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48.94KB ,
资源ID:248027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24802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测试卷(含答案)2023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为本站会员(雪****)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测试卷(含答案)2023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1、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里耶秦简中有秦在迁陵县设置县学的记载:“直学佴,令教以甲子、算、马,大杂。”“学佴”即学室的管理者和学习辅导者。只有经过学习,民众才有可能进入行政系统为官。这说明()A.迁陵县重视对民众的教化B.考试成为选官的基本途径C.垄断教育成为集权的手段D.秦重视官吏的基本素养2.东汉初,中央要求各州郡对所推荐的孝廉先委以职务,考核合格后再向中央举荐。东汉顺帝时,则对各孝廉进行考试,考试不合格者将被黜落。据此可知,汉代察举制()A.突出强调门第观念B.对伦理道德的重视程度有所降低C.呈现出衰落的趋势D.不断调整以适应国家治理

2、的需要3.监察制度是中央集权体制下的一项重要内容,下表是有关秦汉时期监察制度的记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文献文字记录史记秦始皇本纪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汉旧仪惠帝三年,相国奏遣御史监察三辅、郡通典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史汉书百官公卿表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A.秦汉时期的监察官吏地位很高B.秦汉时期的监察防止了宰相的独大C.秦汉时期的监察有利于国家的统一D.秦汉时期的监察体系十分完备4.西晋初年,重臣卫瓘认为九品中正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举里选”,谏言皇帝废除该制度;大臣刘毅也认为这一制度“未见得人,而有八损”,只是权宜之策。这反

3、映出九品中正制()A.脱离了魏晋政治实际B.背离了制度设计初衷C.弱化了人才选拔功能D.削弱了中央集权体制5.在唐代,文人入仕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参加朝廷举行的科举考试,二是由达官贵人、朝廷重臣或社会名流举荐。这表明唐代()A.深受九品中正制影响B.科举制度的高度成熟C.排除了世家子弟入仕D.人才选拔的灵活多样6.汉代官秩仅六百石的十三州刺史,可监督秩三千石的郡守,秩仅千石的御史中丞可察官秩万石之丞相;唐代官仅七品的察院长,可察尚书省。隋唐时期监察御史也称巡按使,主要掌分察州县,还“分察尚书六司,纠其过失,及知太府、司农出纳”。由此可见古代中国监察制度()A.具有相对独立的监察体系B.具有“

4、以卑察尊,以小制大”的特点C.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和选任D.监察官员位高权重7.下图是南宋理宗宝祐四年的进士出身统计数据图。其中父辈有官职者中,低等级的又占了半数以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科举制度结束贵族体制B.选官推动社会阶层流动C.南宋时科举制走向成熟D.考试成为做官必经之路8.自科举制创立以来,历代选官取士却并不限于科举。宋代有荐辟、恩荫;明清两代都实行荐举、捐纳。特别是捐纳一项,清自嘉道以后,内官自郎中,外官自道府而下,皆可报捐。这说明中国古代()A.多元化的用人机制利于社会公平B.科举制无法选拔真才实学的人才C.血缘政治深刻影响各朝选官制度D.选官制度带有明显专制主义色彩9.有学者

5、认为,咸同以降,清政府为应对内忧外患,求才不拘常格,导致科举、保举与捐纳多途并进。清政府这一做法()A.选拔了大批优秀的人才B.造成了仕途拥堵和吏治腐败C.提供了文官录用的经验D.探索出人才选拔的多种形式10.科举制废除后,新式学堂的数量明显增加。有学者统计,1903年有新式学堂769所,1904年为4 476所,而1905年则猛增到8 277所,1906年达到23 862所。新式学堂数量的增加导致()A.知识分子的职业观更加多元B.救亡图存成为社会主流思潮C.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开始起步D.学堂选官制度得以正式确立11.北洋政府时期文官任用法草案文官考试法草案典试委员会编制法草案等规定的文官制度

6、,实际施行范围主要限于中央政府,有实力的军阀往往自行委任官吏。这表明()A.文官制度不符合近代中国的需要B.军阀势力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列强C.文官制度有效实施的前提是政治统一D.文官制度自身存在巨大的局限性12.我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至1993年8月正式公布时,已被修改20多稿。2006年施行的旧公务员法和2019年施行的新公务员法,都是对该条例发展与完善的结果。同时,国家人事部门陆续出台了30多个配套政策法规。这反映了我国()A.公务员制度走向法制化轨道B.公务员管理体系已十分健全C.公务员考录工作的公平公正D.国家机关廉政建设成绩显著13.18世纪末英国的执政党一上台便利用权力巩固自己的政治

7、基础,培植政治小集团,官员的任命只注重政治忠诚而非才干和品格。“政党分赃”造成英国政治混乱。这反映出当时英国()A.代议制民主尚需完善B.君主立宪制有名无实C.封建势力根深蒂固D.国家权力被贵族控制14.英国1855年文官改革,以择优录取的方式取代恩赐官职制。1870年,英国颁布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这体现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与中国古代科举制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都()A.扩大了政府行政官员的来源B.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C.维护了国内封建统治者的利益D.打破了资产阶级对官场的垄断15.西方国家公务员主要分为两类,其中政务类公务员实行任期制,由民选产生或由政府首脑任命,

8、负责政党政策在政府工作中的贯彻执行;事务类公务员实行常任制,多数通过考试录用,主要负责执行政府的日常业务。这与中国唐宋选官制的不同之处是()A.重要事务官员由民主选举产生B.政务官与事务官“两官分途”C.多数事务类官员都由考试产生D.西方公务员队伍基本保持稳定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大题,共55分)16.(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在世官制占统治地位的历史阶段,官职被限定在贵族范围内。察举制度创立之后,选官要先经官吏察访,然后推荐给中央予以任用。科举制则是通过考试选官,择优录用。摘编自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

9、材料二清末新政前后,清政府开始设立经济特科取士;废除八股后,又采取学堂育才选才和留学生毕业录用等措施。到了北洋政府时期,受国内外诸种因素的影响,以强化文官立法为特点,中国近代文官制度进一步趋于完善。这些近代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具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可供借鉴之处,并且在某些方面还显示出了其所特有的时代价值。摘编自关学增近代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及其得失材料三以199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正式颁布为标志,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正式建立。该规定实施20年以来,一大批优秀人才陆续进入国家机关工作,为国家公务员队伍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摘编自韩达亮当代中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浅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

10、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的趋势,并简析这些变化的积极作用。(7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期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变革的历史背景。(7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实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意义。(6分)17.(15分)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材料1931年第一届高等考试普通行政人员考试部分试题1933年10月第二届文官高等考试部分试题1.国文:天下之治,天下之贤共理之论。2.民法:试详述民法上人之种类及其性质。3.刑法:何谓间接正犯试详论之。4.行政法:试从五权制度上说明行政之意义。5.中国近代政治史:中日战争之经过及其影响于我国内外之关系如何。6.经济学:试详

11、述地租之起。7.财政学:公债制度对于社会资本之构造有何影响试详论之。8.国际公法:说明外交官之特权及与领事官之区别如何。1.国文:孟子谓“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其理由何在?试申论之。2.经济学:试略述李嘉图地租学说之理论及其对后世经济思想之影响。3.社会学:帕克教授分主要的社会历程为四种,即竞争、冲突、顺应与同化,究竟其区别何在,其分类是否适当,试评论之。4.财政学:试述财政之意义,及其与私经济之异同。摘编自民国高等考试总报告评析材料中的文官考试制度,得出结论。(15分)(要求:结论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18.(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光荣革

12、命”后,旧制度带来的贪污腐败、卖官鬻爵、政治丑闻屡见不鲜。18世纪初,为了防止国王通过任命官员干预议会活动,英国规定除了大臣以外,其他官员不得当选为下院议员。19世纪50年代,霍布斯等人的平等自由思想在英国备受关注,对选官理念有长远的影响。工业革命的完成,加大了政府工作量,也使得政府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化和专业化。1854年,英国与俄国在克里米亚作战,英军因后勤供应问题伤亡严重,加剧了人们对政府官员管理能力的强烈不满。随后英国相继颁布法令,建立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文官委员会有权独立决定文官的基本录用条件,最终确立了文

13、官制度。摘编自徐愿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及其影响等材料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以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公务员的选任由最高考试机关考试院负责,“所有公务员均须依法律,经考试院考选、铨叙,方得任用”。1929年,国民政府公布了第一部考试法,允许女子参加考试。据统计,19311948年,取录各类考试及格人员近300万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文官制度同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相同之处,并分析南京国民政府文官制度的特点。(10分)答案

14、与解析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1.D2.D3.C4.B5.D6.B7.B8.D9.B10.A11.C12.A13.A14.A15.B一、选择题1.D据材料中“只有经过学习,民众才有可能进入行政系统为官”可知,官吏必须要掌握基本知识与能力,因此体现了秦重视官吏的基本素养,故D项正确。2.D东汉察举制经历了注重实践到注重考试的转变。据此可知,汉代察举制在不断调整以适应国家治理的需要,D项正确。3.C根据表格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的监察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国家的统一,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监察官员的地位,A排除;材料反映的是秦汉时期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加强,B排除;D说法错误,错在“

15、十分完备”,排除。4.B从材料可知,西晋的两位重臣都认为九品中正制度存在弊端,背离了选拔人才的设计初衷,B正确;九品中正制是维护魏晋时期统治秩序的工具,适应了魏晋的政治实际,A错误;材料不能体现这一制度弱化了人才选拔功能,C错误;D在材料中无法体现。5.D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唐代文人除了参加朝廷举行的科举考试入仕外,还可通过达官贵人、朝廷重臣或社会名流的举荐入仕,表明唐代人才选拔的灵活多样,D项正确。6.B据材料可知,在古代中国品秩较低的监察官员可以监督位高权重的朝廷大员,可见古代中国的监察制度具有“以卑察尊,以小制大”的特点,故B正确;中国古代监察官员并不代表社会履行职责,只是帝王的耳目和

16、工具,因此中国古代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监察体系,A错误;据材料可知,古代中国监察官员的品秩低于所要监察的对象,D错误。7.B通过材料可知,当时中进士的人有很多是官职低微或无官职的人的后代,科举制改变了他们原有的社会阶层,推动社会阶层流动,B项正确。8.D科举制只是选拔官员的方式之一,除此之外,宋代有荐辟、恩荫,明清两代都实行荐举、捐纳。这些选官方式更多的是出于皇帝意志,说明选官制度带有明显的专制主义色彩,D正确;捐纳的方式属于买官,不利于社会公平,排除A;科举制能够选拔出有真才实学的人,排除B;题干所列的科举制、捐纳都不具有血缘因素,排除C。9.B根据材料“清政府为应对内忧外患,求才不拘常格”“

17、科举、保举与捐纳多途并进”可知,这是清政府应对统治危机的权宜之计,多种选拔形式并进,加剧仕途拥堵和吏治腐败,不利于选拔优秀人才,B项正确。10.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晚清时期中国传统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引起了教育领域的变革。新式学堂数量的增加就是这种变化的重要表现。新式学堂的增多有利于为社会培养人才,使知识分子的职业观更加多元,A正确;B与材料无关,排除;中国教育近代化始于洋务运动,C排除;晚清时期的新式学堂主要是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D排除。11.C根据材料“施行范围主要限于中央政府,有实力的军阀往往自行委任官吏”可知,当时军阀割据导致中央政令不通,这说明只有政治统一才能使文官制度有效实施,C项

18、正确。文官制度是近代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A项错误;B项在材料中未体现,错误;材料未体现文官制度的局限性,D项错误。12.A由材料“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陆续出台了30多个配套政策法规”可知,我国公务员制度向法制化方向发展,故选A;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我国不断完善公务员制度,而不是公务员管理体系“十分健全”,排除B;材料未提及公务员考录工作和国家机关廉政建设,故排除C、D。13.A“政党分赃”造成英国政治混乱,说明当时英国政党政治存在弊端,代议制民主尚需完善,故选A项;18世纪末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在不断完善,排除B项;执政党并非封建势力的代表,排除C项;当时英国的执政党是资产阶级政党,并非贵族,排除D

19、项。14.A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英国恩赐官职制下国王或权贵常凭个人喜好随意恩赐官职给身边人,科举制以前的选官制度注重门第出身,故英国近代文官制度与中国古代科举制打破了以往选官制度任人唯亲、重门第出身等限制,扩大了政府行政官员的来源,A项正确。15.B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唐宋选官制下并不实行两官分途,所以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西方的政务官与事务官两官分途,B正确;西方的事务官多由考试产生,中国唐宋时期的官员也多是通过考试产生,排除A、C;中国古代的官僚队伍也是基本保持稳定的,排除D。二、非选择题16.答案(1)趋势:选官范围不断扩大;选拔方式日益公平公正;评选标准趋向才能。(3分)积极作用:

20、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4分)(2)背景: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加深;科举制度无法适应改革需要;新式学堂的推广;留学潮的出现;民国政治的发展。(7分)(3)意义:推动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有利于人才的选拔;有助于干部队伍的年轻化和专业化。(6分)17.答案示例结论:材料反映出民国时期的文官考试制度具有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特点。(2分)论述:材料中国民政府推行的文官考试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一方面体现了对传统科举制的继承和延续,另一方面则体现了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借鉴,一定程度上适应了为推进近代化选拔人才的时代要求。(4分)具体而言,从两次考试的国学考试内容

21、可以看出其对科举制内容儒家思想文化的保留;但总体而言,经济学、法学、外交等方面的试题已趋于现代科学知识,反映出对现实实际问题和世界发展形势的关注;同时,其现代性还体现为法制化程度的提高、平等性和开放性的增强、考试权的独立等内容。虽然,这一时期的文官制度受一党专制政治统治和战乱等局势的影响,难以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效。但是,我们仍可以借鉴其兼采中西、完善发展的经验,传承优良传统,洋为中用,提高治国理政的现代化水平。(9分)解析根据“国文:天下之治,天下之贤共理之论”“中国近代政治史:中日战争之经过及其影响于我国内外之关系如何”“国际公法:说明外交官之特权及与领事官之区别如何”等可知,材料反映出民国时期的文官考试制度具有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特点。学生围绕材料内容,从民国时期的文官考试制度的背景、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符合史实,言之有理即可。18.答案(1)旧的选官制度带来政治腐败等问题;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不断完善;资产阶级平等自由思想的推动;工业发展要求文官队伍更加专业化;克里米亚战争所暴露出的政府管理的弊端;政党更替影响政府工作。(10分)(2)相同之处:公开考试,择优录取;通过法律进行规范;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管理。(6分)特点:继承传统考试监察制度精华;吸收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重视人才;官员录取人数多;推行男女平等的观念。(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