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4 ,大小:249.27KB ,
资源ID:249514      下载积分:5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24951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练习-文言文阅读:历史事件类(含答案))为本站会员(雪****)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练习-文言文阅读:历史事件类(含答案)

1、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历史事件类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桓公使鲍叔识君臣之有善者,晏子识不仕与耕者之有善者,高子识工贾之有善者,国子为李,隰朋为东国,宾胥无为西土,弗郑为宅。凡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三十里置遽,委焉,有司职之。从诸侯欲通,吏从行者,令一人为负以车;若宿者,令人养其马,食其委。客与有司别契,至国入契费。义数而不当,有罪。凡庶人欲通,乡吏不通,七日,囚,出欲通,吏不通,五日,囚。贵人子欲通,吏不通,二日,囚。凡具吏进诸侯士而有善,观其能之大小以为之赏,有过无罪。令鲍叔进大夫,劝国家,得之成而不悔,为上举。从政治为次,野为原,又多不发,起讼不骄,次之。

2、劝国家,得之成而悔;从政虽治而不能野原,又多发,起讼骄,行此三者为下。令晏子进贵人之子,出不狂,处不华,而友有少长,为上举,得二,为次,得一,为下。士处靖敬老与贵交不失礼行此三者为上举,得二,为次,得一,为下。耕者,农农用力,应于父兄,事贤多,行此三者,为上举;得二,为次;得一,为下。令高子进工贾,应于父兄,事长养老,承事敬,行此三者为上举,得二者,为次,得一者,为下。令国子以情断狱。三大夫既已选举,使县行之。管仲进而举言,上而见之于君,以卒年君举。管仲告鲍叔曰:“劝国家,不得成而悔,从政不治不能,野原又多而发,讼骄,凡三者,有罪无赦。”告晏子曰:“贵人子处华,下交,好饮食,行此三者,有罪无赦

3、。士出入无常,不敬老而营富,行此三者,有罪无赦。耕者出入不应于父兄,用力不农,不事贤,行此三者,有罪无赦。”告高子曰:“工贾出入不应父兄,承事不敬,而违老治危,行此三者,有罪无赦。”(节选自管子大匡)【注】(1)李:通“理”,即管理(讼狱)(2)遽,驿站。(3)义数:待客礼仪与收费数目。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桓公使鲍叔识君臣之有善者识:考查B令人养其马,食其委委:贮存(的食物)C从政虽治而不能治:有政绩D出不狂,处不华华:喧哗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凡仕者近宫求人可使报秦者B令一人为负以车人为刀俎,我为鱼肉C令国子以情断狱斧斤以时入山林D而友有少长,为

4、上举拔剑撞而破之3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其中都能表现齐桓公治理齐国的策略的一组是(1)凡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2)贵人子欲通,吏不通,二日,囚(3)从政不治不能,野原又多而发,讼骄,凡三者,有罪无赦(4)贵人子处华,下交,好饮食,行此三者,有罪无赦(5)客与有司别契,至国入契费。义数而不当,有罪(6)令国子以情断狱A(1)(2)(4)B(1)(2)(6)C(3)(4)(5)D(3)(5)(6)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士/处靖/敬老与贵/交不失礼/行此三者/为上举B士/处靖/敬老/与贵交不失礼/行此三者/为上举C士处靖/敬老与/贵交不失礼/行此三者/为上举D士处靖/

5、敬老/与贵交/不失礼/行此三者/为上举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齐桓公管理士、农、工、商,以及在讼狱、外交、住宅等方面都有可用之人。B官吏在处理平民、士族、贵人之子的事务,出现懒散不作为的情况时,予以囚禁。C齐桓公在引荐人才方面奖惩分明,引进的人才有过错,对推荐者也会予以处罚。D本文介绍了齐桓公治下的齐国,从选荐人才到为官录用的标准和等级,甚至对农民、工匠、商人的评价都有详细的规定。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自古帝王凡有兴造,必须贵顺物情。昔大禹凿九山,通九江,用人力极广,而无怨讟(d)者,物情所欲,而众所共有故也。秦始皇营建宫室,而人多谤议者,为

6、徇其私欲,不与众共故也。古人云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固知见可欲,其心必乱矣。至如雕镂器物,珠玉服玩,若恣其骄奢,则危亡之期可立待 也。自王公已下,第宅、车服、婚嫁、丧葬,准品秩,不合服用者,宜一切禁断。”由是二 十年间,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贞观二年,公卿奏曰:“依礼,季夏之月,可以居台榭,今夏暑未退,秋霖方始,宫 中卑湿,请营一阁以居之。”太宗曰:“朕有气疾,岂宜下湿?若遂来请,糜费良多。昔汉 文帝将起露台,而惜十家之产。朕德不逮于汉帝,而所费过之,岂为人父母之道也?”固请 至于再三,竟不许。贞观四年,太宗谓侍臣曰:“崇饰宫宇,游赏池台,帝王之所欲,百姓之所不

7、欲。帝王所 欲者放逸,百姓所不欲者劳弊。孔子云: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其恕乎!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朕尊为帝王,富有四海,每事由己,诚能自节,若 百姓不欲,必能顺其情也。”魏征曰:“陛下本怜百姓,每节己以顺人。臣闻以欲从人者 昌,以人乐己者亡。隋炀帝志在无厌,惟好奢侈,所司每有供奉营造,小不称意,则有峻罚严刑。上之所好,下必有甚,竞为无限,遂至灭亡,此非书籍所传,亦陛下目所亲见。 为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陛下若以为足,今日不啻足矣。若以为不足,更万倍过此亦 不足。”太宗曰:“公所奏对甚善!非公,朕安得闻此言?”(选自吴兢贞观政要论俭约,略有删节)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8、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必须贵顺物情物:人B宫中卑湿卑:地势低下C第宅、车服、婚嫁、丧葬,准品秩品秩:品级身份D每节己以顺人节:节约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物情所欲,而众所共有故也为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B固知见可欲,其心必乱矣固请至于再三C请营一阁以居之每节己以顺人D竞为无限,遂至灭亡若遂来请,糜费良多8以下六句话,全都是唐太宗崇尚俭约的原因的一组是()固知见可欲,其心必乱矣若恣其骄奢,则危亡之期可立待也。财帛富饶,无饥 寒之弊。若遂来请,糜费良多。帝王之所欲,百姓之所不欲。公所奏对甚善!ABCD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古人云/不作无益

9、/害有益/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B古人云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C古人云/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D古人云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10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所论俭约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勤俭节约,而是针对王公贵族挥霍无度“则危亡之期可立待”展开讨论的,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性。B贞观以来“二十年间,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是王室和大臣们认真 贯彻唐太宗俭约治国主张的必然结果。C唐太宗不仅以古为鉴,对俭约治国有清醒的认识,而且身体力行,宁愿忍受疾病困扰也决不造 屋避湿,体现了一代明君的高尚风范。D魏征认为,隋炀帝亡国

10、固然与喜欢奢侈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滥施刑罚,从另一方面对唐 太宗提出劝谏,得到了唐太宗的赞许。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朕德不逮于汉帝,而所费过之,岂为人父母之道也? (2)帝王所欲者放逸,百姓所不欲者劳弊(3)以欲从人者昌,以人乐己者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桓公使鲍叔识君臣之有善者,晏子识不仕与耕者之有善者,高子识工贾之有善者,国子为李(1),隰朋为东国,宾胥无为西土,弗郑为宅。凡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三十里置遽(2),委焉,有司职之。从诸侯欲通,吏从行者,令一人为负以车;若宿者,令人养其马,食其委。客与有司别契,至国入契费。义数(3)而不当,有罪。凡庶人

11、欲通,乡吏不通,七日,囚,出欲通,吏不通,五日,囚。贵人子欲通,吏不通,二日,囚。凡具吏进诸侯士而有善,观其能之大小以为之赏,有过无罪。令鲍叔进大夫,劝国家,得之成而不悔,为上举。从政治为次,野为原,又多不发,起讼不骄,次之。劝国家,得之成而悔;从政虽治而不能野原,又多发,起讼骄,行此三者为下。令晏子进贵人之子,出不狂,处不华,而友有少长,为上举,得二,为次,得一,为下。士处靖敬老与贵交不失礼行此三者为上举,得二,为次,得一,为下。耕者,农农用力,应于父兄,事贤多,行此三者,为上举;得二,为次;得一,为下。令高子进工贾,应于父兄,事长养老,承事敬,行此三者为上举,得二者,为次,得一者,为下。令

12、国子以情断狱。三大夫既已选举,使县行之。管仲进而举言,上而见之于君,以卒年君举。管仲告鲍叔曰:“劝国家,不得成而悔,从政不治不能,野原又多而发,讼骄,凡三者,有罪无赦。”告晏子曰:“贵人子处华,下交,好饮食,行此三者,有罪无赦。士出入无常,不敬老而营富,行此三者,有罪无赦。耕者出入不应于父兄,用力不农,不事贤,行此三者,有罪无赦。”告高子曰:“工贾出入不应父兄,承事不敬,而违老治危,行此三者,有罪无赦。”(节选自管子大匡)【注】(1)李:通“理”,即管理(讼狱)(2)遽,驿站。(3)义数:待客礼仪与收费数目。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桓公使鲍叔识君臣之有善者识:考查B令人养其

13、马,食其委委:贮存(的食物)C从政虽治而不能治:有政绩D出不狂,处不华华:喧哗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凡仕者近宫求人可使报秦者B令一人为负以车人为刀俎,我为鱼肉C令国子以情断狱斧斤以时入山林D而友有少长,为上举拔剑撞而破之14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其中都能表现齐桓公治理齐国的策略的一组是(1)凡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2)贵人子欲通,吏不通,二日,囚(3)从政不治不能,野原又多而发,讼骄,凡三者,有罪无赦(4)贵人子处华,下交,好饮食,行此三者,有罪无赦(5)客与有司别契,至国入契费。义数而不当,有罪(6)令国子以情断狱A(1)(2)(4)B(1)(2)(6)

14、C(3)(4)(5)D(3)(5)(6)1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士/处靖/敬老与贵/交不失礼/行此三者/为上举B士/处靖/敬老/与贵交不失礼/行此三者/为上举C士处靖/敬老与/贵交不失礼/行此三者/为上举D士处靖/敬老/与贵交/不失礼/行此三者/为上举1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齐桓公管理士、农、工、商,以及在讼狱、外交、住宅等方面都有可用之人。B官吏在处理平民、士族、贵人之子的事务,出现懒散不作为的情况时,予以囚禁。C齐桓公在引荐人才方面奖惩分明,引进的人才有过错,对推荐者也会予以处罚。D本文介绍了齐桓公治下的齐国,从选荐人才到为官录用的标准和等级,甚至对

15、农民、工匠、商人的评价都有详细的规定。1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晏子识不仕与耕者之有善者。(2)凡具吏进诸侯士而有善,观其能之大小以为之赏,有过无罪。(3)管仲进而举言,上而见之于君,以卒年君举。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秦晋崤之战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_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

16、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_!”秦师遂东。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曰:“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

17、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杞子奔齐,逢孙、杨孙奔宋。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晋原轸曰:“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故患生;违天不祥。必伐秦师!”栾枝曰:“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遂发命,遽兴姜戎。子墨衰绖,梁弘御戎,莱驹为右。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崤,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文嬴请三帅,曰:“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使归就戮于秦,_

18、逞寡君之志,若何?”公许之。先轸朝,问秦囚。公曰:“夫人请之,吾舍之矣。”先轸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不顾而唾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孟明稽首曰:”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寡君之以为戮,死_不朽。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曰:“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选自左传)注乘:数词“四”,古时一车四马称为一乘,因一乘有四马,故乘又常作数词“四”用衰绖:指丧服1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轻则寡谋,无礼则脱脱:轻率

19、,放任B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韦:熟牛皮C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厉:严格约束D彼实构吾二君构:挑拨离间19依次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且行千里,_谁不知?必死是间,余收尔骨_!_逞寡君之志,若何?寡君之以为戮,死_不朽。A则焉而且B则也以而C其也而而D其焉以且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不顾而唾/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B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不顾而唾/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C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不顾而唾公

20、/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D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不顾而唾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21以下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蹇叔直接谏阻秦穆公不要冒险行事的理由的一组是()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且行千里,其谁不知ABCD,22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文通过“哭师”、“观师”、“犒师”等侧面描写,揭示了春秋时代以强凌弱、以众暴寡的社会现实。B秦国得到安插在郑国的奸细杞子的密报后,准备攻打郑国,却遭到了蹇叔的强烈反对,蹇叔的警告不但没有使孟明等警惕起来

21、,反而招来了他的一顿奚落。C文章从头到尾,有一个中心 ,就是崤之战;有一个纵线,就是时间,具体的事件出现三次:事件则是侧向的,无论怎样枝蔓,最终还是回到了崤之战这个中心点上,结构严谨,线索分明。D按照周时的礼节,诸侯国军队路过天子都城洛邑,一律要免胄、丢甲、束兵、步行,但秦的军士只是去了头盔,显得轻狂无力,据此,年幼的王孙满预告:“轻而无礼,必败。”23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2)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3)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22、成下列小题。陉山之事,赵且与秦伐齐。齐惧,令田章以阳武合于赵,而以顺子为质。赵王喜,乃案兵告于秦曰:“齐以阳武赐弊邑而纳顺子,欲以解伐。敢告下吏。秦王使公子他之赵,谓赵王曰:“齐与大国救魏而倍约,不可信恃,大国不义,以告弊邑,而赐之二社之地,以奉祭祀。今又案兵,且欲合齐而受其地,非使臣之所知也。请益甲四万,大国裁之。”苏代为齐献书穰侯曰:“臣闻往来之者言曰:秦且益赵甲四万人以伐齐。臣窃必之弊邑之王曰秦王明而熟于计穰侯智而习于事必不益赵甲四万人以伐齐。是何也?夫三晋相结秦之深雠也。三晋百背秦,百欺秦,不为不信,不为无行。今破齐以肥赵,赵,秦之深雠,不利于秦。一也。秦之谋者必曰:破齐弊晋,而后制晋

23、、楚之胜。夫齐,罢国也,以天下击之,譬犹以千钧之弩溃痛也。秦王安能制晋、楚哉!二也。秦少出兵,则晋、楚不信;多出兵,则晋、楚制于秦。齐恐,则必不走于秦且走晋、楚。三也。齐割地以实晋、楚,则晋、楚安。齐举兵而为之顿剑,则秦反受兵。四也。是晋、楚以秦破齐,以齐破秦,何晋、楚之智而齐、秦之愚!五也。秦得安邑,善齐以安之,亦必无患矣。秦有安邑,则韩、魏必无上党哉。夫取三晋之肠胃与出兵而惧其不反也,孰利?”2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乃案兵告于秦曰案:按B敢告下吏敢:勇敢C以奉祭祀奉:供D秦且益赵甲四万人益:增援2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令田章以阳武于赵不

24、以物喜,不以己悲B齐与大国救魏而倍约人而不仁,如礼何?C苏代为齐献书穰侯为击破沛公军D秦之深雠,不利于秦日削月割,以趋于亡2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臣窃必之弊邑之王曰秦王明而熟于计穰侯智而习于事必不益赵甲四万人以伐齐B臣窃必之弊邑之王曰秦王明而熟于计穰侯智而习于事必不益赵甲四万人以伐齐C臣窃必之弊邑之王曰秦王明而熟于计穰侯智而习于事必不益赵甲四万人以伐齐D臣窃必之弊邑之王曰秦王明而熟于计穰侯智而习于事必不益赵甲四万人以伐齐27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体现苏代说服秦王放弃攻打齐国的一组是()秦且益赵甲四万人以伐齐不为不信,不为无行今破齐以肥赵,赵,秦之深雠,不利于秦齐恐,则必不

25、走于秦且走晋、楚齐举兵而为之顿剑,则秦反受兵齐以阳武赐弊邑而纳顺子ABCD28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文章非常类似于课文烛之武退秦师,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烛之武竟然说退了秦师;同样,苏代也以伶牙俐齿劝说秦王。B苏代不愧为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人,他指出的五点于秦不利的理由,真切、具体,让人听后不得不佩服。C秦昭王派公子他前往赵国,公子他对赵王说:齐国相约我们秦国一同救援魏国,但事后齐国却背弃信约,因此齐国是不可信赖的。D苏代认为,秦王精明而善于谋划,穰侯明智而善于办事,一定不会增援赵国四万兵力去进攻齐国的。2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又案

26、兵,且欲合齐而受其地,非使臣之所知也。(2)夫齐,罢国也,以天下击之,譬犹以千钧之弩溃痛也。30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概括苏代认为秦国不应该增兵讨伐齐国的理由。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一)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张仪已学,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苏秦已说赵王而得相约从亲,然恐秦之攻诸侯,败约后负,念莫可使用于秦者,乃使人微感张仪曰:“子始与苏秦善,今秦

27、已当路,子何不往游,以求通子之愿?”张仪于是之赵,上谒求见苏秦。苏秦乃诫门下人不为通,又使不得去者数日。已而见之,坐之堂下,赐仆妾之食。因而数让之曰:“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谢去之。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苏秦已而告其舍人曰:“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今吾幸先用,而能用秦柄者,独张仪可耳。然贫,无因以进。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激其意。子为我阴奉之。”乃言赵王,发金币车马,使人微随张仪,与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以车马金钱,所欲用,为取给,而弗告。张仪遂得以见秦惠王。惠王以为客卿,与谋伐诸侯

28、。苏秦之舍人乃辞去。张仪曰:“赖子得显,方且报德,何故去也?”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苏君。苏君忧秦伐赵败从约,以为非君莫能得秦柄,故感怒君,使臣阴奉给君资,尽苏君之计谋。今君已用,请归报。”张仪曰:“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吾又新用,安能谋赵乎?为吾谢苏君,苏君之时,仪何敢言。且苏君在,仪宁渠能乎!”张仪既相秦,为文檄告楚相曰:“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而城!”(史记张仪列传节选)(二)(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负书担囊,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乃夜发

29、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流血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乃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于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夫贤人任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当(苏)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煊煌于道路,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将说楚王,

30、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匐,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选自战国策秦策一)3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门下意张仪意:料想,猜测B乃使人微感张仪曰微:稍微C因而数让之曰让:责备D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倨:傲慢3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惠王以为客卿木欣欣以向荣B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

31、众不知东方之既白3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B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C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D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34下列六句分编四组,都能够表现张仪或苏秦为了自己的

32、“术”所做的努力和坚持的一组是()张仪已学,游说诸侯。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赖子得显,方且报德,何故去也?(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黄金万镒为用ABCD3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楚相怀疑张仪并拷打他,张仪怀恨在心,做了秦的相国之后,发布文告告诉楚的相国说进攻他的国家。B苏秦和张仪是老同学,对于苏秦帮助自己求得秦国的职位,张仪表示理解,并且表示自己在位的时候不取赵。C苏秦说秦王不行的狼狈之状与发迹后荣归故里的踌躇满志形成鲜明对比,是当时策士行迹的生动写照。D第二则文字中人物言行的个性化特点很突出,比如苏秦落魄而归后的刺股和喟叹,荣归故

33、里时的感慨,及其家人前倨后恭的言行等。3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君已用,请归报。(2)引锥自刺其股,流血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37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苏秦先召辱张仪后“暗中”相助的原因是什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高阳人郦食其家贫落魄。沛公麾下骑士适食其里中人,食其见,谓曰:“诸侯将过高阳者数十人,皆握龊不能听大度之言。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若见沛公,谓曰:臣里中有郦生,人皆谓之狂生,生自谓我非狂生。”骑士从容言如郦生所诫者。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郦生至,长揖不拜,沛公方倨床使两

34、女子洗足,而见郦生。郦生入,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沛公曰:“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郦生曰:“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郦生因言六国从横时。沛公喜,问曰:“计将安出?”郦生曰:“足下起纠合之众,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中又多积粟。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令下足下。即不听,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于是遣郦生行,沛公引兵随之,遂下陈留。号郦食其为广野君。楚数侵夺汉甬道,汉军乏食。汉王与郦食其谋桡楚权。食其曰:“昔汤伐桀,封其后

35、于杞;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今秦失德弃义,侵伐诸侯,灭其社稷。陛下诚能复立六国之后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乡风慕义愿为臣妾。德义已行,陛下南乡称霸,楚必敛衽而朝。”汉王曰:“善。趣刻印,先生因行佩之矣。”食其未行,张良从外来谒,闻言阻之,曰:“楚唯无强,六国立者复桡而从之,陛下焉得而臣之?诚用客之谋,陛下事去矣!”汉王辍食吐哺,骂曰:“竖儒,几败而公事!”令趣销印。(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豪杰灭秦,有删改)(乙)使郦生说齐王曰:“王知天下之所归乎?”王曰:“不知也。”曰:“王知天下之所归,则齐国可得而有也;若不知天下之所归,即齐国未可得保也。”齐王曰:“天下何所归?”曰:“归汉。”曰:“先生何

36、以言之?”曰:“汉王与项王戮力西面击秦,约先入咸阳者王之。汉王先入咸阳,项王负约不与而王之汉中。项王迁杀义帝,汉王闻之,起蜀汉之兵击三秦,出关而责义帝之处,收天下之兵,立诸侯之后。降城即以侯其将,得赂即以分其士,与天下同其利,豪英贤才皆乐为之用。诸侯之兵四面而至,蜀汉之粟方船而下。项王有倍约之名,杀义帝之负;於人之功无所记,於人之罪无所忘;战胜而不得其赏,拔城而不得其封;非项氏莫得用事;为人刻印,刓而不能授;攻城得赂,积而不能赏:天下畔之,贤才怨之,而莫为之用。故天下之士归於汉王,可坐而策也。夫汉王发蜀汉,定三秦;涉西河之外,援上党之兵;下井陉,诛成安君;破北魏,举三十二城:此蚩尤之兵也,非人

37、之力也,天之福也。今已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守白马之津,杜大行之阪,距蜚狐之口,天下后服者先亡矣。王疾先下汉王,齐国社稷可得而保也;不下汉王,危亡可立而待也。”田广以为然,乃听郦生,罢历下兵守战备,与郦生日纵酒。(选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注释:握龊,器量狭窄。3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宜倨见长者倨:高傲B延郦生上坐,谢之谢:感谢C臣善其令善:与交好D天下畔之畔:背叛3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儿寒乎?欲食乎?B欲以径入强秦是以区区不能废远C战胜而不得其赏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豪英贤才皆乐为之用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40文中画波浪

38、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陛下诚能复立六国/之后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乡风慕义/愿为臣妾B陛下诚能复立六国之后/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乡风慕义/愿为臣妾C陛下诚能复立六国之后/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乡风慕/义愿为臣妾D陛下诚能复立六国/之后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乡风慕/义愿为臣妾41郦食其是一位“儒生”,下面不能体现儒家观念的一项是()A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B德义已行,陛下南乡称霸,楚必敛衽而朝。C与天下同其利,豪英贤才皆乐为之用。D於人之功无所记,於人之罪无所忘。4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郦食其能言善辩

39、,嘘枯吹生,大有战国时代纵横家的遗风。寥寥数语,就使沛公转变了傲慢的态度。B郦食其认为秦朝灭亡是因为丧失德政、抛弃道义,如果汉王能够行使仁义重封六国后裔,可以削弱楚国的势力,面南称霸。C汉王起初对郦食其的建议完全赞同,并要求他赶紧刻制印信动身去执行这一决策,但听了张良的建议后,又立刻改变了想法,罢免了郦食其的官职。D郦食其认为,汉王带领军队,战功赫赫,就如同所向无敌的蚩尤的军队一样,并不是靠人的力量,而是上天保佑的结果。4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2)王疾先下汉王,齐国社稷可得而保也。44请结合文本甲回答,郦食其

40、在见到刘邦后,是如何取得刘邦信任的?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永明十一年五月,魏主(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以平城地寒,六月雨雪,风沙常起,将迁都洛阳;恐群臣不从,乃议大举伐齐,欲以协众。使太常卿王谌筮之,遇“革”,帝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吉孰大焉!”群臣莫敢言。尚书任城王澄曰:“陛下奕叶重光,帝有中土;令出师以征未服,而得汤、武革命之象,未为全吉也。”帝厉声曰:“卜辞云:大人虎变,何言不吉!”澄曰:“陛下龙兴已久,何得令乃虎变!”帝作色曰:“社稷我之社稷,任城欲沮众邪!”澄曰:“社稷虽为陛下之有,臣为社稷之臣,安可知危而不言!”帝久之乃解,曰:“各言其志,夫亦何伤!”既还宫,召澄

41、入见,逆谓之曰:“向者革卦,今当更与卿论之。明堂之忿,恐人人竞言,沮我大计,故以声色怖文武耳。想识朕意。”因屏人谓澄曰:“今日之举,诚为不易。但国家兴自朔土,徙居平城;此乃用武之地,非可文治。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朕欲因此迁宅中原,卿以为何如?”澄曰:“陛下欲宅中土,以经略四海,此周、汉所以兴隆也。”帝曰:“北人习常恋故,必将惊扰,奈何?”澄曰:“非常之事,故非常人之所及。陛下断自圣心,彼亦何所能为!”帝曰:“任城,吾之子房也!”六月,丙戌,命作河桥,欲以济师。(九月)戊辰,魏主济河;庚午,至洛阳。魏主自发平城至洛阳,霖雨不止。丙子,诏诸军前发。丁丑,帝戎服,执鞭乘马而出。群臣稽颡于马前。帝

42、曰:“庙算已定,大军将进,诸公更欲何云?”尚书李冲等曰:“今者之举,天下所不愿,唯陛下欲之。臣不知陛下独行,竞何之也!臣等有其意而无其辞,敢以死请!”帝大怒曰:“吾方经营天下,期于混壹,而卿等儒生,屡疑大计;斧钺有常,卿勿复言!”策马将出,于是安定王休等并殷勤泣谏。帝乃谕群臣曰:“今者兴发不小动而无成何以示后朕世居幽朔欲南迁中土苟不南伐当迁都于此王公以为何如欲迁者左不欲者右。”安定王休等相帅如右。南安王桢进曰:“成大功者不谋于众。今陛下苟辍南伐之谋,迁都洛邑,此臣等之愿,苍生之幸也。”群臣皆呼万岁。时旧人虽不愿内徙,而惮于南伐,无敢言者;遂定迁都之计。(资治通鉴138卷)(注解)革,革卦,变卦是万物运转的规律。虎变:如虎身上的花纹斑斓多变,比喻因时制宜,革新创制,斐然可观。稽颡,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表示极度的虔诚。4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使太常卿王谌筮之筮:占卜B弊卒一万弊:疲惫C夫亦何伤伤:伤害D逆谓之曰逆:迎接4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魏主以平城地寒申之以孝悌之义B顺乎天而应乎人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C朕欲因此迁宅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