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47.95KB ,
资源ID:250029      下载积分:5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25002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4年高考历史复习试卷:现代中国的政治(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雪****)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4年高考历史复习试卷:现代中国的政治(含答案解析)

1、2024年高考历史复习:现代中国的政治一 选择题(共19小题)1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实施后,乡村民众对该法产生了很多误解和谣言,如说婚姻法是“离婚法”“妇女法”“离婚妇女不正经”等等。三年之后,中央竟不得不以“贯彻婚姻法运动月”的群众运动方式予以应对。由此可见,这部法律的制定()A彻底颠覆了封建社会的伦理秩序B开启了新中国的民主法制进程C加快了男女政治权利平等的实现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继续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对故宫博物院进行了整体改造,将“清代帝后生活史料陈列室”移至外东路,将手工艺馆迁至内东路,还在故宫设立了“近代帝国主义侵华史料陈列室”“清代革命史料陈列室”等专

2、题陈列室,并向公众开放。这次故宫博物院改造()A顺应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B宣告了封建专制帝王时代的终结C破除了广大群众的封建残余思想D彰显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风貌31953年,第一次全国普选正值农忙,农民最初积极性不足。但这种情况很快发生变化,很多农民把选民证称为“当家作主证”,和土地证起放到箱子里保存;还有妇女主动向村干部索要选民证;还有行动不便的老人因未能参加选举而埋怨村干部。这一变化可以反映当时()A社会动员取得成效B基层民主自治的发展C农民政治地位提高D社会主义改造的推进4新中国成立之初,民主党派被纳入了统一战线和政协之中,24名政府部长中有11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中央人民政

3、府的主要领导人中,宋庆龄、李济深、张澜和沈钧儒是民主人士。材料说明()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建立起来B新中国新政权具有鲜明的民主性C新中国成立之初各党派联合执政D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制得以建立5(2023浙江模拟)我国自治地方是在国家统一行政区域范围内建立的,自治机关首先是设置于地方的一级国家政权机关,其次才是“自治机关”。自治机关通过行使自治权来管理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自己内部事务”的同时,也必须管理自治地方的区域事务。由此可见,民族区域自治()A是国家行政体系内的民族自治B是基层民主的形式C体现了联邦制的国家权力机构D享有高度的自治权6(2023龙华区校级模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传承了亚洲人

4、民崇尚和平的思想传统。反映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并赋予其可见、可行、可依循的内涵。它包含4个“互”字、1个“共”字,既代表了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材料意在说明()A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已成熟B五项原则是外交的总原则C五项原则被国际广泛接受D国内建设需要外交新突破7(2023广陵区校级模拟)有学者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不仅标志着中国周边外交战略的形成,而且也意味着在西方国家对华实行孤立遏制政策的情况下,中国对亚洲的集体安全政策的提出。该学者意在强调()A放弃一边倒外交策略的必要性B构建务实的国际关系体系C建立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D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孤立8(2023涪城区校级

5、模拟)新中国成立初期,一方面通过艺术团出国演出、文化人士互访、围棋交流等形式主动参加国际文化交流;另一方面还为非洲国家培训杂技演员、扶植建立杂技团。此外,新中国还在英国、德国等地举办画展等各种国际文化活动,纪念世界文化名人。这些举措()A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B践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C受制于两极格局的政治环境D拓展了走向世界的外交路径9(2023佛山模拟)如表新中国成立初期迎来了第一次建交高潮。据此可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19491950年)的建交情况建交国家国家性质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朝鲜、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蒙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阿尔巴尼亚、越南、缅甸社会主义

6、印度、瑞典、丹麦、瑞士、芬兰资本主义A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B求同存异外交方针得到初步实践C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已宣告失败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强调平等互利10(2023阿拉善盟一模)20世纪70年代初,基辛格、尼克松先后访华,引发了苏联的强烈反应,真理报发表评论说:北京正在利用“美国牌”努力加剧美苏对抗,其主要考虑并不在外交关系的正常化,而是想实现其更大的权力目标。这说明()A美国旨在帮助中国消除苏联威胁B中美关系改善冲击世界政治格局C美苏两极对峙转向三国并立局面D苏联加快中苏关系正常化的步伐11(2023湖南模拟)1979年11月26日,“名古屋决议”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奥委会在国际奥委会

7、的合法席位。截至1984年,我国已经加入52个国际体育组织,中国代表在15个国际体育组织中担任领导职务。这一局面出现的主要因素是中国()A“左”倾错误得到纠正B开始步入世界舞台中央C外交领域实现新突破D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12(2023连云港模拟)从建国到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对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老挝、柬埔寨五国的援助占援助总额的62.9%,对第三世界其他三十多个国家的援助占援助总额的35.9%。这反映中国()A注重发展睦邻友好关系B积极顺应区域集团化趋势C努力拓展外交活动空间D大力推动不结盟运动发展13(2023让胡路区校级模拟)近年来,中国同有关国家共同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建立

8、“中国东盟执法安全合作部长级对话”机制,创建“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机制,积极支持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推动建立“金砖国家峰会”。这表明()A我国重视对国际新秩序的构建B亚洲地区是我国外交工作重心C结伴而不结盟的政策深入人心D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迅速加快14(2023和平区二模)美国史学家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所谓民主党派也被吸收进了统一战线和政协”“在24名新政府部长中,有11人是这些小党的代表或无党派民主人士”。这一记述在客观上体现出()A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特色B新中国各政党共同执政C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D民主人士拥有政治特权15(202

9、2秦安县校级四模)在论述新中国的民主制度时,毛泽东认为,二者应该是按照核子和电子的动力学相互联系起来。核子虽小,却非常重。环绕核子的电子很轻,却是自由的。没有电子,就没有进步。据此可知,毛泽东旨在强调()A要求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B要实现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C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性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16(2023麒麟区校级模拟)1950年,周恩来总理要求在少数民族地区搞好农田水利建设,兴建轻工业工厂,帮助少数民族逐步从游牧变成定居。1999年,朱镕基总理对西部大开发作了宏观部署,全国5个自治区、27个自治州和82个自治县都列入西部大开发的范围。上述举措有利于()A推进西部地

10、区的改革开放进程B消除边疆与内地间的经济差距C保障少数民族地区的高度自治D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17(2023白云区校级三模)1954年,中国对亚非新兴国家不再采用“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帝国主义附庸国”“资本主义国家”等称呼,而是改用下表所示的称呼。上述调整()中国对亚非新兴国家的新称呼项目新称呼新称呼的标准第一类“东方国家”“亚非国家”地理位置第二类“独立自主国”“半独立自主国”国家主权独立程度第三类“中间国家”“中立国家”“第三世界集团”同冷战中两大阵营的关系A顺应了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B推动了社会主义阵营的扩大C构建了利于和平发展的外交话语D提升了不结盟运动的影响力18(202

11、3济南三模)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确立的国际体育活动方针明确要求,只能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有些来往,对于在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在未建交国家举行的活动,能不参加即不参加。这一要求旨在()A改变中国体育的落后局面B积极配合国家的外交政策C推动国际反帝力量的联合D打破西方国家的孤立封锁19(2023琼山区校级三模)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访问加纳时,系统阐述了中国对外提供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如“中国政府一贯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对外提供援助认为,援助是相互的”“严格尊重受援国的主权,绝不附带任何条件,绝不要求任何特权”。这表明中国()A积极支持非洲的反对殖民主义B践行和发展和平共处五

12、项原则C构建与非洲国家的伙伴关系D奉行“不结盟”的原则和精神二材料题(共1小题)20(2023海口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针对农民的普遍贫困,1956年出台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规定:合作社要对遭到不幸事故、生活发生严重困难的社员酌量给以补助;对于老、弱、孤、寡和残疾社员,要在吃、穿、柴火、教育、死后安葬等方面提供保障1978年后,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不仅解决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还为农村的扶贫开发奠定了基础。国家通过提高农产品收储价格、改革购销体制和农产品流通体制,使长期存在的工农“剪刀差”现象得到改善,通过恢复设立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2

13、001年,国家制定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在原来“开发式扶贫”基本方针基础上,增加了“综合开发、全面发展”。至今为止,我国形成了系统的精准扶贫、脱贫顶层设计和科学减贫战略,有效解决了“假脱贫”“脱假贫”等形式主义问题。摘编自孙照红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贫困治理的历程、特点和趋向(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贫困治理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贫困治理的意义。参考答案解析一选择题(共19小题)1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实施后,乡村民众对该法产生了很多误解和谣言,如说婚姻法是“离婚法”“妇女法”“离婚妇女不正经”等等。三年之后,中

14、央竟不得不以“贯彻婚姻法运动月”的群众运动方式予以应对。由此可见,这部法律的制定()A彻底颠覆了封建社会的伦理秩序B开启了新中国的民主法制进程C加快了男女政治权利平等的实现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继续【考点】我国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答案】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我国现代民主政治建设,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实施。【解答】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与开启新中国的民主法制进程的说法无关,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男女平等的推行受到阻碍,排除C项;从材料情境可以看出,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实施后引起了乡村民众的抵制,说明在很多人头脑中,保留了较多的封建残余。由此可推知中华人民

15、共和国婚姻法的颁布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中反封建的继续,D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我国现代民主政治建设,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对故宫博物院进行了整体改造,将“清代帝后生活史料陈列室”移至外东路,将手工艺馆迁至内东路,还在故宫设立了“近代帝国主义侵华史料陈列室”“清代革命史料陈列室”等专题陈列室,并向公众开放。这次故宫博物院改造()A顺应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B宣告了封建专制帝王时代的终结C破除了广大群众的封建残余思想D彰显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风貌【考点】我国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了我国现代民主政治的建

16、设,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A.材料涉及的是故宫博物馆的改造,未涉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故A项错误;B.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故B项错误;C.故宫博物馆的改造彰显出人民当家做主,并未涉及破除广大群众的封建残余思想,故C项错误;D.依据材料“清代帝后生活史料陈列室移至外东路,将手工艺馆迁至内东路”,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将清代的帝后生活陈列馆签到外东路,而彰显人民特色的手工艺馆迁至内东路,反映出我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时代风貌,故D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以我国现代民主政治的建设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1953年,第一次全国普选正

17、值农忙,农民最初积极性不足。但这种情况很快发生变化,很多农民把选民证称为“当家作主证”,和土地证起放到箱子里保存;还有妇女主动向村干部索要选民证;还有行动不便的老人因未能参加选举而埋怨村干部。这一变化可以反映当时()A社会动员取得成效B基层民主自治的发展C农民政治地位提高D社会主义改造的推进【考点】我国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答案】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需要结合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征来解答。【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于全国普选,农民从最初的积极不足到积极参与,说明当时农民逐渐认识到普选的价值,社会动员起到了作用,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我国还没有实行基层民主自治,

18、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农民政治地位提高,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民参与普选和社会主义改造无关,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新中国成立之初,民主党派被纳入了统一战线和政协之中,24名政府部长中有11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中央人民政府的主要领导人中,宋庆龄、李济深、张澜和沈钧儒是民主人士。材料说明()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建立起来B新中国新政权具有鲜明的民主性C新中国成立之初各党派联合执政D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制得以建立【考点】我国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答案】B【分析】本题主要考

19、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要求学生结合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表现来分析。【解答】A从材料内容明显可以看出反映的是政治协商制度,而不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政治协商制度基础之上团结了大量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组建了新中国政权。反映了新中国政权具有鲜明的民族性。C我国并不是各党派的联合执政,而是共产党执政,其他民主党派参政。D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制度得以建立,是1949年政协会议的召开,材料没有直接体现出这一信息。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搞清楚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5(2023浙江模拟)我国自治地方是在国家统一行政区域范围

20、内建立的,自治机关首先是设置于地方的一级国家政权机关,其次才是“自治机关”。自治机关通过行使自治权来管理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自己内部事务”的同时,也必须管理自治地方的区域事务。由此可见,民族区域自治()A是国家行政体系内的民族自治B是基层民主的形式C体现了联邦制的国家权力机构D享有高度的自治权【考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影响【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根据材料“自治机关首先是一级国家政权机关”“也必须管理自治地方的区域事务”可知民族自治被纳入国家行政体系,是少数民族地区管理规范化的表现,A项正确;

2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非基层民主,排除B项;中国不实行联邦制,排除C项;民族自治享有一定的自治权,不是高度自治权,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6(2023龙华区校级模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传承了亚洲人民崇尚和平的思想传统。反映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并赋予其可见、可行、可依循的内涵。它包含4个“互”字、1个“共”字,既代表了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材料意在说明()A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已成熟B五项原则是外交的总原则C五项原则被国际广泛接受D国内建设需要外交新突破【考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答案】A【分析】

22、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传承了亚洲人民崇尚和平的思想传统。反映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并赋予其可见、可行、可依循的内涵”。【解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传承了亚洲人民崇尚和平的思想传统。反映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并赋予其可见、可行、可依循的内涵”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已成熟,故A正确;BC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A。【点评】本题为中档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7(2023广陵区校级模拟)有学者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不仅标志着中国周边外交战略的形成,而且也意味着在西方国家对华实行孤立遏制政策的情况下,中国对

23、亚洲的集体安全政策的提出。该学者意在强调()A放弃一边倒外交策略的必要性B构建务实的国际关系体系C建立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D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孤立【考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答案】B【分析】本题侧重于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解题关键信息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不仅标志着中国周边外交战略的形成,而且也意味着在西方国家对华实行孤立遏制政策的情况下,中国对亚洲的集体安全政策的提出”。【解答】A.材料意在强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利于构建新型外交关系,不涉及放弃一边倒政策,排除;B.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不仅标志着中国周边外交战略的形成,而且也意味着在西方国家对华实行孤立遏制政策的情况下,中国对亚洲

24、的集体安全政策的提出”等信息分析可知,材料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有利于改善中国与周边的国家的关系,维护亚洲的集体安全,构建务实的国际关系体系,B正确;C.进入21世纪中国提出建立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与材料不相符,排除;D.“打破”西方国家的孤立外交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故选:B。【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8(2023涪城区校级模拟)新中国成立初期,一方面通过艺术团出国演出、文化人士互访、围棋交流等形式主动参加国际文化交流;另一方面还为非洲国家培训杂技演员、扶植建立杂技团。此外,新中国还在英国、德国等地举办画展等各种国际文化活

25、动,纪念世界文化名人。这些举措()A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B践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C受制于两极格局的政治环境D拓展了走向世界的外交路径【考点】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解答本题根据材料主旨中国主动参与并积极举办包括英德在内的国际文化活动进行分析。【解答】A项的“消除了”表述绝对,故排除A项;全方位的外交政策出现在21世纪,故排除B项;新中国在英国、德国举办画展,纪念世界文化名人,恰恰说明这些外交文化活动冲破了两极格局的限制,故排除C项;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主动参与并积极举办包括英德在内的国际文化活动,这些国际文化活动有利于提高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开拓

26、新中国走向世界的外交道路,故D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9(2023佛山模拟)如表新中国成立初期迎来了第一次建交高潮。据此可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19491950年)的建交情况建交国家国家性质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朝鲜、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蒙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阿尔巴尼亚、越南、缅甸社会主义印度、瑞典、丹麦、瑞士、芬兰资本主义A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B求同存异外交方针得到初步实践C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已宣告失败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强调平等互利【考点】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答案】A

27、【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在新中国初期建立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中既有社会主义国家,也有资本主义国家,在美苏两极对峙峙的世界格局下,并没有完全以意识形态作为外交的标准,可知此时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A项正确;中国在1950年就与材料中的国家建交,求同存异提出的时间是1955年万隆会议上,排除B项;美国孤立中国政策最终失败的标志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排除C项;中国在1950年就与材料中的国家建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时间是1953年,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

28、问题的能力。10(2023阿拉善盟一模)20世纪70年代初,基辛格、尼克松先后访华,引发了苏联的强烈反应,真理报发表评论说:北京正在利用“美国牌”努力加剧美苏对抗,其主要考虑并不在外交关系的正常化,而是想实现其更大的权力目标。这说明()A美国旨在帮助中国消除苏联威胁B中美关系改善冲击世界政治格局C美苏两极对峙转向三国并立局面D苏联加快中苏关系正常化的步伐【考点】中美关系正常化【答案】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美关系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中美关系发展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解答】根据材料“北京正在利用美国牌努力加剧美苏对抗,其主要考虑并不在外交关系的正常化,而是想实现其更大的权力目标”,20世纪70年

29、代,基辛格、尼克松先后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引来苏联的敌视,从苏联的角度说明了中美关系改善必然冲击原有的世界格局,B项正确;美国是站在国际利益之上的,排除A项;“三国并立”表述错误,排除C项;苏联不会主动去加快,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美关系的发展,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11(2023湖南模拟)1979年11月26日,“名古屋决议”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奥委会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截至1984年,我国已经加入52个国际体育组织,中国代表在15个国际体育组织中担任领导职务。这一局面出现的主要因素是中国()A“左”倾错误得到纠正B开始步入世界舞台中

30、央C外交领域实现新突破D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考点】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外交,需要结合我国外交发展的特征和影响来解答。【解答】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国能够加入众多的国际体育组织,根本原因还是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地位提高,从而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D项正确;这一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左”倾错误是否得到纠正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仅仅根据加入国际体育组织并不代表开始步入世界舞台中央,排除B项;加入众多的国际体育组织是我国外交突破的表现,不是原因,排除C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外交,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

31、力。12(2023连云港模拟)从建国到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对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老挝、柬埔寨五国的援助占援助总额的62.9%,对第三世界其他三十多个国家的援助占援助总额的35.9%。这反映中国()A注重发展睦邻友好关系B积极顺应区域集团化趋势C努力拓展外交活动空间D大力推动不结盟运动发展【考点】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需要结合我国外交发展的特征来解答。【解答】新中国成立到70年代,受冷战影响,帝国主义阵营对中国包围、封锁接孤立,中国对第三世界的援助,有利于拓展外交空间,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国家与中国并不都是邻国,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

32、识可知,同一地区,地理相邻的国家和地区所构建的组织叫区域集团化,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不结盟运动始于1961年,材料时间从1949年开始,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3(2023让胡路区校级模拟)近年来,中国同有关国家共同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建立“中国东盟执法安全合作部长级对话”机制,创建“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机制,积极支持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推动建立“金砖国家峰会”。这表明()A我国重视对国际新秩序的构建B亚洲地区是我国外交工作重心C结伴而不结盟的政策深入人心D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迅速加快【

33、考点】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了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从据材料“上海合作组织”,“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等信息,可知新时期中国的外交工作重心已经从原来的国际事务参与者,发展为国际事务的推动者,A项正确;“金砖国家”包括南非、俄罗斯和巴西等非亚洲国家,排除B项;材料无法得出“结伴而不结盟”的政策具有普遍性,排除C项;题中材料与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无关,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4(2023和平区二模)美国史学家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

34、史中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所谓民主党派也被吸收进了统一战线和政协”“在24名新政府部长中,有11人是这些小党的代表或无党派民主人士”。这一记述在客观上体现出()A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特色B新中国各政党共同执政C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D民主人士拥有政治特权【考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从材料反映的民主党派加入政协,以及“在24名新政府部长中,有11人是这些小党或无党派民主人士”,说明新政协和新政府的人员构成较为广泛,代表各阶层利益,具有鲜明的民主性,A正确;新中国是共产党执政,民主党派参政

35、议政,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排除C;新中国没有任何人和团体拥有特权,排除D。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5(2022秦安县校级四模)在论述新中国的民主制度时,毛泽东认为,二者应该是按照核子和电子的动力学相互联系起来。核子虽小,却非常重。环绕核子的电子很轻,却是自由的。没有电子,就没有进步。据此可知,毛泽东旨在强调()A要求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B要实现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C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性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考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答案】C【分析】本题考

36、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解题的关键是“二者应该是按照核子和电子的动力学相互联系起来。核子虽小,却非常重。环绕核子的电子很轻,却是自由的。没有电子,就没有进步”。【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民主制度是指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制度和政党制度,再依据材料中“核子”“小”而重,“电子”“轻”而“自由”,且“环绕”“核子”的相互关系可知,毛泽东这是将中国共产党与其他党派的关系比喻为了“核子”与“电子”的关系,形象生动的描述了新中国的政党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故C正确;A项,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应该靠民族制度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不是政党制度,排除;B项,实现海峡两岸的和

37、平统一主要应该依靠“一国两制”而不是政党制度,排除;D项,材料描述的是中国共产党与其他党派的关系,不能体现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排除。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全国人民的团结;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充分调动各民主党派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16(2023麒麟区校级模拟)1950年,周恩来总理要求在少数民族地区搞好农田水利建设,兴建轻工业工厂,帮助少数民族逐步从游牧变成定居。1999年,朱镕基总理对西部大开发作了宏观部署,全国5个自治区、27个自治州和82个自治县都列入西部大开发的范围。上述举措有利于()A推进西部地区的改革开放进程

38、B消除边疆与内地间的经济差距C保障少数民族地区的高度自治D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考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考生主要结合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来回答。【解答】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中央政府注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这有利于形成少数民族对国家建设的凝聚力,进而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D项正确;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A项内容只符合西部大开发战略,故排除;材料中的举措只能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而不能消除,排除B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自治,但不能理解为高度自治,排除C项。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39、和完善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17(2023白云区校级三模)1954年,中国对亚非新兴国家不再采用“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帝国主义附庸国”“资本主义国家”等称呼,而是改用下表所示的称呼。上述调整()中国对亚非新兴国家的新称呼项目新称呼新称呼的标准第一类“东方国家”“亚非国家”地理位置第二类“独立自主国”“半独立自主国”国家主权独立程度第三类“中间国家”“中立国家”“第三世界集团”同冷战中两大阵营的关系A顺应了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B推动了社会主义阵营的扩大C构建了利于和平发展的外交话语D提升了不结盟运动的影响力【考点】新中国初期的外

40、交【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据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1954年中国对新兴国家的称呼进行调整,敌对色彩淡化变得友善平等,说明当时中国积极调整对外策略,注意外交用语,C项符合题意;多极化是指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各种力量相互制衡的趋势日益明显,材料只是强调中国对新兴国家的用于发生变化,未涉及实力的变化以及对两极格局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涉及对亚非新兴国家称呼的变化,未涉及社会主义国家数量的增减,排除B项;1961年第一届不结盟运动会议召开,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

41、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8(2023济南三模)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确立的国际体育活动方针明确要求,只能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有些来往,对于在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在未建交国家举行的活动,能不参加即不参加。这一要求旨在()A改变中国体育的落后局面B积极配合国家的外交政策C推动国际反帝力量的联合D打破西方国家的孤立封锁【考点】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答案】B【分析】本题侧重于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解题关键信息是“只能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有些来往,对于在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在未建交国家举行的活动,能不参加即不参加”。【解答】A.改变中国体育的落后局面不是主观目的,排除;B.根据材料“

42、只能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有些来往,对于在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在未建交国家举行的活动,能不参加即不参加”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做法意在配合“一边倒”政策,B正确;C.材料无关国际反帝力量的联合,排除;D.材料现象与打破西方国家的孤立封锁无关,排除。故选:B。【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19(2023琼山区校级三模)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访问加纳时,系统阐述了中国对外提供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如“中国政府一贯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对外提供援助认为,援助是相互的”“严格尊重受援国的主权,绝不附带任何条件,绝不要求任何特权”。这表明中国()A积极

43、支持非洲的反对殖民主义B践行和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构建与非洲国家的伙伴关系D奉行“不结盟”的原则和精神【考点】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了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解答本题根据材料“严格尊重受援国的主权”“中国政府一贯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结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进行分析。【解答】A.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与非洲的反殖民主义无关,故A错误;B.根据材料“严格尊重受援国的主权”“中国政府一贯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故B正确;C.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构建与非洲国家的伙伴关系没有体现,故C错误;D.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与“不结盟”原则和精神无关,故D

44、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考查了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二材料题(共1小题)20(2023海口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针对农民的普遍贫困,1956年出台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规定:合作社要对遭到不幸事故、生活发生严重困难的社员酌量给以补助;对于老、弱、孤、寡和残疾社员,要在吃、穿、柴火、教育、死后安葬等方面提供保障1978年后,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不仅解决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还为农村的扶贫开发奠定了基础。国家通过提高农产品收储价格、改革购销体制和农产品流通体制,使长期存在的工农“剪刀差”现象得到改善,通过恢复设立农业银行和农村

45、信用社,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2001年,国家制定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在原来“开发式扶贫”基本方针基础上,增加了“综合开发、全面发展”。至今为止,我国形成了系统的精准扶贫、脱贫顶层设计和科学减贫战略,有效解决了“假脱贫”“脱假贫”等形式主义问题。摘编自孙照红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贫困治理的历程、特点和趋向(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贫困治理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贫困治理的意义。【考点】我国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答案】(1)特点:重视规章制度建设,具有规划性;贫困治理措施从单一救助走向综合性、多元性;治理方式从直接救助走向开发式扶贫;治理对象逐渐走向精准化;贫困治理越来越系统、全面、科学、精准。(2)意义: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性质;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民主政治。第一小问要结合新中国社会治理的特征来分析;第二小问要结合我国扶贫政策的特点和影响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