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下全册单元知识清单第一单元单元主题:童年往事语文要素: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一、 古诗三首1.作者简介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晚年隐居石湖,写过大量的田园诗。其诗题材广泛,其组诗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描写农村风光和民生疾苦,较为突出。诗与尤袤(mo)、杨万里、陆游齐名,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主要作品: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船录等。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学者称诚斋先生,吉水(今属江西)人。南宋诗人,一生力主抗金。 其一生作诗二万
2、多首,传世者仅为其一部分。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主要作品: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宿新市徐公店稚子弄冰过扬子江等。雷震,宋朝,生平不详。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又说是南昌(今属江西)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进士。主要作品:村晚。2.主题解说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以朴实的语言描写了农家夏日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还流露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之情。稚子弄冰写了幼童在严寒天气弄冰玩耍、自得其乐的场景。孩子取冰时的欣喜、穿丝时的小心、敲冰块时的得意一一呈现,表达出作者对孩子的喜爱之情。村晚
3、展示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牧童骑牛晚归图,生动地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天真和悠闲自在,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3.易错读音供:gng 提供 供不应求;gng 供品 供认兴:xng 兴奋;xng 兴致勃勃4.学习重点(1)三首诗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答:相同点是通过描写古代乡村中儿童的生活,表现儿童天真、活泼、可爱的特点,体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题目描绘的画面儿童的活动表达的情感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农忙时节农家耕织,小孩子在树旁学种瓜的场景。学种瓜表现了乡村儿童的天真可爱,表达了对乡村儿童热爱劳动的质朴品格的赞美之情。 稚子弄冰寒冬时的村庄,小孩子玩冰的场景。脱晓冰表现了儿童以冰为钲、自得其
4、乐的盎然意趣,表达了对孩子的喜爱之情。村晚夕阳西下的池塘边,牧童横坐牛背,信口吹笛的场景。横牛背、信口吹短笛。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和悠闲自在,表达了对悠然恬静的乡村生活的向往。(2)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答:“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读完这两句,我的眼前浮现出这样的情景:天真、懂事的孩子看见大人都在忙碌,也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他们来到桑树下挖好小坑,笨拙地学着大人撒上瓜种,盖上土。他们弄得满身是泥,小脸儿上也都是土,感觉十分天真可爱。“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
5、取当银钲。”读完这两句,我的眼前浮现出这样的情景:寒冬的早上,一个小孩子早早起床,来到院子里,满心欢喜地将昨天夜里冻结在金属盆中的冰轻轻取出来,又用彩色的丝线小心地穿过冰块,把冰块提在手中当作钲来敲打。小孩子在“脱晓冰”时的满心欢喜,“穿”丝线时小心翼翼的样子,十分活泼可爱。“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读完这两句,我的眼前浮现出这样的情景:落日的余晖中,一个牧童悠闲自在地横坐在牛背上,手中拿着一支短笛,随意地吹着不成曲调的小曲,老牛慢悠悠地走着,边走还边甩着尾巴,仿佛在给小男孩的笛声打拍子。从中可以感受到牧童的天真可爱、悠闲自在。二、祖父的园子1.作者简介萧红(19111942),黑龙
6、江呼兰(今哈尔滨市呼兰区)人。1933年开始文学创作,次年到上海,在鲁迅的帮助下发表小说生死场。2.主要内容祖父的园子是一幅明丽、漂亮而富有童话色彩的画,画里有树,有花,有菜,有蜻蜓,有蝴蝶,有蚂蚱,有小鸟,有蓝天,有白云,还有太阳的光芒,这里是“我”童年的乐园。3.主题解说课文以儿童的视角描写园子中的景物,用第一人称讲述了“我”和祖父在园子中的生活。平静、自由的园子在“我”眼中是一个乐园。作者将感情蕴含在景与事之中,表达了对祖父深沉的热爱与依恋,对童年园子中生活的深深怀念。4.易错读音晃:hung 晃眼 一晃而过;hun 摇晃 晃荡5. 文章脉络(1)第一部分(13自然段):展示了园子的基本
7、样貌,重点描写了园子的昆虫、花草和树木,表现了园子景物繁多、色彩明丽的特点。(2)第二部分(414自然段):主要写了“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活动。(3)第三部分(1519自然段):再次写了园中的景物。6. 学习重点(1)说说祖父的园子里有些什么,“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答:祖父的园子里有蜜蜂、蝴蝶、蜻蜓、蚂蚱、鸟、樱桃树、李子树、大榆树、花、草、韭菜、谷子、狗尾草、黄瓜、倭瓜、玉米等。“我”跟随祖父栽花、拔草、种小白菜、铲地、浇水;摘黄瓜吃,追逐蜻蜓,采倭瓜花,捉蚂蚱玩;沐浴阳光,感受花、鸟、虫、果的自由;用草帽遮脸睡觉。(2)第4自然段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答:运用了反复的句式,表达了“我
8、”对祖父的依恋。(3)用ABB式词语描写景物,有什么好处吗?比如,毛嘟嘟,蓝悠悠,胖乎乎,圆滚滚,明晃晃等词语用来描写景物,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答:用这样的词语描写景物,不仅富有感情色彩,还有很强的画面感,从中可以看出“我”对园子中的事物满心喜爱。(4)读第 16 自然段画线的句子,想想:黄瓜开花和结瓜真的那么随意吗?“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答:不那么随意。因为“我”在园子中感觉十分自由,所以觉得黄瓜也是自由的,“我”是将这种自由的感受寄托在了黄瓜上。黄瓜任性生长,是自由的,而这和自己此时的状态是一样的,想睡就睡,想玩就玩,十分惬意。作者用抒情化的语言写黄瓜,是在表达一种对自由的追求,对园
9、子的热爱,对童年的怀念。(5)本文的作者是怎样将自己丰富的感情融入所描写的事物中的?答:本文凝聚了作者对祖父的园子的喜爱之情及对自由的赞美与向往之情。在文中,作者用生动的笔触写了对自由的渴望,如“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这些语句中寄托了作者对自由的无尽向往。表面上写的是太阳下园子中万物的自由之美,实际上是寄托了作者的一种情怀。三、月是故乡明1.作者简介季羡林(1911-2009),中国语言学家、翻译家、作家。1934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1 年获德国格丁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6 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学系教授、系
10、主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突出成就:精通梵、巴利、吐火罗等多种古文字,长期致力于梵文文学的研究和翻译工作。2006 年被授予“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主要作品:译著罗摩衍(yn)那五卷书,散文集天竺心影朗润集等。2.主要内容作者以“月”为线索,回忆了在故乡的童年生活,抒发了离乡后的思念之情。3.易错读音燕:yn 燕子 海燕;yn 燕京 燕山4.文章脉络(1)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将故乡和月亮联系在一起,引出“月是故乡明”的主题。(2)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写了月下故乡的山、水,以及离开故乡后在各地看到的月亮。(3)第三部分(第7段):抒发了强烈的思乡之情。5.学习重点(1)直接抒情。直接抒情又
11、叫直抒胸臆,就是不做任何修饰或遮掩,直接抒发内心的情感。直接抒情可以使感情表达得直率、真切,震撼人心。直接抒情一般适用于抒发强烈的感情。直接抒情的特点是节奏明快,感情强烈,易于把握,感染力强。如本文中的“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啊!”都是直接抒情。(2)对比与衬托。本文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家乡的小月亮的美。课文第5自然段,作者用广阔世界的“大月亮”衬托故乡的“小月亮”。尽管广阔世界的“大月亮”“美妙绝伦”,却“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同时,作者写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碧波万顷的大海、巍峨雄奇的高山,也是为了
12、衬托故乡的苇坑。第6自然段,作者又以朗润园衬托故乡,把故乡的美推到了极致。写朗润园的美实际上是为了表现家乡苇坑的美。这些对比、衬托的背后,正是作者浓浓的思乡情的表现。(3)借物抒情。本文作者思念的不只是故乡的月亮,他是在借物抒情,借故乡的月亮表达自己浓浓的思乡之情。除了月亮,还有许多事物能唤起我们对家乡的怀念,如老树、老街、老房子、夕阳的余晖、袅袅的炊烟、母亲呼唤儿女的声音等。四、梅花魂1.作者简介陈慧瑛,祖籍福建厦门,生于新加坡。1967 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1962 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 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理事,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等。文学成就:旧邻良宵等 300 余
13、篇作品选入大、中学教材和 150 余种文集。无名的星获 1989 年全国优秀散文集大奖,梅花魂竹叶三君寄远等 98 篇作品获国内外文学奖。主要作品:无名的星月是故乡明归来的啼鹃生命的田园等。2.主要内容本文作者通过回忆童年时代的经历,表现了外祖父思念家乡、眷恋祖国的深情。3.易错读音折:zh 折断 折服;sh 折本 枝折花落; zh 折腾 折跟头骨:g 骨气 骨干;g 骨碌碌 花骨朵儿 抹:m 抹黑 抹杀;m 抹墙 抹不开; m 抹净 抹桌子分:fn 分离 分析;fn 本分 分内 ;4. 文章脉络(1)第一部分(1段):写故乡的梅花总使“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2)第二部分(21
14、5段):回忆关于外祖父的五件事,反映了一位华侨老人对祖国的眷恋之情。(3)第三部分(16段):写“我”体会到“我”当年带走的不仅仅是墨梅图和手绢,也带走了外祖父的一颗眷恋祖国的赤子心。5. 学习重点(1)首尾呼应法。所谓首尾呼应,就是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在内容上关照、呼应,前面讲的内容,后面要作出相应的交代。这种写法的恰当运用会给人以浑然一体之感。本文开篇写了“我”看见故乡的梅花,就会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文章结尾写道:“当年的我,还过于稚嫩,并不懂得,我带走的,岂止是我慈爱的外祖父珍藏的一幅丹青、几朵血梅?我带走的,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赤子心啊!”这样的写法使文章首尾呼
15、应,结构严谨,内容清楚。(2)借物喻人。课文中多次写到梅花,借“梅花”表明心迹。在外祖父眼中,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气节和中国人的秉性。“梅花魂”不仅是梅花不畏严寒,坚贞不屈的精神和骨气,还代表了外祖父身在海外却日夜心系祖国的感情,同时也是中国人顶天立地,不低头折节的民族精神的象征。(3)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文中写了外祖父的三次落泪。第一次是外祖父在吟诗时,见字思乡,落下思乡泪。第二次是因各种原因再也不能回国了,外祖父此时更加地思念祖国,他难以抑制自己的情感所以落下泪水,这一次要比上一次更伤感。第三次是送别“我”和母亲时眼含泪水。外祖父眼中满含泪水却没有落下来,他把所有的
16、悲伤和不舍全都克制在了心底。外祖父不仅要忍受思念祖国之情,还要忍受亲人离别之痛。文章三次写外祖父流泪,其实一次比一次更伤感,表达的思乡、爱国之情一次比一次更为强烈。外祖父的爱国、思乡之情在这三次落泪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就是“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这一写法的具体体现。五、语文园地1. 交流平台2. 词句段运用1和2具体可看我整理的语文园地知识点,上面介绍得很详细。3. 日积月累游子吟(1)诗意:临行前,母亲在为游子缝制衣衫,那针脚分外细密,是怕孩子长久不能归家。像春日阳光一般的母爱,孩子微小的心意又怎么能报答呢!(2)赏析: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样从人到物写,用“线”与“衣”
17、两种极常见、最普通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紧接着两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写出了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身上。这里通过对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母子的骨肉之情。临行前的时刻,母亲之所以用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她怕儿子“迟迟”难归。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的,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纯情的母爱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六、单元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1.回忆经历,共话“成长”。打开记忆的闸门,想一想有哪些事情让我们觉得自己“长大”了,选印象最深、
18、最有感触的一件事来写一写。想一想从这件事中有什么收获,明白了什么样的道理。2. 说清事件,记录“成长”。回顾事情的经过,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写,写清楚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主要情节写清楚。3. 聚焦“那一刻”,表达真情实感。通过对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及环境的描写。“那一刻”写具体、写生动,从而表达“那一刻”蕴含的丰富情感。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眼神,虽然普普通通却感人至深,在细节描写中表达真情实感。第二单元单元主题:走近中国古典名著语文要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学习写读后感。一、草船借箭1.作者简介罗贯中(约 1330约 1400),元末明初小
19、说家。名本,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文学成就:著作三国演义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小说从“话本”阶段向长篇章回体过渡的完成,揭开了我国小说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主要作品:杂剧风云会,小说三国演义等。2.主要内容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华,故意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来陷害他;而诸葛亮施妙计向曹操“借箭”,让周瑜的算盘落了空,周瑜自叹不如。3.主题感悟本文记叙了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设计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挫败了周瑜的暗算的故事,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的性格特点。4.易错读音擂:li 擂鼓;li 擂台 打擂调:tio 调节 风调雨顺;dio 调动 调兵遣将
20、5. 文章脉络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握故事内容。答:起因:妒忌设计陷害准备:识鲁肃借助帮忙知天象以雾为障识曹操逼寨受箭晓地理船轻水急结果:周瑜叹服比不上诸葛亮故事以“借”为主线,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展开叙述。先写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故意要他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想借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给诸葛亮定罪,但诸葛亮立下军令状,承诺三天内造好十万支箭,这是草船借箭的起因。接着写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准备船只、军士、草把子等,并叮嘱鲁肃不要告诉周瑜,这是草船借箭前的准备。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第三天凌晨,诸葛亮把鲁肃请到船上,在大雾漫天时把二十条布满草把子的船开向曹军水寨,由于天气的原因,曹操看不
21、清虚实,不敢轻易出兵,只叫弓弩手向江中放箭,很快二十条船的草把子上就插满了箭。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十万支箭如期交付周瑜,周瑜自叹不如。6. 学习重点(1)通过描写人物言行的关键语句,体会人物特点。“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这段话体现了周瑜阴险狡猾、嫉妒心强的特点。“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这段话体现了鲁肃顾全大局、忠厚守信的特点。“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
22、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多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这些句子体现了诸葛亮神机妙算、有勇有谋、胸有成竹、从容镇定等特点。“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
23、这段话体现了曹操谨慎多疑的特点。二、 景阳冈1.作者简介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撰写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2.主要内容武松一日来到阳谷县地面,又饥又渴,找到一家酒店,连吃了十八碗酒。酒家告知景阳冈上有老虎,劝其不要过冈。可酒壮英雄胆,武松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果然遇到了老虎。武松与老虎展开了较量,最终将老虎打死。3.主题感悟本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刻画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形象。4.易错读音绰:cho 绰起;chu 绰号泊:b 停泊 漂泊;p 血泊 梁山泊5. 文章脉络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1)第
24、一部分(第1、第2自然段)讲武松进店饮酒。连饮许多碗烈酒后不听店家劝告。执意要过景阳冈。(2)第二部分(第3-5自然段)讲武松上了景阳冈,见到官府榜文,才知真的有虎本想返回,又怕人耻笑,最终决定继续上冈。(3)第三部分(第6、第7自然段)讲武松与猛虎一番恶斗,终于打死了老虎。(4)第四部分(第8自然段)讲武松打虎后精疲力竭,一步步挨下冈来。课文的前两部分交代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必要条件,鲜明地勾勒出武松的性格为后文写他勇打猛虎作了很好的铺垫。第三部分是全文的重点,详细描写了武松打虎的经过,场面惊险刺激,扣人心弦。面对猛虎的来势汹汹。武松先是机智避让,接着看准机会出手,一连串行云流水的动作描写。让一
25、个力大无穷、武艺高强的打虎英雄形象跃然纸上。6. 学习重点(1)结合重点语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尝试多角度评价武松。答:评价时,要先说看法,再说理由。“看法”是对人物性格特点的评价,“理由”是“看法”的依据。“理由”可以是从文中提取的关键语句,如,武松自尊心强,面子观念重,从“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一句可以看出;也可以是概括性语言,如,武松有自尊、好面子,上冈后他看到榜文也不肯回去。另外,对人物评价要公正、全面,有理有据。既可以是正面赞赏,也可以是负面批评,还可以是客观说明。三、 猴王出世1.作者简介吴承恩(约 1500约 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淮安市淮安区)人,中国明
26、代杰出的小说家。撰写了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著名长篇小说西游记。2.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孕育出一只石猴,这只石猴与群猴在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的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3.易错读音辟:b 复辟 辟邪;p 开辟 辟谣4. 文章脉络(1) 第一部分(1段):写石猴出世的经过及他的生活环境。(2) 第二部分(2段):写石猴和群猴一起寻找山涧源头,来到一处瀑布旁,石猴第一个跳进瀑布,竟发现了水帘洞。(3) 第三部分(3、4段):写石猴出来后,将所见之景告诉群猴,并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安家,众猴按照约定拜石猴为王。四、 红楼春趣1.作者简介生平简介:曹
27、雪芹,名霪,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清代小说家。文学成就:他的小说红楼梦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艺术精湛,把中国古典小说的创作推向高峰,在文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主要内容本文讲述的是宝玉、黛玉等人一起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有趣故事,同时告诉我们:在古代,放风筝还包含着一种江南古老的习俗“放晦气”。3.易错读音喇:l 呼喇 哇喇;l 哈喇子;l 喇叭 喇叭花4.文章脉络全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先写放风筝的起因:众人因拾到了大老爷院里嫣红姑娘放的大蝴蝶风筝,便也想着去放风筝。接着写众人七手八脚放风筝的场景:丫头们拿出了各种放风筝的工具;宝琴放了个大蝙蝠风筝;宝钗放了个一连七个大雁的风筝
28、;宝玉的美人风筝放不起来,又急又恼;黛玉放风筝时,众人都说能把病根儿都带走。最后写大家都把风筝放飞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很清楚,展现出大观园里的青年男女放风筝的热闹场面。5. 学习重点(1)结合文中描写宝玉言行的语句,说说宝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答:在捡到嫣红的风筝时,宝玉立刻让人拿下来送回去,可见他心地善良、率真;宝玉虽然是大观园的二爷,但他性格单纯,喜欢玩闹,没有富家公子的架子;他的大鱼风筝自己还没放一回就被晴雯放走了,螃蟹风筝又给了三爷,他没有抱怨,说明他待人宽厚;虽然没有如愿取回心仪的风筝,可是当他看到“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时,心中欢喜,便叫:“放起来!”说明他的心情丝毫没有受到
29、影响,依然对放风筝充满了兴趣,体现了他的率直和纯真。五、 语文园地1.交流平台2.词句段运用1和2具体可看我整理的语文园地知识点,上面介绍得很详细。3.日积月累鸟鸣涧(1)诗意:春天的夜晚十分静谧,山中一片空寂,甚至听得到桂花落下的声音。月亮升起,惊动了山中栖息的鸟儿,山间溪畔响起了鸟儿鸣叫的声音。(2)赏析:鸟鸣涧描绘山间春夜中幽静而美丽的景色,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全诗紧扣一个“静”字,通过花落、月出、鸟鸣等动态的景物,衬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山中春夜图,营造了动静相间、静而不寂的意境,表现出诗人闲适、恬淡而又愉悦的心情。六、单元习作写读后感。(1)第一步:引引出作品,阐明观点。可以开
30、门见山直接引出作品,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间接引出作品,表达自己的观点。(2)第二步:概概括内容,简述作品。可以用前面学过的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或书的主要内容。(3)第三步:议评议作品,抒发感想。要有理有据,先表达自己的观点,再结合关键词句说清楚理由。(4)第四步:联联系实际,拓展感悟。注意运用将读后感写具体的秘诀:联系生活经验、联系阅读积累、引用原文语句等。(5)第五步:结总结全文,点明主题。需要注意的是:在写读后感时,第一步和第二步可以放在一起来写,第三步和第四步也可以穿插来写,只要能将自己的感想清楚、具体地表达出来就可以。第四单元单元主题:责任语文要
31、素: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一、古诗三首1.作者简介王昌龄(? 约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人。唐代诗人。他擅长写七言绝句,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主要作品:采莲曲出塞芙蓉楼送辛渐从军行等。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诗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齐名,称“中兴四大家”。他的诗歌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民间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具有深远影响的诗人。主要作品
32、:示儿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唐代诗人。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他的作品大多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尤其描述民间疾苦,多抒发他悲天悯人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主要作品:绝句(两个黄鹏鸣翠柳)绝句(迟日江山丽)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夜喜雨等。2.主题解说从军行形象而真实地反映了唐代戍边将士生活环境的艰苦和决心打败进攻之敌的英雄气概,充满了爱国热情和乐观精神。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通过描写作者深秋早起的感想,表现出作者悲伤不已、念念不忘国事的情怀
33、,表达了他对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百姓的深切同情,体现了作者那颗忧国忧民的爱国之心。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通过叙写诗人因多年战乱被平息,祖国重新获得统一而欣喜若狂的事,表达了诗人博大的爱国胸怀和高尚的精神境界。3.易错读音裳:chng 霓裳;shang 衣裳4. 学习重点(1)三首诗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答:相同点是这三首诗都是爱国诗。题目题材代表性的事物情感从军行七言绝句长云、雪山、孤城、玉门关、黄沙。描写了壮阔苍凉的边塞景物,描述了戍边将士艰苦、孤寂的生活,抒发了戍边将士决心打败进攻之敌的英雄气概,充满了爱国热情和乐观精神。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七言绝句三万里河、五千仞岳、泪。描写了作者深秋早起的感想
34、,表现出作者悲伤不已、念念不忘国事的情怀,表达了他对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百姓的深切同情,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爱国之心。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七言律诗涕泪、诗书、歌、酒。通过抒写诗人因多年战乱被平息,祖国重新获得统一而欣喜若狂的事,表达了诗人博大的爱国胸怀和高尚的精神境界。二、青山处处埋忠骨1.背景资料毛岸英,1922年10月出生。8岁时,由于母亲杨开慧被捕入狱,毛岸英也被一同抓进监狱。1936年,毛岸英和弟弟毛岸青被安排到苏联学习。1946 年,毛岸英回到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新婚不久的毛岸英主动请求入朝参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俄语翻译和秘书。1950年11月2
35、5日上午,毛岸英同志在美空军轰炸机进行轰炸时壮烈牺牲。2.主要内容本文先写司令员彭德怀从朝鲜发来的有关毛岸英牺牲的电报和毛主席见到电报后的悲痛之情;再写志愿军司令部来电请示是否运回岸英的遗骨,而朝鲜方面要求把岸英安葬在朝鲜,面对两种选择,毛主席最后作出了将爱子安葬于朝鲜的艰难、痛苦的决定。3.主题解说本文主要写了毛主席在听闻爱子毛岸英牺牲的噩耗后,内心极度痛苦、煎熬,几经踌躇后,最终决定将毛岸英的遗骨安葬在朝鲜,表现了毛主席作为一位父亲的真实感情和身为国家领导人的伟大胸怀。4.易错读音禁:jn 禁止 禁区 严禁;jn 禁不住 弱不禁风5. 文章脉络(1)文章第一部分(14段):写毛主席看到有关
36、毛岸英在朝鲜牺牲的电报后,心情无比悲痛。(2)文章第二部分(510段):写毛主席在面对毛岸英遗体是否归葬这一问题时,内心经历了艰难的抉择,最后作出了将爱子葬于朝鲜的决定。6. 学习重点(1)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答: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动作、神态描写)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心理描写)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
37、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语言描写)赏析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是本文突出的写作特点。对毛主席语言、动作和神态的细致刻画,体现了他正处于巨大的悲痛之中。“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的神态描写和一系列心理描写说明他正面临着极其艰难的抉择,内心是悲痛的,也是矛盾的,表现了他既有跟普通人一样的丧子之痛,又有着伟人博大而宽广的胸怀。(2)“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意思。答: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
38、,那么死后是否要把尸骨运回国内安葬,已经不重要了,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何妨。这既是对毛岸英烈士的高度评价,又表明了毛主席对儿子遗骨安葬问题的态度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将儿子安葬于朝鲜。这充分显示了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襟。三、军神1.背景资料刘伯承(1892-198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原名明昭,四川开县(今重庆市开州区)人。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先后参加护国、护法战争。192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同年底赴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夏回国,1932年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全国性抗战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
39、晋冀鲁豫军区、晋冀鲁豫野战军、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司令员。1947年同邓小平率部千里挺进大别山。曾参与指挥淮海、渡江和西南等战役。1955 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66年出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2.主要内容刘伯承在一次战斗中右眼负伤后,沉着冷静地去德国医生沃克开设的诊所求治,手术中坚决不用麻醉剂,忍痛接受七十二刀,以自己钢铁般的意志赢得了沃克医生的赞叹。3.主题解说课文主要写了刘伯承的眼睛受了重伤后,到德国人开设的诊所就医的故事。刘伯承为了尽量较少对大脑的影响,拒绝使用麻醉剂,强忍巨痛接受了手术,表现出钢铁般的意志,体现出他为了能全身心地投入革命,不惜承受巨大痛苦的精神
40、。4.易错读音绷:bng 绷带 绷场面;bng 绷脸 绷劲;bng 绷亮 绷硬晕:yn 晕倒 头晕 ;yn 日晕 晕车5. 文章脉络(1)第一部分(111段):写刘伯承来到诊所,沃克医生询问刘伯承的情况并检查伤势,发现这个“邮局职员”其实是个军人。(2)第二部分(1215段):写手术前,刘伯承为了避免麻醉对脑神经产生的影响,不顾沃克医生的劝说,坚持拒绝使用麻醉剂。(3)第三部分(16、17段):写手术过程中,刘伯承承受着巨大的疼痛却一声不吭,这让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忍不住直冒冷汗。(4)第四部分(1826段):写手术后,沃克医生由衷地称赞刘伯承为军神,在知晓刘伯承的真实身份后,更是对
41、他充满了钦佩和敬意。6. 学习重点(1)通过列表格的形式,引导学生回顾故事情节,梳理出刘伯承的表现及沃克医生的内心变化。问诊前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刘伯承的表现伤势严重拒用麻醉剂强忍剧痛表明身份沃克医生的内心冷漠赞许生气不可思议心疼肃然起敬(2)课文的主要人物是刘伯承,为什么文中要用大量笔墨来写沃克医生神态、情绪的变化?答:沃克医生的神态、情绪变化属于侧面描写,从侧面烘托出刘伯承的惊人毅力和顽强意志,这样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四、清贫1.作者简介方志敏(1899-1935),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赣东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江西弋阳人。1922年加入中
42、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8年1月领导弋横起义。曾任中共弋横中心县委书记、闽浙赣省委书记,信江、赣东北省和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第十军代理政治委员等职。先后领导赣东北、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反“围剿”作战。1934年11月任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1935年1月在江西怀玉山区遭国民党军包围,在玉山陇首村被俘。8月6日在南昌英勇就义。主要作品: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清贫等。2.主要内容这是方志敏1935年在狱中所写的一篇文章,以第一人称叙述了他被俘虏后被两个国民党兵士搜身、逼问的经历,表达了他对“清贫”的理解,展现了一位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高尚品质。3
43、.易错读音吓:xi 吓人 吓一跳;h 恐吓 恫吓4. 文章脉络(1) 文章第一部分(1段):提出全文主旨,表明矜持不苟,舍己为公是共产党员的美德。(2) 文章第二部分(28段):方志敏被俘时被搜身、逼问的过程,说明共产党员确实清贫。(3) 文章第三部分(9段):方志敏自诉家中的唯一财产,从家中财产的角度写共产党人的清贫。(4) 文章第四部分(10段):总结全文,点明清贫、朴素是革命者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表明了自己的心迹。5. 学习重点体会方志敏的精神品质。答:可以让学生将方志敏和国方兵士说的话放在一起对比。体会国民党兵士的自私贪财、穷凶极恶,而方志敏则是廉洁奉公、一身正气。此外,还可以将描写国
44、民党兵士搜身过程的语句和方志敏的反应联系起来思考,发现无论国民党兵士怎么搜、怎么说、怎么做,结果都一样一个铜板也没找到。在这个过程中。方志敏始终不卑不亢、正气凛然。从而进一步体会方志敏清贫、朴素的生活及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精神品质。五、语文园地1.交流平台2.词句段运用1和2具体可看我整理的语文园地知识点,上面介绍得很详细。3.日积月累凉州词(1)译文:放眼望去,黄河仿佛伸入了远方的白云之中,四下只有一片孤城和万仞山峰。羌笛何必吹奏折杨柳的曲子呢?即使是春风也吹不到遥远的玉门关。(2)赏析:全诗先由山川的雄阔苍凉起笔,描绘出边塞的景色特点,继而说折杨柳这一伤别的曲子由羌笛吹出,格外增加了征夫的
45、离愁,蕴含无限的乡思,最后笔锋一转,说玉门关地处遥远,就连春风都吹不到这里,暗指边塞苦寒,将士生活艰苦,表达了戍边者久久不得还乡的哀怨乡愁,悲凉中又有慷慨之气。六、 单元习作他 了(1)回忆生活中,有哪些人陶醉、生气、伤心的样子,让自己印象最深刻,想一想是什么事情让他有这样的表现,事情的前因后果是怎样的。比如,我们要写某人兴奋的样子,就要想一想,他为什么这样兴奋,是怎样知道令自己兴奋的消息的,之后又发了哪些事.(2)自读教材中的示例,感受人物陶醉时的表现,梳理出从多角度将人物的表现写具体的方法:抓住人物面部表情,与平时不一样的眼神,说话的语气,不寻常的举动总之,从动作、语言、神态等多个角度对人
46、物进行描写,就能把事件当中人物的某种表现写具体,使笔下的人物鲜活起来。(3)在掌握方法的基础之上,尝试将一个人当时的样子写具体,反映出他的内心,写之前,再次回忆人物当时的样子,尽量把细节想丰富、想具体。确定思路之后,先把习作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动笔写。写的时候注意要把写人和写事结合起来,既要把物的表现写具体,也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尤其是在写人物表现的时候,要从神态、动作、语言等不同角度去写,每个角度要尽量把细节描绘得详细、生动,让人一下子明白人物当时的内心状态。第五单元单元主题:习作单元语文要素: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一、人物描写一组1.作者简介徐光耀,生于1925 年,河北雄县人。其作品昨夜西风凋碧树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 老舍(1899-1966),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著名作家、戏剧家,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