时音乐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 唐朝军事实力的强大B. 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C. 加强现实统治的需要D. 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27. 辽史百官志有关于枢密院的记载:汉人枢密院
12、,本兵部之职,在周为大司马,汉为太尉。唐季宦官用事,内置枢密院,后改用士人。太宗入汴,因置枢密院,掌汉人兵马之政。由此可知辽朝( )A. 史家熟知汉人官制沿革B. 打击了藩镇割据混乱局面C. 积极推进同汉族的交流D. 汲取北宋经验建立枢密院28. 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 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 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 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29. 宋初,士大夫收入较低,如县令“月给不满十千(文)”,其中三分之二折算为茶、盐、酒等实物;至真宗时,官
13、员俸禄不仅获得大幅提高,官员还可折支“见钱六分,外任给四分”。这一变化( )A. 旨在消除官员贪腐现象B. 是宋代税收制度变革的产物C. 源于商品经济快速发展D. 反映了士大夫地位开始提高30. 有学者认为:“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变化中,治理天下与君臣关系的处理,尤以相权的调整为要。下列选项中属于相权调整的举措是A. 建立世官制B. 增设“参知政事”C. 强化“外朝”D. 实行察举制31. 宋代时,婚姻重科举进士、婚姻论财、择婿看重其前程等社会现象普遍出现,其中,特别是世人嫁娶尤重钱财成为一时之尚。这些情形表明A. 门阀政治开始衰败B. 士尊商卑观念得
14、以改变C. 官僚社会趋利成风D. 社会等级秩序出现松动32. 有文献记载:“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其法:取新纩中独茧缕,以芥子许腊缀于针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这种人工磁化方法载于( )A. 武经总要B. 梦溪笔谈C. 萍洲可谈D. 梦粱录33. 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宋代A. 土地利用效率提高B. 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C. 区域经济发展均衡D. 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34. 西夏设立番学和汉学,官学规模不断扩大;进入官学或私学是金朝士子步入官场
15、的主要通道,“士由科第位至宰辅者接踵”。这表明西夏和金朝的科举实践( )A. 阻碍了政治制度的转型B. 推动了经济文化重心的转移C. 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固化D. 强化了中华一统的发展格局35. 白寿彝中国通史中阐述:“元朝变革地方行政制度,设立行省。行省官员常以藩大臣和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凡行政号令和公文申禀,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这反映了元朝的行省制A. 彻底解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B. 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 开创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D. 地方权力过大易导致分裂割据36. 元朝实行土官制度。云南临安路辖区内所属各州、县、千户均由土官任职管理,其中在
16、少数民族众多而又情况复杂的红河地区,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备的行政组织机构,比较稳固地把红河地区统一在云南行省的管辖之下。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 三级地方行政区划基本确立B. 边疆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趋向C. 云南地区首次纳入朝廷管辖D. 政府较好地处理了各民族间的关系37. 元代科举考试被废除,儒生失去仕进机会,地位下降,激发了他们创作情绪。仕途失落的知 识分子或为生计,或为抒愤,大量涌向勾栏瓦肆,从事杂剧创作。材料表明,元曲兴盛的直接 原因在于A. 科举制度的废除B. 文人地位的变化C. 市民阶层的扩大D. 元代以词曲取士38. 下列表格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A. AB. B
17、C. CD. D二、材料题:本大题共2题,每题12分,共计24分。3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汉书载,刘贺是汉武帝之孙,昌邑哀王之子,幼年继承王位。公元前74年,汉昭帝逝世,无子,霍光立刘贺为皇帝。然而不久,霍光与群臣联名上奏刘贺入朝后的劣迹,如:居丧时无悲哀之心,不素食,掠取女子,废礼仪;即皇帝位后,未祭祀宗庙就以最隆重祭礼祭祀其父要求废黜刘贺。皇太后准奏。前63年,刘贺受封为海昏侯。材料二 自武帝崩后,霍光辅政,专权十余年。昌邑王刘贺入京继位后,急欲亲政,又亲信昌邑旧臣,计在位二十七日,遣使者“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有收回权力之迹象。霍光为保持权势,遂废刘贺
18、。摘编自廖伯源昌邑王废黜考材料三 刘贺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绘有孔子图像、载其传记的矩形铜镜,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孔子像。一些人据此轻易判断:刘贺绝非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而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素养的宗室贵胄,汉书中对刘贺的记载不足为信。摘编自辛德勇海昏侯刘贺等(1)指出汉书是哪种类型史料?刘贺封号与汉代哪一制度有关?概括汉书所载刘贺帝位被废原因。(2)材料二对刘贺被废原因是如何解释的?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为何不同。(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的出土文物所印证的史实。这些出土文物对材料一、二有何价值?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中关于刘贺的评价?4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图1 唐朝长安
19、城示意图 图2 北宋东京城示意图材料二 宋朝自成立之初,就鼓励对外贸易,尤其是海外贸易。朝廷官员出使东南亚国家,怂恿他们的商人来中国;载着中国商人航行在南海上的中国船只,取代了南亚和西南亚的商船。开封是个更加商业化的城市,主宰居民生活的是昼夜开放的市场,而不是宫廷和政府机构。多层房屋矗立街头,并无墙环绕,这些房屋多用于出租。 摘编自(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1)根据材料一,比较唐朝长安城与北宋东京城城市布局的异同。(2)根据材料二,指出北宋东京城城市布局对商业发展的影响。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江苏省常州市十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中联考历史试卷一、
20、选择题:本大题共38题,每题2分,共计76分。1. “中华第一橹”是1985年常州市圩墩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的木橹,其橹把残断,整体用比较粗大的原木砍削而成,原始但实用。这说明木橹的制造取决于( )A. 人们的审美观念B. 经济发展水平C. 集体劳作的形式D. 传统文化习俗【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其橹把残断,整体用比较粗大的原木砍削而成,原始但实用”可知,木橹的制造反映出当时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人们对自然界的改造能力有限,只能就地取材,因此木橹的制造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B项正确
21、;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取决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排除A项;材料未说明当时人们的具体劳作方式和木橹的制造过程,并且集体劳作的形式不是木橹制造的决定性因素,排除C项;传统文化习俗受当时生产力水平的影响,也不是木橹制造的决定性因素,排除D项。故选B项。2.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良诸遗址以良诸古城为核心,考、古学界认为“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源头”。对遗址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5000年左右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进入了文明社会。下列有关良渚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A. 仍然处于旧石器时代B. 是奴隶社会繁荣时期C. 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D. 此时私有制已经产生【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良渚
22、墓葬中出土大量随葬品,其中玉器占90%以上,象征财富的玉器和象征神权的玉琮和象征军权的玉钺,说明当时良渚文化中已经出现了私有制,D正确;良渚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文化,排除A;良渚文化处于原始社会,排除B;良渚文化中的作物是水稻,排除C。3. 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观察下图,可知当时实行()A. 禅让制B. 内外服制C. 分封制D. 宗法制【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下的主要分封对象是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其中燕国、鲁国、晋国属于王族的封地,齐国属于功臣的封地,宋国属于先代贵族的封地,C项正确;材料与禅让制无关,排除A项;内外服制是商朝的制度,
23、排除B项;宗法制材料无从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4. 春秋时期,晋楚争霸时,晋国不断经营西面和北面的腹地,取得战马、铜料、食盐和兵源,将原来是山戎、赤狄、白狄等的族群都吸纳为晋人。这一举措A. 加剧民族矛盾B. 背离了尊王攘夷C. 利于民族交融D. 导致分封制瓦解【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取得战马、铜料、食盐和兵源,将原来是山戎、赤狄、白狄等的族群都吸纳为晋人”可知晋国将北方的少数民族吸纳为晋人,这就促进了民族的交融,C项正确;这一举措主要是有利于民族交融,而不是加剧民族矛盾,排除A项;这一举措不能体现背离尊王攘夷,更不是导致分封制瓦解的原因,排除BD项。故选C项。5. 有学者认为,商
24、鞅变法的独特之处在于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削弱奴隶主阶级,并逐步发展壮大了封建地主阶级,从而改变了秦国内部的阶级结构。下列措施与之相符的是A. 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B.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C. 行政上普遍推行县制D. 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削弱奴隶主阶级,并逐步发展壮大了封建地主阶级”可知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商鞅变法中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主要是重农抑商,奖励耕织,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从而削弱了奴隶主阶级,壮大了封建地主阶级,故选B;AC不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排除;统一货币是指秦统一六国后统一各国货币,与商鞅变法不符,排除D。6. 寓言多是
25、带有讽喻或教训意义的故事。“守株待兔”讲述了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桩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与该寓言反映的哲理一致的是( )A. 法家的变革精神B. 道家的无为而治C. 儒家的仁者爱人D. 墨家的节俭尚贤【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守株待兔讲述了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桩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可知,“守株待兔”的故事意在讽刺因循守旧、不知变通,这反映的是法家“今必胜昔,因时变革”的主
26、张,即与法家的变革精神相一致,A项正确;道家的无为而治强调顺其自然,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儒家的仁者爱人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C项;墨家的节俭尚贤强调节约,重视贤能的人才,与“守株待兔”的故事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7. 秦始皇初灭六国,迁徙天下豪富12万户到咸阳,一部分进入巴蜀等地。又征发曾犯逃亡罪的人及赘婿、小商贾为兵,取南方桂林、南海等郡,发50万人守五岭,与土著居民杂居。这印证了当时( )A. 国家动员能力增强B. 人口结构分布合理C 边疆地区经济发展D. 官僚政治制度完善【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
27、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秦始皇初灭六国,迁徙天下豪富12万户到咸阳,一部分进入巴蜀等地。又征发曾犯逃亡罪的人及赘婿、小商贾为兵,取南方桂林、南海等郡,发50万人守五岭,与土著居民杂居。”可知,秦朝巩固统一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对地房人民的控制,反映出国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A项正确;材料中政府组织移民的举措反映出方式人口结构分布不合理,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官僚政治制度的发展,且秦朝才确立官僚政治,“完善”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8. 秦朝颁布了名目繁多、分类细密的法律条文。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
28、竹简1000余支,大部分是秦的法律条文和相关解释。据此可知,秦朝A. 重视法制建设B. 刑法极其严苛C. 社会矛盾尖锐D. 实行文化专制【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出土的竹简大部分是秦的法律条文和相关解释,反映了秦朝重视法制建设,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秦朝法律的具体内容,无法得知刑法是否严苛,排除B项;材料内容不能反映社会矛盾尖锐,排除C项;文化专制与焚书坑儒有关,排除D项。故选A项。9. 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A. 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B. 朝廷注重提高工
29、商业者地位C.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 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西汉时期各行业的人通过努力和智慧而致富,体现了社会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故C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B项从材料中无法推出,且汉代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材料反映的是富人影响力较大,不能得出其控制郡县的结论,故D不正确。10. 汉景帝时,朝廷把秦时17岁傅籍,即男子正式成为征发徭役对象的制度,改为20岁始傅籍;诏令诸侯王丧葬,包括开掘墓坊、修治陵墓及送葬等事,征用民役不得超过300人。这些做法( )A. 消除了秦朝制度影响B. 促进了小农经济产生C. 践行了与民休息政策D. 削弱了诸侯割据势力【答案】
30、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改为20岁始傅籍”,“征用民役不得超过300人”,可以看出汉景帝时期,减轻了人民的徭役负担,实行与民休息政策,C项正确;汉朝仍然受到秦朝制度的影响,排除A项;小农经济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产生,排除B项;材料政策涉及的是减轻人民的负担,未涉及对诸侯势力的削弱,排除D项。故选C项。11. 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 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 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D. 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
31、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句子就是汉宣帝的那句话。汉宣帝说能够与他一同统治天下的人只有称职的郡太守,这说明汉宣帝对待地方问题的重视。因此A选项正确。再根据后代帝王都十分重视这个问题,进一步说明地方的稳定对于国家的统治是很重要的,但不是说历代帝王对汉宣帝尊崇,只是推崇汉宣帝对地方吏治的高度重视,因此D选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地方制度是不断演变的,后代并没有沿用汉代的地方制度,因此C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中央和地方权力关系的变化,故B项错误。【考点定位】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地方吏治的意义12. 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
32、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A. 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 “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 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 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汉代政治制度。两汉后期,特别是东汉后期外戚专权、宦官干政是两大顽疾。年幼的皇帝大多是在外戚的帮助下继位的,母族亲属关系自然受到重视,结果造成外戚干政局面;皇帝年长后往往利用宦官打击外戚夺回权力,这又造成了宦官干政的局面。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依据材料可知,执政大臣也主要从外戚中选择,因此不能依靠外戚抑制相权,故A项错误;“家天下”是以父系血缘为标准的,外戚不属于“家
33、天下”的范畴,故B项错误;“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的情况出现于西汉前期,而外戚干政是在两汉后期,故D项与“外戚干政”没有关系。【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两汉政治13. 两汉科技成就突出,成书于战国至西汉间的某专著,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该专著为( )A. 黄帝内经B. 神农本草经C. 九章算术D. 伤寒杂病论【答案】A【解析】【详解】据所学成书于战国至西汉间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A项正确;神农本草经实成书于汉代,是已知最早的中药学著作,排除B项;九章算术为数学专著,排除C项;伤寒杂病论作者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排除D项。故选A项。14. 下图为我国某一
34、历史阶段的朝代更迭示意图。其中分别代表的朝代是A. 西晋、北周、北魏B. 西晋、北魏、北周C. 北魏、西晋、北周D. 北魏、北周、西晋【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西晋统一了三国魏蜀吴,是西晋,北魏结束了北方十六国分裂局面,是北魏,北周灭了北齐,后周外戚杨坚建立隋,统一了全国,是北周,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15. 中国远古先民使用杵臼舂捣的方式给谷物脱壳,后又利用杠杆原理改手臼为脚踏,即为脚碓,晋代连机碓(见如图)可以“水轮翻转无朝暮,舂杵起落有后先。”这反映出中国古代A. 精耕细作程度的提高B. 革新动力以提高效率C. 灌溉技术的不断突破D. 自然经济具有封闭性【答案】
35、B【解析】【详解】材料“后又利用杠杆原理改手臼为脚踏”“水轮翻转无朝暮”体现的是动力由人力转为水利,极大的提高了效率,B项正确;精耕细作指的是在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的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材料未涉及,排除A项;C项说法与材料“给谷物脱壳”矛盾,排除;材料与自然经济的封闭性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6. 云冈石窟前期大佛雕有大耳、大目,具有典型北魏鲜卑族人的特点:公元494年以后佛像造像追求精细,面型大多消瘦,服饰也趋向宽衣博带,显现出南朝士人“秀骨清像”的独特形象。这反映了( )A. 鲜卑族封建化的加速B. 三教合一逐渐完成C. 石窟佛像的史料价值D. 中西文化加速融合【答案】A【解析】【详解】北
36、魏时期,云冈石窟的佛佗造像从前期典型的鲜卑族人特点,发展为后期明显的南朝士人形象,在本质上反映出受孝文帝改革推动,鲜卑族在审美和艺术追求上的汉化,即封建化进程加快,A项正确;仅大佛造像的变化不能说明佛释道三教逐渐合一,排除B项;石窟佛像属于实物而非影像史料,排除C项;大佛造像的变化体现的是民族交融而非中西文化融合,排除D项。故选A项。17. 东汉末年,曹操为解决军粮供应和流民问题,在许昌招募农民屯田,当年得谷百万斛。公元485年,孝文帝颁布“均田令”,规定了土地的授、还制度。两者均A. 助长大土地所有制发展B. 实现了田亩均给C. 加快了统一北方的进程D. 缓和了阶级矛盾【答案】D【解析】【详
37、解】曹操通过屯田得谷百万斛,解决了军粮供应和流民问题,从而有利于阶级矛盾的缓和;孝文帝的均田制使无地农民得到土地,也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故D符合题意;均田制不利于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排除A;曹操是实行屯田,因此并没有实现田亩均给,排除B;孝文帝时期北魏已经完成了北方统一,排除C。18. 魏晋时期,一批书法家的书法艺术各具特色,如钟繇“每点多异”、王羲之“万字不同”,表明书法艺术的发展从自发进入自觉阶段。这一转折所依托的条件是A. 书法实用性加强B. 书法流派的统一C. 竹简木牍的应用D. 纸张使用的推广【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书法艺术的发展从自发进入自觉阶段所依托的条件主要是纸的改
38、进,命名其有了更好传播的载体,D项正确;自发到自觉,其实用性减弱,排除A项;统一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竹简木牍的应用不利于书法的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19. 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儒学多门,章句繁杂,南北治学各有侧重。贞观初,唐太宗诏中书侍郎颜师古考订五经文字歧义,始成五经正本,作为官方统一课本正式发行;又诏颜师古与国子祭酒孔颖达等诸儒撰五经义疏,对五经的内容及思想作出标准统一的解释。唐太宗此举意在( )A. 确定科举考试内容B. 适应大一统政治需要C. 巩固儒学正统地位D. 打击门阀士族的势力【答案】B【解析】【详解】唐朝考订五经文字歧义,始成五经正本,作为官方统一课本正式发行,对五经的内容
39、及思想作出标准统一的解释,由官方统一解释儒家思想并作为统一课本发行,其目的是通过儒家思想来适应大一统政治需要,B项正确;AC项不是根本目的,排除;由官方统一解释儒家思想并作为统一课本发行,与打击门阀士族的势力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0. 旧唐书王起传说:“贡举猥滥,势门子弟,交相酬酢;寒门俊造,十弃六七。及元稹、李绅在翰林,深怒其事,故有覆试之科。及起考贡士,奏当司所选进士,据所考杂文,先送中书,令宰臣阅视可否”。材料说明此时的科举A. 确立了中书省掌控考试地位B. 减少了世家望族的请托风气C. 消除了官员结党营私的现象D. 残存了豪门把控仕途的特点【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
40、主要考查科举制度。解答此题关键是对材料的理解。从题干材料“贡举猥滥,势门子弟,交相酬酢;寒门俊造,十弃六七”等可知,豪门把持了科举考试,寒门子弟大多无缘入仕。分析选项,D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代科举制度21. 下表所示是隋唐五代时期汉文商业契约文书(部分)基本构成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 商业贸易主体多元化B. 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C. 经济史研究史料全面D. 经济活动秩序趋于规范【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隋唐五代时期,社会经济活动的诸多领域都广泛使用契约文书,这反映出当时经济活动秩序趋于规范,故选D项;这些契约文书未说明贸易
41、的主体,无法得出“商业贸易主体多元化”的结论,故排除A项;隋唐五代时期,人身依附关系并未松弛,故排除B项;材料只是从契约这一方面研究隋唐五代的经济活动,不能就此说明史料全面,故排除C项。【点睛】本题考查隋唐五代时期的经济活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2. 有学者指出:“两汉时期文人有良心而没有文学,魏晋六朝时期则有文学而没有良心,盛唐时期可说是文学与良心兼备,杜甫便是代表,他的伟大也在这里。”这表明杜甫的作品,具有A. 魏晋六朝以来的文学精华素养B. 关注民生哀乐的现实主义特质C. 文学家慧眼诗心与宏见卓识D. 抨击时弊和避乱弃世的精气神【答案】B【
42、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得知,杜甫是唐代现实主义风格的诗人,其作品具有关注民生哀乐的现实主义特质,如“三吏”“三别”,B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杜甫继承了魏晋六朝以来的文学精华,排除A项;材料强调其作品的内涵与风格,而不是其个人的学识,排除C项;“避乱弃世”与杜甫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3. 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 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 调整各品级官员的比例C. 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 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答案】C【解析】
43、【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可知,这一做法削弱了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有利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C项正确;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被削弱,排除A项;材料所述行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并非调整各品级官员的比例,排除B项;宰相职权被削弱,并非强化,排除D项。故选C项。24. 唐代书法家张旭曾说:“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据此可知,张旭书法呈现出A. 书写结构的严整性B. 书写气象的灵动性
44、C. 书写笔画的繁杂性D. 书写技法的内敛性【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旭是唐代著名的草书书法家,其中草书字体具有写意性强和灵动性等特征。从材料可知张旭从公主与挑夫争着走路和观看公孙大娘舞剑,而悟得草书笔法的意境和草书笔法的神韵。这说明当时书写气象的开放性和灵动性,B正确;A是楷书的特征,排除;材料与书写笔画的繁杂性无关,C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张旭书法的开放性,内敛性的说法错误,故排除D项。故选B。25. 唐初赋税制度实行“租庸调制”,唐德宗以后改为“两税法”,两者最大的不同之处是( )A. 前者以粮纳税,后者以钱纳税B. 前者四季都征,后者夏秋两收C. 前者以地为准,后者以人
45、为准D. 前者以人丁为主,后者以财产为主【答案】D【解析】【详解】租庸调制以人丁为主,两税法以财产为主,D项正确两税法仍然征收实物,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租庸调制四季都征收,两税法只夏秋征收,但不是最大不同之处,排除B项;租庸调制下征收人头税,排除C项。故选D项。26. 唐代宫廷的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中都有多部外来乐,有来自西域的龟兹、高昌、疏勒等乐,有来自印度、天竺、康国、安国等乐,以及来自高丽、日本、扶南等乐。促成当时音乐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 唐朝军事实力强大B. 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C. 加强现实统治的需要D. 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有来自西域的龟
46、兹、高昌、疏勒等乐,有来自印度、天竺、康国、安国等乐,以及来自高丽、日本、扶南等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是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繁盛时代,由于统治集团实行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营造了相对宽松的文化氛围,逐渐形成了融合西域、印度、高丽等不同文化风格的多元整合的格局,因此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当时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代强大的军事实力与音乐呈现出融合不同地域文化风格的特征没有直接关系,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全国后,百家争鸣的局面逐渐结束,故B选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音乐呈现出融合不同地域文化风格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当时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而不是加强现实统治的需要,故C选项错误27. 辽史百官志有关于枢密院的记载:汉人枢密院,本兵部之职,在周为大司马,汉为太尉。唐季宦官用事,内置枢密院,后改用士人。太宗入汴,因置枢密院,掌汉人兵马之政。由此可知辽朝( )A. 史家熟知汉人官制沿革B. 打击了藩镇割据混乱局面C. 积极推进同汉族的交流D. 汲取北宋经验建立枢密院【答案】C【解析】【详解】辽史中所记载的皇帝皆为辽朝皇帝,辽太宗进入汴京是在后晋,因为熟悉汉族的官制,所以辽朝得以模仿汉族政权建立其枢密院,政治上的学习借鉴能够体现民族间的交流,C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