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43.03KB ,
资源ID:251065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25106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苏省常州市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学情10月调研语文试卷(含答案))为本站会员(雪****)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苏省常州市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学情10月调研语文试卷(含答案)

1、常州市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学情10月调研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部分共 5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我曾经写过一篇小文糖史上的蔗浆时代,讨论唐代以及唐以前的时期,蔗糖的主要形式是“蔗浆”,但是,当时我误以为进入宋代以后,固体的砂糖便成为主流。直到读到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里的一则材料,我才意识到,以为宋人消费以固体蔗糖为主,这是一个普遍流传的误会。这里有必要提及糖霜谱。宋人王灼的糖霜谱是一部严谨惊人的科学史著作,由之后人知道,在北宋时代,固体的糖已经出现了。但是,很多人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而望文生义,对这一著作有很多误解,

2、包括以为“糖霜”指的是我们今天生活中看到的砂糖,即细粒状的糖粉。其实,王灼讲解得非常清楚:糖霜之称,是指这种产品经历结晶的过程,近似自然界中的结霜现象。至于糖霜的形态,则是大大小小的不规则团块,所以宋人亦称之为“糖冰”或“冰糖”。当时甘蔗种植在宋朝的境内非常普遍,质量也很好,然而掌握了糖霜技术的地方却不多,仅仅局限在福唐(位于福建)、四明(浙江)、番禺(广东)以及广汉、遂宁(二者皆在四川),可是前四个地方都产量小,质量也逊色,因此实际上只有遂宁一处为主力。即使在遂宁,也只是集中在伞山周围,这里制糖霜的家庭作坊称为“糖霜户”,其中大致有三百家的出品为优等货,大户每年能动用三百多只缸制糖,而小户不

3、过只有一两缸。另外还有将近百家制糖作坊,但是只能生产中下等的产品。附近虽然也有很多甘蔗田,那里的农户们却没有掌握做糖霜的技术,只能把甘蔗汁加工成糖水,作为原料卖给伞山前的制糖坊。这些糖霜户所掌握的技术相当简单,无法完全控制生产过程,导致每年的产量不稳定。从耕田到晒霜,历时长达一年半,最终可能一缸出几十斤乃至上百斤糖霜,也可能完全没有任何糖霜形成。宣和初年,北宋朝廷要求遂宁每年进贡数千斤糖霜,结果当地将近半数产家破产,到王灼写糖霜谱时还没有恢复元气。在最大的生产地遂宁,尚且无法承受一年多出几千斤固体糖的负担,那么其他四个地方只会更弱。另外,糖霜谱介绍,当时边境以外的很多地区都出产好甘蔗,但却没听

4、说有糖霜的生产,连王灼都觉得奇怪。糖霜谱记录了当时糖霜与沙糖的制作工艺。前者的生产过程辛苦漫长,而且出品率很低,大致是把甘蔗榨出的汁在火上熬,熬到类似麦芽饭的黏稠度,然后把若干竹条插在大缸里,再将熬好的蔗浆倒入,以竹藤编的盖子罩合。接下来,便是等着蔗浆析出结晶,附着在竹条以及缸壁上。到农历五月,把这些结晶取出,这个程序称为“沥缸”。“沥”出的糖晶再经阳光下暴晒,才得到最终的糖霜。不过,一缸糖浆不会全部结晶成霜,会留下相当比例的“糖水”,也就是余浆。这些糖水有两种去处,直接卖掉,“或自熬沙糖”。很清楚,在王灼时代的制糖体系里,沙糖与糖霜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商品。实际上,王灼非常了不起,在卷二清楚地勾

5、勒了中国古人在蔗糖消费上的不同阶段:第一个阶段为蔗浆,乃是甘蔗压榨成的汁。第二个阶段为“蔗饷”,即经过初步简单加工的甘蔗饴浆,很可能是把甘蔗榨汁在阳光下晒,蒸发掉水分,由此形成浓缩稠浆。第三个阶段,则是加入了把蔗浆汁在火上熬炼的程序。文献记载,唐太宗派人从印度的摩接陀国学会了“熬糖法”,很多后代学者误以为,这次引入的新技术是直接制作固体糖,但事实绝非如此。王灼推测,熬糖法是“熬糖渖作剂,似是今之沙糖也”,接下来他明确道:“蔗之技尽于此,不言作霜,然则糖霜非古也。”他指出,三个阶段里都没有提到固体糖的制作工艺,所以糖霜的历史并不长。同时,他认为,唐初从印度引入的熬糖法,制成的产品就是沙糖。所以,

6、在王灼那里,沙糖不是固体糖,尤其不是今天的砂糖。糖霜谱指出,沙糖是用甘蔗浆熬就,元代官修的农桑辑要收编了详细的“煎熬法”,其工艺说来相当简单:把甘蔗汁于大锅内温火熬煮,熬到变为黑枣合(疑通“褐”)色;在一只大盆的底部凿一个小眼,然后把大盆架在一只罐子上,将煮好的稠浆倒入盆内,任其从小孔内一点点滴落,用这种方法来进行澄清,分离糖蜜。最终,落入罐底的糖蜜在品质上比较差,只能用于制作“渴水”这类饮料。留在盆内的部分才是质量好的沙糖,贮存起来,供随时食用。农桑辑要中很明确地展示了“熬沙糖”的技术过程,也清楚地告诉我们,简单分离过糖蜜的稠浆就是沙糖的最终形态,并没有进一步晒干等更多步骤,因此成品是流质的

7、胶饴。贺威、刘伟荣在宋元时代福建制糖技术的影响一文中指出,宋代限于技术条件,主要生产“液态糖”,而福建的液态糖产量极大,“仙游县田耗于蔗糖,岁运入浙淮者,不知其几万坛”,这一繁荣一直持续到元代。从糖霜谱可知,不仅福建,同时期的其他蔗糖产地也是如此,这就显示了宋人消费蔗糖的情况。如此重要的历史情况,却在糖史研究中常受忽略。同样受到忽略的是,有一个非常漫长的时期,作为糖制品主力的液态糖,拥有一个指定专用名称沙糖。季羡林先生蔗糖史中关于唐代的一章让我们明白,宋代并非沙糖的起点,唐人对这种形式的蔗糖颇为了解,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各种应用。真正惊人的是,如演繁录指出,早在东汉时,张衡七辩里已然提到:“沙饧石

8、蜜,远国储珍。”原来,至晚在公元一世纪时,就出现了沙糖(饧)这个专称,它来自远方,稀少而昂贵,很显然只有上层社会才有机会接触到。赋中与沙糖并列的尚有“石蜜”,这是汉唐时代对异国所产固体糖的叫法。(摘编自孟晖宋人的沙糖)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宋代的“糖霜”在形态上呈现为不规则的团块,与今天生活中看到的砂糖并不相同。 B宋代遂宁的伞山周围集中了许多糖霜户,他们的“糖霜”的生产能力并不是相同的。 C中国古人对蔗糖的消费进入第三个阶段,与摩接陀国“熬糖法”的传入有密切关系。 D作者孟晖经过详细的考证,认为宋代流行的是液态糖,唐代之前并没有出现固体糖。2下列对

9、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唐代及唐以前消费蔗糖的主要形式是“蔗浆”,这属于王灼提出的中国古人蔗糖消费上的第一阶段。 B宋人生产“糖霜”,存在“沥缸”和“晒霜”这两道程序。前者是指在农历的五月将蔗浆析出的结晶取出。C较之糖霜,宋代熬制沙糖的工艺相当简单,因其使用的原材料主要来自糖霜生产后遗留下来的糖水。D若研究中国蔗糖史,学者可参考糖霜谱农桑辑要等古籍,也可参考季羡林先生的蔗糖史。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在宋代,掌握了制作糖霜技术的有福唐、四明、番禺、广汉、遂宁,这说明宋代的甘蔗种植只集中在这五个地方。B.宋代的“糖霜户”运用所掌

10、握的技术生产“糖霜”,但并不能完全控制生产过程,这可推断出他们所掌握的技术存在一定的缺陷。C.南宋医学家寇宗奭本草衍义的记载“甘蔗石蜜、沙糖、糖霜皆自此出”可以佐证宋代的“沙糖”与“糖霜”不是同一种商品。D.“仙游县田耗于蔗糖,岁运入浙淮者,不知其几万坛”,由此可以推断出宋代浙淮地区对沙糖的消费量是巨大的。4.文中哪些证据可以推翻“进入宋代以后,固体的砂糖便成为主流”“宋人消费以固体蔗糖为主”的结论?请结合材料加以说明。(4 分)5.孟晖对宋人所消费的蔗糖的研究,能给从事相关学术研究的学者哪些启示?请简要说明。(6 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部分共 4 小题,16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

11、9 题。扁担那头的父亲卞毓方人说“有其父,必有其子”,那么,父亲身高一米八,我该长到一米八五,甚至一米九,才对得起达尔文的进化论。遗憾啊遗憾,我最终只蹿到一米七三,其余二兄一弟,还不如我,两个姐姐,更甭提了。我为什么不能青出于蓝?家人一致认为,首先是先天不足。母亲大人生得过于玲珑,也就一米五出头,正应了俗谚“爹矬矬一个,娘矬矬一窝”,我的一米七三已属佼天之幸。其次是后天营养匮乏。正在高速成长的当日,碰上了三年困难时期,果腹都成了头等难题,还长什么长。父亲有顶礼帽,深灰色,冠高而圆,顶部呈三角形凹陷,底部系以黑色缎带,帽檐宽大而略微翘起。听母亲讲是早先闯荡上海时置的,上海人讲究行头,出客必须穿戴

12、入时。我懂事后,偶见父亲戴过一次, 是去兴化出席二哥婚礼时。其余日子,礼帽一直放在纸盒里,搁在竹棚上。说不清从哪一天起,我萌生了一个大胆的宏愿:将来,这顶礼帽归我。将来是什么时候?喏,就是等我长得和父亲一样高时。小学期间,我曾无数次偷着试戴,那礼帽拿在手里,温如玉,软如绒,阔绰而又帅气。唉唉,可惜帽冠太大,我的脑瓜又太小,往头上一套,帽檐一直滑溜到眼睛,然不住想起成语“沐猴而冠”。没关系,我还小,有的是长高长壮的机会。到了高三,悲哉,我的身高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定格,再次试戴,仍然嫌大。散场敲锣没戏了。从此只能仰望父亲高大的背影兴叹,那顶礼帽或许在竹棚窃笑,是的,它属于魁梧,属于伟岸。小时候,没人

13、说我长得像父亲。除了身高不及,脸型也不像,父亲的脸明显偏长,我的近似于圆;父亲五官的线条是儒家的,外柔而内刚,我的线条却是粗糙的;脾性也不像,父亲诙谐、幽默,我则木讷、无趣。夏日晚间,一帮小孩捉迷藏,夜深了也不归宿。这时,各家大人就会出来找。找着了,还赖着不肯回,大人出手就打:“让你疯!让你疯!”父亲也会出来找我,他号准我的脉,料定我会往哪儿躲,一下子就逮个正着。见了面,老远扬起右手,作狠抽狠揍状。我晓得,那是唱戏的胡子假生气,父亲的巴掌不会落下,吓唬而已。父亲在家里,从来不发脾气;对外人,更是笑颜相对。四弟元气足,疯劲大,拳头硬,诨名“四乱子”,与小朋友玩耍,常常话不投机就“看家伙”。有的家

14、长就找上门来,向我父亲告状。父亲总是千赔礼,万道歉,答应等“四乱子”回来,好生收拾收拾。四弟察知有人告状,蹑手蹑脚踅回,躲在屋角,等着挨训。然而父亲故作视而不见状,仿佛啥事也没有发生。是出尔反尔、自食其言吗?非也。“行要好伴,住要好邻”“恼个邻居瞎只眼”是他的口头禅。事后见了那曾被四弟欺负的小朋友,他总会好言抚慰。父亲对四弟的“劣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非放任自流,而是他晓得四弟只是顽童意气,骨子里还是个仁义的孩子。父亲有句挂在嘴边的话是“牛大自耕田”,因此,对一时过错无须责打,重在以身作则,言传身救。果然,四弟上学后,各方面表现皆优。为人处世,父亲常讲,宰相肚里能撑船,小肚鸡肠成不了大事。

15、他跟我讲过两个故事,特别强调,是祖上传下来的。其一,“秦穆饮盗马”。秦穆公丢了几匹马,官员发现马被三百多个农夫杀了分吃后,欲抓农夫治罪。秦穆公不愿因几匹马而伤害百姓,且担心百姓食马肉伤身,让他们喝了酒,放他们回家。后来秦穆公在战场上重伤被围,那三百个农夫赶了来,舍命将秦穆公救出。其二,“楚客报绝缨”。楚庄王大宴群臣时,有人趁乱酒后失礼,拽了楚庄王爱妃许姬的衣袖。许姬扯断对方的帽缨,以此为记,请求庄王查处。庄王认为情有可原,下令在座者都把帽缨摘下来,尽情欢饮,失礼之人得以逃过一劫。七年后,楚庄王陷入绝境之时,当年那个非礼许姬的楚军副将冲入重围,救出了庄王。这两个故事,令我想到祖父的待人接物,原来

16、这是“家学”。竹棚上,在礼帽盒的旁边,还搁着一根扁担。这也是文物级的古董,串联着父亲前半生的许多故事。这扁担是曾祖父留下的,祖父用过。父亲说,他去上海打工,在码头上装货卸货,用的也是它。船与码头之间,搭着一尺宽的跳板,挑着担子走在上面,没经验的,腿会发抖,一不小心,就会栽下河。经验从哪里来?练呀。巷子里放几条长板凳,连在一起,权当跳板,徒手走,挑着担子走,闭了眼睛走,练腿劲,练胆量。1964 年,我去北京念大学,上学时因直言贾祸,陷入困扰。我惶惑,写信给父亲,说不想念书了, 干脆回家种田。父亲回信:“人都有七灾八难,捆起来经住打,牙打碎了往肚子里咽,挺一挺就过去了。大丈夫要能伸能屈,一根扁担能

17、睡三个人,天无绝人之路。”“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这句话给了我力量。我后来遇到过更大的苦境、逆境,也都是凭了这种信念,咬牙度过。晚岁揽镜,发现我和父亲竟然有几分相像,而且是愈老愈挂相。当初为什么觉得不像呢?这是因为,那时我面对的是父亲的不惑之年或天命之秋,以我之稚嫩,去比照岁月的沧桑,当然是合不上辙的。如今我已迈入耄耋,五官逐渐向父亲趋同,基因相承,血浓于水,繁华落尽,露了本色。偶尔玄想,岁月是一根长长的扁担,父亲在那头,我在这头。(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如玉”“如绒”体现礼帽的昂贵精致,戴上它会显得阔绰帅气,因此“我”迫切想得到这顶

18、礼帽。B.父亲寻到晚归的“我”后只扬起手作吓唬状,对犯错的四弟故意视而不见,这些都能看出父亲的教育智慧。C.“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是父辈年轻时艰辛生活的真实再现,也激励“我”在困难惶惑时咬牙支撑。D.小时候“我”的外貌与父亲并不相像,晚年却越长越像,是因为“我”的性格浸润了父亲的脾性、思想。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开头部分使用精确的数字描述自己和父母的身高,流露出“我”对自己不如父亲魁梧、伟岸的遗憾之情。B.“蹑手蹑脚踅回,躲在屋角,等着挨训”,用一连串的动词,生动细致地写出四弟被小朋友家长告状后惶恐不安的心理。C.文章语言既诙谐风趣又庄重典雅。回忆儿

19、时往事时,多用富有生活情趣的口语;写成年后的经历,多用简洁凝练的书面语。D.文章结尾化用余光中乡愁的诗句,将情感寄寓在寻常事物中,用诗一般的语言表达出与父亲阴阳相隔的痛苦之情。8.文章写“我”在父亲的影响下成长,却写父亲留下来的“礼帽”,写祖辈传下来的“扁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 分)9.这篇散文讲述了作者在父亲言传身教影响下,形成自己的涵养,学会待人处世,到晚年觉得自己越来越像自己的父亲,并醒悟到“家学”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在父亲身上学到哪些“家学”?(6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20、 题。材料一:亡国之主不可以直言。不可以直言,则过无道闻,而善无自至矣。无自至则壅。齐攻宋,宋王使人候齐寇之所至。使者还,曰:“齐寇近矣,国人恐矣。”左右皆谓宋王曰:“以宋之强,齐兵之弱,恶能如此?”宋王因怒而诎杀之。又使人往视齐寇,使者报如前,宋王又怒诎杀之。如此者三,其后又使人往视。使者遇其兄,曰:“国危甚矣,若将安适?”其弟曰:“为王视齐寇。不意其近而国人恐如此也。今又私患,乡之先视齐寇者,皆以寇之近也报而死;今也报其情,死,不报其情,又恐死。将若何?”其兄曰: “如报其情,有且先夫死者死,先夫亡者亡。”于是报于王曰:“殊不知齐寇之所在,国人甚安。”王大喜,赐之金。寇至,王自投车上,驰而

21、走。齐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已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左右皆试引之中关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 身自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乱国之主,患存乎用三石为九石也。(节选自吕氏春秋壅塞)材料二:人主者,以天下之目视,以天下之耳听,以天下之智虑,以天下之力争。是故号令能下究,而臣情得上闻。是故贤者尽其智,而不肖者竭其力。德泽兼覆而不偏,群臣劝务而不怠。所以然者,何也?得用人之道,而不任已之才者也。故假舆马者,足不劳而致千里;乘舟楫者,不能游而绝江海。夫人主之情,莫不欲总海内之智,尽众人之力,然而群臣志达效忠者,希不困其身。使言之而是,虽在褐夫刍荛,

22、犹不可弃也;使言之而非也,虽在卿相人君,揄策于庙堂之上,未必可用。明主之听于群臣,其计乃可用,不羞其位;其言可行,而不责其辩。暗主则不然,疏远卑贱者,竭力尽忠,不能知也。(节选自淮南子主术训)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 1 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 分)其尝A 所用B 不过C 三石D 以示E 左右F 左右皆试G 引之H 中关I 而止。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恶,疑问代词“怎么”,与“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的“恶”用法相同。B.适,到去,与谏逐客书“适观而已矣”中的“适”

23、词义不同。C.刍荛,“刍”指割草,“荛”指采薪,它们相连,在文中指割草采薪之人。 D.责,责备,与现代汉语中“引咎自责”中的“责”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齐军越来越近,宋人越来越怕,但如实报告情况的人都被宋王杀掉了,最后一个被派去探听情况的人害怕也被杀掉,就报告说齐军还很远,国人并不怕。B.齐宣王喜好射箭,所用的弓根本不超过三石之力,但因为他受骗于左右侍从,又没有自知之明,所以他一辈子都认为自己用的弓有九石之力。C.真正的明君,其命令能够向下贯彻,其恩泽能够普遍施予,其臣子能够勤奋工作,而且能如实反映情况,这是因为明君善于用人,不单

24、单凭借个人之智。D.材料二的作者认为,对于人们提出的策略,不必考虑提出者地位是高是低、身份是贵是贱,只要策略优秀就可以实行,不然,即使卿相提出的策略也不必采用。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不可以直言,则过无道闻,而善无自至矣。(2)暗主则不然,疏远卑贱者,竭力尽忠,不能知也。14.两则材料的论点有何相同之处?主要论证方法有何不同?(3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6 题甘州遍 秋风紧毛文锡秋风紧,平碛雁行低,阵云齐。萧萧飒飒,边声四起,愁闻戍角与征鼙。青冢北,黑山西。沙飞聚散无定,往往路人迷。铁衣冷,战马血沾蹄,破

25、蕃奚。凤皇诏下,步步蹑丹梯。【注】蕃奚:多指西北少数民族丹梯:又称“丹墀”,古代宫殿前石阶以红色涂饰,故称“丹梯”。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词的上片“平碛雁行低”中的“低”,与“野旷天低树”的“低”有异曲同工之妙。B词人听到号角、战鼓声四起,万端愁绪油然而生,尤其是报国无门之愁怨更为明显。C词人运用了视觉、听觉、触觉,生动地描写了边塞恶劣环境,让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D词的下片通过描写飞沙迷路、马蹄沾血等景象,极力渲染了悲壮气氛,突出了战争的惨烈。16.清人陈廷焯评价这首词的结尾说“结以功名,鼓战士之气”,结合全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三)名篇名

26、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1)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河流和树木做比,反面申述国君德行不深厚,是不能让国家长治久安的两句是:“ , 。”(2)赤壁赋在写到赤壁之战古战场时,指出此地可以远望夏口和武昌,接着以“,”两句描绘其景色。(3)仁而爱人始终是守天下的关键,正如杜牧阿房宫赋指出的“ ,”,秦国就不会迅速灭亡。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2 小题,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宛成 18-19 题。有我之境,是把读书当作人生的避风港。作家毛姆曾说过,养成读书的习惯,就如给你自己建造了一座逃避人生几乎所有不幸的避难所

27、。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面对坎坷、遇到挫折,马不停蹄、一往无前是一种态度,掩卷沉思、反思自己也是一种态度。前者的精神是雄健的,( a )。通过读书,在历史中寻找借鉴,从他人那里汲取经验,未尝不是以守为攻、站在问题之外看问题的大智慧。不仅如此,以读书修身正己,能让人少几分“卷帷望月空长叹”的烦恼纠结,多一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淡定从容,反而有助于我们迈过这些坎。无我之境,是把读书( b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是一次精神的修行,是一次灵魂的洗礼。确实,阅读和思考是每个人都不会虚度的旅程。它能让人放慢原本急匆匆的步伐,撤掉火急火燎,摆脱内心浮躁,在流连字里行间的风景里,找到一个安静的精神角落。苏州

28、有一家大型书店,一个特点就是拥有非常长的楼梯,其意图就是为了让每个来到书店的人在拾级而上的过程中,能够放慢脚步,感受书香,从容沉淀。在这个意义上,读书绝不仅仅是一种放松身心的休闲,更是一种拯救灵魂的生活方式。18.文中加方框的四个成语中有两处使用错误,请标明序号并修改。(4 分)19.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 字。(4 分)(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0-22 题。每当回家,我便有一种踏实的感觉,那感觉牢牢地贴在心口。家里的门是一种呵护。记得幼时,妈妈就常常唠叨,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时难。当

29、时,对这话总是似懂非懂,也就不屑一顾。现在想来,真是年少不识愁滋味。没有想到的是,这种踏实感,坚守了几十年的精神依偎,却在偶然之间,被一缕细风轻轻颠覆。风从窗口吹进,礼貌而轻柔。风是无意的,不应该对我有敌意,也不会给我带来什么痛苦,只是一种习惯。风一吹,我就掉过头,顺着那一习凉,把目光聚焦窗口。我不仅发现了窗外的一切,还看到了一种悬空。树枝轻轻地向我招手,晃动的只是它纤细的指尖。我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经悬空在这个城市中。一幢楼房,撑起双臂,轻轻地把我高高举起。然后悬空放置,身不由己。两脚之下,华丽的实木地板,还有地板上的荼几、沙发、电视,都与我一样悬空着。我的心空荡荡的,仿佛一艘无法泊岸的船,

30、飘忽在浩瀚的海面。天再蓝,离我太远,托起我的是我唯一的依靠飘忽不定的水。在这个城市生存了这么多年,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被悬空的,面对黑洞洞的窗口, 我找不到答案,孤独的身影,幻化成小孩的柔弱的手。20.下列语句中,与其他三项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3 分)A.风从窗口吹进,礼貌而轻柔。B.树枝轻轻地向我招手,晃动的只是它纤细的指尖。C.一幢楼房,撑起双臂,轻轻地把我高高举起。D.孤独的身影,幻化成小孩的柔弱的手。21.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与画线句子的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A.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的设想;还要栽树 B.让人留恋的歌声响起,标志着这是

31、一年的最后一个夜晚大年夜。C.到山上打柴的记忆,至今都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时期一种十分辛苦的劳作。D.这位选评者把“含香之署”讲成“有香味的房子”;把“怀刺”讲成“怀抱着有刺的东西”-都是全无根据地乱说一通。22.文中有三个加点的重叠形式“牢牢”“常常”“轻轻”,说说它们和“牢”“常”“轻”相比,语意上各有什么不同。(6 分)四、作文(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参考答案仅供参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参考答案

32、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部分共5 小题,19 分)1.(3 分)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唐代之前并没有出现固体糖”错。从文章最后“赋中与沙糖并列的尚有石蜜,这是汉唐时代对异国所产固体糖的叫法”可知,唐代之前已经出现了固体糖。2.(3 分)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C.“宋代熬制沙糖的工艺相当简单,因其使用的原材料主要来自糖霜生产后遗留下来的糖水”强加因果关系。工艺相当简单,与其使用的原材料没有直接关系。且宋代熬制沙糖的原材料“主要来自糖霜生产后遗留下来的糖水”缺少依据,原文说的是“糖霜谱指出,沙糖是用甘蔗浆熬就”。3.

33、(3 分)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宋代的甘蔗种植只集中在这五个地方”错。原文说“当时甘蔗种植在宋朝的境内非常普遍”。4.(4 分,1 点 1 分)作者由宋人王灼的糖霜谱考证出宋代存在的固体蔗糖“糖霜”和今天的“砂糖”不是同一种事物,所以宋人不可能消费“砂糖”;依据糖霜谱的记载可知宋代境内“糖霜”的产量低,且境外不生产“糖霜”,所以“宋人消费以固体蔗糖为主”不可能存在;贺威、刘伟荣等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宋代限于技术条件,主要生产“液态糖”,所以“宋人消费以固体蔗糖为主”不可能存在;作者从糖霜谱农桑辑要考证出宋代的“液态糖”的专有名称是沙糖,沙糖不是固体糖

34、,所以“宋人消费以固体蔗糖为主”不可能存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由原文“很清楚,在王灼时代的制糖体系里,沙糖与糖霜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商品”“所以,在王灼那里,沙糖不是固体糖,尤其不是今天的砂糖”可知,作者考证出宋代存在的固体蔗糖“糖霜”和今天的“砂糖”不是同一种事物,所以宋人不可能消费“砂糖”;由原文“糖霜语记录了当时糖霜与沙糖的制作工艺。前者的生产过程辛苦漫长, 而且出品率很低”“糖霜语介绍,当时边境以外的很多地区都出产好甘蔗,但却没听说有糖霜的生产”可知,依据糖霜谱的记载,宋代境内“糖霜”的产量很低,且境外不生产“糖霜”,所以“宋人消费以固体蔗糖为主”不可能存

35、在;由原文“贺威、刘伟荣在宋元时代福建制糖技术的影响一文中指出,宋代限于技术条件,主要生产液态糖”可知,贺威、刘伟荣等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宋代限于技术条件,主要生产“液态糖”,所以“宋人消费以固体蔗糖为主”不可能存在;由原文“从糖霜谱可知,不仅福建,同时期的其他蔗糖产地也是如此,这就显示了宋人消费蔗糖的情况。如此重要的历史情况,却在糖史研究中常受忽略。同样受到忽略的是,有一个非常漫长的时期,作为糖制品主力的液态糖,拥有一个指定专用名称沙糖”“农桑辑要中很明确地展示了熬沙糖的技术过程,也清楚地告诉我们,简单分离过糖蜜的稠浆就是沙糖的最终形态,并没有进一步晒干等更多步骤,因此成品是流质的胶饴”可知

36、,作者从糖霜谱农桑辑要考证出宋代的“液态糖”的专有名称是沙糖,可见沙糖不是固体糖,所以“宋人消费以固体蔗糖为主”不可能存在。5.(6 分,每点 2 分)从事学术研究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要勇于承认自己的失误;研究中要尽可能研读更多的文献资料,善于借鉴别人的研究成果;从事学术研究不能只从自己的经验出发,要理性谨慎地进行求证。【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答案不唯一不固定, 分清角度、言之成理即可。由原文“当时我误以为进入宋代以后,固体的砂糖便成为主流。直到读到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里的一则材料,我才意识到,以为宋人消费以固体蔗糖为主,这是一个普遍流传的误会”可得,从

37、事学术研究,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要勇于承认自己的失误;由原文“直到读到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里的一则材料,我才意识到”“这里有必要提及糖霜谱。宋人王灼的糖霜语是一部严谨惊人的科学史著作,由之后人知道,在北宋时代,固体的糖已经出现了”“季羡林先生蔗糖史中关于唐代的一章让我们明白,宋代并非沙糖的起点,唐人对这种形式的蔗糖颇为了解,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各种应用。真正惊人的是,如演繁录指出,早在东汉时,张衡七辩里已然提到:沙饧石蜜,远国储珍。”可得,研究中要尽可能研读更多的文献资料;由原文 “贺威、刘伟荣在宋元时代福建制糖技术的影响一文中指出,宋代限于技术条件,主要生产液态糖”“季羡林先生蔗糖史中关于唐代的

38、一章让我们明白,宋代并非沙糖的起点”可得,在考证过程中,作者引用了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善于借鉴别人的研究成果;作者在文中指出“很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而望文生义”,结果得出错误的观点,由此可得,学术研究不能只从自己的经验出发,要理性谨慎地进行求证。(二)现代文阅读(本部分共4 小题,16 分)6.(3 分)本题考查学生对散文的内容、主题思想的分析鉴赏能力。答案:B【解析】A.“因此我迫切想得到这顶礼帽”错误,原文是先想得到礼帽,后来戴上后发现“如玉”“如绒”,前后颠倒,强加因果。C.父辈年轻时艰辛生活的真实再现”错误,“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是夸张的说法,并非真的一根扁担上睡了三个人,而且原

39、文也无此类描述,望文生义,无中生有。D.“是因为我的性格浸润了父亲的脾性、思想”错误,原文是“基因相承,血浓于水,繁华落尽,露了本色”,选项却说成“我的性格浸润了父亲的脾性、思想”,偷换概念,归因错误。 7.(3 分)本题考查学生对散文的技巧、语言的分析鉴赏能力。答案:D【解析】“用诗一般的语言表达出与父亲阴阳相隔的痛苦之情”错误。我们要能够读懂散文的技巧、语言。“阴阳相隔”,无中生有,文章并没有交代父亲已经去世,也并无“痛苦之情”,而是表现了对父亲的思念、感恩与牵挂之情,曲解文意。8.(4 分)【解析】考查学生掌握物象的作用的能力。【答题思路】物象的作用:物象本身特点+对内容+对结构+对情感

40、答案:礼帽代表了父亲的气派与风度,在儿时作者的心中意味着成年;礼帽吸引着“我”,包含着“我”对父亲的仰慕和对成长的向往。(2 分)扁担是父辈努力打拼的见证,是家风传承的象征;老一辈人用扁担挑起生活的重担,扁担也指引“我”,助“我”渡过困境。(2 分)从礼帽写到扁担,层层深入,由外到内呈现父亲在儿子心中的形象,使父亲形象更加鲜明,同时展现“我”追随父亲不断成长的过程。(2 分)【评分细则】每一处 2 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失分剖析】1.未掌握物象作用答题思路;2.要点不全;3.未扣文本分析,回答肤浅化。9.(6 分)【解析】考查学生结合文本分析筛选信息“家学”的能力。【答题

41、思路】“家学”主要是针对家人体现出的人物特点。答案:父亲有一家之主的风范:父亲慈爱宽容,不发脾气,不打骂孩子,家庭气氛温馨和睦。(2 分)父亲对孩子的教育引导重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他讲故事教导“我”要宽容; 对人笑颜相对,对曾经与四弟发生矛盾的小朋友好言抚慰;当“我”遇到苦难时,父亲写信鼓励“我”咬紧牙关,给“我”力量。(2 分)父亲重视家风传承:家中保留着曾祖父用过的扁担,它见证过父辈的成长与坚持,父亲又用“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鼓励“我”像父辈一样不怕困难。(2 分)【评阅细则】每点 2 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失分剖析】审题不准,理不清答题思路,分不清从哪几个维度解

42、答;2.要点不全;3.回答肤浅化。【结合教材分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大都是谈论立身处世之道的,研习任务为:学习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应该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比如论语十二章,或阐述持身以道、以礼、以仁、以恕、以义的道理,或辨析君子、小人,或论述经典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价值,都富于启发性。学习时,要梳理单元各篇课文所讲的立身处世的道理,并思考它们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展开讨论。扁担那头的父亲从“家学家风”建设传承的角度,与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研习任务是高度一致的,“家学家风”是立身处世的重要方面,因而这道题与教材密切相关。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小题,20 分)10.

43、(3 分)DFH【解析】“三石”是“不过”的宾语,故在其后断开;前一个“左右”是“示”的宾语, 故在其后断开;“之”只能做“引”的宾语,不能做“中关”的主语,故在“之”后要断开。11.(3 分)D【解析】文中的“责”意为要求,并非责备。12.(3 分)A【解析】错在“就报告说齐军还很远”。原文说的是“殊不知齐军之所在”,即不知道齐军在哪里。13.(8 分)答案:(1)君主不可以直言相谏,过失就无法听到,贤人就无从到来。把“直言”所包含的“劝谏” 的意思补充出来1 分,“过”(过错,过失)1 分,“无道”(没有途径,无从)1 分,句意1 分。注意:如果考生把“善无自至”译作善言就无从听到,也算正

44、确的译法。(2)昏庸的君王却不是这样,那些关系疏远、地位低贱的人,即使是为他用尽气力、竭尽忠诚, 他也不知道。“暗”(昏庸,糊涂)、“卑贱”(地位低贱)各1 分,补出“不能知”的主语1 分,句意1 分14.(3 分)答案:观点上的相同之处:君主要善于听别人的意见。主要论证方法的不同:材料一主要运用举例论证,材料二主要运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第一点 1 分,第二点 2 分)【解析】第一问,从两则材料的议论句可以看出,材料一的主要意思是亡国之君不可以直言相谏”, 说的是亡国的君主不能听取意见;材料二的主要意思就是其第一句人主者,以天下之目视,以天下之耳听,以天下之智虑,以天下之力争”,其中“以天

45、下之耳听”所包含的观点就是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它与材料一都是讲君主听取意见之事,此即两则材料在观点上的相同之处。第二问,把两则材料的论证方法指出来,就会发现它们有很大区别,材料一只是举例子,而材料二则既有比喻,又有对比。【参考译文】材料一:亡国的君主,不可以直言相谏。君主不可以直言相谏,过失就无法听到,贤人就无从到来。贤人无从到来,君主的思想就会壅塞不通。齐国进攻宋国,宋王派人去侦察齐军到了什么地方。派去的人回来说:“齐寇已经临近了,国人已经恐慌了。”左右近臣都对宋王说:凭着宋国的强大,齐兵的虚弱,怎么可能这样?”于是宋王大怒,把派去的人屈杀了。接着又派人去察看,派去的人的回报仍与前一个人相

46、同,宋王又大怒,把他屈杀了。这样的事接连发生了三次,之后又派人去察看。被派的人路上遇见了他的哥哥。他的哥哥问:“国家已经十分危险了,你要到哪儿去?”弟弟说:“去替君主察看齐寇。没想到齐寇已经离得这么近,国人已经这么恐慌。现在我担心的是,先前察看齐军动静的人,都是因为回报齐军迫近而死掉了;如今我回报真情是死,不回报真情恐怕也是一死。这该怎么办呢?”他的哥哥说:“如果回报真情,你将比国破后被杀的人先被杀,此国破后逃亡的人先逃亡。”于是被派的人回报宋王说:“根本没看到齐寇在哪里,国人也非常安定。”宋王十分高兴,就赏赐这个人钱财。齐军一到,宋王自己奔到车上,赶着车急急忙忙逃跑。齐宣王爱好射箭,喜欢别人

47、说他能用硬弓。他平时所使用的弓力量不过三石,拿给左右侍从看,侍从们试着拉这张弓,都只拉到一半就停了下来,说:“这张弓的弓力不低于九石,除了您,谁还能用这样的弓!”宣王的实际情况是所用的弓不超过三石,但一辈子都自认为用的弓是九石,这岂不可悲吗?给国家造成祸乱的君主,他们的弊病就在于用的弓实有三石而自以为用九石啊!材料二:做君主的,借助天下人的眼睛观察事物,借助天下人的耳力聆听声音,凭借天下人的智慧考虑问题, 依仗天下人的力量争取胜利。因此,君主发布的号令能够向下贯彻,群臣的情况能够上达。因此,贤能的人能充分地发挥他们的智慧,能力差的也竭尽全力;君主的恩德施予普遍而不偏私,群臣勤奋工作而不懈怠。能

48、够有这样的结果其原因何在?在于君主掌握了正确的用人方法,而不专靠君主一个人的才能。所以借助于车马的人,脚腿不辛苦而能到达千里之外;乘坐舟船的人,不会游泳而能横渡江河大海。君主在主观思想上,没有一个不想集天下人智慧、用众人力量去处事办事的,然而那些对君主表达效忠之心的人,却很少有不使自身遭困的。(因此对于君主来说)假使那些言论是正确的,即使是役民樵夫,也不能弃之不用;假使那些言论是错误的,即使是卿相在朝廷上拿出的策略,也不一定非用不可。英明的君主听取群臣的意见,那策略如果可以使用,就不以拿出策略的人地位低微为羞耻; 如果他的意见可行,就不要求他的言辞漂亮。昏庸的君王却不是这样,那些关系疏远、地位低贱的人, 即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