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化肇端于明代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有观点认为这些小说作为经典的内涵是强化了作家的独创性、小说的情感寄寓性和文学性,并认为从它们到红楼梦是一个完整的经典化过程。这个观点是富有启发性的。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成熟时期的产物,从小说史角度说,红楼梦是对当时各种小说资源创造性吸纳、熔于一炉后创作出来的,具有鲜明的独创性。在章回体制方面,红楼梦体现了章回体制的圆熟及变化。在回目设计、结构脉络、分回转折与衔接等方面,红楼梦遵循了章回体制的一般原
2、则,但也表现出破体求变的特点。如第一回结尾是:“封肃听了,吓得目瞪口呆,不知有何祸事。”第二回接以:“却说封肃因听见公差传唤,忙出来陪笑启问。” 这里去掉了分回的标志套话,而从封肃的感受来写是比较自然的。虽然红楼梦仍有少量的分回套话残留,如第七十二回末尾叙:“赵姨娘方欲说话,只听外面一声响,不知何物,大家吃了一惊不小。要知端的,且听下回分解。”但根本上,红楼梦已改变以故事为中心的分回模式,开始从事体情理和人物心理等方面推进情节发展,这是章回体向现代小说结构演进的先声。红楼梦使用的文体涉及古代的诗词曲赋等主要文体。作者把这些文体融入情节之中,使之情境化,在主题寓意、人物形象塑造、气氛渲染、结构脉
3、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小说叙述呈现出诗化特点。如大观园诗会就是如此。在意象生成和意境营造方面,红楼梦使用了大量意象,如石头、花、草、水等,这些成为小说诗化的重要元素。如石头对叙述角度、主题寓意、宝玉形象塑造、宝黛钗爱情关系揭示、结构脉络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至于红楼梦的情感寓意性、文学性,已经达到古代小说的新高度,是其经典化的内在品质。如作者“一把辛酸泪”之叹、女性风流云散之悲、爱情的新境界、人物形象的塑造、细节描写的运用等等。(摘编自张岳林、杨莹莹的经典化与中西两种小说标准)材料二:从诸多作家作品的经典化看,经典的生成是一个多种力量参与的复杂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般读者群体的价值等级虽
4、然不高,却不容忽视。这里的“一般读者群体”不是某个或某些一般读者,而是他们的集合体。一般读者群体在不同类型的文学的经典地位建构中表现出不同的作用。依据是否出于消遣娱乐的目的进行阅读,一般读者群体视野中的文学可大致分为严肃文学和通俗娱乐文学。严肃文学诸如莎士比亚戏剧、唐诗宋词、海子的诗、莫言的小说等,这类文学在思想、审美、艺术技巧等方面占据文学的高地,往往内蕴着对人性、社会、历史、生存等的深刻思考,一般读者无法也不会将其作为纯粹消遣娱乐品。通俗娱乐文学诸如金庸的武侠小说、琼瑶的言情小说和新兴的网络文学等,这类文学一般读者可以完全为了消遣娱乐去阅读。在严肃文学的经典地位建构方面,一般读者群体是权威
5、力量的接受者、维系巩固者和传承者。随着大众文化的流行和现代技术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一般读者群体减少了对严肃文学经典的关心,降低了严肃文学经典的购买和阅读量,这使得他们接受、维系巩固、传承严肃文学经典地位的作用有所减弱。另外,一般读者群体以消遣的方式去阅读严肃文学经典,如工作或生活中断续收听严肃文学经典的音频这些音频往往与流行音乐、流行剧集的音频混杂在一起,这种“阅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定义了严肃文学的经典地位。在通俗娱乐文学的经典地位建构中,一般读者群体的作用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威压”。威压可分为“现象威压”“话语威压”和“期待威压”。现象威压的表现是一般读者大量购买和狂热阅读某些作品,虽然
6、畅销但不意味着经典。经典未必畅销,但是被广泛购买和阅读依旧为经典的表征之一。“话语威压”表现为一般读者个体对全民热读的作家作品经典地位的询问,钱理群就曾记述学生向他询问金庸的文学史地位。“期待威压”主要来自粉丝群体之于网络文学经典地位的建构。期待威压有时会引起关于粉丝喜爱的作家作品优劣的辩论,这种辩论与话语威压的不同之处,在于话语威压中的个体发声者对于作家作品的经典地位仅仅是有此疑问,期待威压中的个体则是已经做出了肯定评价并且以绝不动摇的姿态坚持其肯定评价。总之,大众文化的流行、网络文学的兴起、技术带来的文学接受方式的变化,使一般读者群体在文学经典地位建构方面的作用发生了变化。在严肃文学经典地
7、位建构方面,他们对严肃文学接受方式的改变蕴藏着重新定义严肃文学经典地位的潜势。在通俗娱乐文学经典地位建构方面,他们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建构威压,引发了是否应该进行经典地位建构的问题。(摘编自田淑晶现代社会文学经典化的参与力量及其价值分区)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红楼梦的独创性,与创造性地吸纳当时的各种小说资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B.由红楼梦第一回的结尾和第七十二回的结尾,可以看出两种分回模式的优劣。C.因为严肃文学作品往往有着深刻内蕴,所以一般读者不能将其视为纯粹消遣娱乐品。D.一般读者大量购买和狂热阅读某些作品,对这些作品经典地位的建构会起一定作用。2.根据
8、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能够从事体情理和人物心理等方面推进情节发展,说明红楼梦已经开始出现向现代小说结构演进的趋向。B.红楼梦把古代诗词曲赋融入情节,使之情境化,同时使用了大量意象,营造意境,使之呈现出了诗化特点。C.一般读者群体用消遣的方式阅读严肃文学经典,会导致严肃文学经典与通俗娱乐文学经典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D.一部小说能否成为经典取决于多种因素,如作者的独创性、作品隐含的情感和文学性,以及读者对作品的建构作用。3.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一般读者群体在文学经典地位建构中的作用的一项是(3分)A.新世纪伊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辟的世纪回眸百姓点播栏目播出平凡的世界,再一次
9、引发了听众的热情关注。B.盗墓笔记系列堪称近年来中国出版界的神作,长期占据国内各大图书销售排行榜的首位,获得百万读者的追捧。C.网络文学中作者与读者的界限日趋混淆,写作成为网络大众“不过瘾就自己来”的行动,他们被称为“读作者”。D.我与地坛被选入多个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学校教育使其成为史铁生众多作品中最具经典性、影响力最大的一部。4.你认为在通俗娱乐文学经典地位的建构过程中,“话语威压”和“期待威压”哪一种作用更大?(4分)5.蒋勋细说红楼梦是知名学者、作家蒋勋的系列讲座录音集,被誉为以主讲者原音呈现的“文学经典”。自上线后,该节目凭借作者的独特音质与对红楼梦的深入理解,吸引了亿万观众,播放量
10、达3.3亿。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理解。(4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牙 疼汪曾祺我从大学时期,牙就不好。一来是营养不良,饥一顿,饱一顿;二来是不讲口腔卫生。有时买不起牙膏,常用食盐、烟灰胡乱地刷牙。又抽烟,又喝酒。于是牙齿龋蛀,时常发炎牙疼。牙疼不很好受,但不至于像契诃夫小说马姓里的老爷一样疼得吱哇乱叫。“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不见得。我对牙疼泰然置之,而且有点幸灾乐祸地想:我倒看你疼出一朵什么花来!我不会疼得“五心烦躁”,该咋着还咋着。照样活动。腮帮子肿得老高,还能谈笑风生,语惊一座。牙疼于我何有哉!不过老疼,也不是个事。有一只槽
11、牙,已经活动,每次牙疼,它是祸胎。我于是决心拔掉它。昆明有一个修女,又是牙医,据说治牙很好,又收费甚低,我于是攒借了一点钱,想去找这位修女。她在一个小教堂的侧门之内“悬壶”。不想到了那里,侧门紧闭,门上贴了一个字条:修女因事离开昆明,休诊半个月。我当时这个高兴呀!王子猷雪夜访戴,乘兴而去,兴尽而归,何必见戴!我拿了这笔钱,到了小西门马家牛肉馆,要了一盘冷拼,四两酒,美美地吃了一顿。昆明七年,我没有治过一次牙。在上海教书的时候,我听从一个老同学母亲的劝告,到她熟识的私人开业的牙医处让他看看我的牙。这位牙科医生,听他的姓就知道是广东人,姓麦。他拔掉我的早已糟朽不堪的槽牙。他的“手艺”(我一直认为治
12、牙镶牙是一门手艺)如何,我不知道,但是我对他很有好感,因为他的候诊室里有一本A纪德的地粮。牙科医生而读纪德,此人不俗!到了北京,参加剧团,我的牙越发地不行,有几颗跟我陆续辞行了。有人劝我去装一副假牙,否则尚可效力的牙齿会向空缺的地方发展。通过一位名琴师的介绍,我去找了一位牙医。此人是京剧票友,唱大花脸。他曾为马连良做过一枚内外纯金的金牙。他拔掉我的两颗一提溜就下来的病牙,给我做了一副假牙。说:“你这样就可以吃饭了,可以说话了。”我还是应该感谢这位票友牙医,这副假牙让我能吃爆肚,虽然我觉得他颇有江湖气,不像上海的麦医生那样有书卷气。“文化大革命”中,我正要出剧团的大门,大门“哐”地一声被踢开,正
13、摔在我的脸上。我当时觉得嘴里乱七八糟!吐出来一看,我的上下四颗门牙都被震下来了,假牙也断成了两截。踢门的是一个翻跟头的武戏演员,没有文化。就是他,有一天到剧团来大声嚷嚷:“同志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往后吃油饼便宜了!”“怎么啦?”“大庆油田出油了!”这人一向是个冒失鬼。剧团的大门是可以里外两面开的玻璃门,玻璃上糊了一层报纸,他看不见里面有人出来。这小子不推门,一脚踹开了。他直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我说:“没事儿!没事儿!你走吧!”对这么个人,我能说什么呢?他又不是有心。掉了四颗门牙,竟没有流一滴血,可见这四颗牙已经衰老到什么程度,掉了就掉了吧。假牙左边半截已经没有用处,右边的还能凑合一阵
14、。我就把这半截假牙单摆浮搁地安在牙床上,既没有钩子,也没有套子,嗨,还真能嚼东西。这样对付了好几年。直到一九八六年我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香港前,我才下决心另装一副假牙。有人跟我说:“瞧你那嘴牙,七零八落,简直有伤国体!”我找到一个小医院,建筑工人医院。医院的一个牙医师小宋是我的读者,可以不用挂号、排队,进门就看。小宋给我检查了一下,又请主任医师来看看。这位主任用镊子依次掰了一下我的牙,说:“都得拔了。全部二度动摇。做一副满口。这么凑合,不行。做一副,过两天,又掉了,又得重做,多麻烦!”我说:“行!不过再有一个月,我就要到香港去,拔牙、安牙,来得及吗?”“来得及。”主任去准备麻药,小宋悄悄跟我说
15、:“我们主任,是在日本学的。她的劲儿特别大,出名的手狠。”我的硕果仅存的十一颗牙,一个星期,分三次,全部拔光。拔牙后还得修理牙床骨,这位主任真是大刀阔斧,不多一会,就把我的牙骨铲平了。小宋带我到隔壁找做牙的技师小马,当时就咬了牙印。一般拔牙后要经一个月,等伤口长好才能装假牙。但有急需,也可以马上就做,这有个专用名词,叫做“即刻”。“即刻”本是权宜之计,小马让我从香港回来再去做一副。我从香港回来,找了小马,小马把我的假牙看了看,问我:“有什么不舒服吗?”“没有。”“那就不用再做了,你这副很好。”我从拔牙到装上假牙,一共才用了两个星期,而且一次成功,少有。这副假牙我一直用到现在。常见很多人安假牙老
16、不合适,不断修理,一再重做,最后甚至就不再戴。我想,也许是因为假牙做得不好,但是也由于本人不能适应,稍不舒服,即觉得别扭。要能适应。假牙嘛,哪能一下就合适,开头总会格格不入的。慢慢地,等牙床和假牙已经严丝合缝,浑然一体,就好了。凡事都是这样,要能适应、习惯、凑合。一九九二年二月二十二日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学时期经常牙疼,并没有让“我”感觉到不适,反而还增添了不少生活情趣,让“我”乐在其中。B.“有几颗跟我陆续辞行了”运用比拟修辞手法,写出“我”有几颗牙齿相继脱落的事实,妙趣横生。C.武戏演员将“往后吃油饼便宜”的原因归结为“大庆油田出油了”,这体
17、现了他的冒失和幽默风趣。D.治牙的经历让“我”领悟到凡事都要适应的道理,很多人安假牙老不合适,就是因为他们不能适应。7.下列对文中出现的几位牙医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虽然对麦姓牙医治牙镶牙的手艺不了解,但是当看到候诊室里放的书籍时,感受到他的不俗之处。B.票友医生身上有江湖气,并不影响“我”对他的感谢之情,他装的假牙让“我”又能正常吃东西了。C.我的读者小宋虽然对女主任医师“劲大手狠”不是十分认可,但是仍然相信她的医术,推荐她给我治牙。D.文章对技师小马着墨不多,简短的对话中体现出他不只技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能够替患者着想。8.东晋王子猷雪夜醒来,忽发兴致,乘舟前去拜访老友
18、戴安道,天亮时到达朋友门前,却又掉头而归。文章第二段借用这个典故,有什么作用?(6分)9汪曾祺在自报家门中说:“我受影响最深的是明朝大散文家归有光的几篇代表作。”请谈谈本文与项脊轩志的相似之处。(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 乃上疏言:“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书三上,辄报闻。其后霍氏诛灭,而告霍氏者皆封,人为徐生上书曰:“今茂陵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有
19、变,宜防绝之。乡使福说得行,则国无裂土出爵之费,臣无逆乱诛灭之败。往事既已,而福独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上乃赐福帛十匹,后以为郎。帝初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后车骑将军张安世代光骖乘,天子从容肆体,甚安近焉。及光身死而宗族竟诛,故俗传霍氏之祸萌于骖乘。班固赞曰:霍光受襁褓之托,任汉室之寄,匡国家,安社稷,拥昭,立宣,虽周公、阿衡何以加此!然光不学亡术,闇于大理,阴妻邪谋,立女为后,湛溺盈溢之欲,以增颠覆之祸,死才三年,宗族诛夷,哀哉!臣光曰:霍光之辅汉室,可谓忠矣。然卒不能庇其宗,何也?夫威福者,人君之器也。人臣执之,久而不归,鲜不及祸矣。以孝昭之明,十四而知上
20、官桀之诈,固可以亲政矣,况孝宣十九即位,聪明刚毅,知民疾苦。而光久专大柄,不知避去,多置亲党,充塞朝廷,使人主蓄愤于上,吏民积怨于下,切齿侧目,待时而发。其得免于身幸矣,况子孙以骄侈趣之哉!虽然,向使孝宣专以禄秩赏赐富其子孙,使之食大县,奉朝请,亦足以报盛德矣;乃复任之以政,授之以兵,及事丛衅积,更加裁夺,遂至怨惧以生邪谋,岂徒霍氏之自祸哉?亦孝宣酝酿以成之也。(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十七)【注】霍氏:指西汉权臣霍光家族。霍光,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历经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帝:指西汉宣帝。阿衡:商代官名,常代指商代开国名臣伊尹。光:司马光。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21、分)A.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B.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C.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D.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骖乘,指站在车右陪乘或担任警卫的人。古时乘车尊者居左,御者居中,骖乘居右。B.颠覆,文中是覆灭之意,与六国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中的“颠覆”意思相同。C.禄秩,指官吏的禄位、俸禄。文中假设
22、皇帝赏赐禄秩给霍氏子孙,就会使他们变得富有。D.徒,文中是只、仅仅的意思,与孔雀东南飞中“徒留无所施”的“徒”意思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徐福预言霍氏一定会被诛灭,于是向皇帝提出了抑制霍氏权势以使其免于覆亡的建议。在霍氏被诛灭之后,徐福与告发者一起得到封赏。B.霍光和张安世曾经分别作为骖乘,陪同汉宣帝前去祭祀汉高祖。但二人给宣帝带来的感受不同,民间认为这是霍氏遭受诛灭之祸的开端。C.班固对霍光的功绩给予了很高评价,认为霍光辅佐幼主,身担重任,匡扶国家社稷,先后辅佐昭帝、拥立宣帝,与周公、伊尹相比也毫不逊色。D.司马光认为霍光辅佐汉室可以说是忠心耿耿,汉宣
23、帝如果对霍氏子孙多加赏赐,让他们享食大县,定期参加朝会,就足以报答霍光的功德了。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往事既已,而福独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4分)(2)人臣执之,久而不归,鲜不及祸矣。(4分) 14.司马光认为霍光家族被诛灭的原因有哪些?(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不 归杜 甫河间尚征伐,汝骨在空城。从弟人皆有,终身恨不平。数金怜俊迈,总角爱聪明。面上三年土,春风草又生。【注】数金,指年幼时就会数钱。面上,坟上。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空城”一词寄寓着诗人感伤时事、痛
24、惜亲人之情,蕴含着家国之悲。B.颔联写从弟在战乱之中不幸去世,给诗人心中留下终生难以平复的遗憾。C.颈联追忆从弟幼年时的聪明表现,他数钱时敏捷利索的样子尤其让人怜爱。D.这首诗叙中有议、议中含情,忧思深广,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一贯风格。16.请结合全诗,分析概括尾联的作用。(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离骚多用兰蕙、芙蓉等香草作比喻,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对这一表达特点的解释是:“_,_。”(2)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木长”就必须“固其根本”,“流远”就必须“浚其泉源”,从而推理出“_,_”的观点。(3)“梦”作为一种带有虚幻色
25、彩的意象,常被唐代诗人用来表意抒情,如“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疟疾与艾滋病、癌症一起,被世卫组织列为世界三大死亡疾病。20世纪60年代,在原有抗疟药物氯喹已经失效的背景下,屠呦呦接受了抗疟研究的艰巨任务,从此与中药抗疟结下了_。通过整理中医药典籍、知名老中医,屠呦呦汇集了治疗疟疾的640余种中医药方。在青蒿提取物实验药效不稳定的情况下,东晋葛洪著肘后备急方中对青蒿截疟的记载(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给了屠呦呦新的灵感。1971年10月4日,这是青蒿素发现史上最为关键的一步。这天,在中国
26、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一间实验室里,研究员们屏住呼吸等待着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的最后结果。前面的190次实验都失败了,紧张与期待交织在每个人心中。终于,结果出来了,该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实验室沸腾了,课题组组长屠呦呦_,露出欣慰的笑容。如今,年逾九十的屠呦呦_,依然躬耕在科研第一线。回顾起自己的科研生涯,屠呦呦说要用毕生精力让青蒿素物尽其用,让中国中医药造福全人类。18.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20.你认为文中括号处应该使用破折号还是冒号?请说明理由。(3分)(
27、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玉米自明朝传入我国,历经几百年的发展,_。人们难免好奇,作为“餐桌主力”的玉米,究竟_?从植物学角度来说,玉米等作物的颗粒常被称为果实;但在农业上,玉米籽粒又往往被叫作种子。_,其实跟玉米籽粒本身特殊的构造有关。在植物学分类中,玉米籽粒属于颖果,只含一粒种子,成熟时果皮与种皮合在一起不能分离,呈闭合状态。而在平时,我们还是习惯性地称玉米籽粒为种子。试想下,“玉米播种”是不是比“玉米播果”更符合我们传统农业生产的习惯?说购买“杂交玉米果实”是不是会让人一头雾水?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
28、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22.请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和转折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 50个字。(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婴儿哭闹时,嘴里常会被大人塞一个奶嘴。婴儿吮吸着,虽然吸进去的只是空气,并没有吃到什么,却停止了啼哭,甚至还会满足地笑起来。其实,成年人也会被有意无意地塞进各种“奶嘴”。这些“奶嘴”包括短视频、肥皂剧、偶像剧、真人秀、明星八卦、花边新闻等等,以及形形色色的网络游戏。人们不停地吮吸着,虽然什么都没有得到,却乐在其中,无法自拔。这就是我们身边普遍存在的所谓“奶嘴乐”现象。它使得人们不仅荒废了
29、大好光阴,还慢慢丧失了生命的活力、奋斗的热情和思考判断的能力,对青少年的危害尤其严重,应该引起每个人和全社会的重视和警醒。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1.B(“可以看出两种分回模式的优劣”错误)2.C(根据材料二第二段“这种阅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定义了严肃文学的经典地位”,可知“重新定义了严肃文学的经典地位”不是模糊严肃文学经典和通俗娱乐文学经典的界限)3.C(C项强调网络文学作
30、者和读者的交互性、界限的模糊性,与读者在文学经典地位建构中的作用无关)4.“期待威压”作用更大。因为“话语威压”只是表现为一般读者个体对全民热读的作家作品经典地位的质疑,而“期待威压”可以引起不同读者对作家作品优劣的辩论,能够比较充分地发挥读者在文学经典地位建构中的作用。(4分。答出第一点得1分,答出第二点得3分,意思对即可)5.作为知名学者、作家,蒋勋对红楼梦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讲解,发挥了权威力量在红楼梦经典地位建构和传播中的作用。作者的独特音质和新的文学传播方式,顺应了技术的发展趋势和读者的接受变化,吸引了更多读者参与“阅读”。(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
31、8分)6.B(A项,“乐在其中”不合文意;C项,体现不出“幽默风趣”;D项,“就是因为他们不能适应”不准确,文中有“也许是因为假牙做得不好”)7.C(“对主任医师劲大手狠不是十分认可”错误)8.借用“王子猷雪夜访戴”的故事,为自己看牙未成而美食一顿开释解嘲;突出了“我”潇洒放达、随性而为的性情;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加了情致和趣味。(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9.选材多是日常琐事。两篇文章都聚焦于生活中的小事,项脊轩志叙写了作者读书、生活的细节小事,牙疼回顾了我数次看牙的经历。结构紧凑,线索清晰。项脊轩志将所有的人和事集于一轩,以“悲”“喜”为情感线索贯通全文;本文以“牙疼”为中心,将治牙的几个
32、事件串联为一体。情感真实。项脊轩志抒发了作者与家人之间的浓郁亲情,牙疼真实写出了“我”在看牙治牙过程中的感受。语言质朴自然。两篇文章均多用日常口语,不事雕琢,让人读后感到亲切自然。(6分。每点2分,答出上面任意3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10.C(正确标点: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11.D(孔雀东南飞中“徒留无所施”的“徒”意思是徒然、白白地,与文中加点的“徒”意思不同)12.A(“一起得到封赏”错误)13.(1)过去的事情已经结束,却只有徐福没有因功受
33、赏,希望陛下明察这件事。(4分。“已”“蒙”“唯”各1分,句意1分)(2)(如果)臣子掌握了作威作福的权力,长期不归还君王,那么很少有不招致灾祸的。(4分。“执”“归”“鲜”各1分,句意1分)14.霍光长期专权,招致上下怨恨;霍氏子孙骄横奢侈,意欲谋反;孝宣皇帝举措失当,有意放纵。(3分。每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5.C(“数钱时敏捷利索的样子”理解错误,“俊迈”形容从弟秀美出众、英俊豪迈)16.尾联写从弟已去世三年,他的坟墓在春风中长满了野草。这既与首联“汝骨在空城”相照应,又与颈联从弟生前的“俊迈”“聪明”形成反衬,突显了诗人的“恨不平”;以景结情,
34、收束全诗,将诗人对亲人的痛惜、哀悼和怀念表达得既含蓄又深沉。(6分。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1)其志洁 故其称物芳 (2)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 (3)示例一:我欲因之梦吴越 一夜飞度镜湖月 示例二:夜深忽梦少年事 梦啼妆泪红阑干 示例三: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6分。每句1分,错1字该句不得分。第(3)小题有其他符合要求的答案也可得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0分)18.不解之缘 如释重负 老当益壮(3分。每处1分,有其他符合语境的答案也可得分)19.示例:通过整理中医药典籍、走访知名老中医,屠呦呦
35、汇集了640余种治疗疟疾的中医药方。(4分。每正确修改一处得2分,“整理”和“知名老中医”搭配不当,“640余种”和“治疗疟疾的”多层定语语序不当)20.破折号。因为“青蒿一握尽服之”是对“记载”的解释说明;冒号须管到句末,而“给了屠呦呦新的灵感”不属于“记载”的内容。(3分。结论1分,理由2分, 意思答对即可)(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10分)21.示例:已经成为“餐桌主力” 是果实还是种子呢 有这样不同的称呼(6分。每句2分,意思答对即可,超过限定字数酌情扣分)22.示例:玉米籽粒本身构造特殊,所以既可以称为果实也可以称为种子,但平时人们更习惯称它为种子。(4分。意思对即可;若未体
36、现因果或转折关系,各扣1分;字数不符合要求酌情扣分)四、写作(60分)23.(60分)参考2022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附:文言文参考译文当初,霍氏一家骄横奢侈,茂陵人徐福认为:“霍氏一定会败亡。奢侈无度,必然会傲慢不逊;傲慢不逊,必然会冒犯君上。冒犯君上就是大逆不道。身居高位的人,众人必然会厌恶他。霍氏一家长期把持朝政大权,厌恶他们的人很多。天下人厌恶他们,他们又做出有违道义的事,怎么可能不灭亡呢!”于是,上书朝廷说:“霍氏一家权势盛大,陛下既然厚爱他们,就应当随时加以约束限制,不要让他们发展到灭亡的地步!”上书多次,皇帝才批复知晓。后来霍氏一家被诛杀,曾告发过霍氏的人都有封赏,有人替徐福鸣不
37、平,上书皇帝说:“如今茂陵人徐福多次上书说霍氏将会叛逆,应当预先防范制止。假如徐福的建言得以实行,那么国家就不会有划出土地分封爵位的费用,臣子也不会有谋逆叛乱、遭受诛杀的灾祸了。过去的事情已经结束,却只有徐福没有因功受赏,希望陛下明察这件事。”皇帝于是赐给徐福绸缎十匹,后又任命他为郎官。汉宣帝初即皇位时,前往汉高祖庙祭拜,由大将军霍光同车陪乘,宣帝心中十分畏惧,犹如芒刺在背。后改由车骑将军张安世代替霍光同车陪乘,宣帝这才觉得轻松从容,十分舒适亲近。等到霍光死后,其宗族最终遭到诛杀,所以民间传说霍家的灾祸早在霍光陪同宣帝乘车时就已经有苗头了。班固评价认为:霍光身受辅佐幼主的重任,承担汉室的未来寄
38、托,匡扶国家,安定社稷,拥护昭帝,拥立宣帝,即使是周公、伊尹,又怎能超过他!然而霍光不学无术,不明大理,隐瞒妻子的邪恶逆谋,立自己的女儿为皇后,沉溺于过多的欲望之中,加剧了覆亡的灾祸,死后才三年,他的宗族就遭到诛灭,可悲啊!臣司马光认为:“霍光辅佐汉室,可以说是忠心耿耿。然而终究未能庇护他的宗族,为什么呢?威严权柄,是君王才能享有的国器。如果臣子掌握了威严权力,长期不归还君王,那么很少有不招致灾祸的。以汉昭帝的贤明,十四岁就能洞察上官桀的奸诈行为,本来可以亲理朝政了,更何况汉宣帝十九岁即位,聪明刚毅,了解民间疾苦。但是霍光却依然长期专擅大权,不知引退,反而广植私党,充满朝堂,致使在上君王积蓄怨愤,在下官民积蓄不满,咬牙切齿,侧目而视,都在等待时机而暴发。霍光自己能够免于祸患,已经是侥幸了,何况他的子孙因为骄横奢侈而加速灾祸到来呢!尽管如此,假如当初汉宣帝专门把官阶俸禄赏赐给霍光的子孙,使他们变得富有,让他们享用大县的收入,定期前来朝见皇帝,也就足以报答霍光的大德了;而汉宣帝仍然让他们主持朝政,授以兵权,等到事态罪行积累得更多,才对他们加以裁夺,以至于他们恐惧怨恨,产生反叛朝廷的阴谋,这难道只是霍氏家族自己招致的灾祸吗?也是汉宣帝酝酿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