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市杨浦区二校联考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 H-1 O-16一、选择题(共30分)1. 锌元素的符号是A. SiB. MnC. ZnD. Al【答案】C【解析】【详解】A.Si是硅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Mn 是锰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C.Zn 是锌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D.Al是铝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2. 下列工艺制作过程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 烧制陶瓷B. 裁剪窗花C. 雕刻玉石D. 编织竹篮【答案】A【解析】【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详解】A、烧制陶瓷的过程包含着物质的燃
2、烧等,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B、裁剪窗花只是将纸剪裁成不同的形状,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雕刻玉石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编织竹篮只是将竹子编成不同的形状,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A。【点睛】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3. 属于溶液的是A. 蒸馏水B. 矿泉水C. 酸牛奶D. 泥浆水【答案】B【解析】【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详解】A.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B. 矿泉水里面含有矿物质,属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C. 酸牛奶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故选项错误;D. 泥浆水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悬浊液
3、,故选项错误;故选C。4. 自来水生产中起吸附作用的是A. 氯气B. 活性炭C. 明矾D. 氯化铁【答案】B【解析】【详解】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自来水生产中起吸附作用,故选B。5. 消毒剂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A. +2B. +3C. -1D. +4【答案】D【解析】【详解】Cl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x+(-2)2=0,解得x=+4,故选D。6. 飞艇内可填充的气体是()A. 氦气B. 氧气C. 空气D. 氮气【答案】A【解析】【分析】考虑充入飞艇内的气体要综合考虑两方面的因素:该气体的密度要比空
4、气小很多这样才能获得足够大的浮力;充入的气体要不易燃,以防发生爆炸的危险。【详解】A、氦气是一种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十分稳定,密度比空气小很多,可充入飞艇内,符合题意;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具有助燃性,不可用,不符合题意;C、如果充入空气不能给飞艇提供足够的浮力,不符合题意;D、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但其密度只比空气略小,不能提供足够的浮力,不符合题意。故选A。7. 属于绿色能源的是A. 太阳能B. 石油C. 汽油D. 煤【答案】A【解析】【详解】A、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是绿色能源,正确;B、石油是化石燃料之一,燃烧过程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石油不可再生,不是绿色能源,错误;C、汽油燃烧过
5、程会产生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气体,不可再生,不是绿色能源,错误;D、煤是化石燃料之一,燃烧过程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不可再生,不是绿色能源,错误;故选A。8. 氧气能被压缩在钢瓶中贮存,说明A. 氧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B. 氧分子可以再分C. 氧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D. 氧分子之间有间隔【答案】D【解析】【详解】A、氧气被压缩在钢瓶中贮存时,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氧分子不会发生变化,氧分子大小不会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B、氧气被压缩在钢瓶中贮存时,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氧分子不会发生变化,不能说明氧分子可以再分,不符合题意;C、氧气能被压缩在钢瓶中贮存,与氧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无关,不符合题意;D
6、、因为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压强增大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减小,气体的体积减小,所以氧气能被压缩在钢瓶中贮存,说明氧分子之间有间隔,符合题意。故选D。9. 物质能在氧气中燃烧,且生成白色固体物质的是A. 硫粉B. 木炭C. 镁D. 铁丝【答案】C【解析】【详解】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的气体,不符合题意;C、镁在氧气中燃烧,且生成白色固体,符合题意;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不符合题意。故选C。10. 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A. 2HB. 2H2C. H2D. 2He【答案】B
7、【解析】【详解】A、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则2H表示2个氢原子,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则2H2表示2个氢分子,该选项符合题意;C、化学式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则H2表示1个氢分子,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则2He表示2个氦原子,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1. 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A. 石墨与木炭B. 水银与汞C. 氧气与臭氧D. 氧气与液氧【答案】C【解析】【分析】同素异形体是指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详解】A、石墨为碳单质,木炭主要成分为碳,属于混合物,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水银为汞的俗称,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氧气和臭氧都是
8、由氧元素组成的,且均由一种物质构成,属于单质,该选项符合题意;D、氧气与液氧为同种物质的不同形态,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12. 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取用液体B. 滴加液体C. 量筒读数D. 加热液体【答案】C【解析】【详解】A.取用液体时瓶塞应该倒放,故选项错误;B.使用滴管时,滴管要悬空在容器正上方,不可伸入容器,以免污染药品,故选项错误;C.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选项正确;D.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的三分之一,故选项错误;故选C。13. 四种溶液的pH如图所示,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 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分析】当
9、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据此分析判断即可。【详解】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D的pH最大,碱性最强。故选D。14. 关于二氧化碳说法错误的是A. 固体俗称“干冰”B. 常用作灭火剂C. 检验方法用燃着木条熄灭D. 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答案】C【解析】【详解】A、干冰为固体二氧化碳的俗称,该选项说法正确;B、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常用来灭火,该选项说法正确;C、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已收集满,该选项说法错误;D、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
10、引起温室效应,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15. 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石墨用作电极材料B. 天然气用作燃料C. 用铜制造导线D. 用金刚石作钻头【答案】B【解析】【详解】A、石墨用作电极材料,是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天然气用作燃料是利用了天然气的可燃性,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该选项符合题意;C、用铜制造导线,是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用金刚石作钻头。是因为金刚石硬度大,硬度属于物理性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6.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H2CO3=H2O + CO2B. S+O2SO2C.
11、 3Fe+2O2= Fe3O4D. H2+CuO H2O+Cu【答案】D【解析】【详解】A. CO2是气体,反应物中无气体, CO2化学式后需标气体符号,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故A错误;B.该反应的反应物中有气体,SO2化学式后不标气体符号,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故B错误;C.该方程式缺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故C错误;D.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水和铜,该方程式正确,故D正确。故选:D。17. 根据反应3NO2 + H2O 2HNO3 + X,推断X的化学式为A. N2B. NOC. N2O3D. N2O5【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质量守恒定律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
12、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根据反应可知反应前有3个N原子,7个O原子,2个H原子,所以反应后2HNO3中有2个H原子,2个N原子,6个O原子,所以不难推出X中应含有1个N原子和1个O原子,故选B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微观解释的应用18. 已知甲、乙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丙和丁,其微观示意图如下(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示中的反应物、生成物都是化合物B. 根据反应条件推测,该化学变化还伴随着能量变化C. 该反应原子种类与分子种类都不变,因此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 图示中的反应物、生成物质量比为 1:1:1:1【答案】B【解析】【
13、详解】A. 图示中的反应物甲是化合物,乙是单质、生成物都是化合物,故不符合题意;B. 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反应,根据反应条件推测,该化学变化可能是吸热反应,肯定伴随着能量变化;故符合题意;C. 该反应原子种类不变,但是分子的种类改变了,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不符合题意;D. 图示中的反应物、生成物分子个数比为 1:1:1:1;不是质量比,由于没有给出具体的元素,无法计算质量比。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判断是单质还是化合物,看元素的种类,若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则为单质,若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则为化合物;通常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注意原子个数比和质量比的区别,这两者容易混合起来考查。19.
14、 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关系,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A. 化合物与单质属于重叠关系B. 单质与游离态属于并列关系C. 混合物与溶液属于交叉关系D. 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答案】D【解析】【详解】A. 纯净物分为化合物和单质,化合物与单质没有重叠关系,故不符合题意;B. 单质一定是游离态,但游离态不一定是是单质,单质与游离态不属于并列关系,故不符合题意;C. 混合物包含溶液,混合物的范围比溶液的范围更大,故为包含关系,故不符合题意;D. 化合物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而氧化物是只有两种,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包含关系,故符合题意;故选D20. 气体的溶解度是指在
15、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某气体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体积。为比较温度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查得101kPa时,M、N两种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值:SM20=0.02L/L水,SN40=0.02L/L水。则在101kPa、30时,M、N两种气体溶解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 SM SND. 无法比较【答案】A【解析】【详解】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而M在20的溶解度与N在40的溶解度相等,则在30时,M的溶解度0.02L/L水,则SM SN,故选A。第2125每题均有12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10分。21. 有关浊液说法的正确A. 具有稳定、均一的特征B. 冷却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后形成
16、悬浊液C. 无色的混合物D. 油水混合物是悬浊液【答案】B【解析】【详解】A.浊液不具有稳定、均一性,故选项错误 B.冷却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后,硝酸钾溶解度变小,有晶体结晶析出,会形成悬浊液,故选项正确;C. 浊液可能有色可能无色,故选项错误;D.油水混合物是乳浊液,故选项错误;故选B。22. 关于摩尔说法正确的是A. 摩尔是一种物理量,简称摩,符号为molB. 摩尔是国际单位制采用的一种基本物理量的单位C. 1 mol 胆矾中约含有1 mol水分子D. 1 mol H2O2中约含有1 mol氧分子【答案】B【解析】【详解】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不是物理量,简称摩,符号为mol ,选项错误
17、;B.摩尔是国际单位制采用的一种基本物理量的单位 ,选项正确;C.1 mol 胆矾中约含有1 mol胆矾分子,胆矾是纯净物,不含水分子 ,选项错误;D.1 mol H2O2中约含有1 mol过氧化氢分子 ,不含氧分子,选项错误;故选B。23. 说法正确的是A. 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B.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C.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 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溶液浓度一定会增大【答案】AB【解析】【详解】A.氧化物是有两种元素组成,其一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是一种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元素的种类可以是多种,故说法正确;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正确,故说
18、法正确;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金刚石、石墨,故说法错误;D.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若用改变温度的方法,溶液成分可能不变,故说法错误。故选AB。24. 室温下,向无水硫酸铜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说法错误的是A. 可能生成蓝色的氧化物B. 可能生成蓝色的化合物C. 可能形成蓝色的溶液D. 可能形成蓝色的悬浊液【答案】A【解析】【详解】A、室温下,向无水硫酸铜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无水硫酸铜和水反应生成五水硫酸铜,五水硫酸铜含有铜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错误;B、无水硫酸铜和水反应生成五水硫酸铜,五水硫酸铜含有铜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是蓝色的化合物,正确;C、无水硫酸铜
19、和水反应生成五水硫酸铜,溶于水,形成硫酸铜溶液,故可能形成蓝色的溶液,正确;D、无水硫酸铜和水反应生成五水硫酸铜,若水较少,可能形成蓝色的悬浊液,正确;故选A。25. 某气体由H2、CO2、CO、CH4中的两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下面的实验:将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未出现浑浊现象;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有红色固体生成;将气体点燃后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有浑浊现象。则该气体成分可能的是A. CO、H2B. CO2、COC. CO2、H2D. CO、CH4【答案】AD【解析】【详解】将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未出现浑浊现象,说明没有二氧化碳;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有红色固体生成,说明有还原性气体
20、,可能是氢气和一氧化碳中的一种或两种;将气体点燃后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有浑浊现象,因一氧化碳和甲烷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可证明有一氧化碳或甲烷。则该气体成分可能的是一氧化碳和氢气,也可能是一氧化碳和甲烷。故选AD。二、填空题(共30分)26. 化学助力人体健康。药物布洛芬(其化学式C13H18O2)具有镇痛、退烧、抗炎的作用,是家庭常备药物之一。(1)布洛芬由 _ 种元素组成,该物质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_。(2)布洛芬的摩尔质量为_ g/mol。0.1mol 布洛芬约含 _ 个布洛芬分子。(3)含有 1.2041024个氧原子的布洛芬的物质的量为 _ mol。【答
21、案】(1) . 3#三 . 13:18:2 (2) . 206 . 6.021022 (3)2【解析】【小问1详解】由化学式可知,布洛芬(其化学式C13H18O2)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1个布洛芬分子中含有13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布洛芬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13:18:2。【小问2详解】布洛芬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3+118+162=206,则布洛芬的摩尔质量为206g/mol;0.1mol 布洛芬约含0.1mol6.021023=6.021022。【小问3详解】含有 1.2041024 个氧原子的布洛芬的物质的量为。27. 化学让运动更有魅力。(1)北京冬奥,科技
22、助梦。国产氢氧燃料电池豪华中巴在冬奥会投入使用。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氢气作燃料能实现“零排放”的原因是 _ 。(2)氯酸钾常被用于制备氧气或发令枪,将一定质量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在密闭容器内加热一段时间会产生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_。【答案】(1) . . 产物只有水,不会产生有害物质 (2) . . 催化作用【解析】【小问1详解】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氢气作燃料能实现“零排放”的原因是产物只有水,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小问2详解】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会生成氧气和氯化钾,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锰做催化剂,起催化作用。28. 化学
23、推动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1)中国空间站中可以通过电解水获得氧气。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开始反应前a、b两管内都充满溶液。关闭活塞,接通电源,观察到两极均有_ 产生,a、b两管内液面均_ ;a、b两管内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_;如图所示,a管下方导线应接电源的 _ (填“正”或“负”)极,验证b管中气体的方法是_ 。通电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水的质量减少了18g。计算生成O2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_(2)空间站内还可以通过以下微观示意图所示反应提供氧气,同时生成甲烷(CH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答案】(1) . 气体 . 降低 . 2:1 . 负 . 将带火星
24、木条放在b管口的尖嘴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 设生成氧气质量为x氧气的物质的量为答:生成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 (2)【解析】【小问1详解】电解水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故填:气体;水被消耗,生成气体,所以液面均降低,故填:降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原子守恒,一个水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所以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故填2:1;a极生成气体是氢气,根据正氧负氢可知a极是负极,故填:负;b管生成氧气,氧气的检验方法是:将带火星木条放在b管口的尖嘴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氧气的检验方法是将带火星木条放在b管口的尖嘴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故填:将带火星木条放在
25、b管口的尖嘴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见答案;【小问2详解】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氧气和甲烷,化学方程式为:。29. 溶液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P点的溶解度是 _g/100水。(2)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的是_。(3)物质c的溶解度大于物质a的温度范围是 _。(4)t2时,将65ga物质加入100g水中可形成 _g溶液,此时溶液是 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5)将t 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剂量不变),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_。(6)物质a的溶液中含有少量物质
26、b,可通过 _的方法提纯。【答案】(1)20 (2)c (3)t1 a的溶解度t2c的溶解度,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c。【小问6详解】由图可知,a、b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则物质a的溶液中含有少量物质b,可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30. A、B、C、D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非金属元素。其中 A 为无色气体单质,B、C 为氧化物,且 B 为有毒气体,D 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1)A 的化学式_;B 的一种用途_ 。(2)写出由物质 C 转化为物质 B 的
27、化学方程式:_ 。(3)写出由物质 D 转化为物质 C 的化学方程式:_ 。【答案】(1) . O2 . 冶炼金属 (2) (3)【解析】【小问1详解】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D是碳酸钙,BC均为氧化物,二者可以转化,且B有毒气体,所以推测B为一氧化碳,C可以和一氧化碳还有碳酸钙转化,所以推测C为二氧化碳,又因为A 为无色气体单质,可以转化为一氧化碳,所以推测A为氧气,故A的化学式为:O2;B的用途为:冶炼金属;【小问2详解】由物质 C 转化为物质 B,即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则方程式为:;【小问3详解】由物质 D 转化为物质 C,即碳酸钙转化为二氧化碳,方程式为:。三、简答题(共40分)
28、31. 某小组按下列实验步骤以“探究燃烧的条件及质量变化”为主题探究燃烧的奥秘。室温下,按如图组装装置,装入药品,称量装置总质量为m1g。(1)将锥形瓶浸入80的热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 。(2)取出装置,恢复至室温并擦干锥形瓶;打开止水夹K1和K 2,从K1处缓慢通入约50mL氧气,再关闭K 1和K2,称量装置总质量为m2 g。m 1与m 2的大小关系是 _。(3)将锥形瓶再次浸入80的热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80热水的作用是_。(4)上述实验证明,可燃物 _才能燃烧。【答案】(1)无明显现象 (2)m1m2 (3) . 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气球变大 . .
29、 加热白磷,使其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 (4)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解析】【小问1详解】由于集气瓶中为二氧化碳,则将锥形瓶浸入80的热水中,白磷不燃烧。【小问2详解】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氧气的密度,则等体积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大于氧气的质量,白磷质量不变,则m1m2。【小问3详解】再将锥形瓶浸入80的热水中,由于此时白磷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其着火点,则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由于装置中的气体受热膨胀,且气球变大;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80热水的作用是加热白磷,使其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小问4详解】将充满二氧化碳的装置放入80的热水时,白磷不燃烧;常温
30、时,白磷与氧气接触时也不燃烧,但白磷与氧气接触,且放入80的热水时,白磷燃烧,则说明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才能燃烧。32. 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1)一定质量的海水,通过贮水池引入到蒸发池,在没有引入结晶池之前的蒸发过程中,蒸发池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 _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2)粗盐中含有的难溶性杂质,在实验室里可以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将其去除,其中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 。(3)用氯化钠固体配制 100g 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时,涉及以下实验步骤:A.称量及量取B.计算C.溶解D.装瓶贴标签。其正确的实验步骤顺
31、序是_ (填字母)。(4)量取水时,应选用 _ (填“10”“50”或“100”)mL 量筒。【答案】(1)增大 (2)引流 (3)BACD (4)100【解析】【小问1详解】在蒸发过程中,溶剂在不断减小,溶质质量不变,则蒸发池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增大。【小问2详解】过滤时玻璃棒作用为引流。【小问3详解】用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步骤为:计算所需要的氯化钠和水的量、称量氯化钠、量取水、溶解、然后转移到试剂瓶中并贴标签,故填BACD。【小问4详解】配制100g 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100g6%=6g,水的质量为100g-6g=94g,体积为94mL,则应选
32、取100mL量筒。33. 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1)选用药品。按下表进行实验,取等质量的大理石加入足量酸中(杂质不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体积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实验编号药品块状大理石、10%H2SO4溶液块状大理石、7%HCl溶液大理石粉末、7%HCl溶液图中丙对应实验 _(选填“I”“”或“”)。确定用乙对应的药品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不用甲对应的药品,理由是 _ 。(2)搭建装置。组装简易启普发生器,并在装置中连接上压强传感器如图一,测得的实验过程中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化情况如图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A. ab段试管中液面逐渐上升B. bc段石灰石
33、与稀盐酸脱离接触C. c点的对应操作是打开弹簧夹(3)收集二氧化碳。用如图装置收集时,二氧化碳气体从 _ (选填“x”或“y”)端通入。(4)有同学搭建了下图装置,要使该装置也具有启普发生器的功能,需将块状石灰石放置在 _ (选填“A”或“B”)处。【答案】(1) . . . 反应速率过快,不利于收集气体 (2)BC (3)y (4)A【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发生,所以图丙对应实验;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方程式为:;图甲中反应速率过快,不利于收集气体;【小问2详解】A. ab段压强增大,说明气体增
34、多,应是从此时弹簧夹关闭,压强增大,将液体压入长颈漏斗,试管中液面逐渐下降,故选项错误;B. bc段压强不变,说明不再反应,且装置密闭,因此此时固液分离,不再接触,所以石灰石与稀盐酸脱离接触,故选项正确;C. c点之后压强减小,气体输出,所以此时的对应操作是打开弹簧夹,故选项正确;故选BC;【小问3详解】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所以应该从下端口通入,故填:y;【小问4详解】要使该装置也具有启普发生器的功能,需将块状石灰石放置在A处,关闭弹簧夹,管内气体不能排出,气压增大,将液体药品压到B端,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故填A。34. 下表是两种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方法。实验内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炭粉还原氧化
35、铜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_。化学方程式为_ 。实验装置实验现象黑色固体变为 _ 色;澄清石灰水 _ 。实验步骤实验开始:先通CO气体;再点燃C处酒精灯,其原因是 _ 。实验进行:点燃A处酒精灯,加热氧化铜。实验停止:先撤走 _ (选填“A”或“C”)处酒精灯,继续通入CO待冷却后停止通气,结束实验。实验开始:点燃酒精喷灯,加热固体。实验停止:待固体明显全部变色后,停止实验。实验结论与反思该实验说明CO具有_(选填“氧化性”或“还原性”)。实验停止时,还要继续通CO气体的目的是 _。实验结束后,发现固体中还有一些黑色固体,产生该问题的原因可能是_(写出一条理由即可)。【答案】 . . . 红 . 变
36、浑浊 . 防止一氧化碳不纯时发生爆炸 . A . 还原性 . 防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防止高温的铜重新被氧化 . 碳粉剩余【解析】【详解】反应原理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碳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现象两个反应中,黑色的氧化铜均被还原为红色的铜,且均生成二氧化碳,则现象为黑色固体变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步骤由于一氧化碳不纯时点燃会发生爆炸,则实验开始时,应先通CO气体,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后,再点燃酒精灯。实验结束后,为了防止澄清石灰水、及高温的铜重新被氧化,则应先撤走A处酒精灯后,继续通一氧化碳直至装置冷却,
37、而一氧化碳有毒,C处酒精灯的作用为处理尾气,则停止通气后,再熄灭C处酒精灯。实验结论与反思氧化铜中的氧被一氧化碳夺走,则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由前面分析可知,实验停止时,还要继续通CO气体的目的是防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防止高温的铜重新被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反应结束后,固体还有一些黑色固体,可能是碳粉剩余或碳粉不足,氧化铜没有完全反应。35. 某校化学实验室一瓶装满生石灰的塑料试剂瓶已经膨胀破裂,该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化学老师的指导下,对该生石灰取样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提出问题】生石灰样品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生石灰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Ca(OH)2和CaCO3中的一种或
38、几种。【设计实验】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样品于烧杯中,加水溶解,用手触摸烧杯外壁。烧杯壁发热。_(2)将(1)中液体过滤,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_。溶液变红。有Ca(OH)2(3)取(2)中的少许滤渣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稀盐酸。_有CaCO3【反思评价】(4)经过讨论,发现通过(2)不能得出样品中一定含有Ca(OH)2,理由是_。(5)通过小组合作,最后得出样品中肯定含有CaO和CaCO3,可能含有Ca(OH)2。请写出生成CaCO3的化学方程式_。【应用交流】(6)生石灰要_保存。【答案】 . 有CaO . 酚酞试液 . 有气泡产生 . C
39、aO与水反应生成Ca(OH)2,使溶液显碱性 . Ca(OH)2+CO2CaCO3+H2O . 密封【解析】【分析】本题考察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相互之间的转化化学反应方程式及反应的现象、产物的特点;【详解】(1)氧化钙与水能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能摸到烧杯变热,故固体中含有CaO;(2)氢氧化钙属于碱,碱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故加入的试剂为无色酚酞试剂;(3)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为气体,故能看到气泡产生;(4)氧化钙与水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钙,故无法分清氢氧化钙是原样品中的还是加水后生成的;(5)氢氧化钙与空气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与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6)生石灰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从而变质,故需要密封保存;【点睛】掌握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之间转化化学反应方程式及产物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