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庆市长寿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旧体诗的现代性是在与古代性的比照中呈现自身质性的,其要义在于文化和精神的持续融旧出新,即对于时代生活动态,尤其精神文化动态的热诚反映与介入。这样的现代性,并非今世才有,而是自古有之。变风变雅、屈宋楚骚、“建安风骨”、陶谢田园山水诗、“四杰新体”“盛唐气象”、 南渡词等的与时而出,皆为明证。近现当代诗家黄遵宪、于右任、吴芳吉、郁达夫、聂绀弩等人的诸多名篇更能启示今人:拥抱火热现实生活并与时代精神声应气求,旧体诗不仅可以做到,还可以做
2、得气韵饱满。如于右任1938 年创作的11首散曲、郁达夫1942年创作的12首乱离杂诗,时世变端、民族大义、人类公理、苍生血泪、身家遭际等等,靡不交织于字里行间,至今读之,犹不能不为之动容。但在现当代诗歌文化的大坐标上考察,又必须看到近百年来的旧体诗创作,整体上的现代性养成还不够充分。当今社会生活的现代性,主要以劳动方式专业化、产品交换市场化、生活环境城市化、信息沟通全球化为基本特征。如果当代旧体诗与此疏隔或相关甚少,它就难以赢得广大的读者,难以具有与白话自由体诗平起平坐的“诗席”。几个基本的事实不应回避或遮蔽:能够为时代“写心摄魂”的现代性旧体诗力作,仍是凤毛麟角;当现实生活发生重要、重大事
3、情时,旧体诗的在场感、介入度往往不如新诗及时和有力:在表现当代人类心理情感的细微性、复杂性方面,一首情辞俱佳的白话诗乃至流行歌词,可能较旧体诗更为“直指人心”;现当代旧体诗坛迄今仍未能产生它的“李杜苏辛”;现当代旧体诗库还未能诞生震古烁今、堪与离骚古诗十九首“三吏三别”等相媲美的经典作品。“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刘勰文心雕龙时序),与时代相偕行,在继承中求拓新,不断增扩和提升自身的现代性,乃是古今中外诗歌以及一切文艺体式历史经验的最大公约数。白话诗的形式定型即实现文本的民族化,与旧体诗的自臻新境即获得气骨的现代性,都是一个艰难的、漫长的过程,尤其是后者。所谓旧体诗气骨的现代性,不仅指向
4、诗作精神情感与当下文化情境的多维度交结,还指向诗作形式要素的必要改良和遣词造句方面对于古今语词的兼重并采。相对于形式改良,改变诗语的重古轻今乃至荣古虐今现状,对于当代旧体诗坛更为紧要。众所周知,“旧体诗” 是约定俗成的名称,指的是以文言为主要语料的各类诗歌。在现代以前,它的多次承变不仅体现在体式方面,也体现在诗语方面。尽管从总体上说,旧体诗语词的稳定性大于变革性,但纵向观察数千年诗史,仍可看到不同时代诗家对于新兴语词积极主动的取用。从寒山、王绩、杜甫、韩愈到王安石、陆游、杨万里、黄遵宪等历代诗家诸作,皆有迹可寻;元曲用语的俗白鲜活,更是诗语可以拾材于市井乡野的显例。这样的变迁,是旧体诗不同历史
5、时期现代性的另一个表征。(摘编自刘炜评旧体诗的现代性问题)材料二:旧体诗,之所以“不易学”,一个重要的原因即是对字数、韵律、对仗、平仄等的讲究,对当代人而言,要做到“带着镣铐跳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在一定意义上无形中限制了旧体诗的发展。但是,如果不过分屈服于这种旧体诗的既成“规范”和“程式”,而是大胆创新,为我所用,那么这种既成的“规范”和“程式”,不但不是“镣铐”,反而成为了诗人表达情感的一种利器。就体式而言,王蒙旧体诗所用最多的是律、绝,还有古体和日本俳句等,特别是他的古体诗,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与传统的旧体诗相比,王蒙不刻意追求外在的体式的谨严,不刻意讲究对仗的工稳,不“掉书袋”,更不
6、为了追求所谓的典雅古奥,故意诘屈聱牙,运用生僻难懂字眼,而是多以日常口语、俚语入诗,不避俗语俗字。王蒙的旧体诗,旧瓶装新酒,老调翻新曲,赋予了旧体诗这一“旧套”一种新鲜感、现代感,丰富和拓展了旧体诗的表现力和审美空间,为旧体诗的当代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尹贤先生说:“新旧诗体都面临着革新和提高的任务。”我想这是有道理的。特别是旧体诗更是如此。生活才是一切艺术形式的最终源泉。没有生活就没有艺术,更谈不上创新。任何文体在其深层意义上都是一种“规范”,既是一定时代的产物,也是时代发展的结果和表现形式。王蒙的旧体诗,正如王蒙其人,以其开阔的胸怀接纳、欣赏一切既成规范,师古不泥古,尊古而不媚古,古为今用
7、,古为我用,就其内在精神而言,非但不“旧”,而且相当富有现代感:现代的思想、现代的意识、现代的情感。“规范” 既是一种文体成熟稳定的表现,同时也是一种约束、限制、惰性甚至难以创新的力量。(摘编自郭鹏当前古典诗歌的创作与批评)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旧体诗的现代性自古有之,“建安风骨”“盛唐气象”都做到了诗作形式要素的改良和古今语词的并重吸收,同时热诚反映了时代的精神文化动态。B.当代旧体诗要想赢得广大读者并拥有与白话自由体诗平起平坐的“诗席”,其创作与其现代性的养成之间关系越密切,越有可能。C.古今中外诗歌都在不断提升自身的现代性,在实现文本的民族化
8、过程中,我国白话诗也和旧体诗一样,经历了一个艰难漫长的过程。D.字数、韵律、对仗等各种规范对旧体诗的发展,看似是阻碍和束缚,其实也可以成为表情达意的利器,关键是看现当代人如何运用。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在表现现实生活的重大场面时,旧体诗的在场感、介入度相对较差,因此,它无法展现火热的生活和时代的精神。B.寒山、杜甫等积极取用新兴词语,元曲诗语俗白兼用,甚至取材于市井生活,对旧体诗坛来说,大胆改变诗语的重古亲今现状比形式的改良更为重要。C.于右任1938年创作的11首散曲、郁达夫1942年创作的12首乱离杂诗虽是旧体诗中的佼佼者,但其表现力和影响力仍不如当时的新
9、诗。D.旧体诗要增强表现力,及拓宽诗歌的深度和广度,可以将现实生活及日常用语融入旧体诗中,赋予旧体诗现代感。3.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旧体诗现代性的诗句是( )(3分)A.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女装。B.挤进车门勇难当,前呼后拥其堂皇。C.万壑千山郁葱茏,黔南天眼向太空。D.白头两伉俪,堂上灯花卜。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5.如何推动旧体诗的“革新和提高”?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6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9题。牵风记(节选)徐怀中“野政文工团”派出一个小分队,来九团慰问演出。思想内容没得说,可是出来进去总是那么几个熟悉面孔,太乏味
10、了!台下开始发难:“不看!不看!不看!” 最初只有少数人起哄,像是受到恶性传染,到处尖声刺耳地打起了口哨。 报幕人从大幕中缝处钻出来,他每次出现,观众都以为演出将会做出重新调整。台下又狂呼乱喊起来:“出来一个坤角儿!出来一个坤角儿!” 宣传队队长亲自到大幕前讲话,面目严肃到不可能更加严肃:“我可以负责地向你们声明,我们这里没有什么坤角儿,绝对没有!” “有!”“有!”台下齐声揭露。 小分队里确实有两位女演员,可是今晚排定的节目单里没有女角,分派她们俩反串鬼子兵。 团长齐竞接到报告,风风火火地赶来了。 有人认出了团长,彼此提醒:“一号!”“一号!” 前面几排观众端端正正坐好了,远处的人似乎觉察出
11、有什么不对头,也都不敢再出声了。齐竞这才开始队前训话:“丢人现眼!给八路军丢人现眼!给虎团 全团将士丢人现眼!” 全场空气像是凝结在一处,紧张极了,大家都听到自己的心咚咚地跳。齐竞转身向当值的现场总指挥挥手说:“解散!各单位带回!” 老乡们叹息说,可惜一台好节目,就这样吹灯拔蜡了。“请等一下!请等一下!”传来一个女孩子的呼喊声。 “虎团”团长齐竞远远看到,那个女孩子站在场地最后,一只手抱着长长的一个什么物件。她很有自信的样子,脸上总挂着那么一丝天然的微笑。 女孩仰起脸,向高居于舞台台口的齐竞提出交涉:“首长同志,你好!碰巧我带着古琴,就由我为大家弹奏一支曲子可以吗?” 一个花季少女怀抱古琴,突
12、然出现在队列前,齐竞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陪同女孩子的地方干部上前说明,她是从北平来的女学生,名叫汪可逾。路经此地,正好赶上“虎团”在开晚会。 齐竞脸上顿时感觉热辣辣的,这一下,让沦陷区来的女学生看笑话了!应该欣然接受,还是婉言谢绝呢?他心想,作为现场的最高指挥员,决不可冷冰冰地板起面孔,对着如此天真烂漫的一种想法,劈头一瓢冷水浇下来。 “欢迎欢迎!请到台上来!请到台上来!”齐竞正式发出邀请。 汪可逾登上舞台,她已经高兴得迫不及待解开琴囊,取出了古琴。 “啊哟天哪!这不是一张宋代古琴吗?”齐竞随口吟诵出了白居易废琴诗句:“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女学生也来了兴致,
13、以白居易的另一首诗做回应:“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 老乡们也都重新围拢上来,等待恢复演出。自然是由齐竞担任了报幕员:“安静!安静!现在请小汪同学为大家演奏一支古琴曲,好不好啊?” “好!” 只见汪姑娘缓缓抬起右臂腕,纤纤素手弹出了一个散音空弦音。她的这张宋琴共鸣极佳,洪亮一如铜钟。 离开舞台一段距离,便可以隐约听到远处接连不断的炮声。台下观众早把战火纷飞隆隆炮声掷诸脑后了,一支古琴曲营造出了超乎音响感受的一种空幻氛围,清风明月,万籁俱寂,全场军民泰然心悦,陶醉不已。 二十世纪末,军事科学院一个战史编写小组重访太行山根据地。抗战初期许多著名战例,便发生在这一带,日军发
14、起规模空前的一九四二年五月大“扫荡”,此地也正是遭受祸害的中心地区。当地七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全都作为亲历者接受了采访。 让来访者大失所望,老人们对当年战斗中许多生动感人的细节记忆很模糊,掏不出他们几句话了。而未成年的一个北平女学生,以她尚不娴熟的技艺弹奏了几支古琴曲,老人们却至今难以忘怀,连种种细节都能讲得出来。那位汪姑娘怎样席地而坐,怎样将古琴架在双腿上,又怎样缓缓抬起右腕,以右手中指尖弹拨出一个空弦音。 那天独立第九旅举办的军民同乐晚会,远远超出了娱乐的涵义,令战史编写组各位将校难以置信。 而事实上,那个夜晚军情正是十万火急。日军已经完成隐蔽合围部署,并组成了“挺进杀入支队”,企图对太行区
15、领导机关来一个迅雷不及掩耳的向心奔袭。我军则采取“敌进我进”战术,适时向日军后方交通线和据点发起猛烈攻击,迫敌回援,变被动为主动。敌我双方作战指挥的电报讯号往返交错,在茫茫夜空织成了一张无形的网。汪姑娘的古琴曲,悠悠然穿过那张炽热的电讯网,随疾风流云远远传向四方。 齐竞接到指挥部加急电报,来不及先向汪姑娘打一声招呼,让她终止演奏,而是直接向全场宣布:“全体起立!出发!” 转眼之间,台上已经空空的了,幕布一收,再看不出这里有过什么舞台的痕迹。“一号”和他的两名警卫员已经上马了,团民运科科长跑来报告,说那个北平女学生向他报名参军,非跟着部队走不可。齐竞一听就急了:“你有脑子没有?她拿着边区政府的介
16、绍信,要去太行二中,你半路把人给拐跑了,怎么交代?”远远看见,小汪深一脚浅一脚向这边跟跑过来,他指头戳着民运科科长的鼻子尖喝令:“甩掉她!听清楚了,甩掉她!” 齐竞一抖缰绳飞奔而去,两名骑兵通信员紧随其后,消失在黑暗中。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慰问演出的演员人数少,都是老面孔,加上没有女演员,导致战士对节目失去兴致,又是起哄又是狂呼乱喊。 B.汪可逾毛遂自荐去上台表演,但她的技艺其实“尚不娴熟”,由此可见,她个性积极主动但缺少自知之明。 C.齐竞对民运科科长的喝令简短而有力,既体现其军人身份,又暗示出军情紧急,同时也有对汪可逾随意参军的埋
17、怨和愤怒。 D.老人们对于当年战斗中的感人细节记忆很模糊,而对汪可逾的表演印象深刻,说明那场军民同乐的晚会对于百姓们来说,具有超越娱乐的特殊意义。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使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述了女孩汪可逾在军民同乐晚会上演奏古琴的故事,叙事视角转变更为灵活。 B.文中倒叙二十世纪末,战史编写小组重访太行山采访的内容,突出了汪可逾琴声的感染力,有利于展现主题。 C.小说对团长齐竞的语言描写生动传神,特别是队前训话和吟诵诗句两处,前者威严,后者文雅,形象对比鲜明,出人意料。 D.本文描写汪可逾的音乐演奏很有艺术特色,比如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采
18、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写出古琴音强大的感染力。 8.本文细致描摹了团长齐竞丰富的内心世界。从看见女孩汪可逾,到听完演奏,团长齐竞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简要概括。(4分) 9.本文在真实的历史背景下讲述虚构的故事,这样的叙述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年甫冠,中进士甲科,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乃簪一枝。从庞籍辟,通判并州。麟州屈
19、野河西多良田,夏人蚕食其地,为河东患。籍命光按视,光建:“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籴贱,亦可渐纾河东贵籴远输之忧。”籍从其策。而麟将郭恩勇且狂,引兵夜渡河,不设备,没于敌,籍得罪去。光三上书自引咎,不报。修起居注,判礼部。有司奏日当食,故事食不满分,或京师不见,皆表贺。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从之仁宗始不豫,国嗣未立,天下寒心而莫敢言。谏官范镇首发其议,光在并州闻而继之,且贻书劝镇以死争。至是,复面言:“臣昔通判并州,所上三章,愿陛下果断力行。”帝沉思久之,曰:“得非欲选宗室为继嗣者乎?此忠臣之言,但人不敢及耳。”光曰:“臣言此,自谓必
20、死,不意陛下开纳。”帝曰:“此何害,古今皆有之。”光退未闻命,复上疏曰:“臣向者进说,意谓即行,今寂无所闻,此必有小人言陛下春秋鼎盛,何遽为不祥之事?小人无远虑,特欲仓卒之际,援立其所厚善者耳。定策国老门生天子之祸,可胜言哉?”帝大感动曰:“送中书。”未几,诏英宗判宗正,辞不就,遂立为皇子,又称疾不入。光言:“皇子辞不赀之富,至于旬月,其贤于人远矣。然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愿以臣子大义责皇子,宜必入。”英宗遂受命。(节选自宋史司马光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从之/
21、B.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从之/C.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从之/D.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从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左氏春秋即春秋,被人们奉为儒家经典,与诗书礼易并称“五经”。B.起居注,古代记录帝王的言行录。汉以后,几乎历代都有起居注,流传下来的很少。C.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中国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官吏为“有司”。D.中书,此处指中书
22、省。宋仍沿用唐三省六部制,但其长官名为中书令,已有名无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司马光强识好学,聪慧过人。他七岁时,就凛然像个成人,听别人讲左氏春秋,回家后讲给家人,都能说出其中的大意。B司马光崇尚俭朴,不喜华靡。刚满二十岁时,考中进士,参加朝廷安排的闻喜宴惟独他不戴花,在同列的劝说下才戴上一枝。C司马光勇于担当,敢于负责。郭恩因轻敌冒进连累庞籍获罪,司马光就三次上书皇帝,表示自己愿意承担责任,朝廷没有同意。D司马光直言敢谏,不惧生死。他自认向皇帝进言立嗣是必死的罪名,仍继范镇之后向皇帝进谏,后来又当面向皇帝进言。13.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
23、代汉语。(8分)(l)得非欲选宗室为继嗣者乎?此忠臣之言,但人不敢及耳。(4分)(2)小人无远虑,特欲仓卒之际,援立其所厚善者耳。(4分)14.为解决河东之患,司马光提出了哪些建议?他认为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小题共2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注: 徂辉:落日余晖。 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
24、一项是( )(3分)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逝者如斯夫”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鸳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16.结合全诗,简析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共8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卒章显志,体现全诗主旨的句子是: , 。(2)浩浩长江曾诞生过无数的名句,如杜
25、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意境雄浑寥阔;苏轼赤壁赋中的“_,_”,成为感叹人生短暂的佳句。(3)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诗是:“_,_。”(4)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劝学中则说:“_,_。”三、语言文字应用(本题共3题,18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中华诗词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以极富个性的语言记录了悠悠中华的历史,描绘了大千世界的璀璨,其中蕴藏的美学精神,代表了独属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处事作
26、风和人格境界,在( )中塑造了我们的精神品格。”当今时代倡导科技兴国,业内人士也普遍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不断拓展包括诗词创作在内的艺术表现对象,成为诗词发展的动力引擎。伴随诗歌的悠久传统,科技诗词在诗词的长河中( ),并且与古代的天文学、地理学、数学、医学、化学等( )。中华诗词学会科技与文创诗词工作委员会顾问田麦久认为,“笔墨当随时代”,业界要热情拥抱时代、密切关注时代,切准科技发展脉搏、紧跟科技发展步伐,努力让诗词展示科技发展风貌,为科技发展大合唱唱出响亮音符、营造良好氛围。作为新时代前进号角,代表新时代风貌的中华诗词要深入和触及人的精神世界和灵魂,引起人民思想的共鸣。周文彰认为,中华
27、诗词学会尤其是科创委的工作中需要呈现阳春白雪、诗和远方,也需要呈现人间烟火、柴米油盐。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紧密联系群众的诗词活动,使诗词真正进入百姓生活。18.请在文中括号里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 结合材料分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早餐应该怎么吃?喝粥还是喝牛奶?有学者认为,早餐不能喝粥,要喝牛奶。早餐作为一天中非常重要的一顿饭,其作用绝不仅仅是“填饱肚子”。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中建议,早餐应提供全天25%30%的能量。粥里缺乏优质蛋白和植物中的维生素,让孩子喝一大碗粥,肚子就没有空间再装下鸡蛋、蔬
28、菜、牛奶、肉类了。 ,多留点空间吃肉、蛋、奶、蔬菜这些营养更丰富的食物。一份合格的早餐应该是这样的:1.富含蛋白质,“充足的牛奶和鸡蛋”,这类食物富含蛋白质,容易消化吸收,增强机体免疫力,日常早餐可以是一个鸡蛋,200250mL牛奶;2.富含碳水化合物,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主食,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其实碳水化合物种类很多,如包子、面条、红薯等,日常注意粗粮和细粮相结合,主食控制在80100g;3.有新鲜蔬果, ,不仅蔬菜水果能为机体提供维生素,还可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和营养。新鲜蔬果至少二选一,摄入150200g比较适宜。清晨,一顿富含营养而味道清淡的早餐,是你我健康的选择。20.文中划波浪线
29、的句子有语病,修改后正确的句子是( )(3分)A.不仅蔬菜水果能为机体提供维生素,还可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等营养。B.蔬菜水果不仅能为机体提供维生素,还可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和营养。C.蔬菜水果不仅能为机体提供维生素,还可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等营养。D.不仅蔬菜能为机体提供维生素,水果还可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等营养。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 (三)整本书阅读(本小题共1题,5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第22题。厉公四年,祭仲专国政。厉公患之,阴使其婿雍纠欲杀祭仲。纠妻,祭仲女也,知之,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母
30、曰:“父一而已,人尽夫也。”女乃告祭仲,祭仲反杀雍纠,戮之於市。厉公无奈祭仲何,怒纠曰:“谋及妇人,死固宜哉!”夏,厉公出居边邑栎。祭仲迎回昭公忽,六月乙亥,复入郑,即位。22.在父亲和丈夫中,雍纠的妻子雍姬为什么会在父亲和丈夫之中选择了父亲?结合乡土中国中的核心概念加以阐述。(5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也许在历届奥运赛场上,中国人的美感从未展现得如此丰富,如此撼动人心。”有网友在评价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冠军全红婵时说,全红婵才是真正的顶流,朝气自信、健康蓬勃、奋斗向上的气质具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网友们说,从汗水、泪水和力量碰撞中孕育出来的中国美,治好了时
31、下流行的“外貌焦虑”“年龄焦虑”,让人们多了一份清醒、自信和对审美的再认识。反观当下,类似“颜值即正义”这类畸形的价值观仍然大行其道,甚至于只要颜值够高,即使犯了罪也有人同情。粉丝对偶像的“无脑式”追捧行为,形成一波又一波的舆论热点,已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对于上述现象,你有何看法?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和感悟。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9分)(一)现代文阅读1.A (“都做到了形式改良和吸收新词”于文无据。)2.D (A 项,“拥抱火热现实生活并与时代精神声应气求,旧体诗不仅可以做到,还可
32、以做得气韵饱满。”可知。B.“大胆改变诗语的重古亲今现状比形式的改良更为重要”偷换对象,是对当代旧体诗坛更为紧要。C.原文并未将二者与当时的新诗进行比较。)3.D (从语言到内容都是古风,不具现代性。)4.首先提出旧体诗创作要具有现代性的观点,接着指出现代性的历史传承及近现代诗家在旧体诗创作的现代性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然后举例说明现当代旧体诗创作现代性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旧体诗创作的现代性要注意的问题。 (每点1分,4点4分)5.师古不泥古,大胆创新旧体诗特既成的“规范”和“程式”,不追求外在的体式的谨严和对仗的工整;用语不求典雅古奥,日常常口语、俚语入诗;展现现代生活,富有现代感。(每点2分)
33、(二)现代文阅读6D(A.不是“没有女演员”,是没有“女角色”;B.“缺少自知之明”不对;C.不是“埋怨和愤怒”,而是担心安全) 7B(不是倒叙,是插叙) 8看到汪可逾忽然出现,感到很惊讶;想到被女学生看笑话,感到很尴尬;是否接受汪可逾上台表演的请求,内心很犹豫;想到自己的身份,决定发出邀请;看到汪可逾拿出古琴,不由自主地惊叹;听了汪可逾的演奏,被音乐陶醉。(2点1分,4点2分,6点3分,意思对酌情给分) 9真实的历史背景为作品提供了故事发生的真实环境,增强作品的真实性。抗日战争的背景,发生在太行山根据地的抗日著名战例,无不让读者在阅读小说时产生历史真实感。虚构的故事突破历史真实的束缚,更灵活
34、自由地塑造形象。残酷的战争环境下,有温婉多才的汪可逾、粗犷铁血的军营,有一位懂诗又懂琴的团长。真实与虚构交织,更好地彰显主题。观众忘却战火与炮声,陶醉在音乐中,彰显根据地军民在恶劣环境下,不放弃对美的追求。军事科学院一个战史编写小组重访太行山采访,体现当代人对先烈事迹与精神的追寻与传承。(每点2分,意思对酌情给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10B (“人君”指君主,为一个词,中间不能断开,故排除A、C;“而”在句中表转折,“天下皆知”与“朝廷独不知”两句是转折关系,句子结构相同,句意完整,因此在“不知”后断开,而且“其为灾”是“当益甚”的主语,所以不能断开,排除D。)11A (
35、“左氏春秋,即春秋”说法错误,左氏春秋是左丘明为春秋作的注,两者不是一部作品。而且与诗书礼易并称“五经”的是春秋,不是左氏春秋。)12C(“不报”指“朝廷没有回复”。)13(1)莫非是想要挑选宗室后代作为继承人吗?这是忠臣说的话,只是别人不敢说罢了。(“得非乎”:莫非是吗;“继嗣者”:继承人;“但”:只;“及”:说、提及。)(2)那些见识浅薄的人没有长远的考虑,只是想在匆忙之间,扶立他们结交深厚的人罢了。(“小人”: 见识浅薄的人;“特”:只、只是;“卒”:通“猝”,匆忙;“所厚善者”:结交深厚的人。)14.建议:修筑两个堡垒。招募老百姓耕种土地。作用:军事上,抵制夏人。经济上,缓解粮食供给之
36、困。(1点1分,2点1分,3点2分,4点3分)参考译文:司马光,字君实,是陕州夏县人。他的父亲司马池,任天章阁待制。司马光长到七岁,气势凛然如同成年人一样,听讲左氏春秋,很喜爱,退下来给家人讲,就能说出其中的大意。从此,他手不释卷。刚成年,司马光考中进士甲等,他性情不喜欢华丽奢侈,闻喜宴上唯独他不戴花,同中进士的人告诉他说:“君主赏赐的花不可违背。”司马光才戴上一枝。听从庞籍的征召,担任并州通判。麟州屈野河西良田颇多,西夏人蚕食这一带土地,成为河东的祸患。庞籍命令司马光去视察,司马光建议说:“修筑两个堡垒来抵御西夏人,招募老百姓去耕种土地。耕种的人多,买入粮食的价格就低,也就可以慢慢缓解河东用
37、高价购买粮食远道运输的忧虑。”庞籍听从了他的计策。麟州将领郭恩勇敢却狂妄,率领军队夜间渡河,不设防备,被敌方消灭,庞籍因此获罪去官。司马光三次上书陈述郭恩覆灭是自己的过失,但没有得到答复。他又修撰起居注,供职礼部。有关部门奏报称将有日食,按惯例日食不满一定分度,或京师看不见,都上表祝贺。司马光说:“四方都看得见,京师看不见,这说明君王被阴险邪恶的小人蒙蔽;天下的人都知道,唯独朝廷不知道,它所带来的灾害会更厉害,不应当庆贺。”朝廷听从了他的意见。仁宗开始生病,可皇位继承人还没有确定,天下的人都很担心却没有人敢说话。谏官范镇首先发表自己的建议,司马光在并州听说后也发表意见,并且赠送书信给范镇劝他以
38、死抗争。到这时,司马光又当面对皇帝说:“我过去在并州做通判,所上的文书三章,希望陛下果断大力实行。”皇帝深思了很久,说:“莫非是想要挑选宗室后代作为继承人吗?这是忠臣说的话,只是别人不敢说罢了。”司马光说:“我说这些,自己认为必得死罪,没想到皇上接受了。”皇上说:“这有什么不好,古今都有这类事。”司马光退朝后没有听到诏令,又上书说:“我从前进谏的说法,料想立即就会施行,现在却沉寂没听到什么,这一定有小人说陛下正当壮年,怎么立即(就)做不吉祥的事?那些见识浅薄的人没有长远的考虑,只是想在匆忙之间,扶立他们结交深厚的人罢了。定策国老门生天子的祸患,能说得完吗?”皇帝非常感动,说:“把奏章送到中书省
39、。”不久,下诏让英宗兼任宗正,英宗推辞,没有答应,就被立为皇子。英宗又说自己有病,不肯入宫。司马光说:“皇子推辞太子之位,到了一个月了,他胜过别人很远了。然而,父亲召唤不答应,君王召唤不等驾好车就应去,希望用臣和子的大义来责备皇子,他应该一定会入宫。”英宗果然接受了征召。(二)古代诗歌阅读 (本小题共2题,9分) 15. A (解析:“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说法有误。)16.参考答案:(1)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2)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3)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每点2分,每一点都要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4小题,共
40、8分)17.(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2)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三、语言文字应用(本题共3题,18分)18. 潜移默化;应运而生;息息相关 (3分,一空1分)第一空,语境是说中华诗词在不知不觉中塑造中国人的精神品格,可用“潜移默化”。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品性受到环境或别人的影响、感化,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第二空,语境是说科技诗词在当今科技兴国背景下诞生,应用“应运而生”。应运而生;旧指应天命而产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第三空,语境强调科技诗词与古代的天文学、地理学、数学,医学、化学等关系紧密,可用“息息相关”。息息相
41、关:彼此呼吸都相互关联,形容关系非常密切。19.“阳春白雪”“诗和远方”比喻(象征)高雅的生活和美好远大的理想愿景;“人间烟火”“柴米油盐”运用借代的手法,指代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用词准确、凝炼,句式整齐,形象地表达了中华诗词学会的责任和意义。(指出一种手法并分析正确2分,两种手法3分。其他分析合理的,也可酌情给分)20.C (关联词位置不当,“不仅”应放在“水果蔬菜”之后;“膳食纤维、矿物质”“营养”三者不能并列。)21.答案:控制喝粥的量(2分)它可以提供丰富的营养。(2分)解析:第一空,由前文“让孩子喝一大碗粥,肚子就没有空间再装下鸡蛋”等的表述,后文又提到多留点空间吃肉等,由此推断要控
42、制喝粥的量。第二空根据后文提到“蔬菜水果不仅还可以”可以判断出。另外,本段在陈述其他早餐的作用时,还说明了这类早餐的作用,所以在说完新鲜蔬果后,要紧跟着说明新鲜蔬果的作用,故本处可填“它可以提供丰富的营养”之类的句子。22.参考答案:祭仲的女儿、雍纠的妻子雍姬在父亲和丈夫之中选择了父亲,是因为在她看来,父亲与自己的关系更加亲近。在以雍姬为中心的差序格局中,父亲在更靠近中心的一圈。在乡土社会中,人们的道德、行为都会因为对象与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仲缩。(准确引用乡土中国概念2分,分析正确3分)参考译文:郑厉公四年,祭仲专擅国家大权。郑厉公害怕祭仲对自己的君位不利,于是暗中派祭仲的女婿雍纠去杀祭
43、仲。祭仲的女儿、雍纠的妻子雍姬知道此事,对自己母亲说:“父亲与丈夫哪一个更亲近?”母亲说:“任何男子,都可能成为一个女人的丈夫,父亲却只有一个,怎么能够相比呢?”雍姬就告诉父亲祭仲雍纠的暗杀计划。祭仲杀死雍纠,并在大街上陈尸示众。郑厉公拿祭仲没办法,说:“大事和妇女商量,死得活该。”同年夏天,郑厉公出居到郑国边邑栎地(一说逃亡到蔡国),祭仲于是迎回郑昭公。六月二十二日,郑昭公回到郑国重新即位。四、23.作文(60分)审题: 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题。第一段材料是网友对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冠军全红婵的评价,第二段材料概括叙述了当下社会的畸形审美观。两段材料的共同话题就是“审美观”的问题。第一段材
44、料中,“朝气自信、健康蓬勃、奋斗向上的气质具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 从汗水、泪水和力量碰撞中孕育出来的中国美”和“让人们多了一份清醒、自信和对审美的再认识”两句话很关键,暗示了我们当下应该具备怎样的审美观和如何才能具备正确的审美观这两个问题。指出真正的美是内在的美,是一种朝气自信、健康蓬勃、奋斗向上的气质,是从汗水、泪水和力量碰撞中孕育出来的中国美,而不仅是肤浅的外在美。第二段材料立足现实,关注社会热点,对“颜值即正义”和 “无脑式”追捧进行了批评,从反面论述了具有正确审美观的重要性。这是写作的大情境,是触发我们反思的大的社会背景。写作时,综合两则材料,如果论述正确审美观的内涵,如何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算切合题意;论述追什么样的星的问题,算基本符合题意;如果只是泛泛地谈应不应该追星,要弘扬正能量等就算偏离题意了。本次作文的关键词是“美”和“审美观”;论证可选用驳论和立论相结合的方式;也可立论,行文中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以突出什么样的美才是真正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