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509.06KB ,
资源ID:247577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24757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三章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为本站会员(雪****)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三章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1、第三章 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1在18oC的教室里,将温度计从装有酒精的瓶中取出,则温度计的示数将()A立即上升B先下降后上升C先上升后下降D不变2抖音上有这样一个内容,在非常寒冷的天气里,用舌头舔操场上单杠的铁质立柱,结果舌头被“粘”住了。下列现象中与舌头“粘”在铁柱上的原理相同的是()A用胶水将纸张粘在一起B冬天湖面结了厚厚的冰C深秋银霜遍地D山间大雾弥漫3下列热现象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蒸气引起的烫伤往往比开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还要放出大量的热B热风干手器的作用是利用热风加快手上水的蒸发C夏天,汽车内开冷空调,被冷气对吹的车玻璃内侧会“出汗”D

2、水沸腾时,在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4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a、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A它是小水滴,a处较浓B它是小水滴,b处较浓C它是水蒸气,a处较浓D它是水蒸气,b处较浓5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B甲物质的熔点为210C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乙物质在2min4min以内温度不变,该过程不吸热6下表为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固态氮固态氧固态酒精固态水银熔点/21021811739

3、物质液态氮液态氧液态酒精液态水银沸点/19618378357A在190时氮是液态B将氮和氧放在200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慢慢提高环境的温度,氮气会比氧气更快分离出来C在标准大气压下,可以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D将液态氮置于25的环境中,液态氮会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72022年2月4日冬奥会在北京开幕。滑冰比赛时,为了消除冰刀滑行造成的划痕,常需进行“补冰”。“补冰”时,工作人员在冰面上浇水,并向浇水处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补冰”时干冰和水发生的主要物态变化分别是()A升华,凝华B汽化,凝华C升华,凝固D汽化,凝固8如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说法正确的是()A海波的

4、沸点是48B海波熔化过程持续了12 minC第7 min时海波处于液态D海波在BC段吸热,温度不变9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中,把碎冰装在大试管中,将大试管放在水中加热,这种加热方式称之为“水浴法”加热;在该实验中我们一般采用的水是常温水而不用开水的原因是()A增长冰的熔化时间B均匀受热C增大受热面积D缩短实验时间10已知酒精、煤油、水银的熔点分别为117、30、38.5,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2,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该选用()A酒精温度计B煤油温度计C水银温度计D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11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孤舟蓑笠翁,独

5、钓寒江雪”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霜的形成是熔化现象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12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汤()A同时沸腾B不会沸腾,汤的温度总是低于水的沸点C稍后沸腾D汤的温度总是等于水的沸点13量程都是100的甲、乙、丙三支酒精温度计,分度值都是1,甲玻璃泡的容积大些,乙、丙相同,甲、乙玻璃管的内径相同,丙粗一些,由此可判断这三支温度计相邻的两条刻度线间的距离()A甲最长,丙最短B甲最短,丙最长C乙最长,但不能比较甲与丙的长度D乙最短,但不能比较甲与丙的长度14

6、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4 ,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的示数为94。用这支温度计测得烧杯中水的温度是49,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A48B49C50 D5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15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下列步骤顺序是:_(填字母);A选取合适的温度计并观察温度计的量程;B待示数稳定后并读数;C估计被测液体温度;D从被测液体中取出温度计;E.让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图中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_(填序号)。16小明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塑料袋挤瘪,排出袋中空气后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过一会儿,塑料袋膨胀,塑料袋内发生了_(填物态

7、变化的名称);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塑料袋的体积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是由于塑料袋内发生了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17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则丙的状态为_,由丙到甲的物态变化是_,乙到丙的物态变化是_。18在测量水的温度时,甲、乙、丙三位同学按图所示方法读数,正确的是 _,水的温度是 _。192020年6月23日,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55颗导航卫星,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完美收官。火箭刚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的地面,很多物体遇到这样高温火焰将会_。为了保护发射台底,

8、就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_来吸收巨大的热量。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20在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很多关于“白气”的现象。例如吃冰棒的时候,冰棒周围会冒“白气”,有人认为“白气”是水蒸气,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请解释“白气”形成的原因并且再举出两个生活中的“白气”现象的实例。21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材料后,回答相应的问题。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这种固体在常温下不经熔化就会直接变成气体,所以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变为气体,吸收热量,促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1

9、)请把文中描述“干冰有致冷作用原因”的句子找出来写在下面。(2)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这句话包含了哪些物态变化?(3)云中的小冰晶下落到最后又是如何变成了小雨滴的?22小明同学利用玻璃板、水、酒精灯等器材,进行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的结论。请你写出实验设计的方案。四、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23小明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该装置的错误之处是_;(2)将烧杯盖住的目的是_;(3)小明做完实验后又进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得到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如果要喝一杯奶茶(牛奶与茶水的质量之比

10、约为),有A、B两种方案可选择:A先将滚烫的热茶冷却,然后加冷牛奶B先将冷牛奶加进滚烫的热茶中,然后冷却结合图,你认为方案_的冷却效果较好。24图甲是某小组“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每隔记录一次温度值。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时间/01234567891011海波的温度/4044464848484848485053(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_;(2)在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的温度为_;(3)由记录的实验数据可知海波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4)由实验知,海波熔化需要的条件是:_;继续吸收热量;(5)另一小组在利用相同的器材进行这一实验时,观察到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计示数缓慢上升。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填字母)。A 烧杯中的水少B 对试管内的海波不断搅拌C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试管壁D 海波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升高参考答案:1B2AB3C4A5C6B7C8D9A10A11C12D13A14C15 CAEBD 16 汽化 变小 液化17 固态 熔化 凝华18 乙 4219 熔化 汽化20升华吸热21(1)见解析;(2)液化;凝华22液化放热23 温度计的感温泡碰到了烧杯壁 减少热量散失,节省加热时间 A24 停表 42 晶体 温度达到熔点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