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45.71KB ,
资源ID:233451      下载积分:2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23345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2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项知识梳理专项六:古诗词鉴赏)为本站会员(热***)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2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项知识梳理专项六:古诗词鉴赏

1、一、意象1.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烟波江上”,薄烟升腾,明净的江面,一片凄迷景象,由景生情,诗人凭栏远望,故乡为雾霭所隔,从而生出无限愁思。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句运用落日、大漠、黄河、烽烟等意象,色彩鲜明,引人想象。如画一般讲究线条,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空间阔大,层次丰富,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描绘出一幅雄伟悲壮的边塞风景图。3.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早莺”“新燕”是早春景象,“几处”点明早莺尚少;“争暖树”说明乍暖还寒,早莺争夺向阳树木;“谁家新燕”说明燕子始回,尚未筑巢。莺燕啼鸣,衔泥筑巢,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早春富有生

2、机活力的景象。4. 春望诗歌意象甚多,远景山河城郭,中景荒草残木,近景春花飞鸟,特写镜头自己的稀疏白发。将宏大的家国之悲,渐渐渗透浓缩在诗人自己身上,表达了对国家衰乱、人民流离失所的悲痛,以及对自己日渐衰老的感伤。集中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5.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写景,写夕阳、大地、长江,视野宽广,气势宏大,苍凉沉郁,生动简练地描绘出了深秋季节夕阳西下时的山河壮丽之景。 意象【常见题型】1.某联有哪几个意象?暗含着什么情感?2.诗歌描绘了什么意境?3.某联通过描绘景物,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方法总结】1.借助意象营造氛围、环境或意境,以送别诗、山水诗和

3、边塞诗为代表。如“青海长云暗雪山”“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等。2.奠定情感基调。如柳永雨霖铃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为全词奠定了凄凉、伤感的基调。3.借景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凡诗歌中描写的景物,一般都具有这一作用。4.衬托人物气节、品质或性格。这种作用在咏物诗中较为普遍,在表达技巧上,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修辞,如雪、竹、梅、松、鹤、荷、金风玉露(秋风秋露)等,衬托人物品行高洁、性格坚毅、情感纯洁等。【答题步骤】找出点明意象的词语;概括意象的特点;理解意象中寄寓的作者情感。二、思想感情1.忧国伤时(1)春望诗人感时伤世,抒发

4、对战争给国家人民带来灾难的悲痛之情。(2)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表达了词人在国破家亡的残酷现实警醒下,深重的忧国忧民的情怀。2.建功报国雁门太守行描写战争的惨烈紧张,又抒写全体将士忘身报国之志。3.吊古怀今赤壁诗人借对三国史事的遐想,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才能的无奈。4.思乡怀人黄鹤楼抒发漂泊在外的游子思念家乡的情感。5.生活杂感(1)野望通过描写所见田园风景人事,抒发了诗人彷徨、孤独和郁闷之情。(2)钱塘湖春行通过描写西湖初春山水、莺燕、花草等景物,抒发了作者对初春西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3)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这首词通过记梦,展示了一个神

5、奇的境界,抒发了内心的苦闷,也表现了自己不为苦难所磨灭的追求与向往。(4)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洋溢着生活的气息和欢快的旋律,读之令人沉醉。思想感情【常见题型】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做简要分析。2.诗歌某句(联、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做简要分析。3.结合诗歌表达的感情,印证前人的评价。4.试比较两首诗歌表达的不同情感。 【答题步骤】先概括作者的感情(用四个字或两个字的词);再分析如何表达感情(联系诗歌的事物、景物来回答,也可以理解为对于诗歌内容的概括或翻译);写出表达感情的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委婉含蓄、情景交融、衬托等)。三、表现手法1.用典(1)“相

6、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田园生活的静谧和安闲冲淡不了诗人的忧郁、彷徨和苦闷,他感觉自己并不能融入这诗一般的田园山水。诗人放声高歌,向古代的贤人寻求慰藉,怀念古时候的隐者伯夷和叔齐,抒发彷徨、孤独和郁闷之情。首尾呼应,抒发感情,收束全诗。(2)“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用燕昭王黄金台上招揽天下贤士的典故,含蓄地点明主旨,抒写全体将士忘身报国之情,感人至深。(3)“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词人借用大鹏乘风高翔的典故,反映自己也想像大鹏一样搏击长空,抒发对现实的厌弃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1)“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由景生情,诗

7、人凭栏远望,由江上雾气弥漫,油然而生思念家乡之情。(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借故乡之水不远万里送行, 抒发诗人随着离乡越来越远,对故乡越来越浓的思念之情。(3)“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描写白天所见“山”“平野”“江”“大荒”等,夜晚所见“月”“云”等景物,气象阔大,风物灵动,是诗人喜悦开朗心境的展现,表现出诗人远游异乡、闯荡世界的兴奋心情。(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融情于景,移情于物,将对国家败亡的悲痛融入景物描写,甚至让花、鸟都沾染了悲伤的情绪,充分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感情。(5)“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直陈所见所感,如实记录了百姓流离失

8、所的困境,寄寓诗人慷慨激愤之情。3.直接抒情(1)“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诗人饱览湖光山色之美,心旷神怡。以“最爱”直抒喜爱与赞美之情,“行不足”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余兴未阑。(2)“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诗歌借梦境中与天帝的对话,表达了对自己空有一身文学才华却屡遭丧乱,甚至连个人的安定幸福都无法保障的不满。(3)“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直接抒情,卒章显志,升华情感,主人公无可奈何说出的自我宽慰的话,点明了诗歌的主题。(4)“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这是点睛之笔,词人请求西风把自己的泪水吹过大江,吹到已成为战争前线的扬州,充满了无限悲慨。4.富于哲理(1)“

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自比为年老的千里马。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在,仍想驰骋千里;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表现了暮年时曹操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奋斗精神。(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花落去”表达了词人对春花消逝的怜惜和无力挽回的无奈之情,而归来的燕子似乎给作者带来一丝喜悦。惋惜伤感与通达欣慰交织在一起,融入花开花落、燕去燕来之中,透露出某种生活的哲理。(3)“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即景兴感,由眼前的“酒”“夕阳”“天气”等情事,扩展到对整个人生的自问,

10、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5.感觉写景(1)“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用“亭亭”形容松的傲岸姿态,突出松的高洁之态;用“瑟瑟”拟写刺骨的风声,表现风的肃杀之声。绘影绘声,从视觉、听觉角度描写,简洁生动,又以“谷中”映衬“山上”,更突出了青松的傲骨。(2)“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词人将目之所及、耳之所闻、身之所感融为一体,运用视觉、听觉描绘春天西湖美景。表达了词人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抒发了词人流连山水的愉快(或悠然自得、闲适)之情。6.渲染、衬托、烘托、对比(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诗人运用奇特的艺术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精神

11、风貌,“黑云”“甲光”等词语,渲染出大战开始之前紧张的氛围。(2)赠从弟(其二)诗人运用对比手法,以冰霜的严酷衬托松柏的“端正”,突出松柏傲雪凌霜的美好品格。(3)“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诗人用环境描写咏叹家园荒芜,狐兔出没,承接前面的描写,进一步抒发感慨,深化了主题。衬托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他们的恐惧与凄楚。7.虚实结合、以虚写实、以实写虚(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首联从神话传说落笔,起笔高远,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大大丰富了诗歌内容。 (2)“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开头写梦中所见景象。词人用丰富

12、的想象创造了一个似梦似幻、美妙神奇、富有浪漫色彩的境界。8.托物寓意(1)“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以花寄情,“遗所思”揭示了诗歌的主旨对远行人的思念。(2)“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一问一答中,突出松柏傲雪凌霜的美好品格,借松柏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对堂弟寄寓无限期望。9.动静结合(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颔联写远景,静态,描写出诗人薄暮时分于东皋所见树、山、夕阳等美丽的田园风光。颈联写近景,动态,描写出放牧的人赶着牛返回,猎人骑着马带着猎获的禽鸟归来的情景。动静结合,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田园生活的恬淡自然。(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诗人化静为动,以移

13、动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写出两岸的地势由山地过渡到平原,山峦从视野中一点点地消失,使景物富于动态,视野辽阔,境界高远。抒发了作者的惊喜之情。(3)“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动静结合或以动衬静,一、二句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更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静”。三、四句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掠过堤岸飞去,写出了“动”,而西湖愈显其幽静。动静相衬,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抒发了词人流连山水的美好心境和惬意的情怀。10.白描“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写眼前景物,“山气”“飞鸟”等意象,运用白描手法,不事雕琢,自有神韵,描写出南山傍晚的美景。

14、11.叠句叠词(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运用对仗及叠词“树树”“山山”,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生动形象地描写出诗人薄暮时分于东皋所见的树、山、夕阳等美丽的田园风光,夕阳余晖晕染下,每一棵树,每一座山,都呈现着浓浓的秋意。(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这两句对仗工整,各用一个叠词“历历”“萋萋”写登高所见之景,树木葱翠,芳草如茵。声调铿锵,音韵清朗,富有音乐美。12.修辞(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觉得自己好像“征蓬”一样随风飘转出关塞,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既言事,又写景,生动形象地传达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2)“烽火

15、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运用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抵万金”形容家书的珍贵,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跟家人难通音信,此时的一封家信显得极其珍贵,可以胜过万金,表达了诗人眷念担忧家人的感情。13.色彩之美雁门太守行诗歌具有色彩之美,“黑”“金”“燕脂”“紫”“红”等词语,浓墨重彩,用色彩渲染出大战在即的紧张气氛,战争的激壮惨烈以及军士们夜晚作战的艰苦,呈现出不一样的意境。表现手法【常见题型】1.整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分析诗歌某句。3.分析诗歌运用某种手法的表达效果。4.分析诗歌塑造了什么形象,渲染了什么气氛,营造了什么意境,抒发了什么情感等。【答题步骤】明手法(用一两个词准确指出

16、用了何种手法)+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析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 四、描绘画面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夕阳余晖晕染下,每一棵树,每一座山,都呈现着浓浓的秋意。放牧的人赶着牛返回,猎人骑着马带着猎获的禽鸟归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薄暮时分于东皋所见的田园风光。2.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图,写明月映照下的夜景,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写出江水与江上空气的澄净明澈。第二幅是天边云霞图,写黄昏的风景,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7、”广漠无边的背景下,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烽烟直上云霄。苍茫的大漠一马平川,无边无际,黄河横贯其间,渺无尽头,一轮落日,又大又圆,孤悬于地平线之上,更衬托出大漠之苍茫。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5.“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珍贵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写出了春天到来,树木枝叶茂盛,春意盎然的景象。6.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春水碧绿,流转绵延;长堤芳草,笙歌隐现;水面无风,光滑如镜;船动不觉,沙鸟惊飞。湖光波影,动静相随

18、,人禽互窥,如梦如幻,这样美好的意境,令人陶醉、流连。作者用细腻的观察力和精致的写景手法,抒发了美好的心境和惬意的情怀。描绘画面【常见题型】1.某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诗歌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答题步骤】第一步:找出诗中意象(即名词),品味诗中意境。第二步:发挥想象,组织语言,把意象组成连贯的画面。第三步:写出表达了或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喜或悲)。 五、炼字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随”“入”二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两岸的地势由山地过渡到平原,山峦从视野中一点点地消失,江水向着更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的美景。这两句表达了作者的惊喜之情。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9、 “直”“圆”二字构成壮美的画面,富有视觉感。烽烟“直”冲云天,苍茫的大漠背景下,“落日”又大又圆,生动逼真,描绘了奇特壮美的塞外之景。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渐欲”说明花儿尚未盛放,但盛放可期;“才能”说明芳草才生,尚未长高。用语精准,生动细致地描摹出早春生机勃勃的景致。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个“见”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一种无意得之、悠然忘我的心境,与全诗营造的闲远散淡的氛围融为一体,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化境。5.“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个“深”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虽然春天已降临长安城,但眼前乱草丛生的景色,令人满目凄然,痛切地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6.“半卷

20、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半卷红旗”写乘夜奔袭之状,“鼓寒”是声音细节,更加增添浓厚的悲壮气氛,生动地描绘出夜晚行军的情状。7.“仿佛梦魂归帝所。”一个“归”字,仿佛词人是从天上宫阙来到人间,经历了千辛万苦后又回到天帝身边。生动准确,自然引出下阕。8.“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一个“盈”字,暗示主人公手执花枝,站立了很久,听任香气盈袖而无可奈何,激发读者想象。一个独守闺房幽怨憔悴的思妇形象跃然纸上。9.“无风水面琉璃滑。”“滑”字生动形象,描绘了水面的平滑,更显西湖晶莹、澄澈。10.“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本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作者所见大地之广、长江之远,抒发作者对祖国江山的热

21、爱之情。11.“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乱”字概括了中原沦丧的现实;“散”字,揭露出统治阶级无心抗敌的心理。“几时收”的发问,既是痛切的质疑,也是无望的感叹。表达了词人在国破家亡的残酷现实警醒下,深重的忧国忧民的情怀。12.“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待到奋力将船划出,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炼字【常见题型】1.这一联中最精练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答题步骤】第一,把这个字放在句中做具体解释。(特别注意语法现象)第二,把该字放入原诗中描述

22、。第三,看这个字有没有用到修辞手法或其他的表达技巧,然后加一些描述性的术语,如精练传神、绘声绘色、生动形象等。第四,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六、意境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在东篱采菊,无意间一抬头,南山映入眼帘。一个“见”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一种无意得之、悠然忘我的心境,全诗营造出一种闲远散淡的意境,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化境。2.野望描绘了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营造了闲适美好的意境。3.钱塘湖春行描写西湖美景,营造早春季节美好的意境,抒发作者对明媚春光的喜爱赞美。4.使至塞上描写大漠风光,展现边塞雄美壮丽的奇异风景,抒发诗人的赞叹之情。5.雁门太守行用色彩写景,呈现出战争紧张、惨烈、艰苦的特点,烘托出别样的意境。战争残酷,秋色美丽,将反差极大之事凝于一句,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雄浑壮烈之美。七、人物形象1.“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歌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一位忧国忧民、感时伤世的诗人形象。2.“徙倚欲何依。”“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给我们展现一个孤独、彷徨、郁闷的诗人形象。3.“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们看到一个隐居山林、悠然自得、内心恬淡、自由自在的诗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