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二校联考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11分)1. 2022年我省继续加快构建绿色多元能源供给体系,新能源发电创历史新高。下列属于化石能源的是()A. 风能B. 煤C. 氢能D. 太阳能2. 安全重于泰山,下列标识与安全无关的是()A. B. C. D. 3. 太原市每年从11月1日开始进入供暖季,实时监测空气污染指数有助于及时制定有效措施控制污染。下列监测的空气污染物中,能引起酸雨的是()A. O3B. SO2C. PM2.5D. PM104. 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如图中的错误操作与其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A. 读数
2、偏小B. 腐蚀标签C. 引起失火D. 沾污滴管5. 活性炭口罩具有防毒、除臭、滤菌、阻尘等功效,其中除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A. 导电性B. 导热性C. 滑腻感D. 吸附性6. 打卤面是山西的一种传统面食,调料“卤”的做法是将各种食材、调味品加入水中熬煮而成,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得到溶液的是()A. 木耳B. 韭菜C. 鸡蛋D. 食盐7. 一种以甲醇(化学式为CH3OH)为原料的新型手机电池,充一次电可连续使用一个月。该电池放电时发生的反应是2CH3OH+3X+4NaOH=2Na2CO3+6H2O,X的化学式是()A. CO2B. O2C. CH4D. H28. 亮氨酸是人体必需的一种氨基酸,
3、其化学式为C6H13NO2,下列关于亮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 它属于混合物B. 其中含有2个氧原子C. 它由四种元素组成D. 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39.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依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甲物质的化学式是C2H4B. 丁物质由分子构成C. 化学变化中原子数目发生了改变D. 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310.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同学们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A. B. C. D. 11. 实验课上,同学们用蜡烛设计了如下实验,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A. 对比人呼出的气体与空气中氧气含量B. 证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
4、气C. 测定蜡烛完全燃烧的产物D.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0.0分)12. 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酒精的化学式为 _;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 _。13. 汾河是我们山西的“母亲河”,在推进“建设汾河生态经济长廊”的举措下,水质得到明显改善。(1)净化水时加入絮凝剂明矾的作用是 _,可用 _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2)为保护“母亲河“,请你提出一条防治水污染的建议 _。14. 5G时代的到来给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硅是生产芯片的基础材料。(1)晶体硅与金刚石结构相似,晶体硅是由 _(填粒子名称)构成的。
5、(2)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_。15. Title:move纸火锅在餐饮业中悄然兴起。这种火锅常用固体酒精作为热源,利用纸可吸收杂质和油腻的特性,来维持汤底的清爽,让久煮的食物保持原本的鲜美。(1)纸火锅不被点燃的原因是 _。(2)用餐结束时,只需将纸火锅下方的盖子合上,固体酒精即可熄灭,其灭火原理是 _。三、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6. 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通常状况下,A与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D、E为无色液体。“一”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之间能实现一步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
6、件已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1)A与B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_。(2)A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3)D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 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_。四、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7. 【关注生产实际】如图为某公司富氧燃烧技术的工艺流程图。结合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1)将煤加工成煤粉的目的是 _,燃烧室中主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2)烟气脱硫可改善的环境问题是 _(答一点)。(3)回收的CO2可用于 _。(4)写出一点富氧燃烧技术的优点 _。五、科普短文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18. 阅读材料爆炸爆炸是一种极为迅速的能量释放过程,按产生的原因和性质不同,分为物理
7、爆炸和化学爆炸等。物理爆炸是由物理变化引起的,如锅炉爆炸、轮胎爆炸等;化学爆炸由化学变化引起,如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等,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粉尘爆炸也时有发生,如图1为粉尘爆炸实验:将蜡烛点燃放入金属筒内,盖上塑料盖,鼓气将面粉吹起,瞬间发生爆炸,塑料盖被冲开,蜡烛熄灭。粉尘爆炸除了与粉尘本身的性质有关外,还与粉尘颗粒的大小、粉尘的浓度和氧气的含量等因素有关。阅读以上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盛装氧气的钢瓶受热爆炸属于 _变化。(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爆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3)图中粉尘爆炸发生的原因是 _;从燃烧
8、的条件分析,粉尘爆炸实验中蜡烛所起的作用是 _,爆炸后蜡烛熄灭的原因是 _。(4)加油站、面粉厂等场所张贴的下列图标(如图2)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_(填字母序号)。六、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 【科学探究】铜及其合金在工业上有着重要作用,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铜及其合金的性质、用途、组成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探究活动。【信息检索】黄铜是由铜和锌所组成的合金。为了改善普通黄铜的性能,常添加其他元素,如加入铁的黄铜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纯铜的导电性比黄铜好,仅次于银,但电线用铜制而不用银制。活动一:探究合金的性质和用途。小组同学收集了某种黄铜样品,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发现纯铜片表面有划痕,
9、得出结论 _。【交流讨论】物质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物质的用途,你认为考虑金属的用途时还需考虑的因素有 _(答一点)。活动二:探究该黄铜样品中是否含有铁。小明取一定量的黄铜样品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 _产生,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无色。得出结论:黄铜样品中不含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拓展延伸】(1)不法分子常用黄铜冒充黄金行骗,下列鉴别方法中正确的是 _。A.观察颜色B.将金属灼烧C.加硝酸银溶液D.加稀硫酸(2)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铜消费国,而铜的储量仅占世界总量的5.53%,请你对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_。七、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20. 化
10、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下列图示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 _。(2)若将装置A、C组合,可用于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_。(3)若将装置B、D组合,可制取的气体是 _。(4)E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_。八、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21. 山西老陈醋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可促进胃液分泌,抑制血糖升高,降低血脂。陈醋中含有乙酸(化学式CH3COOH),如图是某品牌陈醋的部分标签。(1)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2)乙酸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3)一瓶陈醋中至少含有碳元素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解:A、风能
11、属于新能源,不属于化石能源,故选项错误。 B、煤属于三大化石能源之一,故选项正确。 C、氢能属于新能源,不属于化石能源,故选项错误。 D、太阳能属于新能源,不属于化石能源,故选项错误。 故选:B。化石能源是古代生物遗体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可作燃料和化工原料的沉积矿产,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化石燃料的知识,了解化石燃料的种类即可正确解答本题。2.【答案】D【解析】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爆炸品标志,与安全有关,故A错误。 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与安全有关,故B错误。 C、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与安全有关,故C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节约用水标志,与安全
12、无关,故D正确。 故选:D。根据图中常见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常见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答案】B【解析】解:酸雨是指溶液pH小于5.6的雨水,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 A、臭氧排放过多会破坏臭氧层、产生温室效应等,不能形成酸雨,故选项错误。 B、SO2能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再被氧化成硫酸,能形成酸雨,故选项正确。 C、PM2.5不会形成酸雨,故选项错误。 D、PM10不会形成酸雨,故选项错误。 故选:B。酸雨是指溶液pH小于5
13、.6的雨水,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据此分析解答即可。本题难度不大,酸雨是工业发展出现的副产物,了解酸雨的形成原因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答案】A【解析】解:A、在用量筒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若俯视读数,看到的读数偏大,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不一致,故选项符合题意。 B、图中操作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液体会流出腐蚀标签,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一致,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燃着的酒精
14、灯点燃其它酒精灯,图中错误操作,可能会造成失火,与其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一致,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图中操作滴管接触试管内壁,会污染试剂,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一致,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A、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D、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
15、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5.【答案】D【解析】解: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因此可用活性炭来吸附色素和异味,可除臭。 故选:D。根据活性炭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了解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答案】D【解析】解:A、木耳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不均匀一、不稳定的悬浊液,故A错; B、韭菜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不均匀一、不稳定的悬浊液,故B错; C、鸡蛋与水混合形成不均匀一、不稳定的悬浊液,故C错; D、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正确。 故选:D。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
16、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7.【答案】B【解析】解:反应前后碳原子都是2个,氢原子都是12个,钠原子都是4个,反应后氧原子是12个,反应前应该是12个,其中6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X的化学式是O2。 故选:B。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
17、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8.【答案】C【解析】解:A、氨基酸中只含有氨基酸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氨基酸是由氨基酸分子构成的,1个氨基酸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氨基酸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D、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13)=72:13,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A、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B、根据氨基酸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氨基酸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
18、,理解题意、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有关计算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答案】C【解析】解:A、甲物质的化学式是C2H4,该选项说法正确;B、丁是水,水由水分子构成,该选项说法正确;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4+3O2-点燃2CO2+2H2O,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3,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A、甲物质的化学式是C2H4;B、水由水分子构成;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D、乙烯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0.【答案】B【解析】解:A、氧气密度
19、比水小,氧气从短管进,水从长管排出,故A错误; B、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热,大试管内气体膨胀,会看到水面左低右高,可以探究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故B正确; C、只有发生化学反应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酒精和水不反应,不能达到目的,故C错误; D、二氧化碳从导管通入,底部蜡烛熄灭,上面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不能探究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故D错误。 故选:B。A、根据氧气密度比水小,氧气从短管进进行分析; B、根据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热进行分析; C、根据只有发生化学反应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酒精和水不反应进行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从导管通入,底部蜡烛熄
20、灭,上面蜡烛后熄灭进行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充分利用相关的知识,学会用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的方法和技巧是最大的收获。11.【答案】A【解析】解:A、将点燃后的蜡烛分别伸入盛有空气和盛有呼出气体的两个集气瓶内,观察到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内的蜡烛熄灭,而盛有空气的集气瓶内的蜡烛正常燃烧,由此可见,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低于空气中氧气含量,故A正确; B、该实验中,通入二氧化碳的导管伸到了烧杯的底部,无法判断二氧化碳的密度是否大于空气的密度,故B错误; C、将一玻璃片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上,蜡烛燃烧不充分,玻璃片上会出现黑色物质,无法测定蜡烛完全燃烧的产物,故C错误; D
21、、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气体和水生成,装置内的压强变化不大,因此不能用蜡烛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D错误。 故选:A。A、根据测定空气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的方法来分析; B、根据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方法来分析; C、根据测定石蜡燃烧产物的方法来分析; D、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12.【答案】C2H5OH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酒香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进入人们的鼻孔,闻到香味【解析】解:酒精是由酒精
22、分子构成的,化学式为C2H5OH;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是分子在不断地运动,酒香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进入人们的鼻孔,闻到香味。故答案为:C2H5OH;分子在不断地运动,酒香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进入人们的鼻孔,闻到香味。根据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构成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酒香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进入人们的鼻孔,闻到香味进行分析。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灵活运用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3.【答案】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降 活性炭 生活污染处理后再排放(合理即可)【解析】解:(1)净化水时加入絮凝剂明矾的作用是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降,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活性炭
23、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答案为: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降;活性炭; (2)防治水污染的建议有生活污染处理后再排放、工业废水处理后达标排放、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使用无磷洗衣粉等;故答案为:生活污染处理后再排放(合理即可)。(1)根据明矾净化水的原理以及活性炭的性质来分析; (2)根据防治水污染的措施来分析。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水的净化方法、原理和相关操作等然后结合实验情景和问题情景,细致地分析题意和实验信息,并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选择好净化的方法,进行净化实验操作,或者是通过细心地思考、探究,来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等。14.【答案】硅原子 28.09【解析】解:(1)金刚石
24、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晶体硅与金刚石结构相似,晶体硅是由硅原子构成的; (2)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故答案为: (1)硅原子; (2)28.09。(1)根据金刚石是由原子构成的信息可以类推出晶体硅的构成; (2)根据题给有关硅元素的信息进行分析。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构成物质的微粒等相关知识,掌握基础的学科知识结合题给信息即可解答。15.【答案】温度未达到纸的着火点 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解析】解:(1)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纸火锅在使用时不会被火点燃烧不着的原因是:温度未达到纸的着火
25、点故答案为:温度未达到纸的着火点; (2)根据灭火原理: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使燃烧停止,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灭火的原理: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可知用盖子熄灭固体酒精,利用的灭火原理是: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故答案为: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1)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解答; (2)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解答。本题考查学生根据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难度不大16.【答案】构成分子不同 CO2+H2O=H2CO3 2H2O2-MnO22H2O+O2 分解反应【解析】解:(1)根据题目信息中,A与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常见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26、,二氧化碳可与无色液体反应,所以A为二氧化碳,B为一氧化碳,所以C为金属氧化物或者氧气,而一氧化碳可与金属氧化物或者氧气反应,而由D无色液体没法直接生成C金属氧化物无法实现,所以C为氧气,氧气也可以生成二氧化碳,所以满足上述逻辑关系,D能生成氧气和无色液体E,符合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和水的性质,所以E为水,且二氧化碳与水可以反应生成碳酸,满足上述逻辑框图关系,由此可知A为二氧化碳,B为一氧化碳,C为氧气,D为过氧化氢,E为水,而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不同,主要是构成分子不同; 故答案为:构成分子不同。 (2)A二氧化碳与E水反应生成碳酸,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所以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
27、CO3; 故答案为:CO2+H2O=H2CO3。 (3)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C氧气和水,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H2O2-MnO22H2O+O2;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所以为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2H2O2-MnO22H2O+O2;分解反应。A与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常见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与无色液体反应,所以A为二氧化碳,B为一氧化碳,所以C为金属氧化物或者氧气,而一氧化碳可与金属氧化物或者氧气反应,而由D无色液体没法直接生成C金属氧化物无法实现,所以C为氧气,氧气也可以生成二氧化碳,所以满足上述逻辑关系,D能生成氧气和无色液体E,
28、符合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和水的性质,所以E为水,且二氧化碳与水可以反应生成碳酸,满足上述逻辑框图关系,据此分析回答此题。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17.【答案】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C+O2CO2 酸雨 化工原料 燃烧更充分【解析】解:(1)将煤加工成煤粉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燃烧室中主要是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 故答案为: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C+O2CO2。 (2)烟气脱硫可改善的环境问题是酸雨。 故答案为:酸雨。 (3)回收的CO2可用于化工原料。
29、故答案为:化工原料。 (4)一点富氧燃烧技术的优点燃烧更充分。 故答案为:燃烧更充分。(1)将煤加工成煤粉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2)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酸。 (3)回收的CO2可用于化工原料。 (4)富氧燃烧技术的优点燃烧更充分。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8.【答案】物理 CH4+2O2CO2+2H2O 面粉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引起爆炸 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隔绝氧气(或隔绝空气) A【解析】解:(1)盛装氧气的钢瓶受热
30、爆炸,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3)图中粉尘爆炸发生的原因是面粉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引起爆炸;燃烧的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面粉是可燃物,也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所以粉尘爆炸实验中蜡烛所起的作用是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灭火的三个原理:移除可燃物、隔绝空气或氧气、使可燃物周围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爆炸后蜡烛熄灭的原因是隔绝氧气; (4)表示禁止烟火的标志是A。 故答案为:(1)物理; (2)
31、CH4+2O2CO2+2H2O; (3)面粉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引起爆炸;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隔绝氧气(或隔绝空气); (4)A。(1)根据是否生成新物质来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3)根据爆炸发生的条件、燃烧的条件来分析; (4)根据图标的含义来分析。本题是可燃性气体可能引发的爆炸的原因、预防、及泄漏处理的方法,解题的关键是能结合相关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9.【答案】黄铜比纯铜硬度大 价格 气泡 Zn+2HCl=ZnCl2+H2 BCD 寻找替代品或合理开发利用金属等【解析】解:活动一: 小组同学收集了某种黄铜样品
32、,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发现纯铜片表面有划痕,得出结论是黄铜比纯铜硬度大。 故答案为:黄铜比纯铜硬度大。 【交流讨论】 物质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物质的用途,你认为考虑金属的用途时还需考虑的因素有价格,例如纯铜的导电性比黄铜好,仅次于银,但电线用铜制而不用银制,就是因为银比铜价格高。 故答案为:价格。 活动二: 小明取一定量的黄铜样品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无色。得出结论:黄铜样品中不含铁。过程中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 故答案为:气泡;Zn+2HCl=ZnCl2+H2。 【拓展延伸】 (1)
33、A.观察颜色不行,是因为它们都是黄色固体。 B.将金属灼烧可行,是因为灼烧时铜和氧气反应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铜。 C.加硝酸银溶液可行,是因为铜、锌能和硝酸银反应,金不能。 D.加稀硫酸可行,是因为稀硫酸能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故选:BCD。 (2)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铜消费国,而铜的储量仅占世界总量的5.53%,对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一条合理化建议是寻找替代品或合理开发利用金属等。 故答案为:寻找替代品或合理开发利用金属等。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并且金属越活泼,越容易先和盐溶液反应。本
34、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20.【答案】长颈漏斗 2KClO3-MnO22KCl+3O2或2KMnO4-K2MnO4+MnO2+O2 CO2或O2(合理即可) 低处蜡烛先熄灭,高处蜡烛后熄灭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解析】解:(1)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A装置适合固体加热的反应,C是排水法收集,该气体不易或难溶于水,若将装置A、C组合制取气体,可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或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MnO22KC
35、l+3O2。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3)B装置适合固液不加热的反应,D装置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故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或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4)E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低处蜡烛先熄灭,高处蜡烛后熄灭,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 故答案为: (1)长颈漏斗; (2)2KClO3-MnO22KCl+3O2或2KMnO4-K2MnO4+MnO2+O2; (3)CO2或O2(合理即可); (4)低处蜡
36、烛先熄灭,高处蜡烛后熄灭;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分析。 (2)根据装置特点选择反应物,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3)根据装置特点选择制取的气体。 (4)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分析。通过本题的练习需要我们综合掌握物质的制取、性质、以及从题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会根据实验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分析。21.【答案】60 1:8【解析】解:(1)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4+162=60;故填:60;(2)乙酸中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4):(162)=1:8;故填:1:8;(3)一瓶陈醋中至少含有碳元素的质量是500mL4g/100mL21260100%=8g。答:一瓶陈醋中至少含有碳元素的质量是8g。故答案为:(1)60;(2)1:8;(3)8g。(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