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各具特色的国家第一课 国体与政体第一框:国家是什么一、国家的本质1国家的产生: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在原始社会瓦解、私有制出现、阶级形成以后产生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2国家的基本要素:国家的基本要素包括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主权。3国家的性质(1)含义:国家的性质,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中,什么阶级是统治阶级,什么阶级是被统治阶级。(2)决定因素: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4国家的本质(1)本质是什么:从国家的本质看,所有国家都是一定阶级对其他阶级的专政。(2)专政、民
2、主及其关系专政:就是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民主: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其实质是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因此,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3)关系:民主与专政相互依存,凡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必然包括一定阶级的民主,同时也包括对其他阶级的专政。5国家的职能:国家的根本职能是政治统治职能。另外,国家还具有社会管理职能。6国家的类型(1)分类:当今世界主要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类性质根本不同的国家。(2)我国的国家类型: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3)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的民主与新型的专政。绝大多数人对极少数敌对分
3、子实行专政,表明社会主义国家不同于一切剥削阶级国家。(专政角度)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表明社会主义民主优于资本主义民主。(民主角度)二、认识国体与政体7国体国体,即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_。8政体政体,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就是国家管理形式。9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一定的政体服务于一定的国体。10政体的两个特点(1)不是一成不变的表现:这种变化既包括随着国体的变化而发生的根本性变化。也包括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的变迁,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不断变化。(2)不是完全一样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个国家的政体是完全一样的。原
4、因:除了国体对政体的决定作用外,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社会习惯、发展程度等,都是影响政体的因素。(一定分清“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11现代国家大都实行的政体代议制(1)现代国家,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大都实行代议制。(2)代议制的含义:就是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3)为什么代议制是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一方面,只有公民广泛参与,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政体;另一方面,不可能全体公民都经常性地直接管理所有国家事务。因此,代议制是公民和国家之间的政治纽带,这是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并服务于国体,国体相同的国家政体不一定相同
5、,而且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个国家的政体是完全相同的。两个不是:第一,不是当代国家都实行代议制,而是大多数国家;第二,不是社会主义国家大都实行代议制,而是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大都实行代议制。第二框: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一、人民代表大会制1.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1)重要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伟大创造: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必然选择: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采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2)适应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6、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决定着国家的其他具体制度。它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3)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形式;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二、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2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划分依据:从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及其职权范围看,现代国家
7、的政权组织形式大致有两种,即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3民主共和制(1)主要表现:在民主共和制国家中,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一般经由选举产生。(2)民主共和制是资产阶级所能采用的最好的政治外壳,因为它以民主的形式掩盖了国家的阶级性质。4君主立宪制(1)主要表现:国家元首由世袭的君主担任,但在宪法框架内,君主的权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2)产生:一般来说,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或对君主制进行改良的产物。(3)特点:保留了君主制的外壳甚至某些实质性内容。(4)实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英国、日本、西班牙等实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国家政权的实际运行与民主共和制国家大体相同三、议会
8、制和总统制5议会制和总统制划分依据:从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看,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分为议会制国家、总统制国家、半总统制国家。大多数国家实行议会制或总统制。6议会制(1)代表性国家:英国、日本、意大利等。(2)特点:政府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向议会负责。政府以议会为基础产生,政府首脑一般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政府首脑往往从政见基本相同的议员中挑选阁员人选。政府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当议会对政府表示不信任时,政府必须集体辞职,由国家元首指定人员重新组织政府;或由政府首脑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进行议会选举,根据新的议会选举结果,成立新的政府。(3)议会制
9、的类型及代表性国家当前西方议会制度分为两院制和一院制。实行两院制的国家主要有:英国、日本、荷兰等。实行一院制的国家主要有:丹麦、新加坡、新西兰等。7总统制(1)总统制的特点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总统不仅是国家的象征和代表,而且直接行使国家最高行政权力。总统独立于议会之外,由选民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产生,一般有任期限制。总统只对选民负责,不对议会负责,但在某些重大事务上可能会受到议会的制约。(2)半总统制的特点总统是由选举产生的国家元首,拥有一定的行政权力,但不是政府首脑。政府首脑另由内阁总理担任,向议会而不是向总统负责。第三框:政党和利益集团一、政党1政党的产生:政党是在阶级的基础上产生
10、的,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政党的地位:政党是阶级的领导者。3政党的作用:在现代国家的政治体系中,以掌握政权、统治国家为目标的政党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4政党的特征(1)政党是有组织的政治团体,通常以执政为主要目标;也有一些政党不谋求执政,但积极致力于推广某种政治思想、维护某种政治利益。(政党与政权关系角度)。(2)在代议制政体下,政党争取执政的主要手段是参加选举。(政党争取政权的手段角度)。(3)政党通常有特定的政治目标和意识形态,对国家大政方针和社会议题有明确的态度和主张,这些往往体现在其政纲或党章中。(政党的特定目标和意识形态角度)。透过现象看本质:美国的两党制是事实上的“一党
11、制”,即在美国无论哪个政党上台都是实行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政策。一切资本主义国家,无论实行的是一党制、两党制还是多党制,其实质都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政党制度。5政党制度(1)类型二战后,发展中国家政党有:两党制、多党制。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有: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2)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根本性质资本主义国家,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形式,都无法改变其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欺骗人民大众的根本性质。(3)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二、利益集团1利益集团的含义:所
12、谓利益集团,是指具有共同利益,向政府或社会提出诉求,或以合法手段施加压力,借以影响公共政策,以争取其团体利益及其成员利益的社会团体。2利益集团的重要性:是现代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利益集团的兴起:二战后,在西方各国蓬勃兴起。4利益集团与政党的区别:它们不以取得政权或改变政权为目标,而是在既有政治体制内进行完全合法的活动。5利益集团影响政府决策的途径:包括游说、宣传、助选、集会游行、司法诉讼等。6利益集团的分类:根据诉求性质的不同,可分为自利型利益集团和公益型利益集团。7利益集团的作用: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集团,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起到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第
13、二课 国家的结构形式 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基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统一与完整、保障国家管理的有效与便利等方面的考虑。国家的结构形式决定着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独立自主地决定国家的结构形式,是国家主权的重要体现,也是国家主权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一框 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一、国家主权1国家主权的含义: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2国家主权原则 各国一律享有主权平等(1)法理地位:国家主权原则是当代国际法的基石。(2)主权平等的要素:各国法律地位平等_;每一国均享有充分主权之固有权利;每一国均有义
14、务尊重其他国家之人格;国家之领土完整及政治独立不得侵犯;每一国均有权利自由选择并发展其政治、社会、经济及文化制度;每一国均有责任充分并一秉诚意履行其国际义务,并与其他国家和平共处。3国家主权的特点(1)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没有任何其他权力主体可以对其加以否决或驳回。(2)独立自主的对外交往是国家主权的重要体现。(3)国家主权通常以法律形式在宪法中加以规定,对外则表现为国家之间的相互承认。(4)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国家主权的丧失意味着国家的解体或灭亡。4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1)独立权: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2)管辖权:
15、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3)平等权: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4)自卫权: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二、中央与地方1中央与地方:一个统一的国家只能有一个中央政府。至于中央与地方、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各国的情况不尽一致。2进行行政区划的依据(1)国家之内的行政区划,通常是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而产生的。(2)行政区划的界线和分层,往往需要考虑民族、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经济、军事等诸多因素。3行政区域的类型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包括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4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
16、政府的权力划分(1)划分的确定:往往通过国家宪法加以规定。(2)各自的职责: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国家秩序与整体发展、军事、外交等国家级事务。地方各级政府:主要负责各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等地方性事务。5我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职权划分原则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1)划分原则:在我国,中央与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划分职权。(2)体现:一方面,地方利益是国家整体利益的一部分,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另一方面,在保证中央统
17、一领导的同时,必须考虑地方特殊利益,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第二框 单一制和复合制一、单一制1单一制国家组成单位的划分:单一制国家的组成单位,是按地域划分的普通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2单一制下中央和地方的关系(1)中央享有最高权力;(2)地方政权被置于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只能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使职权。3单一制国家的分类(1)划分:根据权力集中的不同程度,单一制国家可以划分为中央集权型和地方分权型两种类型。(2)中央集权型的特点地方政权在中央政权的严格控制下行使职权,由中央委派官员,或由地方选出的官员代表中央管理地方行政事务;地方没有自治权,即使设有自治机关,也要受中央政权的严
18、格控制。(典型国家:法国)。(3) 地方分权型的特点:地方居民依法自主组织地方公共机关,在中央监督下依法自主处理本地事务,中央不得干涉地方具体事务。(典型国家:英国)。二、复合制1联邦制的特点(1)联邦制国家的组成单位是享有相对主权的完整政治实体。(2)国家整体与其组成部分的权限范围由联邦宪法规定,都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并直接行使于人民,相互间不得任意干涉。(3)联邦各组成单位的权力并非由联邦整体所授予,而是它自身作为政治实体所固有的。2邦联(1)含义:是主权国家为某种共同利益而组成的国家联盟。(2)邦联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不具有完整的国际法主体资格。3、.国家结构形式的共性(1)
19、一个国家采取何种国家结构形式,是阶级、民族、历史、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选择国家结构形式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是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一个国家的结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但不是一成不变的。综合探究1、 国家安全含义: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2、 国家安全利益是国家的最高利益3、 国家主权是国家安全的核心4、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
20、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开放和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国家安全和塑造国家安全。5、 “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6、 “一国两制”的关系“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概念。“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不是固有的,其唯一来源是中央授权。高度自治不是完全自治,中央对高度自治权的行使具有监督的权力,绝不允许以“高度自治”为名对
21、抗中央的权力。第二单元 世界多极化多第三课 多极化趋势第一框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一、世界多极化的形成与发展1地位:世界多极化深入与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2出现与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各种力量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中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大国之间的关系经历重大而又深刻的调整,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3发展的基础: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是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基础上的。4积极意义: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5发展特点: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将是一个漫长曲折的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单极与多级的矛盾,将在一个相当长的
22、时期内存在。6传统国际体系的深刻变化与调整:在世界多极化加速推进过程中,传统国际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与调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大国力量逐渐增强,国际政治中的权力关系正在经历变化,国际关系朝着民主化方向发展。7、分清国际格局与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势:当今世界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国际关系朝着民主化方向发展。二、世界主要力量1世界主要力量有哪些?(1)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2)中国、欧盟、俄罗斯和日本是世界多极化格局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也包括印度)。(3)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国家不断壮大,推动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2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
23、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3世界多极化中的广大发展中国家(1)发展中国家在人口、经济、贸易等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反对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2)广大发展中国家积极开展南南合作,推进南北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联合自强,成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力军。(3)分清重要力量和主力军:发展中国家,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广大发展中国家,是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力军。第二框 认识国际关系一、认识国际关系1国际关系的含义:国际关系是指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
24、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2国际关系主要探讨的问题:对国际关系领域的探究,主要聚焦于主权国家之间的战争与和平、冲突与合作的问题。3国际关系的内容:国际关系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关系等。4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国际关系的形式是复杂多样的,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5国家间交往的主要方式:国家间交往的主要方式包括国家间的贸易往来,文化、科技、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交流,外交磋商,领导人互访,缔结条约或协定,等等。6调整国际关系的方式:国际交往中,各国逐渐以条约和习惯做法为基础,发展出一些被普遍遵守的行为规则,被称作国际法。当前,
25、国际法规范着国际交往的各个方面和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对维护国际关系稳定、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7国际竞争(1)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2)国际竞争的实质: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3)各国做法与影响: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许多国家都在调整目标,力图为自己确立有利态势,形成了国家间既合作又竞争的局面。二、影响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1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之间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宗教、文化和历史等。其中,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2国家利益
26、不是抽象的:国家利益不是抽象的,归根结底是该国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体现。3国家合作的基础和冲突的根源: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4主权国家对外活动与国家利益(1)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内政。5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2)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6维护国家利益的有力保障(1)维护国家利
27、益的有力保障是强大的国家实力。国家实力通常用一国的综合国力来衡量。(2)我国应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国家实力。第四课 和平与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基础。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第一框 时代的主题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1和平问题(1)含义: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2)世界和平的重要性: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维护世界和平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3)和平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原
28、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具有了现实可能性。2发展问题(1)含义: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问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2)发展问题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超越了以往任何时期。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世界经济发展更加注重提高质量,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经济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3和平与发展的关系(1)和平是发展的前提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需要国际社会保持持久和平的环境,为各国正常发展和政治经济的往来提供保障。世
29、界经济的发展得益于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战乱和冲突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各国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争端,是世界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2)发展是和平的基础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只有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才能够为国际社会的持久和平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消除贫困,减少地区冲突的产生,消除不稳定的因素,为维系持久和平提供动力。和平和平问题和平成为主题、发展发展问题发展成为主题。和平、发展是种状态;和平问题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指的是和平成为主流、发展成为主线。分清两个“障
30、碍”战乱和冲突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问题的主要障碍(最大障碍)。二、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因素1经济全球化发展加深了各国相互依赖程度:国家间日益增强的贸易往来,增进了彼此间的交流。各国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经济上的共同利益不断扩大,共同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意愿不断增强。2不同力量中心之间相互制衡(1)发展中国家力量不断增强,新兴经济体实力提升,壮大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力量。(2)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关系和战争面貌。3谈判与对话成为解决冲突的主要手段:随着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完善和多边主义的深入发展,国家间交流与合作的机制日趋成熟,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和
31、平的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冲突。第二框 挑战与应对一、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1主要障碍有哪些(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所上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本质上是将本国利益凌驾于其他国家的合理利益之上,凭借本国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优势,或利用国际旧秩序不合理的制度设计,对其他国家进行控制、干涉或者侵略,在损害他国利益的同时,造成世界的动荡不安。(2)当今世界仍是贫富悬殊的世界。当今世界仍是贫富悬殊的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还在损害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3)当今世界,局部动荡频繁发生,粮食
32、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贸易摩擦、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最突出和最严重的威胁来自国际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作为传统安全威胁依然存在并呈现出新的特点。2如何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1)世界各国应该共同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2)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二、国际关系民主化1中国倡导的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含义: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世界上的事情应该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共同商量着办。2倡导
33、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合理性(原因)(1)国际关系民主化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2)国家不分大小、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3)各国的事应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决定,国际上的事应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平等协商。3垄断国际事务是错误的(1)垄断国际事务的想法是落后于时代的。(2)垄断国际事务的行动肯定是不能成功的。4如何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1)国际社会应该旗帜鲜明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2)共同推动建立适应国际力量对比新变化的全球治理体系。(3)要更好保障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益,更好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利益。如何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1)世界各国应该共同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
34、国际体系,推动建设以相互尊重、公平公正、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2)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3)尊重权利、履行义务:尊重其他主权国家的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义务。(4)积极发挥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作用。(5)兼顾各国共同利益: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的内政。(6)推动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世界走向多极化,是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基础上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7)积极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第一框 中国外
35、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外交政策的含义:外交政策是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2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什么说明决定因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长期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基本立场独立自主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我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促进世界的和
36、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1我国外交战略的重大调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党中央对我国外交战略进行重大调整,使其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更加成熟和完善,我国对外活动进入了更为活跃的时期。2我国对外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1)形成: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党中央深刻把握
37、新时代中国和世界_发展大势,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2)意义:这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对中国)同时为探索解决当今世界各种复杂问题指明了方向。(对世界)(3)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内容是:以“十个坚持”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使命宗旨、根本原则、主要任务和独特风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弘扬了中华民族世界大同、四海一家的传统精神,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潮流,成为新时代中国外交政策的一面鲜明旗帜。这一理念超
38、越社会制度和发展阶段的不同,站在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审视国与国关系,展现了世界情怀和全球视野,是新时代中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3、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外交政策的部署(1) 提出要健全党对外事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完善全方位外交布局,推进合作共赢的开放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2) 外事工作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制度保证。4中国外交正谱写新篇章(中国在外交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外交政策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
39、作用。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外交正谱写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第二框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时代背景(1)当今世界,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世界各国相互联系与依存程度日益加深。(2)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挑战。(3)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各国人民应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1)必须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2)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3)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4)
40、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5)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3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2)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3)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4)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5)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
41、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分清内涵和措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及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学习中的重点,也是一个易混点,学习中一定分清记牢。4、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重要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适应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指明了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的前进方向二、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哪些方面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和平事业、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活动(1)构
42、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2)支持多变贸易体制,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建设开放性世界经济,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注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活动,理解中国不断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3)我国积极开展公共外交,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具体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
43、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综合探究1、 构建新型国家关系的要求(1)就是要坚持合作共赢相处之道,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和发展战略,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在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2)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由各国共同制定国际规则,共同参与全球事务,共同享受发展成果,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2、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性(1)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的核心就是与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实现共同发展。(2)共建“一带一路”秉持以和平合作
44、、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为推动解决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等全球性问题,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开辟了新路径第三单元 经济全球化第六课 走进经济全球化第一框 认识经济全球化一、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商品、服务及技术、资金、劳务等要素,通过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和广泛配置,世界经济出现了高度融合的局面。2经济全球化最主要、最鲜明的特征经济全球化与以往的历史阶段相比,最主要、最鲜明的特征是各国经济高度对外开放、深度相互依赖、全面相互融合。3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1)主要
45、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2)生产全球化:形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与协作不断深化、加强,世界各国的生产相互联系、相互协作_,各国的生产活动成为世界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表现:许多商品,虽然品牌是某个国家的,但生产则是由许多国家共同协作完成的。作用:可以充分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3)贸易全球化形成原因: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和国际分工的深化。表现:国际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参与交换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除了商品,服务、资本、技术、劳务也进入了交易范围并迅速发展。(4)金融全球化伴随着生产和贸易全球化,国际金融市场迅速扩张,形成了以国际金融中心为依托,通过信息网络
46、运行的、全球统一的、不受时空限制的、国内外金融市场相互贯通的、无国界的全球性金融市场。二、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多种动因共同驱动的结果,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1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2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根本动因是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3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体制基础。三、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跨国公司1跨国公司的含义:跨国公司是指以母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大型企业。2跨国公司的影响:跨国公司的大规模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其影响已经遍及全球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各个领域。为了实现最大利益,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从事对外直接投资,他们单独或与其他企业共同出资,在其他国家创立新企业,或并购现有企业,或扩张原有企业,利用世界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经营(1)积极方面: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到处奔走,推动着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与国际分工的深化,把国际分工发展为跨国公司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