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3.08MB ,
资源ID:245829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24582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苏省镇江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为本站会员(雪****)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苏省镇江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1、江苏省镇江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在近年的当代小说中,文学与历史的关系问题开始越来越引人关注。习近平同志在作协九大开幕式讲话中,非常明确地谈到了文学与历史的关系,其中当然也隐含着对于当代文学的批评。习近平同志说:文学家、艺术家要结合史料进行艺术再现,必须有史识、史才、史德。历史给了文学家、艺术家无穷的滋养和无限的想象空间,但文学家、艺术家不能用无端的想象去描写历史,更不能使历史虚无化。文学家、艺术家不可能完全还原历史的真实,但有责任告诉人们真实的历史,告诉人们历史中

2、最有价值的东西。戏弄历史的作品,不仅是对历史的不尊重,而且是对自己创作的不尊重,最终必将被历史戏弄。只有树立正确历史观,尊重历史、按照艺术规律呈现的艺术化的历史,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才能立之当世、传之后人。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来说,我们并不是要求作家像历史学家那样去追求历史事件、历史情节的绝对真实,而是要求必须尊重历史本质的真实。也就是说,即便叙事者在历史事件与情节的描绘上达到了相当程度的真实,但这一基础如若并非建立在历史本质的契合之上,我们也不能说这是真实的历史叙述。反之,即使对于某些历史的描写,其事件与情节完全出于虚构,但却在更高层面呈现了特定时代的本质规律,也依然可以看作是真实的历史。(摘

3、编自徐刚当代文学的历史叙事问题)材料二:在历史学研究中,鲁迅、茅盾、老舍、闻一多等人的作品经常被当作佐证史料而引用。现代文学能够被用作历史研究之辅助的根本原因正在于它固有的“以文见史”传统的存在。所谓“以文见史”,是对中国现代文学与历史互动关系的概括,它既是作家面对历史的观念传统,又是作品处理文本与现实关系的写作传统。中国现代文学在反思历史、关注现实方面成就卓著,各个时期的文学潮流中都存在一个清晰的历史维度。“以文见史”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写作传统。文学参与历史建构的传统在五四文学之前的进步人士那里就已经开启。中国现代文学与历史深度融会,积淀成一种前后相继的写作现象,并演化为具有本质意义的写作传统

4、。现代作家在“人”的建构过程中,首选的是历史批判的路径,而不是将世俗生活合法化的路径,梁启超、鲁迅等人都就是如此。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许多作家都写过孔子的事迹,如曹聚仁的孔老夫子、冯至的仲尼之将丧、陈子展的楚狂与孔子等。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不断出现在现代文学作品中,包括人文始祖女娲(鲁迅补天),历史豪杰伍子胥(冯至伍子胥),精神气节的代表人物文天祥(郑振铎桂公塘),及众多能臣谋士,如信陵君(廖沫沙信陵君之归)、苏秦(魏金枝苏秦之死)等。此外,歌颂高尚文人的作品中亦不乏佳作,如何其芳的王子猷、唐弢的晓风杨柳等。现代文学创作中的历史书写,是沟通过去与当下的精神通道,有助于促进读者对历史的认知和

5、理解。中国革命与现代文学的密切关系,使文学天然地关注历史进程。现代文学的纪实功能十分强大,民族国家重大事件与其文学呈现之间的时间差非常小,这是现代文学“以文见史”传统的醒目标志。各时期的主流文学全面折射出历史的风云变幻,文学由此逐渐确立了新历史观并参与了历史的意义重构。“以文见史”传统与中国现代伦理变迁息息相关。新伦理的建构依托历史资源的例子大量存在。伦理辩驳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历史小说中大量出现,抗战文学把民族安全至上提升为最高伦理原则。中国作家善于到历史中寻求伦理变革的依托。在这里,伦理变革与“以文见史”传统相遇并形成相互映照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以文见史”传统与现代文学的形式变革密不可

6、分。历史小说、新歌剧、随感录、报告文学、传记文、叙诗中都有历史的踪影。现代作家突破了传统平话和历史演义的局限,从而为历史表达创造了新形式。例如,鲁迅的故事新编、茅盾的社会剖析小说、朱东润的历史人物传记、谭正登的历史小说等,都在文学形式上创造了新范式,而新范式的诞生与历史语境有着必然的关联。对“以文见史”传统的认知有助于评价文学作品的价值。文学与历史都以关注人性为前提,这就使某些文学作品在生成审美价值的同时也具备认知价值。从文学的历史叙事中培育出的审美意识是社会化审美意识,对这种意识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审美价值的动态性和社会性,从而体现出中国现代文学“以文见史”传统的一个重要侧面。“以文见史”传统为

7、文学接受者与批评者带来了指向未来的愿景。文学中的历史书写总是带着对公平、正义乃至乌托邦的向往,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精神并不是“向后看”的精神,而是从“过去”透过“现在”而直达“未来”的精神。这一传统不仅折射出历史规律,而且用指向未来的愿景为社会进步带来隐形的助力。(摘编自王寰鹏中国现代文学“以文见史”的写作传统)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尊重历史本质的真实,不能用创作者的想象去描写历史,更不能使历史虚无化。B.只要树立正确历史观,文学家、艺术家就能创作出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立之当世、传之后人的作品。C.文学的历史叙事中培育出的审美意识具有社会性,

8、对这一意识的研究有利于体现“以文见史”传统。D.文学中的历史书写总是向往美好,文学接受者与批评者为“以文见史”传统带来了指向未来的愿景。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学或艺术作品中涉及的历史事件以及历史情节是否绝对真实,并不是衡量作品高下的硬性标准。B.中国现代文学注重反思历史、关注现实,各时期文学潮流历史维度清晰,不存在戏弄历史的作品。C.补天在“人”的建构过程中,首选的是历史批判的路径,而并非是将世俗生活合法化的路径。D.“以文见史”的传统对当代小说作家依旧存在借鉴价值,有助于他们创作出优秀的历史题材小说。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作品最能体现“以文见史”传统的一项是(

9、3分)A.荷花淀B.阿房宫赋C.再别康桥D.玩偶之家4.结合材料一,简述你对“史识”“史才”“史德”的理解。(6分)5.两则材料都涉及了文学与历史关系的问题,请简要分析侧重点有何不同。(4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仲尼之将丧冯至仲尼自从春天去了以后,意味阑珊,情绪萧索。前年他想着,世态一年不如一年,春秋写到这也够了,愿上天再容我几年,把易经整理好,把我的哲学思想都借着这部古书表现出来,留给我的弟子们。哪知到了现在,易经一点儿没有着手。那张伴着他流浪的古琴如今挂在壁上,着了灰尘,结了蛛网。黄昏时分,他倚窗望日,房子里会发出一种苍茫的音调。他回转头来,目

10、光懒懒地落在那张琴上。他这般伤感地自语,不知说了多少次了:当年从我困于陈蔡的故人们,死的死了,远行的远行,只剩下这张琴,寂寞无语。二十年前,正是他要把自己的理想实现在这乱世上最热衷的时期。独登泰山,澄滓太清,不觉胸怀高朗:啊,当初登上东山,觉得鲁小,现在立在泰山顶,天下并不大呀!现在泰山依旧,可旧日的气概一点也没有了,耳边只是缠绕着一个樵夫的哭声。心里忽地一片苍凉,宇宙似乎冰化了一般。一个久已消逝了的泰山樵夫的影子,有如白衣的神显现在黑漆的夜色中:樵夫啊,你是世间的至圣!当我们在泰山的幽径里相遇时,你哭得是恁般地苦闷。我这愚蠢的人啊,我那时不但不能领会,还要问你为什么哭。樵夫啊,你说,你自伤,

11、所以这般哀泣茫茫天空,恢恢地轮万物的无着无落,是这样锐敏地感动了你你深入了人生的真髓、宇宙的奥秘;我直到今日,才能了解你!他的头脑眩昏,泰山似乎也旋动起来。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杖,被掷在一边,他频然坐在阶上。一个衣冠齐楚的人渐渐可辨,是子贡。他两目射出消逝了的旧日光芒,迎上去,紧紧握住子贡的手。赐呀,你来得怎么这么晚呢?子贡见他的神色、言语,与往日不同,木鸡般愕然地立着,一个字都不知怎样说才好。先生寂寞呀赐,你日日锱铢为利,好久不到我这里来了子贡本是因货殖之事,顺路看看先生,并且想问一问他近来对于政治上的意见。哪知出乎意料,先生说出这样悲痛的话,是他从来没有听过的。我昨夜做了一梦。咳,这样

12、的梦也不止一次了。你说,泰山有崩堕的一天吗?先生,梦是无凭的;泰山是不会崩颊,如同哲人永不陨亡一样仲尼皱纹消瘦的颊上,缀了两颗绿豆大的泪珠了。子贡慢慢地扶着先生又坐在台阶上,这时候太阳转到南方,一只雄鸡高踞在树巅,叫起来了。赐呀,这是什么在叫?仲尼低着头,一切都在白昼的梦里迷迷蒙蒙的。先生,是一只雄鸡。假如仲由还在,恐怕又要把它射下来,把羽毛插在他的冠上;拿血肉来供我的馐馔。可怜他傍着我车尘劳碌于卫楚陈蔡的路上,一日不曾离开;同我一块儿受着隐士们的嘲笑、路人们的冷遇。我又何益于他呢?他终于很惨怛地死了!我抱着我的理想,流离颠沛,一十四年,种种魔鬼的力恐吓着我,讽刺着我,压迫着我。卫呀,楚呀,陈

13、呀没有一个地方能用我一天。终于我不能不怀着惆怅回到故乡。故乡真是荒凉呵,乡音入在耳里泪便落在襟前。没有一个人不说我是陌生人,没有一个人对我不怀着一些异殊的意味。儿时的门巷变成一片瓦砾,父母的坟茔已被人踏平,我哪里还有读易奏瑟的心情呢?我悔不该回到故乡,故乡于我,失尽了它的意味了。赐呀,我还有几天的生命呢?天也无边,地也无涯,我种种的理想,已化作一片残骸,由残骸化成了灰烬!后世呀,不可知的后世呀后世,一定有认识先生的人子贡寻不出另外可以安慰先生的话。这淡如白水的慰语,丝毫没引起仲尼的注意。我为什么回到故乡呢?为什么不死在匡人、陈蔡人的手里呢?那时候的死,是怎样地光荣!怎样地可以自傲!那时候,有颜

14、回、仲由在我身边,百十个弟子在我面前,在弦诵声中死去,韵调是怎样地悠扬,怎样地美丽呀!现在,不肯“先我死”的颜回也死了,勇健的仲由也死了,百十个弟子都各自走上自己的路了。死也要有死的时候。仲尼一气说尽了多少天积蓄着的抑郁,两目像着了疯狂,两手按胸,不住地咳喘,淤塞着,再也说不下去了。子贡想用旁的话把先生的话路岔开。先生,该是午餐的时候了吧?先生的精神太疲劳了!先生到房子里休息休息。我到莱圃里去剪一些菜,为先生煮汤吧!子贡一步三顾,不知将来究竟要发生什么变故,走到房后的菜园里去了。仲尼依然坐在门前,他怕走进房内,同怕阴森的坟墓一样。远远近近,静悄得使人听着了万籁的极细微的呼吸正是傍午的时分。泰山

15、的余脉,又蒙上一层薄薄的云霭了!(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修完春秋后,孔子本打算整理易经,将他的哲学思想传诸后学,却因回乡后耳闻目睹之种种而迟迟未曾着手。B.二十年前,孔子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带领颜回、仲由等一众弟子奔走于卫楚陈蔡之间,试图于乱世实现自己的理想。C.孔子返乡时,颜回、仲由都已不在人世,活着的人也多在远方,各自忙各自的事,只有子贡常来探望,侍奉其饮食起居。D.孔子多次梦到泰山崩堕,所以一看到子贡便急切地询问他的看法,当得到了“不会崩颓”的答案后,激动地落下眼泪。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开

16、篇以“意味阑珊”“情绪萧索”点明了孔子的精神状态,奠定了全文的基调,呼应文题。B.语言含蕴丰富,“日日锱铢为利”既点明子贡善于经商,又表明孔子因弟子能人尽其才而欣慰。C.“泰山”是孔子生命的隐喻,“登泰山”喻其壮,“梦泰山”喻其颓,“云霭蒙余脉”喻其将丧。D.冯至突破性使用破折号,以破折号引出人物语言,使文面简洁明晰,体现了作者独特的风格。8.冯至笔下的孔子是孤独寂寞的,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其孤独寂寞的缘由。(4分)9.王寰鹏说:“历史是中国现代作家倾心审视与观照的一片邈远、深沉的疆域。”请结合现代文阅读I材料二,谈谈本文是如何体现“以文见史”传统的。(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文言

17、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材料一:初,孝文时,吴太子入见,得侍皇太子饮、博。吴太子博争道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吴太子杀之遣其丧归葬至吴,吴王愠曰:“天下同宗,死长安即葬长安,何必来葬为!”复遣丧之长安葬。吴王由此稍失藩臣之礼,称疾不朝。京师知其以子故,系治验问吴使者。吴王恐,始有反谋。后使人为秋请,文帝复问之,使者对曰:“王实不病。汉系治使者数辈,吴王恐,以故遂称病。夫察见渊中鱼,不祥。唯上弃前过,与之更始。”于是文帝乃赦吴使者归之,而赐吴王几杖,老,不朝。吴得释其罪,谋亦益解。然其居国以钢、盐故,百姓无赋,卒践更,辄与平贾;岁时存问茂才,赏赐闾里;他郡国吏欲

18、来捕亡人者,讼共禁弗予。如此者四十余年。晁错数上书言吴过,可削。文帝宽,不忍罚,以此吴日益横。及景帝即位,错说上曰:“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齐七十余城,楚四十余城,吴五十余城。封三庶孽,分天下半。今吴王前有太子之隙,诈称病不朝,于古法当诛。文帝弗忍,因赐几杖。德至厚,当改过自新,反益骄溢。即山铸钱,煮海水为盐,诱天下亡人谋作乱。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上令公卿、列侯、宗室杂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隙。(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七国之叛)材料二: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困平城,病

19、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节选自柳宗元封建论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用“/”断6处。(3分)吴太子博争道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吴太子杀之遣其丧归葬至吴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系治,囚禁治罪,“治”与谏逐客书中“至今治强”的“治”意思不同。B.茂才,即陈情表中的“秀才”,为了避讳光武帝刘秀的名字,改为茂才。C.庶孽,妃妾所生之子女。庶出虽受到压制, 但也有逆袭成功的,如李隆基。D.陵迟,也作“凌迟”,既是一种残酷刑罚,也指渐趋衰败,在文中意指后

20、者。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吴太子之事,吴王称病不再朝见文帝,此举有违藩臣的礼节。文帝宽仁,吴王却得寸进尺,变本加厉。B.晁错多次上奏文帝,陈述吴王过失,建议削藩。景帝即位后,晁错仍力主削藩,他认为吴王必然会叛乱。C.柳宗元认识到,秦代的郡县制较分封制更具有历史的先进性,并以此论断讽谏唐王朝要削弱藩镇的力量。D.晁错、柳宗元都肯定了分封制在天下初定时的历史意义,同时对于分封制的隐患二人也有着明晰的认识。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于是文帝乃赦吴使者归之,而赐吴王几杖,老,不朝。(2)上令公卿、列侯、宗室杂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

21、与错有隙。14.简述晁错、柳宗元对分封同姓王背景介绍的重点有何不同。(3分)口)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嘉祐院观壁间文湖州墨竹宋陆游石室先生笔有神,我来拂拭一酸辛。败墙惨澹欲无色,老气森严犹逼人。惯阅冰霜元耐久,耻随儿女更争春。纷纷可笑空摹拟,尔辈毫端万斛尘。注文湖州:北宋著名画家文同,字与可,曾为湖州知州,世称文湖州,别号石室先生。陆游此诗于乾道九年(1173)三月作于成都嘉祐(僧)院。儿女:相对于老竹而言的新生翠竹。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首联以“笔有神”来称赞文同所画墨竹形神兼备,但是拂拭后所见也令诗人心酸。

22、B.嘉祐院墙壁因时隔久长而腐坏破败,竹画的墨色已经变得十分惨淡,不复原来的面貌。C.“老气森严”句以观者感受写艺术之美,同时也呼应“有神”二字,表现其墨法精湛。D.诗歌尾联以“纷纷”表明摹拟文同画竹的人极多,意在强调他在该领域的影响力之大。16.结合全诗内容概括文同的形象?(6分曰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临安春雨初霁中“_,”两句,诗人自问自悔,奠定了诗作的基调。(2)登快阁中“_, _”两句看似寻常,却让诗作带上了一些自嘲、兀傲之气。(3)客至中“_,_”两句勾画“无人至”的意境,却更似为客人将至做铺垫。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

23、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宇宙的大小和年龄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我们的小小行星只不过是无限永恒的时空中的一个有限世界。从宏观来看,人类所关心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说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A)的。但是,我们人类朝气莲勃,勇敢好学,前途无量。几千年来,我们对宇宙及我们在宇宙中所处的地位做出了(B)的发现,恐怕即便是发现者在彼时也未曾想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回想起来是很令人兴奋的。这些探索活动提醒我们:好奇是人类的天性,理解是一种乐趣,知识是生存的先决条件。其实我们在这个宇宙中不过是微末的存在,所以,我们认为,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我们探索宇

24、宙的时候,既要勇于怀疑,又要富于想象。想象经常能够把我们带领到崭新的境界,没有想象,我们必然(C)。怀疑可以使我们摆脱幻想,还可以检验我们的推测。宇宙神秘非常,它有典雅的事实,错综的关系,微妙的机制。18.请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文中加点的“小小行星”是否可以换成“地球”,试从表情达意的角度进行简要分析。(5分)20.将文中划线句分别改写成一个明喻句、一个暗喻句,不得改变句子原意。(4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庞太监 哟!秦二爷!秦仲义 庞老爷!这两天您心里安顿了吧?庞太监 那还用说吗?天下太平了:圣旨下来,谭嗣同问斩!告诉

25、您,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秦仲义 我早就知道!茶客们忽然全静寂起来,几乎是闭住呼吸地听着。庞太监 您聪明,二爷,要不然您怎么发财呢!秦仲义 我那点财产,不值一提!庞太监 太客气了吧?您看,全北京城谁不知道秦二爷!您比做官的还厉害呢!听说呀,好些财主都讲维新!秦仲义 不能这么说,我那点威风在您的面前可就施展不出来了!哈哈哈!庞太监 说得好,咱们就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吧!哈哈哈!秦仲义 改天过去给您请安,再见!(下)庞太监 (自言自语)哼,凭这么个小财主也敢跟我逗嘴皮子,年头真是改了!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那是自然。”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22.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请结合文段内容,分析秦二爷言语的特点。(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人类因为有了语言而有了世界,人对世界的基本经验和理解都是在语言中的经验和理解。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起来的最基本的生命情感是在母语中形成起来的生命情感,而人所形成起来的基本的人生态度也是母语给他的母语的价值不言而喻。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