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191.30KB ,
资源ID:234223      下载积分:2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23422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3年广东省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专题1:物质的性质与应用 第3讲二氧化碳(含答案))为本站会员(热***)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3年广东省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专题1:物质的性质与应用 第3讲二氧化碳(含答案)

1、专题1 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第3讲 二氧化碳考点归纳必考点1 二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体积比约为1:1)。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2.化学性质实验现象下层的蜡烛先熄灭, 上层的蜡烛后熄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无明显现象性质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与水反应:H2O+CO2H2CO3(写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检验CO2)2NaOHCO2 = Na2CO3H2OCO2的弱氧化性:二氧化碳能与灼热的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 CO22CO,该反应是吸热(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3.二

2、氧化碳的制取(1)工业制取(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 CaO + CO2;(2)实验室的制取在下一讲会讲到。4.易错点(1)二氧化碳的溶解性是能溶于水,不能说是易溶于水。(2)二氧化碳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但使石蕊变红的不是二氧化碳,而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一种酸性物质(碳酸)。(3)检验二氧化碳常用澄清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因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小。【考点突破】1.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并记录了如下一些实验现象或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C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D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答案】C【解析】将二氧化碳慢慢倒入

3、放有燃着的高低不等的蜡烛的烧杯中,会观察到的现象是:下层的蜡烛火焰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蜡烛会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下层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应该是低的蜡烛先熄灭,高的蜡烛后熄灭,故选C。2.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多一个氧原子 二氧化碳可供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久未开启的菜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大 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ABCD【答案】C【解析】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而不是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多一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可供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故选项说法正确。久未开启的菜窖中

4、蔬菜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3.如下图所示:若关闭阀打开I阀,紫色小花(用石蕊溶液染成)变红;若关闭I阀打开阀,紫色小花不变红。则甲瓶中所盛的试剂可能是:浓H2SO4(有强吸水性) 浓NaOH溶液(能大量吸收CO2 ) 饱和NaCl溶液A只有 B只有 C D【答案】C【解析】因为紫色小花(用石蕊溶液染成)变红,是因为其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原因,而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除掉了水后就不会反应了,因此颜色不变,同时氢氧化钠的溶液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性质,所以甲内含有氢氧化钠也

5、可以将反应改变。故选C.4.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取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CO和O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恢复到初始温度和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的气体为纯净物B参加反应的CO和O2的体积比为2:1C反应后的气体中C、O原子的个数比为1:2D生成的CO2与原混合气体的分子个数比为2:3【答案】B【解析】CO和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 。参加反应的CO和O2的体积比为2:1,取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CO和O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后的气体为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物;反应后的气体中C、O原子的个数比为1:3;生成的CO2与原

6、混合气体的分子个数比为1: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反应后的气体为混合物,故A错误;B、参加反应的CO和O2的体积比为2:1,故B正确;C、反应后的气体中C、O原子的个数比为1:3 ,故C错误;D、生成的CO2与原混合气体的分子个数比为1:2,故D错误。故选B。5.用如图所示四个实验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实验中所用的纸花均用石蕊染成紫色并干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喷稀醋酸喷水直接放入CO2中喷水后放入CO2中A和的紫色纸花会变红B对比,推断有酸性物质生成C对比纸花放入集气瓶前后的现象,省略也能得出同样的实验结论D综合可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且碳酸很稳定【答案】D【解析

7、】A、酸性溶液可以使石蕊变红,中的稀醋酸和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都可以使石蕊溶液变红,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对比,稀醋酸可以使石蕊变红,故可以推断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有酸性物质不生成,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对比纸花放入集气瓶前后的现象,省略也能得出水不能使石蕊变色的结论,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综合可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有酸性物质生成,但不能证明该不酸性物质很稳定,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6.将一定浓度的稀盐酸、稀硫酸分别加入装有等质量CaCO3粉末的容器中,相同条件下测得两者产生的CO2体积(V)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0-300

8、s内,两个容器内气体不断增多B0-100s内,反应、生成CO2的速率均先慢后快C实验室可以用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与CaCO3粉末反应制备CO2D反应中,0-100s内产生的CO2体积比100-200s内的少5amL【答案】D【解析】A、0-300s内,两条曲线都呈上升趋势,表明两个容器内的反应在不断地发生,其中的酸逐渐减少,因此酸的浓度都逐渐减小,故A判断正确。B、0-100s内,两段曲线的变化都是开始比较平缓,然后变陡,表明反应、生成CO2的速率均先慢后快,故B判断正确。C、比较两条曲线可知,反应最终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与反应相差不大,所以实验室可以用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与CaCO3粉末反应制备CO

9、2,故C判断正确。D、观察图象数据,反应中,0-100s内产生的CO2体积是2.8amL,100-200s内产生的CO2体积是7.8amL-2.8amL=5amL,则反应中,0-100s内产生的CO2体积比100-200s内产生的CO2体积少5amL-2.8amL=2.2amL,故D判断不正确。故选:D。7.高温下,置于密闭容器中的碳和氧气充分反应,碳和氧气的质量比如图,下列关于反应后密闭容器中的剩余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点对应的剩余物是二氧化碳和氧气B乙点对应的剩余物是二氧化碳C丙点对应的剩余物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D丁点对应的剩余物是一氧化碳【答案】D【解析】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10、:,当恰好完全反应时,碳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2:32=3:8;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当恰好完全反应时,碳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4:32=3:4。A、甲点碳和氧气的质量比小于3:8,当碳和氧气的质量比小于3:8时,剩余物是二氧化碳和氧气,不符合题意;B、乙点碳和氧气的质量比为3:8,剩余物只有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C、丙点碳和氧气的质量比在之间时,剩余物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不符合题意;D、丁点碳和氧气的质量比大于3:4,剩余物是一氧化碳和碳,符合题意。故选D。8.从微观上看,化学反应是微观粒子按一定的数目关系进行的。4.4g某碳氢化合物(化学式为CxHy)在密闭容器内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11、和水。部分物质的分子数随反应过程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时刻,O2和CO2的质量相等B该反应生成的水分子数目为3nC该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之比为22:9D反应结束后,密闭容器内剩余氧气的质量为3.2g【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每(6n-n)个氧分子和n个CxHy分子恰好反应生成3n个二氧化碳分子,也就是反应的氧分子、CxHy分子、二氧化碳分子个数比为5:1:3;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以推测x=3,根据氢原子守恒可知每(6n-n)个氧分子和n个CxHy分子恰好反应生成3n个二氧化碳分子同时生成4n水分子,则y=8;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O2+C3H83CO2+4H

12、2O;A、由图可知纵坐标为分子数,故t时刻,O2和CO2的分子数相等,错误;B、该反应生成的水分子数目为4n,错误;C、该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之比为(344):(418)=11:6,错误;D、 4.4g某碳氢化合物(化学式为CxHy)在密闭容器内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由图可知,O2和C3H8的分子个数比为6:1,设氧气质量为m, ,m=19.2g;由图可知,反应后氧气剩余六分之一,则剩余氧气质量为19.2g6=3.2g,正确;故选D。9.如图进行实验。为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为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用灭火原理解释B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3)能证

13、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现象是_。【答案】 二氧化碳隔绝了蜡烛周围的空气 A中的比先变红 【解析】(1)A中发生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故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B中蜡烛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大,隔绝了蜡烛周围的空气,故填二氧化碳隔绝了蜡烛周围的空气。(3)喷水的石蕊试纸变红,且比先变红,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矮蜡烛先熄灭,高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故填A中的比先变红。必考点2 二氧化碳的用途及影响1.根据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大于空气的性质,可用来灭火。2.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还可用作制冷剂,用于冷藏保鲜与运输。3

14、.在温室里施用CO2作气体肥料,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 + 6H2O 光 叶绿体 C6H12O6 + 6O2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4.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1)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消耗大气中的CO2, CO2的含量升高会造成温室效应。(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实现自然界碳氧循环的最主要途径)(2)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和深洞底部前,必须先做灯火实验。5.低碳生活与碳中和(1)概念:所谓“低碳”,就是较低的二氧化碳的排放。“碳中和”是指通过植物造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2)低碳行为:使用清洁能源,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和塑料袋,提倡纸张双

15、面使用,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易错点(1)干冰是CO2的固态,是纯净物。(2)人工降雨可利用干冰实现,此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考点突破】1.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A用作制冷剂B用作气体肥料C用作燃料D生产碳酸饮料【答案】C【解析】A、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可以进行人工降雨,也可以作制冷剂,错误;B、二氧化碳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可以做气体肥料,错误;C、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不能用作燃料,正确;D、二氧化碳可以作化工原料,如制汽水等,错误。故选C。2.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B碳循环和氧循环

16、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答案】A【解析】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含碳物质和含氧物质的循环;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有物质种类改变,都发生了化学变化;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既有含碳化合物的转化即碳循环,又涉及含氧物质的转化即氧循环;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正确。故选A。3.“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A为节约和环保,分类回收生活垃圾B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C为防止影响小区人们生活,在空旷偏僻

17、的地方燃烧塑料垃圾D鼓励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答案】C【解析】A、分类回收生活垃圾,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不符合题意;B、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C、燃烧塑料袋,会产生有害物质,造成空气污染,符合题意;D、鼓励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可以减少资源的消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故选C。4.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比较,完全正确的是( )A组成:CO2、CO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性质:CO2、CO都有可燃性C用途: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于人工降雨D危害:CO2会导致酸雨;

18、CO会引起中毒【答案】A【解析】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A正确;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B错误;C、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可用作气体燃料、冶炼金属的还原剂等,但不能用于人工降雨,C错误;D、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导致酸雨的是二氧化硫,D错误;故选A。5.上海市为确保在 2025 年前实现“碳达峰”(二氧化碳排放不再增长),相关做法错误的是A培育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 B使用乙醇汽油C发展风力发电 D发展光伏发电【答案】B【解析】A、培育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既能节约化石燃料,又能减少污染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不符合题意

19、;B、乙醇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长,符合题意;C、发展风力发电不污染空气,利于节能减排,有利于环境保护,不符合题意;D、发展光伏发电,利于节能减排,有利于环境保护,不符合题意。故选B。必考点3 CO与CO2的鉴别与除杂1.鉴别方法现象CO CO2点燃燃烧,发出蓝色火焰不能燃烧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黑色固体变红色无明显现象通入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无明显现象溶液变为红色2.除杂(1)除去CO2中的CO: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粉末。(2)除去CO中的CO2:先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再通过浓硫酸(作用是干燥);或通过足量灼热的木炭。3.易

20、错点(1)CO与CO2组成元素相同,性质差异大的原因是其分子结构不同。(2)CO具有还原性,而CO2不具有还原性,不能用来冶炼金属。(3)不能用点燃的方法去除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考点突破】1.下列除杂方法中,错误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少量)除杂方法A氮气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B稀盐酸稀硫酸加适量的氯化钡溶液C硫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加入适量的稀硫酸D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通入氧气后点燃【答案】D【解析】A、氧气通过灼热的铜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稀硫酸能与适量的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水,再过滤,能

21、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碳酸钠能与适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不能被点燃,且会引入新的杂质氧气,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D。2.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碳代替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BCO还原氧化铜实验开始时,应先通过一段时间CO再用酒精灯加热C鉴别硬水和软水分别向等量样品中加入等量的肥皂水,振荡,观察泡沫的多少D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答案】A【解

22、析】A、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没有形成压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错误。B、CO还原氧化铜,实验开始时,应先通过一段时间CO再用酒精灯加热,以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正确。C、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分别向等量样品中加入等量的肥皂水,振荡,若产生泡沫较多、浮渣较少,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易起浮渣,则是硬水,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正确。D、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正确。故选:A。3.物质的检验、鉴别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内容。

23、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检验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B鉴别硬水和软水分别滴加等量肥皂水C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加入过量锌粉、过滤【答案】D【解析】A、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正确;B、硬水是含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天然水;鉴别硬水和软水可以使用肥皂水,泡沫较少浮渣较多的是硬水,泡沫较多浮渣较少的是软水;正确;C、CO加热可以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可以除去二氧化碳中一氧化碳且不引入新杂质,正确;D、锌不但能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铜,锌还能和氯化亚铁反应生成铁和氯化锌,想要的物质没有了,错误;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