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调研测试八年级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5分)1(15分)学期末,班级举行“以和为贵”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和”的思想可追s_到春秋战国时代,如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自产生以来,就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无论是在朝代更迭频繁的古代社会,还是shn_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国人始终秉持“和”的理念,修身主张“_”,持家倡导“家和万事兴”,治国追求“_”,内政讲“善解能容”,外交讲“_”在中国文化里,“和”是一种承认与尊重,“和”也是一种凝聚与合作。(1)根据拼音写汉
2、字。 追s shn 息万变(2)结合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正确的选项序号。 A.和气生财 B.和为贵,善为本 C.协和万邦 D.政通人和(3)划波浪线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正确的句子写下来。 (4)探究“和”的含义,根据提示填空。A.成语“琴瑟和鸣”今天多用于祝福婚姻美满,它运用了“和”的本义,结合词义可知当中的“和”是指 。(填空)B.在成语“和颜悦色”“和盘托出”中,“和”的含义分别是 和 (填序号)平和,和缓 结束战争,和平 连带 连词,表示并列、联合。(5)习近平主席提出人类应该“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不断迈进。小福的老师想挑选一幅“和衷共济”书法作品挂在书房,他喜
3、欢行书,形俊而神足、外圆而内骨。下面作品符合他要求的一项是 (6)班级讨论关于“古诗词背诵达人在个人量化加分后,附加小组量化分”的问题,小福支持,小田反对,产生了激烈争论。请你遵照“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原则劝说两位激动的同学,表达你的意见及理由。我:“小福、小田,你们 ”2(10分)古诗文默写(1) ,悠悠我思。(诗经郑风子衿)(2)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 ,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4)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 。(庄子北冥有鱼)(5)山光悦鸟性,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6)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7)中国古代文人多有济世情怀
4、。白居易卖炭翁中“ , ”两句对卖炭翁矛盾心理的精细描摹,反映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最后一节,发出了“ , ”的呼喊,体现出广济苍生的博大胸怀。二、阅读(47分)3(11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大道之行也)【乙】温州人李庭等,大历六年,入山斫树,迷不知路,逢见漈水。中有人烟鸡犬之候,寻声渡水,
5、忽到一处,有好田泉竹果药,连栋架险,三百余家。四面高山,回环深映。有象耕雁耘,人甚知礼,野鸟名鸲(q),飞行似鹤。人舍中唯祭得杀,无故不得杀之,杀则地震。有一老人,为众所伏,容貌甚和,岁收数百匹布,以备寒暑。乍见外人,亦甚惊异。问所从来乱贼平未时政何若。具以实告。因曰:愿来就居得否?云此间地窄,不足以容。此中人为致饮食,申以主敬。既而辞行,斫树记道。还家,及复前踪,群山万首,不可寻省。 (选自顾况仙游记,有删改)【注】漈水:在东越的地方方言中称山上的泉水为漈。象耕雁耘:大象大雁耕田播种。这是作者想象的天外世界的耕种方式,人已经从繁重的农耕劳动中解脱出来了。伏:同“服”,信服。(1)解释下列加点
6、的字。讲信修睦 女有归 岁收数百匹布 具以实告 (2)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既而辞行,斫树记道。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记是一部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编者相传是西汉的戴圣。B.甲文阐述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以“夜不闭户”景象作结,鼓舞人心。C.乙文所描述的“象耕雁耘”“野鸟名鸲,飞行似鹤”等景象具有想象色彩。D.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问所从来乱贼/平未时政/何若”断句正确。(4)选文都体现了“和谐”的社会理念,请结合甲、乙两文分析这种“和谐”有哪些具体表现。 4(2分)阅读古诗,完成问题。蒹葭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7、。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下列对蒹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中主人公在深秋露重霜浓之时,徘徊岸边,上下求索,寻找“伊人”而不得。B.每一章开头写景起兴,表明时间推移,烘托清冷气氛,抒发主人公凄婉惆怅之情。C.“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表明地点的变化,暗示“伊人”难以寻觅。D.全诗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有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美感,同时深化了诗歌的意境。5(10分)阅读下面实用类文本,完成问题。【材料
8、一】 泛黄的卷轴徐徐展开,一队乐手或坐或立,沉吟拨弦、鼓瑟吹笙,衣袂飘飘间,雅乐声声入耳不久前的国际博物馆日,人民日报文化时间工作室、人民网社交媒体部与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合作推出的创意视频古乐新声越千年,令人眼前一亮。视频以新郑歌钟、王孙诰编磬等9种古代乐器演绎流行音乐,视频全平台曝光量超1.1亿次。网友们留言,“穿越千年的时代强音”“永远会被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动”。 这条创意视频是当下博物馆面对文化需求升级,探索更多样打开方式的尝试之一。保护与传承,让宝贵文物历经岁月洗礼得以流传至今;转化与发展,方能使文物真正“活起来”“火起来”。发掘有特色的表达、找到有共鸣的视角、展现有深度的思考,才
9、能让传统与现代“美美与共”。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今天,博物馆早已不只是收藏文物的场所,更呼唤更多人的参与、发现、呵护与激活。博物馆的力量不仅来自浩如烟海的典藏珍品,更源于那些沉潜研究的学者、悉心修复的“文物医生”、匠心演绎的博物馆古乐团、创意迭出的策展人和文创设计师,还有每一名普通观众的喜爱、传播和期待。正是这些专注与热爱,汇聚成文化持续生长的内在力量,让文明古国的文化河流绵延不绝、源远流长。(古老博物馆,讲好新故事,摘自人民日报2022年5月25日文化版)【材料二】 河南博物馆今年推出了一款文创产品“内卷历史”文创卷纸。卷纸上用油墨印刷着文物图片及历史文化知识的趣味选择题。使用者
10、在“方便”的同时,也可以学习一些传统文化知识。 不止是“文创卷纸”,近年来国内其他历史博物馆也推出不少受年轻人追捧的文创产品。如,洛阳博物馆推出的“考古盲盒”、国家博物馆推出的“击鼓说唱俑”雪糕等,都是博物馆探索出来的与人们建立新连接的方式。 人们前往博物馆,已经不追求一个既定的结果,而是希望表达自己,与博物馆形成某种形式的对话。这也使得博物馆不再受限于一个固定的概念框架,随着时代的发展,博物馆的边界和内涵也在不断延展。【材料三】【材料四】 央视出品的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已播完三季。该片每集用5分钟的时间讲述一件文物,令我们惊艳的不仅是那一件件传世国宝,还有其文采飞扬的解说词。贾湖骨笛穿行在骨
11、笛孔洞之间的,是九千年前人类的呼吸,那是文明的先声_那时风动,此时心动。(1)选择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A.【材料一】的第一段综合运用了描写、记叙、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B.【材料一】中的划线句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C.【材料二】说明了博物馆只要对文物进行现代包装和推广,就能拉近与人们的距离。D.【材料二】划线句“博物馆不再受限于一个固定的概念框架”,说明博物馆可任意发展。(2)阅读【材料三】两张图表,梳理探究深圳博物馆的发展情况,并写出两点探究结论。 (3)阅读【材料四】,仿照“贾湖骨笛”的解说词形式,根据“知识卡片”将深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九九口诀汉砖”的解说词补充完整。
12、知识卡片 国家一级文物。出土于南头 红花园汉墓。呈长方形,色青灰,局部表面烧成玻璃状釉层,两面均有菱形网格纹。其一面右侧约三分之一处的砖面刻有“九乘”口诀,表明早在2000年前的东汉,深圳人就掌握了九九算术,数学基础教育在岭南已得到推广。 九九口诀汉砖 ; 岭南智慧,世代传智。(4)深圳登记在册的59家博物馆中,民间博物馆占比近七成,这是深圳城市包容性、开放性的体现,但民间博物馆的生存和运营却并不乐观。请综合以上材料内容,为深圳民间博物馆提出三条摆脱困境的建议。 6(16分)阅读下面文学类文本,完成问题。瓷上中国瓷器,集中华文明之大美。从瓷器中,可以看到玉器时代的玉器之洁,青铜时代的青铜之坚,
13、石雕、木雕的朴拙之美,书法、绘画的变幻之美我们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所有器皿的美感、艺术和手法,几乎都融入了瓷器。瓷器,是我们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珍贵记忆。在帝国时代,它不仅是“国器”,也是在世世代代景德镇人智慧与汗水的蒸腾里所结晶的性灵之器。它有火的刚烈、水的优雅、土的敦厚,真正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不绝如缕地传递出我们民族的天地观、人生观、宗教观及阴阳五行观。易经里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瓷两者兼具,在光洁如玉的物质形体之外,还用一种隽永的诗性方式,将中国文化的精髓与气韵,深深地浸染到中国人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中,让个体的生命,在悲苦多于欢乐的人生中尽可能地沐浴愉悦,让整体的命运,
14、在变幻不定的世界上表现独特的气质和坚定的存在感。瓷是中国人在四大发明之外的又一伟大创举。看起来,由泥出发,在水与火的征程上抟土成金,造就出风采各异、精美绝伦的无数瓷品佳构,由此远离了泥。但其实整个过程,就是和泥土融为一体的。在景德镇的乐天陶社,我听到几个年轻的中外陶艺家不约而同地说起:他们由一坨泥巴开始,自己揉泥,拉坯、利坯,成型后,看着作品从窑炉里面出来的那一瞬间的感触啊,幸福真是妙不可言!那个时刻,和金钱无关,和权力无关,只与大自然的造化有关,与美有关。在我们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泥土和土地,一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生,与土地、与泥土相依相偎;死,也要回归土地,和泥土融为一体。陶渊明有诗:
15、“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龚自珍有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由泥而瓷的征程上,我隐隐约约看到了北京的社稷坛座用五色土堆砌而成的建筑,还有与社稷坛遥相呼应的天坛。瓷器,由猎猎的火焰中来,莫不就是我们先人穿越茫茫时空,对泥土、土地的一种激情的拥抱。瓷器,由缠绵的水里来,莫不就是我们先人对呵护人类生命的大自然,以别样的方式作永恒的崇拜。似乎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种艺术品,能够像瓷器一样,将物感与精神、生活与审美结合得如此完美。仅以青花瓷而言,几乎一问世,就成了古老中国的符码,更成了水墨江南、烟雨江南、梦里江南的微缩。不说青花的艺术瓷了,墨分五彩的精准描绘,化绚烂于平淡的定性,若在高温釉
16、下,其色阶的变幻何等的浪漫奇诡;就说是青花里一般的陈设瓷、日用瓷花瓶、笔筒、笔洗、茶具、餐具一一掠过:飞禽走兽,蜂草虫蝶,豆架瓜棚,闲花野卉,浣纱采莲,荷池涨满,桑间濮上,黛瓦粉墙,徽州老屋,西风卷帘,紫燕呢喃,远帆孤影,江山静好这些在农业文明的怀抱里、在江南大地上曾经鲜活过的一切,顿时在我们尘封日久的记忆库里复活,素净中透着不动声色的亲和,单纯里显出漫不经心的撩拨,激发起我们一种思亲怀旧的情调。人的神智,在瓷上游走,既没有庙堂的忧心,亦少去布衣的烦恼。瓷上,多少有些寥落的禅意,涌上一抹抹清凉,还有空山新雨后般的清新,让被世事风尘、功名利禄磨砺得日渐粗糙、麻木的心灵,再次探出含羞草一般的敏锐、
17、灵动,让时下活在极度商业化、碎片化乃至泡沫化里常常纠结的人们,渐渐降去燥热,淡去利害。 (选自瓷上中国:China与两个china,有删改)(1)请结合文章内容阐释“瓷上中国”这个标题的具体含义。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段划波浪线的句子。 它有火的刚烈、水的优雅、土的敦厚,真正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不绝如缕地传递出我们民族的天地观、人生观、宗教观及阴阳五行观。 (3)第段几个年轻的中外陶艺家为什么有“幸福真是妙不可言”的感触? (4)第段有什么作用?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 (5)文章结尾说到“瓷上,多少有些寥落的禅意让时下活在极度商业化、碎片化乃至泡沫化里常常纠结的人们,渐渐降去燥热,淡去
18、利害”,请结合其他中国传统文化,如茶道、中国书法、中国武术、国画、围棋、诗词联系生活实际,简述某种中国传统文化对你学习与生活的影响。 7(5分)八年级开展“名著阅读分享会”,同学们交流探讨。(1)小福分享了傅雷家书中的教子之道,请你根据摘录内容和部分示例完成小福的表格。摘录内容教子角度凡是一天到晚闹技巧的,就是艺术工匠而不是艺术家。一个人跳不出这一关,一辈子也休想梦见艺术!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示例:艺术追求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证明你的心迹。待朋友如此马虎。生性并非“薄情”之人,在行动上做的跟“薄情”一样,是冤枉的,犯不着的。 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
19、能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 由此,我感受到傅雷是一个 的父亲。(至少答两点)(2)小田分享了保尔的成长故事。下面四幅图片,按照小说情节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8(3分)你准备参加校团委组织的演讲比赛。演讲主题是“奋斗,是青年最美的姿态”,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合适的人物做例证,并结合人物经历简要说明理由。丽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谢廖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孙少安(平凡的世界) 孙少平(平凡的世界) 三、写作(45分)9(45分)朱光潜先生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之谈静中说:“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好比喝茶,渴汉只管满口吞咽,会喝茶的人却一口一口的细啜,能领略其
20、中的风味。”是的,凡人小事中有许多温情的细节,名家言行中有许多智慧的启迪,世上胜景中有许多旖旎的风光都可在细致的观察和思考中领略其味。 请以“领略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思想健康,内容充实,语言流畅,书写清晰;(3)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不超过9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文中不要出现影响评分的信息(人名、校名等)。400 600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调研测试八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与运用(25分)1(15分)学期末,班级举行“以和为贵”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中国文化崇尚“和”,有
21、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和”的思想可追s_到春秋战国时代,如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自产生以来,就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无论是在朝代更迭频繁的古代社会,还是shn_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国人始终秉持“和”的理念,修身主张“_”,持家倡导“家和万事兴”,治国追求“_”,内政讲“善解能容”,外交讲“_”在中国文化里,“和”是一种承认与尊重,“和”也是一种凝聚与合作。(1)根据拼音写汉字。追s 溯 shn 瞬息万变(2)结合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正确的选项序号。BDCA.和气生财 B.和为贵,善为本 C.协和万邦 D.政通人和(3)划波浪线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正确的句子写下来。 自
22、产生以来,“和”的思想就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4)探究“和”的含义,根据提示填空。A.成语“琴瑟和鸣”今天多用于祝福婚姻美满,它运用了“和”的本义,结合词义可知当中的“和”是指 。(填空)B.在成语“和颜悦色”“和盘托出”中,“和”的含义分别是 和 (填序号)平和,和缓 结束战争,和平 连带 连词,表示并列、联合。(5)习近平主席提出人类应该“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不断迈进。小福的老师想挑选一幅“和衷共济”书法作品挂在书房,他喜欢行书,形俊而神足、外圆而内骨。下面作品符合他要求的一项是 D(6)班级讨论关于“古诗词背诵达人在个人量化加分后,附加小组量化分”的问
23、题,小福支持,小田反对,产生了激烈争论。请你遵照“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原则劝说两位激动的同学,表达你的意见及理由。我:“小福、小田,你们 先平静一下各自的心情。大家不要激动。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但同学之间首先“以和为贵”。讨论问题千万不要影响团结。古人云“和而不同”。真正的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能在正视不同意见的基础上求同存异。虽然你俩因为观点不同发生了矛盾,但是我知道你俩都保持了思想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是真正的君子,不会因为这些而心生隔阂的。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啊?”【分析】(1)本题考查字形。根据积累作答。“s”写作“
24、溯”;“shn”写作“瞬”。(2)本题考查词语使用。根据词义,结合语境分析。根据“中国人始终秉持和的理念,修身主张”语境可知,处填写“和为贵,善为本”;根据“治国追求”的语境可知,处填写“政通人和”;根据“外交”的语境可知,处填写“协和万邦”。(3)本题考查病句修改。句子成分残缺。改为:自产生以来,“和”的思想就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4)本题考查词义理解。琴瑟和鸣:比喻夫妇情笃和好。和,和平、和谐。和颜悦色: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和,平和,和缓。和盘托出:连盘子也端出来了。比喻全都讲出来,毫不保留。和,连同、连带。(5)本题考查书法知识。A.楷书。B.草书。C.篆书。D.行书。故
25、选:D。(6)本题考查表达能力。同学之间就某个问题发生激烈争论,剑拔弩张,谁也说服不了谁。请你遵照“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原则劝说两位激动的同学,表达你的意见及理由。言简意赅,表达清晰得体。2(10分)古诗文默写(1)青青子佩,悠悠我思。(诗经郑风子衿)(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4)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子北冥有鱼)(5)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6)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7)中国古代文人多有济世情怀。白居易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
26、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两句对卖炭翁矛盾心理的精细描摹,反映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最后一节,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体现出广济苍生的博大胸怀。【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二、阅读(47分)3(11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
27、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大道之行也)【乙】温州人李庭等,大历六年,入山斫树,迷不知路,逢见漈水。中有人烟鸡犬之候,寻声渡水,忽到一处,有好田泉竹果药,连栋架险,三百余家。四面高山,回环深映。有象耕雁耘,人甚知礼,野鸟名鸲(q),飞行似鹤。人舍中唯祭得杀,无故不得杀之,杀则地震。有一老人,为众所伏,容貌甚和,岁收数百匹布,以备寒暑。乍见外人,亦甚惊异。问所从来乱贼平未时政何若。具以实告。因曰:愿来就居得否?云此间地窄,不足以容。此中人为致饮食,申以主敬。既而辞行,斫树记道。还家,及复前踪,群山万首,不可寻省。 (选自顾况仙
28、游记,有删改)【注】漈水:在东越的地方方言中称山上的泉水为漈。象耕雁耘:大象大雁耕田播种。这是作者想象的天外世界的耕种方式,人已经从繁重的农耕劳动中解脱出来了。伏:同“服”,信服。(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讲信修睦 培养 女有归女子出嫁岁收数百匹布 每年 具以实告 详尽(2)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既而辞行,斫树记道。 然后辞行,砍树标记道路。(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A.礼记是一部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编者相传是西汉的戴圣。B.甲文阐述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以“夜不闭户”景象作结,鼓舞人心
29、。C.乙文所描述的“象耕雁耘”“野鸟名鸲,飞行似鹤”等景象具有想象色彩。D.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问所从来乱贼/平未时政/何若”断句正确。(4)选文都体现了“和谐”的社会理念,请结合甲、乙两文分析这种“和谐”有哪些具体表现。【分析】参考译文:【甲】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使壮年人能为社会效力,使孩子健康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有人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恶把它扔在地上的现象,却不一定要自己私
30、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作乱害人的事不会兴起,门从外面带上,而不从里面门上。这就叫做理想社会。【乙】温州人李庭等,唐大历六年,上山砍树,迷了路,遇见了祭水。当中有人烟鸡犬的声音,跟着声音渡过水流,忽然到了一个地方,有好的农田、泉水、竹林、果树和草药,在连着的横木上架设桥梁,有三百多处。四面环绕着高山,回环深映。有大象大雁耕田播种,人们非常懂得礼节,野鸟叫做够,飞起来很像鹤。人们的家中只有祭祀时才宰杀,没有原因不能杀它,杀则地震。有一位老人,被众人所信服,容貌很祥和,每年收几百匹布,用来为寒暑做准备。突然见到外地人,也非常惊诧讶异。问从什么地方来,贼人被平定了没,当时的朝政怎么样,都告诉他实情。因此说:愿意来这里居住吗?然而这里的地方狭窄,住不下。被留下吃饭,期间被当做主客敬重对待。然后辞行,砍树标记道路。回到家,又重新走了原来的路,群山之间,寻找不到路了。【解答】(1)句意: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修:培养; 句意:女子有归宿。归:女子出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