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1 ,大小:239.23KB ,
资源ID:248009      下载积分:15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24800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3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全册复习提纲)为本站会员(雪****)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3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全册复习提纲

1、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复习提纲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是中国古代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时期;夏朝建立世袭制;商朝建立内外服制;西周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一)夏朝(BC2070BC1600):(1)禹建立;最早的奴隶制王朝;(2)夏传子,家天下:启;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世袭制(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二)商朝:(1)内外服制:内服: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外族;(2)已经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务类事务的官吏(三)西周:天子是国家最高统治者,控制着镐京和洛邑附近

2、的王畿地区,其余地方分封1、分封制:周天子将土地、臣民分给子弟、功臣(1)目的:巩固西周统治(封建亲戚,以蕃屏周);(2)对象:同姓王族(主体)、异姓功臣、商代旧贵族(3)等级结构: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等级森严(4)诸侯:义务:服从周天子政令,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权力:享有世袭统治权(5)影响:巩固了西周统治,扩大西周的疆域;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为华夏民族形成奠定了基础;局限性:诸侯国拥有较大的独立性,诸侯王权力过大。到西周后期,出现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周天子的权威受到削弱2、宗法制:按血缘宗族分配政治权力(1)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嫡长子继承制(最大特点、核心);家国同构、

3、家国一体;族权与政权相结合(2)作用: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稳定和团结,加强统治秩序。其内涵仍然体现在今天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认祖归宗,尊宗敬祖,重视家庭等)3、礼乐制:等级关系;维护西周政治稳定,保证西周社会和谐,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4、西周政体基本特征: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四)原始民主传统:1、商周政体中,君主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权力有制约作用2、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平民“国人”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西周晚期,召公“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周厉王不听,引发国人暴动)(五)春秋时期,宗法血缘关系瓦解,分封制开始解体;战国时期,

4、君主权力加强,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特点: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二、秦朝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1、皇帝制度: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特点:皇权至上;皇帝独尊(朕、玺);皇位世袭2、中央:三公九卿制(中央官制);(1)三公:丞相:百官之长,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丞相府是行政中枢所在;太尉:军事;御史大夫:副丞相、监察(2)特点:三公九卿由皇帝任命,不得世袭;主要官职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又彼此制约军政大权掌握在皇帝手中;国家重大事务由公卿进行廷议,一定程度上减少决策

5、失误3、地方:郡县制(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秦朝在全国推行)(1)内容:郡: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置郡守、郡丞、郡尉,另设监御史(监察);县:郡下设县或道;置县令、县丞、县尉(2)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3)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4、文书:(1)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2)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递系统,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送到全国各地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一)中央行政制度(皇权与相权演变趋势:皇权逐渐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1、西汉(汉承秦制):汉武帝中外朝制:设立中朝,牵制外朝;

6、中朝(皇帝亲信;决策);外朝(三公九卿;执行)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西汉晚期,中朝尚书台的权力逐渐增大2、东汉:刘秀(光武帝)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3、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确立,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1)运行顺序: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2)三省:中书省:决策(草拟诏令);门下省:审议封驳(审核,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执行;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3)作用:职权分工明确,相互制约;减少决策失误,提高行政效率(4)特点:相权三分;职权分明;加强皇权;节制君权(5)政事堂:三省长官共同议政的场所;三省长官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令与尚书仆射(y)并称宰

7、相,分掌宰相职权4、宋朝:二府三司制(分割相权,加强皇权):(1)中书门下(政事堂):行政;同平章事:宰相;参知政事:副宰相;(2)枢密院:军事;(3)三司:财政5、元朝(12711368):一省制(相权反弹);实行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制度;中央:中书省(元朝最高行政机关)、枢密院(军事)、御史台(监察);6、明朝(13681644):(1)明太祖:废宰相,权分六部(目的:加强皇权)(2)明成祖:设内阁(内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内阁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A.职责: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秘书机构)B.运作:阁臣票拟(大学士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皇帝

8、批红(皇帝在票拟的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称为“批红”)C.特点:没有取得法定地位,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没有行政权,职权范围不明;为皇帝提供顾问的秘书机构,没有决策权;权力来自皇帝,有票拟权(3)宦官专权(牵制内阁;权力来自皇帝;司礼监获得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7、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中枢秘书机构;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特点:机构简单,人员精干、保密性强、办事效率高;影响: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二)地方行政制度(演变趋势: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1、汉朝:沿袭秦朝郡、县二级制;郡守为最高长官,其下设郡尉、郡丞,分别协掌军事、行政(1

9、)西汉初:郡国并行制(郡县制与分封制并行);诸侯王势力过大,威胁中央集权;(2)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将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设刺史监察;(3)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州刺史有行政权和领兵权,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2、魏晋南北朝:州、郡、县三级制3、隋朝: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4、唐朝:沿用州、县二级制(1)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为10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后来,道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道、州、县三级制;(2)唐中期以后,在一些战略重地设节度使统兵征战,部分节度使兼并役使州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势

10、力5、宋朝:分为州(府、军、监)和县二级;后改道为路(监察区,后演变为一级行政区),形成路(府)、州、县三级制6、元朝:行省制(行省长官是中央官员)(1)概况:行中书省;除今天河北、山西、山东地区中书省直辖(腹里)外,全国设10个行省;(2)特点:行省的双重性,既是朝廷的派出机构,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权力大而不专,受中央控制;领导体制是一署多员与长官节制相结合,有利于官员的相互制约(3)影响:行省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是我国省制的开端;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行省权力大而不专,分布犬牙交错,有效地加强了

11、中央集权7、明朝:明初:废行中书省,但省的格局并未改变,原行省权力由布政使司(行政)、按察使司(司法、监察)、都指挥使司(军事)分割;后来,朝廷又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8、清朝:清承明制,巡抚成为一省长官,又设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明清时期:形成省、府、县三级制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一)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斯巴达(寡头政治)1、城邦;BC8BC6世纪;特点:小国寡民,独立自主,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2、雅典民主政治:(1)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直接民主、法律至上、公民内部平等(2)参政方式: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3)公民

12、:本城邦成年男子;(4)实质:奴隶制民主(5)评价:A.进步性:促进了国家政治、经济的繁荣;开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B.局限性:民主范围小,具有明显的排他性;直接民主制使不同素养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6)概况:机构产生方式主要职责地位公民大会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组成决定国家法律和政策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议事会议员从公民中抽签产生为公民大会准备决议草案,参与国家日常管理官员选举产生,大多一年一任在任时接受监督,随时可以被罢免或审判陪审法庭抽签产生审理大小案件主要司法机关3、斯巴达寡头政治(1)公

13、民大会:名义上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2)国王:王位世袭,垄断军事统帅权(3)长老会议员:仅30人,终身任职;(4)监察官:从全体公民中选举产生,拥有主持公民大会、审判国王等权力,但是一年一任,一般不得连任,不利于他们发挥重要作用(二)古罗马1、罗马共和国(BC506BC27):国家权力由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掌握;(1)组成:执政官:有两人,一年一任,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他们的主要职责是担任军事统帅,主持公民大会和元老院,并执行相关决议。元老院:由卸任高级官员组成,终身任职,负责向官员提出建议,协调他们的行动。公民大会:有权立法、宣战、媾和和谈判,是罗马最高权力机关,但它的召开和表决都受到高

14、级官员和元老院的限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所有官职均无薪金,穷人实际上无法当选(2)政治体制:共和政体(3)政体特征:具有浓厚的寡头政治特征2、罗马帝国(BC27395):后分裂为西罗马帝国(395476)和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3951453)(1)屋大维:建立元首制,实际掌握罗马国家大权,形成君主政治(2)皇帝(元首):掌控罗马国家的权力,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法官(3)军队:听命于皇帝,是实行独裁统治的重要工具封君封臣制(1)实质:封建贵族等级制度(2)特征:君臣之间互为权利和义务关系二、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中古时期:515C,中世纪)1、基本特征:封君、封臣2、重要特征:世俗王权和基

15、督教会长期并立(1)关系:国王依靠教会支持获得政权的合法性;教会依靠王权扩展基督教,维护教会权威;(2)冲突:在走向统一国家的过程中,王权与教会多次发生冲突3、代表国家:(1)法国:等级君主制背景:14世纪初,法国国王腓力四世与教皇对抗,召开由教士、贵族和城市市民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标志:三级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影响:国王与贵族、教会、市民通过三级会议相互合作,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王权(2)英国:议会君主制A.大宪章:1215年(13世纪初);目的:限制王权,维护封建贵族利益背景:13世纪初,英王约翰内外政策失败,遭到贵族、骑士和市民反对内容:肯定了国王的合法地位与人身的神圣不

16、可侵犯,同时保障教俗封建主的特权,并适当照顾骑士和市民的利益。B.英国议会制的形成和发展(1)开始形成:1265年,在贵族与国王的冲突中,英国召开了国会。除大贵族外,每郡另有两名骑士代表、每个大城市有两名市民代表参加会议。(2)逐渐加强:13世纪中后期,多次召开议会,议会权力逐渐加强。(3)新的时期:14世纪中期,议会分成下两院。上院由贵族组成,下院由骑士和市民组成,英国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国王通过议会为自己的政策寻求支持;议会则以向国王请愿的形式,要求国王改善统治。三、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1、确立方式:革命和改革2、代表: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和法国的共和制3、英国:君主立宪制(

17、政体)(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2)概况:英国法律由议会制定,国王无权废止;议会定期召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和招募常备军。(3)责任内阁制:形成:18世纪中叶;国王的权力限于任命议会多数派领袖出任首相,并批准首相提名的各部大臣,内阁实际掌握政府权力4、美国:共和制(政体)(1)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1776年独立宣言,美利坚合众国建立(2)1787年宪法: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A.国家结构形式:联邦制(联邦政府对外代表国家主权,拥有宪法明确规定的权力,各州拥有一定自治权)B.权力划分:三权分立行政权:总统(政府首脑,兼任陆海军总司令

18、)立法权:国会(分为众议院和参议院) 分权制衡(制约与平衡)司法权:最高法院5、法国:共和制(政体);共和道路艰难、曲折(1)1792年,首次建立共和国;(2)1870年建立第三共和国;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时间:19世纪70年代(3)1875年宪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法国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立法权由两院行使;总统任期七年,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可连选连任。6、评价:(1)进步性: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部分实现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理想;经过1920世纪的多次改革和革命,西方政治制度逐渐走向稳定和成熟 文艺复兴(1417);启蒙运动(1718) (2)局限性:英国妇女长期没

19、有选举权;美国宪法一度承认了黑人奴隶制的合法地位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民国时期(19121949):南京临时政府(1912.13);北洋政府(1912.31928),北京;南京国民政府(19271949)民国算法:民国X年:1912+X-1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1912.1.1;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1)意义: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在中国的诞生;(2)概况:采用五色旗为国旗,改用阳历,以中华民国纪年,1912年为民国元年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3目的:防止袁世凯独裁;性质: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原则: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意义

20、: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3、 政党政治:北洋政府时期(1)背景:辛亥革命后,专制政权土崩瓦解,各类政党社团成立,各派政治力量迅速分化和重组。为谋求议会席位,展开激烈竞争,开始政党政治的尝试。(2)历程:国民党成立:1912年8月;宋教仁等人想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宋教仁案”: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宋教仁成为国会中多数党的领袖,将负责组织责任内阁。威胁到袁世凯独裁统治,1913年春,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被刺杀。“二次革命”:国民党发动;宋教仁被杀,孙中山力主武装讨袁。失败(原因: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和国民党内部力量涣

21、散) 袁世凯独裁:镇压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强迫国会议员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就任正式大总统后,袁世凯解散国民党和国会,政党政治名存实亡。袁世凯复辟帝制:袁世凯的宪法顾问美国人古德诺以及筹安会,为复辟帝制营造舆论。1915年,袁世凯称帝(护国战争:19151916)。在革命党人和各界人士的反对下,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北洋军阀割据和混战(19161928):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中再也找不出一个能统御整个北洋派的人。北洋军阀内部的派系纷争,很快发展为军阀混战、军阀割据的局面,政治格局混乱不堪。4、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一党专政(1)“军政”时期(19241928);(2)“训政”时期(19281948):违

22、背了孙中山“主权在民”的初衷;训政纲领:在训政时期,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行使政权,大会闭会期间,把政权付托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行政、立法、司法、考试和监察五权治权,托付给国民党政府总揽执行;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负责指导监督国民政府的重大事务;实质:剥夺人民权利的一党专政(3)宪政时期(19481949):1948年,国民党打出“行宪”的招牌,召开“国民大会”,选举蒋介石、李宗仁为总统、副总统,建立总统府,取代国民政府;国民党政权作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企图以此为其统治披上“宪政”的外衣,最终逃脱不了崩溃的命运。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一)土

23、地革命时期(19271937):(1)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和苏维埃政权(2)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概况: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内容:大会制定了宪法大纲,通过了土地法、劳动法等法令,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立。宪法大纲规定,苏维埃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选举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意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二)全面抗战时期(19371945):1、建立抗日根据地:陕甘宁、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等边区2、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1)原因: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需要;(2

24、)措施: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陕甘宁边区(首府:延安;1937.9)设置各级参议会:推行抗日民主制度,边区委员由参议会选举产生“三三制”原则:敌后抗战严重困难时期;共产党员、党外进步人士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团结其他阶级抗日,巩固抗日根据地(3)意义: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三)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1、行政区(1)背景:战局的发展变化和解放区的日益扩大(2)措施:在解放区设置行政区,巩固新兴的人民政权。行政区设军政委员会或人民政府,各自管辖若干省级及以下行政单位(3)意义: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2、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发

25、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为建立人民共和国奠定了理论基础。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1、共同纲领: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临时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此时的政协代行人大的职能2、建立:确立标志:1954 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政协代行人大职权的任务结束;核心: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意义: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

26、重要进展,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 一五计划(19531957),三大改造(19531956)3、遭到破坏:1957年以后,受反右斗争扩大化和“左”倾思想影响,民主集中制遭到破坏,“文化大革命”十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和挫折。 文化大革命(19661976)4、恢复完善:(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逐渐恢复;(2)1982年宪法(八二宪法):进一步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的重要成果,是一部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集中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

27、同意志和根本利益,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3)作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载体,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1、确立标志: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2、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人民政协是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面代表人士组成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其基本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3、继续存在:19

28、54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政协代行人大职能结束,但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4、新的阶段: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共中央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5、改革开放后:进一步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个特点和优点,并提出了一整套关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理论与政策。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被写入宪法,使得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走上了制度化轨道。(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四)国家治理

29、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1、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2013.11,决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2、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2019.10.2831;北京;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系统总结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巨大成就和显著优势,深入阐释了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对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对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等制度体系作出新的制度安排,突出强调了

30、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个坚持”(1)内容: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2)意义: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又借鉴了古今中外制度建设的有益成果,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4、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

31、制度保障,确保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和民族交融。但改革过程充满了曲折与艰辛。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1、背景: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处于急剧变动之中;兼并战争不断2、目的:富国强兵3、代表: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楚国的吴起、秦国的商鞅等,其中以商鞅变法最为彻底。4、商鞅变法:BC356年;秦国;成功(1)背景: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战国时期

32、兼并战争日益激烈 (2)内容:废除井田(“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奖励耕织;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军功爵制);实行什伍连坐;建立县制(3)影响: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使秦国成为政治军事强国,为秦成就统一霸业奠定了基础。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政治:分封制瓦解,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各国先后变法;中央集权雏形出现,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演变;经济:生产力提高,铁犁牛耕出现并发展;井田制崩溃,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小农经济逐渐形成;思想:私学兴起,百家争鸣;民族关系:华夏认同,民族交融;军事:各国在争霸战争中相互兼并,实现了区域性的统一,加快了全

33、国统一的步伐(二)北魏孝文帝改革;鲜卑族拓跋部;成功1、背景:社会矛盾激化;北魏崛起并统一北方(439年);北方出现民族大交融趋势;冯太后、孝文帝的努力推动2、内容:(1)初期: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其祖母冯太后的支持下,实行俸禄制,推行均田制、三长制等A.均田制:北魏至唐前期(北魏孝文帝确立);土地国有目的:保证政府收入,缓和社会矛盾内容:政府把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影响: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地兼并;推动了北方经济恢复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B.三长制:内容:设邻长、里长、党长三长,直属州郡,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

34、和兵役(五家为一邻,设邻长;五邻为一里,设里长;五里为一党,设党长)影响:地方政权掌握在国家手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增加了国家财赋收入;打击了世家大族地主的利益,影响深远C.作用:有效地巩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2)后期:孝文帝亲政后,又采取迁都洛阳、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等改革措施;3、意义:有效地巩固了北魏政权,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缓和了民族矛盾,缩小了南北差距,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三)北宋时期的变法:1、庆历新政:宋仁宗;范仲淹;失败(1)背景:北宋中期,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北部边境经

35、常受到游牧民族的袭扰(2)概况:宋仁宗庆历年间,大臣范仲淹主张改革腐败的官僚机构,但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仅推行了一年多。2、王安石变法:1069年;宋神宗;失败(1)背景:财政危机:冗官、冗兵、冗费,国家积贫积弱;政治危机:土地兼并严重,社会矛盾激化;边防危机:辽、西夏侵扰;“庆历新政”揭开变法运动序幕(2)目的:富国强兵(3)内容:针对官僚机构、财政制度、军事体制等方面的弊端,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变法的政策和措施(4)结果:初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王安石变法涉及面广、阻力大,有些措施也欠妥当。新法实行五六年后,王安石被罢职,变法措施被废止。(5)失败原因: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集团的利益

36、;用人不当;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负担(四)张居正改革:失败1、背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统治危机不断加深2、概况:1572年,明神宗(万历皇帝)即位,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进行改革3、措施:整顿吏治,加强官吏考核,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一条鞭法)4、评价: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严重的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但他死后,除一条鞭法外,其他改革几乎全部废止。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一)概况:(1)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中国面临“ 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些爱国的有识之士求变求新,走上了

37、探索救亡图存之路;(3)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极大地震撼了中国社会。(二)戊戌变法: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1、背景: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西学不断传播,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2、主张: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实行君主立宪3、目的:挽救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救亡图存)4、概况: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一批维新志士,创学会、办报刊、兴学堂,宣传维新思想。他们提倡西学,议论时政,认为“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主张学习日本、俄国变革政治,避免像波兰那样亡国的命运。5、开始:1898年6月,在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颁布一

38、系列变法诏令,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实行变法6、结果: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戊戌变法触犯了守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废除了大部分变法措施。7、失败原因:触犯了守旧势力的利益;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脱离广大群众,依靠无实权的皇帝 8、教训、启示:改良主义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9、意义: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三)清末新政(19011911);戊戌变法的继续;清政府的“自救”运动1、目的:维护清王朝的统治2、概况:1901年初,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内容有改革教育、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

39、、振兴商务、奖励实业等。新政并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很快革命爆发了。3、影响: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四)中华民国建立后的改革1、概况:无论是南京临时政府,还是后来的国民政府,都陆续推行了一些改革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教育等各个方面。2、结果:但由于民国时期政局动荡,国家始终未能实现实质上的统一,这些改革多以失败告终。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1、初期:推行土地改革(19501952)和各项民主改革,恢复国民经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巩固新生政权,在短时间内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19491956)

40、,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561966)(1)背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2)良好开端:1956年,以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中共八大为标志,(3)严重曲折:原因:缺乏经验,急于求成,犯了“左”倾错误;表现: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4)成就:初步建立起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物质技术基础,培养了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积累了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3、改革开放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1978年12月,中共十一

41、届三中全会召开,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决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做法,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2)中共十八大:2012.11,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3)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2013年;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部署、总动员,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4)中共十九大:2017.10;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列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经过长期的努力,国家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42、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5)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2019年;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一步作出部署。中共中央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4、改革开放成就:(1)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取消农业税(2006.1)到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2014.12)、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

43、村振兴战略。(2)从兴办经济特区(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8年海南岛)、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共建“一带一路”(2013年)、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成功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从“引进来”到“走出去”(2000,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后来发展成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3)从搞好国营大中小企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从单一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4)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中共

44、十四大)再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5)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5、改革开放意义: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一、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一)官员选拔1、西周至春秋:世官制(世卿世禄制);依据:血缘;贵族世袭;2、春秋战国

45、时期:尚贤思想兴起,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军功爵制)3、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4、西汉汉武帝:察举制(官吏察访)(1)含义:地方官吏考察举荐当地人才给中央,被举者通过考试后中央予以任用。(2)选官形式:自下而上(3)概况:分常科、特科;常科: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4)依据:德才(5)评价: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量人才;后期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干扰了人才选拔(6)征辟制:汉代积功劳为官和征辟等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含义: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

46、朝廷充任要职。辟是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选官形式:自上而下5、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九品官人法);魏王曹丕开始推行;隋朝废除(1)选官标准:初期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后来只看重家世(2)内容:在各州、郡 设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中正 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称为“状”。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3)评价: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后期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是士族制度形成的重要标志(二)官员考核:1、秦汉:上计制(上计考核结果是官员赏罚依据)2、魏晋南北朝: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考核大多流于形式(三)监察:1、秦朝:中央:御史大夫;地方:监御史(郡)2、西汉(汉武帝):中央:御史大夫;地方:十三州部,刺史(品级不高,但权力很大,纠举豪强和郡国守、相的不法行为;东汉末演变为一级行政区),此后巡视监察制度一直延续下来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一)官员选拔:科举制(隋清;考试)1、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