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46.18KB ,
资源ID:233214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23321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上海市松江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为本站会员(热***)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上海市松江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1、上海市松江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默写与文常1按要求填空。(1)_,芙蓉泣露香兰笑。(李凭箜篌引)(2)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_,以为固。(过秦论作者:_)(3)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对离骚评价极高,认为其文辞虽描写的是寻常事物,但是意旨博大,列举的事例虽浅近,但表达的意思深远的语句是“_,_。”二、选择题组2按要求选择。(1)下列选项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这凹凸二字历来用的人最少,如今作茶楼之名,更觉不落窠臼。B小明看到新闻上发布了本地的疫情数据,立即向同学通风报信。C疫情期间,每个人都自觉在家,减少出行,整座城市万人空巷。D小明平时学习粗心,总是

2、目无全牛,以致很简单的题也常出错。(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语句,语意连贯的一项是()戏曲源远流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根脉。毋庸讳言,其传承发展遇到了困境,观众逐步流失,市场慢慢萎缩,令人担忧。一些戏曲人士自恃正宗,不肯轻易改变,_,是文化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文化市场多元丰富的今天否则看戏的观众会越来越少让戏曲在文艺百花园中风采依旧但相当多的观众觉得戏曲要与时俱进如何守正创新ABCD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标准化时代的文化乡愁(1)用坐标横轴表示诗的完美性,用纵轴表示重要性,确立一个坐标点,计算其所占面积,便可测算诗的伟大指数。这种表述几近完美,将诗歌欣赏的感性沉迷转化为

3、可资遵循的理性路径,将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审美体悟做成可视化的数学模型,既易于理解又具有操作性。但这改变不了标准化时代“精致的平庸”的本质。它回答不了如下问题:为什么在我们的生命经验里,诗歌会比视像更美,更能让读者悸动与心跳、更能感受美丽与哀愁、更能使人眷恋这世间红尘?(2)严格说,悟诗比解诗更重要。南宋严羽借禅喻诗:“大抵禅道唯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1行家眼中,这或者更贴近诗的本质:诗歌往往只表现情绪,传达情感,能触摸这种情感,感受语言的体温,也就够了。用分析、归纳与综合的理性思维去规训感性、直觉的艺术思维会适得其反。(3)然而全世界的学术圈越来越迷恋于自我发明的一套言说方式,甚至将这种言说

4、方式视作身份证明,尽管经不起推敲与追问。2为了显示研究的科学性,一些学者用这些手段将读者绕得云里雾里后,得出一些不近人情且无聊透顶的结论。经常在媒体上看到幸福公式、痛苦公式和各类不知所云的大学排行榜、发展指数。学者们热衷于用图表、方程式、公式等数学语言对各种荒诞不经的学说进行华丽的包装,让那些愚蠢的想法显得证据确凿。(4)对数字、公式、模型等理性语言的迷恋折射出论文价值的真实来源。工业革命后,人类文明加速,划时代的科学发现差不多都是以论文为呈现形式。在众多文体中,论文的优先地位得以彰显并逐渐巩固,科学研究范式获得众星捧月般的尊崇。3(5)“五四”以来,科学与民主深入人心。崇尚科学放之四海而皆准

5、,怕的是将崇尚科学偷换成崇尚论文。人类文明积累到今天,任何领域要做出一点点小小的发现谈何容易?但在发表压力之下,大量“精致的平庸”的论文被生产出来。4(6)更可怕的是将论文变成一种变相的控制技术。但很不幸,本来代表着人类探索未知世界勇气与热情的论文正逐渐变成大工业生产线上的流水产品。论文越来越八股,引论、本论、结论,对应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是一套规训体系,别想另搞一套,谁敢不按这种套数写作?因此,论文已经变成了一种标准化产品,它操持着典型的工业化语言,其本质是为了顺应整个工业化大生产的需要,从业者必须听话,配合流水线生产规则,主动阉割掉才情与灵气,不能有任何反抗标

6、准化的冲动。(7)过度重视论文,造就了一个空前无趣的时代。在电子传媒逐步取代纸质媒体的今天,各种学术期刊还在逆市飘红,大量根本没发行量的学术期刊还活得异常滋润,中国学术界每年还要向SCI“进贡”几十亿论文版面费。学者们一方面忙着计算各种投入与收益,另一方面繁忙地出席各种名目的论坛和会议,在会上互选为大师,使这个乏味时代增添了不少娱乐色彩。这样下去,只怕人们最后会分不出“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与“樱桃红了芭蕉绿了”的区别。3第(1)段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4下列四个例子最适合放置在1234处的顺序是()明显的标志是,人文社会学往往被冠以人文社会科学之名,因为,不加上“科学”两字,很难在学科分类日

7、益细琐的现代知识体系里占据一席之地。全球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就曾发表过论证女子腰围大小与所生孩子性别关系的论文,作者用一串醒目的数据加上花样百出的图表,让评审专家们忘掉了生物学基本常识:生男生女由染色体决定。民国时期有教授讲诗,一堂课下来,只一首一首朗诵,顶多在精妙之处停顿,连声感叹“好诗,好诗”。经济学者开玩笑说,你只要用几个复杂的模型作为论证方法,哪怕最终结论只是“中西部经济落后于东部沿海”这样的常识,也会有不少杂志愿意刊布你的成果。ABCD5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标题中的“文化乡愁”是指作者希望学术研究恢复“妙悟”的方式。B作者认为用“论文”作为学术成果的呈现方式反而是不科学的。C作

8、者认为学术界迷恋运用数据、图表、公式的论文是学术控制的一种表现。D作者反思了“五四”时期的“科学”观念,认为当时提倡科学是错误的。6分析第(7)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7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四、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蓝墨水的上游汨罗江,是湘江在湘北境内最大的一条支流。她有两个源头,一个源出江西修水,另一个源自湖南平江,这两股支流在平江城西合流之后,从东南向西北流到这里,就要流到洞庭湖口了。离湖口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水潭河泊潭。我知道,我已走到了屈原投江的地方。屈原在这里写完离骚的最后一章,就投江了。可怜屈子,想死也死不了,投江后怎么也沉不下去。他顺着河流漂了一阵,又被水浪推回了岸

9、边。他在这里嚎啕了一阵,仿佛突然清醒过来了,但不是清醒了怎么活,而是清醒了怎么死。这次,他在衣裤里填满了泥沙,他和这些泥沙一起沉了下去。他给这里创造了一个地名沉沙港。早先的沉沙港,早已被土埋了。我记得这里有一个渡口,可以一直渡到河那边的屈子祠,一个人站在对岸看着这条河流,眼睛里流露出某种神圣的哀伤。那是屈原,一尊默然矗立的雕像。在老百姓那里,他不是一个诗人,而是一个好人,一个实诚人。越是好人特少的年代,他就越是被人想起。还有杜甫。杜甫也是一个好人,一个实诚人。他坐着一条船,从湘江到汨罗江,然后他好像是在这里迷路了。他一路上可遭罪了,但他不想死,可他还是死了,他是饿死的。杜甫墓,就在汨罗江上游的

10、平江境内。这两个诗人以不同的死亡方式,把湘江的一条支流,变成了一个伟大民族诗歌的上游,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第一次读到余光中这句诗,我正在这条河边求学。我们那个学院,正处在平江青冲到汨罗古镇长乐之间,同我故乡的那条大河相比,那时的汨罗江,碧清碧清的,感觉比空气更清澈,更透明。她给我生命中留下了最美好的一段记忆。在恍惚如梦的追忆之中,每天黄昏我都要去那条河里游泳。那里的河滩,平缓,辽阔,河水在河中静静流淌,河床的颜色极为鲜艳,那里有各种植物,有各种动物,它们大都是水陆两栖的,属于生命中最暧昧的种群。河床上最多的植物是木蓿,一种匍匐生长的野菜,一种牲口最爱吃的野菜。埋头吃草的水牛,有鲜绿的草汁从

11、它们的嘴边流出来。那时这里有很多的树和鸟,鸟落到了枝头,枝头上便有了歌唱。听见鸟唱,但看不见鸟。鸟躲在绿荫里。它旁边可能还有一只。我听见另一只鸟,在唱。每天黄昏,当我们赤膊走向河流时,一行行碧树,全都默不作声地披着霞光,每一片叶子轮廓分明。一泓清泉,就被这样一大片碧绿的树掩映着,水中投下斜长的树影,水于是透明,碧绿。而河流总是愈明净,愈深邃。干净的河水里,晃动着我们年轻的身影,晚霞透过繁茂的枝叶照在我们身上,那时我们的身影也是干净的。是的,我曾潜入很深的水里,那么深,也有神奇的阳光照进来,照亮了水底下的动物和植物,一条条鱼闪亮的鳞片,在最深的地方闪烁出来。还有风,神奇的风,仿佛从另一个世界刮过

12、。我之所以对这一切感到神奇,只因为我是人,我误入了一个不属于我的世界,很快我就支持不住了,我从水底下冒了出来,而我纯粹因为好奇的短暂进入,已给那个碧清碧清的世界制造了一场不小的恐怖,那一泓清泉突然变得浑浊了,很多的鱼惊恐万状地跳起来,它们可能被我搅浑的水呛着了,想换口新鲜空气。但它们活泼跳跃的样子却是人类很欣赏的,甚至觉得是很诗意的。那些年我写了很多诗。但现在,这条河流已经毫无诗意和灵气了。河里漂满了船,但不是为屈子招魂的龙舟,也不是杜甫坐过的那一叶扁舟,那是淘金船,挖沙船。金子是好东西,现在,沙子也变成了好东西。我一路上看到的是坍塌的江岸,连绵的沙堆,倾倒在河谷里的垃圾。更有大量的矿砂、尾堆

13、,把这条河流挤得越来越逼仄,汨罗江只剩下了半边水,半条命了。这条昔日的黄金水路,现在几乎看不到一条渡船,船已经很难走通了,连河流自己也走不通了。那如水的温柔,被日复一日地逼得严厉起来,河岸被她日夜冲刷得支离破碎,江畔的农舍,田地,正在裂开了一道道缝;河边的土路,狭窄而倾斜,也是到处布满了裂缝。这条路,正在被人类走成一条真正的绝路,你感到它随时都会断裂,塌陷,随时都会跌入更深的疯狂。不仅是汨罗江。我已经穿越了无数的河流,都已经很难觅见一泓清泉了。流失的不仅是水土,我感到血管里的血也在流失,渴。渴得最厉害时,嗓子里有腥甜的味道,那其实是血的味道。血是腥甜的,只有最干渴的旅人才能感觉到。8赏析第段划

14、线句的表达效果,选择错误的一项()A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汨罗江的环境有了灵动的特点,给人以鲜活的动态感。B用视觉、听觉感受,先写汨罗江周围的碧树鸟鸣,再写汨罗江水的清澈透明,给人一种由近及远的层次感、立体感。C碧树、霞光、清泉等许多意象都充满了诗意,联想丰富,语言优美灵动,简洁明快。D汨罗江畔风光秀美,景物充满生机和诗意,与下文的毫无诗意和灵气形成对比。9根据文意,推断第段作者写了很多诗的原因。10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第段划直线句的作用。11分析结尾段划波浪线句子的思想意蕴。五、古代诗歌阅读(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秋光陆游小圃秋光泼眼来,老人隐几兴悠哉!翩翩蝴蝶成双过,两两

15、蜀葵相背开。雨足疏篱引荒蔓,人稀幽径长新苔。贫家灶冷炊烟晚,待得邻翁卖药回。12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泼”突出了秋色之浓,“隐几”则流露出悠然之态。B颔联“翩翩”“两两”巧用叠词,凸显出自然风光的和美。C颈联“引”“长”二字,以动写静,静中显动,富有情趣。D全诗意象丰富,描绘细致,境界开阔,有浓郁的田园气息。13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A浓艳明丽B清新自然C古朴典雅D冲淡平易14扣住“待”字,赏析“贫家灶冷炊烟晚,待得邻翁卖药回”两句。六、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一)汉书苏武传(节选)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

16、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

17、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武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二)后汉书班固列传(节选)论曰:司马迁、班固父子,其言史官载籍之作,大义粲然著矣。议者咸称二子有良史之才。迁文直而事核,固文赡而事详。若固之序事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亹亹而不厌信哉其能成名也。其论议常排死节,否正直,而不叙杀

18、身成仁之为美,则轻仁义,贱守节愈矣。【注】亹亹(wi):不倦。15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论:判罪B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当:应当C扶辇下除,触柱折辕除:殿阶D律前负汉归匈奴负:背叛16下面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举贤以自佐B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C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D子卿尚复谁为乎17下列对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划分正确的一项是()单于壮其节天雨雪得夜见汉使反欲斗两主诚甘乐之杖汉节牧羊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尽归汉使路充国等A/B/C/D/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

19、为见?19下列对选文二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若固之序/事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亹亹/而不厌信哉其能成名也B若固之序事/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亹亹而不厌/信哉其能成名也C若固之序/事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亹亹而不厌/信哉其能成名也D若固之/序事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亹亹而不厌/信哉其能成名也20范晔评论汉书“其论议常排死节,否正直,而不叙杀身成仁之为美,则轻仁义,贱守节愈矣。”大意是说汉书有“缺少正确评价标准,看轻仁义和气节”的不足之处,请结合选文(一)谈谈你是否赞同这种看法?并说明理由。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论梁元帝读书王夫之江陵陷,元帝焚古今图书十四

20、万卷。或问之,答曰:“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有恶其不悔不仁而归咎于读书者,曰:“书何负于帝哉?”此非知读书者之言也。帝之自取灭亡,非读书之故,而抑未尝非读书之故也。取帝之所撰著而观之,搜索骈丽,攒集影迹,以夸博记者,非破万卷而不能。于其时也,君父悬命于逆贼,宗社垂丝于割裂,而晨览夕披,疲役于此,义不能振,机不能乘,则与六博投琼、耽酒渔色也,又何以异哉?夫人心一有所倚,()圣贤之训典,足以锢志气于寻行数墨之中,得纤曲而忘大义,迷影迹而失微言,且为大惑之资也,况百家小道,取青妃白之区区者乎?呜呼!岂徒元帝之不仁,而读书止以导淫哉?宋末胡元之世,名为儒者,数五经语孟文字之多少而总记之,辨章句

21、合离呼应之形声而比拟之。饱食终日,以役役于无益之较订,而发为文章,侈筋脉排偶以为工,于身心何与耶?于伦物何与耶?于政教何与耶?其穷也,以教而锢人之子弟;其达也,以执而误人之国家;则亦与元帝之兵临城下而讲老子者奚别哉?故程子斥谢上蔡之玩物丧志,有所玩者,未有不丧者也。(节选自读通鉴论,有删节)【注】王夫之:明末清初思想家。影迹:指史实、典故,或金石文献。六博投琼:古代博戏名。取青妃白:指卖弄文字技巧。程子斥谢上蔡之玩物丧志:程门弟子谢良佐录五经语作一册,程颢见之,谓曰“玩物丧志”。21可填入第段括号内的虚词是()A而B则C因D以22对画线句运用的修辞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比喻对比B对偶比拟C反问

22、互文D借代夸张23对第段论证特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批判元帝的愚昧,肯定“读书万卷”的价值,论证角度全面。B以元帝所撰著的作品的特点推论其读书心态,论据典型适切。C指出元帝所标榜的“读书万卷”的夸张不实,驳论针对性强。D借引他人评价和举赌博事例,剖析元帝之过,论证方法多样。24有人说作者写本文,其用意在于总结历史教训而为现实服务,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加以分析。七、材料作文25有人说,那些听不见音乐的人,以为跳舞的人疯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与思考。要求:1.字数不少于800字2.题目自拟参考答案1昆山玉碎凤凰叫临不测之渊贾谊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解析】【详解】本题考查

23、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以及掌握作家作品的能力。本题要注意的字词有:“凤凰”“渊”“称”“指”“迩”。2(1)A(2)D【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不落窠臼:比喻不落俗套,有独创风格(多指文章、作品)。语境指用凹凸二字作茶楼之名之举,使用正确。B通风报信:把对立双方中一方的机密暗中告诉另一方。和同学之间不是对立方,使用错误。C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语境指整座城市人少,望文生义,使用错误。D目无全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形容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已经到达非常纯熟的地步。语境指小明平时学习马虎,望文生义,使用错误。故选A

24、。(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排序的能力。语段主要讲戏曲的传承发展遇到的困境。结合前面“不肯改变”,后面可以形成转折“与时俱进”,故放首句。是的后果,所以放后,应该是。为在文化市场多元丰富的今天,戏曲该如何发展,是做法做法的结果,放后,应该是。综合分析,正确顺序是。故选D。3顺应工业化大生产的需要产生的标准化论文,虽然符合规划却没有灵气和才气4D5C6(1)和第一段形成首尾照应。都是谈诗歌鉴赏的行为和结果。(2)第一段借模型分析诗歌引入话题,结尾段举具体事例论证有诗境和无诗境的区别及人们诗歌鉴赏水平的滑坡。生动直观地证明了标准化时代文化飘零的恶果。7本文开头从诗歌鉴赏的一种怪异方法一一坐标分析

25、法入题,浅显生动地提出观点:标准化时代正“标致而平庸”。随后从现象分析剑本质,指出“将崇尚科学偷换成崇尚论文”是时代流弊,分析了这一现象的成冈和发展趋势。最后结合当下学术界舍本逐末的怪现状,进一步大声疾呼警惕“标致而平庸”的标准化时代需要切实传承文化,而不是哗众取宠。8B“给人一种由近及远的层次感、立体感”说法错误,并不是由近及远,整个描写都是近景。9汨罗江因两位诗人而与民族诗歌联系在一起,作者在此求学,接受了这种人文精神的熏陶,被激起了创作激情;汨罗江畔风光秀美,景物充满生机和诗意,启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10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承接上文汨罗江自然生态环境、传统文化,遭到破坏的现实,引出

26、下文其他河流的自然生态遭破坏、文化流失的现象也普遍存在的现象,深化了文章的主题。11划线句画龙点晴、揭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美丽家园及人文景观、传统文化遭到破坏的痛惜之情,对自然资源和人文之根干涸的焦急和忧虑,意在提醒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麻木了自身的魂。12D13B14家境贫寒,晚上生火做饭很晚。但这样正好,可以等邻居卖药归来。这两句上句实写,下句虚写,虚实结合。一个“待”字,表现了乡间民风的淳朴,作者与邻里相处的和 睦。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耐人寻味。【解析】1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

27、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D项,结合全诗内容分析,“境界开阔”错误。一般情况下,境界开阔,用于男性诗人。抒发自己对于家国,理想和景色的感触时使用。故选D。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13试题分析:本题主要

28、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作品风格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中所展现出的总的思想倾向和艺术特色,集中体现在主题的提炼、题材的选择、形象的塑造和艺术手法的运用等方面。“清新”,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相关术语:清新雅致、清新自然。结合诗句内容“泼眼来”“成双过”“相背开”“人稀幽径长新苔”等内容分析,B项不恰当。故选B。14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赏析诗句的妙处,通常由三部分组成,诗句的内容,使用的手法,表达的效果及作用。答题模式基本是,该联(句)使用了什么手法,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内容一一分析其手法的具

29、体表现,再次写使用该手法所传达出的效果,最后指出其表达的情感。赏析“贫家灶冷炊烟晚,待得邻翁卖药回”两句,先理解诗句意思,上句实写,下句虚写。一个“待”字,表现了乡间民风的淳朴,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15B16C17C18你本是汉朝臣子,不顾恩德道义,背叛主上,背弃双亲,在异族那里做俘虏,要见你干什么?19B20不赞同。虽然苏武传不像史记中有大段“太史公曰”等评论性文字,没有直接写出作者的评论文字,但却鲜明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理由如下:通过卫律的嚣张无耻和李陵的卑微求全,对比写出苏武的大义凛然和坚贞不屈。通过卫律卖主求荣、趋利避害、不顾恩义、叛主背亲的行为,嚣张无耻,不可一世的嘴脸,

30、与李陵兵败而叛国,具有矛盾、痛苦、忧愤、懦弱的情绪形成对比,表达班固对卫律的憎恶,对李陵的同情惋惜之情。通过苏武被囚禁流放以前两度要自杀,后来又想方设法要活下去,这看似矛盾的行为背后,实则表明苏武对单于和卫律阴谋的抗争,阐明汉使的气节不可折辱的大义。班固转述苏武“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之语。无不表现出作者对其赞颂肯定之情,可知汉书“重仁义,贵气节”。/不能得出汉书“轻仁义,贱守节”的看法。【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当:判处。句意:汉使张胜,谋杀单于亲近的大臣,判处死罪。故选B。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A.宾语

31、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举贤以佐自”。句意:选拔贤才来辅助自己。B.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不施仁义而攻守之势异也”。句意:不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C.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留在汉匈奴使”。句意: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D.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子卿尚复为谁乎”。句意:你(苏武)还打算为谁守节呢?故选C。1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很壮烈。句意:单于认为苏武的气节壮烈。雨:名词作动词,下(雨、雪)。句意:天上下起了雪。夜:名词作状语,在晚上。句意:得以在晚上见到了汉

32、使。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斗。句意:想要使汉和匈奴互相攻打。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句意:我也心甘情愿。杖:名词作动词,拄着。句意:拄着汉朝的旄节牧羊。上:名词作状语,向上。句意:我李陵与卫律罪孽深重,向上到了天,无以复加。归: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回去。句意:全部送还了汉廷使节路充国等人。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为名词作动词;为名词作状语;为动词的使动用法。故选C。1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重点词:“畔”,通“叛”,背叛;“亲”,双亲;“何以汝为见”,宾语前置句,要见你干什么。19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像班固叙事,文辞华美却不妄加抑扬,叙事详尽又能注重体例,让读

33、者百读不厌,也难怪他们能成名成家啊!“事”作“序”的宾语,二者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固之序事”,“之”用在主谓之间为取消句子独立性,故句子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参考译文:(一)苏武的伤势逐渐好了。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一起来审处虞常,想借这个机会使苏武投降。剑斩虞常后,卫律说:“汉使张胜,谋杀单于亲近的大臣,判处死罪。单于招降的人,赦免他们的罪。”举剑要击杀张胜,张胜请求投降。卫律对苏武说:“副使有罪,应该连坐到你。”苏武说:“我本来就没有参与谋划,又不是他的亲属,怎么谈得上连坐?”卫律又举剑对准苏武,苏武岿然不动。卫律说:“苏君!我卫律以前背弃汉廷,归顺匈奴,幸运地受到单于的大恩,赐我爵号

34、,让我称王;拥有奴隶数万、马和其他牲畜满山,如此富贵!苏君你今日投降,明日也是这样。白白地用身体给草地做肥料,又有谁知道你呢!”苏武毫无反应。卫律说:“你通过我而投降,我与你结为兄弟;今天不听我的安排,以后再想见我,还能得到机会吗?” 苏武痛骂卫律说:“你本是汉朝臣子,不顾恩德道义,背叛主上,背弃双亲,在异族那里做俘虏,要见你干什么?”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穴里面,断绝供应,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匈奴认为这是神在帮他,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公羊生了小羊才

35、能回来。当初,苏武与李陵都为侍中。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投降匈奴,不敢访求苏武。时间一久,单于派遣李陵去北海,为苏武安排了酒宴和歌舞。李陵趁机对苏武说:“单于听说我与你交情一向深厚,所以派我来劝说足下,愿谦诚地相待你。你终究不能回归本朝了,白白地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你对汉廷的信义又怎能有所表现呢?以前你的大哥苏嘉做奉车都尉,跟随皇上到雍棫阳宫,扶着皇帝的车驾下殿阶,碰到柱子,折断了车辕,被定为大不敬的罪,用剑自杀了,只不过赐钱二百万用以下葬。我刚投降时,精神恍惚,几乎要发狂,自己痛心对不起汉廷,加上老母拘禁在保宫,你不想投降的心情,怎能超过当时我李陵呢!” 苏武说:“现在得到牺牲自己以效

36、忠国家的机会,即使受到斧钺和汤镬这样的极刑,我也心甘情愿。大臣侍奉君王,就像儿子侍奉父亲,儿子为父亲而死,没有什么可遗憾的,希望你不要再说了!”(二)史官范晔评论道:司马迁、班固父子,他们作为史官,学识广博,大义昭著评论的人都称道他们有优秀史官的才能司马迁文辞直率而叙事准确,班固文辞华美而叙事详尽。像班固叙事,文辞华美却不妄加抑扬,叙事详尽又能注重体例,让读者百读不厌,也难怪他们能成名成家啊!他们的评价意见常常否定为节气而死和公正刚直,而不说为正义而牺牲生命是一种美德,那么轻视仁爱正义,鄙视保持节操就更加厉害了。21B22AC23B24本文先从评论梁元帝错判读书之罪的史实写起,分析梁元帝固然好

37、读书、破万卷,然而读书不当,舍本逐末。其中隐含了对明代统治者的劝谏。然后由元帝的不善读书联系到宋元儒者的不善读书,指出其同样不究微言大义,沉迷雕虫小技,于身心、伦理、政教无益,有误人子弟、误人国家之害。其中包含了对历代不善读书者,尤其是对明末清初空谈无物、害人误国的学者的严厉批评。作者从梁元帝和宋元儒者谈到“夫人心一有所以倚”“有所玩者,未有不丧者也”等,皆由个别到一般,探究了读书与成材、治国的关系,强调不善读书的危害,总结历史教训来为现实服务,用意深远。【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虚词含义及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考生应先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句意,把握语气,然后根据虚词的用法以及句中

38、的位置进行选择。根据上下文,可知此句句意是:人心一有沉迷依赖的东西,圣贤的训典就足以禁锢志气,专在文字上咬文嚼字下功夫,得到了小知识而忘了大道理。根据上下句的内容,套用关联词“一(旦)就”,可判断为“条件”关系。选项中的“则”表示前后两事时间相距很近,有因果、条件关系,相当于“即”“便”,虽然“而”作为连词,可表条件关系,它和“则”的区别在于“则”更加强调了必然关系,通读全文可发现作者强调“玩物”必“丧志”,所以此处用“则”更恰当。故选B。2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修辞手法的能力。“君父悬命于逆贼,宗社垂丝于割裂,而晨览夕披,疲役于此,义不能振,机不能乘,则与六博投琼、耽酒渔色也,又何以异哉?”

39、意思是:元帝被叛贼挟持,国家面临灭亡的危机,而元帝早晚苦读,乐此不疲,正义不能伸张,时机不能把握,那和沉迷于赌博、喝酒、美色,又有什么不同呢?本句中,“宗社垂丝于割裂”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国家的危急情况比作垂丝;“义不能振,机不能乘”是对偶;“君父悬命于逆贼,宗社垂丝于割裂”与“晨览夕披,疲役于此”对比;“晨览夕披”互文;“又何以异哉?”反问。故选AC。2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文章开头,从梁元帝把亡国归咎于读书谈起。读书当然决不是梁元帝亡国的主要原因,然而梁元帝不善读书,只是沉迷于从百家小道之书中寻典检事,以作矜奇炫博之资,又确实是他怠荒政事,终至亡国的原因之一。一般

40、读者只责备元帝不悔其不仁,而归咎于读书。惟卓识之人指出元帝之自取灭亡,“非读书之故,而抑未尝非读书之故也。”非读书之故”一句不可少,如果少了这一句,把元帝亡国完全归咎于读书,那观点就太片面了。但作者要阐述的观点是“未尝非读书之故”,所以下文撇开众人所同的“非读书之故”一句,专就“未尝非读书之故”加以论述,可见作者行文之严密。A.“肯定读书万卷的价值”错误,举元帝之例是为了批判“以搜索骈俪,攒集影迹”的读书方式。C.“指出元帝所标榜的读书万卷的夸张不实”错误,作者针对的不是“读书万卷”而是“不善读书”。D.“剖析元帝之过”错误,作者并不是要剖析元帝的错误,而是论证不善读书可以亡身误国的观点。故选

41、B。参考译文:江陵沦陷,元帝烧掉古今图书十四万卷,有人问他为什么要焚书,元帝回答:“我读书万卷,还落得今天的下场,所以把书烧了。”有厌恶元帝不悔恨自己治国不仁,却归罪于读书的人说:“书哪里对不起元帝呢?”这不是懂得读书的人所说的言论。元帝自取灭亡,固然不是因为读书的缘故,但也未尝不是因为读书所导致的。拿元帝所著述的文章来看,收集华丽的史料典故,用来夸耀自己的博学,认为自己是读破万卷书,才有今日的成就。而当时,元帝被叛贼挟持,国家面临灭亡的危机,而元帝早晚苦读,乐此不疲,正义不能伸张,时机不能把握,那和沉迷于赌博、喝酒、美色,又有什么不同呢?人心一有沉迷依赖的东西,圣贤的训典就足以禁锢志气,专在

42、文字上咬文嚼字下功夫,得到了小知识而忘了大道理,被文章典故迷惑而遗漏了隐微却又寓含精义的言论,这就是“大惑不解”者的借口,况且是百家小道,那些卖弄文字的小技巧呢?唉!难道只是元帝的不仁,而读书真会导致荒淫吗?宋末元胡的世代,名义上是读书人,数五经论语孟子总共有多少字句,辨别章句的雕琢与声律的和谐,整日吃饱没事干的,只辛辛苦苦作一些无益的文字校勘订正,而所写的文章,精工于结构排偶,对身心有何益处呢?对人伦事理有何用呢?对政教有什么好处呢?不得志时,以此教人,则禁锢限制他人子弟智慧的发展,得志做官时,以此执政,则误了别人的国家,这和元帝在敌兵已攻到城下时还讲老子有什么区别呢?所以程子斥责谢上蔡沉迷于无关道理的事物,丧失了求道的志向,有沉迷的事物,就没有不丧失志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