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问题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1.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2.私有制产生的原因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起来。原来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逐渐被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最早归家庭私有的主要是生产工具和牲畜,后来土地也变成私有财产,这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3.原始社会解体的原因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起来。原来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
2、劳动,逐渐被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土地变成私有财产,私有制的确立。贫富分化加剧,氏族成员地位越来越不平等,原始社会逐渐解体。 4.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5.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有自己的一点土地,劳动成果除地租外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6.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和方式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方式:地租是地主
3、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此外,地主阶级还利用高利贷,强迫农民缴纳苛捐杂税、从事各种徭役来剥削农民。7.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8.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意义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商店、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1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直接原因是生产无
4、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当矛盾尖锐化时,社会生产结构会严重失调,一方面社会生产大规模增长,另一方面工人阶级因资本家的剥削日益贫困化,从而造成社会生产严重过剩。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11.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1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的表现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资本家拥有生产资料并雇佣工人进行生产,为了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不断加大对工人的剥削;广大工人没
5、有生产资料,在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受压迫,成为受苦最深的阶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产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采取了一些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但这些措施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1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地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14.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条件:一是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二是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15.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16
6、.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性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17.剩余价值学说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性剩余价值学说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18.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共产党宣言总结了工人运
7、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19.马克思主义的意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创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剂、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
8、方向。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马克思主义能够永葆其美妙之青春,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1.为什么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维护其在华特权,它们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并
9、且与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的基本内涵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 A统一战线 B武装战争 C党的建设。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5.中国革命的步骤 中国革命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
10、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6.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7.中华人民过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阵线,极大的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战争。8.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党在这个过渡时期
11、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 9.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的历史必然性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是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是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10.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创造性的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
12、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11.党的八大规定的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1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意义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
13、主义才能发展中国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内容:A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B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C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意义:A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B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改革开放的意义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
14、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3.为什么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4.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5.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意义主要内容: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
15、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制定了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意义: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6.“三个代表”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意义主要内容: 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意义: 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16、。7.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和意义主要内容: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意义: 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
17、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对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0.为什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一道路,既坚持以经济
18、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合时代发展要求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唯一正确道路。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关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
19、现。13.为什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稳则国家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十四亿多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14.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A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B到二O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究善
20、,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C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之间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第四课 核心问题1.
21、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
22、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3.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4.如何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
23、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5.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6.中国梦的本质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国家富强,就是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民族振兴,就是要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人民幸福,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7.中国梦和人民的关系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中国梦归根到底是
24、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的深厚源泉在于人民,根本归宿也在于人民,只有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中国梦就是要让每个人获得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只要每个人都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就会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8.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关系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一心一意办好自己的事情,实现国家发展和稳定,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为世
25、界作贡献。中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9.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0.中国共产党如何实现历史使命进行伟大斗争。(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11.如何进行伟大斗争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 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 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创新时代潮流。更加自觉地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更加自觉
26、地防范各种风险。12.如何推进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中国共产党要不断增强a政治领导力、b思想引领力、c群众组织力、d社会号召力,e以永葆旺盛生命力和f强大战斗力。13.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关系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27、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14.如何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如何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我们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2)要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善于创新、永不懈怠。(3)青年如何做:广
28、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六点要求】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用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1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主题: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具体内容:(1)八个明确,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
29、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
30、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八个明确的地位和意义】八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八个明确中的每一个明确都是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集中反映着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思考和理论贡献。(2)十四个坚持(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党的基本方略)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
31、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1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什么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贯通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既坚持了老祖宗,又讲了很多新话,使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11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