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59.19KB ,
资源ID:248120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24812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3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二单元测评试卷(含答案))为本站会员(雪****)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3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二单元测评试卷(含答案)

1、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二单元测评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材料一现在一些年轻人,和戏曲有心理距离。这种心理距离的形成,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近百年来,社会上一度存在轻视民族戏曲的现象,影响过几代人,现在这种心态淡化多了,但仍未彻底消失。现实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外来的与内生的新文娱形式实在太多,挤压了戏曲的生存空间。戏曲曾经是我们民族的时尚艺术,到了当代,戏曲界仍然在努力。其实,越是传统的,就越是时尚的。令大家折服的一个好例子,就是历来很边缘、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的梨园戏,因为创作出董生与李氏这部佳作,不少远方的年轻人乘飞机去观

2、赏,竟成一种时尚。虽然任何一种艺术都很难得到所有人的喜欢,但能拥有一部分观众,尤其是比现在更多些的年轻观众,依然是戏曲的目标。当务之急,是要充分发挥国家的政策利好,创造多种机会,让年轻人与民族戏曲亲密接触,让他们感受和领略戏曲何以能在世界戏剧之林独树一帜,其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理由究竟何在。只要戏曲界认真对待这件紧要工作,而不是敷衍了事,就有可能改变一部分年轻人对戏曲的疏离现状,培养出更多“粉丝”,甚至将来在他们中还会产生新的戏曲工作者,为戏曲的繁荣发展建功立业。同时,我们不应把青年的欣赏趣味作单向化、狭隘化理解,认为他们“喜新厌旧”或“喜旧厌新”。趣味不能划一,总的来说,古典美与现代美

3、他们都需要。所谓新与旧是相对而言,实质上都是当代艺术家在戏曲深厚传统基础上的新创造。比如曹操与杨修是从无到有,再如“青春版”牡丹亭的文本剪裁、音乐伴奏、表演与导演、服饰与灯光,都融入了当代艺术家的心血,是一种追求古典韵味的隐形化现代处理。有了古典美,还有现代美,戏曲的道路才宽广。一要美,有戏曲的、剧种的、声腔的、演员个人的独特之美;二要真与善,在陶冶情性的艺术欣赏中,感受到生活的、历史的时代的某种真实感,有利于观众的心灵建设。戏曲能做到真善美的有机结合,一定可以征服偏见或成见,赢得年轻人,也赢得更美好的未来。(摘编自周飞亚、王瑨戏曲艺术与年轻观众,人民日报2020年7月16日)材料二科学技术的

4、每一次进步,都将推动艺术和文学向着更加开阔和自由的世界拓展,并在作家作品中形成一个时代与一个时代之间的代际感。在艺术回归的时代,全媒体是技术,是背景,是视角,也是价值观和审美观,但它不是内涵和内容。它的内涵和内容仍然是人的身体、声音、情感,以及其所依附的乡土和家国,这是人类所共同面对的全媒体背景下的极其珍贵的个别性、独特性。我们可以拥有一万台相同的电脑,但透过屏幕却能映射出一万张不同的面庞。这一万张不同的面庞因不同的人种、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宗教而构成不同的表情。如果一万台电脑映射出的是同一张面孔、同一个表情、同一副眼神,那么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就是人类文明的灾难。人类在进入21世纪方才意识到,我

5、们一直所追求的现代化、国际化,为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负面资产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正日益失去其赖以生存的土壤。2001年5月18日,坐落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方略。美国是致力推进现代化的急先锋,可就是在美国,人们已经意识到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危机。于是,在全媒体时代的文化风气当中,就有一种非常自觉的对传统文化回归的趋向。各民族、各地域在任何时代都不像在21世纪已经过去的这些年中,对本土文化予以如此高度的重视。再以舞台艺术为例,2016年在美国首演的音乐剧汉密尔顿,它所使用的音乐元素既非欧美的古典音乐,也非美国当下的流行音乐,而是古老的非洲乡土音乐,甚至是乡

6、土歌谣。而恰恰是这种地域的、民间的歌谣和说唱艺术,构成了今天最为时尚的嘻哈音乐。音乐剧的发展也已逾百年,现在的百老汇,最好的剧场、最优秀的音乐剧演员,使用的表演元素大都是最传统的,而这个最传统的表演元素显示出来的品质却是最现代的。正像在中国一样,最古老的艺术、最古老的戏曲剧种,恰恰焕发出最现代的魅力,比如昆曲、梨园戏等。因此,在全媒体时代,我们应该更加正视人的内心世界,更加正视不同文化背景的独特传统和独特表达。从某种意义上看,回归就是创新,传播也是传承。创新需要内容的支撑,这个内容就是要在标准化、统一化的共同模式中展示个别性的传统。而传播本身的意义,就是在更大的范围内用更现代的科技手段有选择性

7、地传播你所要传承的文化内容。因而,传播本身就变成了传承。所以,当我们迎接全媒体时代到来之时,我们所要唤醒的恰恰就是向传统、向内心的回归,更加自觉地在全媒体的背景下展示出各自的独特,这也是中国戏曲生命力的传承。(摘编自罗怀臻传统戏曲的全媒体生命力,光明日报2020年3月1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多外来的与内生的新文娱形式是年轻人和戏曲有心理距离的主要原因,现在的年轻人更多追求时尚文娱。B.只要充分利用好国家政策,多创造机会,让年轻人与民族戏曲有更多接触,就能够拉近他们之间的距离。C.科学技术的进步将推动艺术与文学向更开阔和自由的世界拓展,所以要在作家

8、作品中形成时代间的代际感。D.全媒体时代如果将创新融入戏曲艺术,那么即使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也可以呈现出最现代的艺术品质。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任何一种艺术都很难得到所有观众的喜欢,我国的戏曲艺术也不例外,而且当代戏曲艺术对年轻观众的吸引力相对变小了。B.梨园戏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新戏董生与李氏让不少年轻人不远千里去观赏的原因是该剧实现了传统和时尚的结合。C.既不使用欧美古典音乐、又不使用美国当下流行音乐的音乐剧汉密尔顿取得成功,应归功于其对传统文化的自觉回归。D.现在有最好剧场和音乐剧演员的百老汇,用最传统的表演元素表现最现代的品质,这一点和中国的昆曲

9、、梨园戏大体相同。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A.河南豫剧院普及全民美育“DOU艺计划”,和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以及短视频社区平台一起探索短视频戏曲艺术的传播传承。B.厦门举办“礼赞新中国逐梦新时代”优秀剧目展演季,26场新创排的地方戏曲轮番上演,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C.“青春版”牡丹亭在北京世纪剧院三个晚上连演上中下三本,吸引了很多年轻人,每晚演出都是座无虚席。D.1995年冬,作为“京剧走向青年”的巡演剧目,曹操与杨修在北京海淀剧院上演并且取得意想不到的轰动效果。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_5.你认为如何才能使戏曲拥有更多的年轻观

10、众?请结合材料简要作答。(6分)_(二)现代文阅读(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1985年的“莎士比亚”朱山坡蛋镇电影院曾经有一段时间门可罗雀。有一天,来了一个长发及肩的毛头小子,身材矮小,穿喇叭裤,硕大的墨镜差不多遮蔽了他瘦削的脸。毛头小子走进电影院,对经理老吴说:“我要借你的电影院用用。”老吴打量了一番毛头小子:“你是谁?”毛头小子说:“你听说过莎士比亚吗?”老吴说:“听说过,但没见过。”毛头小子说:“我原来是鹅镇的莎士比亚,现在是蛋镇的莎士比亚。”老吴警觉地问:“你想借电影院干什么?”“不,我们,蛋镇莎士比亚剧社准备排演一部伟大的戏剧。”这个毛头小子是蛋镇中学初三的学生。他的父

11、亲朱风光从鹅镇调到蛋镇当卫生院院长,所以他也跟着转学,成为蛋镇的莎士比亚,并且成立了蛋镇莎士比亚剧社。“莎士比亚”抽的烟是万宝路,这让老吴瞠目结舌。“不白借,我们排演一次,给电影院50块钱。”老吴从“莎士比亚”手里接过一条结实的万宝路后,谨慎地答应了他的请求:“我当然支持年轻人的事业。”这一天中午,“莎士比亚”带着五个毛头小子和三个稚嫩的女学生兴冲冲地来到了电影院。十几个穿着时尚的男女中学生在台后常常打闹,这让老吴不得不保持警惕。如果不是因为近来电影院过于冷清,老吴断不会把场地租给“莎士比亚”。每次指挥排演的时候,老吴自始至终盯着,一言不发。“莎士比亚”要跟老吴好好谈一次。“老吴,你了解哈姆莱

12、特吗?”“我什么都知道。但我谁都不相信。”“鹅镇、平谷镇还有白马镇的老百姓都已经见识到了伟大的戏剧哈姆莱特,我要给蛋镇人民也见识见识。”“莎士比亚”说。老吴说:“那你现在就让他们见识,从排练开始。”“莎士比亚”是靠物质诱惑他的同学来排演哈姆莱特的。据说,每排演一次,每一个学生演员可以拿到三块钱。谁也无从知道他的钱从哪里来。有人说,他的钱是从他的父亲朱风光那里硬要来的。我不觉得“莎士比亚”是一个坏小子,他只是有一个奇怪的理想。每一个孩子心里都有稀奇古怪的想法。比如我从小就立志当一名摄影师,但遭到了差不多全镇人的讥笑。因为我就是大家眼中的“小混混”,我家穷得连拍一张照片的钱都没有,遑论购买一台照相

13、机。他对主演的表演极其挑剔、苛刻,吹毛求疵。“我给了你钱,你给我演好点,我不想给蛋镇人民看到狗屎一样的哈姆莱特。”“莎士比亚”有一只漂亮的海鸥牌照相机。他拍了很多剧照,张贴在电影院海报墙上,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我想摸摸他的照相机,他不同意。我说:“你给我拍一张照片总可以吧?”“莎士比亚”说:“胶卷很贵的。”但他还是很勉强地给我拍了一张。“作为回报,你必须在我的戏里免费演一个角色。”“莎士比亚”果然给我弄到了一个角色,让我演给哈姆莱特提靴子的仆人。哈姆莱特在蛋镇越来越出名了,几乎家喻户晓,连小混混们都开始谈论哈姆莱特。“什么时候才能正式上演呀?”“国庆节正式上演!”“莎士比亚”说。国庆节转眼便要

14、到了。国庆节的前一天下午,我们在电影院作了最后一次排演。“莎士比亚”一反常态,不吝用最好听的词语赞扬了我们的表演。可是,老吴给我们出了难题。如果今天“莎士比亚”不交清租金欠款,明天休想推开电影院的大门。“莎士比亚”对我们说:“钱的问题我来解决,明天首演如期进行,一切按计划进行。明天将是蛋镇史上最伟大的一天。”第二天一早,很多人早早便来到了电影院。令我惊喜的是,电影院的大门是敞开着的,老吴笑容可掬地站在门口,右手里揣着一把钞票。“莎士比亚”在电影院后台等着我们。他的脸上洋溢着好事将至的亢奋,一一给学生们发钱:“加油!”话剧按时开始。一切都十分顺利。观众的热情和专注出乎意料,没有人喝倒彩,也没有哄

15、笑,连吹口哨都没有。演出落下帷幕,观众发出暴风骤雨般的掌声和欢呼声。我看到了父亲在向我招手,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这一次,他断不会骂我“废物”。这是伟大的一天。但当全体演职人员集体出来谢幕的时候,唯独没见“莎士比亚”。有人小声告诉我,刚才警察闯了进来,将“莎士比亚”抓走了。“昨晚,他撬开了蛋镇卫生院财务室的保险柜”首演即成绝唱。大概是三个月后,临近春节了,“莎士比亚”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莎士比亚”说:“我爸垫了卫生院财务室的钱我在派出所关了一些时间。我要离开蛋镇了。”“回到你妈妈身边?”“莎士比亚”说:“不是,天下之大,哪里我都能去”他从脖子上取下照相机递给我:“这个送给你。”我惶恐地推辞。

16、在我眼里,一部照相机的价值相当于半个蛋镇。“你给哈姆莱特提靴演得很好,这是你应得的。”“莎士比亚”说,“莎士比亚原著中没有提靴人的角色,你帮助我完成了一次伟大的创新。”“莎士比亚”说:“我们不能只看眼前。我们二十年后见。”很快,我成了蛋镇最好的照相师,几乎所有的人都希望我给他们照相。我十分期待二十年后与“莎士比亚”相见。(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以1985年的“莎士比亚”为题,交代了时间和人物,点明了小说发生的时代背景,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B.“莎士比亚”能够租影院排演剧目,与当卫生院院长的爸爸对他的经济支持分不开,即使出事后爸爸还为他垫付了钱

17、。C.“莎士比亚”请求租用电影院,老吴说“我当然支持年轻人的事业”,其实老吴心口不一,后来又给“莎士比亚”出了难题。D.毛头小子排演世界名著,未见识过话剧的蛋镇人热情空前,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国人精神面貌与文化需求的新变化。7.下列对小说相关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篇对“莎士比亚”的外貌描写,不仅体现了他的鲜明个性,而且反映了那个年代新潮青年的时尚追求。B.小说选取那个年代稀有的文化场所电影院作为活动场景,既有利于情节的集中和展开,也有利于表现主题。C.小说采用补叙方式,交代人物身份,对支付演出费用作了补充说明,为后文情节作了铺垫,使结构更严密。D.小说中“莎士

18、比亚”与“我”告别这一情节,既交代人物命运,又丰富了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8.如何理解“这是伟大的一天”?(4分)_9.“我”在小说中虽然出现较晚,但有重要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_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4题。姚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人。崇少倜傥,尚气节,长乃好学。仕为孝敬挽郎,举下笔成章,授濮州司仓参军。五迁夏官郎中。契丹扰河北,兵檄丛进,崇奏决若流,武后贤之,即拜侍郎。圣历三年,进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张易之私有请于崇,崇不纳,易之谮于后,降司仆卿,犹同凤阁鸾台三品。后迁上阳宫,中宗率百官起居,王公更相庆,崇独流涕

19、。曰:“事天后久,违旧主而泣,人臣终节也,由此获罪甘心焉。”俄为亳州刺史。后五王被害,而崇独免。先天二年,玄宗讲武新丰。时帝亦密召崇,崇至,帝方猎渭滨,即召见。帝悦,与俱驰逐,缓速如旨,帝欢甚。既罢,乃咨天下事,衮衮不知倦。帝曰:“卿宜遂相朕。”崇知帝大度,锐于治,乃先设事以坚帝意,即阳不谢,帝怪之。崇因跪奏:“臣愿以十事闻,陛下度不可行,臣敢辞。”帝曰:“试为朕言之。”崇曰:“后氏临朝,喉舌之任出阉人之口;臣愿宦竖不与政,可乎?外戚贵主更相用事,班序荒杂;臣请戚属不任台省,可乎?”帝曰:“朕能行之。”崇乃顿首谢。翌日,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封梁国公。迁紫微令。开元四年,山东大蝗,民祭且

20、拜,坐视食苗不敢捕。崇奏:“蝗畏人易驱又田皆有主使自救其地必不惮勤请夜设火坎其旁且焚且瘗蝗乃可尽古有讨除不胜者特人不用命耳。”乃出御史为捕蝗使,分道杀蝗。时议者喧哗,帝疑,复以问崇,对曰:“昔魏世山东蝗,小忍不除,至人相食;后秦有蝗,草木皆尽,牛马至相啖毛。且讨蝗纵不能尽,不愈于养以遗患乎?”帝然之。黄门监卢怀慎曰:“凡天灾,安可以人力制也!且杀虫多,必戾和气。愿公思之。”崇曰:“今蝗幸可驱,若纵之,谷且尽,如百姓何?杀虫救人,祸归于崇,不以诿公也!”蝗害讫息。于是,帝方躬万机,朝夕询逮。它宰相畏帝威决,皆谦惮,唯独崇佐裁决,故得专任。八年,授太子少保,以疾不拜。明年卒,年七十二。(选自新唐书

21、姚崇传,有删节)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蝗畏人易驱又田/皆有主/使自救其地/必不惮勤/请夜设火/坎其旁/且焚且瘗/蝗乃可尽/古有讨除不胜者/特人不用命耳B.蝗畏人易驱/又田皆有主/使自救其地/必不惮/勤请夜设火坎/其旁且焚且瘗/蝗乃可尽/古有讨除不胜者/特人不用命耳C.蝗畏人易驱/又田皆有主/使自救其地/必不惮勤/请夜设火坎/其旁且焚且瘗/蝗乃可尽/古有讨除/不胜者特人/不用命耳D.蝗畏人易驱/又田皆有主/使自救其地/必不惮勤/请夜设火/坎其旁/且焚且瘗/蝗乃可尽/古有讨除不胜者/特人不用命耳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22、分)A.夏官,文中为兵部别称,六部之一,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B.讲武,原为讲习武术战事,后又称大阅,是古代帝王操练和检阅军队的一种礼仪。C.临朝,可指由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等女性统治者掌握国家最高权力,行使皇帝权力。D.外戚,包括帝王的母族、妻族和帝王身边的宦官,历史上外戚往往干政擅权,甚至有改朝篡位者。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姚崇才华出众,处事得当。姚崇长大后好学,考中下笔成章科;契丹骚扰河北,一时军书纷集上奏,姚崇处理顺畅、快速,受到武后的赏识与重用。B.姚崇正直有节,重情重义。张易之曾因私事有求于姚崇,姚崇不答应,后被诬陷降职;

23、武后迁上阳宫后,姚崇念及武后恩宠而痛哭流涕。C.姚崇辅佐玄宗,为政有识。姚崇对于国家大事有自己的见解,针对当时国家的状况,姚崇向玄宗上奏了十条建议,切中时弊,得到了玄宗的肯定。D.姚崇为民治蝗,勇于担责。山东发生蝗灾,姚崇不仅提出了具体的消灭蝗虫的方法,还从国家、百姓利益出发,通过史实指明不灭蝗的危害,并愿一己承担后果。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喉舌之任出阉人之口;臣愿宦竖不与政,可乎?_(2)它宰相畏帝威决,皆谦惮,唯独崇佐裁决,故得专任。_14.除自身的政治才能外,姚崇为什么能让唐玄宗接受他提出的十条建议并委以重任?请结合原文简要概括。(3分)_参考译文:姚崇,

24、字元之,陕州石硖人。姚崇少年时期豪爽,崇尚气节,长大以后便喜爱学习。出仕任孝敬皇帝挽郎,考中下笔成章科,被授为濮州司仓参军。五次升迁后任夏官(兵部)郎中。契丹骚扰河北,军事文书大量送到,姚崇处理奏报快得像流水,武后认为他贤能,立即授任他为侍郎。圣历三年,姚崇进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张易之因私事有求于姚崇,姚崇不答应,张易之在武后面前谮毁姚崇,姚崇被降为司仆卿,还是同凤阁鸾台三品。武后迁居上阳宫,中宗率领百官问候太后起居,王公们都争相庆贺,唯独姚崇流泪哭泣。姚崇说:“我侍奉天后日子很久,离开旧主而悲泣,是人臣的终节,由此获罪我也心甘情愿。”不久出任亳州刺史。后来五王被害,唯独姚崇得免。先天二年,玄

25、宗在新丰演习武事。当时皇帝也私下召见姚崇,姚崇来到,皇帝正在渭滨游猎,立即召见。皇帝很高兴,与他一起驱马追逐,或缓或急他都按照旨令,皇帝十分欢喜。狩猎结束以后,皇帝就向姚崇询问天下事,很长时间不知疲倦。皇帝说:“卿应当进位而辅佐朕。”姚崇知道皇帝豁达大度,锐意治理,便先设法以坚定皇帝意志,然后假装不谢恩,皇帝感到奇怪。姚崇便跪拜上奏说:“臣愿意报告十件事,陛下如果觉得不可实行,臣就冒昧辞官。”皇帝说:“试为朕说来。”姚崇说:“皇后临朝,重要官员的任命出于宦官之口;我希望宦官不要干涉朝政,可以吗?外戚公主相继专权,朝官芜杂;臣请求不许外戚亲属在台省任官,可以吗?”玄宗说:“朕能实行。”姚崇于是叩

26、头谢恩。第二天,姚崇拜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封梁国公。升任紫微令。开元四年,山东发生大蝗灾,民众祭拜,眼看着蝗虫吞吃青苗而不敢捕杀。姚崇上奏:“蝗虫怕人容易驱赶,另外田地都有主人,使他们救护自己的田地,他们一定不辞勤劳。请在夜间燃火,在火旁挖坑,边烧边埋,蝗虫便可以除尽了。自古有讨除蝗虫不能成功的,只是人不服从命令罢了。”于是派出御史任捕蝗使,分道消灭蝗虫。当时议论者纷纷提出异议,皇帝疑惑,又以此事询问姚崇,姚崇回答说:“从前曹魏时期山东发生蝗灾,稍有容忍,以致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后秦有蝗灾,草木都被吃光,牛马竟然相互撕咬鬃毛。况且即使蝗虫不能除尽,不比养虫遗患好吗?”皇上认为他说得对。

27、黄门监卢怀慎说:“凡天灾,哪是人力可以控制的!而且杀虫多必然有损和气。希望您考虑。”姚崇说:“如今蝗虫幸而还可以驱除,如果放纵不管,粮食将被吃光,百姓该怎么办?灭蝗救人,灾祸归于姚崇,我不会因此推卸责任给您!”蝗害最终平息。这时,皇帝刚刚即位处理政事,朝夕询问。其他宰相害怕皇帝威严果断,都谦卑畏惧,唯独姚崇能够辅佐裁决,所以得以掌握大权。开元八年,授任姚崇太子少保,他因病没有接受。第二年去世,终年七十二岁。(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516题。灞上秋居马戴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注灞上:地名,位于长

28、安东郊,为作者寓居之地。致此身:献身国家。15.下列对诗歌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的首联描写了秋风秋雨傍晚时分才停下来,在暮霭沉沉的天际,雁群自北向南急急飞过的画面,渲染了凄清、阴冷、孤独的氛围。B.颔联中在他乡落叶时节,孤独的诗人独自处在寒意包围之中,面对的只有一盏孤灯,“寒”与“独”相互映衬,由寒灯而显出夜长难挨,因孤独而更感到寒气逼人。C.颈联中“空园白露滴”运用以静衬动的手法,“孤壁野僧邻”则是运用衬托,以只有“野僧”这样一个邻居,衬托诗人孤身一人的情景。D.全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在前面景物层层渲染的基础上,尾联直抒胸臆。本诗写情重在真情实感,不作无病呻吟

29、,尽管题材并不新鲜,却仍有相当强的艺术感染力。16.有人评论,此诗中的“独”和“久”两字最能抒发诗人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6分)_(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是“,”。(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兴衰原因,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而亲近小人,疏远贤臣,“”。(3)韩愈师说的末尾所说的“”,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李蟠的儒学素养则通过“”得到了说明。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820题。站在雪山之上,“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我就站在天底下,我就凌驾于尘世之上。云

30、真低啊,可我舍不得伸手相扰。看她们自由自在,旁若无人地生活。恍惚间,我就迷失在那云里。平时行色匆匆,赶着地铁追逐客户,贴着地面卑微行走,从来不会抬头看看云,偶尔在小阳台收衣服时匆匆一瞥,只看见那云黑着脸,脚步混乱,行色匆匆,也在赶地铁吗?即便是脚步慢了些,出场的背景也总是混混沌沌,她在高楼背后躲躲闪闪,眉眼低垂。我竟然会把两种迥异的风格混搭起来!我应该是天才设计师。眼前藏地的云,我就固执地觉得她是万历年间苏州小巷的哑女。她不取悦谁,在自己的天空从容寂静,自在独行。她当窗梳妆,她织素裁衣,她洗手做羹汤。她没看我,我却在寻找目光;,我却应声驻足。她独行在杏花春雨江南的青石街道,躲在油纸伞下安静欢喜

31、。她浅浅一笑,我便觉得心上的冰碴子扑簌簌地往下落,落成千年初雨。她终于看向我,清澈见底,一眼万年。18.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有()(3分)A.比喻 通感 比拟B.排比对偶反语C.比喻借代通感D.对偶设问引用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若改写成“她清晨当窗精心梳妆,白天辛勤而精细地织素裁衣,傍晚贤惠地洗手做羹汤”也很有表现力,为什么作者采用原句的写法?(4分)_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4分)_21.下面是高一某班班长在班会上的发言,其中四处语言表达有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随着期末考

32、试临近,学习任务加重,部分小组出现了随意不上体育课,延长学习时间和减少课外活动。这样的“努力”背后带来健康隐患。为改变这种现象,促进大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我班将于4月12日举办班级体育文化日活动。本次活动围绕“智慧学习,活力青春”为主题,展现丰富多彩的体育艺术形式,不以体育竞技为主要形式。希望同学们精心准备,积极参加。也欢迎家长们前来观看指导,届时将惠赠节目单一份。_22.请简要概括河南博物院出品的“失传的宝物”考古盲盒的五个主要特点,每个特点不超过6个字。(5分)河南博物院出品的“失传的宝物”,通过“盲盒”的形式,把仿制的“珍奇宝藏”埋藏其中,为了模拟考古工作的未知性,除了“宝物”随机

33、出现的设定,盲盒还设置了挖空的比例,增加了神秘感和刺激性。体验者可通过发掘探索,对“土壤”进行分析判断,以此来确定埋藏“宝物”的位置,通过对器物的材质、工艺、造型等方面的分析,判断该类型宝物的时代特征。盲盒附带的袖珍版洛阳铲等考古钻探工具,包裹着“文物”的洛阳北邙山土壤,更为这段“考古”经历增添了几分真实感。文物形象借盲盒形式出圈,能让曲高和寡的文物形象跟包括年轻人在内的社会大众更贴近,还能对传统文化进行时代化的“转码”,连接过去与当下。而好玩的游戏化体验,也能带动人们学习与感受的热情。_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抗日战争时期,青年流行“到延安去”“到抗日

34、的前线去”“到敌人的后方去”。20世纪50年代,青年流行“到边疆去”。20世纪6070年代,青年流行“到农村去”“到军营去”。20世纪80年代,青年流行“到大学去”“到夜校去”。20世纪90年代,青年流行“到特区去”“到国外去”。21世纪初,青年流行“到北上广去”。每个时代的热血青年都有自己的追求和向往。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能出现个人相关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D2.D3.A解析:A项,说的是在全媒体时代该如何来传承这些戏曲艺术,如何传承传统文化,不能证明“越是传统的,就越是时尚的

35、”这一观点。4.首先指出年轻人对戏曲疏离的原因,引出中心论点“越是传统的,就越是时尚的”,并用年轻人乘飞机去欣赏董生与李氏加以佐证;接着论证戏曲应该怎样吸引年轻观众,指出古典美与现代美都是他们需要的;最后得出结论:真善美结合才能赢得年轻观众的青睐和戏曲更美好的未来。5.创造多种机会,让年轻人与民族戏曲亲密接触;让传统戏曲艺术与新兴技术相结合,使古典美与现代美完美结合;回归传统内容,创新戏曲的传播方式。6.B解析:B项,“与当卫生院院长的爸爸对他的经济支持分不开”说法有误,结合原文“谁也无从知道他的钱从哪里来。有人说,他的钱是从他的父亲朱风光那里硬要来的”分析,当卫生院院长的爸爸没有对“莎士比亚

36、”提供经济支持。7.C解析:C项,“小说采用补叙方式”错误,小说采用的是插叙方式。8.“伟大”,表明演出成功,父亲对“我”的态度有了转变。“莎士比亚”实现了理想,满足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9.讲述故事,以“我”来叙述,交代人物命运,使故事情节更完整。“我”是事件的参与者,真实地写出了“我”的亲历与感受。丰富人物形象,“我”成为蛋镇最好的照相师与“莎士比亚”有直接关系,这样丰富了“莎士比亚”执着于理想的形象内涵与意义。深化主题,表达“莎士比亚”这一代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及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与渴望。10.D解析:第一句的主语为“蝗”,“畏”“驱”是两个谓语动词,所以在“驱”后断开,据此排除A项;“惮

37、”为动词,宾语为“勤”,所以在“勤”后断开,据此排除B项;句中“坎”为动词,“设火”“坎其旁”为两个谓语,所以在“坎”前断开,“且焚且瘗”为并列谓语,前后断开,据此排除C项。11.D解析:D项,“帝王身边的宦官”解说有误。外戚不包括帝王身边的宦官,只包括帝王的母族和妻族。12.B解析:B项,“姚崇念及武后恩宠而痛哭流涕”分析有误,应是念及君臣之间的节义。13.(1)重要官员的任命出于宦官之口;我希望宦官不要干涉朝政,可以吗?(2)其他宰相害怕皇帝威严果断,都谦卑畏惧,唯独姚崇能够辅佐裁决,所以得以掌握大权。14.取悦玄宗,陪同玄宗骑马狩猎,缓急都听从旨令,玄宗心情非常愉快;了解玄宗,知道玄宗豁

38、达大度,有锐意图治的野心,又假装不谢恩,使皇帝奇怪,以退为进。15.C解析:C项,“颈联中空园白露滴运用以静衬动的手法”分析有误,应该是以动衬静。16.“独”与“久”最能抒发诗人孤苦无依的情感。急飞的雁群,触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落叶时节,孤独人在他乡独对寒灯,一“独”字写尽了诗人客居他乡的孤独。诗人在尾联直接说出心中的感慨:寄居已久,却不知何时才能找到机会,率直地道出了怀才不遇的苦境和进身希望的渺茫。17.(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此后汉所以倾颓也(3)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18.A解析:“看她们自由自在,旁若无人地生活”“云黑着脸,脚步混乱,行色匆匆,也在赶地铁吗?”

39、“她在高楼背后躲躲闪闪,眉眼低垂”等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我就固执地觉得她是万历年间苏州小巷的哑女”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她浅浅一笑,我便觉得心上的冰碴子扑簌簌地往下落,落成千年初雨”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她当窗梳妆,她织素裁衣,她洗手做羹汤”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我是雪域最大的王”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赶着地铁追逐客户,贴着地面卑微行走”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文中没有运用反语、借代和设问的修辞手法。19.原句运用白描手法,展现哑女的日常生活场景,充满画面感,刻画了哑女勤劳又自由从容的美好形象。原句使用短句,富有音韵美,语言简洁明快,人物形象更鲜明。20.低得触手可及她没唤我21.“

40、活动”后加“的现象”;“带来”改为“存在”(或删除“背后”);把“围绕”改为“以”(或把“为”改为“的”);“惠赠”改为“赠送”。22.仿制文物;随机出现;真实感强;贴近大众;游戏化体验。23.写作指导:本题为材料作文,审题时要对每则材料进行解读。材料,国家民族危亡时刻,青年人拿起武器,保卫祖国。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青年人到最艰苦、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设祖国。材料,青年人响应党和毛主席的号召,到农村的“广阔天地”中,到军营的大熔炉中,磨炼、锻造自我。材料,改革开放初期,青年人渴求知识,希望提升自我。材料,青年人投身改革开放的大潮,在经济特区创业、发展,到国外去开阔眼界、学习经验。材料,跨入新世纪,青年人希望到发达的一线城市奋斗拼搏,寻找机会,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材料的核心:每个时代的青年都有自己的追求和向往,青年流行的追求都带有所处时代的特点,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在论述过程中要抓住“时代”和“青年的追求和向往”这两个关键内容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