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5 ,大小:88.35KB ,
资源ID:244545      下载积分:8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24454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期末复习知识梳理)为本站会员(雪****)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期末复习知识梳理

1、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梳理第一单元1.邓稼先【文学常识】作者杨振宁。邓稼先,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主旨】本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更不同于一般写人的记叙文,而是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一百多年来的民族情结、50年的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文章的形式是“散”的,它没有系统介绍邓稼先的事迹,还插入了古文、诗歌、电报等内容,但主题是集中的: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写法】结构独特,角度新颖(以小标题连缀、自成一体、相对独立而又彼此关联的行文特征)。选材精确,突出主题。平淡朴实、感情真挚、句式多变的

2、语言特色。【思考探究】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五部分,想一想:这部分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结尾处又引用儿时学到的“五四时代的一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参考答案:课文第五部分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表现了自然环境的恶劣,说明邓稼先工作条件的艰苦,同时把读者引入中国历史的深处,增加了文章的厚重感。结尾处引用儿时学到的“五四时代的一首歌”,说明了邓稼先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男儿,赞扬了他为祖国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品质。三、课文最后一段写道:“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结合课文,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参考答案: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

3、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结合课文略。2.说和做【文学常识】作者臧克家,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主旨】本文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文学常识】选自萧红全集第二卷。萧红,原名张迺(ni)莹,黑龙江呼兰(今属哈尔滨)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主旨】本文节选自萧红在鲁迅先生去世三年后写的回忆文章,作者以女性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许多零散的生活细节,以多个片段的形式组合在一起,烘托

4、出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展现出鲁迅的个性和气质。字里行间也流露出作者对鲁迅的尊敬、爱戴和怀念之情。【写法】1.语言朴实凝练2.传神的细节描写。4.孙权劝学【文学常识】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按时间先后叙述史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主持编撰资治通鉴。【主旨理解及写作特色】孙权劝学既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之后大有长进的故事,也赞扬了孙权、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并告诫人们学习的重要性。此文简练生动,着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极富表现力,更是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了人物的风采。【文中成语

5、】1.吴下阿蒙,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字词解释】1.初,权谓吕蒙曰。 初:当初。谓:告诉。2.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当涂:当道,当权。3.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推辞,推托。 以:用。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岂:难道,怎么。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为:成为 邪:语气词,后写作“耶”。5.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但:只、只是。 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了解。 往事:指历史。耳:语气词。罢了,而已。6.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孰若:哪里比得上。 以为:认为: 所益:有益的地方。7.蒙

6、乃始就学。 乃:才8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及:等到。 过:经过9.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才略:才干和谋略。 非复:不再是。10.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更:重新。 刮:擦拭 见事:认清事情。11.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遂:于是。 拜:拜见,叩拜。 结:结交。【艺术特点】(一)对白传神,以“话”塑人文章篇幅短小,通篇主要记录人物的几次对白,却传神生动地塑造出了三个艺术形象。孙权:由己及人、平易近人、严格要求、以身作则、言辞恳切;吕蒙:机敏精干、善于学习、知错就改、虚心好学;鲁肃:爱才惜才、忠国长者、忠厚坦诚。(二)侧面烘托,展示变化除正面记言外,此文对吕蒙这一形象

7、还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由文中可知,鲁肃正是一个跳出庐山的旁观者,吕蒙读书的功效是通过他的话从侧面展现出来的,他的惊叹衬托出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而话中的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过去与现在进行了一个纵向的对比,得出了变的结论,而吕蒙之变的核心正是“才略”的猛增。【思考探究】1. 朗读课文,理解大意。说说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又是怎样说服吕蒙的。孙权认为学习对执掌军权的吕蒙来说,尤为重要。孙权劝说吕蒙,首先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当吕蒙“以军中多务”相推辞时,孙权指出学习的目的和方法,而且现身说法,“卿

8、言多务,孰若孤?”回应了吕蒙的推托,并且利用自己的体会强调学习的作用。最终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2. 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课文主要是通过鲁肃与吕蒙对话和“结友”,侧面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鲁肃与吕蒙论议,惊叹吕蒙今昔的变化-“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确实学识进步很快、很大。鲁肃为之折服,与其“结友”。3. 朗读下列句子,体会加点词所表示的语气。(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耳:表示限制语气,可译为“罢了”。乎: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呢”。4. 文言文中的称谓

9、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又有爱称、敬称等)。说说下列句中加点的称谓语分别属于哪种情况。(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参考答案:(1)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2)孤是古代王侯的自称。(3)卿是古代对人的敬称。阿蒙是吕蒙的小名。阿是词头,多用于亲属称呼或人名的前面。(4)大兄是对朋友辈的敬称。第二单元5.黄河颂【文学常识】光未然,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人,现代诗人,作家,文学评论家。【主旨】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歌颂黄河气势雄伟,源远流长,并且

10、要学习它,像它一样的伟大坚强。【写法】(1)明快雄健,节奏鲜明,音节洪亮;(2)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长短结合,自由奔放并且错落有致;(3)在韵脚上,隔二三句押韵,形成了自然和谐的韵律。6.老山界【文学常识】陆定一,江苏无锡人,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阵线杰出领导人。【主旨】本文真实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老山界的经过,表现了红军不怕苦难、处险不惊、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奋发昂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写法】(1)把“事”作为记叙的线索,采用了顺叙的写法,顺着时间、地点的变化来安排结构。(2)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如“山腰露宿”一段,兼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以“像春蚕在咀嚼桑叶”连续不断

11、的细微声响,比喻战士们轻细的话语声,说明战士们夜中常常被冻醒;“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写半夜山风之大,寒冷刺骨;“像山泉在呜咽”用拟人化手法喻山泉时断时续,又暗指山势崎岖;“像波涛在澎湃”形容林木被风刮动的声音。人声和大自然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既烘托了山腰的寂静,又烘托出夜色之深,夜景之美,透露出勃勃生机,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思考探究】一、文章按照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展开叙述。试以此为线索,概括作者翻越老山界的经过。第一天,下午动身,沿着山沟向上走;傍晚(“天色晚了”),到一户瑶民家攀谈;天黑了,到山脚,登山;之后走了半天(夜里),在山路上露宿;半夜里醒来,之后又睡着了;第二天黎明被人推醒,抢

12、着吃了早饭;走了没多久,到了雷公岩;翻过雷公岩,继续爬山,“快要到山顶”时,“落得很远了”;下午两点多,到了山顶;之后,一口气儿跑下山去。二、红军翻越老山界克服了哪些困难?这体现了红军什么样的精神?结合具体内容,做简要分析。红军克服的困难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老山界的高和险,比如上山的路程有三十里,而且很陡,特别是雷公岩,几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石梯,只有一尺多宽;二是红军部队不是轻装行军,有伤员、病员以及马匹等随行,同时补给比较困难,战士们吃不饱饭,休息条件也很恶劣,比如作者就是夜里在山上露宿的;三是后有追兵,需要一边阻击敌人,一边急行军。红军战胜这些困难,体现了坚强的意志、 英勇的精神、乐观的态度等

13、。三、揣摩下列语句,讨论括号里的问题。1.这是一家瑶民,住着母女二人;男人大概是因为听到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从“照着习惯”和“躲”,你读出了什么?) 从“照着习惯”和“躲”,可以看出军阀对老百姓的欺压。瑶民家男主人不知道经过的是红军队伍,以为是以前那样的部队,所以躲起来。2.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 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 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奇观”奇在哪里?“奇观”一词蕴含着怎样的情感?)“奇观”指的是“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里蕴含着

14、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3. 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 (这句话有什么含义?)这句话带有轻松、挪揄的口吻,用拟人的手法。既表现了敌人飞机对红军战士的无奈,又表现了国民党士兵对打内战的极端不满。4.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如何理解“笨重”的意思?)“笨重”二字在这里含有条件艰苦、武器粗笨、輺重较多等意思,表达了红军翻越老山界后的自豪和喜悦之情。7.谁是最可爱的人【文学常识】魏巍,原名魏鸿杰,河南郑州人,现代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东方、通讯集谁是最可爱的人、散文我的老师。【主旨】本文写了中国人民志

15、愿军在抗美援朝中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揭示了志愿军战士的崇高心灵,表现了他们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强烈的国际主义精神和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热情赞扬了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并希望读者珍惜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写法】 (1)选取三个典型事例,从不同侧面反映志愿军战士的风貌;(2)以叙述为主,但又大量运用了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开头抒情议论是对全文的总结,结尾抒情议论是对全文的总结,中间部分先叙述,再在叙述的基础上抒情议论,突出了文章中心。【思考探究】一、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经过浴血奋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阅读课文,看看文中叙述了志愿军战士哪些英雄事迹,分别

16、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作者在课文中主要写了三个事例:第一个典型事例是松骨峰战斗,作者着重刻画了志愿军战士的英雄群像,表现了他们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英雄主义)。第二个典型事例是志愿军战士从烈火中抢救朝鲜儿童,表现了他们的国际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第三个典型事例是作者同一位战士的三问三答,刻画了志愿军战士为了祖国人民和朝鲜人民的幸福,甘心吃苦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爱国主义)。二、作者在叙述事件时,既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叙述,又不时引用受访者的话。结合文中相关例子,说说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第一个事例,作者并没有完全从头至尾地写营长或其他同志说的话,而是把采访所得材料综合起来,将营长

17、的话与作者的叙述结合起来进行描述。用作者的话叙述描写战斗经过等内容,便于集中笔墨描写壮烈的战斗场面和推动情节发展。引用营长的话(包括转述和直接引用),由目击者来谈,不但使人感到更真实可信,而且也使文章富于变化,避免了行文的单一和呆板。第二个事例,有作者的叙述描写,也有直接引用马玉祥谈话的内容。前者便于介绍和刻画人物,使文章内容简洁,后者除了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外,更便于表现战士崇高的内心世界。第三个事例,直接引用战士对作者所提的三个问题的回答,中间穿插描写战士的音容笑貌、举止神态。这样综合叙述,既便于直接表现战士的幸福观和他们美丽宽广的胸怀及爱国主义精神,又使读者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之感。三、本

18、文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不仅在事实的记叙中饱含感情,有些段落更集中运用了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使人读后引发强烈的共鸣。试着找出这样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并从人称、句式和修辞手法的运用等方面体会其抒情效果。人称:开头三段,作者用第一、第二、第三人称交替变换,情感显得更加直接和迫切。结尾段用“亲爱的朋友们”来称呼,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更加便于抒情。句式:开头和结尾使用大量的问句和感叹句,对引起读者兴趣,突出本文主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第3段和第15段的排比句,句式整齐,给人一气呵成之感,感染力很强。修辞手法:设问:“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第2段),提出问题,间接点题。排比:“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第3段

19、),高度概括和热情赞颂志愿军战士的高贵品质。“亲爱的朋友们”(第15段),激起读者的联想,把感情推向高潮8.土地的誓言【文学常识】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辽宁省昌图县人。【主旨】作者以倾诉式的语言,抒发了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流亡青年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情;对美好家园,已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十年之久的关东原野的深深眷恋之情,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写法】(1)直接倾述对土地的热爱、怀想、眷恋,并且将土地拟人化,以“她”而不是“它”相称,隐含将土地比作母亲的意思。(2)选择有特色、有意味的景物组成一个又一个的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3)运用排比造成连贯的、逐渐增强的气勢。(4)课文

20、中有忧伤舒缓的回忆,有强烈急切近乎呐喊的誓愿,叙述的方式和内在感情的起伏表里相应,形成文章的波澜和节奏。9.木兰诗【文学常识】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著名诗歌总集,由宋代郭茂倩所编。“乐府”,本是掌管音乐的机关名称,最早设立于汉武帝时,南北朝也有乐府机关。其具体任务是制作乐谱,收集歌词和训练音乐人才。乐府双璧为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主旨】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民歌,记叙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刻画了木兰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的英雄。第三单

21、元10阿长与山海经【文学常识】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此文是朝花夕拾的第二篇,回忆自己童年时期与家里女工阿长相处的一段生活。【主旨】此文记述了鲁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事,充满了尊敬和感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真诚的惦念以及对年幼无知的时光的深切怀念。【写法】(1)以儿时对阿长情感态度的起伏变化贯穿全文。(2)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3)语言平实形象,处处流露出真情。【思考探

22、究】三、“伟大的神力”在文中两次出现。联系上下文,说说其含义的不同。两处“伟大的神力”指代对象以及感情色彩不同。第一处指攻城时抵挡大炮的神力。“伟大的神力”包含着荒诞和调侃的意味,表现阿长的无知可笑,为后文阿长出人意料地买来山海经埋下伏笔。第二处指没有文化的阿长竟然帮“我”买来朝思暮想的山海经,而这是“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伟大的神力”虽带夸张,却是作者以孩童口吻发出的最热烈、最真诚的赞美。四、文中一些语句略带夸张。揣摩下列语句,讨论括号里的问题。(1)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为什么要用“憎恶”“谋死”这样的词语呢?) “谋死”“憎恶”大词

23、小用,夸张地体现儿童心理,表达了“我”对阿长的不满和愤怒。 2.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这里用“空前”来修饰“敬意”给你什么感觉?你怎么理解“敬意”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夸张的修辞体现了儿童天真的心理,也包含着成年的我在写作时流露的对阿长迷信的调侃。11老王【文学常识】杨绛,钱钟书夫人,本名杨季康。代表作有散文干校六记、译作堂吉诃德等。【主旨】作者通过回忆老王窘迫的生活状况以及与老王交往的生活片段,展现了特殊时代背景下,老王与作者一家珍贵的友情,凸显了孤苦寒微的老王纯朴、仁义、善良的品性,表达了作者对人性之美的讴歌,对不幸者的悲悯关怀,对自身的反省以及对命运的慨叹。贯穿全文的情感

24、脉络是作者对老王的同情、尊重、感激和愧怍。【写法】(1)以小见大,寓意深刻。(2)文字质朴,语淡意浓。【思考探究】二、文中多次提到“我”付钱给老王,试着找出相关的语句,想一想:在“我”和老王的交往中,钱起到了什么作用?参考答案:作者虽然在“文革”中一度经济拮据,但整体收入远在老王之上,作者同情老王的不幸,敬重老王的人品,所以愿意尽力照顾老王的生意,不让老王吃亏(不要他减半收车费,不让他白送钱先生看病,不白拿老王的鸡蛋和香油)。“钱”在作者这一方,是尊重老王的诚实劳动、表达谢意的方式,也是对生活窘困的老王表示同情和关怀的物质手段。三、细读课文中“老王来送香油鸡蛋”的段落,探究下列问题。1.为什么

25、要详写这部分内容?2.在这部分中,又为什么要详写老王的肖像、神态以及“我”的心理活动?3.怎么理解作者所说的“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注重从对人物的外部描写中,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而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参考答案:1.因为这部分内容记叙的是集中体现作者一家与老王珍贵友情的一幕,也是老王向作者一家表达敬意,令作者既感动又愧作的一幕。2.阅读前文,读者印象中的老王应该是一个面容和善的老人。而当作者“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画风突变,令人不由联想到“相框中的遗像”;“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这副恐怖的面容,不由令人联想到“僵尸”。作者接着

26、描述自己的心理活动:“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这暗示作者从直觉出发,已隐约感到老王身上散发的死亡的气息。作者详细描写老王骇人的病容以及自己的心理活动,为后面自责因受惊吓而忽略老王的心意做铺垫。3.作者害怕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本能地被老王骇人的病容吓到了;二是担心老王马上就会倒下,“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所以,作者在害怕的心理下,条件反射式地拿钱给老王,也没有请他坐坐喝口茶水,事后看来确实有失礼貌,显得“糊涂”。四、联系上下文,揣摩句中加点词表情达意的效果。1.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一般什

27、么情况下说“当然”?“当然”用在这里,流露了“我们”什么样的心理?)2.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从”和“压根儿”强调的是什么?“大概”同“压根儿”是否矛盾?)3.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我”为什么这么说?)参考答案:1.顺理成章的情况下说“当然”。这里表明作者一家之前帮助老王是诚心诚意的,并不要求老王回报。作者一家也很同情老王的贫苦生活,从来没有占便宜的念头。2.“从”强调以前从未发生过,“压根儿”强调一点儿也没有过。“大概”表明这是作者的推测,而“压根儿”表明作者坚信老王的诚实和善良,他绝不会有欺负主顾的念头。3.

28、“我知道”重复两次,表示作者对老王的尊重,因为老王强调“我不是要钱”。“不过既然就”的句式,强化了委婉的语气,表明作者怕老王不好意思收钱,以此方式让老王体面地收钱。五、为什么愧怍?愧怍的感人之处在哪里?参考答案:对“愧作”的理解之一:老王抱病上门送礼要表达最深的谢意,而作者却没有意识到这是最后一次见面,也没完全领会老王的用意,仅以金钱回报,与老王没有进行更多的交流,作者感到对不住老王的情义。理解之二:作者反思自己一直充当给予者,从来没有接受过老王的回赠和无偿的帮助。这样做貌似对得起老王,却让老王始终觉得欠了作者一家的情。最后老王送鸡蛋和香油,自己不是感激地收下,而是又拿钱回赠老王,作者懊悔这羊

29、做等于“侮辱”了老王的心意,回想起来,老王似乎是带着伤感和遗憾离开自己家的以作者一直“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作者为自己的自命清高、不解人意愧怍”。作者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和解剖,体现了知识分子可贵的自省精神。12.台阶【文学常识】李森祥,浙江衢州入。当代作家,浙江省作协的专业作家。李森祥的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主旨】这篇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父亲”修台阶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老实本分、热爱生活、吃苦耐劳、坚忍不拔、追求生活理想的农民形象。“台阶”承载着父亲在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理想,也象征着人生的使命。作者通过父亲的物质

30、理想得以实现,而精神理想受挫的结局,引发读者对物质理想追求错位现象的多元思考。 【写法】(1)以小见大,寓意深刻。(2)线索清晰,结构明晰。(3)细节描写,出神入化。13.卖油翁【文学常识】选自归田录。欧阳修(10071072年),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唐欧阳修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字永叔,谥号文忠,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意为:“藏书一万卷、金石拓片一千件、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这六个“一”)。【主旨理解】本文是一篇富有哲理的短文,通过略写陈尧咨射箭、详写卖油翁酌油这两件事,形象地阐明了业精于勤、熟能生巧的道理。我们无论

31、做什么事,只要下苦功夫,多思勤练,就一定会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告诫人们“满招损,谦受益”的古训。【重点字词积累】1.陈康肃公:对男子的尊称。 2.善射:擅长射箭 善:擅长,善于。3.以此自矜(jn):以,凭借。自矜,自夸。 4.尝:曾经。5.圃:园子。 6.释担:放下。7.但微颔之:但,只。颔,点头。 8.睨(n)之: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9.去:离开。 10.无他:没有别的(奥妙)。11.矢(sh):箭。 12.不亦乎:(难道)不吗?13.忿然:气愤的样子。 14.精:精湛,奥妙。15.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16.尔安敢轻吾射:尔,你。安,怎么。轻,作动词用,看轻,轻视。17.

32、以我酌(zhu)油知之:以,凭、靠。酌,舀取,这里指倒入。之,代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18.乃:于是,就。 19.覆:盖。20.徐:缓缓地,慢慢地。 21.沥(l)之:下滴。22.惟:只,不过。 23.遣:打发。【重点句子翻译】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卖油翁)看见康肃公射十箭能中八九箭,只是对此微微点头。2.无他, 但手熟尔。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3.以我酌油知之。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思考探究】1、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哪些语句表现了陈尧咨的傲慢无礼?“睨之”“但微颔之”,体现卖油翁对陈尧咨的箭术不以为意,并不十分赞赏。“汝亦

33、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陈尧咨喜形于色,三个反问句中的称呼、质问、斥责的语气,都显得傲慢无礼。2、 有人认为,从这个故事可以读出弦外之音:宋朝有重文轻武的风气。但是有人可能会问:高超的剑法真的能等同于往葫芦里灌油吗?好箭法,真的只是“手熟”而已吗?再读课文,谈谈你的看法,你是否觉得阅读时的“质疑”也很有意思呢?参考答案:略(鼓励大家对作品进行创造性的解读,以培养自己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能力。)第四单元14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文学常识】张中行,河北省香河河北电人,著名学者、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代表作有随笔集负暄琐话等。【主旨】这篇课文是张中行

34、回忆叶圣陶的文章。作者通过回忆与叶圣陶先生交往中的几件小事,表现了叶圣陶谨严自律、待人宽厚的节操和风范,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追思景仰之情。【写法】(1)以小见大、叙议结合;(2)行文平易、内涵深厚。15驿路梨花【文学常识】彭荆风,男,汉族,祖籍江西萍乡,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就职于原成都军区创作室,职称文学创作一级,1956年加入江西省作协。1956年9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0年退休。其长篇报告文学解放大西南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驿路梨花入选中国初中学生课本。【主旨】文章通过记叙发生在哀牢山路边一所小茅屋的故事,生动地展现了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根、开花、发扬光大的动人情景,再现

35、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乐于助人、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歌颂了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貌。【写法】(1)运用象征手法,托物抒情;(2)两次误会、三个悬念。【思考探究】三、“梨花”在文中多次出现,所指不尽相同,请找出来,解释各自的含义,并说说这几次出现对全篇结构的作用。再想一想,用“驿路梨花”做标题有什么妙处?(1)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虚实映衬,香气四溢的梨花林与梨花姑娘相映生辉,为全文营造一种景和人融合的意境,也表达了作者对小茅屋“主人”助人为乐精神的赞美之情。照应文题的同时。产生了第二个误会,推动故事情节向纵深发展。

36、(2)“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与洁白的梨花融为一体,花美人更美。“处处开”展示了雷锋精神不断发扬光大的旺盛生命力,升华了文章主题。再次点题,题文相映,首尾呼应,使作品结构严谨,浑然一体。“驿路梨花”标题的妙处:文中的“驿路”,指过往行人所走的道路。它是“我”和老余在边疆行走的道路,是雷锋助人为乐精神长盛不衰的地域见证。“驿路梨花”是盛 开在边疆驿路上的梨花,在作者笔下,这既是自然界的梨花:开满枝头、洁白如雪、香气四溢;又是梨花姑娘:助人为乐、充满朝气、淳朴热情;还是雷锋同志助人为乐精神的象征:盛开无华、生生不息、代

37、代相传;也是边疆民族优良民风的体现:朴实热情、知恩图报、从善如流。“驿路梨花”将标题与主题,形式与内容,梨花的自然美和人物的心灵美,巧妙联系,和谐一体;同时,“驿路梨花”语出陆游的诗,这也为文章增添文化的韵味。 文章结尾的作用:小说结尾,洁白盛开的梨花与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融为一体,梨花成了助人为乐的人物群体的象征,梨花的朴实无华,就是边疆民族淳朴民风的象征,梨花的香气四溢,就是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不断发扬光大的象征,“处处开”的“驿路梨花”,饱含了作者对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对边疆少数民族的淳朴民风、对发扬光大雷锋精神的一代新人的赞美、热爱、崇敬之情。16最苦与最乐【文学常识】梁启超(18731

38、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思想家,学者,著作大多收入饮冰室合集。【主旨】本文从最苦和最乐两方面来论述人生的责任,即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苦,尽责任则是人生最大的乐,提出人生在世,必须要对家庭、社会、国家以及自身尽到应尽的责任,这样才能得到真正快乐。17短文二篇陋室铭【文学常识】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功述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主旨归纳】本文通过对陋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字词解释】1. 惟吾德馨: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2.无丝

39、竹之乱耳:丝竹,弦乐器和管乐器;乱,使受到干扰。3.有仙则名:出名,有名4.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5.谈笑有鸿儒:鸿,大;鸿儒,博学的人6.往来无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7.可以调素琴:不加装饰的。【重点句子翻译】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以“之”为标志的宾语前置句)【原句积累】1. 陋室铭中表明中心的语句(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2. 写景色之雅的句子 3. 写情趣之雅的句子 4. 与诗句“时人莫笑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 5.作者把自己和古代贤士相比,表现高尚情趣的是 , 。 参考答案: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可以调素琴,

40、阅金经 4.水不在深,有龙则灵。5.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爱莲说【文学常识】周敦颐(1017年1073年),原名敦实,别称濂溪先生,又称周元皓,因避宋英宗旧讳改名敦颐,字茂叔,号濂溪。北宋思想家、理学家、哲学家、文学家,学界公认的理学鼻祖,称“周子”。选自周敦颐集。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主旨理解】文章托物言志,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与赞美,歌颂它坚贞不渝,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者的

41、鄙弃,歌颂了君子正直高尚的美德,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重点字词积累】1.蕃:多 2.染:沾染(污秽)3.濯:洗 4.妖:过分妖艳5.通:贯通 6.蔓、枝:此处均作动词 ,生藤蔓,生枝茎7.远:(香气传得)距离远 8.益:更加9.清:清幽 10.亭亭:耸立的样子。11.净:洁净 12植:竖立13.远:远远地 14.观:观赏15.谓:认为 16. 亵玩:靠近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17.隐逸:隐居避世 18.君子:品德高尚的人19.鲜:少 20.宜:应当【一词多义】之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花之君子者也(结构助词,的)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意

42、) 牡丹之爱(结构助词,的 ) 益 香远益清( 更加 ) 谓 予谓菊( 认为 )自认为大有所益( 益处 ) 权谓吕蒙曰( 告诉 )远 香远益清( 远闻 ) 清 濯清涟而不妖(清澈)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在远处 ) 香远益清(清芬)【重点句子翻译】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对于)莲花的爱好,同我一样的还有谁呢?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出于污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中洗净后却不妖冶。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芬芳远播。(就)更显清香,高高地洁净地直立在那里。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人们)可

43、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弄它。5.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唉!爱菊花(的人),(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6.莲,花之君子者也。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7.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牡丹的人,当然是很多了。 【理解性默写】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全文的中心句是:花之君子者也。3.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4.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5.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

44、何人?6.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7.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8.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9.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10.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思考探究】一、朗读课文,说说这两篇文章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参考答案:两篇文章都是骈散结合。陋室铭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爱莲说以散句为主,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二、陋室铭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深意?与同学交流一下,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应该如何看待作者所说的“惟吾德馨”?参考答案:陋室铭结尾引用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