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一、古诗文(30分)(一)经典诗文积累。(12分)1.默写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一诗。(4分)_,_。_,_。2.依据原文填空。(4分)(1)_,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2)蒹葭萋萋,_。(诗经 蒹葭)(3)安得广厦千万间,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子曰“_,则为之也难。”(论语宪问)3.根据提示默写。(4分)(1)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情思的诗句是:_,_。(2)渔家傲秋思中点明地域、时令、季节,渲染西北边地悲凉奇异的是:_,_。(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4分)江山秋色图胡行简连山缥
2、缈树槎牙,江上西风雁影斜。万迭秋光无限好,画围偏在野人家。注此诗为画作江山秋色图上的题诗。槎(ch)牙:形容树木错杂不齐貌。万迭:万重。野人:山野之人。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前两句通过山、树、江、风、雁等意象,营造了秋的意境。B.前两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江山秋色图,与题目照应。C.本诗写景从视觉感受出发,写出了多种景物的形态。D.本诗是一首题画七绝,读起来音韵和谐优美。5.结合本诗三、四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人喜爱画作江山秋色图的原因。(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14分)【甲】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3、。”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出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乙】王丹麓病起畏寒,每当雪夕,闭户谨风。时幼子小能五岁,坐著膝上,曰:“大人寒,故畏风,抑知风亦畏寒。”王问故,答曰:“风不畏寒,何由喜扑人怀?”王丹麓座客常满。有客谓孔子无须,众诘其说。客曰:“本孔丛子,子思告齐君曰:先君生无须眉,天下王侯不以此损其敬。故知今像多须,误也。”时丹麓子鼎六岁,在侧应声曰:“然则孔子亦无眉耶?”客语塞。【注】抑:则,就。本:根据。子思:孔
4、子的孙子。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及其日中如探汤( )(2)孔子不能决也( )(3)公问故( )(4)天下王侯不以此损其敬( )7.对【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_(2分)A.所以知道现今画像上的孔子有很多胡须,是不对的。B.所以知道现今像孔子一样的人有很多胡须,是不对的。C.所以知道现今画像上的孔子有很多胡须,是受人误导。D.所以知道现今像孔子一样的人有很多胡须,是受人误导。8.【甲】文中孔子因“_”而“问其故”;【乙】文中王丹麓因幼子小能说“_”而“问故”。(2分)9.【甲】文中两小儿辩论的话题是_(用自己的话概括);【乙】文中王丹麓的儿子鼎说“然则孔子亦无眉耶”
5、的目的是_。(2分)10.【甲】【乙】两文中的孩子都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_;_。(4分)二、现代文(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问题。(12分)回忆我的母亲(节选)但是灾难不因为中国农民的和平就不降临到他们身上。庚子年(1900)前后,四川连年旱灾,很多的农民饥饿、破产,不得不成群结队地去“吃大户”。我亲眼见到,六七百穿得破破烂烂的农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被所谓官兵一阵凶杀毒打,血溅四五十里,哭声动天。在这样的年月里,我家也遭受更多的困难,仅仅吃些小菜叶、高粱,通年没吃过白米。特别是乙未(1895)那一年,地主欺压佃户,要在租种的地上加租子,因为办不到,就趁大年除夕,威胁着我家要退佃,逼着我们搬家
6、。在悲惨的情况下,我们一家人哭泣着连夜分散。从此我家被迫分两处住下。人手少了,又遇天灾,庄稼没收成,这是我家最悲惨的一次遭遇。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我不久就离开母亲,因为我读书了。我是一个佃农家庭的子弟,本来是没有钱读书的。那时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横蛮,逼得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我念过私塾,光绪三十一年(1905)考了科举,以后又到更远的顺庆和成都去读书。这个时候的学费都是东挪西借来的,总共用了二
7、百多块钱,直到我后来当护国军旅长时才还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我从成都回来,在仪陇县办高等小学,一年回家两三次去看母亲。那时新旧思想冲突得很厉害。我们抱了科学民主的思想,想在家乡做点事情,守旧的豪绅们便出来反对我们。我决心瞒着母亲离开家乡,远走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从宣统元年(1909)到现在,我再没有回过一次家,只在民国八年(1919)我曾经把父亲和母亲接出来。但是他俩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所以还是回了家。父亲就在回家途中死了。母亲回家继续劳动,一直到最后。中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我的思想也继续向前发展。当我发
8、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时,我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了,我和家庭完全隔绝了。母亲就靠那三十亩地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抗战以后,我才能和家里通信。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七年中间,我曾寄回几百元钱和几张自己的照片给母亲。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去年收到侄儿的来信说:“祖母今年已有八十五岁,精神不如昨年之健康,饮食起居亦不如前,甚望见你一面,聊叙别后情景。”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虽到老年,仍然热爱生
9、产。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_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_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_的财产。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
10、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愿母亲在地下安息!11.下列合适的词语填入选文横线的一项是( )(2分)A.强壮勉励贵重B.强健鼓励宝贵C.健康激励珍贵12.阅读选文第自然段,根据下列表格内容完成填空(4分)母亲经历的事情母亲的品质母亲遭遇退佃、搬家、天灾坚强不屈、爱憎分明_远见卓识母亲给远走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的作者许多慰勉_母亲因为劳动惯了,即使作者把她接出来,还是选择回家继续劳动热爱劳动13.下列加点的词语能换成括号中的词语吗?为
11、什么?(3分)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还)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14.“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句话对文章主题有什么作用?(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13分)寒梅林旭华淅淅沥沥的冷雨终于停息了,我决定到附近的花园走走。天空依然阴郁着脸,寒风冷峭得刺骨。原来热闹的花园现在变得一片清寂,唯有我的脚步声在砖石铺就的路面上回响着。花园里的乔木绿叶早已褪尽,光秃秃地呆立着,一片萧索沉寂。转过花园的弯角,蓦地,我的眼睛一亮,一大团鲜嫩的粉红色跃入眼帘,云蒸霞蔚般绚烂原来是路边一树傲然绽放的寒梅。梅在严寒中兀自独立,粗壮的
12、虬枝布满绿苔,裸露着嶙峋的老茧,苍劲而挺拔。枝丫分叉,或直或横或斜,没有叶片,呈现出浅灰或嫩绿的本色,平滑而柔韧。每条枝丫上,粉红色的花儿都挂着晶莹的雨珠。含苞的,娇羞颔首,豆蔻芳华;绽放的,红瓣灼灼,嫩蕊颤颤,犹如一大团粉红色的火焰,点燃了清寂的花园,点亮了阴郁的天空,驱散了寒意。太阳出来了,明媚的阳光下,粉红色的寒梅盛放着烂漫的激情,我似乎听到了源源不断的生命诞生的爆裂声。在满目萧索的严冬里,寒梅傲然绽放的激情与风采,让我震撼,并顿生深深的敬意。倏地,吹来一阵寒风,“簌簌簌”,我听到一阵极其细微的飘落声,轻轻的,柔柔的。转瞬,悠悠飘来一阵淡淡的馨香,丝丝缕缕地在树下弥漫开来,如久酿的老窖,
13、韵味悠长。张臂,清香盈怀;闻之,心旷神怡。抬头,但见一大片粉红色梅花瓣飘洒而下,在树下悠悠地旋转着,飞舞着,如雪花,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很快铺就了一地密集的落红。哦,是寒梅洒落的花瓣雨!寒梅无言,只是静静地看着自己粉红的花瓣从树上纷纷飘落,星星点点碎了一地。而那枝头上未落的花朵,依然在阳光下灿然绽放,全然没有丝毫的惊慌失措。因为它深知,生命的意义不只在于绽放时的激情与风采,更在于凋零时的坦然与达观,即使化作尘埃,也能以另一种形态绽放生命的精彩。清代著名诗人龚自珍曾经有过这样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不为独香,只为护花,诗人将落红的深情,升华为奉献精神,这是何等的人生境界!此刻
14、,花瓣还在风中纷纷飘落着,它们在空中悠悠地打着旋儿,似乎在跟寒梅作最后一场深情的告别。在快要触地的一刹那,那带着雨珠的花瓣在阳光下闪耀着璀璨的光芒,流星般飞速划过一道弧线,然后突然坠地。如此悲壮,如此凄美!寒梅,落红时洒脱从容、宁静自信、恬淡安详的美之绝唱,从此在我心中永远定格成一道壮美的风景。从盛开到落红,寒梅,让我的心灵经历了一场绝美的人生洗礼。(选自青年文学家,有删改)15.文中不同生命阶段的梅花呈现了不同的特点,请结合段内容填写下表。(4分)生命阶段含苞的梅花(2)(4)特点(1)(3)轻柔地飘落,散发淡淡馨香,悠悠地旋转飞舞16.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15、其表达作用。(3分)但见一大片粉红色梅花瓣飘洒而下,在树下悠悠地旋转着,飞舞着,如雪花,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很快铺就了一地密集的落红。17.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说“寒梅,让我的心灵经历了一场绝美的人生洗礼”。(4分)18.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2分)A.第段写花园萧索沉寂的环境,为下文寒梅的傲然绽放做铺垫。B.第段“我似乎听到了源源不断的生命诞生的爆裂声”一句是实写,写出了寒梅盛放的声音。C.第段是过渡段,承接上文对花瓣飘落的描写,引出下文作者的抒情议论。D.第段引用龚自珍的诗句,意在表明生命无论如何精彩,最终都将逝去,表达了作者的惆怅与惋惜之情。E.文中作者将所见
16、、所思、所感巧妙融合,表达了细腻丰富的情感,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三)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15分)阅读,是对精神的刷新白龙我们在阅读中学着和自己对话,正如我们在终极的意义上独自面对人生一样。在快节奏的信息化社会,劝导人们开卷读书的很多理由正在变得缺乏说服力。阅读能让人获得有用的知识?上网似乎也可以;在书本中感受远方?那为什么不去旅游呢;领略名著带给人的震撼?看改编的电影岂不更方便?于是,阅读即便没有变成小众的,似乎也变得奢侈起来。然而,真正热爱阅读的人是不需要理由的,从书本中获得的巨大愉悦已经足以令人废寝忘食。一个角落、一本书、一束光,就能筑起一个完整而缤纷的世界。你就像一个王者一样,在
17、这个专属于你的世界中逡巡,不愿外求。这也是阅读有别于其他文娱活动的根本特征,即它是不依赖其他感官的、高度个人化的精神活动。通过阅读,我们最终是在学着如何与自己相处,并在这种寂兮寥兮、周行而不殆的智识训练中收获精神的富足。在这个意义上说,阅读乃是每日进行的必要精神刷新。在一次次的刷新中,勤于阅读的人将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着丰富心灵层次、心智成熟饱满的现代人。古人讲“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这并不仅仅在讲旁观者的感受,更是在提醒自己,不读书就会让心灵蒙尘。有人说,优秀的诗人和作家要通过阅读来修炼自己的精神“内丹”,普通人也是一样,需要通过读书来擦拭、涵养自己的“内丹”和“真气”。那些白纸
18、黑字、带着墨香的书页在你指尖哗哗流淌,或记载着高深玄妙的思想,或传递着历史深处的信息,在你的脑海中排列为奇妙而华美的文字城堡。我们手捧书本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过程。我们在阅读中将重新发现自己,这也正是“人文日新”的真义。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里,每个人的身边都不乏擅长交往的朋友,但擅长独处的人可能就少了很多。如果说和他人相处是一项必备的社会能力,那么与自己相处则体现一种可贵的精神定力。太多人习惯了众声喧哗,却无法和自己平静地相处片刻。只有阅读才能给人这种能力。我们在阅读中学着和自己对话,正如我们在终极的意义上独自面对人生一样。在某种意义上,阅读是对庸常生活的救赎,让我们得以暂时跳
19、脱出琐碎的眼前之事,对永恒之物进行片刻的凝望。而这,正是精神人格养成的过程。阅读也是为了和这个世界更好地相处。我们提倡阅读,并非为了闭门不出、与世隔绝。阅读不是为了逃避世界,而是为了更好地拥抱世界、热爱他人。从阅读中,我们不仅在与高尚人物的灵魂对话,更能见识到比眼前的世界更深邃、更辽阔的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不仅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也包括历代经典作家们营造的精神空间。通过这种思接千载、神游八荒的精神活动,我们将学会谦卑,也将变得柔和、平淡,收获一种“到凌云处仍虚心”的可贵气质;学着更深地理解他人与世界,更具包容心和同理心地看待这个世界上的诸种缺陷与不足。阅读是一项几乎没有门槛的活动,人人都可
20、领略文字之美;阅读又是一项由浅入深的精神历练,需要持之以恒才能登堂入室、窥其堂奥。这个世界需要书籍的火种来点亮,而一个追求内心丰富与圆满的人,也总有赖于阅读带来的精神刷新。19.通读全文,说说为什么“阅读,是对精神的刷新”。(4分)20.试分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21.第段“阅读乃是每日进行的必要精神刷新”中的“每日”强调的是什么?(2分)22.下列名言,哪一则能作为本文的道理论据?请结合本文内容分析。(3分)A.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曾国藩B.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23.作者说“我们手捧书本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过程”,请结合自
21、己读书的经历,说说你在这方面的感受。(4分)三、写作(50分)24.教育部要求,劳动课进入中小学课堂。劳动,是人生的必修课。家务劳动、集体劳动、公益劳动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劳动的经历,在劳动中,我们体验到乐趣,感受到幸福,磨练了意志,丰富了人生。请以“在劳动中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体验写作;(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参考答案1.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拦2.(1)野芳发而幽香 (2)白露未晞(3)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其言之不怍3.(1)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2)塞下秋来
22、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13题,每空1分,共12分)4.B(2分)5.画作展现出万重秋天的美好,显现出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佳境。图中还画了许多人物活动情景,使画面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令观者目不暇接,百看不厌。(2分)6.(1)热水 (2)判断 (3)原因 (4)减损(4分)7.A(2分)8.见两小儿辩斗 抑知风亦畏寒(2分)9.太阳早晨和中午距离人的远近 驳斥客人仅凭书中语句就判断孔子没有胡须的观点(2分)10.不能一味听信权威,要自己亲身验证;要多角度看待事物。(4分)11.B(2分)12.节衣缩食,供“我”读书 支持革命(4分)13.不能。这个“竟”字蕴含着无尽的遗憾,语不惊人情动人。改
23、为“还”就没有这种效果。(3分)14.抒发了对母亲的悼念之情,表达了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由爱母亲推及到爱劳动人民,由赞美母亲到赞颂劳动人民,感情升华了,主题深化了。(3分)15.(1)娇羞颔首,豆蔻芳华;(2)绽放的梅花;(3)红瓣灼灼,嫩蕊颤颤;(4)飘落的梅花。(4分)16.这句话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梅花飘落时的优美姿态,富有动态美和画面感,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3分)17.寒梅在严冬里傲然绽放的激情与风采,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令作者震撼并产生敬意;梅花凋零时,即使化作尘埃也能以另一种形态绽放生命精彩的坦然与达观,引发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落红默默奉献的
24、精神,令作者赞叹,给作者人生启迪;寒梅落红时洒脱从容、宁静自信、恬淡安详的形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提升了作者的人生境界。(4分)18.BD(2分)19.因为阅读,可以丰富心灵层次、成熟心智;可以自我教育、自我升华;可以养成良好的精神人格;可以收获可贵气质,更具包容心和同理心。(4分)20.介绍当今社会阅读的现状阅读变得奢侈,突出写作本文的必要性、针对性,引出下文对“阅读,是对精神的刷新”的论述。(2分)21.“每日”强调的是阅读要勤,要持之以恒,以达到“日新”。(2分)22.选B句。因为B句阐述了读书与人的修养的关系,阅读丰富的人才能气质高雅、脱俗,与本文阅读能帮助我们实现自我升华、养成
25、精神人格是一致的。(3分)23.参考示例:阅读着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长篇小说简爱,让成绩一向不引人注目的我渐渐走出自卑的圈子,学会努力,学会站起,勇于做自尊、自爱、自强的人。再如:阅读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从来不敢直面困难的我逐渐变得坚强勇敢,学会勇敢面对困难,运用自己的意志与才能战胜困难,从逆境中看出光明与希望,变成一个坚强果敢的人。(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言之成理即可)(4分)24.作文(50分)【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1.审题立意。“在劳动中”限制了文章的内容必须与“劳动有关”,可以是有关劳动的故事,可以是一次劳动的经历与体验,也可以是劳动中获得的感悟与启示。“成长”表明了过程,表明通过劳动获得了启示,懂得了道理,给人以积极的影响。2.选材构思。从题干“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体验写作”这一要求看,本文适合写成记叙文。可以选择自己的一次劳动经历来写。如跟着父辈去田里劳作,体会了一次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懂得了爱惜粮食的道理。又如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了创建文明城市的清扫马路的志愿活动,在看到丢弃的废纸、烟头、塑料袋等杂物之后,为自己曾经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乱丢垃圾的行为而感到惭愧,获得了成长。或者是完成学校布置的给妈妈炒个菜的劳动作业,经过买菜、洗菜、切菜、炒菜的一系列体验后,收获了第一次成功炒菜的喜悦,理解了妈妈的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