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3.53MB ,
资源ID:243311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24331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北京市东城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雪****)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北京市东城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1、北京市东城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本卷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 齐家文化遗址发现了卜骨,大汶口文化遗址发现了用于祭祀、带有符号的陶尊,良渚文化遗址发现了带有墓葬的祭坛,墓葬大小及随葬品数量有别,随葬品却都以玉器为主。这些考古发现共同说明了原始宗教礼仪出现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社会分化比较明显 早期国家完全形成A. B. C. D. 2. 荀子指出“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治之经,礼与刑”。据此判断荀子的治国主张否定了儒家传统礼治思想 强调了隆礼重法的重要性表明对道家无为而治的批判 反映了儒、法融

2、合的趋势A. B. C. D. 3. 汉书记载了郡国对其属县的考课情况:卜式“为成皋令,将漕最,拜齐太傅”、赵广汉“为阳翟令,以治行尤异,迁京辅都尉”、萧育“为茂陵令,会课,育第六及罢出”。考课的作用在于A. 确保朝廷政策稳定性B. 纠察豪强郡守不法行为C. 作为征发赋役的依据D. 考核官吏政绩以定升降4. 下图为西晋末年汉族流民路线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 人口由中原城市向周围边疆地区迁徙B. 内迁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形成混居的局面C. 北民南迁主要集中在荆、扬、益等诸州D. 南北朝政权更迭频繁是民族迁徙主要原因5. 新唐书地理志指出“唐兴,初未暇于四夷。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虽贡

3、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令式:章程)”。这表明唐朝A. 实行一种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B. 开创了设立机构管理民族事务的先例C. 对边疆地区实现了直接管辖D. 是中国古代疆域范围最为广阔的王朝6. 阅读下表,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国家立法情况日本大宝律令,分12篇,其篇目、次序与唐律一模一样,是日本古代划时代法典朝鲜高丽史刑法志记载“高丽一代之制,大抵皆仿乎唐,至于刑法,亦采唐律,参酌时宜而用之”越南越南古代的刑书、国朝刑律等都是源于唐律A. 日本、朝鲜和越南皆照搬中国唐律B. 唐朝统治者都非常重视法律的编纂和修订C. 唐律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D. 唐律体

4、系完备,在东亚国家广为传播7. 据马可波罗行纪载,元代每个驿站的驿馆都有一个高大美观的宅院,房间里陈设着华丽的卧榻,上面铺着丝绸质地的被褥,使臣需要的所有的东西都准备齐全,即便是一个国王看见这样的住宿环境也会觉得很满意。材料表明驿馆的功能有A. 中外交流B. 皇帝行宫C. 军事驻防D. 基层治理8. 元代匠户世袭为官府工作,实际上是官奴隶。明朝匠户虽仍不自由,但可以银代役。官府可以银雇役,最后甚至不再追究匠户隐为民籍。材料反映出明代社会的现象有一条鞭法实施工匠赋役负担沉重 户籍管理逐渐放松官营手工业中出现雇佣劳动A. B. C. D. 9. 明朝中期,王守仁提出一套以“致良知”为核心的理论。他

5、认为“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与愚夫愚妇相同的,是谓同德;与愚夫愚妇相异的,是谓异端”。这些言论A. 冲击了重农抑商观念B. 强调理性思考的精神C. 蕴含一定的平等色彩D. 体现了经世致用思想10. 1407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回国。随后,琉球、中山、日本、别失八里、苏门答剌、满剌加、小葛兰等国入贡。除少数几个国家外,大多数国家使节的来访都与郑和的出使有关。材料反映了郑和下西洋A. 给明朝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收入B. 是明朝朝贡体制的延展C. 消除了海禁政策造成的不利影响D. 密切与亚非拉友好关系11. 康熙朱批李煦奏折:“近日闻得南方有许多闲言,无中生有,议论大小事。朕无人可以托人打听,

6、尔等受恩深重,但有所闻,可以亲手书折奏闻才好。此话断不可叫人知道。”奏折制度是文书行政的一种方式 反映了清朝的腐朽统治提高君主专制行政效率 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A. B. C. D. 12. 阅读下列清末关税占财政收入比重图,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 清政府财政收入稳定增长B. 通商口岸由东南沿海向内陆地区延伸C. 贸易逆差的地位长期保持D. 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程度日益加深13. 申报(1874年)刊载时人言论“夫人之奢侈者,精其食,美其服,奇巧其器具,各习是也。乃吾静夜自思,假设一邦之富人,食必糙米,服必布衣,用必粗恶之具,则营业工匠自食其力之人又何以自鬻其技能?安能各臻于富乎?民不能自富

7、,国又何由富乎?”这反映出A. 主张节俭为治国理民之策B. 西俗传播改变人们传统价值观念C. “重义轻利”思想广为弘扬D. 工商业阶层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14. 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各阶层人民为挽救危局进行了不懈地探索。下列是探索的相关主张,按其时间顺序排序正确的是“立行宪法,大开国会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是书何以作?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一切的黑暗”A. B. C. D. 15. 据张謇记载“民国政府厉行保护奖励之策,公布商业注册条例、公司注册条例,凡公司、商店、工厂自

8、注册者,均妥为保护,许各专利。一时工商界踊跃欢庆,咸谓振兴实业在此一举,不几年而大公司大工厂接踵而起。”民国政府的措施使得A. 经济发展未受军阀割据影响B. 新的商业经营方式出现C. 抵制日货运动取得巨大成功D. 民族工业得到迅猛发展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5分)16 古代史料考证考证即考据,是在广集史料的基础上,证明史料真伪、辨明是非,以求为历史研究提供真实可靠史料的研究方法。材料一 司马迁写史记,对古文献和古史料做了大量考求辨订的工作,“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略考其行事,综其始终,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材料二 西晋初年,学者们曾用汲冢竹书

9、来考证现存典籍。金石的考证也受到普遍重视,或以金文证经,或据金文释字,或据实物形制纠正古代传说之谬,或据金文校订古书记载之误。材料三 南宋时期出现许多类似读书笔记的考证杂著,如洪迈的容斋随笔考订不少史书误载,他以诗文证史,以碑石文字证史,以手本订正流行本,考证审慎精当。材料四 清代考据学家王鸣盛著十七史商榷。在谈到自己在校勘的同时,“又搜罗偏霸杂史、稗官野乘(乘:史书)、山经地志、谱牒簿录、以暨诸子百家、小说笔记、诗文别集山林冢墓祠庙伽蓝碑碣之文,书取以供佐证,参伍错综,比物连类,以互相检照,所谓考其典籍事迹之实也。”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安作璋中国古代史料学(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史料考证在历史研

10、究中的重要作用。(2)依据上述材料,举例说明古代史料考证的具体方法。17. 秦汉时期材料 秦汉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地位重要、影响很大,一般可以说周秦是一大变。在整个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秦汉时期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又具有连续性的历史时期,故可以把秦汉相连称呼,并作为一个完整的历史时期。把秦汉时期作为完整的历史时期来看,是因为它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而且是在整个秦汉时期逐渐形成和完善的。秦汉时期突出的特点是“统一”,所以常常用第一个统一王朝、统一大国等来形容。从中国历史发展来看,秦汉史处于一个突出的地位。秦汉历史与先秦历史相比,已由宗法集耕型家国同构农耕社会进入到专制个体家国同构农耕社会的发展阶段,虽然期间经历

11、过反复,但是这一发展大势并未改变,并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汉之所以被称为“专制个体家国同构农耕社会”,主要是从历史发展趋势而言的。与先秦历史相比,秦汉确立了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国家,官僚制取代了世卿世禄制,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国家通过二十等爵制实现了对个人的支配,以及编户齐民的形成,解构了先秦宗法集耕的社会形态。随着国家意识由法而道,最终独尊儒术。从此制约、规定着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走向。秦汉时期作为一个整体在中国历史上存在并发生影响,但不等于说这400年的历史没有变化。举例来说,作为皇帝主要辅佐的宰相,其名称、地位、执掌、作用都不断地发生变化,但它又万变不离其宗。宰相辅

12、助皇帝主管一切,专制君主仍是主角。秦汉的这种变化,以后朝代更多,但是变来变去总的精神都是维护君主的绝对专制,这可以说是专制主义长期不变的一个方面。郡县制也是如此,名称乃至两级、三级或者四级,历代的变化很多,然而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加强中央集权。摘编自曹大为等主编中国大通史“秦汉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地位重要、影响很大”。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对此作出历史解释。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8. 中国古代一级地方行政区治所(1)以上三幅图是秦、隋、元三个朝代一级地方行政区治所示意图。观察图片分别指出三幅图对应的朝代。(2)一级地方行政区治所的分布与政治、经济(包括人口数量)等有密切关系。从秦到元一

13、级地方行政区治所南北密度分布有何变化?并简析导致其变化的具体原因。19. 婚姻观与时代事例一 陈书儒林传记载,南朝时期出身于高门士族太原王氏的王元规,幼年丧父,家道中落,兄弟三人随同母亲寄居舅父家里。当地富豪刘琪为攀上名门亲戚,想以巨资陪嫁,把女儿嫁给王元规。母亲准备答应,王元规却哭着说我们正是因为一直保持婚姻门第,才受人敬重,怎么能够家贫就非贵而婚呢?结果这桩婚事未成。事例二 宋代“婚姻不问阀阅”。据宋代笔记体著作萍洲可谈记载:宋真宗时外戚刘美的女儿嫁与开封茶商马季良为妻。作为朝廷命官的向敏中和张齐贤,居然为娶一有钱的妇人发生争执。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对上述婚姻观进行评析。20. 近代中国的

14、救亡与启蒙材料 1840年以后,救亡以实现民族独立、启蒙以实现人民解放成为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中国救亡型的民主启蒙引发哪种力量的觉醒,哪种相对应的民主救亡方案就会先拿来救亡。经世致用和中体西用的救亡策略虽然不可能突破君主专制体制,但它们却不经意地点燃了现代科技意识、世界意识、救亡意识的启蒙星火五四运动前,改良派的君主立宪方案、革命派的民主共和方案相继失败,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民主启蒙偏离中国救亡道路的必然结果新文化运动推动资产阶级的民主启蒙达到高峰。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的文化启蒙产生了保留和转向,马克思主义逐渐成长为民主启蒙的指导思想。改编自刘永春近代

15、中国救亡与启蒙中的民主问题研究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解读中国近代前期的启蒙之路。北京市东城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本卷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 齐家文化遗址发现了卜骨,大汶口文化遗址发现了用于祭祀、带有符号的陶尊,良渚文化遗址发现了带有墓葬的祭坛,墓葬大小及随葬品数量有别,随葬品却都以玉器为主。这些考古发现共同说明了原始宗教礼仪出现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社会分化比较明显 早期国家完全形成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卜骨”“用于祭祀、带有符号的陶尊”“带有墓葬的祭坛”等信息可知,当时原始宗教祭祀仪式已经出现;根据材料中“墓葬大

16、小及随葬品数量有别”可知,当时社会出现了贫富分化,而且分化明显;由此可见,符合题意,故选B;夏启继承大禹的王位,标志着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与材料时间不符,所以错误,故排除AC;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早期国家完全形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所以错误,故排除D。2. 荀子指出“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治之经,礼与刑”。据此判断荀子的治国主张否定了儒家传统的礼治思想 强调了隆礼重法的重要性表明对道家无为而治的批判 反映了儒、法融合的趋势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荀子主张“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17、,强调礼的重要性,所以说法错误;根据“隆礼贵义者其国治”和“治之经,礼与刑”可知,荀子强调隆礼重法,所以说法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对道家“无为而治”的批判,所以说法错误;根据材料可知,荀子强调礼与法的作用,体现了儒、法融合的趋势,所以说法正确。综上所述,说法正确,所以C正确;说法错误,所以ABD错误。3. 汉书记载了郡国对其属县的考课情况:卜式“为成皋令,将漕最,拜齐太傅”、赵广汉“为阳翟令,以治行尤异,迁京辅都尉”、萧育“为茂陵令,会课,育第六及罢出”。考课的作用在于A. 确保朝廷政策稳定性B. 纠察豪强郡守不法行为C. 作为征发赋役的依据D. 考核官吏政绩以定升降【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

18、反映了汉代在考课地方官员后,卜式拜为齐王太傅,赵广汉迁为京辅都尉,萧育被罢免,这说明汉代在对官员考核时,根据他们的不同政绩表现,予以升降赏罚,故选D;考课会引起官员变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朝廷政策稳定和贯彻,故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汉代官员的考核,而不是纠察豪强,故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对地方官员的考核,编户是汉代征发赋役的依据,故排除C。4. 下图为西晋末年汉族流民路线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 人口由中原城市向周围边疆地区迁徙B. 内迁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形成混居的局面C. 北民南迁主要集中在荆、扬、益等诸州D. 南北朝政权更迭频繁是民族迁徙主要原因【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图中移民路线可知,北

19、方的汉族大量南迁,主要集中在荆、扬、益等诸州,C项正确;人口由中原城市向南方地区迁徙,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内迁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混居,排除B项;躲避战乱和民族压迫是这一时期汉族迁徙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5. 新唐书地理志指出“唐兴,初未暇于四夷。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令式:章程)”。这表明唐朝A. 实行一种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B. 开创了设立机构管理民族事务的先例C. 对边疆地区实现了直接的管辖D. 是中国古代疆域范围最为广阔的王朝【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唐朝对少数民族设置羁縻府州进行管辖,

20、且羁縻府州通常由都督府、都护府进行管辖,说明的是当时唐朝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A项正确;设立机构管理民族事务并非是唐朝的先例,B项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对少数民族间接管理,C项排除;元朝是中国古代疆域最为广阔的王朝,D项排除。故选A。6. 阅读下表,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国家立法情况日本大宝律令,分12篇,其篇目、次序与唐律一模一样,是日本古代划时代法典朝鲜高丽史刑法志记载“高丽一代之制,大抵皆仿乎唐,至于刑法,亦采唐律,参酌时宜而用之”越南越南古代的刑书、国朝刑律等都是源于唐律A. 日本、朝鲜和越南皆照搬中国唐律B. 唐朝统治者都非常重视法律编纂和修订C. 唐律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D. 唐律

21、体系完备,在东亚国家广为传播【答案】D【解析】【详解】图表反映出古代日本、朝鲜和越南的法律都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唐律,这说明唐律体系完备,在东亚国家广为传播,成为了东亚国家的立法蓝本,故选D;材料反映的是东亚国家借鉴了唐律,并不是完全照搬,故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日本、朝鲜和越南的立法情况,而没有体现唐朝统治者的情况,故排除B;春秋时期,郑国子产“铸刑书”,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故排除C。7. 据马可波罗行纪载,元代每个驿站的驿馆都有一个高大美观的宅院,房间里陈设着华丽的卧榻,上面铺着丝绸质地的被褥,使臣需要的所有的东西都准备齐全,即便是一个国王看见这样的住宿环境也会觉得很满意。材料表明驿馆的功

22、能有A. 中外交流B. 皇帝行宫C. 军事驻防D. 基层治理【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使臣需要的所有的东西都准备齐全”等信息可知,元代驿站中的驿馆设备齐全,保障和满足别国使者和国王的需要,这体现了元代驿馆是用来中外交流的,故选A;材料所述驿馆是为其他国家使者和国王而设置的,而不是本国皇帝行宫,故排除B;元代的驿站及驿馆是供传递信息的官员、中外来往使者等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而不是军事设施和基层行政机构,故排除CD。8. 元代匠户世袭为官府工作,实际上是官奴隶。明朝匠户虽仍不自由,但可以银代役。官府可以银雇役,最后甚至不再追究匠户隐为民籍。材料反映出明代社会的现象有一条鞭法的实施工匠赋

23、役负担沉重 户籍管理逐渐放松官营手工业中出现雇佣劳动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以银代役”“官府可以银雇役”等信息可知,结合所学克制,明代实行赋役合并折银征收、纳银代役、征银雇役等办法,这些属于一条鞭法的内容;根据材料“官府可以银雇役,最后甚至不再追究匠户隐为民籍”可知,明朝放松了户籍管理,尤其是对匠户的管理;由此可见符合题意,故选B;材料反映了明朝匠户可以纳银代役,并未反映徭役繁多沉重,所以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C;官府以银雇役,不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劳动关系,所以错误,故排除D。9. 明朝中期,王守仁提出一套以“致良知”为核心的理论。他认为“良知良能,愚夫

24、愚妇与圣人同”“与愚夫愚妇相同的,是谓同德;与愚夫愚妇相异的,是谓异端”。这些言论A. 冲击了重农抑商观念B. 强调理性思考的精神C. 蕴含一定的平等色彩D. 体现了经世致用思想【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王守仁认为在良知良能方面,普通人与圣人是一样的,即人人都有良知,这体现了一定的平等色彩,故选C;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古代传统的经济价值观,材料中的言论未涉及到对农业和商业的态度,故排除A;材料强调的是人人有良知,未体现理性思考的精神,故排除B;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强调做学问应以治事、救世为急务,反对空虚之学,故排除D。10. 1407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回国。随后,琉球、中山、日本、别失八

25、里、苏门答剌、满剌加、小葛兰等国入贡。除少数的几个国家外,大多数国家使节的来访都与郑和的出使有关。材料反映了郑和下西洋A. 给明朝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收入B. 是明朝朝贡体制的延展C. 消除了海禁政策造成的不利影响D. 密切与亚非拉友好关系【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明朝朝贡体系指的是以中国为中心、以封贡制度为交往模式的一种大国与藩属之间的封建关系,材料中郑和下西洋回国后,带动了周边国家纷纷来访、入贡,说明了郑和下西洋是明朝朝贡体制的延展,故B符合题意;朝贡国入贡,但宗主国也会回赠更多礼物,这会造成财政压力,故排除A;明朝初年尚未实行海禁政策,故排除C;材料中涉及的国家均是亚洲国家,

26、没有涉及非洲国家,故排除D。11. 康熙朱批李煦奏折:“近日闻得南方有许多闲言,无中生有,议论大小事。朕无人可以托人打听,尔等受恩深重,但有所闻,可以亲手书折奏闻才好。此话断不可叫人知道。”奏折制度是文书行政的一种方式 反映了清朝的腐朽统治提高君主专制行政效率 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康熙委托大臣李煦刺探南方舆论情况,并要求李煦直接向他汇报,不必经过其他人员或者部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熙年间开始实行奏折制度,它是高级官员向皇帝奏事进言、文书行政的一种方式,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加强君主专制,所以符合题意,故选A;清朝的奏折制度是封建政治制度的

27、完善,不是体现政治腐朽,也没有起到钳制思想的作用,所以错误,故排除BCD。12. 阅读下列清末关税占财政收入比重图,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 清政府财政收入稳定增长B. 通商口岸由东南沿海向内陆地区延伸C. 贸易逆差的地位长期保持D. 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程度日益加深【答案】D【解析】【详解】图表反映了1861-1889年清政府关税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增长,这说明清政府与其他国家的贸易量不断增长,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程度不断加深,故选D;图表反映的是关税占比财政收入的比重,而不是财政收入增长,故排除A;图表无法体现通商口岸的延伸情况,故排除B;图表无法体现清政府贸易逆差或者顺差情况,故排除C

28、。13. 申报(1874年)刊载时人言论“夫人之奢侈者,精其食,美其服,奇巧其器具,各习是也。乃吾静夜自思,假设一邦之富人,食必糙米,服必布衣,用必粗恶之具,则营业工匠自食其力之人又何以自鬻其技能?安能各臻于富乎?民不能自富,国又何由富乎?”这反映出A. 主张节俭为治国理民之策B. 西俗传播改变人们传统价值观念C. “重义轻利”思想广为弘扬D. 工商业阶层社会地位得到提高【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夫人之奢侈者,精其食,美其服,奇巧其器具,各习是也”体现的是西方的生活习俗归中国社会影响较大,B项正确;材料与统治者的治国政策无关,A项排除;材料未涉及“重义轻利”思想,C项排除;材料与工商业阶

29、层的社会地位提高无关,D项排除。故选B。14. 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各阶层人民为挽救危局进行了不懈地探索。下列是探索的相关主张,按其时间顺序排序正确的是“立行宪法,大开国会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是书何以作?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一切的黑暗”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立行宪法,大开国会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反映的是19世纪末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提倡君主立宪的主张;“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反映的是太平天国185

30、3年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中追求绝对平均的理想;“是书何以作?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反映的是19世纪40年代魏源所著海国图志中的主张;“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一切的黑暗”反映的是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所高举的民主与科学两大旗帜;由此可知,四者的时间先后顺序为,故选C;其他三个选项均顺序错误,故排除ABD。15. 据张謇记载“民国政府厉行保护奖励之策,公布商业注册条例、公司注册条例,凡公司、商店、工厂自注册者,均妥为保护,许各专利。一时工商界踊跃欢庆,咸谓振兴实业在此一举,不几年而大公司大工厂接踵而起。”民国政府的措施使得A. 经济发展未受军阀割据影响B. 新的商业经营方

31、式出现C. 抵制日货运动取得巨大成功D. 民族工业得到迅猛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民国政府的奖励政策深受工商界的欢迎,实业得到振兴,大量公司和工厂接踵而起,这说明民国政府的经济措施促进了民族工业迅猛发展,故选D;材料强调的是奖励工商的政策促进民族工业发展,而且北洋军阀割据使得国家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故排除A;材料中民国政策关于公司注册、专利保护的措施不属于新的商业经营方式,故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到抵制日货,故排除C。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5分)16. 古代史料考证考证即考据,是在广集史料的基础上,证明史料真伪、辨明是非,以求为历史研究提供真实可靠史料的研究方法。材料一 司马

32、迁写史记,对古文献和古史料做了大量考求辨订的工作,“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略考其行事,综其始终,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材料二 西晋初年,学者们曾用汲冢竹书来考证现存典籍。金石的考证也受到普遍重视,或以金文证经,或据金文释字,或据实物形制纠正古代传说之谬,或据金文校订古书记载之误。材料三 南宋时期出现许多类似读书笔记的考证杂著,如洪迈的容斋随笔考订不少史书误载,他以诗文证史,以碑石文字证史,以手本订正流行本,考证审慎精当。材料四 清代考据学家王鸣盛著十七史商榷。在谈到自己在校勘的同时,“又搜罗偏霸杂史、稗官野乘(乘:史书)、山经地志、谱牒簿录、

33、以暨诸子百家、小说笔记、诗文别集山林冢墓祠庙伽蓝碑碣之文,书取以供佐证,参伍错综,比物连类,以互相检照,所谓考其典籍事迹之实也。”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安作璋中国古代史料学(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史料考证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2)依据上述材料,举例说明古代史料考证的具体方法。【答案】(1)证明史料真伪、为历史研究提供真实可靠的史料,推动历史研究的深入开展,以揭示历史的本质和规律。(2)对古文献和古史料进行考证,如西汉时期司马迁撰写史记,就对大量现存文献进行考订,从而客观地叙述历史;利用地下出土的实物史料考证现存典籍如西晋时期学者用汲冢竹书来考证现存典籍,订正古书谬误;以诗文证史,以碑石文字证史,

34、以手本订正流行本(史书版本)来考证史书记载,如南宋时期洪迈的容斋随笔对史书的考证,因考证审慎恰当,从而纠正了不少史书谬误;广泛收集各类文献史料对正史进行综合性考证,以得出可靠结论,如清代王鸣盛十七史商榷。【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司马迁写史记,对古文献和古史料做了大量考求辨订的工作”、“学者们曾用汲冢竹书来考证现存典籍。金石的考证也受到普遍重视,或以金文证经,或据金文释字,或据实物形制纠正古代传说之谬,或据金文校订古书记载之误”、“洪迈的容斋随笔考订不少史书误载,他以诗文证史,以碑石文字证史,以手本订正流行本,考证审慎精当”、“又搜罗偏霸杂史、稗官野乘(乘:史书)、山经地志、谱牒簿录、以

35、暨诸子百家、小说笔记、诗文别集山林冢墓祠庙伽蓝碑碣之文,书取以供佐证,参伍错综,比物连类,以互相检照,所谓考其典籍事迹之实也”可知,通过史料考证,能够证明史料真伪,为历史研究提供真实可靠的史料,推动历史研究的深入开展,以揭示历史的本质和规律。(2)根据材料“司马迁写史记,对古文献和古史料做了大量考求辨订的工作”可知,古代史料考证的具体方法有对古文献和古史料进行考证,如西汉时期司马迁撰写史记,就对大量现存文献进行考订,从而客观地叙述历史;根据材料“西晋初年,学者们曾用汲冢竹书来考证现存典籍。金石的考证也受到普遍重视,或以金文证经,或据金文释字,或据实物形制纠正古代传说之谬,或据金文校订古书记载之

36、误”可知,古代史料考证的具体方法有利用地下出土的实物史料考证现存典籍如西晋时期学者用汲冢竹书来考证现存典籍,订正古书谬误;根据材料“洪迈的容斋随笔考订不少史书误载,他以诗文证史,以碑石文字证史,以手本订正流行本,考证审慎精当”可知,古代史料考证的具体方法有以诗文证史,以碑石文字证史,以手本订正流行本(史书版本)来考证史书记载,如南宋时期洪迈的容斋随笔对史书的考证,因考证审慎恰当,从而纠正了不少史书谬误;根据材料“又搜罗偏霸杂史、稗官野乘(乘:史书)、山经地志、谱牒簿录、以暨诸子百家、小说笔记、诗文别集山林冢墓祠庙伽蓝碑碣之文,书取以供佐证,参伍错综,比物连类,以互相检照,所谓考其典籍事迹之实也

37、”可知,古代史料考证的具体方法有广泛收集各类文献史料对正史进行综合性考证,以得出可靠结论,如清代王鸣盛十七史商榷。17. 秦汉时期材料 秦汉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地位重要、影响很大,一般可以说周秦是一大变。在整个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秦汉时期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又具有连续性的历史时期,故可以把秦汉相连称呼,并作为一个完整的历史时期。把秦汉时期作为完整的历史时期来看,是因为它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而且是在整个秦汉时期逐渐形成和完善的。秦汉时期突出的特点是“统一”,所以常常用第一个统一王朝、统一大国等来形容。从中国历史发展来看,秦汉史处于一个突出的地位。秦汉历史与先秦历史相比,已由宗法集耕型家国同构农耕社会进入到专

38、制个体家国同构农耕社会的发展阶段,虽然期间经历过反复,但是这一发展大势并未改变,并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汉之所以被称为“专制个体家国同构农耕社会”,主要是从历史发展趋势而言的。与先秦历史相比,秦汉确立了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国家,官僚制取代了世卿世禄制,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国家通过二十等爵制实现了对个人的支配,以及编户齐民的形成,解构了先秦宗法集耕的社会形态。随着国家意识由法而道,最终独尊儒术。从此制约、规定着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走向。秦汉时期作为一个整体在中国历史上存在并发生影响,但不等于说这400年的历史没有变化。举例来说,作为皇帝主要辅佐的宰相,其名称、地位、执掌、作

39、用都不断地发生变化,但它又万变不离其宗。宰相辅助皇帝主管一切,专制君主仍是主角。秦汉的这种变化,以后朝代更多,但是变来变去总的精神都是维护君主的绝对专制,这可以说是专制主义长期不变的一个方面。郡县制也是如此,名称乃至两级、三级或者四级,历代的变化很多,然而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加强中央集权。摘编自曹大为等主编中国大通史“秦汉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地位重要、影响很大”。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对此作出历史解释。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观点:秦汉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地位重要、影响很大秦汉时期是中国奏汉两朝大一统时期的合称。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首次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统一,秦王政改号称皇帝,

40、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秦朝。秦始皇废封建,立郡县,开始实行全面的统一。然而由于缺乏历史经验,秦朝二世而亡。在经过短暂的分裂之后,汉朝继之而起,并基本延续秦的制度,史称“汉承秦制”。秦汉时期的专制中央集权有利于大一统的国家。有利于大的工程,行政体制保证了中国疆域的完整。奏朝文化专制、对文化贡献少,但“统一文字”对于维护文化的传统,维护政令的统一。汉字维护了祖国的统一,方言再多对文字的理解是一致的。有利于领土的完整,意识形态的统一。秦汉时期民族融合,文字的统一,主流的汉文化的向心力凝聚力。秦汉的统一形成了民族统一的意识,中华民族的统一。秦汉郡县制度对于维持大一统国家具有重要作用。秦汉时

41、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时期。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解析】【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关于“秦汉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地位重要、影响很大”的观点说明可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构成及影响、秦汉时期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最后进行归纳总结。18. 中国古代一级地方行政区治所(1)以上三幅图是秦、隋、元三个朝代一级地方行政区治所示意图。观察图片分别指出三幅图对应的朝代。(2)一级地方行政区治所的分布与政治、经济(包括人口数量)等有密切关系。从秦到元一级地方行政区治所南北密度分布有何变化?并简析导致其变化的具体原因。【答案】(1)分别是隋朝、秦朝、元朝。 (2)密度

42、变化:从北密南疏到南密北疏(或南北趋向平衡)具体原因:从政治形势看,北方多政权并存(如东晋十六国时期,辽、宋、西夏、金等政权并列);北方多战乱(如西晋八王之乱,唐朝安史之乱);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口三次大规模南迁,南方人口数量增加; 东汉末至南宋,南方经济发展,经济重心逐渐南移。【解析】【详解】(1)朝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秦朝相比,隋朝的行政区划层级数量增多,而且国家疆域范围较大,因此图一是隋朝,图二是秦朝;元朝都城位于今天北京,图三是元朝。(2)密度变化:根据图片中治所的变化可以看出,从秦朝到元朝,治所从北密南疏到南密北疏(或南北趋向平衡)。具体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政治形势看,北方

43、多政权并存(如东晋十六国时期,辽、宋、西夏、金等政权并列);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方多战乱(如西晋八王之乱,唐朝安史之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口三次大规模南迁,南方人口数量增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东汉末至南宋,南方经济发展,经济重心逐渐南移。19. 婚姻观与时代事例一 陈书儒林传记载,南朝时期出身于高门士族太原王氏的王元规,幼年丧父,家道中落,兄弟三人随同母亲寄居舅父家里。当地富豪刘琪为攀上名门亲戚,想以巨资陪嫁,把女儿嫁给王元规。母亲准备答应,王元规却哭着说我们正是因为一直保持婚姻门第,才受人敬重,怎么能够家贫就非贵而婚呢?结果这桩婚事未成。事例二 宋代“婚姻不问阀阅”。

44、据宋代笔记体著作萍洲可谈记载:宋真宗时外戚刘美的女儿嫁与开封茶商马季良为妻。作为朝廷命官的向敏中和张齐贤,居然为娶一有钱的妇人发生争执。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对上述婚姻观进行评析。【答案】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掌握国家政权(门阀政治),门第观念盛行,等级严格。婚姻中重视出身门第。这种婚姻观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世家大族政治,但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不利于选拔人才。北宋时期,统治者崇文抑武,科举制盛行,文官政治形成,门阀政治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商品经济发展,抑商观念淡化。这些情况反映到婚姻观中,门第观念淡化,更加重视财富。这种婚姻观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从南北朝到北宋,婚姻观念的变化折

45、射了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南朝时期出身于高门士族太原王氏的王元规,幼年丧父,家道中落”、“当地富豪刘琪为攀上名门亲戚,想以巨资陪嫁,把女儿嫁给王元规”、“王元规却哭着说我们正是因为一直保持婚姻门第,才受人敬重,怎么能够家贫就非贵而婚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朝时期,由于世家大族掌握国家政权(门阀政治),门第观念盛行,等级严格,在婚姻关系中尤其重视出身门第。这种婚姻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世家大族政治,但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不利于选拔人才。根据材料“婚姻不问阀阅”、“宋真宗时外戚刘美的女儿嫁与开封茶商马季良为妻。作为朝廷命官的向敏中和张齐贤,居然为娶一有钱的妇人发生

46、争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统治者崇文抑武,科举制盛行,形成文官政治,导致门阀政治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此外,商品经济发展,抑商观念淡化,等级观念也有所松动。这些情况逐渐反映到婚姻观中,门第观念淡化,人们更加重视财富。这种婚姻观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因此,上述婚姻观念的变化折射了各个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20. 近代中国的救亡与启蒙材料 1840年以后,救亡以实现民族独立、启蒙以实现人民解放成为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中国救亡型的民主启蒙引发哪种力量的觉醒,哪种相对应的民主救亡方案就会先拿来救亡。经世致用和中体西用的救亡策略虽然不可能突破君主专制体制,但它们却不经意地点燃了现代科技意识、世界意识、救亡意识的启蒙星火五四运动前,改良派的君主立宪方案、革命派的民主共和方案相继失败,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民主启蒙偏离中国救亡道路的必然结果新文化运动推动资产阶级的民主启蒙达到高峰。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的文化启蒙产生了保留和转向,马克思主义逐渐成长为民主启蒙的指导思想。改编自刘永春近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