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做一个测量纸带【教材简析】在第5课中,学生利用小立方体这个标准物体来测量物体,并且学习解决测量中的实际问题,把10个小立方体粘贴在一起又快又准确地测量较长物体。但是在特殊形状面前使用小立方体测量圆桶边沿一圈或测量更大物体的长度时,将无法测量或非常不方便。通过生活实际中的障碍性问题让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工程设计思维,激发了学生想出一个通用办法来解决,由此测量纸带就在这种环境下产生了。本课中学生以小立方体为标准单位,制作一种便携式、可以弯曲的、能测量更大物体、方便计数的测量工具测量纸带,不仅解决了非常规形状测量的难题,还让学生感受到了工具改进带来的方便。【学情分析】虽然是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但他
2、们经过前面一个单元和第二单元几节课的学习,在观察上已经有了一定经验,并能观察到的问题进行简单处理。本节中需要的准确测量因素“起点”“首尾相连”“标准单位”,学生自己虽然不能讲得很明白,但知道需要这些因素的参与才能测量,所以说也是积累了一定的测量经验的。基于学生对常见测量工具的观察和测量经验,学生可以理解标记的作用,也可以熟练使用剪刀、完成粘贴等操作。但学生未曾有测量圆形物体的经历,还不能体会到用纸带来测量圆形物体的长度会比小立方体等来测量更加方便和准确。【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用测量纸带测量物体长度,知道测量纸带具有方便携带和测量等特点,认识到测量纸带能替代小立方体进行测量。科学思维:用比较
3、的方法,理解科学标记能增加测量的准确性。探究实践:能依照步骤制作完成一条测量纸带,并能利用测量纸带测量一些物体的周长,会运用十进制计量进行测量。态度责任:针对测量中的问题,能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能与同学合作完成测量纸带的制作。【教学重难点】重点:按照步骤制作并使用测量纸带。难点:用测量纸带准确测量物体的周长。【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小立方体一袋学生:印有10个一组小方格纸的复印纸若干,10个小立方体,无标记的纸带,一把剪刀,固体胶,一支标记笔,活动手册,塑料小桶。【教学过程】一、设立障碍,产生探究问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小方块,小桶1.学生演示:用小立方休测量科学书的长度。2.
4、出示塑料小桶:绕着塑料小桶一周有多长?该如何测量呢?3.小组讨论和汇报。4.小结:组合后的小立方休因为是直的,不能变形,无法测量圆的长度。选择能变形的物体画上刻度就可以测量了。比如经我们之前的纸带因为它可以弯曲,可以卷起来。 【设计意图】工具的产生和运用就是因为有需求,学生用小立方体测量铅笔长度后,很快发现测量塑料小桶和测量科学书之间不通用的,有差异。进而发现只要测量的工具能变形就可以完成测量,抓住了解决问题的要点,自然会想到用测量纸带。二、实践操作:制作一个能弯曲的测量纸带并测量(预设25分钟)材料准备:印有小方格的复印纸若干,无标记的纸带,安全剪刀,固体胶,铅笔,活动手册,塑料桶。1.认识
5、纸带。2.操作:用纸带并测量塑料小桶一圈的长度,做好起点和终点的标记。3.提问:起点终点是多长呢?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4.学生交流。5.方法:把小立方体在纸带上比过去,然后画在纸带上,使纸带成为一个可以测量长度的测量纸带。(揭示课题)6.制作测量纸带(1)展示并介绍可以利用的工具和实验材料。(2)运用图片和视频介绍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粘接时,纸带要直,每段纸带首尾要相连;用数字做标记;写上姓名和制作日期。7.学生制作测量纸带(1)教师巡视并个别辅导。(2)实物展台展示学生作品,观察分析:这些纸带有什么不同?哪些不合理?标数:情况A(0-10-20);情况B(0-10-10);情况C(1-10-
6、20)制作:A.数字标记是在方框中;B.粘贴时有空隙。(3)讨论:选择哪种合理,说明理由,如何改进?(4)调整,改进。8.用测量纸带测量物体(1)测量科学书的长度。(2)再次测量塑料小桶一圈的长度,将结果记录在作业本表格上。【设计意图】从规则的到不规则的,学生制作测量纸带经历了一个设计研究的过程,也是人类发展测量工具的演变过程。特别是学生制作的带刻度的纸带没有标“0”刻度,这是因为生活经验告诉他“0”表示没有,在设计制作时学生就不会考虑。这也是他对“起点”概念不理解,这种现象是符合低年级学生认知特点的,经过老师辅导修正运用10为单位进行标记,这对十进制大单位记录测量结果来提高效率有了初步认识。
7、三、流测量的结果(预设8分钟)材料准备:学生作业本上的记录单1.讨论测量数据,分析结果并不一致的原因。同样大小的塑料小桶,为什么大家的结果不一样?(可能原因:1.纸带重叠区不知道选择哪个数据,造成读数错误。2.数字标示地方影响读数方便。如:10个数字轮回标记:0-10-10;数字写在格子里等,都会带来读数不便。)2.学生修改自己的测量纸带并重新测量。3.提问:测量纸带与小立方体相比,有哪些好处?可以测量圆的物体;更轻;方便(携带);能快速读出测量数值,不用数立方体的个数;格子之间首尾相连,没有空隙,也不容易歪,比小立方体测量更准确了。【设计意图】通过测量纸带与小立方体比较,体会到在解决问题中不
8、断完善和改进工具,可以给测量带来便利。四、拓展:测量更多的物体(预设2分钟)1.提问:这节课让你有什么收获?最感兴趣是什么?2.拓展活动:测量自己的身高、臂展、腰围、头围等长度。知道这些长度有什么意义?【设计意图:买衣服或帽子时要测量腰围或头围,学生能将课堂所学应用到他们的实际生活中,当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产生连结,能激发学生更持久的学习和探究兴趣。】【板书设计】6.做一个测量纸带1.剪:2.粘:首尾相连,竖直粘贴3.标:“0”刻度【疑难解答】1.学生在粘贴纸带时,如何做到首尾相连?要让学生在制作纸带时做到首尾相连,必须明白纸带的首尾分别在哪里。纸带的首不留空白,而纸带的尾则是留有空白的部分,
9、它们之间不相同。粘贴时,将纸带的尾部粘贴在上一条纸带的首部,即可做到首尾相连。教学时,让学生明白了这一点,成功率会大大提升。2.学生在用测量纸带测量圆形物体时,读数有困难怎么办?对于一年级学生,首次测量圆形物体,教师要做好示范,使学生明确测量的步骤:确定起点,紧贴物体,确定终点。在确定终点时,要让学生明白,纸带的终点不是圆形物体的终点,而测量纸带绕圆形物体一圈后,与0刻度线重合的位置才是圆形物体的终点。这样学生在读数时,困难就会减少许多。【疑难解答】1.学生在校园中观察植物时,向教师求教植物的名称,但教师也不认识,怎么办?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通过手机下载“形色”“花伴侣”等植物识别软件或小程序,对植物进行拍照搜索,目前这类程序识别能力较强,可识别大部分植物。另外也可以引导学生,先把不认识的植物记录(画)下来,并标上记号,向园林维护人员等专业人士进行问询。2.学生在记录校园中的植物时,示意图画得不是很好,怎么办?对于一年级学生,试着用画示意图来描述记录植物的形态,对于绘画要求不用很高,能画出看到的植物的大致样子即可;与此同时,可以指导学生写出植物名字,记录植物特点,以便后面交流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