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4 ,大小:48.26KB ,
资源ID:244978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24497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2-2023学年统编版八年级下语文期末达标测试卷(A)含答案)为本站会员(雪****)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2-2023学年统编版八年级下语文期末达标测试卷(A)含答案

1、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期末达标测试卷(A)一、积累与运用(23分)1.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b)着一支白蓬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拨前蒿(go),阿发拨后蒿(go)。B.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pn),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C.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个迁徒(x)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D.在山麓、沟壑(h)、河谷、湖泊、海洋等比较低洼的地方,有许多泥沙不断被留下来,它们填充着湖泊(p),垫高了河床。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在中国

2、旅游和观赏名胜古迹,常常会遇到亭台楼阁等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坐落在奇山秀水间,点缀出一处处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B.场上陈列着有锦绣的,金银的,五光十色,目眩神迷。C.首先,他们得开辟草莱,支起篷帐,和遍地蜿蜒爬行的毒蛇和蜈蚣周旋着。D.运动会上,同学们手持五彩斑斓的红旗,在为运动员们呐喊助威。3.下面语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一路上,经过了许多高大挺拔的树,名叫松与杉。B.后来我知道,视野尽头的那些山叫作象山、狮子山,更远一点,叫作笔架山。C.在不同的语言里,都有那个词频频出现丽江、丽江。D.我想停下来看看,东巴文的“水”字是怎样的写法。4.选出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 )(

3、2分)A.老有所养/养生送死B.天下为公/此为何若人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不独子其子D.是故谋闭而不兴/故外户而不闭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在科学家邓稼先的一生中,无处不以务实的作风和非凡的才学震惊于世。B.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预防、干预和处理机制,保障每个孩子健康成长。C.国家博物馆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新出土的海上丝路文物。D.海燕队第一仗就以3比0的超大比分淘汰了近两年一直没赢过的飞虎队。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2分)整座冰塔林就由许多冰的庄因冰的院落组成,自成一天地从狭小的冰洞里限过去,豁然又一番天地图案形态随意

4、性很强,难说像什么慢慢从乐石堆上走下来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慢慢沿冰河接近冰山A.B.C.D.7.默写。(6分)(1)石壕吏中官吏的残暴、老妇的悲苦形成鲜明对比的诗句是:“_!_!”(2)近年来,国家加快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步伐,努力实现百姓“安居梦”,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写的“_,_”就体现了这种美好的愿望。(3)卖炭翁中刻画老人矛盾反常的心理活动,深刻地揭示卖炭老人的悲惨处境的句子是:“_,_。”在我们心中,“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她意味着大地、江河、文化、民族、同胞等等。爱祖国,就是爱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某中学八年级(5)班开展以“爱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

5、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5分)8.在诗歌朗诵这一环节,吴薇同学朗诵了光未然的黄河颂后,王淑涵同学接着朗诵黄器的我的中国心。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串联词。(3分)9.活动中,有位同学写下了这样的上联,请根据提示,修改下联,使其工整。(2分)上联:看九州方国,普天同庆;江河歌唱,遍地流芳。下联:回忆那峥嵘岁月,真是生灵涂炭啊,老百姓多灾多难,漫长的黑夜何时才有尽头。二、阅读(47分)(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4分)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10.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

6、,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这首词作于苏轼初到黄州时,描写了夜深人静独自漫步时的所见所感。B.上阕写景,“缺月”“疏桐”“漏断”“孤鸿”等营造寂寞清冷的氛围。C.下阕抒情,“惊” “恨”直接抒写词人离开故乡的惊恐愤恨和依依不舍。D.整首词写景和叙事均简约凝练,语言空灵飞动、含蓄深远、生动传神。11.这首词采用了托物写怀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词人托何物抒写了怎样的心境。(2分)(二)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小题。(13分)【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

7、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大道之行也)【乙】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节选自孟子离娄下)注:从:同“纵”。戮:羞辱。很:今作“狠”。12.解释下列加粗的词。(4分)(1)不独子其子_(2)盗窃乱贼而不作_(3)惰其四支_(4)私妻子_1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2)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14.下列表

8、述不正确的一样是( )(2分)A.礼记由西汉戴圣对战国至秦汉的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B.甲文所描述的 “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社会的幸福憧憬。C.甲乙两文都有采用排比的修辞,句式整齐,条理分明,节奏和谐。D.乙文“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断句是错误的。15.请在甲文中找出写“孝亲敬老”的句子。结合甲乙两文,再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如何“孝亲敬老”。(3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0分)恐龙无处不有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

9、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骨骼化石。该岛是离南极海岸不远的一小片冰冻陆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这些骨头毫无疑问属于乌臀目恐龙。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重要得多。恐龙如何能在南板地区生存呢?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但1986年在南极确实发现了这种古老的动物的化石。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

10、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沟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

11、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裂出四部分。北部就是现在的北美、欧洲和亚洲,南部是由现在的南美和非洲构成,最南部是现在的南极洲和澳大利亚,印度是剩余的一小部分。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当大陆相互分离时,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大陆也已完

12、全分开。现在的每一个大陆都有自己的恐龙化石。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然而,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大约经历了一亿年,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气候变得越来越寒冷,夏天短而且冷,最后成为冰天雪地。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那里的冰有数英里厚,覆盖着丰富的化石。如果南极冰雪层再薄一些的话,我们就可以找到它们。因此,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16.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

13、思的一项是( )(2分)A.作者谈恐龙的灭绝,谈到恐龙化石无处不有,是为了证明另一项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B.第段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板块构造”理论解开了很多不解之谜。C.如果南极的冰雪层再薄一些的话,我们就可以找到覆盖在冰盖下丰富的化石。D.“恐龙无处不有”这个题目用双重否定的形式,强调了恐龙哪里都有的事实,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17.下列关于“板块构造”理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泛大陆是由一个板块构成的。B.板块与板块之间是相互缓慢运动的。C.板块之间可以被拉开、挤压或抬升。D.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等。18.下面语段是从原文中摘抄出来的,请将其放回最合适

14、的位置,并简要说明理由。(3分)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19.本文和被压扁的沙子都谈到了“恐龙”,一篇是通过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理论;另一篇是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通过学习这两篇文章中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式,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3分)(四)游记散文阅读,完成后面小题。(15分)大禹那个渡我无数次过黄河,有平静,有感动,不管是无数次经过的风陵渡还是禹门关,抑或是新乡、东营等地的黄河时,都没有我站在这个叫做大禹渡的地方感受来得猛烈和震撼。每于此时,我便想起诗人那首一泡尿的工夫,黄河流远了的诗句。黄河之水似乎

15、从天上而来,经过九曲十八弯,从青海的卡日曲出来一路蜿蜒向东,再向北,又向东,再向南,在风陵渡折了一个弯。在地图上,这个弯看着很生硬很不情愿,尔后再次向东,一路浩浩汤汤,不复回头,奔向大海。诗人的那句诗惹得我对黄河相思了许多年,虽然屡次相见,都只是暗恋。只有今天,站在风陵渡大桥上,望着宽阔而滚滚的河水,我被这翻腾汹涌的黄色夹杂泥土的水淹没了。我几乎每次过黄河都是行色匆匆,无数次我从列车或汽车的窗口偷窥黄河,渴望零距离接触黄河。即使在夜里,我都要紧紧趴在窗子隔着玻璃朝外面望。漆黑的夜,我看不见她,但我凭两岸的星星灯火想象着她。据说黄河有200多个渡口,而此处是唯一以大禹命名的渡口。我此刻站在黄河这

16、个大弯处,站在大禹渡,站在大禹渡大禹的塑像前,我跺了跺脚下的土地,确信这次是真的站在黄河边上,凝望着巨人大禹。想象着这位先人“凿龙门,辟三门,舟于此,出水得”的丰功伟绩,那之后,“茫茫禹迹,划为九州”。我作为九州的子民,站在脚下咫尺峭壁的岸边眺望黄河,感到真是渺渺如蚁。人一辈子忙忙碌碌也许只是在做微不足道的事情,而无数个微不足道,才能凿山辟门,撼动山河。因为坚持,茫茫九州终归被禹制服,开始了朝代的纪元。大禹渡在山西芮城南十公里的黄河岸边,在这片不大的土地上流传着许多传说故事。然而传说时常就是未经证实的历史,但是大禹渡的历史就是经过证实了的传说。在清凉寺新石器时代遗址旁边有一处摩崖石刻,“舟于此

17、,出水得”六个字依稀可见,乃北魏所刻。出山谷南行数里有一村子叫禹门口,村后遗址出土了许多陶片、蚌壳,还有很多陶钵,三角纹弧线纹的陶片,有高领罐,鬲等,俱为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的代表物。可以认为,禹曾率众在此山伐木作舟,漂流而下。虬龙般的手植柏,据说是大禹为了确定高山大川和观察水势的标记,顺着神奇的滴水台阶而上便是禹王庙。当年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后人感念修建了禹庙,此处的渡口也就被称为大禹渡。据说是大禹活了一百零六岁,所以台阶也是106阶,这台阶发出的滴水声难道真是大禹的脚步声?此处可以设想也正是大禹当年治水的基地之一,几千年淹没了许多历史,而人们对大禹的纪念却从来没有休止。从大禹渡再往下就是当年

18、挡住洪水去路的地方,大禹手持劈山神斧连挥三下,洪水分流而去,而这三处就是后来的人门、鬼门、神门,统称三门,即现在的三门峡市。冬天,万木萧萧,黄河水有些呜咽,却是另一番雄壮,和夏秋里的滔滔浑然不同。从古到今的诗人,他们看见黄河无不是心潮起伏,感慨万千。王之涣说,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白喊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喊完又说,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王维讲,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而这条大河,不管你来不来,不管名人还是百姓,不管狂风还是暴雨,一路而来,经过曲曲折折,闯过鬼门关,回头望,望着给了她无数次欢与愁,喜与悲,爱与恨的山川大

19、地,一切都成为过去,毅然转过身,一路狂奔,奔向了大海,奔向更远更辽阔的四方。把此间的养分,分享给了那些遥远不相识的人和物。而此刻,你还有什么放不下来的呢。人一辈子的修行,即是做舟,做诺亚方舟,禹凿得三门后,从此渡舟而下,置九州而天下安。若把修行比作做舟,黄河一路蜿蜿蜒蜒就是做舟,做诺亚方舟,归于大海,归于慈航之海。在冬雨中我是那么地深情望着大禹渡,我不忍离她而去,而大禹渡任自逍遥,不因阳光,不因雨露,依然静静地在黄河拐弯处,安静自然,不增不减。大禹渡,不是传说。大禹渡,是修行的驿站,是造舟的地方。我会一如既往地虔诚,再来朝拜她。【材料链接】“诺亚方舟”又译为“挪亚方舟”,根据圣经记载,此船是诺

20、亚依据神的嘱托而建造的一艘巨大船只,建造的目的是为了让诺亚与他的家人,以及世界上的各种陆上生物能够躲避一场因神惩而造的洪灾,最后方舟实现了目的,这个故事被代代相传保留并纪录在圣经里。20.本文行文思路有跳跃感,请结合文章内容简单梳理,把下面空缺处补充完整。(4分)首段总领全文先写(_)次写(_)再写(_)结尾又写(_)21.作者一边记述所见景象,一边表达感受。找出两处作者表达感受的文字,说说你的理解。(4分)22.反复阅读文中第 、段,任选句子和角度品味其语言的妙处。(4分)23.通读全文后,结合文后的链接材料,归纳本文主旨。(3分)(五)阅读经典常谈中的节选文字,回答问题。(5分)诗的源头是

21、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的叫别人回肠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便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唱众和,或彼此竞胜。传说葛天氏的乐八章,三个人唱,拿着牛尾,踏着脚,似乎就是描写这种光景的。歌谣越唱越多,虽没有书,却存在人的记忆里。有了现成的歌儿,就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随时拣一支合适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闷。若没有完全合适的,尽可删一些、改一些,到称意为止。流行的歌谣中往往不同的词句并行不悖,就是为此。可也

22、有经过众人修饰,成为定本的。歌谣真可说是“一人的机锋,多人的智慧”了。24.材料中,原始歌谣有哪些主要用途?(3分)25.如何理解歌谣是“一人的机锋,多人的智慧”?(2分)三、作文(50分)26.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有人说,阅读并不局限于书本,更在生活中。有时也应该阅读山、阅读水、阅读花、阅读树、阅读清晨、阅读黄昏有时也应该阅读政治、阅读经济、阅读文化、阅读亲情、阅读友情、甚至阅读一只鸟、阅读一个人,通过阅读,你或许更加懂得请以“阅读,让我更加懂得_”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请把题目补充完整;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少于600字。答案解析1.答案:D解

23、析:A.有误,“白蓬”的“蓬”应写作“篷”,“拨”应写作“拔”,“蒿”应写作“篙”;B.有误,“羁绊”的“绊”应读作“bn”;C.有误,“迁徒”的“徒”应写作“徙”;D.正确。故选D。2.答案:D解析:D项“五彩斑斓”与后面的“红旗”矛盾。3.答案:C解析:C.有误,“都有那个词频频出现”是对后面内容的提示,“出现”后应使用冒号;“丽江”两次出现,起突出强调作用,中间的顿号应改为逗号。故选C。4.答案:B解析:A.供养/养活;B.均为“是”的意思;C.老而无妻/单独;D.因为/因此。故选B。5.答案:B解析:A.有误,成分残缺,没有主语,应去掉“在”和“中”。B.正确。C.有误,语序不当,应是

24、“新出土的一大批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的海上丝路文物”。D.有误,“两年一直没赢过的飞虎队”可以两种意思:一种是飞虎队一直没赢;另一种是海燕队没赢过飞虎队。有歧义。故选B。6.答案:D解析:应先从“砾石堆上走下来”,然后“接近冰山”,可知首句为,在其之后,根据句中对冰山外形以及图案的描写,可知在后,接着介绍图案,句中的“又一番天地”与句中的“自成一天地”相关联。据此分析正确的顺序应该是。故选D。7.答案:(1)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3)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解析:本题为理解型默写题,注意题干提示,如(1)题中的“形成鲜明对比”、(2)题中的“安居梦

25、”和(3)题中的“矛盾反常的心理活动”。8.答案:吴薇同学的朗诵,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和中华儿女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下面请王淑涵同学为大家朗诵我的中国心,让我们在缠绵婉转中,感受那爱国的依依深情。9.答案:忆峥嵘岁月,生灵涂炭;黎民多难,长夜茫茫(黑夜漫漫)。解析:对联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字数相等。二是同类对同类,例如:颜色对颜色,食品对食品。三是词性相对,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上联中的“看九州方国”属于动宾短语,我们可以对“忆峥嵘岁月”,“普天同庆”属于主谓短语,可以对“生灵涂炭”,“江河歌唱”属于主谓短语,可以对“百姓多难”,“遍地流芳”对“长夜漫漫”。据此作答。10

26、.答案:C解析:C.有误,下阕,更是把鸿与人同写,“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这是直写自己孤寂的心境。并非“下阕抒情”。11.答案:词人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写怀,表达了词人被贬黄州时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或:表达了词人被贬黄州时心境的孤独和志趣的高洁)。解析:本题考查诗歌主旨。这首词采用了托物写怀的表现手法,词人通过对月、桐、人声、鸿等事物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无人省”“不肯栖”是作者心绪和人生态度的体现。本词反映了词人苏轼抑郁寂寞、孤独痛苦的心绪;同时也反映了词人孤高自赏、不愿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12.答案:(1)以为子;(2)害人;(3)同“肢”,肢体

27、;(4)偏爱解析:句意: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子:以为子;句意: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贼:害人;四肢懒惰。支:同“肢”,肢体;只顾老婆孩子。私:偏爱。13.答案:(1)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2)逞勇好斗,连累父母,这是第五种(不孝的行为)。解析:(1)句中重点词:与,同“举”,选拔。修,培养。句意为: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2)句中重点词:很,今作“狠”,好斗。以,来。危,连累。句意为:逞勇好斗,连累父母,这是第五种(不孝的行为)。14.答案:D解析:D.有误,“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的意思是:酗酒聚赌,

28、不管赡养父母,这是第二种。根据句意,断为“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是正确的。15.答案:“不独亲其亲”“使老有所终”。公交车上看有年长者,我会让座;我在家勤快,多帮父母做家务;不打架斗殴或做违法的事,以免父母受到惊吓或牵连;父母出差时,照顾好自己,不让父母担心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以及拓展应用能力。“不独亲其亲”的意思是:人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使老有所终”的意思是: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这都是“孝亲敬老”的句子。“孝亲敬老”的事例,联系生活中具体事例即可。可以是自己在生活中做的,也可以是生活中见到的。16.答案:B解析:B.“第段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表述错误,联系段中

29、“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的内容可知,并没有起到说明作用的数字,并没有采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故选B。17.答案:A解析:A.“泛大陆是由一个板块构成的”表述错误,段中“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的内容可知泛大陆并非是由一个板

30、块构成的;故选A。18.答案:放在第段后(或第段前);理由:因为所选文字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前一部分承接前文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实,后一部分用设问引出后文大陆漂移假说。解析:语段“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是一个问句,它有两层意思:一是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二是恐龙又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根据段“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等内容可知,这是对语段问题的回答。由此可知此语段是过渡段,前一部分承接第段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后一部分用设问引出“板块构造”理论。所以,应放在段后或段前。19.

31、答案:示例:两文都体现了作者思维的开放性和严密性,科学家能从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中产生联想,经过推测,研究、论证后又有新发现,用科学发现来进行科学研究。我们也从中受到启发,要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解析:被压扁的沙子一文中,作者开始并不急于对所要阐明的主旨进行论证,而是先引入“问题”: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还是“火山”?摆出问题之后,才来探讨“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通过对斯石英性质和形成的研究,有力地证明了恐龙的灭绝是由于“撞击”而并非由于“火山”。恐龙无处不在开篇提出科学领域是紧密相连的,各自的发明都有可能得到相互启发,以引起读者的兴趣:“紧密相连”表现在哪里?有哪些事实

32、能证明它们是互相“产生影响”的?然后举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例子,提出既然寒冷的气候不适应恐龙的生活,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去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引出板块构造理论,说明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得出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件,为板块构造理论的成立提供了有力证明的结论。回顾被压扁的沙子和阅读本文,可以看出:科学研究离不开发散思维,注重推理分析,这是科学研究的本质属性;科学研究有一定的程式,就是联想、推测、研究、论证,这是科学研究的过程。对我们青少年而言也要善于运用发散思维,运用科学的探究过程,锻炼和培养我们的创新意识和本领。据此总结作答即可。20.答案:黄河;大禹渡;黄河;大禹渡解

33、析:考查分析写作思路。首段总领全文,表达自己从大禹渡得到的猛烈震撼,引出后文内容。第段到第段写黄河,表达自己对黄河的向往与见到黄河的期盼。第段到第段写大禹渡,介绍了它的历史以及名胜古迹。第段到第段写黄河,并表达自己从黄河得到的启示与感悟。最后两段再写大禹渡,表达自己对它的赞美与敬仰。故本文首段总领全文,先写黄河,次写大禹渡,再写黄河,结尾又写大禹渡。21.答案:第段“我作为九州的子民,站在脚下咫尺峭壁的岸边眺望黄河,感到真是渺渺如蚁。”写出了作者在眺望黄河时的感慨,人与大自然相比是那样的渺小。第段“在冬雨中我是那么地深情望着大禹渡”。作者雨中凝视大禹渡,表达了对大禹渡的敬仰和崇拜之情。解析:考

34、查语句赏析。第段中的“我作为九州的子民,站在脚下咫尺峭壁的岸边眺望黄河,感到真是渺渺如蚁。”是作者在观景时的感受,作者远望黄河,作为九州的子民,感到自己真是渺小的如同蚂蚁。既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也表现了自己面对黄河时的谦卑。第段中的“在冬雨中我是那么地深情望着大禹渡,我不忍离她而去,而大禹渡任自逍遥,不因阳光,不因雨露,依然静静地在黄河拐弯处,安静自然,不增不减”是作者在观景时的感受。作者在冬雨中深情望着大禹渡,“任自逍遥”“安静自然”“不增不减”是作者对大禹渡的高度评价,表达了他对大禹渡的敬仰与崇拜之情。22.答案:示例:第段“相思、暗恋、淹没”三个词语的使用,表达了对黄河的衷情及黄河带给自

35、己的震撼。第段中“漆黑的夜,我看不见她,但我凭两岸的星星灯火想象着她。”运用拟人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的恋人般的思念之情。解析:考查语句赏析。开放类试题,任选一句话,从修辞手法、句式运用、词语运用的角度进行赏析即可。如:“我被这翻腾汹涌的黄色夹杂泥土的水淹没了”一句中的“淹没”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自己站在风陵渡大桥上,望着宽阔而滚滚的河水时内心的震撼,也从侧面表现了黄河水的汹涌澎湃。23.答案:示例:作者通过对黄河及大禹渡的叙写,把其比作保护人类的诺亚方舟,抒发了对黄河及大禹渡呵护苍生的感念之情,表达了对黄河及大禹渡的礼赞敬仰和崇拜。解析:考查比较阅读和赏析主旨。根据材料中的“建造的目

36、的是为了让诺亚与他的家人,以及世界上的各种陆上生物能够躲避一场因神惩而造的洪灾”可知,方舟保护了地球上的人类和各种生物,保证了生命的延续。联系第段中的“把此间的养分,分享给了那些遥远不相识的人和物”,第段中的“禹凿得三门后,从此渡舟而下,置九州而天下安”可知,作者将黄河上的大禹渡比作人类的诺亚方舟,表现了自己对黄河以及大禹渡庇护苍生的感恩之情,也表达了自己对黄河以及大禹滤的崇敬与礼赞之意。24.答案:抒发情感(消愁解闷);酬神作乐(庆祝节日);唱和竞胜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把握。根据“一个人高兴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来唱”“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

37、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可以判断出:主要是抒发情感、庆祝节日或彼此唱和竞胜。25.答案:歌谣最初是个人心情的诉说;集众人聚唱,歌谣增多,经众人修饰,歌谣成为定本。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把握。根据一个人高兴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来唱”可知,一开始只是个人抒发情感;“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大家一起唱,歌谣增多;“有了现成的歌儿,就可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己块垒;随时拣一支合适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问。若没有完全合适的,尽可删一些改一些,到称意为止。流行的歌谣中往往不同的词句并

38、行不悖,就是为此。可也有经过众人修饰,成为定本的”众人修饰,最终形成歌谣的定本。26.答案:略解析: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的写作。(1)审题立意:题目为阅读,让我更加懂得_,根据材料“有人说,阅读并不局限于书本,更在生活中”可知,“阅读”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是:看(书报)并领会其内容。结合提示语,我们应该明白,题目中的“阅读”已不是它的一般意义,而应该理解为“领悟、懂得、明白”等意义,其对象也不仅仅是书报,而是自我、父母、青春、自然等;“让我更加懂得”提示写作需为第一人称,“更加”是相对之前或过去,“懂得”多为某种道理或启示。立意方面,可将“阅读”带给自己的感受作为立意点,阐述自己从中得到的体会、收获或者感悟;也可将“阅读”的过程作为立意点,赞美悉心观察、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质。(2)思路点拨:该作文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难度不大,学生的写作空间较大,容易打开思路,写作方向可大可小,可以从身边事写起,也可跨越时空。“阅读”,这里的对象,可以是人,如父母、老师、朋友等,也可以是一种情感,如父爱、母爱、友谊等,也可以是跨越历史的英雄人物,如岳飞、文天祥等,也可以是物,如诗歌、词、书籍、玩具等。比如,阅读,让我更加懂得亲情。通过记叙日常生活中父母关爱自己的小事,以独特的视角“阅读”父母对自己的付出,从中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表达对亲情的赞美;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融入在自己内心真实感受,以情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