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37.42KB ,
资源ID:247910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24791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雪****)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1、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表所示为明朝中后期江南各府的市镇数量统计情况(单位:个)府别镇数市数市镇合计府别镇数市数市镇合计应天府171936杭州府311546镇江府9615绍兴府64450常州府324375宁波府14041苏州府454590金华府46266松江府422062温州府111829嘉兴府301343衢州府21113湖州府18422合计248340588这反映出当时江南地区()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专业市镇逐渐兴起 C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商品经济较为繁荣2康乾盛世时期,清朝在东南设置台湾府;在东北遏制沙俄,运用外交手

2、段划定边界;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在北方,平定蒙古噶尔丹叛乱后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在西藏,设驻藏大臣与当地达赖、班禅共管。清朝这些做法体现出()A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国家治理因地制宜C国家疆域远超历代 D边疆管理军事为主3内阁成立后,皇帝把原来宰相拥有的议政权分给内阁,行政权分给六部;地方上设三司,分管司法、军事、行政,直接对六部负责。这反映了明朝()A国家治理机制调整 B地方自主权力得到加强C宰相制进一步完善 D内阁成为中央决策机构4乾隆时期,闽浙总督杨庭璋奏称:“近年粤闽贸易,看船甚觉减少,即内地贩洋商船,亦多有停驾不开者。在外番因不能置买丝斤,运来之货日少,而内地所需洋货,价值

3、亦甚见增昂。”这反映出()A官员对“海禁”效果的否定 B国内丝绸价格的上涨C中外“丝银”贸易的终结 D中外市场联系的弱化5史载,康熙年间,皇帝定期在乾清门听取内阁等各部院衙门官员的奏事,或即时载决,或留给相关部门进行商定,这成为中枢决策的主要形式,也就是“御门听政”。据此可知,“御门听政”()A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使决策方式日趋复杂C提高了皇权统治的效能 D减轻了君主政务负担6明代科学家方以智所著的物理小识共十二卷,每卷都采纳西方的科学理论,而其中的理论依据大多出自天学初函及各种传教士著作。这说明()A传教士客观上促进了文化交流 B西方文化严重冲击传统思想C中国科技特征发生根本性转变 D明

4、末自然科学主要是物理学7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沿袭千年的宰相制度,明成祖朱棣正式建立内阁制度。下列选项中关于明朝内阁的认识正确的是()A内阁是国家正式行政机构 B内阁统帅六部百司C内阁是皇权专制的产物 D内阁官员拥有最高决策权8李贽在教育他朋友的孩子时不用传统死背“四书五经”的方法,而是让孩子们随意读书游戏,充分发挥孩童天真活泼、自由奔放的天性。这体现出李贽()A主张个性解放和思想的自由 B反对理学的空谈和功利主义C反对孔子及儒家的教育方式 D崇尚“经世致用”的教育理念9明嘉靖年间,安徽歙县人江祥,“不惮劳苦,早夜经营,年五十,家业始起。累资二十余万金,田连阡陌,富甲一方”;休宁人程公辅,“商游吴

5、越遂获奇赢,置田拓址,雄于一乡矣”。这一状况()A反映了江南工商业市镇崛起 B表明安徽社会贫富分化加剧C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说明明代商业环境大为改善101689年尼布楚条约签订之时,清朝有一些加强东北边防、设立中俄界碑、绘制实测舆图等边界观念。之后,议政王大臣等将中俄平等的划界订约修饰成清朝对俄国的一种恩惠;乾隆要求沙皇对其臣服,对俄政策重回“朝贡礼”路线。这表明()A传统边界因中俄订约划界而动摇 B天下观念的持续稳固与强化C中国近代国界观念的形成受制约 D清朝疆土频遭割让藩属丧失11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弃农经商现象日益增多。下列历史现象与此变化密切相关的是()A程朱理学失去活

6、力 B小说戏曲走向繁荣 C传统科技领先世界 D闭关自守固守传统12明朝中后期逐渐形成了一般奏疏的处理流程:“朝廷有命令,必传之太监,太监传之管文书官,管文书之官方传至臣等。内阁有陈说,必达之管文书官,管文书官达至太监,太监乃进至御前”。这一运作流程()A一定程度上牵制了内阁权力 B有效防止了中央决策的失误C标志着中央政治体制的完善 D无形中削弱了司礼监的地位13史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与机务”,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由此表明,明朝内阁()A明太祖时因政务繁忙开始设立 B明成祖时开始取得法

7、定的地位C入阁官员的权势地位逐渐提高 D地居近密,职权范围始终明确14下表是明清时期外来农作物传入我国的情况,这些农作物的传入()农作物名称传入情况玉米原产于美洲的墨西哥、秘鲁,16世纪70年代,从中亚沿丝绸之路引入中国,19世纪以后,玉米种植出现了“遍山漫谷皆苞谷”的景象。甘薯原产于南美洲,主要用作蔬菜、粮食。明万历年间传入我国,到18世纪前期,长江流域许多省都已有甘薯。马铃薯原产于美洲秘鲁和玻利维亚等地。1650年左右传入中国,由于耐寒、耐旱,在我国南北得到广泛种植。A.抑制了土地兼并的现象 B缓解了人地之间的矛盾C解决了粮食短缺的问题 D推动了经济格局的改变15明代学者王世懋发现福建建阳

8、、邵武、长汀等地居民的口音与江西口音相似,一经询问,原来这里有大量江西商人的活动与入籍。以盛产武夷茶著称的建宁府为例,茶农茶商几乎都是江西人,每年早春,总有数十万江西人来到这里,筐盈于山,担接于道,据此可知()A资本主义萌芽的普及 B商帮控制国家经济命脉C区域间长途贸易兴盛 D重农抑商政策已经废除16郑和下西洋是15世纪末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上探险,然而郑和的航海活动却只应用于朝贡体系的实施,最终中国失去了作为主体书写世界历史的机会。造成这种遗憾的主要原因是()A海禁政策限制 B财税收入减少 C君主专制阻碍 D科学技术停滞17黄宗羲在原臣中说,父子是先天的血缘关系,君臣则是后天的契约关系

9、,是在“为天下”的前提下结成的君臣共同体,君主若不能“为天下”,臣可视君为路人。这说明黄宗羲思想的实质是()A倡导君臣平等的契约关系 B抨击君主专制制度C否定儒家思想的权威地位 D信守君臣父子的传统观念18清朝时期,西藏用灵童“转世”的办法确定达赖和班禅的继承人,为了避免纷争,清朝乾隆后期作出规定,转世灵童的人选必须通过驻藏大臣主持的金瓶掣签仪式来确认,报朝廷批准,才能成为新一代的达赖和班禅。这表明清中央政府()A明确了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的平等地位 B规定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C划分了达赖、班禅的管理权限和管理区域 D加强了对达赖、班禅转世的监督和任授权力19清代史学家赵翼说:“(

10、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军机处由皇帝选派的亲信大臣组成,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由此可知,军机处是()A清初皇帝独掌朝政的常设机构 B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C协办军务颁布诏书的专门机构 D专为皇帝草拟谕旨处理机要事务的机构20明清时期,丝织业有车工、纱工、缎工、织工。冶炼用人更多,除采矿、烧炭者以外,还有“煽者、看者、上矿者、取钩砂者、炼生者”等几十人。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区域分工出现 B行业分工扩大 C市镇经济繁荣 D工艺流程完整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材料一宋朝赋税摊派“当先富后贫,自近及远”。富者多担、贫者少担

11、的赋役征收原则和形式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宋代制度规定“灾伤二分至五分为小饥,放税在二分至五分之间为大饥,放税也在七分至十分之间”。北宋还新创多种赋税缓征制度,如展限即在缴纳期限外再给予延迟缴纳的明确时限。这种赋役制度发挥了保障财政供给和调节贫富、维持稳定的双重作用。宋代是中国古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高峰期,形成了救荒、济贫、扶弱三个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仓储备荒、灾伤赈济、日常救助等措施。摘编自黄纯艳北宋何以“百年无内乱”材料二清代自乾隆朝末期始,在长江下游的杭嘉湖和皖南山区,以棚民为主体的垦殖山土、种植玉米引发的社会环境恶化现象日渐凸显,官方和土著也因此在该域掀起了我国粮作史上首次谴责和禁止

12、外来稳产、高产粮作传播种植的浪潮。社会环境恶化,主要表现为山上玉米生产日渐严重地破坏了山下土著的农业经济,特别是粮食生产、人居环境和社会稳定,本质上是玉米生产者与非生产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因而禁止玉米在山场传种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土著的社会环境。摘编自张祥稳、戴家翠现象与本质:清代长江下游山区玉米生产引发的社会环境恶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社会“百年无内乱”的相对稳定局面出现的原因。(9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玉米引入中国带来的影响。(9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谈谈你的看法。(10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王良佐

13、,居临安观桥下。初为细民,负担贩油,后家道小康,起肆于门,称王五郎。(南宋)洪迈夷坚志材料二“杭州城内外,户口浩繁,州府广阔,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或稍丰厚者,下饭羹汤,尤不可无。虽贫下之人,亦不可免。”(南宋)吴自牧梦梁录材料三新都(新安),勤俭甲天下,故富亦甲天下。贾人娶妇数月则出外,或数十年,至有父子邂逅而不相认识者。大贾辄数十万,则有副手,而助耳目者数人。其人皆铢两不私,故能以身得幸于大贾而无疑。他日计子母息,大美,副者始分身而自为贾。故大贾非一人一手足之力也。顾炎武肇域志江南十一徽州府(1)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能够得出哪些历史信息?(4分

14、)(2)王良佐贩油致富的故事是宋代商业繁荣的一个缩影。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良佐贩油致富的有利条件。(4分)(3)材料三中,顾炎武认为徽商具有哪些特点?(4分)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明代市镇经济,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根据表中数据统计,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市镇数量较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品经济的繁荣,故选D项;明代中后期,虽然商品经济继续发展,但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依然稳固,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说明市镇的专业分工,且专业市镇在此之前就已出现,故排除B项;资本主义萌芽与市镇经济没有必然联系,故排除C项。2答案:B解析:据材料“清朝在东南设

15、置台湾府;在东北遏制沙俄,运用外交手段划定边界;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可知,清朝在边疆地区采用不同的手段稳固统治,说明国家治理因地制宜,故选B项;材料主旨是清朝对疆域的管理,属于地方问题,没有涉及中央的君主专制,排除A项;据所学,元代疆域更为辽阔,排除C项;据材料“设置台湾府设立伊犁将军设乌里雅苏台将军设驻藏大臣”可知,边疆管理以军事打击为辅,行政管理为主,排除D项。3答案:A解析:据题意可知,明代设立了内阁,将国家权力进行了重新的分配,这说明国家治理机制进行了调整,A项正确;材料主要说明地方权力分配发生变化,并不能说明地方自主权力得到加强,排除B项;内阁的出现是在宰相制度废除以后,排除C项;内

16、阁是皇帝的秘书咨询机构,不是决策机构,排除D项。4答案:D解析:据材料“近年粤闽贸易,看船甚觉减少,即内地贩洋商船,亦多有停驾不开者”可知,乾隆时期福建、广东地区的外来贸易船只减少,内地进行远洋贸易的船只大多也都不再出海贸易,反映出中外贸易市场联系减少,故选D项;材料仅表述了福建、广东地区的对外贸易减少的现象,并没有说明作者对此的态度是支持还是否定,排除A项;据材料“内地所需洋货,价值亦甚见增昂”可知,由于流入内地的洋货减少,导致内地所需洋货价值增高,而非国内丝绸价格上涨,排除B项;1815年,中外“丝银”贸易终结,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5答案:C解析:“御门听政”使皇帝直接掌握了国家政治

17、决策,皇帝的亲身参与有利于政治决策效率的提升,从而提高了皇权统治的效能,故选C;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排除A;“御门听政”实际上使决策方式简单化,排除B;“御门听政”使皇帝直接进行政治决策,加重了君主政务负担,排除D。6答案:A解析:据材料“其中的理论依据大多出自天学初函及各种传教士著作”可知,中国科学家吸收了传教士著作中的科学理论,说明传教士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故选A项;材料主旨是科学家方以智的著书中采纳西方的科学理论,不能代表整个思想界,排除B项;据所学,明清时期中国科技特征依然是以实用为主,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科学家方以智的著书中采纳西方的科学

18、理论,不能代表整个自然科学的构成,且自然科学涉及面比较广,并非主要是物理学,排除D项。7答案:C解析:据所学,内阁是皇帝的秘书机构,不是国家的法定一级行政机构,属于皇权专制的产物,故选C项;据所学,内阁是皇帝的秘书机构,不是国家的正式行政机构,排除A项;据所学,内阁是皇帝的秘书机构,不是国家的法定一级行政机构,六部百司由皇帝直接统帅,排除B项;据所学,内阁是皇帝的秘书机构,最高决策权掌握在皇帝手中,排除D项。8答案:A解析:李贽用随意读书游戏的办法取代传统死记硬背的方法去教育朋友的孩子,是释放孩子天性的做法,本身体现了李贽提倡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的主张,故选A项;题干中李贽的做法跟释放孩子的天性

19、有关,而与理学的空谈和功利主义无关,排除B项;孔子主张教育要因材施教,李贽的做法与之是一致的,所以不能体现李贽反对孔子及儒家的教育方式,排除C项;题干体现的是教育方式方法问题,而不是教育理念问题,且题干信息与“经世致用”无关,排除D项。9答案:C解析:由题干中的“累资二十余万金,田连阡陌,富甲一方”“遂获奇赢,置田拓址,雄于一乡”等信息可知,明朝嘉靖年间的工商业者在获得较多利润之后,往往将资金用于买田置地,而不用于扩大再生产和继续投资,这使得工商业发展缺乏足够的资金,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故选C项;题干反映的是工商业者的投资去向问题,而与工商业市镇无必然关联,排除A项;题干仅体现了富裕的工

20、商业者如何对待所赚取的利润问题,而没有体现贫穷人的状况,所以没法体现社会贫富分化是否加剧,排除B项;工商业者将赚来的钱用于买田置地,是重农抑商政策长期实行导致的结果,商业环境改善与上述现象无必然关联,排除D项。10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将中俄平等的划界订约修饰成清朝对俄国的一种恩惠”“对俄政策重回朝贡礼路线”可知,当时统治阶层主要是从华夷观念的角度看待中俄关系和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不利于近代国界观念的形成,故选C项;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使中俄地区的部分疆界逐渐明确化,有利于边界地区的稳定和发展,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国界观念而非天下观念,排除B项;鸦片战争之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导致了清朝疆土频遭割让

21、藩属丧失,排除D项。11答案:B解析:明清时期弃农经商的现象日益增多是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义利观,因此追商逐利的风气较为浓厚,也因此促进了市民文学的发展,文化向世俗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小说和戏曲走向繁荣,故选B项;明清时期程朱理学仍在发展,还出现了新内容,失去活力的说法不准确,排除A项,传统科技领先世界的说法不准确,排除C项;闭关自守使得中国与世界发展脱轨,但是材料的现象是发生在国内,与我们的对外政策关系不大,排除D项。12答案:A解析:由材料中的表述可知,内阁的主张必须经过文书官、太监等流程方能到达御前,而不是直接内阁和皇权对接,这种流程在事实上起到了牵制内阁权势的作用,故选A

22、项;“防止”决策失误的说法错误,任何的制度都只能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决策的失误,都达不到“防止”的作用,排除B项;中央体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形成标志中央政治体制的完善,明清时期是中央政治体制的空前强化阶段,排除C项;司礼监主要负责各种流程和仪式,对皇权产生的威胁较小,且材料中的司礼监也只是起上传下达的作用,权力地位并未发生变化,排除D项。13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内阁在明成祖时设立,A项排除;明内阁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B项排除。据材料“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与机务,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可见入阁官员的权势地位逐渐提高,C项符合

23、题意。明内阁的职权范围始终不明确,D项排除。14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遍山漫谷皆苞谷”“长江流域许多省都已有甘薯”“在我国南北得到广泛种植”可知,外来物种因为高产,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普遍种植,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缓解人地矛盾,故选B项;导致土地兼并的主要原因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土地买卖的合法化,与外来物种的推广无关,排除A项;外来物种的传入只是短暂地缓和了粮食短缺的问题,随着人口增长的速度不断加快,粮食短缺的问题会再次激化,排除C项;“在我国南北得到广泛种植”仅能说明明清时期的外来物种并非只在特定的区域种植,无法改变全国范围内的经济格局,排除D项。15答案:C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由于江西商人的

24、活动与入籍,福建建阳等地居民口音与江西相似,这说明江西商人在福建经商,即区域间长途贸易兴盛,故选C项;资本主义萌芽并未普及,仅出现在部分地区、部分行业,排除A项;“控制国家命脉”过于绝对,排除B项;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强化,排除D项。16答案:C解析:郑和的航海活动只应用于朝贡体系的实施,说明是服务于专制皇权的需要,满足统治者炫耀权威,而不是服务于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所以最终难以为继,故选C项;海禁政策是出现在郑和下西洋之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郑和下西洋难以为继是由于不计经济效益,只满足朝贡体系的实施,使得财政支出难以支撑,所以主要原因不是财政收入减少,排除B项;郑和下西洋时期,我国航

25、海方面的科技是世界领先的,只是由于满足朝贡贸易的目的,财政难以支持,而不是科技停滞的原因,排除D项。17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臣可视君为路人”,可知黄宗羲强调君主需要胸怀天下百姓,否则臣子可以视君王为普通人,体现了他反对君主专制的民本思想,故选B项;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但是并未完全否定君主专制制度,只是强调君主需要以民为本,排除A项;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制度的目的是希望君主能以民为本,体现了黄宗羲对儒家民本思想的继承,排除C项;“君臣则是后天的契约关系”“臣可视君为路人”说明黄宗羲强调君臣关系是后天形成,与父子先天的血缘关系不同,臣子是可以脱离君主控制的,排除D项。18答案:D解析:题干提及,

26、转世灵童的确认“必须通过驻藏大臣主持的金瓶掣签仪式来确认,报朝廷批准”可知,达赖和班禅转世受政府监督并经由中央政府册封,故选D项;“平等地位”不合史实,达赖、班禅是西藏地方宗教、政治领袖,驻藏大臣是中央驻西藏行政长官,排除A项;达赖、班禅的人选确定后,才能对西藏进行管理,排除B项;题干未提及达赖、班禅在西藏的管理区域划分等信息,排除C项。19答案:B解析:题干“(军机大臣)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可知,军机处直接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军国大事,只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而无决策权,故选B项;军机处设立于1729年的雍正朝,是在清朝中期,且“独掌朝政”不合史实,排除A项;“颁布诏书

27、的专门机构”不全面,结合所学:军机处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排除C项;“草拟谕旨”不合史实,结合所学:军机处官员日夜轮流值班,商议军情,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排除D项。20答案:B解析:据材料“丝织业有车工、纱工、缎工、织工。冶炼用人更多,除采矿、烧炭者以外,还有煽者、看者、上矿者、取钩砂者、炼生者等几十人”可知,明清时期丝织业、冶炼业分工进一步细化, 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同一行业内部分工,而非区域分工,排除A项 ;材料主旨是纺织业等行业分工的细化,没有涉及市镇经济,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纺织业等分工细化,无法体现工艺完整,排除D项。21答案:(1)原因:富者多担、贫者少担的赋役征收

28、原则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赋税缓征制度和灾荒时期赋税减免政策有利于保护小农经济;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给低收入者提供生活保障,缓和社会矛盾。(2)影响:增加粮食产量,养活更多人口;山地大量种植,破坏生态环境;引发社会环境的恶化。(3)经济发展为社会稳定提供物质基础;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应注意生态保护等。解析:(1)由材料一“富者多担、贫者少担的赋役征收原则和形式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可得,富者多担、贫者少担的赋役征收原则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由材料一“展限即在缴纳期限外再给予延迟缴纳的明确时限。这种赋役制度发挥了保障财政供给和调节贫富、维持稳定的双重作用”“灾伤二分至五分为小饥,放

29、税在二分至五分之间为大饥,放税也在七分至十分之间”等信息可得,赋税缓征制度和灾荒时期赋税减免政策有利于保护小农经济;由材料一“形成了救荒、济贫、扶弱三个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仓储备荒、灾伤赈济、日常救助等措施”可得,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给低收入者提供生活保障,缓和社会矛盾。(2)要注意从正反两方面来看待玉米引入中国带来的影响。具体来说,积极影响角度,结合所学可知,由于玉米是高产农作物,适合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土壤中生长,所以玉米引入中国增加了粮食产量,养活更多人口;消极影响看,由材料二“以棚民为主体的垦殖山土、种植玉米引发的社会环境恶化现象日渐凸显”可得,山地大量种植,破坏生态环境;由材料二“社会

30、环境恶化禁止玉米在山场传种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土著的社会环境”可得,引发社会环境的恶化。(3)据材料一、二从经济发展对社会稳定的双向作用出发,去考虑该如何认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关系。具体来说,从积极角度看,由材料一可得,经济发展为社会稳定提供物质基础,而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社会稳定;由材料二中的信息可得,经济发展过程不注重环境保护,结果破坏了自然环境,也带来了社会不稳定因素,所以经济发展应注意生态保护;等等。22答案:(1)历史信息:史实描述的是南宋都城临安;商业繁荣;商业突破空间(市)的限制。(2)有利条件:南宋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和城市的繁荣;临安市场广阔;政府的政策;地理位置优越;

31、个人因素。(3)特点:讲团结;注意互相帮助;重信义;勤劳节俭。解析:(1)据材料一中洪迈的生活朝代(南宋)以及其所描述的“临安”,可得史实描述的是南宋都城临安;据材料二“杭州城内外,户口浩繁,州府广阔,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可得商业突破空间(市)的限制;据材料二“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或稍丰厚者,下饭羹汤,尤不可无。虽贫下之人,亦不可免”可得商业繁荣。(2)据材料二“杭州城内外,户口浩繁,州府广阔,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可得商业和城市的繁荣,临安市场广阔;据材料一中王良佐贩油的地点,即“临安观桥下”,可知地理位置优越;据材料一“初为细民,负担贩油,后家道小康,起肆于门”可知个人因素;王良佐贩油致富属于南宋商业方面的表现,据此可知,政府政策(如商业活动不再受政府的直接监管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的农业、手工业比较发达。(3)据材料三“其人(副手)皆铢两不私,故能以身得幸于大贾而无疑”可知重信义;据材料三“大贾辄数十万,则有副手,而助耳目者数人”可知注意互相帮助;据材料三“故大贾非一人一手足之力也”可知讲团结;据材料三“新都(新安),勤俭甲天下,故富亦甲天下。贾人娶妇数月则出外,或数十年,至有父子邂逅而不相认识者”可知勤劳节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