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53.72KB ,
资源ID:239640      下载积分:2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23964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七下语文《爱莲说》精选题含答案)为本站会员(绅士)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七下语文《爱莲说》精选题含答案

1、七下语文爱莲说精选题含答案一、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4分)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1)可爱者甚蕃( ) (2) 濯清涟而不妖( ) (3)不蔓不枝 ( ) (4) 宜乎众矣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2)莲,花之君子者也。_3.作者

2、描写莲花,却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_4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3分)_一、(14分)1.(4分)(1)多 (2)洗 (3)生枝蔓(4)应当 2.(4分)(1) 可以远远地观看却不能贴近它,玩弄它。(2)莲花,是花中的君子。3.(3分)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4.(3分)言之成理即可。示例一:同意第一种观点。只要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即

3、使身处恶浊的环境也能洁身自好。 示例二:同意第二种观点,人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选择有利于自己的环境,“孟母三迁”就是这个道理二、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4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4分)(1)晋陶渊明独爱菊( ) (2)出淤泥而不染( )(3)不蔓不枝 ( ) (4)亭

4、亭净植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_(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_3阅读本文,许多同学喜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因为这两句写出了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你还喜欢本文中描写莲的那些语句?为什么?(3分)_4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如果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一种,你赞成哪种花?并谈谈理由。(2分)_二、(14分)1(4分)(1)只 (2)沾染(污秽) (3)横生藤蔓 (4)耸立的样子2(4分)(1)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2)对于牡丹的爱好,人该是很多了。

5、3(3分)写出喜欢的句子1分,表述理由时写出莲的形象1分,进一步表述出其喻义1分。示例:我喜欢“香远益清”这句话,因为这句写出了莲的芬芳,比喻君子美名远扬。4(3分)示例l;赞成兰花,兰花无论后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地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示例2:赞成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困难的精神。示例3:赞成桂花,桂花不仅香气浓郁,而且可以作为香料,入药、入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自然让人联想到无私的奉献。(由桂冠、月中的桂树想到桂花的高贵亦可)三、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4分)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

6、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解释加点的字。(4分)(1)可爱者甚蕃( ) (2)濯清涟而不妖 ( )(3)不蔓不枝 ( ) (4)陶后鲜有闻 ( )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每小题2分)(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3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君子”应是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_4.文中作者对“牡丹”与“菊花”的态度是否相同?谈谈你的

7、理解。(3分)_三、(14分)1.(4分)(1)多 (2)洗涤 (3)长枝节 (4)少2.(4分)(1)我则惟独喜爱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 (2)(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3.(3分)具有不慕富贵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的人。(或君子的美好形象: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正直不苟,豁达大度,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4.(3分) 不同,文中“菊”是正衬,尽管作者不愿意隐逸,但也不反对。文中的“牡丹”是反衬,因为它是追求名利,贪图富贵的象征,所以作者对它的态度是非常鲜明的反对。四、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4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8、。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1)可爱者甚蕃 ( ) (2)亭亭净植( ) (3)出淤泥而不染( ) (4)宜乎众矣( )2翻译下面句子。(4分)(1)菊之爱,陶后鲜有闻。_(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_3写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甚爱牡丹”有什么作用?_4古人往往借助外物表达自己的理想情怀。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借_表达_;周教颐借“莲

9、”表达_。四、(14分)1(4分)(1)多 (2)竖立 (3)却,但是 (4)应当2(4分)(1)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2)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3(3分)用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盛爱牡丹”衬托作者的“爱莲”,表现了作者高洁的品质。(意思相近即可)4(3分)陋室(或陋室不陋) 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 对君子不同流合污、庄重、质朴、正直品质的赞美和追求(意思租近即可)五、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4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10、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参照示例,写出含有下面加点字(意思保持不变)的成语。(2分)示例:湮于沙上 (湮没无闻)(1)陶后鲜有闻( ) (2)香远益清( )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2分)A.花之君子者也 一老河兵闻之 B.自李唐来 自钱孔入C.濯清涟而不妖 康肃笑而遣之 D.宜乎众矣 秋色宜人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_4.选出对文章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 )(3分)A.说,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

11、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B.本文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及对追名逐利世风的厌恶。C.本文在语言风格上骈散结合,但以散句为主,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D本文赋予莲丰富的象征意味,“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美好的姿态气质。5.孟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观点与本文作者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观点,你更认同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3分)_五(14分)1.(4分)示例:(1)鲜为人知 (2)精益求精2.(

12、3分)B3.(4分)(1)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玩弄啊。(2)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4. (3分)D5.(3分)示例一:同意孟子的观点,因为孟子的观点强调了外部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孟母三迁的故事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个观点。示例二:同意周敦颐的观点。一个人只要意志坚定,洁身自好,坚持自己的操守与德行,即使处于污浊的环境中也能不受环境的影响。六、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5分)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

13、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1)可爱者甚蕃( ) (2)不可亵玩焉( )(3)亭亭净植( ) (4)宜乎众矣(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_3.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从而表现 了作者洁身自好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从气质风度方面,表现出莲的通达正直,美名远扬。C.“牡丹之

14、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世风的鄙弃。D.文章将菊、牡丹、莲拟人化,又从映衬中表明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4.周敦颐称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请读下列链接材料,结合选文内容,围绕“环境与人”的关系,提炼出各自蕴含的观点,并说说你的看法。(4分)链接材料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_六、(15分)1.(4分)(1) 多 (2) 亲近而不庄重 (3)竖立 (4)应当 2.(4分) (1)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 (2)对于莲的爱好,想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3.B (3分) 4(4分)观点:荀子的话:环境可以改变人。周敦颐的话:人

15、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看法:示例一:赞成荀子的观点。环境可以改变人,人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在好的环境中,人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在不好的环境中,人会沾染恶习,受到不良的影响“孟母三迁”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道理。示例二:赞成周敦顾的观点。人只要意志坚定,洁身自好,就可以不受不良环境的影响,如果能积极面对,战胜困难,还能从逆境中脱颖而出。七、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5分)爱莲说 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

16、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1)可爱者甚蕃 ( ) (2)亭亭净植(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4)宜乎众矣( )2. 翻译下面文言句子。(4分)(1)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_(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3. 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3分)相同:_不同:_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和“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_七、(15分)1.(4分)(1)多 (2)竖立 (3)亲近而不庄重 (4)应当2.(4分)(1)对于菊花的喜

17、爱,陶渊明之后很少听说了。(2)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过却不妖艳。3.(3分)示例:相同点:表现出他们不随波逐流的态度。(1分)不同点: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环境,选择了归隐;(1分)周敦颐强调人格修养,尽管周边的环境很不好,但人格可以是很高尚的。(1分)4.(4分)“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表达了作者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对和自已志同道合的人太少而感慨);“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追求荣华富贵的世俗的鄙视。八、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5分)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

18、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1)可爱者甚蕃 ( ) (2)濯清涟而不妖( ) (3)不蔓不枝 ( ) (4)陶后鲜有闻 ( )2.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_3. 根据语段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君子”应具有的美好品质。(3分)_4. 语段运用了衬托的写法,请结合内容加以分析。(4分)_八、(15分)1.(4分)(1)多 (

19、2)艳丽 (3)旁生枝茎 (4)少2.(4分)(1) (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2)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这样的还能有谁呢? 3.(3分)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庄重质朴,不炫耀自己。正直不苟、豁达大度。4.(4分)语段用陶渊明爱菊花、唐朝以来世人“皆爱牡丹”来衬托作者“独爱莲”,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意思对即可)九、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5分)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

20、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水陆草木之花 何陋之有(陋室铭)B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初,权谓吕蒙曰(孙权劝学)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卖油翁)D香远益清 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亭亭净植() (2)宜乎众矣()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_(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_4作者意在咏莲,可为什么还要写菊花和牡丹呢?(3分)_5作者借莲的形象来抒写君子之志,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

21、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3分)九、(15分)1.(3分)C2(2分)(1)竖立(2)应当3(4分)(1)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2)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4(3分)作者采用衬托手法,用菊花的傲然凌霜从正面衬托莲的洁身自好,用牡丹的雍容富贵从反面衬托莲的质朴、自然。通过不同角度的衬托,从而突出莲花的高洁,突出了文章的主题。5(3分)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志向。十、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5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

22、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1)谈笑有鸿儒( ) (2)无案牍之劳形( )(3)可爱者甚蕃( ) (4)亭亭净植 ( )2. 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每句划两处)(4分)(1)予 独 爱 莲 之 出

23、淤 泥 而 不 染。(2)水 不 在 深,有 龙 则 灵。 3. 翻译下面句子。(4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分) _(2)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分)_4. 简述【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或情操?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3分)_十、(15分)16.(4分)(1)大 (2)使劳累 (3)多 (4)竖立 17.(4分)(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18.(4分)(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因为我的品德高尚。(2分)(2)莲花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2分)19.(3分)陋室铭:安贫乐道的情趣,高洁傲

24、岸的节操。爱莲说: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高洁品格。相同的写法:托物言志。十一、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5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

25、乎众矣。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 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B. 可爱者甚蕃(多)C. 陶后鲜有闻(少) D. 宜乎众矣(适宜)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文言句子的大意。(2分)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_3简要回答问题。(4分)(1) 甲文中统领全文、表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_(2)乙文中多次提到菊和牡丹这样写的作用是_4甲文先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是否自相矛盾?请简要分析。(3分)_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甲文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B甲乙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C“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

26、“铭”侧重于议论,“说”侧重于叙事。D甲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乙文语言精练,骈散相间。十一、(15分)1.(3分)D 2.(2分)没有嘈杂的音乐来扰乱我的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来使我的身体劳累。 3.(4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衬托莲之高沽。(如果答“对比”或“衬托”也给分)4.(3分)不矛盾,因为居室环境雅,生活情趣雅,主人品德高尚。 5.(3分)C “说“侧重于议论。十二、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4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

27、,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乙】 兰之味,非可逼而取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故称瑞耳。体兼彩,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余,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注】 取:这里指嗅取(兰的香味)。氲(yn)氲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瑞:吉,善。兼彩:兼有各种颜色。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1)亭亭净植 ( ) (2)陶后鲜有闻( ) (3)而名之不可( ) (4)莫能

28、肖也 ( ) 2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体兼彩,而不极于色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B纯以情韵胜 自以为大有所益C花之富贵者也 何陋之有D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_(2)善绘者以意取似。_4.甲文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_、_的生活态度;乙文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_的品性。(3分) 十二、(14分)1(4分)(1)竖立 (2)少 (3)说出 (4)酷似,逼真 2(3分)A3(4分)(1)我唯独喜爱莲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经过清水洗涤但

29、不显得妖艳。(2)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感受把兰画得像样4(3分)洁身自好、不慕名利 高洁(意思接近即可) 十三、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5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辩,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注】任:推荐。手版:笏板,是古时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持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仕:指做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可爱者甚蕃( ) (2)亭亭净植 ( )(3)宜乎众矣 ( ) (4)将弃官去(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_(2)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