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27.69KB ,
资源ID:249145      下载积分:2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24914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认识米和用米量 教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为本站会员(元***)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认识米和用米量 教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1、第二课时 认识米和用米量课型新授课内容分析“认识米和用米量”是在学生已经认识厘米、会用厘米进行测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基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尺子刻度的能力和短距离的测量经验,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地探究新知、感受新知和运用新知,灵活、创造性地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在活动中认识米,建立l米的表象,掌握米和厘米的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探究测量较长物体长度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建立1米的长度表象,掌握用米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联系,知道1米

2、=100厘米。教学准备课件,米尺,1米长的绳子(若干根),5米长的绳子,学生尺,铅笔,学习单等。教学媒体选择PPT、图片教学活动提问,师生讨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教室的黑板有多长,谁愿意上来量一量?指名学生拿自己的学生尺在黑板上量。一名学生用学生尺测量时,其他学生会观察发现,学生尺太短了,需要多次移动尺子进行测量,而且移动时,前后衔接不是很准确。师:他量得非常认真。你们觉得这样测量的方法怎么样?学生展开评价,有的认为好,也有的认为太麻烦。教师以倾听为主,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师:有没有更快、更方便的方法来测量黑板的长度?学生会想到用更长的尺子测量。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

3、长度单位“米”。板书课题:认识米【设计意图】将教科书P4例4的活动作为导入新课的一个问题情境,当学生觉得用学生尺作为工具测量黑板的长度有困难时,可顺势提出是否有更快、更方便的方法来测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形成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二、实践体验,认识1米1.认识米尺。师:(出示米尺)这是一把米尺,也就是长度是1米的尺子。用它来测量黑板的长度就快多了。来,咱们一起来量一量黑板的长度。教师演示测量过程,学生观察。测量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强调示范,一边测量一边标记,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学生会发现用米尺测量比用厘米尺测量快多了,而且也准确多了。师小结: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板书)2.感

4、受1米的长度。(1)建立1米的长度表象。师:(出示米尺)我刚刚用的这把米尺的长度就是1米。请同学们张开双臂,比画比画,感受1米有多长。教师指定两名学生上台,一人伸直双臂,一人用米尺量。学生发现自己伸直的双臂长度大约是1米。(2)在身高中感受1米。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身高吗?学生说出自己的身高后,再指名学生进行测量。学生交流自己的身高时,可能大多用口语描述,如“我的身高是一米二五”,也可能会完整表述,如“我的身高是1米25厘米”。教师注意提醒学生区分数学语言和生活语言,要求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师:老师的身高是1米62厘米。你们能估计一下,从地面到老师身体的哪个部位大约是1米高?学生根据已有

5、的生活经验和刚才对米的认识进行估计。师:再估计一下,从地面到你身体的哪个部位大约是1米呢?你的身高是超过1米,还是不到1米?同桌之间互相判断。(3)在生活中感受1米。师:你觉得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学生交流,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物体,如教室里画框的长度、讲台的高度等。【设计意图】对自己身高的认识是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在刚刚认识1米长度的基础上,设计“估计1米长度”的检验环节,伸开双臂比画1米、找老师身高的1米处、找自己身高的1米处,这些体验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表象。三、观察比较,知道1米100厘米1.课件出示学习单。师:同学们,拿出我刚才发给你们的学习单,以小组为单

6、位进行活动并完成学习单。学生拿出学习单,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用20厘米或30厘米长的尺子测量1米长的绳子,教师巡视并进行适时指导。师:你们量了几次?预设1:我们用20厘米长的尺子量了5次。20+20+20+20+20=100(厘米)。预设2:我们用30厘米长的尺子量了3次后,还多出10厘米。30+30+30+10=100(厘米)。师:观察这些数据,你们发现1米里面有多少厘米了吗?能用一个简单的数学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吗?1米和100厘米是相等的。1米=100厘米。2.验证并总结。师: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米尺上的刻度,验证上面的关系式。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米尺,发现米尺和学生尺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让学生

7、认识到米尺上的1厘米和学生尺上的1厘米一样长。再引导学生观察米尺上的刻度,从而验证米和厘米的关系。从刻度0到刻度100就是100厘米,也就是1米。师小结:米可以用“m”表示,所以1米=100厘米,也可以写成1m=100cm。(板书)【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动手操作,用量一量的方法探究米和厘米的关系,不仅加深了学生对1米的认识,还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米和厘米的关系。四、动手操作,用米尺量师: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现在老师手里有一根绳子,请两名同学互相配合,把这根绳子慢慢拉开。其他同学要认真观察拉开的绳子,如果你觉得拉开绳子的长度够1米了,就立即喊“停”。听清楚要求了吗?请注意,开始

8、!学生活动。师:绳子拉开的部分有1米吗?请一名同学用米尺检验一下。(学生检验)师:游戏继续,请两名同学继续拉绳子,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并在你们觉得拉开的绳子有2米的时候喊停。开始!学生活动。师:现在拉出的绳子有多长呢?谁会用尺子来测量一下?其他同学观察他测量的方法对不对。继续拉长,请在你们觉得拉开的绳子有3米的时候喊停。测量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是否从起点开始,注意在中间衔接处是否做了标记,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请小组的其他同学帮忙。如果有的学生用卷尺来测量,教师应适时地对尺子的种类进行简单介绍。师小结:测量物体长度时,一定要从物体的一端开始,一般用米尺或卷尺的刻度0对齐物体的

9、一端,尺子要放平放直。完善板书课题:认识米和用米量【设计意图】这个活动先让学生估计,再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验证。学生在活动中边玩边学,既巩固了新知,又培养了估计意识,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五、尝试练习,应用提升1.操作性练习。(1)学生分小组合作,测量教室里同学们感兴趣的物体的长度,测量后进行汇报交流。如教室前后黑板的长与宽、讲台台面的长与宽、门的高度、教室的长与宽等。学生由于年龄小,在测量时会因为目的不明确、合作分工不好、工具选择不当等因素引起混乱,这是正常情况。教师要注意发现一些小组活动时的优点,在活动结束时给予评价指导,教给学生合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2)

10、活动后交流。师:如果我们要测量粉笔的长度,用什么工具?测量门的高度呢?为什么同样是测量物体的长度却用不同的工具呢?在学生交流中教师小结:测量不同的物体,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时,用米尺量比较方便。2.课件出示习题。做题时学生容易出错,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参照物比较,然后确定长度单位。3.完成教科书P8“练习一”第3、4题。第3题推算较难,只要能估算出结果即可;第4题可利用熟悉的身高等作标准,并将之与生活中的实际体验联系起来,如用跳绳的一半与自己的身高进行比照,用猫的高度与自己腿的长度进行比较,用人的身高与长椅的长度比较(人平躺在椅子上),再判断。【设计意图】设计两个层次的练习,目的

11、很明确:一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有意识地思考测量工具和长度单位的选择;二是把活动延伸到课外,进一步与生活相联系,为今后学生在户外测量奠定基础。六、课堂小结,畅谈收获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你们是怎样学会这些知识的?师生共同小结:我们在这节课不仅认识了“米”,还学会了用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方法,知道1米100厘米。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动手做、动脑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设计意图】回顾反思不仅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点的总结,更是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上的引导。板书设计认识米和用米量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1米100厘米 1m=100cm作业设计完成核心课堂/一本好卷本节课习题。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非常注重让学生在“活动中”建构米的长度观念。一开始让学生用学生尺测量黑板,产生认知冲突,进而使学生体会到引入较大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接着让学生认识米尺、找身上的“1米”和生活中的“1米”,强化学生关于“1米”的长度表象。再让学生估计1米、2米、3米的长度,通过实际测量验证,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整节课学生都在实践操作中感知、体验1米的长,教学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