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单元 文言文(1)单元解读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词曲赋,精妙绝伦。文言之文,博大精深;上论创史之荣耀,下叙百姓之苦乐;喻兴亡之大道,寄忧思之情怀。体裁兼备,文质兼美,异彩纷呈,叹为观止。14 阿房宫赋曾经堆红叠翠的亭台楼阁,曾经倚叠如山的珍宝珠玉,曾经不可一世的千古一帝,在“三月不灭”的复仇烈焰里,化做历史的一阵云烟,化做人们遥远的记忆。鼓角铮鸣早已远去,刀光剑影已然暗淡。打开尘封的历史,面对一幕幕兴亡盛衰的是是非非,难道是冥冥之中早已由苍天注定?难道是命运的大手在黑暗中操纵着辉煌与落寞?铿锵的旋律,黄钟大吕式的千古绝唱阿房宫赋 ,让我们品味,让我们思考,让我们警醒!了 却 君 王 天
2、下 事 , 赢 得 生 前 身 后 名 。美字体赏美文做比说重要刘卫京如果你想说明你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行动比用语言更有力。有很多时候,你想通过别人的认可来获得自信,这是很正常的心理,但一定要注意的是,如果别人不认可,你也一样还是你。坚定做一个自己,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自己最想做最能做的事情上,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别人怎么看,随他。与其把心思放在琢磨和讨好别人上,不如好好地做自己。不管你是怎样一个人,总会有人看得起你,有人看不起你。让自己喜欢的人看得起,也是一种成功。费了很多努力让自己讨厌的人对自己有一处不错的印象,太不合算。如无必要,少一些解释和表白,能省去好多口舌之争。你尽管埋头做事,当你在
3、某一个方面有了更深入更高远的进展,你自己就会因此而对自己有了信心。这信心,会在无意中在你的唇边眼角流露出来,随着年龄的增长,相貌会变得越来越不重要,而脸上的自信会越来越重要。当然,不是所有的进展都值得说给别人听,也没那个必要,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人生中,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还是只属于自己。属于自己的东西多了,一个人也就会丰富起来。一个内心丰富的人,不需要从别人的眼神中得到承认。世俗的成功,与内心的丰富,有时只能选择一个,选择哪一个都很好,只是,在做出选择之后就不要再后悔。人生,就是一条静静的河流,所流所经都在自己的心里,流动的过程比到达终点更重要。胜利之后防什么?历史是一面镜子,腐败
4、导致政权丧失而走向灭亡,这在我国数千年王朝更替中,成了一条铁律。执掌权力为什么?一定要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忠于人民,造福人民,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什么?阿房宫赋以四个“哀”字警示世人:“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政权垮台的原因,大都出在内部,出在自己。可新的政权出现了,又不以前“哀”为鉴,而是重蹈覆辙,所以只好自己也让后人“复哀”了。只有不脱离群众才能避免“最大危险” ,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运用方向 崇尚节俭 亲民爱民 以史为鉴精彩运用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大至一个朝代的政权,小至一个政府
5、的官员,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否融洽和谐,能否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是关系到自身生死存亡的重要因素。甚至连帝王李世民也深谙“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的道理,所以他说:“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现实的惨痛教训也同样验证了上述道理。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相继落水没顶的一批批贪官污吏,他们的蜕化变质和违法犯罪,多半都是从脱离人民开始的,直至走向人民的对立面,最后遭遇“覆舟”的灭顶之灾!学会历史般的旁观在蝶的眼中,花是天使,因为花给予她生命的甘露;在花的眼中,蜂是挚友,因为蜂给予她生命的延续。然而在蝶眼中,蜂不过是埋头苦干的笨蛋;在蜂眼中,蝶不过是游
6、戏花间的浪子。爱憎蒙住了理性的心。跳出爱憎,历史会还给我们一份真实的面目。霸王骑着乌骓化为了鬼雄,虞姬将生命之花化作了矛尖的湛蓝,于是心被感动了,那殿上之君只不过是无耻小人,得意地高唱“大风起兮云飞扬” 。可是就是这个被唾骂的人建立了中华大地的一代霸业。没了他,哪来的张骞扶着驼铃走向天山的雪莲?没了他,哪来的卫青舞着旌旗奔向大漠的飞沙?历史长河滚滚奔流,告诉我们刘邦比项羽更有才能去成就一番霸业。炀帝踏着龙舟走向江南的七月,黎民抱着妻小沿河悲恸。于是血被激怒了,那由南向北奔流的运河不再雄浑,那滔滔河水浸透了百姓的血泪。可是就是这条劳民伤财的大运河,书写了大都的辉煌,托起了沿河的点点明珠之城。历史
7、的车轮滚滚向前,告诉我们京杭大运河灭了一个隋朝,却也开辟了更辉煌的盛世。太宗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开创贞观之治的盛世。于是世人双手挥舞着高呼“明君” “伟人” 。可即使是这样一代圣君,我们又怎能忘了玄武门前的血泊?历史的高峰回响着一个声音:“再伟大的君王,他的身后也有白骨累累,血汗斑斑。 ”跳出爱憎后的我们,会有一双清澈灵动的心眼。环视世间一定会有新的认知,更加公正、更加客观。以清澈的眼审视自己,对于任何过失,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以灵动的心审视世界,对任何对错,保留一份最真实的了解。给所有的事物一个旁观的眼神,让历史的车辙碾过额头,留下赞许的痕迹。赏析:文章整体从历史到现实,视界
8、辽阔,以谈历史为主,在论述旁观历史时又举出三个例子以三处相近的句式分析,逻辑性强,层次清晰。特别是在用料上,精选材料,巧取角度,一料两用,正反对举,敢于创新,高人一筹!评历史事件,以素描的方式勾勒人物,通篇融精辟的议论于形象之中,体现了论证之妙。语言上整散句的运用,增加了形式美、音乐美,也增强了说服力和感染力。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突兀(w) 囷囷(qun)殆尽(di) 廊腰缦回(mn)B珠砾(l) 迤逦(l)涨腻(n) 倚叠如山(di)C摽掠(pio) 仓庾(y)宝鼎(dn) 胜负之数(sh)D极妍(yn) 纷奢(sh)闲暇(xi) 朝歌夜弦(xun)
9、解析:A 项“囷”读 qn。C 项“摽”读 pio。D 项“弦”读xin。答案:B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六王毕,四海一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B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C 奈何取之尽锱铢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D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解析:A 项,动词,统一/数词。B 项,喜欢/ 吝啬,吝惜。C 项,均为动词,搜刮,拿。D 项,动词,灭族,杀尽 /名词,家族。答案:C3下列各组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B.盘 盘 焉 , 囷 囷 焉且 焉 置 土 石 ) 骊 山 北 构 而 西 折后 人 哀 之 而 不 鉴 之
10、 )C. D.杳 不 知 其 所 之 也使 负 栋 之 柱 ) 多 于 九 土 之 城 郭青 , 取 之 于 蓝 , 而 青 于 蓝 )解析:A 项, “焉”含义和用法分别是: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相当于“于何” ,译为“在哪里” “从哪里”等。B 项, “而”含义和用法分别是:前一个“而”连接两个动作行为;后一个“而”表转折。C 项,“之”含义和用法分别是:前一个“之”是动词,到,去;后一个“之”是结构助词,的。D 项, “于”都为“比” 。答案:D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都有词类活用现象,按要求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六王毕,四海一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骊山北构而西折 朝歌夜
11、弦,为秦宫人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辇来于秦A/ B/C / D/解析:数词作动词;动词作名词;名词作状语;名词的意动用法。答案:C5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妃嫔媵嫱:在文中指六国君主的后妃,她们各有等级,其中妃的等级比嫔、嫱高,媵是陪嫁的女性。B 王子皇孙:在文中指六国王侯的儿子、孙子。C 幸: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叫“幸” 。妃、嫔受皇帝宠爱,叫“得幸” 。D燕、赵、韩、魏、齐、楚:公元前 230 年至公元前 221 年之间被秦国灭掉的六国。解析:王子皇孙:在文中指的是六国王侯的女儿、孙女。答案:B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
12、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 。阿房宫赋中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的语句是“_,_” 。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浪费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的语句是:_,_?答案: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明星荧荧 开妆镜也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二、迁移发散(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10 题。张欣泰,字义亨,竟陵人也。父兴世,宋左卫将军。欣泰少有志节,不以武业自居,好隶书,读子史。年十余,诣吏部尚书褚渊,渊问之曰:“张郎弓马多少?”欣泰答曰:“性怯畏马,无力牵弓。 ”渊甚异之。辟
13、州主簿,历诸王府佐。世祖与欣泰早经款遇,及即位,以为直阁将军,领禁旅。欣泰通涉雅俗,交结多是名素。下直辄游园池,著鹿皮冠,衲衣锡杖,挟素琴。有以启世祖者,世祖曰:“将家几何敢作此举止!”后从车驾出新林,敕欣泰甲仗廉察,欣泰停仗,于松树下饮酒赋诗。制局监吕文度过见,启世祖。世祖大怒,遣出外,数日,意稍释,召还,谓之曰:“卿不乐为武职驱使,当处卿以清贯。 ”除正员郎。巴东王子响杀僚佐,上遣中庶子胡谐之西讨,使欣泰为副。欣泰谓谐之曰:“彼凶狡相聚,所以为其用者,或利赏逼威,无由自溃。若且屯军夏口,宣示祸福,可不战而擒也。 ”谐之不从,进屯江津,尹略等见杀。事平,欣泰徙为随王子隆镇西中兵。子隆深相爱纳
14、,数与谈宴,州府职局,多使关领,意遏与谢朓相次。典签密以启闻世祖怒召还都屏居家巷置宅南冈下面接松山欣泰复弩射雉恣情闲放众伎杂艺颇多闲解建武二年,虏围钟离城。欣泰为军主,随崔慧景救援。虏既为徐州军所挫,更欲于邵阳洲筑城。慧景虑为大患。欣泰曰:“虏所以筑城者,外示婷大,实惧我蹑其后耳。今若说之以彼此各愿罢兵,则其患自息。 ”慧景从之,遣欣泰至虏城下具述此意。及虏引退,而洲上余兵万人,求输五百匹马假道,慧景欲断路攻之。欣泰说慧景曰:“归师勿遏,古人畏之。死地之兵,不可轻也;胜之既不足为武,败则徒丧前功。不如许之。 ”慧景乃听虏过。(节选自南齐书张欣泰传)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15、 )A典签密以启闻世祖/怒召还都/屏居家巷/置宅南冈/下面接松山/ 欣泰负弩射雉/恣情闲放/众伎杂艺/颇多闲解/B典签密以启闻/世祖怒/召还都/屏居家巷置宅/南冈下面接松山/ 欣泰负弩射雉/恣情闲放众伎/杂艺颇多闲解/C典签密以启闻世祖/怒召还都/屏居家巷置宅 /南冈下面接松山/欣泰负弩射雉/恣情闲放/众伎杂艺颇多闲解/D典签密以启闻/世祖怒/召还都/屏居家巷/置宅南冈下/ 面接松山/欣泰负弩射雉/恣情闲放/众伎杂艺/颇多闲解/答案:D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隶书是先秦时期通行的一种字体,由篆书简化而成,形体接近于现在的字体,隶书的兴起是汉字形体的一次重大变
16、革。B我国传统的四部分类法把图书划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称为四部,其中史部主要收录各种史书,子部主要收录诸子百家著作。C吏部掌管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等事务,吏部尚书是吏部的最高长官,为中央六部尚书之首。D文中“辟” “除” “徙”等词语均含有任职的意思:“辟”表示被征召并授予官职, “除”表示任命、授职, “徙”表示官职调动。解析:A 项,隶书是汉朝时通行的字体。答案:A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欣泰喜欢读书,不愿意以带兵打仗为职业,十多岁时,当别人问他弓马功夫怎样时,他回答说害怕骑马,无力拉弓。B张欣泰游览园林时身穿僧衣,手执禅杖,随皇上出巡时中途跑到松
17、树下去喝酒赋诗,这些举动表明他对当时的现实十分不满。C虽然齐世祖对张欣泰的率性而为提出了严厉批评,但还是能理解他不愿意当武将的想法,任命他担任了比较清闲且地位不低的文官。D张欣泰具有一定的军事才干。讨伐巴东王时,主将胡谐之没有听从他的建议吃了大亏;而崔慧景对他言听计从,很顺利地解除了钟离城之围。解析:“他对当时的现实十分不满”缺乏依据。答案:B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世祖与欣泰早经款遇,及即位,以为直阁将军,领禁旅。译文:_(2)死地之兵,不可轻也;胜之既不足为武,败则徒丧前功。译文:_答案:(1) 齐世祖与张欣泰早年就已经有诚挚的交往,等到自己登上帝位,就让张欣泰担任直阁
18、将军,统领禁卫军。(2)陷于绝境的士兵,不可以轻视( 他们);战胜他们已不值得称作勇猛,败给他们就白白地使前功尽弃。参考译文:张欣泰,字义亨,竟陵人。父亲张兴世,任南朝宋左卫将军。张欣泰从小有志向气节,不想把武将职业作为自己的身份,喜欢隶书,爱读诸子著作和史书。十多岁时,去拜见吏部尚书褚渊,褚渊问他:“张郎的弓马武艺如何?”张欣泰回答:“我生性胆小,害怕骑马,无力挽弓。”褚渊对此感到非常惊异。张欣泰被征召为州主簿,历任各王府的佐官。齐世祖与张欣泰早年就已经有诚挚的交往,等到自己登上帝位,就让张欣泰担任直阁将军,统领禁卫军。张欣泰与雅俗之士都有接触,交往的多是名士。下班后就去游览园林池沼,他头戴
19、鹿皮帽,身穿僧衣,手持禅杖,携带一把不加装饰的琴(也有将“素琴”解为“无弦之琴”)。有人把这件事报告给世祖,世祖说:“出身将门怎么敢做出这样的举动!”后来张欣泰跟随世祖的銮驾出游新林苑,世祖命令张欣泰率领卫队前往督察,张欣泰让队伍中途停了下来,自己跑到松树下饮酒赋诗。制局监吕文度路过那里看见了,(把情况)报告给世祖,世祖大怒,把张欣泰赶走了,几天之后,世祖怒气稍有缓解,又将张欣泰召回来,对他说:“你不乐意担任武将(被人)差遣,那就将清闲显要的文职安排给你(担任) 吧。”(于是 )任命他当正员郎。巴东王萧子响杀害( 无辜) 部属,皇上派中庶子胡谐之率兵往西讨伐(巴东王),让张欣泰当副将。张欣泰对
20、胡谐之说:“那是一伙凶残狡诈之徒聚在一起,(巴东王)手下的人之所以能为他效力,或许是巴东王利诱威逼所致,(有可能)没有原因都会自己溃散。如果将部队驻扎在夏口,向他们说明祸福利害,可以不战而胜。 ”胡谐之不接受(张欣泰的建议),让部队进驻江津,(结果)尹略等人战败被杀。事件平息后,张欣泰调任随王萧子隆的镇西中兵。萧子隆(对张欣泰)非常信任亲近,多次与他交谈宴饮,州府里的各项事务,大多让他负责处理,待遇与谢朓相似。典签暗中把这些情况报告给世祖,世祖发了怒,将张欣泰召回都城。张欣泰回来后闭门不出,在南山下修建了住宅,住宅对面就是松山,张欣泰每天带着弓箭去打猎,没有拘束地放任闲适之情,与歌女及各种艺人
21、交往,非常安闲轻松。建武二年,北魏的军队围困钟离城。张欣秦担任中军主将,跟随崔慧景前去救援。北魏的军队已被徐州驻军所挫败,又想在邵阳洲修筑城堡。崔慧景担心会造成更大危害。张欣泰说:“北虏之所以修筑城堡,对外是想虚张声势,实际上是怕我们跟随在后面(袭击他们)。现在如果用双方都愿意停止对抗的(建议) 来劝说他们,那么这个危害自然就消除了。 ”崔慧景听从他的建议,派张欣泰到北魏军队驻守的城下详细说明这个意思。等到北魏士兵开始撤退,而邵阳洲上面还剩下一万士兵,北魏士兵请求送给(齐军)五百匹马(作为条件)借道撤退,崔慧景想断其归路攻击他们。张欣泰劝崔慧景说:“撤退的军队不要阻拦,古人对此也很畏惧。陷于绝
22、境的士兵,不可以轻视(他们);战胜他们已不值得称作勇猛,败给他们就白白地使前功尽弃。不如答应他们的请求。 ”崔慧景于是听任北魏士兵撤退而去。(二)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112 题。感 遇 张九龄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 心。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注:开元末,玄宗耽于政事,贬斥贤臣,本诗是作者被贬荆州时借丹橘言志的作品;孔子曾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语,故后世常用“岁寒”借指砥砺节操。11下列对本诗的解说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一、二句写丹橘区别于一般树木,能够经受住严冬的摧残, “犹”字的运用包含着作者对丹橘
23、的赞颂之意。B三、四句先以反诘语“岂伊地气暖”一“纵” ,又以肯定语“自有岁寒心”一“收” ,赞美丹橘具有耐寒的节操。C五、六句的意思是,丹橘作为上好的水果可以用来款待嘉宾,可是从中原到江南却有山水阻隔,嘉宾难以到来。D七、八句承接前句而来,是说那些嘉宾们的命运难测,只能听其自然,如同寒暑变更四季交替让人无法追寻。E最后两句指出人们只顾栽种桃李而不种丹橘,并以“此木岂无阴”反诘收束全诗,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怨愤之情。解析:C 项这两句是说丹橘虽好,无奈山高水深,重重阻隔,难以把它运出去,进献给嘉宾。D 项这里说的是丹橘的命运。答案:CD12杜甫曾称赞张九龄“诗罢地有余” ,意思是说他的诗意给读者
24、留有驰骋想象和联想的余地。结合具体诗句,说说这首感遇能让人联想到哪些内容。答:_答案:示例:诗人赞颂丹橘经冬犹绿,并不是因江南地气温暖,而是因为它有耐寒的本性,由此可以联想到诗人自己虽遭权贵排挤,却坚贞不屈保持正直高洁的品质与情操。“自有岁寒心”一句充分显现了丹橘坚韧的性格,历霜雪而弥坚的高尚情操,使人联想到诗人一副自我肯定、充满自信的神情,表现出威武不屈、挺拔峥嵘的英雄气概。诗中写丹橘由于路途阻隔无法进献给嘉宾,不能受到嘉宾的青睐,这不由使读者联想到当时朝政的黑暗和诗人遭贬斥的坎坷遭遇,诗人借橘喻人,感叹自己空怀报国之才而无用武之地,不能得到朝廷的赏识。最后两句写桃李受世人重视,而被人们忽视
25、的丹橘却也能绿树成荫,不禁使人联想到诗人当时的心境,虽因遭受排挤而心情抑郁,但又保持着自己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三、创新语用13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过20 字。材料:司马迁史记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 ”晋代王嘉在拾遗记中说:“神农采峻岭之铜,以为器。 ”如果这些史料可靠,则我们祖先大约在 5 000 年前就开始使用铜器了。但是,考古学家一直没有发掘到可以确证是夏代之前的铜器。因此,这些记载还只能视为传说。早在传说中的远古时期,_。从传世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在夏代之前就已进入铜器时代,但是,_
26、。20 世纪 50 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带发掘出了不少青铜器。经鉴定,这批青铜器的制作年代距离现在 3 500 多年,这个时间大概是夏晚期。它们出土的地点正好是古书中所说的夏代开采铜矿之地,因此,可以确信,_。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语言的连贯。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要读懂材料,题目中每个空缺处都能在材料中找到依据。第 1 个空, “传说中的远古时期”对应“黄帝” ;第 2 个空, “但是”对应材料倒数第二句“但是” ;第 3 个空,是由前文表述所得出的结论。答案: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采掘铜矿,铸造铜器了这却一直没有得到考古发掘的证实我国至迟在夏晚期就已经开始使用铜器了14仔细观看下面的图画,然后回答问题。(1)请揭示上面图画中“年年有鱼,餐餐无余”所蕴含的寓意。答:_(2)请就此寓意,另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句子对偶,用语简明,不超过 30 字。答:_解析:揭示图画的寓意应体现出“餐桌” “节约”的意思。宣传标语除语言简明、使用对偶手法外,还要注意紧扣节约、 “光盘行动”的主旨。答案:(示例)(1)“年年有鱼 ,餐餐无余”的寓意是厉行节约、杜绝餐桌上的浪费。(2)餐桌上不浪费,人格上显高贵。( 或: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